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
通过教育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深层的思维能力,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创造兴趣浓厚、求知欲强烈、不畏权威,善于独立思考,能够发表有新意的见解、意志坚定等。
【关键词】语文课堂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很多,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程计划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主要从课堂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
一、引疑激趣,激活思维,唤起创新意识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发挥。
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点燃儿童心中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把教学活动变成“活跃”学生思想,启迪学生思考,诱导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敢想、敢思、开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精心呵护学生创新的心灵。
一堂创新型课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了真正的呵护和调动。
曾有学生在美术课上画出了方苹果,这看似怪异的行为其实却大有文章。
因为对于学生而言,未知的世界有多大,创造的空间就有多大。
面对画方苹果的学生,他的美术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他说出画苹果的原因,并鼓励他“早日发明出方形苹果”。
这位教师的行为,其实是尊重了学生的人格,鼓励了学生的创新。
我们应该为这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激励学生的言行而喝彩。
可以说,呵护创新的心灵,培育创新的胚芽,是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2.立足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认知的过程,情感的升华,思维的发展,学法的领悟,都只有通过其自身积极主动的求知和充分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学习,就能激发内心创新的意识,把创新作为主动的需求。
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
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摘要: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和职能的彰显,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重点针对家庭教育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构建,能对孩子的成长形成积极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本文从当代家庭教育入手,对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方面的主要职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旨在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有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职能;健全人格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推进的情况下,家庭教育作为对孩子人格成长和素质培养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组织形式,逐渐引发高度重视,如何促进家庭教育的创新,彰显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和教育引导工作中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因此学校教育中要对家庭教育的职能进行准确的定位,从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角度对家庭教育的职能进行系统的开发,为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健全人格方面的主要职能家庭是孩子的重要成长空间,孩子在家庭中学习和成长也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良好家庭环境的构建和家庭教育的实施,能有效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逐步形成。
具体分析,孩子的人格成长是孩子个性逐渐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对孩子的人格实施积极的教育和培养就是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对孩子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促进人生引导教育的贯彻落实,使孩子的人格得到逐步的发展和完善,实现人格塑造教育的目标。
在此过程中,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引导是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能为孩子人格的成长提供积极的思想导向作用、动力支持作用,有助于促进孩子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新时期在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培养孩子人格的重要性,要重点针对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家庭教育的合理化组织实施为孩子人格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空间,有效彰显人格教育工作的价值和作用。
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内容摘要】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将直接关系的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影响他们对师生关系、学习的态度、学习效率、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生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
而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关键词】健全的人格教师学生课程资源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健康优秀的国民,健康这一概念可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长大成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一位哲人说:“成才必先成人。
一个人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可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何等重要。
教师的任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
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
但在我国以前“应试教育”形式下,重智育轻德育体育,不重视对人格的养成教育的现象,在家长和部分教师的思想中还存在。
教育界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人格”的现象。
在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常看到了一个个血淋淋的悲剧:高考失利跳楼,父母一句话不顺心,跳河……不如果学生有健全人格,教育中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完全可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因此,在竞争异常激励的今天,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
一、健全人格所包括的内容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要有拨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二.教师方面(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教师的正确的教育观对师生关系,对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创新学生文化培养健全人格
创新学生文化培养健全人格如今的学校已不单单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场所,更是陪伴学生成长,促进其人格生成和精神塑造的乐园。
因此,学校应本着“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整体优化、提高素质”的办学理念,以课改为载体,以“乐学、好学”为策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生文化建设,不断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让校园时时处处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健全人格等方面形成优先发展的趋势。
学校学生文化的创建与创新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温馨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一、创新社团文化建设,塑造学生的品格和发展方向中学的学生社团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成长为教育的一道风景线。
新课程实施后,中学的学生社团活动才如火如荼地开展,这种教育形式也正在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同。
但在实践中,有些学校太多注重形式和对外界的影响,而忽视了社团生命的价值所在。
1.社团生本化应该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需要需要是学生社团活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需要,才能主动参与,主动探索。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关键,社团建设必须以生为本,把学生需要作为基本组织原则和活动宗旨。
学生社团建设生本化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其次学校要基于校本研究做出判断,即哪些活动学校具备条件,哪些是很有价值的。
一切从学生出发,如果有师资的话,极少数人的兴趣也要保护、发展。
学校要允许孩子经常调换,很多孩子可以通过多轮选择,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社团。
社团活动的项目设置要兼顾学生兴趣和育人效果,形式要多样。
