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打击乐活动案例
音乐教师教研活动打击乐(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打击乐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了提高音乐教师的打击乐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举办了一场以“打击乐教学探讨与实践”为主题的音乐教师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提高音乐教师对打击乐教学的认识,了解打击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2. 交流打击乐教学经验,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3. 探讨打击乐教学中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促进打击乐教学的改进。
4.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开始,由教研组长主持开幕式,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目的和意义,并对参加活动的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
2.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打击乐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1)打击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方法(2)打击乐教材的选择与运用(3)打击乐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4)打击乐教学与音乐课程整合的实践案例3. 交流与研讨教师们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1)打击乐教学在音乐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2)如何提高学生的打击乐学习兴趣(3)如何培养学生的打击乐演奏技巧(4)打击乐教学中的团队协作与课堂管理4. 优秀教学案例展示邀请几位具有丰富打击乐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他们的优秀教学案例,包括:(1)如何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打击乐教学活动(2)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打击乐教学(3)如何开展打击乐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如何评估打击乐教学效果5. 互动环节组织教师进行打击乐教学技能比赛,内容包括:(1)打击乐基本演奏技巧展示(2)打击乐教学活动设计(3)打击乐教学案例分析6. 总结与反思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并对今后的打击乐教学提出了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打击乐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教学水平。
2. 交流与研讨环节,教师们分享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促进了相互学习。
身体打击乐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音乐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身体打击乐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身体打击乐教学,我校音乐教研组特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身体打击乐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身体打击乐的认识,掌握其基本教学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9:00-12: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专家讲座3. 身体打击乐教学示范4. 教师分组讨论5. 交流分享6. 总结与反思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伊始,学校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此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参与活动的教师提出了期望。
2.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的特邀专家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身体打击乐专家李老师。
李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身体打击乐的历史渊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他强调,身体打击乐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身体打击乐教学示范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几位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进行了身体打击乐教学示范。
他们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身体打击乐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范课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4. 教师分组讨论为了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所学内容,活动安排了分组讨论环节。
教师们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1)如何将身体打击乐融入课堂教学?(2)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3)如何提高身体打击乐教学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5. 交流分享讨论结束后,各小组代表进行了精彩的交流分享。
他们分享了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幼儿园打击乐活动《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奏谱反思

幼儿园打击乐活动《喜洋洋》大班音乐教案奏谱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并感受《喜洋洋》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及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使幼儿能够独立地演奏打击乐器,并与集体合奏。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能够合奏《喜洋洋》。
难点:让幼儿在合奏过程中,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乐器准备:小鼓、铃鼓、木鱼、三角铁等打击乐器。
2.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3. 教学音频:《喜洋洋》歌曲。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歌曲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喜洋洋》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 乐器介绍(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打击乐器,并演示如何演奏。
