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素材集
初中化学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2012
初中化学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①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探究②灯管中的稀有气体③温室效应④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⑤红墨水的纸上层析⑥胆矾晶体的形成⑦海水制盐⑧有机玻璃的溶解与粘接⑨服装干洗⑩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⑪制造潜艇、宇宙飞船的合金材料⑫我国重要的金属矿物及其分布⑬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和图片⑭金属的切割与焊接⑮制造自来水管材料的变迁⑯生活中常见的酸性和碱性物质⑰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⑱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⑲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⑳干冰的形成和升华21金刚石、石墨和C6022布朗运动23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与“原子操纵”技术24原子结构的发现25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26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27药品、食品标签上有关成分的含量28国家饮用水标准29往新制成的氧化钙中加入水能“煮熟”鸡蛋30照相底片的感光31石灰岩溶洞和钟乳石的形成32充电电池的充、放电33中国古代的黑火药34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石灰35中国古代的“湿法炼铜”36用碱液处理树叶制成“叶脉书签”37酸、碱性废水的处理38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39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40城市“环保汽车”的兴起41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42海底深处的“可燃冰”43海水的综合利用44原油泄漏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其处理45中国的化石能源46中国的水资源危机47从石器、瓷器、青铜器、铁器到高分子合成材料48塑料制品的回收、再生与降解49纳米材料50导电塑料51人每天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如淀粉、维生素、葡萄糖、白质和油脂等)52有关误用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如食盐和工业用盐的误用)53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我国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有关规定54吸烟者的肺部病理照片、录像或图片55被污染或变质的食物对人体的危害56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57光化学烟雾58空气污染指数59富营养化污染与禁用含磷洗衣粉60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
与初中化学有关的生活素材
与初中化学有关的生活素材
嘿,你知道吗?初中化学可不仅仅是在课堂上那些枯燥的知识和实验呀,它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呢!比如说,你想想看,为啥切开的苹果放一会儿就会变色呢?这可就是个初中化学知识呀!这就好比一个神奇的魔法在施展呢。
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带了好多水果,结果有个苹果切开后大家没来得及吃,等过了一会儿再看,哎呀,竟然变色啦!这时候我们就开始讨论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这不就是我们在初中化学课上学过的氧化反应嘛!就像铁会生锈一样,苹果里的物质遇到空气就发生了化学反应。
还有啊,我们平时用到的电池,那也是和初中化学紧密相关的呢!你能想象没有电池的生活该多不方便吗?就像手机没电了似的,会让人抓狂呀!每次想到这个,我就觉得初中化学真是太重要啦!
再说说我们家里的清洁用品,像洗洁精、洗衣粉之类的,它们发挥作用的原理也都和化学有关呢。
这就好像它们是生活中的小卫士,默默地为我们清理各种污渍。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看着那脏兮兮的厨房,我就想着要用什么才能把那些油污去掉呢。
然后我就想到了初中化学里学过的知识,选择了合适的清洁用品,嘿,还真的就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啦!
