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C. 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D. 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有着深厚的戏曲艺术传统,辽杂剧、金院本到北杂剧都在此出现,孕育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到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明清传奇(昆曲)的兴盛也是至北京而达到鼎盛。

可以说,戏曲的()在北京深厚而肥沃。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既拥有巨大市场,也决定着全国的文化风向。

在京剧形成之前,北京的戏曲(),除昆、弋之外,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

徽班之所以能① ,占据北京戏曲舞台,一定意义上就在于当时北京宽松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态。

作为都城,北京在思想文化上体现出多元性与包容性,不同艺术、不同声腔都有其市场和观众,这种格局使得京城戏曲舞台犹如万花筒,② ;又如一个熔炉,各种声腔可在其中裂变组合、③ 。

徽班在安徽与北京间几进几出,这个过程对戏班和戏曲本身也是一种历练,在与昆、弋及花部诸腔的接触、交流中,彼此取长补短,借鉴融合,使得四大徽班在京城保持了“安庆色艺最优”的美誉与地位。

徽班除唱徽调二簧外,(),包括京腔、秦腔、昆曲和时尚之曲,属于多种声腔并奏。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3.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参考答案:21.B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显示”。

2023“语言文字运用”满分训练卷语文(一)

2023“语言文字运用”满分训练卷语文(一)

2023“语言文字运用”满分训练卷语文(一)壹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2020年起,传统戏曲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下①。

直播却为戏曲人暂时困顿的现实生活找到了出口,也为艺术传承、表演实践寻得了新入口。

根据2022年某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戏曲直播数量已超过80多万场,现如今只需要观众用手指动动手机,就可以欣赏到京剧、豫剧等剧种的名家唱段。

戏曲传播未来会走向何方?对戏迷来说,缺少完整表演程式的线上直播只能算作一种没有演出可看时的②、无奈之举。

戏曲不可能总是网络直播中的“流量担当”。

也有人对此抱有更乐观的态度,戏迷宋女士在采访中提到,前段时间京剧女演员王佩瑜在直播中和大家一起观看自己过去的演出。

这种形式让人③。

她认为,我们不妨抱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新技术并不意味着背弃传统,京剧艺术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这朵奇葩才能愈发绚丽夺目。

文化生长具有其内在逻辑,传播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直播之后,戏曲在守正创新的征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戏曲而言,网络直播只是打开了其走近年轻人的一扇门,而要让年轻人成为“铁粉”,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艺术魅力。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绵延不绝,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何种意见,从业者、平台、观众等多方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戏曲更好地传承下来、传播开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4分)3.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C.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D.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我们写作时却常常感到生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东西可写。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一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一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治沙就是消灭沙漠”,其实, A 。

治沙讲究有所为,有所不为。

沙漠分为“原生沙漠”和“人造沙漠”两大类,原生沙漠是自然演变产生的,有的沙漠的形成年代高达数百万年,彼时人类还没有出现。

对待“天然”沙漠,B,目的是保护天然的荒漠生态系统,方式是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如.荒漠类型国家公园、国家沙漠公园、封禁保护区等。

人造沙漠则是人为造成的土地退化,这部分“沙”才突出一个“治”字,应该予以治理、修复。

此外,针对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沙化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如原生沙漠周边地区的绿洲、农田等,应注重一个“防”字,即C。

①不论是原生沙漠还是人造沙漠,②对人类来说都有“用”的价值,③应该合理有序开发利用。

④原生沙漠可以开展成为自然教育、科普的基地,⑤如巴丹吉林沙漠的高大沙山、库姆塔格沙漠的雅丹和羽毛状沙丘、罗布泊的“大耳朵”等。

⑥人造沙漠可以在被有效治理后综合开发利用,⑦发展多种沙产业健康成长。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3. 下列句子中的“如”与文中加点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从上空俯瞰,古城内泉州府文庙、南外宗正司遗址等8处世界遗产如明珠般错落其间。