4. 分组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歌曲节奏进行练习。
5. 合奏练习(10分钟):各小组轮流合奏《喜洋洋》,教师指导幼儿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练习和合奏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3. 结合幼儿的音乐素养和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1. 创作活动:教师可引导幼儿根据《喜洋洋》的旋律,自己创作打击乐曲目,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 角色扮演:结合歌曲内容,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歌曲中所描绘的场景,增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七、安全与卫生:1. 活动前,教师应检查乐器是否完好,避免幼儿受伤。
2. 教育幼儿正确使用乐器,不要嘴巴吹乐器,以防感染。
3.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幼儿清洁乐器,保持卫生。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学习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打击乐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园大班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和协调能力。
本文分析和反思一次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学案例,以此来总结经验和改进教学方法。
案例描述本次打击乐教学是在一个幼儿园大班进行的,班里有20名学生,年龄在5-6岁之间。
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教具和乐器,并准备了一些数字教学资料。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打击乐器,教学生如何使用这些乐器。
教师向学生们演示了一些鼓点和节奏,鼓励学生们跟着她的节奏响起乐器来。
随着课堂的进行,教师不断调整课堂气氛和掌握学生们的兴趣点,带领他们完成一次打击乐表演。
优点分析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具。
她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些有趣的乐器,吸引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
教师还使用了数字教具来辅助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鼓点和节奏。
在课堂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反应和表现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控制课堂气氛,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2.协作能力训练打击乐教学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园大班学生培养协调和合作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们跟她一起完成乐器演奏,这需要学生们密切协作,并且在协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创造自信打击乐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园大班学生的自信心。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通常很害羞,自我意识还不是很强烈。
而通过完成一个集体表演,他们能够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的提升,在打击乐表演中主动地展示他们的才能和自信。
反思及教学改进1.应该多加强练习在本次打击乐教学过程中,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只能带领学生练习了一次。
这一次练习的时间并不足以让学生掌握鼓点和节奏的技巧,应该在下一次的教学中需要增加练习的时间和次数, 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提高表演水平。
2.教学方法的再创新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采用更多的有利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教育目标。
打击乐教学案例分享:木瓜恰恰恰活动教案

打击乐教学案例分享:木瓜恰恰恰活动教案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了解乐器——木鱼、钹、鼓、铃环等打击乐器。
(2)学习中国传统舞蹈——木瓜恰恰恰舞蹈,掌握基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
(3)认识机构和音响设备,了解其基本使用方法。
(4)在两天时间内完成乐器演奏和舞蹈表演。
2、教学过程第一天:授课教案活动一:打击乐器介绍讲解二十分钟左右介绍木鱼、钹、鼓、铃环等打击乐器。
活动二:分组乐器学习进行分组学习,每组学习一个打击乐器,学生可以自选乐器并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
活动三:木瓜恰恰恰的学习进行木瓜恰恰恰舞蹈教学,教授基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
活动四:机构和音响设备介绍介绍机构及音响设备,并简单介绍其使用方法。
第二天:排练和表演活动一:分组乐器演奏各个分组进行乐器演奏,每组只演奏两个乐器的合奏。
进行排练,磨合演奏技巧,确保演奏的和谐美妙。
活动二:学生排舞由老师指导,学生们进行舞蹈合作,在课堂上进行舞蹈排练。
活动三:舞蹈和乐器演奏结合排练学生们把舞蹈和乐器演奏结合在一起进行排练,确保舞蹈和音乐可以协调完美的呈现。
活动四:表演学生们在校园内举行表演,并向所有观众展示他们的演奏和舞蹈技巧。
展示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下的精彩表现。
3、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一系列的教学改进方法,比如乐器、舞蹈耦合教学法、分组展示与互动教学法等。
教师旨在帮助每个学生在自我动机和同伴合作的激励下,从而更好地学以致用;并在成果展示和课程顶峰达到期间鼓励自信,以达到全面发展。
4、教学效果本次课程教学和表演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和满足感。
学生们学会了不同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和木瓜恰恰恰的舞蹈动作。
他们展现了许多精彩的表演,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们之间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对课堂教学提供的积极支持和反馈,也尤为感人。
这是一次完美的教学展示,老师和学生都感到非常自豪和继续前进的动力。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打击乐―玛丽波尔卡》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打击乐―玛丽波尔卡》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音乐活动,让幼儿认识打击乐器并了解打击乐基本演奏方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现力,同时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社交能力。
