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节约用水》教学反思

《节约用水》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节约用水》的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收获,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一、知识点掌握情况
学生们对于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性和节水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生们增强了节水意识,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具体的节水措施。
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节水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和制定节水方案,学生们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堂参与度
在课堂中,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和解题的过程中。
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生们增强了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学生们也提高了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这些策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水的重要性,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我也注重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优秀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明确节约用水的方式和方法。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用水计划,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能够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积极参与节水行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水资源的紧缺情况,引起学生的思考。
–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能够采取实际行动。
–引导学生探讨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形成正确的节水观念。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树立正确的节水意识。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节约用水的活动,将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幻灯片、板书等教学材料。
–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资源等。
–学生名单、小组分组名单等。
2.学生准备:–学生应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做好思想准备。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水资源紧缺情况,引发学生讨论。
–提出问题:“你们平时如何节约用水?”2.新课讲解(15分钟)–介绍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讲解节约用水的方式和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几种节水措施,并让学生讨论效果。
3.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节约用水。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的结论。
4.角色扮演(15分钟)–设定不同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角色扮演结束后进行总结,学生自评表现。
5.课堂小结(5分钟)–整合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节水活动,培养实际行动能力。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实践活动《节约用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知识,通过动手调查、实验操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会对材料的收集、整理;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会运用实验数据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2)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相关内容和世界水日,从法律层面深化学生的节水理念。
教材分析: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但在我国就存在着一方面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扰,另一方面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根据事实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宝贵,了解我国缺水的现状,学习节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制止浪费水的行为,在生活中能够向家人、朋友宣传节水知识、节水方法。
学情分析:我们学校的学生没有经历过旱灾,所以很难感受让他们感受到水资源的缺乏,甚至很多学生不珍惜水,让白花花的水留着,和同学打水仗。
每每从水池旁走过,总会看见一滴一滴的水在留着。
教学重点: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难点:运用所测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活动学具:统计表、铅笔、直尺、三角板、橡皮。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情景导入,认识到水资源的珍贵。
(观看短片)面对现实,我们该做点什么?(节约用水)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节约用水(板书)二、活动探究,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遇到这种情况时有的同学可能会说:修好它,或换一个…也有有的可能会说:不管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浪费一点没多大关系,如果让一个水龙头长期这样漏下去,那会是怎样的,那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从探究活动中用数据告诉大家。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节约用水》教案

《节约用水》教案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节约用水》的教案,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增强节水意识。
2.借助具体数据和事例,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了解浪费水带来的后果。
2.通过实验和推理,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
3.了解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
4.通过调查和搜集资料,了解家庭和学校的用水情况,制定节水方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节水意识。
2.难点:了解我国及世界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展示:展示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浪费水的严重性。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和好处。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和策略。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及世界水资源的现状和节约用水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节水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浪费水的后果,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节约用水》。
2.新课学习:(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水现象,让学生了解浪费水带来的后果。
(2)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探究节约用水的方法和策略。
(3)了解我国及世界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意义。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适合自己家庭或学校的节水方案。
3.巩固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例如:“为什么要节约用水?”、“你能想出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等。
(2)让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节水方案,提出具体的节水措施并付诸实践。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同时强调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课时1班级六(5)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1.教科书第74、75页。
2.本节课重点不是单纯学习数学知识,而是综合应用数学和其他的知识。
3.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是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进一步巩固巩固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3.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比例知识、简单的统计知识,通过本节课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提供素材,引导学生自悟,比较归纳。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实验数据,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1、屏幕显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请学生说说对这则广告的理解。
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 1、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课件展示相关资料,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3、交流感想,强化体验。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师:水龙头坏了或没有关紧,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多媒体出示相关),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漏水试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试验结果吧! 1、小组交流、展示成果。
(一分钟大约滴水50毫升) 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时间1分钟1小时24小时1年水量(升)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1立方米约重1吨) 3、评价家庭用水状况,提出节水建议。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一. 教材分析《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综合应用题,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比例和方程等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2.难点: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主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量杯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情境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洗手时水龙头的水一直流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节约用水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节约用水》。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几个关于节约用水的实际问题,如:一个水池,原来有水3立方米,连续不断地流入水,每天流入水的量是原来的1/5,每天流出水的量是原来的1/4,问5天后,水池里还有多少水?3.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应用、比例的应用以及简单的方程求解等数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节约用水》的基本概念,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3.能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节约用水。
