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科
兽医微生物学课件- 弧菌科及气单胞菌科
副溶血性弧菌在自然界不同的水中生 存时间很不一致,在淡水中1天左右 即死亡,而在海水中则能存活47天以 上。在pH6以下不能生长,但在含盐 6%的酱菜中,虽然pH值降到5.0以下, 仍能存活30天。
致病性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海洋性细菌,主要 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但在其它食品 如肉类、禽类产品、淡水鱼类中也有本 菌存在。
所致的食物中毒主要由海产品引起,居 沿海地区食物中毒之首。
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呈爆发性,较少散 发。温暖月份易发生大爆发,寒冷季节 少见。
主要由于生食海产品,烹调加热不足或 交叉感染引起。
临床上以急性发病,腹泻、腹部痉挛、 恶心、呕吐、头痛、发烧、畏寒为主, 严重者脱水、休克。
副 溶 血 增菌液 性 弧 菌 检 验 程 序
检样
37℃ 8--16h
氯化钠蔗糖琼脂平板(或选择 性琼脂平板)和S.S琼脂平板
37℃
18--24h
3.5%氯化钠三糖铁
革兰氏染色镜检
嗜盐性试验
生化试验
动物试验 报告
为需氧菌,对营养要求不高,但生长需要盐, 在无盐环境中不生长,在含0.5%的培养基 中即可生长,但在含盐3-3.5%的培养基中 生长最好。
神奈川(Kanagawa)现象
从患者样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在 含有人血和家兔红细胞的培养基中生长, 能产生β型溶血(致病菌),而从海水中 及海产品中分离的菌株则不溶血(非致病 菌),这种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
第九章 弧菌科及气单胞菌科
这两个科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 兼性厌氧菌,均可存在于水源中,
引起鱼类发病。
副溶血性弧菌Βιβλιοθήκη 生物学特性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又 称为嗜盐杆菌,嗜盐弧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弧菌科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弧菌科1、单选对霍乱弧菌进行培养,选用的培养基是()A.SS平板B.EMB平板C.中国蓝平板D.TCBSE.KVL血平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霍乱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上(江南博哥)生长良好。
初次分离常选用pH8.5的碱性胨水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常用TC BS、4号琼脂平板、庆大霉素琼脂平板等。
2、单选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因子包括()A.黏附因子B.胞壁C.类脂AD.脂多糖E.蛋白质正确答案:A3、单选对于可疑霍乱感染者,在粪便中霍乱弧菌含量较少时,为增加分离灵敏度,需要对标本进行增菌,取粪便进行碱胨水增菌时,在37℃培养一般至少培养()A.2~3小时B .4~6小时C.6~8小时D.12小时E.16小时正确答案:C4、单选关于霍乱,错误的是()A.属于烈性消化道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接种霍乱死疫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
5、单选关于霍乱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感染B.只需少量细菌(102~103)即可使人感染发病C.细菌侵入肠上皮细胞和肠腺而损伤肠壁D.霍乱弧菌的O1群和O139群的致病机制与过程是一样的E.致病是通过肠毒素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受体引起剧烈腹泻和腹痛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霍乱弧菌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自然情况下,人类是霍乱弧菌的易感者。
正常情况下,胃液中的胃酸可消灭食物中的霍乱弧菌不至于致病,但在胃酸降低或摄入大量的霍乱弧菌,可以通过胃进入肠道。
进入肠道的霍乱弧菌通过鞭毛运动穿过肠黏膜表面的黏膜层,接近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菌毛定植。
霍乱弧菌的O1群和O139群的致病机制与过程是一样的。
6、单选一男性病人,43岁,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1天。
无腹痛,无里急后重。
查体,疲倦面容,皮肤、唇舌干燥,眼窝内陷。
弧菌科(Vibrionaceae)细菌类群中基因组最小的细菌
弧菌科(Vibrionaceae)细菌类群中基因组最小的细菌—海洋侧支发光细菌我们生活在一个微生物的世界。
微生物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它好比夜空中闪亮的星星,浩瀚无垠。
仰望夜空,你总能发现与众不同的一颗。
海洋如同浩瀚的星空一样,在这片蓝色的星球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的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微生物。