二、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如小鼓、木琴、铃铛等)•CD或音乐播放器•音乐教材三、活动流程1. 热身活动(1)幼儿带着节奏随着音乐做基本身体运动,如蹦跳、摆手等。
(2)请幼儿通过鼓掌、拍打肚子等方式打出简单的节奏。
2. 手部肢体协调练习(1)用音乐播放器播放《玛丽波尔卡》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与节拍摆手,重点是手臂向上弯曲与落下时拍打身体。
(2)让幼儿手捧鼓,通过摇晃方式打出简单节奏。
3. 乐器演奏(1)给每个幼儿发放打击乐器,通过指导让幼儿对着音乐敲打打击乐器。
(2)老师演奏一遍《玛丽波尔卡》,让幼儿跟随着音乐演奏。
4. 协作练习(1)设定两个组,每个组选择两个孩子轮流演奏练习。
(2)老师带领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演奏。
5. 活动总结(1)请幼儿自由演奏,展示自己的天赋和特长。
(2)请孩子们讨论今天的活动学到了什么,他们感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四、注意事项1.在引导语言中,不断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积极肯定。
2.建议幼儿间进行良好的社交,让每个孩子有机会尝试演奏打击乐器。
3.在自由演奏的部分,老师应给孩子自由的表现空间,让孩子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4.活动结束后,需要将各类打击乐器、CD/DVD等物品收好,保证幼儿的安全。
五、教学内容本次音乐活动的主题是打击乐器《玛丽波尔卡》,可通过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玛丽波尔卡简介玛丽波尔卡是一种圆形的民间舞蹈舞曲,源自捷克和波黑的传统民间音乐和舞蹈。
其乐曲特点朗朗上口、生动活泼、节奏分明。
2. 游戏!由老师带领幼儿听一次《玛丽波尔卡》后,大声地唤起这种曲风的特点,并请幼儿跟乐器演奏起来。
然后请孩子们自由演奏几遍,观察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让教育更加有趣和生动。
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

大班音乐教案:大中国(打击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感受中国打击乐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演奏打击乐器,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大中国》2. 打击乐器:锣、鼓、钹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演奏歌曲《大中国》中的打击乐器部分。
2.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协调合作。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打击乐器。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奏,引导幼儿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演奏技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唱国歌,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2. 认识打击乐器:展示锣、鼓、钹等打击乐器,让幼儿了解其特点。
3. 学习歌曲《大中国》:教师教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4.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歌曲旋律进行演奏练习。
5. 合奏:各小组轮流合奏,教师指导幼儿协调合作,提高节奏感。
6. 总结与展示:让幼儿谈谈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展示演奏成果。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奏技巧和合作能力,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打击乐器(锣、鼓、钹等)、音乐播放设备、乐谱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幼儿活动。
七、教学时间课时:2课时八、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奏技巧和合作能力。
2. 终结性评价:课后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打击乐比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
2.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教学案例《铃鼓》

活动案例活动名称:《铃鼓》活动设计:一、设计意图本活动选择的音乐形式简洁,它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
本节教学活动《铃鼓》通过乐器宝宝“铃鼓”,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形式,体验打击乐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一)通过身体动作掌握4/4拍节奏。
(二)尝试用不同的伴奏方法来表现乐曲。
(三)体验打击乐演奏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一)幼儿经验准备。
1.能认识乐器宝宝:铃鼓、响棒、沙蛋。
2.会打节奏4/4拍。
(二)教师准备。
节奏图卡、铃鼓、响棒、沙蛋、音乐《铃鼓》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出示铃鼓,引出活动主题《铃鼓》。
(二)基本部分。
1.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1)播放音乐《铃鼓》,和幼儿一起感受音乐。
(2)倾听音乐并做简单的律动,感受4/4拍节奏型。
师:刚才你们在这段音乐中听到了什么?铃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铃鼓,哒哒哒哒)(3)结合图谱、分析段落。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刚才你听完歌曲有什么感受?或者,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先慢后快)师:这首歌曲一共分为两段,第一段歌曲的速度很慢,第二段歌曲的速度很快。
2.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节奏型练习。
(1)律动合作。
下面就让我们用身体的动作一起来为歌曲《铃鼓》伴奏,请小朋友们两人一组手拉手,当听到音乐节奏慢的时候左右摆手;当听到音乐节奏快的时候“拉大锯”。
(2)声势伴奏。
师:刚才我们用动作为歌曲《铃鼓》进行了伴奏,下面我们换一种方式用能发出声音的动作一起为铃鼓伴奏。
当听到音乐节奏慢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轻轻拍手;当听到音乐节奏快的时候,请小朋友们双手交替做“响指”。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进行伴奏)3.乐器伴奏:铃鼓、响棒、沙蛋。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乐曲《铃鼓》伴奏。
(四)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刚才的伴奏非常精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根据歌曲《铃鼓》的快慢节奏进行了伴奏,充分感受到了歌曲速度的变化。