B. 数字化转型可以创造和增加新的消费场景和体验,如虚拟现实购物、智能家居服务等。

C. 他前几年因为意外做过两次大手术,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需要居家静养。

D. 不同于畜牧用马,运动马往往圈养在马房里,如不及时修蹄,会引起蹄病或马匹跛行等问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Q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因为未庄的人们之于阿Q,只要他帮忙,只拿他玩笑,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的。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4·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敬畏自然。

我们要记住,无论人类创造出怎样伟大的文明,自然永远比人类伟大。

人可以亲近自然,可以认识自然,但这是有限度的,自然有其不可接近和揭穿的秘密,虔信的民族把这秘密称作神,我们应当尊重这秘密。

②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最终使自身受到伤害,可谓(a)。

于是,人类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

反省的第一个认识是,人不能像奴隶主对待奴隶那样(b)地奴役和蹂躏地球,否则必将遭到地球的报复。

然而在这一认识中,主人的地位未变,只是统治的方式开明了一些。

于是反省的深入正在形成更高的认识:人作为地球主人的地位真的(c)吗?与地球上别的生物相比,人真的拥有特权吗?③人是自然之子,在自然的规定范围内,可制作,可创造,可施展聪明才智。

但是,自然的规定不可违背。

人不可背离土地,不可遮蔽天空,不可忤逆自然之道。

④人习惯于把万物视为自己认知和利用的对象。

海德格尔则呼吁我们与万物平等相处,摆脱认知和被认知、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

这样,人不再是主体,物不再是客体,而都成了宇宙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

要知道,在观赏者眼中,再美的花也只是花而已。

唯有当观赏停止,而交流和倾听开始之时,花儿才会对你显灵和倾谈。

1.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放在段首,最合适的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

老子的意思是人应该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具有顺其自然的本性。

他强调的是人应该遵循自然。

A项,第①处,由后面“我们应向一切虔信的民族学习一个基本信念”可知,这里强调人应该敬畏自然。

与老子的话的侧重点不一致。

B项,第②处后面是指出人应该为自己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进行反省。

高中语文2023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共四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共四套,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年新高考1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应该庆幸 A ,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而超强记忆力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

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

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

⑥这促使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

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⑨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

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B ,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

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

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近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推出第4版。

与8年前的第3版相比,近千条新词语被增补,许多字词有了新义项。

“新常态”“弯道超车”“刷屏”……新词、新义像一面镜子,映照出______的时代变迁。

词语也同样存在_____的现象,一些词语会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被淘汰。

本次修订就删除了一些过时或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以及个别见词明义、查阅价值不大的词语。

如单放机、八进制、夯机、打柴等。

这样的词汇更新,自汉语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只是速度时快时慢。

就像一条河流,不断有新溪流汇入,也一直有水分蒸发。

新词新义层出不穷,不少网言网语、潮词新语只在一时的热潮中______。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流行中保持恒定的价值、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仅是这些新词生命力的体现,更是新词能否进入辞书的标准。

权威辞书的与时俱进,背后是汉语言词汇系统及表达的更新,成为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小题。

最近,刘畊宏火爆全网,凭借健身操直播,收获了一大群追随者——“刘畊宏女孩”。

很多人都是为了减肥跟着刘畊宏跳操,不少网友高呼“瘦了5斤”“腰围缩小了2cm”,但也有人说“吃不消”“没效果”。

那么,刘畊宏的健身操,①?其实长期健身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刘畊宏的操是科学的有氧健身操。

所以这个操减肥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是重点问题是:你能跳吗?你现在能跳吗?如果你是真的很喜欢刘畊宏的健身操,想练起来,那么我给你几个建议。

首先,运动之前一定要先热身。

不管做哪项运动,热身必不可少,再忙也得五分钟热身。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

中国历史虽然,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

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所取代。

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动。

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

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出最绚烂的华章。

食客们在、推杯换盏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能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B.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C.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D.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悟。

