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中的拉里与毛姆的人生哲学

合集下载

毛姆《刀锋》读后感

毛姆《刀锋》读后感

毛姆《刀锋》读后感•相关推荐毛姆《刀锋》读后感(通用30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毛姆《刀锋》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毛姆《刀锋》读后感篇1断断续续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看完毛姆的《刀锋》。

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伊莎贝尔和拉里。

伊莎贝尔漂亮出落,热爱社交、出行和橱窗里的富丽堂皇;拉里则有着禁欲系的超然,追逐知识带来心灵的丰盈和哲思带来人生的自由。

生活中,伊莎贝尔和拉里的身影我们大多数人中影影绰绰,有的人喜欢或者因为习惯慢慢依赖上富足简单的生活:工作之余,网红地点的打卡,新款轻奢商品的追逐,手机层出不穷的短视频…有的人就像不知魏晋的桃花源人,文字中缱绻的故事,清冷的人物,偶尔让你按下暂停键的哲思,亦或是对红尘滚滚商业社会的解构,希望逐步掌握世界或者商业社会构成和运行的奥义。

精神世界中深层次的泵感才能让你变得更快乐。

我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物质流俗和精神丰盈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两面:我们沉醉于诸多感官的快感之中,我们也同时希望有精神上更高层次的刺激和满足。

只是,作为芸芸众生,我们很难游离于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之外。

一者,我们作为社会秩序行进的齿轮,被社会和工作的工具理性支配着,不断的KPI和重复劳动,已然让我们疲于奔命。

二者,我们会首先认为要有更多的财富自由度,才会有、才能够追寻精神的自由度。

最后,就是海量的游戏、爽文小说、社交视频app充分占据着碎片时间,沉浸在即时的享受和简单的快乐之中。

我们好像渐渐无力去追逐或拓宽诗和远方的内涵和外延,随着年岁趋大,职业定型,再无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心力来对抗社会的谄媚和冷漠。

我们匍匐在社会物欲的泥淖和森严秩序之下,在所有的获得和deadline之后才能喘息,进入片刻的贤者模式。

部分男性有着较为明确的指向,事业、养家和财务自由,可以有更多的推力和身段。

浅谈《刀锋》

浅谈《刀锋》

浅谈《刀锋》这几天匆匆看完了毛姆的一本小说——《刀锋》。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是参加过一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

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个平时生龙活虎般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在一次遭遇战中,因趋救拉里而中弹牺牲。

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弄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恶和不幸。

复员后,拉里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却一心想探求人生的终极。

这本小说中虽然也写了很多人物,如势利的艾略特·谈波登,喜爱物质享受的伊莎儿,头脑简单而心地忠厚的格雷·马图林,但描写这些人物,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反衬拉里的脱俗。

小说主人公拉里深深地吸引了我。

一战好友的牺牲让拉里的灵魂始终难以获得宁静。

伊莎贝儿与拉里彼此相爱,而他们也已经订婚了。

但是,人生理想的不同终究使他们不得不分开。

拉里对物质生活的淡薄与对“虚无”的探寻让伊莎贝儿难以接受;伊莎贝儿对拉里生活的不理解使拉里感到无奈。

崇高与现实总是显得格格不入,灵魂的追求让他们彼此越走越远。

当拉里离开美国后,他以惊人的专注寻求内心深处渴求的答案。

在巴黎过了两年“闭门读书”的日子后,他来到了一家煤矿打工。

拉里觉得,当知识在一段时间内达到饱和状态时,做做体力劳动是很有帮助的。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拉里先是到了德国,而后跑到东方,并在印度接触到吠陀经哲学。

拉里是吸引人的,他吸引人的,是他那独来独往、脱俗的作风与善良的人格魅力。

在这本小说中,作者的一段自我感叹令我感受颇深:“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没法步他的后尘”。

拉里给我的印象,是高尚、脱俗、宁静、深邃。

当作者问到拉里回美国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时,拉里的回答令我感到惊讶又崇敬:“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

对于恶的问题,拉里一直在探求,但最后得出的答案却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珍视的一切美好的、有价值的事物,只能和丑恶的东西共同存在”。

或许这个答案并不怎么让人满意,但不失为一个真理。

《刀锋》概述

《刀锋》概述

《刀锋》概述
《刀锋》是英国作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 Somerset Maugham)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44年。

这部小说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Larry Darrell)为主角,讲述了他在战争结束后的生活经历与内心转变。

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位好友在一次遭遇战中为了救拉里而中弹牺牲。

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他不明白世界上为什么存在恶和不幸。

这个经历成为他人生哲学转变的起点。

战后,拉里回到美国,感受到了家乡正在经历的“宏伟而繁荣的时代”的热潮,但他却难以置身其间。

他执着地追求心中的疑问,试图理解生命的真谛。

他在书籍中探索,在静思中梳理,最终几乎投入了他全部的精力与热情。

为此,他甚至解除了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

随后,拉里远赴法国,开始了周游世界的旅程。

在印度,他从东方的《奥义书》中找到了心灵的自我完善之路。

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探索生命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

《刀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

毛姆通过拉里的人生旅程,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
义的追寻。

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深刻的文学价值和哲学思考,展示了毛姆对世界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总的来说,《刀锋》是一部关于人生意义、自我追求和哲学思考的经典小说,通过拉里的故事,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目的。

毛姆《刀锋》读后感范文

毛姆《刀锋》读后感范文

毛姆《刀锋》读后感范文导读:本文毛姆《刀锋》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毛姆《刀锋》读后感(一)毛姆一直是属于那种名气不小,但始终算不上一流的作家。

