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第四讲__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1、教材过分强调理论化,或“下放”过多,脱离了 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造成教材过深过难过重,或者 教材编得枯燥无味。 2、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的“发现法”虽有启迪学 生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一 面,但这种方法耗费时间和精力过多,而且一般教 师也不容易掌握好,如果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就 会影响教学进度,还会影响学生获取系统的知识。
(二)布鲁纳的追因研究
1、受命于危难之时 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给予 了美国致命的打击,美国朝野上下感到震惊,布鲁 纳正是在这一危难之时挑起了教育改革的重担。 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开篇一句是: 美国处在危机之中· · · ·
2、调查研究与追因实验 把调查组派到各个中学去,调查的问 题非常尖锐,把杜威的教学方式与布鲁纳等 科学家讨论得出的教学方式进行比较。
一、布鲁纳的生平与主要教育活动 (一)主要贡献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由于他在教 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和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成绩,他 先后获得美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研究联合会和教育 出版机构联合奖、梅里尔—派尔美机构的嘉奖状等奖励。
他针对受苏联“卫星上天”冲击的美国
教 育进退维谷、一筹莫展的局面,阐明了自己 对教育理论的独到见解和改革学校课程的大 胆设想。他把教育的重点由经验改造转移到 智力发展,并且具体探索了从课程到方法的 一系列促进智力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 途径。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它热衷于追求教育的卓越性,追求教育 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 英。
2、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 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 上正确的方式,有效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 任何儿童。关键是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 方 式”
布鲁纳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发现学习
a. 选定一个或几个问题 b. 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 c. 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
d. 对假说进行检验 e. 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 f. 转化为能力。
编码系统
概念
➢ 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 ➢ 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 ➢ 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知识的知识结构。 ➢ 知识结构的结构形式是通过人的编码系统的编码方式构成的,并可通过三种再现模式表现出来。 ➢ 一种知识结构的价值,决定于它简化资料、产生新命题和增强使用一种知识的能力。
螺旋式课程
• 概念 ➢ 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 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 理念 ➢ 一个社会所认可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应该在任何阶段能够教给何学生
• 课程编制 ➢ 把学科中普遍的、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作为课程的中心,并且要注重内容编排的连续性; ➢ 使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统一; ➢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
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布鲁纳—— 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人物生平(杰罗姆布鲁纳1915-201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
• 1937 年毕业于杜克大学,1941 年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 1952-1972 年任哈佛大学教授。 • 1960 年与 G.米勒一起创建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 • 1962 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 1965 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 1972-1980 年任牛津大学教授。 • 980 年以后任纽约大学教授。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2013-01-12 20:40:33)转载▼分类:学科素材标签:杂谈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理,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他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这样几个问题,系统阐述了其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观点。
关于教学任务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教学论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因为它将决定教学过程的内容和方法等要素。
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获得智力的最大发展。
他说:“我们也足可以把追求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追求优异成绩这个说法指的是什么意思。
它在这里指的是,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
”他强调,教学既要探求向优秀学生挑战的计划,同时也不要“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
教师的任务除了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之外,还应该尽可能使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后能够独立地向前迈进。
布鲁纳指出:“学生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
”他指出:“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兴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
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容易。
”关于教学过程:布鲁纳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表演式再现表象阶段或动作表象阶段,也称“前运算阶段”,年龄在一至五六岁。
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依靠动作对付外部世界,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行动调节主要依赖于直观。
第二阶段是肖像再现表象阶段或形象表象阶段,又称“具体运算阶段”,五六岁至10岁左右。
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借助经验的意向解决问题,开始产生逻辑思维,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支持,其心理运算还处于低级阶段。
第三阶段是象征式再现表象或符号表象阶段,又叫“形式运算阶段”,10岁到十四五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有能力对某些具体观念加以形式化的或公式化的表达,但其心理运算能力还比较薄弱。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2013-01-12 20:40:33)转载▼分类:学科素材标签:杂谈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理,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理论。