B.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动。

C.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悟。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解析+练习)全国甲卷语用题回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本题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事有凑巧,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方,我听见过三位老师讲“破釜沉舟”这个成语。

第一位教师是这样讲的:“‘破釜沉舟’表示坚决的意思。

做事一定要坚决。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正当的、应该做的事,就必须抱定只许前进而不许后退、只许胜利而不许失败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成功。

如果(),工作还没开始就准备下失败的退路,那样一定不会成功。

①当然,②前进的目的必须正确。

③在这一点上,④我们不能跟古人相提并论。

由于时代的局限,古人,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人,做事的目的在今天看来很多是成问题的,下定决心做好事是应当的,如果坚决做坏事,那就不应当了。

”第二位教师是另一种讲法,他说:“‘釜’就是锅,‘舟’就是船。

‘破’和‘沉’都是动词。

‘破釜’是‘使釜破’的意思,也就是把锅砸碎;‘沉舟’是‘使舟沉’的意思,也就是把船凿沉。

这样用法的动词叫作‘使动词’。

同是做饭的工具,古代叫‘釜’,现代叫‘锅’;同是水上运输工具,古代叫‘舟’,现代叫‘船’;这是古今词汇的演变。

像古代叫‘冠’,现代叫‘帽子’,古代叫‘履’,现代叫‘鞋’,都是这种情形。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第三位教师讲得比较简单,话说得比较少。

他这样讲:“项羽渡河进攻秦朝的军队,渡河之后,把造饭的锅砸碎,把船凿沉,断了自己的退路,以示有进无退的决心,终于把秦军打败了。

后来大家就用‘破釜沉舟’这个成语表示下定最大的决心,不顾任何牺牲的意思。

”17.将下列俗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干打雷不下雨 B.又吃鱼又嫌腥C.前怕狼后怕虎 D.首尾不能兼顾18.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郭老头、耿老头,俩老头。

这两个老头,从前面看,像五十岁;从后面看,像三十岁。

他们今年都已经做过七十整寿了。

身体真好!郭老头能.吃饭。

斤半烙饼卷成一卷,攥在手里,蘸一点汁,几口就下去了。

他这辈子没有牙疼过。

耿老头能喝酒。

他拿了茶碗上供销社去打酒,一手接酒,一手交钱。

售货员找了钱给他,他亮着个空碗:“酒呢?”售货员有点恍惚:记得是打给他了呀?——售货员低头数钱的功夫,二两酒已经进了他的肚了。

俩老头非常“要好”——这地方的方言,“要好”是爱干净爱整齐的意思。

不论什么时候,上唇的胡子平斩乌黑,下巴的胡子刮得溜光。

浑身的衣服,袖子是袖子,领子是领子,一个纽扣也不短。

俩老头还都爱穿撒鞋,斜十字实纳帮,皮梁、薄底,是托人在北京步云斋买的。

这种鞋过去是专门卖给抬轿的轿夫穿的,后来拉包月车的车夫也爱穿,抱脚,精神!俩老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年下办年货,一起去;四月十八奶奶庙庙会,一起去;开会,一起到场;送人情出份子,一起进门。

生产队有事找他们,队长总是说:“去!找找俩老头!”“俩老头”不是“两个老头”的意思,是说他们特别亲密的关系。

类似“哥俩”“姐俩”。

按说应该叫他们“老头俩”,不过没有这么说话的,所以人们只能叫他们“俩老头”。

1.下列句子中的“能”与文中加点的“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答案:B解析:分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C、D三项中的“能”意为“能够”。

B项中的“能”意为“会,善于”,与文中的“能”意义与用法相同。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稗子的叶很像稻叶,但稻子是稻子,稗子是稗子,要分清楚。

2023高中语文备考-“语言文字运用”满分训练题(含答案)

2023高中语文备考-“语言文字运用”满分训练题(含答案)

2023高中语文备考-“语言文字运用”满分训练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删繁就简,① ,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