总之,初中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它就像一个隐藏的小助手,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帮助和便利。
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要好好利用这些知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呀!所以呀,一定要重视初中化学哦!。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考点19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19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1.977g L -⋅,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2)CO 2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 2,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3)CO 2有三种状态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CO 2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CO 2叫“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①CO 2不支持燃烧,不是绝对的。
如镁可以在CO 2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CO 22MgO+C 。
故强调“一般情况下”CO 2不支持燃烧。
②CO 2不能供给人和动物呼吸不是因为CO 2有毒,而是因为在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的环境中,人和动物易缺氧而窒息。
③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时,要进行灯火试验,防止洞内二氧化碳含量太高而使人窒息甚至死亡。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CO 2+H 2O H 2CO 3,碳酸不稳定,只能存在于常温下的稀溶液中,加热或长期放置会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 2CO 3CO 2↑+H 2O 。
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加热通入二氧化碳的红色石蕊试液,溶液会变成紫色。
(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其原因是CO 2与Ca(OH)2发生了反应:Ca(OH)2+CO 2CaCO 3↓+H 2O 。
生成物CaCO 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悬浮在水中形成了悬浊液,就出现了浑浊现象。
用这个反应可以鉴别或检验二氧化碳。
(4)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如有反应CO 2+C 2CO 中,CO 2提供氧将碳氧化为CO ,CO 2失去氧被还原为CO ,所以CO 2是氧化剂,具有氧化剂。
2023年初中化学命题热点素材
2023年初中化学命题热点素材
2023年初中化学命题热点素材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知识点,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可能会考查元素的分类、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等。
2. 化学式和化合价: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合价是物质之间进行化学反应时电子的转移数目。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化学中的基础内容,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3. 燃烧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燃烧反应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也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而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于理解许多化学反应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4. 酸碱盐的反应: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它们的反应规律和性质也是考试的重点。
可能会考查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5. 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也是初中化学命题的重要素材。
例如食品中的添加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环境污染和治理等。
这些素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6. 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实验操作和仪器使用是初中化学中的实践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可能会考查实验操作规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这些素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的命题热点还需要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真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初中化学教学素材收集(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素材收集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学素材的收集与运用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化学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现代技术的辅助。
初中化学教学素材的收集,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整合,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化学教学素材的收集策略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一、初中化学教学素材的内涵与价值教学素材是指用于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药品、仪器设备、图像资料、网络资源等。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优秀的教学素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素材收集的原则与方法2.1 原则初中化学教学素材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素材内容必须符合化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准确无误。
2.适宜性原则:素材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及实际教学需求相匹配。
3.多样性原则:素材形式和来源应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整合性原则:对收集的素材应进行合理的整合和优化,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资源。
2.2 方法1.文献法:通过查阅化学教育专著、论文、教学大纲等文献资料,搜集经典和前沿的教学素材。
2.网络法:利用互联网资源,如教育部门网站、专业教学论坛、在线教育资源库等,收集数字化教学素材。
3.实践法:教师自身或与同事合作进行教学实践,拍摄实验操作视频,制作课件,积累教学案例。
4.交流法:参与教育研讨会、教师培训等活动,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素材的使用经验和心得。
三、素材的运用策略3.1 教学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故事、生活现象或实验现象等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化学原理。