他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这样几个问题,系统阐述了其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观点。
关于教学任务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这是教学论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因为它将决定教学过程的内容和方法等要素。
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获得智力的最大发展。
他说:“我们也足可以把追求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追求优异成绩这个说法指的是什么意思。
它在这里指的是,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
”他强调,教学既要探求向优秀学生挑战的计划,同时也不要“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
教师的任务除了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之外,还应该尽可能使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后能够独立地向前迈进。
布鲁纳指出:“学生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
”他指出:“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兴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
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容易。
”关于教学过程:布鲁纳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表演式再现表象阶段或动作表象阶段,也称“前运算阶段”,年龄在一至五六岁。
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依靠动作对付外部世界,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行动调节主要依赖于直观。
第二阶段是肖像再现表象阶段或形象表象阶段,又称“具体运算阶段”,五六岁至10岁左右。
这一阶段儿童开始借助经验的意向解决问题,开始产生逻辑思维,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支持,其心理运算还处于低级阶段。
第三阶段是象征式再现表象或符号表象阶段,又叫“形式运算阶段”,10岁到十四五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有能力对某些具体观念加以形式化的或公式化的表达,但其心理运算能力还比较薄弱。
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
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布鲁纳(1915-)是美国⼼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物。
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1962)、《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的适合性》(1971)等。
布鲁纳认为,学习⼀间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c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
他指出,"我们教⼀门科⽬,并不希望学⽣成为该科⽬的⼀个⼩型图书馆,⽽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种过程,⽽不是结果。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个探索知识的过程。
他强调说:"⼈类学习中似乎有个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像发现⼀样,是尽⼒探索情景的机会。
"因此,应该把发现学习作为⼉童教学的主要⽅法,以⿎励⼉童去发现知识的奥秘,去掌握学科的结构。
关于发现学习,布鲁纳指出,"⽤⾃⼰的头脑亲⾃获得知识的⼀切形式"都可以称为发现学习。
但学校中的发现学习不局限于对未知世界的发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凭借⾃⼰的⼒量对⼈类⽂化知识的"再发现"。
其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能超越现象进⾏再组合,从⽽获得新的领悟,包括寻我正确结构和意义。
"总之,在布鲁纳看来,发现学习就是在学校条件下,引导⼉童从所见的事物的表⾯现象去探索具有规律性的潜在结构的⼀种学习途径。
布鲁纳进⼀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发现学习的⽅法,⼀是⿎励⼉童积极思考和探索。
布鲁纳认为,⼉童是发现学习的主体,因此,应⿎励⼉童相信并依靠"⾃⼰的头脑"去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
⼆是激发⼉童学习的内在动机。
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特别是能⼒,是⼉童学习的推动⼒,应启发⼉童把学习与⽇后的⽣活联系起来,以发现为奖励,⾃主地学习,逐步培养和形成学习的⾏为和习惯。
三是注意新旧知识的相容性。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名词解释
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名词解释摘要本文旨在解释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概念。
布鲁纳是教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他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理论,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学科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科基本结构的定义、构成和应用,以及相关案例和研究成果。
通过深入探讨该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科基本结构对教育和认知的重要性。
1. 引言布鲁纳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提供了一种认知科学的视角,帮助人们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和结构。
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原则和关系,它们构成了学科领域的基础,决定了学科的内在逻辑和认知过程。
下面将从定义、构成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2. 定义学科基本结构是指学科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原则和关系,它们构成了学科知识的基石。
学科基本结构反映了学科领域的内在逻辑和认知过程,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
学科基本结构可以从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包括学科的组织结构、概念体系和认知模式等。
3. 构成学科基本结构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核心概念学科基本结构的核心概念是学科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学科知识的核心,是学习该学科的基础。
核心概念通常是抽象的概念,例如物理学中的力、运动和能量等。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学科知识的框架,理解学科中的其他概念和原理。
3.2 原则和规律学科基本结构还包括学科领域中的原则和规律。
原则是学科知识的基本准则,规律是学科知识的普遍规律。
它们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学科中的现象和过程,指导学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例如,在化学中,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反应规律等就是学科基本结构的一部分。
3.3 关系和连接学科基本结构中的概念、原则和规律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和连接。
这些关系和连接构成了学科知识的网络,帮助人们理解学科中的复杂关系。
例如,在生物学中,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等都是学科基本结构中的关系和连接。
4. 应用学科基本结构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学科知识。
为什么布鲁纳会提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为什么布鲁纳会提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课程理论中,很多同学对布鲁纳提出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很好奇,既然杜威在美国地位如此崇高,为何布鲁纳要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结构主义课程论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