这是因为,( )。

大观园的社会生活形态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作者讲究细节的丰缛与感官的华美。

而梁山泊则险象环生,杀机四伏,说话人线条比较粗放,常有“说时迟,那时快”的强烈动感。

宋淇是唯一曾经把曹雪芹与荷马② 的人,因为小赫胥黎指出荷马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将事物的整个真相全盘托出,这在宋淇看来,一如曹雪芹的③ ,遍观圆照。

如此看来,《红楼梦》在感官、语言上的品位是不是比《水浒传》要高出许多呢?不能这么说。

文字的繁简都是服务于总体需要的。

《水浒传》是行动中的诗,好汉们走的都像是一条空荡荡的路。

不是从作者看来,而是从人物看来,途中没有什么好瞧的,安全走到就不容易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4分)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有显著不同B.《红楼梦》的整体内容更需要工笔C.两者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形态是不相同的D.《红楼梦》的内容比《水浒传》更需要工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近年来,网络文艺有不断迭代的内容与形式。

题材内容上,《大江东去》《复兴之路》《大国重工》等作品① ,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就;《大医凌然》《大山里的青春》《幸福不平凡》等则从小处着笔,书写平凡人的不懈奋斗。

② ,从给观众更多自主权的互动影视、更适配手机屏幕的竖屏影视,到更有叙事感和个人色彩的视频日志,基于媒介特性的探索从未止步。

在网站上无论是“追更”类型小说,打开视频网站边发“弹幕”点评边看剧,还是在手机上“云看展”,到短视频开展的网红景点“打卡”,网络文艺凭借其③ ,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共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语言文字应用I(本题共3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孙犁先生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仔细想想,倒也①______。

首先,孙犁先生艺术性地反映了时代风云,他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世界,让读者进入之后能②______,割舍不下。

其次是他独特的语言,既来源于生活,又独立于生活,像是从刚刚漫灌大水的菜地里拔出来的新鲜青菜,泥土都被清水洗净了,让读者常读常新。

再次是他独特的阅历和生活,他亲身经历过好几个时代,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改革开放等等。

能具备这些经历的人不一定能做好记录,能做好记录的人不一定能具备这么丰富的经历——而孙犁先生恰好兼备丰富阅历与写作才能,两者③______,使他成功。

第四是他有很高的思想境界。

他对国家和民族怀有深厚的感情,写作关注人民的甘苦和命运,而不是坐在屋子里玩弄词句,虚造故事,美其名曰“艺术”。

最后,他有很高的文艺修养,有很独特的艺术感觉与认识。

以上,构成了他作品的主要特征,给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还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切都那么浮躁,那么眼花缭乱,孙犁先生的作品和能给人以心灵的滋润与沉静,让读者重新积聚冲锋的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较长的单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4分)二、语言文字应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大山深处的女孩求学艰辛,我心疼她们,也明白【a】大山深处的女孩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不易。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说,“【b】俺是共产党员,只要一息尚存,必孜孜砧,竭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c】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

”21年前,张桂梅从云南大理搬到华坪,是为了在陌生环境里平复丈夫病逝后的心碎。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练习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所描绘的是在封建礼教禁锢下被扭曲了的人的生活,荣宁二府,窒息自由,成了死气沉沉的大荒漠。

然而,令人为之一振的是,大观园,洋溢青春,成了①。

《大观园》是作者为了整部小说精心构思的一座“大观园”。

“大观园”是《红楼梦》这部小说整体布局最重要部分,很多事件发生在这里;元春因为省亲从皇家深院,来到了民间,一叙述天伦;十二小戏子,文官芳官蔷官,也作为元妃的私人戏班出场;黛玉和宝玉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需要避讳的年龄,他们不可能在贾母住处一同吃住,那么必须要分开住;宝钗已到“将笈之年”,也是待嫁之时,②,不可能在和薛姨蚂薛蟠住在一起;李纨作为“守节之女”,必须要有一个清静寡欲的去处,那么“稻香村”的“竹篱茅舍”正好适合她!至于宝玉,③,更是必须入住大观园。