从中国南海表层海水中,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研究团队分离培养到弧菌科(Vibrionaceae)细菌的一个新类群——海洋侧支发光细菌(Paraphotobacterium marinum)。
模式菌株为NSCS20N07DT (=KCTC 52126T =MCCC 1A01886T =CIP 111031T)。
通过细菌基因组草图分析(draft genome),这个细菌基因组仅有2.5 M,其基因组大小远远小于发光细菌属的种类以及弧菌科的其他属的种类。
借助于三代测序(PacBio RS sequencing)的方法,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科研团队获得了海洋侧支发光细菌,菌株NSCS20N07DT的基因组完成图。
三代测序是单分子测序技术,测序过程不需要PCR扩增,就可以对每一条DNA分子进行测序。
因此三代测序获得的序列很长,其平均长度为10 K,最长可以测序到60 K。
通过一个cell测序的数据,他们组装获得了菌株NSCS20N07DT 基因组的完整圈图(complete genome)。
这株菌的基因组大小只有2.6 Mbp,GC 含量为31.2 mol%, 这株菌也具有两个染色体,分别为大染色体1.4 M,GC含量31.6 mol%;小染色体1.2 M,GC含量30.8 mol%(图1)。
具有两个染色体(two chromosomes)是弧菌科细菌类群重要的基因进化特征。
比如我们熟知的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El Tor N16961,具有一个大染色体3.0 M,一个小染色体1.1 M。
临床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2019)讲义第十五章_弧菌科及检验
第十五章弧菌科及检验本章内容一、弧菌属(一)霍乱弧菌(二) O139 型霍乱弧菌(三)副溶血性弧菌(四)其他弧菌二、气单胞菌属与邻单胞菌属(一)气单胞菌属(二)邻单胞茵属革兰阴性直杆菌或弧菌有极端鞭毛氧化酶阳性动力阳性发酵葡萄糖弧菌属——分类根据细菌的抗原性、生化特性、DNA同源性、致病性和耐盐性等将弧菌分为四类:① O1群霍乱弧菌;②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 : 能被 O1群血清凝集但不产生致病毒素;③非 O1 群霍乱弧菌;④其他弧菌:包括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麦氏弧菌和拟态弧菌。
大多数为非病原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
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形态与结构形态:弧形或逗点状,“鱼群状”。
人工培养后呈杆状。
染色: G-。
特殊结构:有菌毛,无芽胞,部分有荚膜。
一端有一根粗而长的鞭毛,悬滴观察可见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可无盐生长。
气体环境:兼性厌氧。
菌落特征:耐碱不耐酸。
pH8.5 的碱性蛋白胨水:培养6~ 9h,增菌形成菌膜。
碱性琼脂平板:较大圆形扁平、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似水滴状菌落。
硫代硫酸盐 - 柠檬酸盐 - 胆盐 - 蔗糖琼脂平板( TCBS):较大黄色菌落。
亚碲酸钾琼脂平板:还原亚碲酸钾成金属碲,使菌落中心呈灰褐色。
庆大霉素琼脂:形成的菌落中心呈灰褐色。
·抗原·变异性:有形态变异、菌落变异、溶血性变异和毒力变异。
霍乱弧菌——微生物检验及鉴定·标本采集:以粪便(米泔水样便)为主,尽可能在用药之前采取。
及时接种适宜培养基。
常用的保存或运送培养基有碱性蛋白胨水、文- 腊二氏保存液和卡 - 布运送培养基等。
·形态学检查:①动力观察:米泔水样粪便悬滴观察可见流星或穿梭状运动的细菌。
②制动试验:加霍乱多价诊断血清后弧菌凝集,运动停止。
③涂片染色:革兰染色,观察革兰染色阴性呈鱼群状排列的弧菌。
弧菌科
不耐热的H抗原
为共同抗原
耐热的O抗原
具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是霍乱弧菌分群和 分型的基础
分型
根据O抗原的不同,现有155个血清群 O1群、O139群引起霍乱
O139血清群的抗原编码基因中出现了36kb的新基因 缺少了O1群高分子量的O抗原侧链 与O1群抗血清无交叉反应,但可与O22血清群和 O155血清群产生交叉反应,遗传学特征和毒力基因 与O1群相似。
培养特性
TCBS琼脂平板: 0.5~2.0mm大小,蔗糖不发酵而呈蓝绿色菌落 普通血平板: 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 从腹泻患者中分离到的菌株95%以上在我妻(wagatsuma)琼脂上产生 β溶血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Kanagawa phenomenon, KP) 嗜盐性选择平板: 较大,圆形,隆起,稍浑浊,半透明或不透 明,无粘性
(二)生物学特性
1. 形态
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极单毛),无荚膜, 无芽胞
2. 抗原结构
耐热的菌体(O)抗原,具有群特征性,副溶 血性弧菌的O抗原有13种 鞭毛抗原,不耐热,无型特异性
3.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 在无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最适合生长的 氯化钠浓度为3.5%,超过8%不能生长 最适pH为7.7~8.0,但pH9.5时仍能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 在碱性胨水中经6~9h增菌可形成菌膜
用于霍乱弧菌的鉴别试验