小朋友们今天回到家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音乐伴奏!附:图谱。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优秀3篇)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优秀3篇)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串铃、圆弧板演奏| * — * — | * * * — |的节奏型。
2、根据指挥的手势演奏乐器。
3、爱护乐器,学会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人手一件打击乐器,串铃和圆弧板各一半。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郊游》1、齐唱歌曲,唱出歌曲的欢快活泼和连贯优美。
2、学习接唱,教师先唱两小节,幼儿接唱两小节,并以此类推,最后四小节师生齐唱。
3、幼儿先唱,教师接唱,全体幼儿分两部分,互相接唱。
(接唱过程中,注意观看手势暗示或指挥动作)二:学习打击乐《剪羊毛》1、幼儿随乐曲两拍一下地拍手。
2、边听音乐边拍| * — * — | * * * — |的节奏型。
3、比较前、后节奏的快慢,并随乐曲练| * — * — | * * * — |的动作。
4、学习分声部做动作。
把全体幼儿分成两部分,请一半幼儿拍手,另一半幼儿拍腿,并随乐练习(教师用相同的动作进行指挥)5、幼儿用打击乐器演奏。
要求幼儿轻轻地把乐器放在腿上。
学习看指挥。
“教师面对串铃划拍子就是指挥你们演奏,面向圆弧板划拍子就是指挥你们演奏。
”随乐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6、轻轻有序地在音乐声中把打击乐器放到指定的地方。
幼儿园打击乐教案篇二说教育活动背景:这节课我们是结合自己班级主题活动进行开展的,秋天到了,孩子们一家郊游的比较多,所以我们结合主题设计了本次教育活动,同时我们还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刚要要求进行了参考,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而且孩子们在平时活动中也喜欢参与打击乐的活动,所以我们也融入了打击乐的内容。
说教育活动目标:本次活动我的目标有:1、了解歌曲内容能够哼唱歌曲。
2、对于目标的设计我紧紧的围绕了纲要指南,从孩子的能力范围以及需要进行设计,幼儿能够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同时又能够有所提升,在最后的目标中,我更强调幼儿的参与性及快乐情绪,因为音乐活动就是要给予幼儿美的感受。
纲要中也指出,艺术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美,发现美等感受。
幼儿园教案打击乐

幼儿园教案打击乐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打击乐器,知道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打击乐器:铃鼓、木鱼、沙锤等。
2. 学习节奏:简单的二拍子和四拍子节奏。
3. 演奏技巧:正确的握拍方法、打击力度和节奏感。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逐渐进入音乐状态。
2. 认识乐器:展示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触摸、敲击,感受乐器的音色和特点。
3. 学习节奏:教师示范简单的二拍子和四拍子节奏,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4. 合奏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合奏练习。
5. 创意演奏: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打击乐器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通过集体合奏,评价幼儿的节奏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的创意演奏作品,评价幼儿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打击乐器:铃鼓、木鱼、沙锤等。
2. 教学图片:各种打击乐器的图片。
3. 教学音频:打击乐器的音效和节奏示范。
4. 音乐教材:适合幼儿的打击乐曲目。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周:认识打击乐器,了解各种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 第2周:学习简单的二拍子和四拍子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第3周:分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 第4周:创意演奏,让幼儿用打击乐器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5. 第5周:组织打击乐表演活动,展示幼儿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展示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身体验打击乐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 情境教学法: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大班打击乐教案8篇

幼儿园是孩子接触学校启蒙教育的最早阶段,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非常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能够传达一些道理,培养孩子的各项基础能力。
幼儿园阶段最常用的资料是幼儿园教案,一般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过程、提问互动环节、活动反思等内容,帮助幼儿园教师梳理安排好每次的课堂环节。
好的教案设计能让孩子们积极参与,掌握知识技能。
为大家整理了幼儿园一些优质的教案案例,方便大家使用学习。
《大班打击乐教案8篇》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大班打击乐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铃一拍一下地演奏与暂停演奏乐曲《小心大灰狼》。
2. 尝试看指挥手势进行演奏。
3.体验集体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1、手铃(幼儿人手一只)2、小兔头饰一个3、音乐CD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学习用手铃一拍一下地演奏乐曲《小心大灰狼》。
活动难点:能够在音乐暂停时控制自己的动作,暂停演奏。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跟随音乐进教室。
师:小兔宝宝们,今天的天气真好,跟着兔妈妈一起去散步吧?2、幼儿完整倾听音乐,教师跟随音乐拍节奏。
师:森林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兔妈妈特别想请你们跟我一起上台表演,你们愿意吗?那就请你仔细看看我都做了什么动作?”3、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看到的动作。
提问:我刚刚都做了什么动作呢?(拍手)我们一起来拍一拍吧。
二、基本部分:情境表演,解决重难点。
1、教师念儿歌,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音乐节奏和暂停部分。
(1)提问:兔宝宝们在开心的拍着手去散步,突然遇到了大灰狼,应该怎么办?谁有好办法?(请个别幼儿自己的好办法)总结: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兔妈妈是这样做的:当遇到大灰狼时,原地不动,不发出声音。
我们一起试试兔妈妈的方法吧。
教师念儿歌,孩子们跟着一起拍节奏并重点练习暂停部分。
(2)听音乐,在儿歌的'提示下,幼儿徒手练习。
当遇到大灰狼时,应该怎么做?(原地不动,不发出声音)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一次吧。
幼儿园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案例

