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弧菌属(Vibrio)
弧菌属: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的革兰阴性菌。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表面最多。

一、霍乱弧菌(V ibrio cholerae)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G-,弧型或逗点状,单鞭毛;液体中,运动非常活泼,呈穿梭样;涂
片中,排列整齐,呈鱼群状。

人工培养后呈杆状。

2. 培养特性:耐碱不耐酸,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水、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
增菌。

能在无盐培养基中生长(区别其它弧菌)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

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能发酵常见的单糖、双糖和醇糖,产酸不产气。

3. 抗原构造与分型:根据O抗原不同,现已有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O139群引起霍乱,两者在抗原性方面无交叉。

△根据表型差异,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和El T or生物型。

4.抵抗力:El Tor生物型和其它非01群霍乱弧菌,在外环境中的生存力较古典型为强。

对热和一般消毒剂敏感。

(1)不耐干——干燥时易死亡,水环境中可存活两周(水源性传播,水性爆发)
(2)不耐酸——正常胃酸4min
(3)不耐热——100℃,1-2min
(4)对氯敏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1.霍乱肠毒素:已知最强致泻毒素
(1)A亚单位(1个)——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
导致严重的腹泻与呕吐。

(2)B亚单位(5个)——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
位进入细胞。

2. 鞭毛:鞭毛运动有助于细菌穿过肠粘膜表面粘液层而接近肠壁上皮细胞。

菌毛:是细菌定居于小肠所必须的因子。

(二)所致疾病
1. 霍乱:烈性肠道传染病,甲类法定传染病。

在自然情况下,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

传染源: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如海产品(贝壳类)
正常胃酸条件下,10*8细菌方能引起感染。

2. 临床表现:剧烈的腹泻和呕吐(米泔水样腹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丧失(1L/H),代谢
性酸中毒、低碱血症、低容量性休克和肾衰竭(死亡率高达60%)。

3. 临床分期:
1)潜伏期:2-3天
2)吐泻期:剧烈吐泻、米泔样,每日数十次,持续2-3天
3)脱水期:严重吐泻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脱水酸中毒,肾衰、循环衰竭、休克、死亡
4. 表现:神志不安、淡漠“霍乱面容”,
脱水貌:眼窝下陷,舟状腹,肌痉挛等
5. 恢复期:吐泻停止、紊乱纠正、症状消失、病程平均为3-7天
(三)免疫性
感染霍乱弧菌后,机体可获得牢固免疫力,再感染少见。

抗肠毒素抗体(anti-B sub-unit)
和抗菌抗体(anti-O Ag)。

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局部黏膜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肠道局部粘膜免疫(SIgA)起主要作用。

O1群与O139群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四)病原学诊断要快速、准确,并及时做出疫情报告。

1. 标本:污染的水样、食物和粪便,病人肛试子
标本要及时培养或放入Cary-Blair保存液中,不宜用甘油盐水保存。

2. 直接镜检: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涂片可见G-弧菌,鱼群状排列。

3. 分离培养:碱性蛋白胨水或选择培养基增菌TCBS 选择培养基
4. 血清学鉴定:玻片凝集反应。

五、防治原则
1. 控制传染源
(1)切断传播途径:改善社区环境,加强水源管理
(2)提高易感者免疫力:疫苗预防接种B亚单位-全菌灭活口服疫苗;基因工程减毒活菌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2. 治疗关键: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预防大量失水导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

抗生素可加速清除细菌,减少毒素的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