《刀锋》是我读的第一本毛姆的书。

选中这本书读,主要是因为书中所主要探讨的关于人生观以及宗教等哲学命题感兴趣。

书中主人公拉里(以维特根斯坦为原型)对人生、对生死以及人存在意义的探求和追问深深打动了我。

虽然自己不能像拉里那样“晃膀子”去追寻,但拉里的形象一直是我心目中的精神家园。

由于母亲的原因,我对于人生存在的意义一直很模糊,一会儿在虚无一会儿在悲观中摇摆。

为了能获得积极活下去的理由,我也试着向宗教求助,读过几本宗教方面的书,也陪着母亲去过几次教堂,但*教的教义无论在理智还是情感上,都很难让我接受。

在书中,拉里与“我”所讲述的他对*的怀疑也正是我的所不理解的方面。

后来,拉里从东方哲学“罗摩克里希纳教”中所找寻到的答案,到是能够让我信服。

其实,我也一直相信,任何宗教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真理,那就是一种“绝对”,也就是道家说说的“道”。

但是道的玄之又玄是很难让人悟到的,希望自己有一天也会体会到拉里得道的那种境界。

毛姆描写人物的逼真也算是一绝。

在他笔下,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艾略特的虚荣、市侩、精明;伊莎贝拉的拜金;拉里的单纯、超脱;甚至一些一笔代过的小人物也活灵活现,真是达到了一闭上眼睛,一个个人物就浮现在眼前的地步。

在描写人物的功力方面,毛姆甚至不落巴尔扎克下风。

读了《刀锋》就像再现了一回二十世纪初欧洲上流社会的全貌。

毛姆叙事的风格也很特别。

初读起来,觉得铺垫过多,不简洁,甚至有点卖弄学识阅历之嫌。

但越读到后面,越觉得总看惯了中国小说的质朴,看看毛姆的小说也别有一番风味。

毛姆《刀锋》读后感(二)我自《刀锋》一开始就对拉里这个人物有怀疑之心。

我们的阅读旅程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代入”的成分,假想自己,或者某个熟识的人就是书中那个左右奔走的主角。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慕容素衣去年冬天,我遇到了在阅读上最大的收获——毛姆的文字。

我读的第一本毛姆的作品是《月亮和六便士》,当时的阅读感受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

而在这里,我主要想谈他的另一本杰作《刀锋》。

书中讲述了一个美国青年拉里,二战时以空军身份参加了战争,因为目睹了一个好友因救他而死亡,从而对人生的终极意义产生了疑问。

退役后,他拒絕就业,并因此与未婚妻伊莎贝尔解除婚约。

靠着祖上的一点薄产,他终日游荡,在世界各地漂泊,终于在印度的吠陀哲学中找到了安宁。

最后,他散去家产,选择回美国做一名出租车司机,以终天年。

拉里的一生是无所事事而又上下求索的一生。

当身边的人都忙工作忙挣钱时,他微笑着对未婚妻伊莎贝尔说:“亲爱的,我不想工作,我只想晃膀子。

”我相信不只是伊莎贝尔,很多读者听到他的回答都会气愤得发抖,这叫什么话?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常常和工作浑然一体,我们无法想象没有工作的生活,就像小说中的格雷一样,工作就是他的兴奋剂,失业回家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可是拉里偏不,他明确表示自己对成就事业毫无兴趣,他宁愿把时间都花在苦读和思考上。

于是,当格雷们干着股票经纪时,拉里却躲进巴黎的国家图书馆内苦读;当艾略特们忙着和所谓的上流社会应酬时,拉里却跑到印度的深山中去冥想。

你要是认为拉里立志想做大学问家,那就错了。

俗话说,知识就是财富,可是拉里的头脑中完全没有一丝一毫学以致用的念头,他求知若渴,只不过是出于对知识本身的热爱,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脑子里的知识化为黄金屋和千钟粟。

我们建功立业,我们著书立说,我们一生劳碌,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急于在世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我们是多么害怕自己泯然众人,对大多数人来说,一想到自己要默默无闻地死去,就觉得这一生白活了。

拉里却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恐惧,他博览群书,精通几国语言,最后却选择隐于人海,做一名体力劳动者。

他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纯粹的精神生活,即使身居陋室都能甘之如饴。

《刀锋》读后感_1200字

《刀锋》读后感_1200字

《刀锋》读后感_1200字《刀锋》读后感1200字读完本书,只想让毛姆收下我的膝盖。

他以冷峻的目光审视身旁人物,讽刺的口吻恰似刀锋,划开虚伪的现实人性和阶级面具。

无疑,作者对主人公拉里是满怀向往与推崇的,但其深谙欧美大陆的社交圈,自知拉里式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高尚人生追求不过是一丝温润曙光,根本没有影响时代的可能性,想必,这也是作者选择化身书中一旁观者的原因之一。

曾经家境优渥,为人宽厚的格雷,是理想的丈夫人选,而作者给以下里巴人的评价,相较之下,更让我笃定毛姆笔锋对权欲时代之唾弃。

本书中唯一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应该说是毛姆塑造的经典文学形象,书名定为刀锋,与伊莎贝尔有直接关系,书中毛姆作家与伊莎贝尔最后一段对话,背后反映了毛姆对于婚姻与爱情这一亘古命题的集中思考。