相信学习了以下内容,同学们就会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的更加透彻了。
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苏争霸中,美国又落后一步。
这给了美国人民极大刺激,不禁让举国上下开始反思:为何教育会落后于科技的发展?虽然美国已成为经济强国,但是在包括朝鲜战争在内的诸多方面的失利,促使美国人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进行反思。
结果发现,根源在于杜威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即: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和从做中学的观念一直主导着20世纪中期的美国教育。
杜威的课程理论,提出了经验主义课程理论,主张以儿童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进行课程的安排。
而此时,美国人民已经隐约意识到这种课程理论给教育带来的弊端影响——这种教育不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
杰罗姆·布鲁纳(美国,1915.10.01-20XX.06.05)布鲁纳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他深受结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他的教学理论无论从思想和内容上都与皮亚杰有密切关系。
布鲁纳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基本结构,即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它反映了事物间的联系,包含了“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
不论教什么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而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各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
“基本”就是一个观念具有广泛的适用于新情况的能力,它是进一步获得和增长新知识的“基础”;“结构”则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是指知识的整体和事物的普遍联系即规律。
另外布鲁纳指出,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理论,还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对推测和预测的态度、对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
因此他强调要精神组织教材。
因此,一场声势浩大的课程改革运动由此掀开。
以上内容就是结构主义课程论产生的背景,我们不难发现,教育学深深的受到了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注意把握背景,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
布鲁纳和结构课程理论
布鲁纳和结构课程理论120世纪五十年代末叶,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统驭着教学论,的确发生了质的变革。
此前,追溯到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代就有的教学“思想”,绵延两千年才发展成为“论”,即概念体系。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只是在教和学的“艺术”范畴构建理论体系,它也稳健地持续将近四百年。
当二十世纪初经验主义的活动课程以内容和方法的大冲突式改造向历史悠久的学科课程挑战的时候,发生了教学由“重教”到“重学”的重大转变,但教学论的基本建构模式也没有质的改变。
前述新技术革命,终于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新格局,这种格局呼唤着一代能够解决新问题、适应变动不居的社会文化、有能力和才智的新人。
旧式的教学,或以策略或以风格见长的教学,传统技术和艺术的教学,都无法训练出这样的新人。
以认识结构学说为基础的结构课程应运而生,它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比较,在形式上虽然依然是学科课程,但在目标观念上却发生了质的变革:教学不只是致力于知识量的积累或智力程度,而是由对“结果”的关注转变为对产生结果的动态“过程”的关注了。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把智力设想为通过生长着的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影响而建立的复杂而又灵活的“图式”,“图式”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同化、平衡、顺应而发展,深入地研究了认知的“结构”及其发展的“过程”,为教学论能发生上述质的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教学问题上,认知心理学派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重要分歧就在于,行为主义重视习得习惯、尝试错误,重视通过控制奖励刺激来诱导学习,而认知学派却重视习得“结构”、重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生顿悟或洞察。
因此认知心理学恰恰为50年代未科学教育陷入技术革命挑战的困惑氛围的严峻情势,拓通了抉择的新思路。
50年代未崛起于美国,60年代显示出世界性动向的课程改革运动,不纠缠于儿童中心或社会中心,不再过分地局限于活动课程或学科课程,而是深层次地探索现代化和科学化,被称之谓“学问中心”。
美国教育家。
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s S. Bruner)的结构课程、学科结构教学理论,在这场运动中无疑是作出了最杰出的理论贡献。
第四章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三)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 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 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 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结构不是 只有单一的模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 结构。
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理由:
(1)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 易理解; (2)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 记; (3)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 (4)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一)积极影响 对美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产生 了重要影响如他将认知心理学纳入教育问题 的探索,为教育理论科学化开拓了新路。他关 于精选教材、发展智力、发现法教学、螺旋 式课程编排等研究,至今仍对西方课程理论产 生着影响。
(二)不足之处
但其教育主张也有不足,如他所言的学 科结构仍为主观设想,没有客观标准,“发现 法”也过于脱离师生水平,教学内容脱离社会 生活实际等等,最终导致了“学科结构运动” 在 实践中的失败。
第四章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一、布鲁纳的生平及主要教育活动 二、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产生的背景 三、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四、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五、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与评价
一、布鲁纳与《教育过程》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41年 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二次 大战期间,他先后在美国军队和一些地方 部门任职。由于他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 的卓越贡献和在社会活动方面的成绩,他 先后获得美国卓越科学贡献奖、美国教育 研究联合会和教育出版机构联合奖、梅里 尔—派尔美机构的嘉奖状等奖励。
《教育过程》
该书是他在1959年于马萨诸塞州主持的 一次包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 讨论会,重点改进讨论中小学学科教学以提 高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后,1960年出版了对 这次讨论的总结报告——《教育过程》。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之一。