3.2 知识呈现利用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形象直观地展示化学概念、原理和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3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等实体素材,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初中化学趣味素材
初中化学趣味素材
以下是一些初中化学的趣味素材:
1. 鬼火:有时候晚上在墓地或其他阴暗的地方,会出现忽明忽暗的火焰,好像有人要点灯,这种现象叫做鬼火。
其实是人的骨头里含有磷元素,尸体腐烂后经过变化,会产生磷化氢,其燃点很低,可以自燃。
2. 萤火虫的妙用:在野外,有一种发光树,一到夜晚,树上便发出像星星一样的光来,景色十分美丽。
其实这种树上会有发光细胞,发光细胞又含有两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虫萤菌和荧光素。
当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就会发出光来。
3. 昼夜交替: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其实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更替。
4. 雷电的奥秘:雷电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现象。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
积雨云顶部是一个冰晶组成的云顶,而底部由一个含有大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底,上下部温度相差悬殊,产生强烈的上升和下沉气流。
于是“云内摩擦理论”便产生了:云滴上部粒子因扩散而相互碰撞,使得云滴不断增大,从而形成降雨或降雪。
因此有了“雷声大雨点小”的说法。
这些趣味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超详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
超详细的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状况本期我所任教的初三两个班级中,十班学生相对基础较好一些,学生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班级学风较为浓厚,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有极强的求知欲,这就为本期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素材,也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但相对来说,三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或者家庭社会因素等,而导致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情绪,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对于不同这样差距比较大的学生,我们只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差异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又能轻松适应校园生活,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二、教材分析九年级的化学教材为新教材,今年9月份开始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3篇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3篇初中化学是众多的初中课程中的一种,主要以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组成,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老师一般采取先讲解课本基础知识,然后示范实验操作,再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后总结问题,填写实验报告。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仅供参考。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一: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学生是主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
在进行期末总复习时有这样的一节课:在研究实验室氧气制法的教学中,教材上是以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很多方法可以得到氧气,所以少数学生主张用水电解来制取氧气.为此课堂上进行了一场争论。
一些学生认为:电解水原料取之容易,且产物无污染,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体精神,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复杂,同时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二者比较当然是用水为佳。
面对这种现实,如何不否定学生的想法,且还能激发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
于是我提出了:一堂45分钟,我们要既要制取氧气,还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时间来的及吗?课堂静了下来,我灵机一动,接着开导,用水制取氧气,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在不需要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也能制得氧气呢?要注意我说的是实验室制取方法。
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学会节俭的好习惯,同时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学习,借助已有知识和互联网等媒体,主动探究学习所需知识。
同时再把对知识的考核评价生活化,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取材,构建生活化的考核题。
就这样师生共同探讨的现状下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且效果也相当的不错。
由此我想,如果能把课堂也变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主阵地,那也肯定是一种很好的教学。
初中化学教育叙事文章二:xx年x月x日,我怀着一颗年轻人滚烫的心,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普通的初中化学教师,至今已二十八个年头了。
初中化学考前必记
九年级化学部分知识小结一、常见物质的俗称(或主要成分)及化学式:二、几个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二者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A12O3。
2、最轻的气体是:氢气(H2),最理想的能源是氢气(H2)(无污染)。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H2O);天然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C);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4、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工业的粮食)、石油(工业的血液)、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三、关于污染和物质的毒性:1、水污染原因:①工业三废②农药、化肥任意施用③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2、空气污染原因:①粉尘污染②气体污染:有害气体(SO2、N02、CO),形成酸雨的是SO2、NO2O3、CO有剧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4、甲醇(CH3OH)有毒,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所以不能饮用。
5、甲醛(可作防腐剂)、亚硝酸钠(NaNO2)、硫酸铜(CuSO4)有毒,不能食用。
四、露置在空气中的物质(或溶液)的质量变化:1、质量增重的:①浓H2SO4(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NH3气);②NaOH固体(吸水而潮解并可与CO2反应而变质,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SO2、SO3、HCl等气体);③生石灰(与H2O与CO2反应,可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CO2、SO2、SO3、HCl等气体));④石灰水(与CO2反应)⑤铁粉(与O2和H2O反应而生锈)。