二、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2.备课资料:PPT、视频资源等3.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等三、教学内容1. 《节约用水》的概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节约用水,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2. 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水资源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思考水资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3. 节约用水的方法•介绍常见的节约用水方法,如修复漏水、减少洗澡时间等,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节约用水方法。
4. 实践节约用水•给学生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任务,例如自觉减少洗手时间、喝水用小勺等,在班级内定期展示节约用水的成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节约用水》话题,引起学生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和兴趣。
2.学习:讲解节约用水的相关概念,并让学生共同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
3.操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练习节约用水的方法。
4.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并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的计划。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节约用水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下节课需要做更多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节约用水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节约用水》相关练习题。
2.在家中观察并记录用水情况,总结节约用水的方法。
七、教学延伸1.邀请水务公司工作人员来校进行关于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讲座。
2.组织学生参观水处理厂、水资源保护区等地。
通过该教案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用水观念,为未来的环保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六年级数学上册《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设计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于环保、节能等社会热点问题有一定的关注,但可能缺乏具体的行动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如基础的加减乘除运算、数据收集与整理等。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节约用水这一主题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水资源现状、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知识盲点和兴趣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情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自觉承担起节约用水的责任。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绿色生活理念。
3.通过学习节约用水,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价值认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和环保意识。
-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节约用水的技能。
4.情感渗透,培养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鼓励学生将节约用水的意识传播给家人、朋友,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节约用水》(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1. 学生在知识层面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节约用水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学中需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2. 学生的能力水平对课堂实践环节产生影响。教师应关注学生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课堂效果。
3. 学生的素质层面,特别是责任感、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对课程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果。
5. 注重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节约用水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理论框架,帮助他们理解课程内容。
(2)讨论法:在课堂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家庭节约用水的措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2. 预习作业:提前了解下一节课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内容。
【课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 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分析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使学生掌握节约用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作业评价:
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批改作业时,我会特别注意学生们在节约用水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表现,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点评作业时,我会鼓励学生们继续努力,同时也会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提高。通过作业评价,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简单的统计、量的计量等知识,通过调查、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以及水资源的宝贵。
了解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的危机,提高节约用水意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节约用水的生活典型事例,让学生懂得节水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掌握一些节水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节约用水生活典例分析。
树立节约用水意识,使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
难点:感受水资源紧缺形势。
本节内容要结合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内容设计要以活动为中心,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
主要采取课前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量的计量、统计等知识解决问题。
所以本节实践活动课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前准备阶段1、调查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现状。
2、通过走访调查了解生活中存在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3、通过网络、报纸、杂志、走访调查等方式搜集节约用水的资料和方法。
4、小组讨论制定调查活动计划及记录所用相关表格。
二、学生实践调查活动阶段活动时间:一周左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
活动内容:1、各小组根据自主设计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活动,收集信息及数据。
2、各小组汇总并整理获取的信息,以备汇报。
三、信息交流、设计方案阶段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激趣,提出问题1、(教师给出谜面,学生猜谜语)“双手抓不起,有刀切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2、提出问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要节约用水呢?(二)问题讨论,明白道理1、交流课前搜集信息,畅谈有关水的认识。
2、展示不同小组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全球以及我国水资源状况(课件展示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图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优秀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节约用水》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他们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2.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用于课堂展示。
2.准备节约用水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3.准备实践操作材料,如水壶、水杯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我国水资源分布图,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性。
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吗?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用水?”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如刷牙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使用节水喷头等。
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并引导他们思考还有哪些其他的节约用水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用节水喷头洗澡、用杯子接水刷牙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操作方法,确保学生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节约用水方法。
如“节水接力赛”,学生分成小组,按照规定的路线,用杯子接水,将水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推广节约用水的方法,提高大家的节水意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学设计(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学设计(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学设计第【1】篇〗六年级节约用水教案【篇一:六年级数学“节约用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优秀教案)小学数学六年级《节约水资源》】数学六年级《节约水资源》教学目的:1、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这一单元后,让同学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认识我们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从而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通过动手操作和分析,认识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养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节水措施。