大观园是他们自己的舞台,他们在这里渡过了短暂美好的时光,也是《红搂梦》里面的“世外桃源”!1.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双引号使用方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国呼吁各国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B.“十三五”期间,我国消费环境总体向好,市场秩序不断规范,百姓放心消费,获得感不断增强。

C.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上文“荣宁二府,窒息自由,成了死气沉沉的大荒漠”可知,与“大荒漠”相对的是“绿洲”,大观园相对与荣宁二府,正如“绿洲”相对于“荒漠”,故本处可填:一方生气盎然的绿洲;第二空,分号表示并列关系,根据上文“他们不可能在贾母住处一同吃住,那么必须要分开住”以及下文“不可能在和薛姨蚂薛蟠住在一起”可知,“宝钗已到‘将笈之年’,也是待嫁之时”所以也应该“分开住”,故本处可填:也需要独立居住;第三空,承接第二空,从宝钗说到宝玉,都是介绍他们入住大观园的理由,那么宝玉入住大观园除了上文给出的“到了需要避讳的年龄”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宝玉是小说的主角,大观园里是不能缺少了宝玉的。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2024·安徽省黄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法在古代的影响是超越社会藩篱的。

①师宜官在酒店墙上写字,写完还得亲自把字铲去,把墙壁弄得A,但店主和酒保并不在意,他们也知书法,他们也在惊叹。

曹操破荆州后特意寻访梁鹄,把他的字悬挂在营帐中,B之余细心观赏。

在这里,甚至连政治军事大业也与书法相依相伴。

古人苦练书法,也就是在修炼着自己的生命形象,就像现代西方女子终身不懈地进行着健美训练,不计时间和辛劳。

由此,一系列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奇迹也随之产生。

②传说有人磨墨写字,C,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有大家洗砚,把一个池塘的水都洗黑了;有人边走路边在衣衫上用手指划字,把衣衫都划破了。

③唐代书法家怀素练字,用坏的笔堆成了一座小丘,他索性挖好一个坑来掩埋,起名曰“笔冢”。

没有那么多的纸供他写字,就摘芭焦叶代纸,据说,近旁的上万株芭蕉都被他摘得光秃秃。

④书法展现了一种生命状态的喜悦。

“非人磨墨墨磨人”,是啊,磨来磨去,磨出了一个个很地道的中国传统文人。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答:答案:A一塌糊涂(伤痕累累)B运筹帷幄(戎马倥偬)C日复一日(长年累月)解析:正确使用成语。

A处,语境是说在墙上写字,写完还要铲去,因此墙壁上肯定有很多伤痕,故此处可填“一塌糊涂(伤痕累累)”等成语。

一塌糊涂: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有很多伤痕。

B处,语境是说曹操在作战间隙欣赏书法,与“之余”搭配,应是处理繁忙的军务或者拟定作战计划等之外,故此处可填“运筹帷幄(戎马倥偬)”等成语。

运筹帷幄:指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拟定作战策略。

后因以称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

戎马倥偬:形容军务繁忙。

C处,语境是强调“磨墨写字”“把贮在屋檐下的几缸水都磨干了”,这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故此处可填“日复一日(长年累月)”等成语。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训练100套(附答案详解)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训练100套(附答案详解)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新题训练100套(附答案详解)(附答案详解)一、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C.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试卷第1页,总80页概念模型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答案】1.A2.C3.A【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3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3的副本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真题练习含答案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人不怕挤。

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

像壳里的仁,各自各。

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

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

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千万里以外了。

隔离,不是断绝。

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

窗帘不盖没窗户,只隐约遮掩——多么引诱挑逗的遮掩!所以,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①,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

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

白昼的阳光,无情地照彻了人间万物,不能留下些幽暗让人迷惑,让人梦想,让人希望。

②,天空就不会那么单调枯燥。

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象。

距离增添了神秘。

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没际的遥远与辽阔。

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仰慕的名人,心许的“相知”,——隔着窗帘,迷离惝恍,可以产生无限美妙的想象。