幼儿园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案例幼儿园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案例在幼儿园教学中,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打击乐乐器教学,幼儿不仅可以培养音乐细胞,还可以提高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的协调能力。
打击乐乐器教学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节奏感。
在幼儿园教学中,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通常会采用以下案例进行。
1. 利用简单的打击乐器进行故事配乐在幼儿园的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小鼓、钵钵、木鱼等,来进行故事配乐的活动。
老师可以给幼儿们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然后让幼儿们根据故事情节和氛围来使用打击乐器进行配乐,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听觉感知和节奏感,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游戏在幼儿园的打击乐器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打击乐器的模仿游戏,教师先示范一段简单的节奏,然后让幼儿们跟随节奏进行模仿。
这样的游戏既可以增加幼儿们的趣味性,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听觉、触觉和动手能力。
3. 利用打击乐乐器进行团体演奏在幼儿园的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幼儿们进行团体演奏。
教师可以给每个幼儿分配不同的打击乐器,然后教导他们演奏一段简单的曲子。
通过团体演奏,可以促进幼儿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4. 利用打击乐器进行舞蹈伴奏在幼儿园的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将打击乐器与舞蹈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给幼儿们编排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然后配上相应的打击乐器伴奏。
通过舞蹈伴奏的活动,可以让幼儿们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总结与回顾通过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园的打击乐乐器教学活动是非常多样化和富有趣味的。
通过打击乐器教学活动,可以全面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应该重视打击乐器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欢乐的音乐世界中茁壮成长。
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教学案例《快乐的小青蛙》

活动案例活动名称:《快乐的小青蛙》活动设计:一、设计意图小青蛙是孩子们很喜欢的动物,孩子们喜欢它的叫声“呱呱呱”,喜欢模仿小青蛙一蹦一跳,更喜欢学做小青蛙跳水、游泳等动作。
《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
他们学习特点是只重过程轻结果。
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因此,设计了音乐活动《快乐的小青蛙》,通过图谱了解音乐的基础上,想让幼儿在感知游戏情节的同时,用身体动作、乐器来表现音乐,并能感受音乐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一)初步利用图谱感受音乐,随乐用乐器表现青蛙跳,用动作表演躲猫猫和吃虫。
(二)借助情节,跟音乐用肢体动作大胆地做相应的动作。
三、活动准备幼儿坐垫子上围成半圆、图谱卡、音乐《快乐的小青蛙》、铃鼓若干个、稻田图片、电话铃声。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
律动进场入座。
今天天气真好,青蛙妈妈要带青蛙宝宝们出门去玩。
我们出发喽!(二)过程。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创编青蛙跳、躲猫猫的动作。
(1)在身体部位跳。
我们跳呀跳跳到池塘里,小青蛙的小脚可喜欢在荷叶上跳啦,我们的身体是一片小荷叶,你们想在身体的什么地方跳啊?师带领幼儿自由尝试。
(2)出示小青蛙跳的图谱。
请幼儿边看图谱边跟随教师的提示在身体部位跳。
(3)感受躲猫猫的节奏,创编动作。
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们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小青蛙们准备躲猫猫:躲。
(师及时指导、评价幼儿的动作)现在可以看妈妈了:看。
(4)出示“躲、看”的图谱。
请幼儿边看图谱边跟随教师的提示来完成“躲、看”的动作。
(5)创编吃虫子的动作。
小青蛙们和妈妈玩得好开心呀,突然肚子有点饿,怎么办?(捉虫子吃)吃虫子的时候嘴巴发出什么声音?2.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律动。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赛马教案实景案例分享

近日,某幼儿园大班开展了一场富有创意的打击乐活动——赛马教学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音乐的魅力,还让他们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下此次活动的实景案例,并希望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活动准备次活动开始前,教师们将孩子们分为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简易的打击乐器,如木鱼、铃铛、小鼓等,同时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匹“赛马”,这些“赛马”是由木板和滚轮制成的,外形逼真,触感舒适,不会对孩子们的安全造成威胁。
二、活动内容1. 学习节奏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们向孩子们介绍了“节奏”的概念,并分别演示给孩子们听。
教师们还为孩子们播放了一些简单、易学的节奏,并鼓励孩子们大声地跟着节奏用自己的打击乐器敲打出来。
2. 赛马比赛在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节奏之后,教师们将孩子们分为几个小组,并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匹“赛马”开始比赛。
比赛规则是:孩子们利用自己的打击乐器,为自己的赛马“加速”。
在比赛开始前,教师们会先为孩子们演示如何为赛马“加速”,让孩子们自己亲手操作。
3. 团队协作在比赛进行中,教师们会不时地提醒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力度把握要掌握好,要互相配合,为自己的队伍争取胜利。
每个小组的孩子们球队间的配合默契度也会越来越高。
三、活动收获1. 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潜力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打击乐器的魅力,更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手动创造美妙的音乐,激发了他们自身的音乐潜能,同时,也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新的娱乐方式。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需要集合所在队伍中的每一个人的力量,以获得最终的胜利。