教学准备:学具:计算器、三角板、铅笔;课前同学收集有关水资源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哪里?(生齐答:伊拉克战争。
)师:美、英等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要向伊拉克发动战争呢?(生答:想占领伊拉克的石油。
)师:关于战争,联合国的有关组织曾说了一段这样的话:(多媒体播放声画)紧接着师导入:石油争完了,再过几年或几十年,人类将面临着争水的战争,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你们有什么感想?(生:美国人真可恶我们中国缺水吗?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1、师抓住刚才同学提出的“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这个问题,你们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你们能根据课前你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说明吗?(生分组讨论,师巡视观察)2、生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最后引导得出:我们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广州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水。
3、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或水管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多媒体出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生1:不论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生2:修好他,或换一个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呢?(少数同学同意第一个说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2024年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情感与价值观1、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产生关心周围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
3、对浪费水的现象产生强烈的不满。
4、懂得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缺乏,有些地方水供应不足。
3、知道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行为与习惯1、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中,并能完成任务。
2、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过程和方法1、能大胆指出自己的不良习惯,并努力改正。
2、能与人合作交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地球上有哪些水资源,以及感受可饮用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
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用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1、调查日常生活中任意浪费水的现象以及家庭成员的节水方法。
2、宣传广告的卡片。
教师课前准备:(1)科普动画《蓝猫淘气三千问》片断与本课有关的课件。
(2)搜集水资源知识及节水方法,制成小卡片。
(3)节水三字经。
【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谜语引入:课件出示谜语,让学生猜。
猜猜我是谁:水的谜语。
今天咱们就来讨论怎样节约用?水出示课件学生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它?同学们今天蓝猫也来了到我们的身边,我们一起去看看。
播放动画(蓝猫用水片断)。
水与我们息息相关,是生命的源泉。
蓝猫说:“地球上的水用也用不完。
到底是不是呢?我们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看看我们应该怎样节约水、保护水?活动二:交流探讨,游戏表演、提高认识。
一、集体交流,课件演示,了解水的用途。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师:(随机播放水在日常生活、工业、农业上的用途的课件,体会水的重要性)。
二、、说一说1、停水真麻烦师:水对我们太重要了。
要是停水了,会出现什么麻烦事呢?同桌互相说说。
《主题活动节约用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主题活动节约用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题活动节约用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掌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缺性,引发学生对节约用水的关注。
2. 知识讲解(1)讲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原因。
(2)介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如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等。
(3)讲解节水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节水方面的政策措施。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节水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主题活动节约用水》2. 内容:一、我国水资源现状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三、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四、节水法律法规五、实践操作:设计节水方案七、作业设计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
2. 设计一个家庭节水方案,并尝试实施。
3. 搜集我国节水方面的政策措施,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现状,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学会了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节水意识培养,将节约用水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缺性。
《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教案)一、教学内容《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水资源分布图、节水宣传资料、计算器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水杯、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水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1.2 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节约用水?2. 自主学习2.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
2.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是如何节约用水的?3. 合作探究3.1 教师给出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成果展示4.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节约用水方案。
4.2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最佳方案。
5.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学综合实践节约用水》一、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措施七、作业设计1. 列举自己在家节约用水的方法,并计算每周可以节约多少水。
2. 调查学校或社区的节水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3. 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节水行动中来。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今后,教师还需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节约用水》教学反思(精选6篇)

《节约用水》教学反思《节约用水》教学反思(精选6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节约用水》教学反思(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节约用水》教学反思1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课前:为了解决节约用水问题,我把教学内容渗透至课前,给学生提出导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水资源的宝贵。
先让学生自主分成若干小组,选出组长,再指导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提出针对性问题,主要是资料查询和实地调查,然后分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展开活动。
首先是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或请教家长等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与数据(如:地球总水量、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之几等),了解地球水资源和我国缺水现状以及水的用途;其次是分组实施调查,了解各自家中、学校的生活用水情况,并商讨设计出合理的调查表,把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
除此之外,各组还组织到社会上实地考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节水措施。
课中: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开始,努力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令学生感悟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在此基础上介绍有关地球及我国水资源现状相关的资料与数据,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触动:水资源实在太匮乏了!然后,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的用水情况如何呢?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统计的家庭生活、社区用水情况,观察统计图表,对比分析人均日用水量的多与少,引导发现浪费水的现象。
最后,看看算算,体会一滴水的重要性。
提出一滴水究竟有多大的用处?你准备怎样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自主探索,通过说一说、看一看、议一议、猜一猜、算一算,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参考部分数据,借助计算器算出一些惊人的数据后,学生不仅从积少成多、滴水成河的道理中体会了一滴水的重要性,明白了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同时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节约用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节约用水》(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节约用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了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关于水资源的分布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运用比例和百分比的知识来分析节水措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水资源的稀缺性,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比例和百分比的知识来分析节水措施的效果,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水资源的稀缺性,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