2、质量减轻的:①浓HC1、浓HNO3(易挥发)。
五、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1、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在烧杯中加水,后把浓硫酸慢慢加入水中。
2、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如H2、CO、CH4等)时,应先检验其纯度,后点燃。
3、加热固体时,应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下方加热。
4、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先要把导气管移出水面,后移开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5、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氢气1——2分钟,后加热;反应完毕,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移开导气管。
初中化学学习素材选择范文
初中化学学习素材选择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学习素材选择摘要:本文以初中化学学习素材的选择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化学学习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化学学习素材;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学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合适的化学学习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1.符合课程标准:学习素材应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涵盖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贴近生活实际:学习素材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注重学科交叉:学习素材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生特点的分析1.认知水平:初中生的认知水平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因此在选择学习素材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2.兴趣和动机: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动机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应选择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素材。
3.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素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方法的应用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实验教学法:利用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学习素材的评估与反馈1.学生评估: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学习素材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
2.教师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素材进行定期评估,以便进行调整和改进。
3.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和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学习素材。
初中化学学习素材的选择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初中化学总复习需把握的十大要点素材
名师推荐总复习需把握的十大要点(一)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化学药品的取用1.取用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照最少量(1~2 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特别提示】闻药品气味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2.固体药品的取用和称量(1)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向玻璃容器中加入固体药品时,需掌握以下原则:药品的形状取用\仪器操作方法示意图固体粉末药匙或纸槽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一斜、二送、三慢立)}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镊子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然后将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一横、二放、三慢立)(2)固体药品的称量(天平的使用)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称量,使用天平前,要对天平调零。
$①药品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
即:左物右码;【注意】a.称量药品时,若指针向左偏斜,说明右盘砝码质量小,需向右盘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b.测量过程中称量的固体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往右盘增加砝码。
②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放在滤纸上;【注意】a.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b.易潮解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③砝码应用镊子夹取,不能直接用手拿,最后移动游码。
【记忆口诀】托盘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左物右码先调零,天平一定要放平,砝码大小顺序夹,完毕归零放盘中。
初中化学实验素材收集与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素材收集与整理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
为了丰富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一些适合初中化学实验的素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初中化学实验素材,并进行整理分类。
一、常见的溶液实验素材1. 盐溶液实验素材:- 氯化钠溶液(NaCl):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电解实验等。
- 硫酸铜溶液(CuSO4):适用于金属活动性实验、蓝色反应实验等。
- 碘化钾溶液(KI):适用于淀粉的测试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等。
2. 酸碱溶液实验素材:- 硫酸溶液(H2SO4):适用于金属活动性实验、电解实验等。
- 盐酸溶液(HCl):适用于金属活动性实验、测定酸碱度实验等。
- 碳酸氢钠溶液(NaHCO3):适用于酸中和实验、酸碱中和指示剂实验等。
二、常见的气体实验素材1. 氧气:适用于燃烧实验、氧化反应实验等。
2. 氢气:适用于燃烧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等。
3. 氯气:适用于漂白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等。
三、常见的固体实验素材1. 金属实验素材:- 锌片:适用于金属活动性实验、反应速率实验等。
- 铁钉:适用于金属活动性实验、反应速率实验等。
- 铜片:适用于金属活动性实验、电池原理实验等。
2. 络合物实验素材:- 硫酸铁(II)(FeSO4):适用于络合物构成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等。