霍乱红试验 霍乱弧菌有色氨酸酶和硝酸盐还原能力。 霍乱弧菌和其他弧菌均有此种反应 粘丝试验(String Test) 弧菌属细菌除副溶血性弧菌部分菌株外,均有此反应 O/129敏感试验 O/129 (2,4-Diamino-6,7-Diisopropylpteridine,2,4二氨基 -6,7-二异丙基喋啶) 10μg及150μg纸片周围出现任何大小的抑菌环均为敏感。 O1群和非O1群霍乱弧菌均敏感。 但已有对O/129耐药的菌株出现。用此试验作鉴定时,需特别谨 慎。需结合其他试验结果如耐盐生长试验等综合考虑
微生物学--弧菌
分离培养与鉴定
分离培养 粪便或肛拭标本:直接接种改良Campy-BAP
选择平板 血、脑脊液标本:布氏肉汤增菌后转种分离培
养基 微氧环境培养 不同细菌培养温度不同
Key Points
革兰阴性逗点状或S形的菌,运动活泼 微需氧:最佳生长环境为含5%O2、10% CO2、
85%N2 最适生长温度因菌种而异 营养要求高 氧化酶、触酶阳性,不能利用、不发酵各种糖类,
(3)快速诊断:O1和O139抗体做玻片凝集
(4)霍乱毒素的测定
二 分离培养和鉴定
初次分离用pH8.5碱性蛋白胨水,经4~6小时 液体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
二 分离培养和鉴定
TCBS(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
霍乱弧菌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 发酵蔗糖的较大的黄色菌落
含亚碲酸钾的培养基:4号琼脂 庆大霉素琼脂
临床意义 (致病因素)
1.侵袭力
进入小肠,鞭毛、菌毛、分泌黏液,O139群有荚膜
穿过小肠黏膜表面黏液层
黏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 状缘的微绒毛上大量繁殖
临床意义 (致Βιβλιοθήκη 因素)2.霍乱肠毒素 MW:80000-90000 A1:活性亚单位 21812 A2:连接亚单位 5000 B:结合亚单位
霍乱弧菌肠毒素(CE, cholera enterotoxin)
鉴
定
定
生物学特性(培养特征)
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不高,嗜盐(无盐不生长,最适盐浓度
3%) TCBS上形成绿色菌落
副溶血弧菌在TCBS 上菌落
鉴定特征
革兰阴性弧菌或杆菌,动力(+) 氧化酶(+),临床分离株脲酶常(+) TCBS上绿色菌落、氯化钠生长试验 神奈川现象(+) 各种生化试验 TDH和TRH的检测:毒素和基因检测
弧菌科的共同特点
弧菌科的共同特点弧菌科(Aquificaceae)是一类发酵形态的放线菌(Actinobacteria)家庭,包括热源性发酵菌。
它们位于体内,分布于各种热源,包括海底热液系统、地表及地下热泉、热湖、温泉、湿地、热油井、蒸汽泉及高压变声墙等。
弧菌科主要有形态多变的环式细胞和条状细胞,具有假丝状、发酵性、芽胞细胞及多芦毛状外分泌物等特点。
弧菌科环式细胞和条状细胞都具有显著的特征,比如细胞壁、外分泌物及内质网结构等,这些特征有助于区分弧菌科。
细胞壁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和多糖体组成,具有多糖体结构特征,包括显微镜下可见的各种Matrix pattern,如仿质膜(mimic membrance)、月球模式(moonlight)、细针模式(pinneedle)、菱形模式等。
而弧菌科外分泌物,则以多芦毛状小分泌物(shurks)为主,从微观角度来看,每株弧菌的多芦毛的类型和数量都不尽相同,以此单纯地判别不同弧菌株也显得非常困难。
此外,弧菌科细胞壁结构与功能特点显著不同。
一般来说,此种细胞壁结构比其他放线菌种类稍薄,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腐作用,能有效抵御某些抗生素和外界环境的损害,并具有一定的热耐受性。
同时,此种结构会影响弧菌科的一些细胞内表型,如代谢作用,从而影响其生物功能。
有趣的是,弧菌科细胞及其细胞内分子之间具有十分独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其基因组结构上,如DNA条带状ã€-分布及能源代谢等。
其中,DNA条带状ã€-分布是指微量型小峡谷状分子,它们也被称为单独DNA分列(SDRs),能源代谢是指直接从外部获取能量的任何物理或化学过程,接着发电到其细胞器中的多种生物反应。
此外,弧菌科具有包括嗜热、嗜奇性、耐药性等各种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们可以生存、繁衍的环境所在。
综上所述,弧菌科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显著的环式细胞和条状细胞,细胞壁由多糖体组成,外分泌物以多芦毛状小分泌物为主,而且还具有假丝状形态,发酵性,芽胞细胞等特征,使它们可以存活于各种热源环境,并具有抗菌、抗腐和热耐受性等生物功能。
弧菌科
五、防治原则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
3. 提高易感者免疫力
疫苗预防接种
4.治疗霍乱的关键
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副溶血性弧菌(V. parahemolyticus)
生物学特性
嗜盐(halophilic),3.5%NaCl生长最好
在含0%NaCl和 10%NaCl的培养基中不生长。
弧菌属
目前弧菌属共有36个种,分为四大类: O-1群霍乱弧菌,O-139群霍乱弧菌,非 O-1群霍乱弧菌,其他弧菌。多为非致病 菌,但有部份为强致病菌,如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
是烈性传染病霍乱的病原菌。 分O-1群霍乱弧菌,O-139群霍乱弧菌和 非O-1群霍乱弧菌 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性强于 非O-1群霍乱弧菌。 O-1群霍乱弧菌又分为古典生物型 (classical biotype)和埃尔伯生物型(El Tor biotype)。