唯有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视野,受到学生欢迎,增强活动效果。
只有学生自己感兴趣了才能认同。
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兴趣,即使是“小打小闹”,也能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2.社团活动内容生本化要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校园文化视野下的学生社团要突出生本化的社团引领方向,就是要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有自主的发展空间,力求所有的学生更喜欢自己的组织。
让学生在学生社团活动中学会“互相交往、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把社团建设成学生喜爱的场所和成长的乐园,让学生能更好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语文学科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策略论文
语文学科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的策略(淮安市王营镇中心小学江苏淮安 223000)[摘要]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审美,有助于学生探求人生,发展个性,增进知识,强健体魄,去私忘我,净化感情,最后求得身心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健全人格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与环境逐步取得协调平衡的过程。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特殊使命,理解学生在人格健全方面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健全;人格;策略【中图分类号】g40—01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指一定的社会文化,经过自身的主观努力和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使人格逐步健全化的过程。
健全人格不仅是个体的成长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问题。
学校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素质就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语文学科在学生健全人格方面的培养具有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
”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会感染学生,在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新颁布实施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小学语文学科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有哪些策略呢?一、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人生观是人格心理的核心,它影响着人的精神面貌,指导着人的言语行动,决定着人的道德、理想和情操。
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思想情操,使其养成诚实、奉献、俭朴、勇敢、负责、合作、进取等良好习惯,打下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现代公民的基础,打下做一个有志的、豪迈中国人的基础。
语文课本有许多反映人生价值取向的文章,如正确对待生死的《司马迁发奋写》;心怀亡国之痛,至死不忘祖国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示儿》等,这些课本人物的情怀、操守都闪炼着人性的光辉,显示了人格的力量,教学时,教师应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本还有表现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坎坷和不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如《海伦凯勒》、《轮椅上的霍金》等,这类文章的教学要挖掘他们人性中的闪光点,让他们的精神去感染和激励孩子们,特别是那些处境特殊的孩子,因此,对他我特别关注,经常和他谈心,更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不断在精神上鼓励他,课本中我们邂逅海伦·凯勒、霍金等不向命运低头的典范时,我不忘对他说:“我们的命运没有像他们那样不幸,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却对生活依然充满憧憬,霍金40年被病魔禁锢在轮椅上,依然说‘活着就有希望’!”老师的教诲,语文课本中典范人物精神的熏陶,使他明确了人生的目标,学习刻苦,捷报频传,令人欣慰;教材也有表现对爱的感受和理解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生的健全人格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个性特点、行为习惯、道德价值观、自我意识等。
下面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首先,家庭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学习最早和最重要的环境,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扮演重要角色。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和正直诚实,给予孩子必要的自由和支持,鼓励他们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家庭教育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一个温暖、安全和支持的地方。
其次,学校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学校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健康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方式,提供学生发展特长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担当社会责任的意识。
最后,社会教育也对学生的健全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社会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又一重要环境,各种社会教育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实习等方式,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社会教育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善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关注和关爱孩子的成长;学校要注重全面发展和思想品德教育;社会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1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
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1为了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友爱同学,热心帮助别人,不怕困难,努力克服困难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主要工作目标1.坚持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具体措施1.继续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心理辅导促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
2.进一步完善心理工作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
3.加强师生交流,以信箱为媒介加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
各种关于心理健康话题的大讨论1、学校环境、集体生活适应(如“我们的校园”;“集体生活真快乐”)2、基本学习技能、行为习惯训练(如“好习惯交朋友”)3、体验合作、体验友情(如“大家一起来”;“我和同学手拉手”)4、学习成功体验(如“我能行”;“成功体验真好”)5、学习兴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到兴趣乐园去”)6、自理、自立意识(如“今天我值日”;“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7、排除不良情绪方法(如“情绪气象台”;“让自己更快乐”)8、正确处理同伴人际冲突的方法(如“沟通化解小矛盾”;)9、自我保护方法(如“披着人皮的狼”;“自护在我心”)10、时间观念(如“做守时的好学生”;“时间的妙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小学育人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育人教育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小学育人教育是指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育人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制定一套科学的小学育人教育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实施策略。
1. 建立健全的育人教育体系,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合作;2.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活动;4.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5. 强化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育人教育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教育能力和水平;3.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校和家庭的良好互动;4. 加强学生管理,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5. 定期评估和总结育人教育工作,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
五、实施效果评估。
1. 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等方面;2. 定期对育人教育实施方案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3. 监测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实施效果的达到预期目标。
六、总结。