伊莎贝尔从与拉里的情感纠葛开始,便始终方向明确,她秉持爱情的前提是优渥富足的生活方式,并从未改变。

从对拉里的依恋到与格雷步入婚姻,她以可观的财富和地位填补自己对于爱情的匮乏,以丈夫的爱作为自己幸福生活的筹码,一直到拉里重新出现以前,我都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但是,拉里又走进了他们的生活,这勾起了伊莎贝尔无尽的留恋与妒意,她渴望重拾数年前这个有着不太真实的浪漫情怀与追求的男人对自己的无限情愫,但她发现自己早已可悲的不能取得拉里的青睐,文末毛姆说伊莎贝尔永不具有的特点是温柔,这倒是恰如其分。

在情感上过分依赖,但同时又在物质上贪婪成性,就算是对拉里,也难怀温柔无疑,因为,从年幼缺乏稳定安全感的中产家庭中,伊莎贝尔就早已清楚一个男人的爱并不能满足她的全部需求,所以和拉里解除婚约反倒是轻松,因为方向更明确了一些,对拉里相比来说亦是如此。

让人不禁想起电影漂亮朋友里的经典一问,光是只是被人爱,还不够吗。

以我浅薄到可怜的21年人生经历来看,首先,很难有这样一个人,其次,真的不太够。

伊莎贝尔是无爱婚姻的典型代表,但她同时却又完美扮演者贤妻良母的角色,只是读完全书,我还是和作者毛姆一般始终难以接受。

《刀锋》: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刀锋》: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刀锋》: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截止到今天,我终于把毛姆先生的《刀锋》给阅读完。

其中,毛姆先生刻画的“莱雷”一角实在是令我震撼,我读完一本书的时间并不快,但是每读完一本,总会查阅各种关于该书的资料及众多读者的评价。

我想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在于每读完一本,都会让读者觉得意犹未尽,引人思考。

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美国青年莱雷因为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好友为营救自己而牺牲在战争中,因此当他从战争中归来后,他对人生感到前所未有的迷惘。

他不懂世界上为什么有罪恶、痛苦和不幸。

他既不肯进大学,也不肯就业,一心想要探求人生的终极。

他似乎在寻找着某样东西,当他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于是他只有选择“闲荡”。

他丢下未婚妻来到巴黎,又从巴黎遍游世界,最后到达印度,在那里他找到了他一直寻找的东西,从此对人生大彻大悟。

返回美国后,他当上一个自食其力的出租车司机,最终隐身人海。

这本书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还在于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一部关于终极价值的书。

毛姆先生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书中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影子,小说表达的主题是对人生的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

既然世间有善,为何恶亦相生?当美国正在建设一个“宏伟而繁荣的时代”时,莱雷却难以置身其间,他执拗要寻求心中那个让他难以割舍的疑问。

他在书籍中发掘,在静思中梳理。

为此,他几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热情,甚至放弃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也在所不惜。

莱雷与伊莎贝尔的爱情走到绝路,许多人认为这是偶然事件的结果,事实上是无法挽回的必然事件,用社会学中的价值冲突理论可以作出合理的解读。

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并不是整合,而是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这些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持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导致社会冲突。

生命有许多种形式,有些人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和崇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需要最好的派头,房屋需要最时尚的装修,需要最入时的画和最流行的家具做装饰,外表的浮华和笃定。

论《刀锋》中的自我救赎

论《刀锋》中的自我救赎

2013.02学教育27论《刀锋》中的自我救赎李微(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毛姆的小说《刀锋》展示了一个无所畏惧,始终抱着无我和无求态度的年轻人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人类不同于其他的生物是因为他们能够思考,需要安身立命之道支撑自己。

追寻的道路极其艰难如同越过一把刀的刀锋,薄而锋利。

[关键词]刀锋;生活;救赎;精神《刀锋》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拉里由于受到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影响,对生命感到迷茫,无法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中。

由此开始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走上了一条自赎的道路。

最终他在印度宗教中明白“恶”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应当尽力而为,完成了自我的建构。

生存、生活这两个词在很多时候被用来代表同一种状态,即存在着的。

实际上,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

生存是指保存生命,活在世上。

如“没有氧气人就无法生存”,如鲁迅所说的“我们此后实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死掉,一是生存”。

简而言之,生存是一切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生活是指为生存发展开展的各种活动。

它包括生存意义上的生理需求的满足,更多地指向精神层面,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代表了人类更高层次的追求。

有的人活着为了生存,而有的人活着为了生活,小说中的主人公拉里属于后者。

他本应像其他人一样,走一条预设好的道路:上大学,工作,赚钱,结婚。

但他拒绝了,内心的不安宁,物质上的繁荣并不能掩盖精神空虚的事实。

在人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后,能够使人产生幸福感的就不再是物质层面的了。

美国虽然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但同样给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亲历战争的人看到了生命的转瞬即逝,一种不安全感笼罩着他们,不明白生命的意义而成为信仰失落者。

拉里便是如此,他不相信那些教师能够教给他想要知道的东西。

他要找到自己生存的支点,追寻真理,只有如此才能真实地存在否则对他来说只是行尸走肉。

这便意味着要从尘世的樊篱中抽离,名利权情都必须抛弃,注定是不易的。

一个人要经历多少事、用多少时间,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刀锋》阅读感想

《刀锋》阅读感想

《刀锋》阅读感想“一把刀的锋刃很难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这是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刀锋》的开篇诗句,它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也揭示了主题——关于救赎与人生意义的探索。

故事的主人公拉里是一个年轻的美国人,他放弃了大好的前程和高薪工作,决定去寻找人生的答案。

他曾在战场上目睹了好友的牺牲,这让他对物质和名利产生了怀疑,开始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