创立者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杰罗姆〃布鲁纳(J.S.Brunner,1915~)。
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较为明显地体现了时代精神。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规模进行教育效革的产物。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紧密结合的结晶。
布鲁纳首先是一位心理学家,1965年曾担任美国心理会主席。
他对动物行为、人的感知觉、人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等心理学问题皆有独特见解。
但他又是一位教育学家,尤其是出色的教学论专家。
战后他敏锐地将所专长的心理学理论与当时的教育教学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人们关注的各种教学论课题,诸如智力发展、认知过程、课程编制、教学法改革等等,并提出许多闪光思想,从而创立了结构主义教学论流派,受到世界各自教育界的瞩目。
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布鲁纳的三本教育代表论著中:《教育过程》(1960年),《教学论探讨》(1966年),《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
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本书”。
正是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布鲁纳阐明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质: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为此,他提出著名的“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
布鲁纳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1.要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美国当时的中小学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杜威经验论的影响,片面强调具体事实和个人经验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价值,因此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他主张提高教学内容的学术水平和抽象理论水平,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即“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具体地讲就是指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的体系。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定义说明解析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了教学中结构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清晰的结构和组织,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并对其要点和实践方法进行详细分析。
同时,我们还将总结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并展望结构教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结构教学理论,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进行简要概述,并介绍本文的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包括其理论基础、要点和实践方法等内容。
结论部分将总结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探讨结构教学对教学实践的启示,并展望结构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安排,本文将全面系统地介绍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通过对其理论、要点和实践方法的分析,揭示结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本文也旨在总结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示,并展望结构教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的研究和探讨,希望可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2.正文2.1 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是指教学方法应该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侧重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结构化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成败不仅仅取决于知识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他们对知识的组织和理解能力。
而结构教学则是围绕着这一理念展开的。
在布鲁纳看来,结构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知识的组织和整合能力,将零散的知识点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一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的结构;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题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布鲁纳认为,人类世界是由大量的可辨别的不同的物体、事件和人物组成的。
人类是由于具有归类的能力,才不被周围环境的复杂性所压垮。
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花格衣服的人时,我们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位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腿等等。
因此,概念是思维过程的核心。
在布鲁纳看来,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二学习观。
发现学习:即探索新情境的态度,作出假设,推测关系,应用自己的能力,以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事物的态度。
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当然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例如,他根儿童踩翘翘板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天平,让儿童调节砝码的数量和砝码离支点的距离,以此让儿童发现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如3×6=6×3。
他先让儿童动手,然后使用想象,最后用字来表示。
三教学观动机原则: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所以,布鲁纳把好奇心称之为“学生内部动机的原型”。
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作为主要动机,还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
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
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事实表明,对自己能力是否具有信心,对学生学习的成绩有一定影响。
他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是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
布鲁纳的支架式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支架式教学理论(一)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他提出了学习三过程:1、获得:新知识获得。
(首先要学会)2、转化:超越给定的信息。
(实质其实就是要理解)3、评价:对知识合理性进行判断。
(即转化的对不对,可以来做题检验,做对那说明转化对了,做错说明转化有问题)(二)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布鲁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让它成为教学的中心,就此他提出了四原则:1、动机原则: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三种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
2、结构原则:知识结构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征形式呈现。