弧菌科及检验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检验系 吉 曾
弧菌科(Vibrionaceae)是一群氧化酶阳性, 具有端极鞭毛,菌体短小、直或微弯的 革兰阴性杆菌。分为弧菌属、气单胞菌 属、邻单胞菌属和发光杆菌属等四个菌 属。
弧菌科的特征
1. 菌体细小,弯曲成弧形或直的革兰阴 性杆菌; 2. 能发酵葡萄糖; 3. 多数菌株生长都需要盐; 4. 大多数氧化酶都为阳性; 5. 具有一端单一鞭毛。
气单胞菌的检验
生物学特性: 1.革兰阴性直杆菌,多数有动力; 2.营养要求不高,不嗜盐; 3.氧化酶阳性;
邻单胞菌属
本属只有一个菌种,类志贺邻单胞菌; 1.可引起肠胃炎,常因食生水或海产品而引起; 2.革兰阴性直杆菌,氧化酶阳性; 3.营养要求不高; 4.与志贺菌有交叉血清学反应。
第十章弧菌科和气单胞菌科的常规检查
(三)微生物学常规检验
标本采集 常规标本为患者粪便、肛拭子、可疑食物。 该菌对干燥敏感,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 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置于1%NaCl的 碱性蛋白胨水或含3.5%NaCl蛋白胨水中, 35℃增菌培养6-8小时。挑取菌膜或表面生 长物进一步分离培养。
检验程序
标本
增菌培养(3.5%NaCl蛋白胨水) 分离培养(TCBS或3.5%NaCl琼脂)
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反应培养基中需加入 3.5%NaCl。
几乎所有自患者粪便中分离的致病性菌株 都能溶解人和兔红细胞,不溶解马红细胞, 称神奈川现象。而从海水及海产品中分离 的非致病菌株多不能溶解人和兔红细胞。
抗原构造
副溶血性弧菌有菌体(O)抗原、荚膜(K)抗原 及鞭毛(H)抗原。 O抗原共有13种,是副溶血性弧菌分群的依 据。K抗原有68种,可根据K抗原和O抗原 的组合进行定型。
二、临床意义
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霍乱 为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 人类是唯一易感者。 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
致病机制
细菌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进入机体而 感染,进入人体小肠内的霍乱弧菌,借助 其鞭毛的运动及弧菌黏蛋白溶解酶和黏附 素的作用穿过黏液层,并通过菌毛黏附于 肠黏膜上皮细胞上,大量繁殖产生霍乱肠 毒素,该毒素作用于肠黏膜表面受体,使 肠黏膜细胞的分泌功能亢进,造成肠液的 大量分泌,致使患者出现剧烈腹泻与呕吐, 泻出物与呕吐物呈米泔水样,可致严重脱 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霍乱弧菌的革兰染色
霍乱弧菌米泔样粪便直接涂片镜检
培养和生化反应
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耐碱不耐 酸,在PH7.4-9.6范围内能生长,尤其在 PH8.8-9.0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上 生长良好。
弧菌科及检验
弧菌科及检验弧菌科共同特点是一群氧化酶阳性、具有极端鞭毛、动力阳性、发酵葡萄糖的革兰阴性直或微弯的杆菌。
弧菌科包括4个菌属,即弧菌属、气单胞菌属、邻单胞菌属和发光杆菌属。
前三属细菌均可引起人类感染,发光杆菌属对人无致病性。
一、弧菌属弧菌属的细菌分布广泛,以水中最多。
世界卫生组织腹泻病控制中心根据细菌的抗原性、生化特性、DNA同源性、致病性和耐盐性等将弧菌分为四类:①O1群霍乱弧菌;②不典型01群霍乱弧菌;③非01群霍乱弧菌;④其他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
(一)霍乱弧菌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菌,该病为一种急性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1.生物学特性(1)形态染色:本菌呈弧形或逗点状,无芽胞,有菌毛,有些菌株有荚膜。
一端有一根粗而长的鞭毛,运动活泼。
取患者米泔水样粪便作悬滴观察,可见该菌呈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
液体培养物滴片染色镜检,可见排列如“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耐碱不耐酸。
可在无盐环境生长。
碱性蛋白胨水中,经35℃培养6~9h,在液体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可达快速增菌的目的。
碱性琼脂平板上,经培养18~24h,形成较大、圆形、扁平、无色透明或半透明似水滴状菌落。
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上,形成较大黄色菌落。
含亚碲酸钾琼脂平板上,因还原亚碲酸钾成金属碲,使菌落中心呈灰褐色。
庆大霉素琼脂上形成的菌落中心呈灰褐色。
(3)生化反应:能分解甘露醇、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
迟缓发酵乳糖,不分解阿拉伯糖。
氧化酶、明胶酶试验和ONPG试验均阳性。
能产生靛基质,霍乱红反应(即亚硝基靛基质试验)阳性。
(4)抗原结构与分型:霍乱弧菌具有耐热的特异性0抗原和不耐热的非特异性H抗原。
H抗原为弧菌属所共有,特异性低。
O抗原特异性高,具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是分群和分型的基础。