在经历了漫长的旅行和思考后,拉里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与拉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朋友艾略特。

艾略特是一个社交手腕高超的人物,他热衷于出席各种社交场合,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

他一生都在追求着虚荣和浮华,却从未真正地享受过生活。

艾略特的结局令人感到悲哀,他在垂暮之年被人们遗忘,最终孤独地死去。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伊莎贝尔是拉里的未婚妻,她追求的是物质和名利,最终嫁给了一个富有但并不爱她的人。

索菲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她因为爱情的失败而堕落,最终被人割喉,裸尸抛入湖中。

苏珊是一个妓女,她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画家。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许多问题,其中最深刻的一个是: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追求物质的享受和名利的追求,还是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满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往往被功名利禄所迷惑,追求着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东西,却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

艾略特一生都在追求着虚荣和浮华,却从未真正地享受过生活,他的结局告诉我们,物质和名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拉里则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他放弃了高薪工作和舒适的生活,去寻找人生的答案。

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精神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通过旅行和思考,拉里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宁静,就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身不由己,被各种压力和责任所束缚。

刀尖上的救赎之路——读《刀锋》有感(1000字).docx

刀尖上的救赎之路——读《刀锋》有感(1000字).docx

刀尖上的救赎之路——读《刀锋》有感“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迦托·奥义书》《刀锋》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代表作之一,在国际上广受欢迎。

小说主人公拉里·达雷尔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幸福地活着,亦将平凡地死去。

但因为一件事,他踏上了寻求真理的路途。

拉里在十九岁时参军当了一名飞行员。

在飞行时,他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与孤寂。

在他的战友为救他而死时,他对人生感到迷惘,不懂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恶与不幸,他开始了他令旁人匪夷所思的转变。

整本书以此为契机讲述了他转变的过程。

他先是开始思考并怀疑人生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经历着人生命运的沉浮;萌发着最基本的哲学思考和自我意识。

如果仅仅只是做到了这些,拉里他仍然是个平凡的人,真正使他能够在人群中脱离出来成为鲜明个体的,是他敢作敢为的勇气和决心。

这点得以使他在无一舆论支持的情况下仍选择走自己的路。

这点也是我们所缺失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敢离开队伍去独自在刀锋上行走(狭窄的救赎之道)。

相比略显胆怯的无为而治,以及人性皮囊下爬满空想与慵懒的我们,拉里是一位充满理想的开拓者。

拉里拥有着对世界的主观好奇与渴望;有着勇往直前的决意;有着不惧千辛万苦脚踏实地的实干。

这样的人,怎能不鹤立鸡群呢?作为现实对理想的参照,拉里青梅竹马的伊莎贝尔无疑是一个趋近于大众价值的完美化身——她有着漂亮的脸蛋,温柔的内心及高贵的身份。

她几乎从未向生活屈服,且生活往往给她以希望与幸福。

她与拉里之间发生的事,无疑是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激烈碰撞。

譬如下面这个精彩的片段:拉里在巴黎拉丁区的破旧小公寓里对满心期待他回心转意一起回芝加哥的伊莎贝尔说:“我多希望你能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所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

我真希望能让你看到精神生活是多么令人兴奋,它能给你的经验有多么丰富。

它是没有止境的。

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

只有一件事同它相似,那就是当你一个人坐着飞机飞到天上,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只有无限的空间包围着你,你沉醉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里。

2024年刀锋读后感_4

2024年刀锋读后感_4

刀锋读后感刀锋读后感1如果感到迷茫,空虚,摇摆不定,无所适从,没有理想,或者说,正在失去理想,那就看看毛姆的小说。

月亮和六便士,刀锋,克兰德和拉里会告诉你怎么成为一名理想主义者,你要抛弃所有外在的束缚,踏上一条漫长、艰苦的道路,追寻一个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题,但是你得到的会更多,可能是整个世界,整个由你自己创造的世界。

这时,你壮志满筹,你雄心勃勃,你踏出了艰难却又欢愉的步伐,毛姆却突然给你一记警醒,你被人性的枷锁拷牢,历尽万难“发现了自己的平庸,但却为时已晚,这才是最残忍的事”。

王尔德曾写,美是天才的一种形式,或许坚定的意志也是一种天赋。

但是你不能回头,你瞥见了某种光芒,浩瀚无垠的精神世界在你面前沿展,你被吸引,你无法逃脱,“可能生活就是这样残酷和无情,你没办法不问自己,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你压根儿就控制不了自己的命运,到头来只会沦为稀里糊涂的悲剧。

”还有一种可能,前面所有的假设都不成立,甚至求知都是欲望的一种体现,逆反的欲望,强烈的、不顾一切的逆反心理,从头到尾只是一颗朦朦胧胧的心向往着某种理想性,在这种憧憬中心怀满足,而这种满足感究竟是在对精神的追寻中获得的?还是仅仅只是不甘趋附的自我安慰?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非得谈论宗教?但凡涉及精神世界,哲学都是不能回避的存在。

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精神的二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宗教本身就是哲学的一种形式,是对创世的一种解释。

书中有提到一个很巧妙的观点“世界并非是创造出来的,因为虚无生不出任何东西,世界是永恒自然的一种表现”,拉里在印度寻找的答案是一种神秘主义,类似于赫拉克利特提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黑格尔主张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是决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源泉和主宰。

而有如基督教不过是把这种神秘具象化了,对神秘主义的探索是哲学家的爱好,而基督教会要做的事却是根植大众和传教,它是一神教,这决定了其本质的不宽容,有吸纳一切和摧毁一切的野心。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毛姆《刀锋》里的18句话,句句深刻透彻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毛姆《刀锋》里的18句话,句句深刻透彻