小学育人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教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的落实,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小学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探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案例的分析,发现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品德、思维等综合素养是有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关键。
同时,通过课堂教学、阅读活动、作文写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表达,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创新能力等方面。
此外,还需注重教师的示范与引导,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健全人格;问题;策略引言:人格的培养一直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
尤其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更是至关重要。
语文作为学科的核心之一,既是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构建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学生自身发展差异等因素,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和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健全人格的涵义人格正常和谐就被称为健全人格,心理学将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作为健康人格的主要评定依据。
健全人格属于相对含义,是相对于不健全人格而言的,在个人发展中,若人格发生偏离则需要予以纠正,通过人格纠正来达到人格健全。
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人需要具备爱心、宽容、忍耐、平和、乐观、节制、责任感、谦逊、守信、自省等品质,当然,这些是完美人格的体现,在现实当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有了目标才能够让人格不断健全、完善。
健全人格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小学生是人格健全培育的启蒙阶段,必须要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优化为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培育中存在的问题1.班级管理模式单一,学生个性化发展受到限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班级管理的多样性,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交技巧。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并培养他们成为有品德、有责任心和有社会意识的公民。
以下是一些关键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
1.价值观教育教育是塑造人格的关键环节之一,教师首先要提供正确的示范,树立良好的榜样。
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引导他们分辨是非,正确判断和行动。
此外,学校应该制定并执行明确的价值观教育方案,在各个学科中体现价值观教育内容,如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
2.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如何正确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团队合作、讨论和辩论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此外,学校也可以组织社交活动和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3.强调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品德教育课程、组织品德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品德。
学生在学校中经历的种种事情都是品德教育的机会,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正义、善良和公正。
4.注重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健全人格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时间和任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并规划自己的行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控力、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5.培养公民意识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要关注个人的发展,还要关注社会和公共利益。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和社会调查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培养他们成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者。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的教育也日益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他人,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到自己步入社会时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而现在社会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人,还需要有健全人格的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在学校里,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让他们的人格个更健全.而要培养健全人格的孩子,首先要有健全人格的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安静,优美的环境能对人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不易疲劳.相反,噪音污染,杂乱无章的地方就会使人烦恼,心情压抑,易疲劳.所以家里要一开始就为孩子创造一个益于学习的家庭环境.孩子一但步入学校,那么更多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老师的举动对学生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魅力的老师,总能使学生乐意接近,并视为楷模,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师性”.所以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还要主动与学生沟通,多去了解学生.从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现在的学生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溺爱.独立心强,独立性弱,承受能力差.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不仅仅只看他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抓住他的心理活动,看他是不是具有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要适当的给学生布置作业,要对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要注意学生课后的表现,进行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适当的布置作业,能够限制学生贪玩的心,慢慢的把学生培养成爱学习,有责任感的人.特别是由于现在是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成为了当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让我们从里面学到很多的知识,但同样也存在很多的负面影响.很多学生都沉溺于网络游戏.所以老师和父母都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生活,特别是父母,一但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一定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好让老师及时帮助自己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除了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外,学校应该多让学生参加一些不同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要培养良好人格的学生,除了学到知识和适应社会以外,还要让他们具有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他人相处.把他们培养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青年.参考文献1许惠英,人格教育论(M),北京,学院出版社,2000年. 2余潇枫,哲学人格(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3王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篇2]重视学生的人格教育,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一个健康的人格不仅具备扎实的学术能力,还具备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际关系素养。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1.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鼓励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赞赏和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自信心: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勇气去尝试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夸奖、肯定和组织各种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教师可以通过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教育机构可以组织道德课程和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
4.培养社会责任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教育机构可以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责任和义务。