如果你嫌恶窗帘的间隔,冒冒失失进门,闯到窗帘后面去看个究竟,赤裸裸的真实只怕并不经看。

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

毋宁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

③,或懒得挂,不妨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

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答案:①而一扇挂着窗帘的窗户②而有了云霞的掩饰③如果你不屑挂解析:第①处,根据前文中的“赤裸裸的窗口不引人注意”和后文中的“惹人窥探猜测,生出无限兴趣”的相对关系,可以推测出此处应填写“而一扇挂着窗帘的窗户”之类的内容。

第②处,前文说“赤裸裸的真实总需要些掩饰”,并举了“白昼的阳光”的例子,与②处形成对应。

后文中说“天空就不会那么单调枯燥”,补写时应思考怎样才能让天空不单调枯燥,可推测出此处应填写“而有了云霞的掩饰”之类的内容。

③处,根据上下文可推测。

2.用一句话概括各段的段意,每句不超过10个字。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天天练(61-65)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天天练(61-65)

语言文字运用天天练——高考语文复习第六十一练(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乔羽作词的歌曲①,贯穿几代中国人的成长记忆。

乔羽的歌词兼具古典与现代、童趣与哲思。

乔羽曾对媒体说:“我们应该去寻找一种可能,使我们文学艺术有可能做到这两点:一既是继承的,又是发展的;二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

”在乔羽看来,“好歌因其能表达一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心愿和大多数人的心灵跃动合拍,能引起大多数人的感情共鸣而久唱不衰,跟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②,定然不可能流行开来,也不可能广为传唱。

”在乔羽的眼中,写歌词并不是高贵神圣的创作,歌词应当是寻常人家一日③的家常饭,粗布衣,歌词应当像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

乔羽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歌词界都知道我有句话:歌词最容易写,因为它短,歌词最不容易写好,也是因为它短。

”在乔羽看来,每一首歌词不足百字,必须创作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应该有声有色,一唱三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答: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答: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4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

经典就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不会忘记。

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前,一不经意间成了经典。

当然,经典也有呕心沥血、积久而成的。

不管是妙手偶成还是苦修所得,它达到了那个水平,后人承认它,就常提起它,借用它。

①。

像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是科学发展史上的经典。

因为在这之前从没有过,实现了“空前”,有里程碑的效果。

②,可以超越,但不能复制。

就像爱因斯坦超越了牛顿,爱因斯坦和牛顿都成为经典。

(完整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附答案

(完整版)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附答案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六.(10分)
19.(1)我怎么敢笑话皇上呢?我是在笑彭祖的脸太难看了。

(2分)(2)据说彭祖活了八百岁,如果真像皇上说的那样,‘人中’就有八寸长,那么,他的脸不是有丈把长吗?(3分)
(评分标准:紧扣“长寿这个主题”,语言有逐步深入的逻辑关系,语言前后连贯、得体)
20.示例:(1)林黛玉既孤芳自赏又自伤自怜,结果错失了情感又毁弃了生命;(2)哈姆雷特优柔寡断忧郁多疑,终难逃悲剧的结局。

(评分标准: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内容合乎文学人物身份、性格。

只写出一句给2分,写出两句给5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傧相(xiàng) 劈柴(pǐ) 白癜风(diàn) 怒发冲冠(guān)B.鱼鳔(biào) 脂肪(zhī) 夜排档(dǎng) 敲诈勒索(lâ)C.坐骑(qí) 拥趸(bâng)香饽饽(bō) 信手拈来(niān)‘D.猫腰( māo) 晕血(yùn) 撒手锏(shā) 蔓草难除(mà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新教育实验认为,打破教师之间的隔膜,形成对话的传统,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的基础上,借助专业发展共同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教师成长的必有之路。