《刀锋》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

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

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

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

本书是毛姆以自己真名作为叙事者的长篇小说。

书中人物虽都“另取其名”,内容却“毫无虚构”,都是源自毛姆与友人的亲身经历。

《刀锋》精彩摘录1.人生如果不想随波逐流,就等于是场豪赌,失败的人不胜枚举,成功的人寥寥无几。

2.悟道之途艰辛困难,如同跨越锋利的剃刀。

若救赎之路必经刀山,找到答案的代价为何?3.自我牺牲的情感足以压倒一切,就连欲望和饥饿都相形见绌,这是对自我人格的最大肯定,就算因此走向灭亡也在所不惜。

无论为什么牺牲,都无关紧要,值不值得也非重点。

这就好比美酒,只是更令人陶醉;也好比爱情,只是更让人心碎;更好比罪恶,只是更加使人着迷。

4.人往往妄自菲薄,智慧才是解脱之道;救赎不必靠出世苦修,只要舍弃自我即可;行事不为私利,能常保心地纯洁;责任就是契机,让人学习放下小我、成就大我。

5.大城市里总会有许多自给自足的圈子,彼此不相往来,自成一个个小世界,仿佛是一座座孤岛,隔着无法横渡的海峡,成员相互依赖,过着自己的日子。

6.无论男女,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更反映出生的地域、是在城市抑或农村学会走路、儿时常玩的游戏、从老一辈听来的传说、习惯的饮食、就读的学校、热衷的运动、阅读的诗篇与信仰的神祇,等等。

凡此种种,均造就了一个人的样貌,光凭道听途说不可能通盘了解,必得亲身经历,进而融入自我生命。

7.即使时间永恒,善仍是善,白依然白;中午的玫瑰虽不比清晨来得娇美,曾经娇美的事实并不会变。

人生的抉择 人世的感悟——论毛姆的《刀锋》

人生的抉择  人世的感悟——论毛姆的《刀锋》

成廉 ・ 萨默塞特 ・ 毛姆是二 十世纪上 叶最成 功 、 流行 最
的英 国小说家和副作 家 , 的小 说风格 接 近莫 泊桑 , 构精 他 结
巧 , 言 简 洁 , 法 锋 利 , 誉 为 “ 会讲 故 事 的 作 家 ” 他 一 语 笔 被 最 。 生 共 创 作 了长 篇小 说 2 部 、 篇 小 说 10多篇 、 本 3 0多 短 2 剧 0多
的欢迎。

《 刀锋》 出版 于 14 9 4年 , 是毛姆 14 9 0年 到美 国后写的第 部 小 说 。这 部 书 是 用 第 一人 称 写 的 , 且 书 中 的 “ ” 用 而 我 就
了毛姆 自己的真名实 姓。它是 以 2 纪侨 居英 国的奥地 利 0世 哲学家维特根斯 坦 为原 型写成 的。小 说重 点写 一个 参加 过 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美 国青年 飞行 员拉 里 ・ 雷尔 。拉 里在 达 部 队里结识 了一位爱 尔兰 战友 , 一次 战斗 中 , 位 战友 为 在 这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0 -- 5 (0 1 0 —O 5 —O 0 8. 0 3 2 1 ) 8 13 3 - . 4
血液来挽救其生 命 的愿望 。小说 围绕 着 主人公拉 里成 功地 塑造 了一系列形形 色色的人物形象 , 为读者 展示 了两 次世界

毛姆 及其力作《 刀锋》
进行 了接 触并 和一 位得 道 隐士 共 同 生活 了两年 , 通过 研 读 《 义 书 》, 受 了 吠 陀 经 哲 学 。 终 于 对 人 生 大 彻 大 悟 , 回 奥 接 返 美 国, 当上一个 自食其力 的出租车 司机 , 打算 隐身人 海 , 以终
天年 。
里完全 的人生 自主, 即使激起 的层 层 波澜终于恢 复平静。与 其说拉里是哲学 教授 维特根斯坦 的画像 , 们倒更愿 意相信 人 他实质上也 是作 者的理想化身 。 《 刀锋 》 的故事情节其 实很简单 , 由于各人 的价值观取 向 不 同, 接影响婚姻及人生 的抉择。小说 是 的 抉 择 人 世 的 感 悟

《刀锋》的读后感

《刀锋》的读后感

《刀锋》的读后感《刀锋》的读后感1除去宗教和寻找终极答案的部分,看到拉里就好像看到我的大千本人。

怪,自由,真诚,从不把外在眼光当回事。

讨厌包装自己,不费力迎合他人的喜欢。

作为一名普通人,抛不下虚荣心的伊莎贝尔没有和拉里结婚是必然的,往后的大半生里她却仍然苦恋也是必然的。

而我认为还有一件必然的事是,伊莎贝尔从未真正了解过拉里的内心。

所以她未曾真正拥有过他。

拉里愿意娶放逐自己的苏菲为妻,愠怒的伊莎贝尔因而用尽了恶劣的言语诋毁她,贬低她,耍心机手段拦截她的幸福。

我毫不意外。

也更加明白为什么可怜的伊莎贝尔配不上拉里的灵魂。

另一位值得感慨的是艾略特。

辛苦一生跻身名流社会,当作这辈子最高的`priority,和最后临终时的孤独形成了好不心酸的对比。

毛姆在阐述这个人物事迹时的客观让我由衷钦佩。

非但没有让读者对艾略特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偏见,还甚至能从他精心维护的奢靡生活中看到此人很多可爱的闪光点。