难点:运用比例和百分比的知识来分析节水措施的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全球水资源状况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浪费水资源的严重性,引发学生对节约用水的关注。
2. 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比例和百分比的知识,让学生明白比例和百分比在分析节水措施中的作用。
接着,讲解如何运用比例和百分比来分析节水措施的效果,如通过实际案例计算节水的比例和百分比。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节水措施的例题,如某城市采取了一系列节水措施后,用水量从原来的每天1000吨减少到800吨,问节水措施的效果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比例和百分比的知识来解答这道题。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对于节水措施效果分析的掌握程度。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节水措施,并计算这些措施的节水效果。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讨论哪种措施最有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水资源分布不均,浪费严重2. 节约用水的重要性3. 比例和百分比在节水分析中的运用4. 例题讲解:某城市节水措施效果分析5. 随堂练习:生活中的节水措施及效果分析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节约用水的方法,并计算它们各自的节水效果。
答案:例如,洗澡时关小水龙头,每次可以节约用水20%;用淘米水浇花,每次可以节约用水30%;修复漏水的水龙头,每次可以节约用水5%。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案与反思第【1】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节约用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05~106页“节约用水”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数据测量、收集、整理,计算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漏水体积,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经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强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重要性,强化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龙头单位时间漏水量的测算,联系生活实际的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学准备:1.“一分钟滴水模拟实验”的器材2.课件3.学案课前交流1.听水的声音(1)点击课件,播放水的音频。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声音,大家听一听,听出什么声音了吗?生一起:水的声音2.调查对水的了解师:课前让大家调查了水的知识,那么关于水你有了哪些了解呢?生1:可以喝、洗衣服、可以做饭,我们的生活需要水……师:这是水的用途。
生2: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师:你知道的可真不少,常温下是哪种状态呀?生2:液态……生3:水占地球表面的70%左右……师:你的知识面可真广,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百分之一……师:看来大家对水的了解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水的知识,大家准备好了吗?好,上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水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课件播放资料,伴随资料的播放,教师解释:这是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据调查,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 m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应用《节约用水》主要让学生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等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节约用水”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节约用水的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分析数据的能力,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和实际行动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收集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解决与节约用水相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方式,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树立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收集数据,建立模型,解决节约用水的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节约用水的方法和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与节约用水相关的知识,熟悉教材内容,设计好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带好工具(如笔记本、笔等),提前了解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生活实例,如“一分钟能节约多少水”,引发学生对节约用水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节约用水?”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总结出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约用水》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形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资料,经历走进生活、材料收集、整理交流和表达,培养学生观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龙头滴水速度的测算及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教学难点: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各地干旱图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不少有关水资源的资料,谁愿意给大家分享你收集到的信息,并说明资料来源。
2、阅读资料P105页(阅读宝贵的水资源片段,了解我国及地球上水资源状况)
阅读任务:
(1)用笔勾出相关的统计数据,展示相关的统计数据)。
(2)说出你阅读此片段的感想。
3、交流学习结果,板书:2300立方米、、121位看了这些数据和你收集到的信息,你有什么感受呢?
4、课前请同学们做了一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试验,老师为你们每人都测量了一分钟的漏水量,我们一起来看看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2、计算统计,交流感想。
(1)师:根据上面的滴水速度,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平均一个漏水水龙头漏水情况统计表
时间1分钟1小时一天1年(365天)
水量(升)
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升水?(如果1立方米约重1吨)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吨水?(2.628升=2.628吨)要求学生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约为3吨
(2)在统计表中选择恰当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和统计图中的数据发现,滴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滴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板书:滴水量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1、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生说说收集到的节约用水的资料)
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节约用水的措施。
节水倡议(生齐读: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
)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2、P106页第3题。
(运用调查的和计算出来的数据解决问题)周围有那些浪费水的现象?你能算出一年全国家庭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吗?(老师提供信息①全国大约有1.5亿个家庭,②平均每个家庭有一个水龙头漏水,然后结合前面已得到的结果算一算全国的家庭一年大约浪费多少吨水)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什么?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与交流。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基于这样的理念,在“节约用水”一课中,我努力营建一种多层次、立体型生活化的课堂空间,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关注学生的内在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一种数学文化,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思考,学会理性的、有创意的生活。
在“节约用水”教学中,我尝试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自觉关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和谐有效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时时处处用事实来说话。
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后,对“节约用水”认识已经不只是停留在“浪费水就是浪费钱”这一表层认识上,而能从珍惜“世界水资源”的角度去衡量自己的行为,认识身边的现象,把“节约用水”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本节课设计及教学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
“节约用水”这一内容没有把它简单地作为一个知识点来教学,也没有把结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了深加工和再创造。
例如:利用电视、报刊及网络等资源,收集有关淡水资源的信息,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使知识的呈现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让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感受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2、让学生在调查研究、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成功。
为学生营造一种多层次、立体型的生活大课堂,把“节约用水”这个理性的认识贯穿于学生的一系列活动中。
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淡水资源的资料,观察生活中人们浪费水的现象,动手测量一个滴水龙头1分钟的滴水量,实验探究1滴水的重量。
3、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整个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只是启发引导,适当点拨。
学生学习的素材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如对家庭用水量及每月所付水费的调查对生活中浪费谁现象的观察,以及“全校一年浪费的水够你家用多久?”、“浪费的水费能用来做什么”等等,既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生活的数学”。
4、在活动中渗透有关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统计调查结果时借用了统计图表,如淡水资源和用水资源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而学生测量水龙头的滴水时间和滴水量的关系,则选用了统计学,学生从图表中发现:时间越长浪费的水越多,渗透了函数思想,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大数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