在比赛中,孩子们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节奏、力度和速度,尝试着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
这种团队意识的培养,对孩子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3. 提高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该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了如何运用打击乐器打出正确音符和节奏,并通过比赛的形式锻炼了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打击乐《鸭子拌嘴》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打击乐《鸭子拌嘴》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打击乐器的基本知识,认识各种打击乐器。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打击乐器:木鱼、铃鼓、铃铛等。
2. 学习节奏:感受2/4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会用打击乐器表现节奏。
3. 学习歌曲:《鸭子拌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打击乐器表现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2. 教学难点:2/4拍子的强弱规律的感知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木鱼、铃鼓、铃铛等)、音乐播放设备、歌谱。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适合幼儿活动的空间。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认识打击乐器(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触摸、敲击,感受乐器发出的声音。
3. 学习节奏(5分钟)教师示范2/4拍子的强弱规律,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敲击打击乐器,感受节奏。
4. 学习歌曲《鸭子拌嘴》(5分钟)教师教唱歌曲,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敲击打击乐器,表现歌曲的氛围。
5.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按照歌曲节奏进行演奏。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7. 结束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舒缓的音乐等,让幼儿放松身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判断他们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和热情。
2. 通过分组实践活动,评估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意识。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创作和表演,评价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幼儿在家庭中练习打击乐器。
2. 组织打击乐器比赛,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教研活动记录关于打击乐(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打击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为了提高我校打击乐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校音乐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以“打击乐教学探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我校打击乐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探讨打击乐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活动内容1. 打击乐基础知识讲座本次讲座由我校打击乐教师主讲,主要内容包括打击乐的历史、分类、演奏技巧等。
讲座中,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打击乐的相关知识,使在座的教师和学生受益匪浅。
2. 打击乐教学经验分享在经验分享环节,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打击乐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困难。
大家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演奏技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3. 打击乐教学观摩本次教研活动安排了打击乐教学观摩环节,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打击乐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展示。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打击乐教学质量。
4. 打击乐比赛筹备为了检验我校打击乐教学成果,活动最后进行了打击乐比赛筹备讨论。
各位教师就比赛项目、参赛对象、比赛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为比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四、活动总结1. 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教师们对打击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2. 教师们通过本次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为提高我校打击乐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 活动促进了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4. 活动为打击乐比赛的筹备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继续加强打击乐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深入开展打击乐教学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 举办打击乐比赛,检验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研活动打击乐(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打击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开展打击乐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特举办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打击乐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打击乐教学的认识,明确打击乐教学的意义和目标。
2. 探讨打击乐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打击乐教学质量。