- 硫酸铜(II)(CuSO4):适用于络合物构成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等。
- 硫酸锌(ZnSO4):适用于络合物构成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等。
四、常见的实验器材素材1. 烧杯:适用于反应物混合实验、加热试剂实验等。
2. 量筒:适用于测定体积实验、溶液配制实验等。
3. 酒精灯:适用于加热实验、燃烧实验等。
五、素材整理与分类方法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实验素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整理与分类方法:1. 按化学性质分类:将素材根据化学性质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如将金属实验素材和酸碱溶液素材分别进行归类。
初中化学教研员推荐材料(3篇)
第1篇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特推荐以下几份材料,以期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推荐1. 教材推荐《人教版初中化学》是我国目前最流行的初中化学教材之一,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全面:教材涵盖了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的图片、图表,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化学概念。
(3)循序渐进:教材编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逐步掌握化学知识。
(4)贴近生活:教材中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参考书推荐《初中化学教学参考书》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明确:参考书针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详细阐述,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
(2)教学过程详尽:参考书对每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导入、新课讲解、巩固练习等环节。
(3)教学案例丰富:参考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有助于教师拓展教学思路。
(4)教学评价科学:参考书对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说明,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资源推荐1. 网络资源(1)中国知网:提供大量的化学教学论文、教案、课件等资源,有助于教师丰富教学素材。
(2)中国教育在线:提供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试题等。
(3)化学学科网:提供化学教学视频、实验演示等资源,有助于教师拓展教学手段。
2. 教学软件推荐(1)化学教学软件:如《化学实验大师》、《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助于教师开展实验教学。
(2)多媒体教学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有助于教师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推荐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初中化学教学素材收集
初中化学教学素材收集第一篇范文:初中化学教学素材的收集与运用教学素材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素材的收集和运用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化学教学素材的收集和运用。
一、教学素材的分类初中化学教学素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实验素材:包括实验药品、实验仪器、实验装置等。
实验素材是化学教学中最直观、最生动的教学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2.图片素材:包括化学分子结构图、化学反应过程图、实验操作图等。
图片素材有助于学生形象地认识化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视频素材:包括化学实验操作视频、化学现象演示视频等。
视频素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文字素材:包括教材、教辅、学术论文等。
文字素材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
5.网络素材:包括在线教育平台、化学知识网站、化学论坛等。
网络素材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教学素材的收集方法1.查阅教材和教辅:教材和教辅是教学素材的重要来源,教师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教材和教辅,筛选出适合教学的素材。
2.实验和实践:教师可以亲自进行化学实验,拍摄实验操作视频,收集实验现象图片等,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学习素材。
3.网络资源检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检索相关化学知识,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
4.学术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化学教师合作,共享教学素材。
5.学生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和实践,收集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教学素材。
三、教学素材的运用策略1.合理筛选和整合: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筛选和整合教学素材,确保素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创设情境:教师可以运用图片素材、视频素材等,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启发思考:教师可以运用文字素材、学术论文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初中化学作文必备素材
初中化学作文必备素材
1. 元素和化合物
-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单位。
例如,氢气是最轻的元素。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
例如,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
2. 常见元素及其特点
- 氢元素:最轻的元素,能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化合物。
- 氧元素:能够支持燃烧,人们呼吸的必需气体。
- 碳元素:构成所有有机物的基础,它有很强的化学稳定性,
所以生命离不开碳。
- 铁元素: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用于制造工具和建筑材料。
3. 化学反应
- 酸碱反应:酸和碱可以相互中和并生成盐和水。
例如,盐酸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涉及电子转移。
例如,氧气与铁的反应形成铁的氧化物。
4. 常见化学实验
- 酸碱中和:将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用酸碱指示剂观
察颜色变化。
- 金属活性:将不同金属置于酸中,观察产生的气体变化和金
属表面的反应。
- 气体的性质:例如,收集氢气在试管中,观察其燃烧性质。
5.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厨房化学:烹饪中使用的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膨胀。
- 药品与健康:药物对身体的作用机制涉及化学反应,如抗生
素抑制细菌生长。
- 家庭清洁剂:清洁剂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去除污渍和杀灭细菌。
以上是初中化学作文必备的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初中化学命题出试卷常用素材