动作性表征-感知运动阶段图像性表征-前运算阶段前期符号性表征-前运算阶段后期及以后3、程序原则: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我们教学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比如由浅入深,由简到难)4、强化原则:反馈。
(我们遇到想要保留的学习结果要及时进行强化,这样才能保留住这种行为)(三)发现学习,不只限于发现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动,而且还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发现学习具有四个作用:1、提高智能的潜力。
2、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3、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发现学习具有四个特点:1、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最后的结果。
2、强调直觉思维。
3、强调内部动机。
4、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而不只是存储。
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篇一」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一)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学科的知识结构。
布鲁纳把认知发展作为教学论问题讨论的基础。
他指出:“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
”布鲁纳将其称为“成长科学”,即认知科学或智力发展科学。
他认为教育“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教育的任务在于发展智力。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行为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
”[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指由人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他指出,“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认为“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科结构最基本的要素”,“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怎样相互联系的”因为这些基本结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而有力的适用性”。
[2](二)提倡发现学习,注重直觉思维。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主张“发现法”。
所谓“发现法”,对学生是一种学习方法,叫发现学习;对教师则是一种教学方法,叫发现教学。
他认为“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发现教学所包含的,与其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那里发生的事情的过程,不如说是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
[3]他主张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发现教学”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即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其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建立解决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简述布鲁纳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
在《教育过程》中,布鲁纳着重阐述了他关于学科基本结构和教学基本结构的思想。
他说:“许多不同的教师已经做出了对我们至关重要的贡献。
第一种贡献,确定了关于概念的各个学科之间的系统关系;第二种贡献,形成了明确的学习课程的指导原则;第三种贡献,把学科内容同实际应用的领域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布鲁纳首先研究了学科结构问题,进而探讨了教学结构问题。
在其关于教学结构的论著中,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第一,学科内容是分层次的;第二,教材只是例子;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既看过去也看现在;第四,学校环境影响学生的发展。
布鲁纳的教学论受韦特默等人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同时又受维果斯基的活动理论的影响。
但他又具有一种自然主义的倾向。
布鲁纳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思想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础上的: 1、知识具有基础性质,学习科学知识需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 2、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学生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3、新旧知识存在着差异,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来完成新旧知识的联系。
布鲁纳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都离不开具体的知识基础,否则无从谈起。
他强调学习应该有教材,但学习没有现成的教材。
只有靠学生亲自去探索。
他强调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布鲁纳把教学视为包括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意义学习、创造学习在内的完整的学习活动。
他还认为,尽管儿童天生有好奇心,但并不表明他们天生都有好奇心。
他认为人的认识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即知识和理解,学生通过反复地学习、记忆和练习,才能获得知识和理解,获得新的认识。
他提出了教学应该重视直觉思维,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错误,以便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其逐步掌握概念和规律。
这三个基础中最重要的就是基础性,没有基础,就谈不上高层次的学习。
而学习的难度,也取决于学习的基础。
所以,如果我们所讲授的知识的前后关系是密切的,学生能学会那些知识,则是因为它们的基础密切相连。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杰洛姆.希摩尔.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提出了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对美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是继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主要有两个观点:学科结构理论和发现法理论。
在学科结构理论方面,布鲁纳提出,学校应教给学生学科的结构,而不是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细节性的知识上面。
布鲁纳认为,学校的课程设计应把中心放在学科的结构上,即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之间的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当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框架,以后的深入学习就只是对框架的补充,使学习变得系统化,也更容易些.在他看来,结构具有普遍性,“任何学科都可以引出结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结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后,才能去运用,有助于深入学习。
如果没有把学科的基本脉络理清,就想深入地探讨是没有意义的。
在让学生学习基本原理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的态度,正确的态度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通过掌握了基本原理和学习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的发展。
在教学方法方面,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法”,即由教师创设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产生疑问,在老师的指引下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设想,通过分析、运算、操作等过程,对教材进行加工,最后自行发现原理、原则,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方法相比,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探究中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使学生学会思考和创新。