弧菌科
+ 致病物质:
KP阳性株产生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耐 热相关溶血素(TRH)两种致病因子,都具有 细胞毒性 和 心脏毒性,与人或兔红细胞膜上的 神经节苷脂结合引起溶血,致病性与溶血能力 呈平行关系。
+ 所致疾病:
食入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海产品或盐渍食 品,引起食物中毒。潜伏期5—72h,多数为 24小时左右,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 吐、低热 ,粪便呈水样或糊状,较少为粘液血 便。
致病物质
1.霍乱肠毒素choleratoxin :
A亚单位 ctxA B亚单位 ctxB
活性亚单位
与受体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
1A+5B
致病机理
A亚单位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 肽,A1亚单位发挥毒性作用
A1 G蛋白 Gs 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胞内cAMP↑,导致肠腺上 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分泌 Na+、K+、HCO3-和水,大 量水和电解质在肠腔堆积, 引起剧烈腹泻与呕吐
标本
血标本
分离培养 (BAP、MAC)
增菌
氧化酶 TCBS生长 O/129 耐盐试验
+
+ +
+
+
+ ElTor型抵抗力较古典型强
+ 在水中存活时间长,1-3周 + 怕酸耐碱,常用消毒剂敏感
+ 对庆大霉素耐受
+ 形态变异
多次传代可失去典型形态而成为杆状 + 菌落变异 S型→R型 + 血清型别变异 + 毒力变异
致病物质: 霍乱肠毒素 导致小肠上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分泌大量肠 液。 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 所致疾病: + 经肠道传染,引起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为 甲类传染病。 + 典型病人粪便呈“米泔水”样 + 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以SIgA为主。 + 我国霍乱流行菌株以ElTor小川型为主。
弧菌属
简介
简介
弧菌属(Vibrio)为弧菌科的1属。本属细菌种类多,分布广泛,尤其是水中最为常见。
特征
特征
形状短小,约0.5×(1~5)微米,因弯曲如弧而得名。分散排列,偶尔互相连接成S状或螺旋状。革兰氏染 色阴性,菌体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无芽胞,无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 阳性,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水解酶阴性,嗜碱,耐盐,不耐酸。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0~50%。
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型属于O:1血清群,这两型都能引起人类较严重的病害,并易酿成流行。在自然情况下, 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传染。霍乱弧菌到达小肠后,在碱性肠液内迅 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强烈的霍乱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粘膜细胞,引起肠液过度分泌,病人上吐下泻,排出大量米 泔样排泄物、造成严重脱水、肌肉痉挛、周围循环衰竭等症状。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预防方法是做好粪便 和污水的处理以及饮水和食品的卫生工作,加强进出口的检疫,严格隔离患者,对易感人群进行霍乱菌苗预防接 种。预防霍乱的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有待进一步研制提高。治疗时可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使用四环素等抗生素。
举例
霍乱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霍乱弧菌
霍乱的病原菌。从病人新分离出的病菌形态比较典型,菌体大小为(0.4~0.6)×(1.5~3)微米。人工培养 一段时间可变成杆状。对热和消毒剂耐力不大,对氯敏感,55℃仅能生存15分钟,干燥后易死亡,对酸抵抗力特 低。耐碱,常采用pH8.4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平板作为选择培养基。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45~49%。
弧菌属
为弧菌科的1属
01 简介
03 致病性 05 举例
目录
弧菌科及检验
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 在碱性胨水中经6~9h增菌可形成菌膜
TCBS琼脂平板: 0.5~2.0mm大小,蔗糖不发酵而呈蓝绿色 菌落
一般血平板: 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 从腹泻患者中分离到旳菌株95%以上在我妻琼脂上产生β
2024/9/22
21
O139霍乱弧菌病原体起源
EVC流行株O抗原变异 ? 非O1霍乱弧菌获产毒基因 ?