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打击乐基础知识讲座2. 打击乐教学案例分析3. 打击乐教学实践演示4. 教师互动交流四、活动过程(一)打击乐基础知识讲座1. 讲座主题:打击乐概述及教学意义2. 讲座内容:(1)打击乐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打击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打击乐教学的目标和原则(4)打击乐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二)打击乐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主题:打击乐教学中的难点及解决策略2. 案例内容:(1)学生音乐素养差异对打击乐教学的影响(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打击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方法(4)打击乐教学中的团队合作培养(三)打击乐教学实践演示1. 演示主题:打击乐教学实践操作2. 演示内容:(1)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2)打击乐合奏练习(3)打击乐作品欣赏与解析(4)打击乐教学活动设计(四)教师互动交流1. 交流主题:打击乐教学心得分享2. 交流内容:(1)教师们在打击乐教学中的成功经验(2)针对打击乐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3)分享打击乐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4)探讨打击乐教学的发展趋势五、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打击乐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打击乐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几点体会:1. 打击乐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打击乐教学案例《小小指挥家》

活动案例活动名称:《小小指挥家》活动设计:一、设计意图《指南》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中指出“4—5岁幼儿能用拍手跺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进行敲打节拍和基本动作”。
而在日常生活中动物一直都是小朋友的好伙伴,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本首音乐的特点,在设计活动时利用各种小动物来贯穿整个音乐活动。
鉴于中班幼儿有了简单的使用打击乐器的基础,结合《动物真有趣》主题,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一)引导幼儿听辩不同的节奏型,并用身体动作表示。
(二)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打击乐的能力。
(三)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一)幼儿经验准备:熟悉基本的节奏型。
(二)教师准备:教师熟悉乐曲《杨柳青》,并熟悉乐谱中的节奏型。
(三)铃鼓、碰铃、响板等乐器。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
1.利用故事情景导入,动物王国要召开音乐会了,邀请所有的小动物去参加活动。
我们先去瞧瞧都来了哪些小动物。
他们都准备了什么?2.出示节奏谱,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通过图谱引导幼儿听辩不同的节奏型。
师:你们看,都来了哪些动物呢?(小鸟)----出示节奏谱X —|X —||(小羊)----出示节奏谱X X |X X||(小狗)----出示节奏图卡X X |XX X ||(小马)----我没有节奏卡,猜猜我的角色?(幼儿猜想)教师小结:原来小马是小小指挥家,它想和我们一起来进行演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型。
师:身体哪些部位可以发出声音呢?(拍腿、拍手、跺脚......)分组用身体动作来练习节奏型。
(1—2遍)。
3.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合奏。
规则:(1)幼儿根据角色选择适合自己的乐器。
(2)看到自己乐器相对应的图卡才能演奏。
(3)合奏时要看指挥手势。
4.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演奏。
(三)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演出非常成功,森林、海底王国还想邀请我们到其他地方去演出,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起出发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星星》打击乐活动案例
李义瑾是个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平时上课更是自顾自地玩或者和其他小朋友说话聊天,而且他的个性比较执拗,有时老师和他说话他也不怎么理会。
这次我带来了乐器宝宝——响板和他们一起游戏。
在介绍今天的乐器宝宝时,很明显就看到了他的眼睛追随着这个“会发出声音的东西”,并对它非常感兴趣,发乐器的时候他非常积极,对新朋友响板很好奇,一只在研究怎么让响板发出声音来呢。
他一会瞧瞧,一会拍拍,一会敲敲,玩得不亦乐乎,完全没了平时上课百无聊赖的样子。
之后在他愉快的地玩乐器的过程中,我引导他初步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他很快就学会了。
“兴趣是学习的不源动力”,只有幼儿对打击乐器产生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音乐。
这次我音乐选择的是《小星星》,《纲要》中强调: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因此,在这次打击乐活动中我首先选择了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节奏鲜明的《小星星》,让幼儿愉快地随着乐曲的旋律进行打击乐演奏,以此来调动、延长幼儿的有意注意。
这首歌曲幼儿不仅熟悉,而且爱唱,配上乐器伴奏,让幼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新的感觉增强了幼儿打击乐的兴趣。
在唱唱打打的活动中,幼儿乐中学、学得乐,进一步体会到自由敲打与随音乐较有规律敲打的不同。
幼儿逐步学习注意倾听音乐旋律,让自己敲打乐器的节拍与歌曲节奏保持一致,也
逐步学会关注同伴的活动,同伴间的配合有了默契,由此延长注意的时间,也提高打击乐活动的持久性。
之后我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的节奏,引导幼儿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拍肚子等等身体部位,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的嘴巴、身体及思维都动起来,以保证激发和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
但是我没有统一幼儿的动作,导致后来大家有的拍腿,有的拍头,还有的拍手,看见我和他们拍得不一样时都慌了阵脚。
这点是我以后要注意的一点。
虽然李义瑾的节奏感不是很好,大多时候都是随心情自己拍着响板,不能跟着音乐的节奏,但是其实李义瑾还是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他想出很多种让响板发出声音的方法,而且他还说响板像贝壳,像鳄鱼,像螃蟹。
证明其实他不是注意力不能集中,而是可能平时是我开始导入的时候没有引起他的兴趣,我想我以后可能要准备更加充分,多点真实事物的导入,来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而且可以多组织一些音乐游戏,让他在游戏中仍然保持新鲜感,体会打击乐器的乐趣。
这次活动开始可以加入走线这次活动,可以手拿乐器,听节奏感强的音乐,跟着音乐一步一步地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并可以多增设一个音乐律动游戏结束活动,让这次活动更圆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