B.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无论在民间还是意识形态领域都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其他文化形态要么被儒家文化所含盖,要么处于被遮蔽、被压抑的边缘。

C.世界著名教育改革家艾伦·德瓦艾特说过,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变得聪明,一个是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

在信息时代,当纷繁复杂的新知识令人头晕目炫时,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显得格外重要。

D.,当迪斯科的鼓点如异域的马蹄敲击江南的市肆,当萨克斯的梦呓如东渐的西风弥漫江南的乡野,我们几乎再也见不到流浪的二胡,再也找不到那些流浪的行迹时,我们才幡然醒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政府于1990年10月正式启动,然后德、日、英、法、中等5个国家的科学家先后正式加入,现在已经有16个实验室及1 100名生物科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

B.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雪泥鸿爪,皆金玉珠贝。

C.法国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被人称为“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他的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

他的作品文笔纯正,完美、锋利,振聋发聩。

D.据有关媒体报道,梁思成林徽因故居24号院的西厢房已被拆毁,门楼仅剩破败的骨架,正房、倒座房尚存。

无独有偶,裘盛戎故居——前门西河沿街215号院也已出现在了宣武区建委今年7月公示的拆迁名单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旨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将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举行。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B.用于学生意外伤害的校方责任险能充分利用保险工具处理学校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有利于妥善化解和防范校园各类安全事故责任风险。

C.中方希望日本能信守承诺,采取审慎的军事安全政策,以实际行动构建中日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关系逐步步入良性发展。

D.少些埋怨,多些担当;少些猜测,多些实干。

如果人人都少装糊涂甚至不装糊涂,个个都独立思考而不自以为是,我们的穹顶之下,也许清新的不仅仅是我们共同呼吸的空气。

1.【A]B项夜排档(dang);C项拥趸(dun);D项撒手锏(Sa)。

2.【D】A项“有”改为“由”;B项“含”改为“涵”;C项“炫”改为“眩,,。

3.【B】“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这里应改为“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4.【D】A项重复累赘。

际,即彼此之间。

“国际”自然是指国与国之间。

其后再加上“间”便成了叠床架屋。

将“国际间”改为“国家间”。

B项语序不当,并缠夹不清。

应该说防范事故,化解风险;C项成分残缺,在“发展”后加上“轨道,,。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冗(rǒnɡ)长泡(pāo)桐刽(kuì)子手度(duï)德量力B.喷(pèn)香疝(shān)气翘(qiào)尾巴焚膏继晷(ɡuĭ)C.肯綮(qìnɡ)龌龊(chuî)方向舵(tuï)宵(xiāo)衣旰食D.牛腩(nǎn)勾(ɡîu)当瘌(là)痢头高山景行(xínɡ)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环境就是民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可是有些官员穿着明白装糊涂,认为发展就是GDP,发展就是要有产品。

B.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4年后再次访问伊朗,双方合作领域涵盖“一带一路”、能源、金融、高铁等,两国亦将签署相当数量的双边合作协议。

C.为对抗组织审查,他一方面把家里所有资金都转到了亲戚那里,另一方面把自己常用的银行账号全部进行了消户处理。

D.贵族精神是美的精神,它以文化教养、社会担当、灵魂自由为支柱。

把奉献国家、承担风险当作贵族本职或者本份。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并不是害怕广告,而是担心义务管理员与公关公司沆瀣一气,或者网站方一手遮天,干涉甚至取代吧主或斑竹的工作。

B.相比《美人鱼》,大部分环保题材的影片都过于小众和文艺,即便获得奖项,也无法撼动“冷酷”的电影市场,从而很快被束之高阁。

C.在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申诉,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D.出版社出于版面篇幅的考虑删减了很多译文,这让译者很生气。

因为译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这个本子的翻译权,并且花费了很多心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要像蜘蛛侠一样在墙上行走,就要有约40%的身体面积能够吸附在墙壁上,那意味着要穿145码的吸附鞋。

B.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认为,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主要原因是韩国的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