2024/9/22
22
全国霍乱O139流行情况(1)
1992年在印度、孟加拉首次发觉霍乱O139后, 短期内在这两个国家造成流行,发病人数高 达10多万例,并在几年间已传入亚洲、欧洲、 美洲等20多种国家
霍乱能引起机体剧烈吐泻、失水、电介质紊乱以 致死亡
病死率高下与病情轻重以及医疗条件、急救旳时 效性有关。病情重、医疗条件差、急救不及时病 死率可高达20%-50%
2024/9/22
18
霍乱预后及危害
霍乱属烈性传染病,一旦暴发和流行,累及 面广,病死率高,对人民身体健康以及国民 生活、生产秩序、社会稳定、投资环境、对 外贸易等造成直接影响
2024/9/22
25
检验措施-显微镜检验
涂片染色: -标本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注意形态、排列
动力观察: -压滴法或暗视野镜检,注意运动方式
制动试验: -诊疗血清与菌体结合,动力消失
2024/9/22
26
形态染色
革兰阴性 弧形或逗点状 单鞭毛,运动呈“穿梭样”或“流星样” 无芽胞,无荚膜(O139有薄旳荚膜) 在新鲜粪便中成“鱼群样”排列
2024/9/22
35
鉴定
第11章弧菌科
第11、12章弧菌属与螺杆菌属一、名词解释1、弧菌属2、 Cholera entero toxin二、填空题1、霍乱弧菌可分为O-1群霍乱弧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物型。
2、霍乱弧菌耐_________不耐酸,其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
3、霍乱肠毒素的A1肤链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使________不断转化为_________,引起肠液大量________,导致严重腹泻。
4、霍乱肠毒素的毒性中心是___________,结合中心是_________,后者与肠上皮细胞的________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
5、霍乱弧菌有耐热的____________抗原和不耐热的___________抗原。
6、霍乱弧菌感染后主要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霍乱弧菌根据O抗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个血清群,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引起霍乱。
8、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________性弧菌,能引起________,病后免疫力__________。
9、空肠弯曲菌广泛存在于禽类__________,人类接触后主要引起_______________。
10、幽门螺杆菌形态似______状,目前认为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等疾病有关。
三、选择题A型题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A、鞭毛B、菌毛C、毒素共调菌毛D、外毒素E、内毒素2、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弧菌,有单鞭毛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现象D、ELTor真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E、有菌毛和荚膜3、关于霍乱肠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A亚单位与细胞受体结合B、B亚单位迸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升高D、其受体是糖蛋白E、不耐热外毒素4、霍乱病人排泄物的特点A、脓血便B、水样便C、米泔水样便D、果酱样便E、柏油样便5、关于霍乱,错误的是A、属于烈性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6、弧菌主要分布于A、空气B、水C、土壤D、人体肠道E、动物体肠道7、关于EL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所致疾病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两者感染后,机体免疫力有强弱之别B、两者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C、人类是唯一易感者D、传染源均为病人或带菌者E、传播途径均为污染水源或经食物摄人8、O139群霍乱弧菌与01群霍乱弧菌的不同之处是A、形态染色性B、产生肠毒素C、成人病例比例高D、在TCBS琼脂培养基呈黄色菌落E、所致临床表现9、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经什么传播A、污染用水B、病畜肉C、病鼠尿污染食物D、苍蝇污染食物E、海产品或盐脯制品10、一男性病人,43岁,头晕,腹胀,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1天。
弧菌科和气单胞菌科课件
脱水貌,洗衣工手; 循环衰竭、代谢中毒、
急性肾衰;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导
致肌肉痉挛。
4、恢复期:
各种症状于缓解, 但可出现发热
生物学性状 (纯培养革兰染色)
革兰阴性,弯 曲弧形或逗点 状,首尾相接 鱼群样平行排 列 单端极鞭毛, 有普通菌毛和 性菌毛
霍乱弧菌革兰染色
生物学性状 (纯培养扫描电镜)
炎、败血症等)
临床意义(致病过程)
低血容休克 酸中毒 呕吐 腹泻 肌肉痉挛
临床意义(临床表现)
剧烈上吐下泻,严重脱水、酸中毒、痉挛、尿闭、休克、死亡。
临床意义 (流行史)