临终时他回邀请函上写道,“甚感遗憾,事先与天主有约。

”事先与天主有约,这份和他离世前physical condition极其相对立的优雅又怎么不让人佩服和难过呢。

如果他年轻时料想到自己将孤苦伶仃得离去,还会奋力追求这样的一生吗?会的。

他还是会的。

很久以前有一次我自言自语了很多烦恼,大千说,那就读书吧,你所有的烦恼早就在前人的书里有了答案。

我当然不敢对每本书都带着功利主义去读,指望读了就能解决我某部分难题。

但无疑毛姆这本确实给心里带来了清风。

最后,我很喜欢他留给苏菲的那句诗。

“宝贝,走吧,去看看那朵玫瑰花。

”路漫漫其修远兮,迷途时我准会想起这句话。

《刀锋》的读后感2之前看了毛姆的好多作品了,比如《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

今天我又读了他的作品《刀锋》。

《刀锋》讲述的是一个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

在军队中,拉里结识了一个爱尔兰好友:这人平时是那样一个生龙活虎般的置生死于度外的飞行员,但在一次遭遇战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在拉里的.怀抱中。

刀锋的读后感最新7篇

刀锋的读后感最新7篇

刀锋的读后感最新7篇时间是一把利刃,最终会把每个人雕刻成自己潜意识里以为正确的样子,这也许就是书名的用意吧,我们只能决定自身生活的一小部分,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也没有人知道你应该过怎样的一生。

下面给您带来刀锋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刀锋》读后感1“相信人生最大的满足在于精神生活。

”对于拉里来讲,用这句话形容他最恰当不过。

经受过战火的考验,经历过战友拿命相护的震撼,他看似迷茫,实则顿悟,物质的繁华,安稳的现状难敌内心的空虚,于是他选择“闲晃”,深入书海,走南闯北,做他人不屑一顾的劳力,以身体的疲惫换取精神的舒展。

甚至最后散尽积蓄,亦在所不惜,不管是他的人还是他的心始终都在路上,似乎无论落脚何处都能心安,又似乎哪里都不足以让自己真正的完全的歇落。

相比拉里,伊莎贝尔恰巧和他相反,丰富的物质生活才能带给她满足与快乐。

优雅的仪态,优渥的生活,对自己千依百顺的丈夫,一对乖巧懂事的孩子。

但凡是一个女子该有的她都有了。

按说,她该知足,可她却一边逢人炫耀着自己的恩爱幸福,一边还想得到自己昔日恋人拉里的爱,这焉能说不是她精神空虚的另一种写照?最是同情那个一生热衷于上流社会的艾略特,他生命的遵旨似乎就为那一个接一个的豪华派对,似乎只有日夜穿行在灯红酒绿,推杯换盏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感。

想起他临死前还不忘那一场已被出局的宴会,总会莫名的感到心酸。

多少风光无限时的前呼后拥也未必能换来耄耋之年时的嘘寒问暖…关于苏菲最后的结局,也许不能说是最好的归宿,但那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本应满满的幸福在一夕之间分崩离析,原来从天堂到地狱之间也不过一步之遥。

痛失所有,生无可恋之处,选择游戏余生也许不可取,可也轮不到像伊莎贝尔那样的人去指手画脚。

(就算她也经历过不幸,丈夫格雷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冲击,遭遇破产,而她的不离不弃一样让人动容。

但和苏菲的遭遇相比,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伤口不在你的身上,你又如何知道那究竟有多疼?好不容易苏菲有了从良的一线生机,终究也毁在伊莎贝尔的一己私欲上。

《刀锋》的读后感

《刀锋》的读后感

《刀锋》的读后感《刀锋》的读后感1拉里因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见到了一个鲜活生命在眼前逝去,他困惑于“生活为什么如此残酷、无情,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由此踏上了寻找真谛的旅程。

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迫切得心系着答案,一方面又不愿错过拉里寻求的过程,希望自己也可以通过走拉里的路得到救赎,却忘了这只是一部小说,而不是什么电子设备操作指南。

拉里为这个问题困惑不已,搅得不得安宁甚至无法正常生活,为此他放弃了读大学、拒绝了家人介绍的好工作、甚至是相恋多年的未婚妻。

未婚妻伊莎贝尔这样质疑拉里“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在问这些问题,如果有人回复,怕是早就有答案了”。

这个问题我也曾经思考过,为此看了一些营销巨作,却没能像往常一样从书中寻找到答案。

那段时间,我会问伴侣问好友,“你觉得活着的意义是啥”,这样无聊的问题可能就像“为什么1+1等于2”一样让人为难吧。

直到我走进心理咨询科室,一个着急按时收费的心理医生耐心的告诉我: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的。