命题常用素材 2013.1.6常见离子符号:(注意,离子符号的上下标式是要求对齐的)---------------------------------------------------------------------------------------------------------------24SO -23SO -3H S O -232O S-23CO-3HCO-3NO +4NH-4MnO-2A l O -3IO -242O C常见反应符号-----------------------------------------------------------------------------------------------点燃∆点燃∆催化剂电解高温通电曾经做过的符号-----------------------------------------------------------------------------------------------∆↑+2233O 2KCl 2KClOM nO↑+22222O O 2H O 2H MnO↑+↑222O 2H O 2H 电解CO 2比例模型乙醇C H 3C H 2O H C H 3C H O C H 3C O O H C H 3C O O C H 2C H3(式量:M ) (式量:M -2) (式量:M +14) (式量:M +42)氧化氧化乙醇/浓硫酸化学仪器矢量图(可以分解重组)----------------------------------------------------------------------------------------------- 化学仪器矢量图库(word版本)使用方法:在编辑文件之前先将此文件打开,然后新建文件。
当需要绘制图形时,转到本文件,选中相应的仪器后复制、粘贴到您的文件中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情境素材1.初步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情境创设1: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演示讲解:老师手里有一支粉笔,第一次去掉一半,留下一半,第二次将留下的一半再去掉一半,留一半,第三次、第四次……,条件允许的话,如此不停的取下去,最后“剩余”的必然是很小的颗粒,我们就把这极其微小的颗粒称之为“微粒”或“粒子”。
分子、原子等就是构成物质的几种基本粒子。
再结合书中水分子的彩图,使学生理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从而初步建立物质与分子、原子,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联系。
情境创设2:问:修建一栋楼房,需要那些材料?生:需要砖、沙子、水泥、钢筋……等材料。
师:对,楼房的建筑风格迥异,但组成它的材料是屈指可数的;同理,组成物质的“材料”是元素,目前只有100余种元素却组成了三千多万种物质。
这种形象的比喻创设的情境便于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建立元素与物质的联系。
情境创设3:原子是极其微小而又真实存在的粒子,元素是同一种原子的总称,是无形的,二者有何联系?同学们试想:“沙”和“一粒沙子”的关系怎样?学生:无数颗“一粒沙子”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滩”。
教师:对,“沙”和“一粒沙子”是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一粒沙子具备沙的特征和功能。
同理,“元素”和“原子”也是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原子也必须具备元素的特征和功能(后面讲到元素是指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得总称)。
通过设置以上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微观与宏观、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形成初步的微粒观,形成化学学习的独特视角。
2.从现象到本质的转换,分析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如学习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前先设问:将100mL的黄豆和100mL的芝麻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200mL?将100mL的酒精和100mL水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200mL?前一问题学生很快就可回答不等于200mL。
这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这部分感性知识,知道不论是黄豆还是芝麻,相互间是有间隔的,混合后它们的间隔有一部分被填充能使总体积变小。
而对于后一问题大多数的学生都持有怀疑态度,毕竟液体与液体之间有间隔是难于接受的。
最后可通过两个相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得出微观粒子和宏观固体颗粒一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等,相互间有间隔这个本质结论。
3.2 从历史到现实的转换,深入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作为思维阶段的开始,思维起于疑问。
”在课堂中通过介绍科学家不断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建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矛盾中学习知识。
如原子的结构在教材中描述比较简单,仅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等内容,学生难以形成更加具体的概念。
教学中既要学生准确地理解原子内部结构,又要让学生容易接受并想象出具体的模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中可先介绍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及其设计实心球模型,开辟从微观世界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新世纪的史料,让学生对原子有个初步的实物比较,但同时又与教材中提到的原子不是实心球体相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再利用汤姆生发现电子的事实,引导学生思考原子内部的结构问题,并提出如果你是那时侯的科学家,你会如何设计原子结构模型?最后通过介绍卢瑟福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这样通过不断产生矛盾,不断加以分析得出的结果学生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脑海中已产生了基本的原子结构模型,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从形象到抽象的转换,体会最外层电子稳定结构学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时,对于为什么最外层电子少了容易失去,而最外层电子多了反而容易得到不少这一结果不少学生无法理解。
在教学中除了分析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之外,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导入情景,能让学生理解该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例如到餐厅吃饭时要求坐满8个人才能开饭,如其中一张桌子已坐了7个人,应如何处理?如一张桌子只坐了1个人,又如何处理?这样将问题形象化后,学生很快能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迁移到所学的内容上:原子的最外层需要8个电子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当原子的最外层有较多电子(≥4)时更容易通过得到少量电子即满足8电子的要求,相反当原子的最外层只有少量电子(<4个)时就难于通过得到电子达到8电子的要求。
3.4 从模糊到清晰的转换,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而微观粒子的结构和运动是无法直接观察的。
常规教学通常用挂图、模型等媒体示意,缺乏直观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变静态为动态,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示意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的启示,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想象和完成抽象思维的构建。
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模拟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构造、原子在反应过程中电子的得失过程等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