1817-1923 共6次 印度恒河三角洲 古典生物型 1961 第7次 印度尼西亚 El Tor生物型
1992.10 马德拉斯、孟加拉湾 O139
生物学性状(生化反应) 重要的生化反应:耐盐试验
霍乱弧菌
耐盐试验(%NaCl) 0% 1% 6% 8% 10
+ + ±- -
副溶血弧菌
- + + +-
生物学性状(生化反应)
8重要的生化反应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拟态弧菌
······
麦氏弧菌
氧化酶 + + +
硝酸盐还原 + + +
-
-
检验方法
鉴定 l) 初步鉴定:与O1群和O139群抗血清(多价和 单价)凝集,菌落和菌体形态、氧化酶试验等 作出初步报告。 2)最后鉴定:根据纯培养后全面生化反应、血 清学分群及分型。
临床意义 (致病因素)
霍乱弧菌肠毒素(CE)
8发病
临床意义 (发病过程图示)
临床意义 (发病机理)
cAMP
cAMP酶
临床意义 (临床分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有36个种。有14个种与人类感染有关。其 中以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最为重要,它们 分别引起霍乱和食物中毒。
(一)临床意义
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有155血清 群;其中 0l 群有古典和 EI-Tor 两种生物型。 巳发生七次世界性霍乱流行,均由 01 群引起, 前六次为古典生物,第七次为 EI-Tor 生物型。 1992 年 10 月 起 分 离 到 非 01 群 霍 乱 弧 菌 , 与 01 ~ 0138 群霍乱弧菌抗血清不凝集,产生的 肠毒素。经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属于同 一霍乱弧菌,将其命名为新的血清群0139。
(二)细菌特征1
1.形态结构 G-阴性,弧形或逗点状,在病人“米泔 水”样便中呈“鱼群”样排列,细菌一端有鞭毛, 呈“穿棱”样运动,有菌毛和性菌毛, 0139 群有荚 膜。 2.抗原成分 有不耐热H抗原和耐热的 O抗原。前者为 共同抗原,特异性低;后者具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 是分群和分型的基础。根据 O 抗原的不同,现有 155 个血清群,其中 O1 群、 0139 群引起霍乱。出现 36kb 的新基因,替代原有的 01 群抗原基因,遗传学特征 和毒力基因与 O1群相似。其余02群—0138群引起人类 的胃肠炎,不引起霍乱流行,称为非 Ol 群霍乱弧菌。
第二节 气单胞、邻单胞菌属
(一 ) 分 类 有四个种: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 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 分 为 14 个 DNA 杂 交 群 (HGs),HG8 和 HG10 被证实为同一菌种,即维隆气单胞 菌分为两个生物型。
(二)临床意义
为水中的常居菌,引起肠道内的感染,是 夏季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其主要的致 病物质为溶血和细胞毒素等。肠道外感 染为皮肤和软组织的感染,菌血症通常 发生在免疫低下的人群,由嗜水气单胞菌 和维隆气单胞菌引起。也可引起眼部感 染,脑膜炎,肺炎,胸膜炎,骨髓炎, 关节炎,腹膜炎,胆囊炎,静脉炎和尿 道感染等。
(三)微生物特性
1.G-直杆菌,有动力,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 养基上可以生长。分为嗜冷菌群35℃以下生长, 37℃不生长。嗜中温菌群 10℃—42℃之间生长。 2.氧化酶和触酶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 气,还原硝酸盐。22℃生化反应比37℃活跃, pH为4.5~9.0。 3.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学分型有异质性。011、 034和016在人类的感染中特别重要。
二、副溶血性弧菌
(一)临床意义
存在于近海的海水、海底的沉淀物、鱼 虾类和贝壳及盐渍加工的海产品中。通 过菌毛的粘附,产生耐热性溶血素而致 病。该毒素耐受100℃10min不被破坏。 主要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腹泻。病程2— 3天,通常为自限性 。
(二)微生物特性
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极单毛),无荚膜,无芽胞; 营养要求不高,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 1%氯化钠,最适 pH 为 7.7 ~ 8.0 , 最 适 生 长 温 度 为 30℃ ~ 37℃ , TCSS琼脂平板上形成 0.5~ 2.0mm大小,蔗糖不发酵 呈蓝绿色的菌落。在普通血平板不溶血或只产生α 溶血。 95 %病人分离菌株在含高盐 (7 % ) 的人 O 型 血及以甘露醇为碳源的我妻琼脂培养基上产生β溶血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 抵抗力弱,不耐热,90℃1 min即被杀死。在水中生 存不超过2天:耐碱怕酸,在50%食醋中1min死亡。
(二)细菌特征3
4.变异性 经人工培养,长久保存可失去典别的弧形而 成直杆状,或多形性。 EI-Tor生物型的溶血特性丧失。 有毒株也可成为无毒株,强毒株成为弱毒株。 5.抵抗力 霍乱弧菌可在水中存活20天左右。对热、干 燥敏感;100% 1~2min即死亡。怕酸而耐碱,在正常 胃酸中仅能生存4min。对常用消毒剂敏感,0.5ppm氯 15min死亡,对庆大霉素耐药。
(二)细菌特征2
