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的性质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团的性质及意义
/ 2009年11月02日
什么叫社团?社团是各种群众性组织的总称。学校社团是指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爱好的学生,在学校的引导下而组成的一种互益组织。中学和大学比较,由于管理的相对集中性,课程学习的繁重性,学习活动的规范有序化要求等,学校的社团一般由学校牵头组织,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目的是通过老师对某一方面的指导,使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强化。一般社团都要按社团活动的章程办事,并有严格的活动计划,组织参加有关的竞赛活动等。
社团组织成员组织的原则,往往是以各社团人员的兴趣为中心,所以有的社团有时称“××兴趣小组”,兴趣小组和社团相比,社团应该说更具规范性,组织的要求更严密,活动也更具开放性等。
社团更具跨学科的性质,也就是说,社团组织的成员,应来自学生对某一项活动的有兴趣者,社团成员具有该社团所要求的特征,也就是说该团成员都应具有该社团所要求的特长要求。社团虽然参加竞赛活动,但它不属于学校某一学科为单纯参加竞赛而组成的竞赛小组,比如数学竞赛、物理竞赛、化学竞赛,因为参加这些竞赛的同学只是这一方面成绩的优异者,它不是跨学科所组成的爱好者。当然某一学科优异的同学,并不是说没有其他方面的兴趣,但社团组织的着眼点是全体同学中的爱好者,而不是单纯着眼于竞赛的分年级的竞赛,它是跨越学科的组织,因此学科竞赛类小组,不属于社团的范畴。
当然对社团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只是依据特点加以辨析。
社团是群众性的实践组织,其目的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关于它的意义我们有以下认识:
1、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现代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且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多元智力理论》中指出了每个人都存在七种相互独立的智力,它们是语言智力——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音乐智力——交流、理解和创造声音所产生的意义的能力;逻辑数学能力——运用和评价脱离具体事物关系的能力;空间智力——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用身体的全部及部分去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能力;内省智力——辨识自己的情感、意识和动机的能力;人际智力——对其他人的情感、信念和意向进行识别和区分的能力。每个人在某种程度运用所有的智力,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智力组织。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活动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智能的基本方式,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课堂教学在发展学生智能方法上出现了严重片面化的倾向。我们的教学大多不考虑学生的智力特点和水平,只片面进行所谓的智力训练,只用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分数高则一切都好,分数低,则一切都坏。这些都严重摧残学生的个性,更不利于学生和谐的发展,学校社团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
2、社团活动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什么是素质?钟启泉教授指出:“所谓素质,可以概括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自己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为一个统一体。个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在形式。”从钟教授这段话中我们可知:个体遗传的智能和气质是素质形成的出发点,外部的经验是“不可或缺”的诱因,而“个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以及对知识和技能的运
用,便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社团组织的专项训练是诱发学生个体遗传素质的原因,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便形成某种气质,或者说个性,这就是社团活动对于学生个体“素质”提升的作用。钟教授把“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看成是“素质的外在形式”,这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的,实际上“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是素质形成的重要途径,我们说“实践出真知”,“行为形成素质”,而社团活动的重要价值也就是促使学生某种素质的形成。
3、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加大,势必反映在学校学生的生活中。由于考试、升学的压力、家长的要求,再加上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由波动向成型转化的阶段,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的抗挫能力明显有问题,不少同学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社团活动给成员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我们知道心情是人生动机的最根本的源头,是促使人去寻找各种相对应关系的最原本的动力。学生社团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价值观基础上的一个群众性团体。在没有强制、行政命令的情况下,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每个成员的责任心、爱心、团队意识,那些富有爱心、奉献精神的社团成员会得到大家的尊重认可,这无形中便强化了学生积极而健康的心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在于主观上的挫折感和失败感,生活单调,兴趣压抑,缺少精神寄托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因为生活困难和失败而产生心理障碍,而社团——业余生活的成功和快乐能让学生远离心理的危机。其次,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跨越班级、开放性交往的环境,社团成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结交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加强他们自身的心理支持系统,在遇到心理危机的时候获得支持和帮助。还有社团活动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某些特殊的技能,使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增强,更加自信,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4、给学生以温馨的心灵空间
面对日益激烈的校际间的竞争,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其生存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由于对学校的认同度主要取决于升学率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民办学校无疑又处在风口浪尖上。毋庸讳言,这种由社会认同产生的生存压力会通过有形无形的方式转加到教师和学生的身上。教师缺乏幸福感,学生学习不快乐是应试状态下的通病。而社团组织无疑是学生心灵的港湾,他们在这个组织中,通过交流而得到友情的慰藉;通过兴趣爱好活动,使压力得以释放;通过探究和成功而获得喜悦,所以说社团组织,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智慧,而且为他们拓展无尽的心灵空间,积累奋斗的意志和力量,在温馨和喜悦中产生对学校、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