例:生活中的情境素材在学习“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时,可以用《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图表来设置教学情境。
在学习“化学与能源”时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燃料(如煤、石油、燃气等)创设情境。
在学习“化学与材料”时,可以联系家庭中所用的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制品等)创设教学情境。
在学习“溶液组成的表示”,可以取许多日常生活中用到药品、食品标签作为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有关成分及其含量的表示。
从化学实验中提取素材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
例:实验中情境素材在“性质活泼的氧气”中氧气的鉴别时,可以不先讲鉴别的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盛有氧气和空气的集气瓶中,引导学生发现鉴别氧气的方法。
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中关于“分子”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有趣的“空中发烟”实验创设情境:用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盐酸,用另一根玻璃棒蘸一下浓氨水,然后在空中把两根玻璃棒靠在一起,但不要接触,发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再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和探究。
从社会实际中提取素材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现代社会中处处有化学,从社会实际中可以提取到大量的情景素材。
例:社会中的情境素材从社会中存在的能源问题提取素材:在学习“化学与能源用”时,可以用中国的化石能源,沼气、天然气西气东输工程等设计教学情境。
从社会中存在的突发事件中提取素材:近几年出现的酒精中中毒事件、工业盐中毒事件、变质食物的中毒事件、氯气泄漏事件、瓦斯爆炸事件等也可用于设置情景。
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与化学的关系中提取素材:向学生介绍在当今国民经济生产中化工生产所占的比例,从而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对整个国民经济生产起到的巨大作用。
“现代化工生产与技术”、“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命科学”等学科知识都可以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
从历史中提取素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可以提取出许多化学教学的情境素材。
例:历史中的情境素材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可以介绍人类对火的发现和利用。
发现摩擦起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
从这时起,火就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
火使人类实现许多工业生产。
熊熊的烈火,可以使黏土、砂土、瓷土烧制成陶瓷和玻璃,可以使矿石冶炼成多种金属,可以使天然的煤、石油、天然气得到利用,可以为后来的科学家研究科学创造条件。
可见,火的发现和利用对社会的发展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联系工农业生产设计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学习“金属与金属矿物”时,可以用中国古代金属冶炼的成就和当代金属材料的开发利用,制造潜艇、宇宙飞船的合金材料,我国重要的金属矿物及其分布,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和图片等设计教学情境。
3.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例如:在 CO2 的实验制法的教学中,我以下列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用实验加以探究:(1)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以下三组物质: a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大理石和稀硫酸; c 、纯碱与稀盐酸。
从以上三组实验结果,你认为哪一组最适合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若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什么装置?所需仪器有哪些作用?(3)怎样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向气体发生器中如何装药品?加药品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怎样使制得的气体较纯净?怎样去收集气体?若使反应停止应怎样操作?操作时应注意什么?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发给每组同学不同的仪器,学生组合出了十多种不同的制取 CO2 的实验装置,并让每组同学介绍装置的优缺点,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让学生归纳做实验的思路与方法。
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参与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
2.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比如二氧化锰对双氧水的催化过程以及反应机理等等,但是可设计一些小问题进行探索。
如不加或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对产生氧气的速度有何影响?加入二氧化锰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有什么变化?以及反应完毕后二氧化锰如何回收等,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催化剂的概念。
又如,在《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中,在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为什么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多?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讨论。
在学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下一个问题: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能否在氧气中燃烧呢?这可使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并鼓励学生对此问题进行猜想,从而引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3.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1、运用录像或网络资源讲述、介绍教材内容,使学生具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①.学习第一章部分,我先放映《开启化学之门》的录像给学生看,然后,引导其讨论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为什么?化学研究些什么?②.学习“自然界中的水”一节,我预先让学生上网查有关水的资料(我校每个教室都有电脑,已实现了宽带网班班通)。
课堂上放录像给学生看,带领学生“参观”自来水工厂,了解工厂的生产过程。
游览码头、港口,了解航运。
让学生讨论工业“三废”,农业的农药、化肥,城市生活污水对水的污染。
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关水的分布、用途、污染及防治。
学生讨论的兴趣很浓。
③.学习“化石燃料的利用”这一节时,可把煤的干馏及煤的综合利用通过图片和录像向学生展示。
2、制作动画课件,模拟处理一些教学难点,创设眼见为实的情境。
如:在“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一节中,如何更直观、更具体的表现分子和原子及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如何讲述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知识,这些是学生认识的难点,也是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