C.2016年1月17日,来自上海大鲨鱼俱乐部的小将王潼夺得CBA全明星扣篮大赛冠军,比赛结果毫无悬念,其过程也是众望所归。

D.美国人在挑战和征服荒野的过程中建立了秩序与文明,也建立了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感和民族的自豪感,逐渐成为美国人对抗欧洲古典传统的爱国主义王牌。

5.除夕那天,父亲让刘强贴对联,依次贴在厨房、书房、卧室三处,下列对联位置对应正确且对仗较工整的一组是①粒米皆从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闲来②厨中妙手调美味,只凭巧手煮清羹③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④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⑤菱花光映纱窗晓,杨柳春风拥画图⑥窗前草色侵吟席,帘外花香入睡轩A. ②④⑥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①③⑥1.D(A.刽guìB. 疝气shàn C. 舵duî)2.B(A揣着C销户D本分)3.C(申诉,①诉讼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不服时,依法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重新审理的要求;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政党、团体成员对所受处分不服时,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意见。

这里应用申述,详细地说明之意)4.A(B句式杂糅,删去“主要原因是”或“功不可没”。

C“过程”与“众望所归”搭配不当,删去“其过程”。

D成分残缺,应为:这种秩序与文明,身份认同感与民族的自豪感,成为美国人对抗欧洲古典传统的爱国主义王牌。

5.D (②是写厨房,但上下联不对仗;④宜贴在客厅;⑤是写卧室的,但上下联不对仗)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畚(běn)箕椪(pâng)柑堰(yàn)塞湖扺(zhǐ)掌而谈B.孢(bāo)子蛤(gã)蜊应(yīng)届生便(biàn)宜从事C.秕(bǐ)谷蹁(pián)跹发横(hâng)财人影幢幢(chuáng)D.鳊(biān)鱼亲(qìn)家青蒿(hāo)素独当(dāng)一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辞去公务员开始创业的周松成,正是靠着坚韧的创业信念,演绎了精彩的人生励志剧。

B.到了山脚边,一条溪流横亘在眼前,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鹅卵石间,小鱼游曳欢腾。

C.不管是服药还是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等,都应长期坚持,不可懈怠。

一旦吊以轻心,风险很大,后果严重。

D.只有每一位员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企业才能降本增效,攻艰克难,就一定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先前各方舆论大力宣传,近日相关内容和各类研讨会频繁举行,专业讲座不断推出,无非是为这项关乎改革发展方向的法令的颁行张本。

B.他刚参加工作不久,偶然出一些差错在所难免,改了就好嘛。

C.每次论争,朱光潜都是标榜出一种新的观念,营建起一个新的营垒,这使得许多学术界朋友为之捏了一把汗,不时有人给他以善意的劝告,但是他却处之坦然,不以为然。

D.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说,成功的标志是权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名气的大小……上帝听完呵呵地乐了,他说:“哪有那么复杂?成功,就是越晚来见我越好!”B.军人的体魄、国民的体质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存亡已是13亿人的共识。

C.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

截至9月10日上午9时,遇难人数已超过160多人。

D.导师要与受导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指导,起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1. D. “亲家”中的“亲”读音错误,应该念“qìng”。

2. A. B项“游曳”应为“游弋”,C项“吊以轻心”应为“掉以轻心”,D项“攻艰克难”应为“攻坚克难”。

3. A. “张本”意为“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出安排”,句中使用正确。

B项“偶然”应为“偶尔”。

C项“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这里应用“不以为意”,表示不把它放在心上,与上文“处之泰然”照应。

D项“叹为观止”是褒义词,语境不符。

4. B. A项“成功的标志是权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少,名气的大小”一面对两面,前后不搭配;C项“超过160多人”,成分赘余;D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等作用”。

5. 教育惠民政策收效显著(“教育”,1分;“惠民政策”或“扶贫政策”1分;“收效显著”或类似的意思,1分。

语句不通者酌情扣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