医生的判断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当时的我怎么也不像是个大学生了吧。

书中有这样一段:“我觉得这些事情都特别幼稚,这玩意儿只会让那些大学二年级学生感到兴趣,但只要他们离开学校,就会统统忘到脑后,到时候他们得为生计奔波。

”哈哈哈哈,非常准确的描述了我,只能用生病了来解释。

好在毛姆的书里有个病入膏肓的拉里,他如此坚持且反驳那些质疑的人:”既然这些问题都被问了几千年了,这就证明他们没法子不去问,而且还会继续问下去。

“为此,拉里不远千里去异地体验做苦工的生活,例如在煤矿干活,在身体累的半死之后体会到了洗澡的美好,在工作之余喝个小酒打个小牌感到放松。

是否体力工作真的可以让内心得以平静,当身体足够劳累的时候,大脑也就没有精力去犯矫情了呢。

拉里的工友科斯也是有个有意思的角色,他会在喝酒的夜晚谈万物的本质与宗教信仰、谈灵魂与孤独,却在清醒的时候避而不谈,认为谈那些无聊的东西没有任何实质的价值。

《刀锋》中拉里的形象分析

《刀锋》中拉里的形象分析

2015.10《刀锋》中的拉里是一位与世俗格格不入的青年,他为了解决自己因战争而产生的,对于种种人生问题的疑惑,放弃了人们普遍追求的现实的物质生活,试图在精神领域寻找到问题的答案。

于是,拉里独自一人从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旅程,他住在法国临近大学与图书馆的低级旅馆中,研读了斯宾诺莎,威廉·詹姆斯,和笛卡尔等哲学家的作品,希望在这些智者的言语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启示,使自己的内心不再那样迷茫,可是,这些文字的作用并不如他所愿。

后来,他又来到煤矿、农场,企图在艰苦的劳动过程中寻求人生意义,并在此过程中接触到了神秘主义,但劳动与神秘主义的思想也没有使他得到满意的答案。

当这些西方式的精神慰藉都不能对他有所安抚之后,拯救拉里的印度宗教现身了。

正如文中罗摩克里希纳教会的长老对拉里所说,“东方能够教给西方的东西,比西方所想象的要多。

”拉里在印度确实是得到了比之前的所有都更多的人生意义。

在印度教经典《奥义书》中拉里探寻到了人生的真谛即精神生活的充实,因而,他又带着自我完善的最高人生理想返回了现实生活,以期安抚更多世人浮躁迷茫与不安的内心。

正是在这一“逃离”与“返回”之旅中,拉里呈现出他作为探索者与解救者的二重形象,并以他自身形象为代表,反映出一战后人们的生活困境与渴望,体现出毛姆对于一战后人们精神世界的观照。

一、自由的探索者作为一个有着单纯社会角色的人,没有情感、职业与经济匮乏的牵绊,使得拉里成为在物质层面上毫无负担的自由探索者,但此时的他还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

他独自一人从法国到印度,以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作为导向,从西方哲学一直学习到东方宗教,并在东方宗教印度教中获得了令自己满意的人生真谛。

正是印度教的“轮回说”及其美好与丑恶共存的世界观,使得他在精神上曾困惑不已的,生死与善恶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这使得他已不再仅仅是不限于物质层面束缚的自由探索者,而成为在精神层面也获得自由的探索者。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解放使得他明白了,对于某些事情会有的不可避免的结论,一个人能做的只有尽力而为。

【可编辑】2021年《刀锋》读后感

【可编辑】2021年《刀锋》读后感

2021年《刀锋》读后感2021年《刀锋》读后感1毛姆写这本书带给他极大的乐趣,原因为终于可以一吐为快,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

读罢一月有余,拉里的身影一直在脑海萦绕,我唯有一吐为快,才下的眉头,安心,舒心。

《刀锋》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局势不安,一派乱世,美国逐渐壮大,一派繁荣。

拉里在乱世寻求生命的意义,追求某种哲学,某种宗教,可以满足身心的人生法则。

他一点不爱钱,没有物质上的抱负且淡泊名利,相信人生最大的满足是精神生活。

他的形象与伊莎贝尔、格雷、艾略特等形成强烈的反差。

艾略特显得可悲至极,活着以社交为目的,宴会即是他的氧气,未受邀是奇耻大辱,独处是丢脸难堪。

艾略特、伊莎贝尔代表的是实用主义,物质主义。

爱情与理想,物质与精神,两种价值观的撕扯,碰撞。

让我们深度思考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

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

爱情与理想,物质与精神。

人自出生不同阶段亦有不同的需求,拉里年少参与作战,直面伙伴的战亡,诚然拥有一付二十多岁的皮囊,但他的心饱经沧桑,满是皱纹,已不能与同龄人相提并论,他与伊莎贝尔有隔阂,与艾略特有鸿沟是必然。

他的经历让他不再是一般人,他想体验,想探究,想找答案。

然而他只要觉得精神上的吸收达到了饱和,能学的都学了,此时做做杂役也显得特别快活,又回归了自然。

拉里的一生要么读书修行冥想,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自我觉醒,自我完善,自我探究,再觉醒,再完善,再探究……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但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若每个人都象拉里如此站在角落看世界,冥想,静思,内心平静,那世界谁去创造价值,经济如何循环,社会如何发展……世界是个多元结合体,各自独立又各自影响,物质基础推进精神生活,精神要求限制物欲泛滥。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无所谓对与错,适合自己的就好。

比如:阅读非常适合我!2021年《刀锋》读后感2没想到我能看完这本书,这本书已搁置许久,曾经看过几页,不知道什么原因,那段时间没能坚持看完,想来,可能看书也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书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刀锋》中的拉里与毛姆的人生哲学
【摘要】毛姆的《刀锋》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毛姆通过拉里这个执着的真理追求者的精神探索之旅,为现代人指出一条精神出路。

【关键词】毛姆;刀锋;拉里;精神探索;人生哲学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英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

他一生著作颇丰,共写了长篇小说二十部,短篇小说一百多篇,剧本三十个,此外尚著有游记、回忆录、文艺评论多种。

毛姆是一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探索的作家。

一方面,毛姆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竭力逼真地摹写人物,强调人性的复杂和矛盾;在更深层面上,毛姆的作品关注现代人的思想和感情,表达了现代主义的人生荒谬本质论。