3.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良好。 兼性厌氧。 37℃为适宜。具耐碱性,初次分离常选用 pH8 . 5 的碱性胨水进行选择性增菌培养,经 35℃4h ~ 6h 增菌后可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常用的选择性培养 基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 发酵蔗糖产酸,菌落呈黄色。 氧化酶阳性,发酵蔗糖,动力阳性,赖氨酸、鸟氨酸 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无盐培养基上生 长,高于6%氯化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本菌的肌醇试验阳性, O/129 敏感 可与气单胞菌鉴别, 在 TCBS 平板和 6 % NaCL 胨水中不生 长 , 在不含盐胨水中生长可与弧菌 属鉴别。 氧化酶、动力阳性可与志贺菌属鉴 别。
(3)0/129敏感试验:参照标准药敏试验的方法 进行。将O/129(2,4二氨基-6,7-二异丙基 喋啶 ) 药敏纸片lOμg及 150μg的纸片贴在接 种有待测菌的琼脂平板,35℃18~24h孵育后, 纸片周围任何大小的抑菌环均表现为敏感。 (4)鸡红细胞凝集试验:古典生物型阳性,E1Tor生物型阴性。在洁净的玻片上滴加生理盐 水1滴,取18-24h的细菌斜面培养物与生理盐 水混匀成浓厚菌悬液。加入用生理盐水洗涤 三次的2.5%新鲜鸡红细胞盐水悬液一滴充 分混匀,1min内出现凝集为阳性。
(三)微生物检验
1. 在发病早期,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米泔水”样粪 便标本,就地接种碱性胨水增菌。 2. 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抗 O1 群抗体凝集试验,可快 速诊断霍乱弧菌感染。 3.分离、培养与鉴定 将标本直接接种碱性胨水, 35℃ 6~8 h后,接种至TCBS平板或庆大霉素琼脂平 板,35℃ 12h~18h形成黄色菌落形态,均为可疑菌 落:应使用Ol群和O139群多价和单价抗血清进行 凝集,结合菌落特征和菌体形态,作出初步报告。
(三)副溶血性弧菌检验
1. 标本有粪便和食物。应及时接种,或置碱性 胨水中送检。 2. 标本接种于含 1 % NaCl 的碱性胨水, 35℃增 菌培养6~8h后接种TCBS平板24h呈绿色或蓝 绿色菌落,为可疑菌落。
(四)副溶血性弧菌鉴定
1)氧化酶阳性,O/129(150μg)敏感,发酵葡萄糖、 麦芽糖、甘露醇产酸,不发酵蔗糖、乳糖。吲哚试验 阳性,脲酶阴性,V-P阴性。 2) NaCI生长试验,该菌在不含NaCl和含10%NaCl的蛋 白胨水中不生长,在含3%NaCl蛋白胨水中生长。 3) 赖氨酸脱羧酶、乌氨酸脱羧酶附旺,精氨酸双水解 酶阴性。 4)神奈川现象阳性。 5)毒素测定:用基因探针和PCR方Biblioteka 直接测定毒素基因 tdh或trh。
(5)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在 50℃的普通琼脂 中加入50μg/m1多粘菌素B,混匀后倾注平 板,凝固后备用,取被测菌株的 3h 的肉汤培 养物,接种于平板表面, 35℃ 18 ~ 24h 后双 察有无细菌生长。古典生物型不生长为敏感, EI-Tor生物型生长为不敏感。 (6) 第Ⅳ、 V 组噬菌体裂解试验:第Ⅳ组噬菌 体可裂解古典生物型,不能裂解 E1-Tor 生物 型;第V组噬菌体裂解EI—Tot生物型,不能裂 解古典生物剧。 (7) 耐盐培养试验:霍乱弧菌能在不含氯化 钠和含6%氯化钠培养基中生长。氯化钠浓度 高于6%则不生长。
4.抗生素药敏试验
常规测定氨苄西林、四环素、 氯霉素、SMZ+TMP、呋南唑酮;对 于具有半自限性腹泻而言,体外 药敏试验非必需,对监控弧菌的 耐药性发展趋势有意义。
5.抗体检测
抗体的测定可用于霍乱的回顾性诊断和培养不能确 定的霍乱病例的辅助诊断。血清学试验主要测定杀 菌抗体和抗毒素抗体。在感染发生后的十天内,特 异性杀菌抗体和抗毒素抗体升高,在非流行地区杀 菌抗体的效价将在1-6个月内降至原来的基础水平。 而抗毒素抗体则可维持l-2年后下降,但不会降至原 来的基础水平。
(四)霍乱弧菌的鉴别试验
(1) 霍乱红试验:霍乱弧菌有色氨酸酶和硝酸 盐还原能力。当将霍乱弧菌培养于含硝酸盐 的蛋白胨水中时,分解培养基色氨酸产生吲 哚。同时,还原硝酸盐成为亚硝酸盐,两种 产物结合成亚硝酸吲哚。滴加浓硫酸后呈现 蔷薇色,是为霍乱红试验阳性。 (2)粘丝试验:将0.5%去氧胆酸钠水溶液与 霍乱弧菌混匀成浓悬液。lmin内悬液由混变 清,并变得粘稠。以接种环挑取时有粘丝形 成,弧菌属均有此反应。
(四)微生物检验
1.标本采集 采取粪便或肛门拭子,血液,脓液。 2.分离培养可用碱性胨水 ,含菌量少的标本增菌培养, 粪便和脓液标本直接接种,初次分离用血平板和加 有 10u/ml氨苄西林的血平板。生长为灰白色,光滑 湿润凸起,2mm大小的菌落,有溶血现象 。 3. 生化鉴定:对 O / 129 耐药、 TCBS 平板不生长、在无 盐培养基生长。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均能 发酵阿拉伯糖而其它为阴性,嗜水气单胞菌 V-P和赖 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而豚鼠气单胞菌为阴性。维 隆气单胞菌维隆生物型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 双水解酶阴性。
四、其他弧菌
1. 拟态弧菌 与非 01 群相似 , 并和 O 抗原有交叉反应。 引起胃肠炎,偶见伤口感染或菌血症。 2. 创伤弧菌 引起的疾病最为严重,引起的菌血症和 伤口感染的病程进展非常快而致命。 3.溶藻弧菌 常见于外耳,中耳感染的病人,也常见于 伤口感染。本菌是耐盐的致病弧菌。 4. 河弧菌 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世界各地均有引起 腹泻的报道。 5.弗尼斯弧菌 致病性尚不明确,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 提示有—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