在教学过程方面,布鲁纳认为应以儿童的智力发展阶段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的内容。
他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提出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一般是动作到声像再到符号的转换。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与发现教学法
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编辑本段要求
组织形式
参加人数一般为 5~10 人(课堂教学也可以班为单位),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
组成;
会议时间控制在 1 小时左右;
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
想不作评论。设记录员 1~2 人,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2)心理学的根据: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包括儿童)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 界的独特方式。如果以 17 岁时的智力为 100%,则 4 岁时为 50%,8 岁时为 80%。
(3)从学习行为的过程来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系列的学习单元。他认为人接 受知识的程度,除和年龄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要随文化教育的条件不同而加快或推迟,甚 至停滞。在教学中向学生提出挑战性但又合适的课题可以引导智慧的发展。因此,他认为教 科书和教师的一件大事是“在于发现那些学生既能解答得了,又能使之前进的难易适当的适 中问题。”他认为小学生与物理学家的认识都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其间的差别仅在程度而不 在性质。因此他认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回到那些基本概念上,以这些概念 为基础,直至学生掌握与这些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他认为学科内容安排上应 该是螺旋式的。
会议类型
设想开发型:这是为获取大量的设想、为课题寻找多种解题思路而召开的会议,因此,
要求参与者要善于想象,语言表达能力要强。 设想论证型;这是为将众多的设想归纳
转换成实用型方案召开的会议。要求与会者善于归纳、善于分析判断。
1.教什么——认为课程的中心是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 到的东西受益终生?他主张“无论大中小学校的什么学科,首先要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 结构”,“与其说是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基本结构”。所 谓基本结构就是指知识和学科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包括研究本 门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这些东西应该成为各学科课程的中心,也就是教学的中心。强调 基本结构的理由是: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皮亚杰认为人的智慧是有结 构基础的. • 在他看来儿童的认知发展表 现为一种内部结构的变化. • 儿童通过这一内部结构与外 界相互作用来认识这个世界。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这里的结构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 ,而是一种认识上的结构。儿童最初 的图式是“遗传性图式”,如吸允反 射、抓握反射、以此为基础,在不断 地与外界相互作用即适应环境的过程 中,儿童的遗传图式逐渐由低级水平 向高级水平发展。
2.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心理学基础
• 皮亚杰的思想是布鲁纳学科结构理论教学的主要 理论基础。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 理学思想,并且将皮亚杰的认识结构发展理论应 用与美国中小学教学中的改革中,其中心思想是: 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 结构。 • 他认为:“如果你理解了知识的结构,那么这种 理解可以使你独立前进,你无须为了知道各种事 物的属性与每事每物打交道,只是通过对某些深 奥原理的掌握,便有可能推断出所要是知道的个 别事物。与此同时你头脑里记住的事物的数量并 不多,但是你能借此获悉许多事物的情况。”认 知结构理论、儿童智力发展理论、学习迁移理论 都是布鲁纳“学科结构”的心理学基础。
• 美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从布鲁纳的对学科知 识的看法和教学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来看,其 哲学思想深受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而结构主义 哲学是20世纪50、60年代风行于欧美的一种哲 学思潮。其特点是 • 强调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反对单纯的研究外部 现象; • 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的局部性的研究; • 强调从系统、功能、关系中把握事物,反对单纯 的经验论。
内容提要
• 背景、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 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的具体内 容 •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实践和评价
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及其在音乐教育领域的运用
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及其在音乐教育领域的运用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及其在音乐教育领域的运用1、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简介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是心理研究者布鲁纳在上世纪中期提出的心理学理论。
它用词语形式化的方式来概括一种把学习内容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学习形式,因此又被称为“层次性知识结构理论”或“层次知识性理论”。
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认为,学习者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可以被拆分成若干层次,每一层次由某种技能、工作规则、知识组成,层与层之间有着固定的结构关系,只有当学习者逐层深入,对学习内容完全掌握后,才能真正解决与实际问题有关的任务。
2、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的分类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将学习者掌握 and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划分为五个层次:记忆(Memory)、理解(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评价(Evaluation)和创造(Creation)。
记忆层面仅涉及记忆事实,理解层面是理解知识的核心,应用层面需要结合实际把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分析层次是分析性思维的展开,评价层面则要求学习者从不同视角去分析和评价事物,创造层面的学习特征是构建创新的思维和洞察力出众。
3、音乐教育领域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的运用在音乐教育领域,基于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不但可以将学习内容拆分成不同层次,而且更能有效地将课程安排有条理地展开进行,更能让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把握学习内容的整体性,然后再细分成学生逐步可以掌握的层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同时,该学习理论也可以为音乐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4、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讲,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心理学认知依据,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的研究表明,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多考虑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制定有效的学习策略等,以打破固定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