正如法国传记作家所言:“毛姆不喜欢传统,但他是用传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喜欢。

”[1]毛姆这种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现代主义主题的方式是其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一个显著特征。

毛姆的长篇小说《刀锋》出版于1944年,是他70岁时发表的作品,小说在写作技巧和思想艺术上都达到很高造诣。

此书中文版译者周煦良先生在译序里提到“这是一部杰作,出版后不但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而且受到弗吉妮亚·伍尔芙夫人那个严峻的批评家的称许”。

[2](4)至今,这部小说历了年代的考验,已成为文学经典。

《刀锋》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还在于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蕴的小说,一部关于终极价值的书。

毛姆将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凝聚于这部作品中,书中有他自己的心路历程的影子。

小说表达的主题是对人生意义和自我存在意义的追寻。

物质富足而精神空虚的现代人如何摆脱存在的荒诞感和空虚感?如何获得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刀锋》中故事的背景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小说反映了那个时代西方世界的精神空虚、文化没落和强烈虚荣的社会心理。

周煦良先生在译序里说《刀锋》的可贵之处在于毛姆为我们提供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个时期的一个人物画廊。

[2](12)一战前的19世纪是个相信进步,充满乐观主义的时代。

而这种对进步的“信仰”主要由两个方面促成:一是科学的进步,二是财富的积累。

西方人曾一度把安全感和幸福感建立在科学进步和物质丰富基础上。

而这种过分的乐观只不过是种幻想。

叔本华说:“人们把科学和财富堆积得越高,相对于如此巨大的堆积物,人类难道不会越发的渺小吗?”[3](23)的确,人之越发渺小就意味着人在日益增长的科学和财富面前日益地贬低。

此时对人之贬低尤甚的即是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携带着近代科技和物质进步的巨大成果,带来了残酷的毁灭,击碎了人类将不断进步的乐观梦想。

自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人们挣脱了宗教对人精神和肉体的禁锢而获得自由。

没有了上帝主宰命运的人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及时行乐。

人们疯狂地追逐着物质的充裕和名望、地位,但许多人外表生活富足,内心空虚,精神颓废,心灵不得宁静,灵魂无所皈依。

人又被人性的枷锁所束缚。

自由使人们又陷入深深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

这种自由是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毛姆一直是个重视人的精神依凭的作家。

在《爱德华·巴纳尔德的堕落》中,他曾写道:“假如一个人得到整个世界,却丢失了自
己的灵魂,人就变成一堆僵硬而没有意义的躯壳。

”[4](102)敏感而有才华的作家毛姆看到面临精神危机中的现代人,渴望为人们找寻精神归宿,拯救人的灵魂。

《刀锋》中的主角拉里?达雷尔是以英国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而写的,当然拉里也反映了毛姆的人生哲学。

一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人们都处于发财致富的时代浪潮中,拉里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复原后,被当作英雄,有漂亮的未婚妻伊沙贝尔,有亲友为他提供的远大前程的工作,美好生活正在敞开怀抱等待他,而他却选择逃避这“美好生活”,他的“游手好闲”令周围所有人不解。

原来战争中他的战友为救拉里而牺牲,朋友之死使他受到强烈的震撼,死亡使拉里对生命有了独特体验,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人存在的意义。

这种情形即海德格尔所言的“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

“向死而生”的含意是:人们在平日里很容易隐身于公共意识之中,而忘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由于面对死亡而珍惜自己的生命,进而活出自己的价值。

这时的人才是“本真的存在者”。

此时的拉里本真自我的觉醒让他意识到人之存在的荒诞性后,他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拉里了。

死亡让拉里从原来那个乐观上进的青年而变得忧郁、迷惘。

“除非我对一些事情有了一定看法,否则我将永远得不到平静。

”“你想到一个一小时之前还是有说有笑,充满生气的人,直挺挺躺在那里,就是这样残酷,这样没有意义,你没法子不问自己,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仅仅是盲目命运造成的一出糊里糊涂的悲剧。

”[2](55)一心只想了悟人生的拉里告别故土,开始他的精神探索之旅。

为此拉里遍游世界,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博览群书,在读《奥德修斯》的原文时,在读斯宾诺莎和笛卡尔等的一些著作时,拉里焦灼不安的灵魂得到抚慰。

他开始感受到充实的精神生活是那样令人兴奋。

“就像乘一架飞机降落在巍峨群山中的一片高原上。

四周万籁俱寂,而且空气非常清新,像佳酿一样沁人心脾,自己感觉像个百万富翁。

”[2](80)“它是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

你是那样快乐,它使你对世界上的任何权利和荣誉都视若敝履。

”[2](86)但拉里最终的旨归不是西方的科学、文学、哲学和艺术,不是他从波兰矿工考斯第扣口中探听的神秘主义,也不是恩夏姆神父要把他当迷途的羔羊圈回去的天主教。

经过十年的探索游历,最后在印度找到了令他了悟人生的吠陀经哲学,寻得了灵魂的宁静,然后回到美国,遣散家财,隐没于人海之中。

小说题记也是摘自印度的吠陀经哲学著作《奥义书》里的一句话:一把刀的锋刃很难越过,因为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毛姆正是试图通过主人公拉里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追问人性的价值。

拉里经过艰辛漫长的探索终于穿越了人生这道刀锋,找到了生活的意义,领悟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只能通过精神生活来实现,以无我和无求的态度走上一条自我完善的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