(2013-01-12 20:40:33)
转载▼
分类:学科素材
标签:
杂谈
布鲁纳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原理,借鉴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学科
基本结构理论。
他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这样几个问题,系统阐
述了其学科基本结构的基本观点。
关于教学任务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这是教学论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因为它将决定教学过程的内容和方法等要素。
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获得智力的最大发展。
他说:“我们也足可以把追求优异成绩作为教育的最一般的目标,但是,应该弄清楚追
求优异成绩这个说法指的是什么意思。
它在这里指的是,不仅要教育成绩优良的学生,而且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智力发展。
”他强调,教学既要探求向优秀学生挑战的
计划,同时也不要“破坏那些不很幸运的学生的信心和学习意志”。
教师的任务除了尽
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学科内容之外,还应该尽可能使学生在结束正规的学校教育以
后能够独立地向前迈进。
布鲁纳指出:“学生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
性越宽广。
”
他指出:“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兴趣,而在
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
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
前进时更容易。
”
关于教学过程:
布鲁纳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表演式再现表象阶段或动作表象阶段,也称“前运算阶段”,年龄在一至五六岁。
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依靠
动作对付外部世界,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行动调节主要依赖于直观。
第二阶段是肖像
再现表象阶段或形象表象阶段,又称“具体运算阶段”,五六岁至10岁左右。
这一阶段
儿童开始借助经验的意向解决问题,开始产生逻辑思维,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
支持,其心理运算还处于低级阶段。
第三阶段是象征式再现表象或符号表象阶段,又
叫“形式运算阶段”,10岁到十四五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有能力对某些具体观念加以形
式化的或公式化的表达,但其心理运算能力还比较薄弱。
特别是知识的贫乏束缚住他
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扩大知识范围,提高知识水平,将十分有利于他们智力的发展。
关于教学方法:
布鲁纳认为要掌握一门学科,不但要掌握其基本结构,还要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因为要真正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取决于合理的教学方法。
他强调,必
须把教学材料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提倡在学习学科基本结构时广泛使用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那种要求人类探究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
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人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获得知识的
全过程的,不论是认识一个式样,还是掌握一个概念;不论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
明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人主动地对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思维和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在本
质上是一样的。
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使用讲授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消极
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亲
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
布鲁纳认为,“发现”的目的在于创造新事物。
对于学生来说,发现学习的目标就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因此他认为,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学习学科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步骤的学习方法。
其基本程序一般为:选定一个或几个问题→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建立解决问题的假
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发现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可以从小学低年级开始。
但这种训练
有两个条件,一是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使学生整理和改造;二是保留着结论
和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利用某些原理让学生寻找出问题的新答案。
通过这样
的教学过程的训练,学生的智力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布鲁纳认为,教师运用发现法要根据3个要素进行指导,一是应使学生探索解决
问题的方法。
学生遇到问题时,要能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去研究问题;二是要使学生能
灵活运用和组织信息,使解决问题的路线和范围缩小,增加解决问题的“限定度”和“明
确度”;三是解决问题要有耐心和探求。
此外,要使发现法学习能有效地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使学生形成
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有外在和内在两种。
外在动机一般是以条件反射学说作为理论
基础。
布鲁纳认为,人类复杂的学习活动是不可能以一般的古典的条件反射来说明的,利用赏罚等外部动机刺激、引诱儿童的方法,其效果有限,也不能保持长久。
真正的
学习应当是内在的。
真正的内部动机应尽可能建立在儿童对学习材料的积极主动的兴
趣上。
要使学生形成内在动机,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学习本身上来,重要的手段就是
教师要把教学工作做好,要使教学过程积极化。
教师要使教的东西值得学生学,并且
善于利用社会上提供的外来刺激(教育机会的扩大、升学率的提高等),使学生更多
地卷入教学过程;教师要把教学看成是引导学生发明创造的行动,要努力把想要传授
给学生的东西变成学生自己思维的对象。
评价:
布鲁纳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的重
要性;强调发展学生智力,重视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强调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成为结论和规律的发现者;论述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可能性,以及十
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等思想,都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直接推动了 20世纪
60年代美国中小学以课程革新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运动。
但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在
学科结构理论指导下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了
美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布鲁纳本人在1971年发表的《教育过程再探》中,也公开
承认改革的失败。
当然,改革的失败无疑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布鲁纳教育理论自身的缺陷,同样是导致改革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
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