5.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和校园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并培养尊重和支持他人的态度。
6.培养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发展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启发性讨论和研究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情绪的挑战。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认识、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处理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8.推崇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机构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
9.寓教于乐: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游戏、体育活动、艺术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总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
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徐月华在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教给学生固定的文化知识和单纯管好学生的纪律,而是转向塑造学生新型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合作、生存和做人。
班主任及学校的德育工作成效也取决于对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班主任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任,要善于把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着眼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塑造。
因此,班主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
一、班主任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水平,树立健康人格的典范,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和关键班主任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使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班主任人格塑造的要求。
在学校里,班主任、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班主任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班主任的完美人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班主任的人格不止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优秀的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
一个人格不健全的片面发展的班主任是造就不出学生的人格健全。
因此,要使中小学生的人格得到有效教育,关键是班主任首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人格水平,树立健康人格的典范。
1、班主任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用真理的力量和自身健全人格的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要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道德品质、坚定的教育信念和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用人道和崇高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做到自爱、自尊、自重,自觉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始终保持人格的完美和和谐,努力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形象。
2、班主任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民主、公正、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高尚人格品质;要不懈塑造自身完美人格,提升个人人格魅力,并把人格魅力作为一种教育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要热爱、尊重学生,以真诚、正直、平等、公正、宽容等优良的性格和人民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塑造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有效实施人格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论文]
有效实施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摘要:健全的人格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中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人格。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人格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格教育;策略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27-01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在思想上,会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文化上,会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在人际交往上,会具有豁达开阔的胸襟,能够与人愉快相处。
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就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发现问题,并善于客观地分析问题,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人格,这既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人格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人格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学生非常容易受一些不良影响。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要对学生“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这一切都说明,语文课程改革重点定位在怎样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不仅是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质功能,更是实现语文教育“元”的价值。
2、人格教育是体现高中语文教学功能的有效方式从高中语文教学功能的角度出发,它的全面性、深入性以及发展性,需要人格教育来体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多地向学生传授统一的理论和经验,很少因材施教,虽然也一直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在很多方面绩效不高。
同时,还存在着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问题,使得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与现代教育理论相悖,不能够成长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挖掘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功能,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人格的形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的遗传,一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由于每个人的遗传和社会实践各有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格差异。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主要注重的是遗传的因素较大,其社会活动的范围决定了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尤其是在班集体中不断培养和完善健康人格的空间最为广阔。
因此,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肩负的责任也就十分繁重。
《三字经》中“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古训,所强调的就是这方面的责任。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一、高度重视班风建设营造培养健全人格的良好环境集体由个体组成。
集体,是个体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活动集体,直接决定着小学生在健全人格形成方面有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没有一片肥沃的土壤。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斑风建设,通过选好班干部,树立榜样;根据班级具体实际确定整体努力方向(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儿童们团结起来,学习做新中国的小主人”,“爱党、爱祖国、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等就是小学生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制定和实施良好的行为规范(如引导学生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建立适度的表扬、批评、激励、约束机制,营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良好班凤,使学生在良好的班风中陶冶性情,潜移默化,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
二、时时处处维护小学生的人格尊严尊严,是健全人格的核心。
维护人格尊严,就是要保护和培养人的自尊心。
自尊心与先天性格遗传因素有关,而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形成于后天的社会生活。
后天的优化会极大地改善先天的不足。
作为学生集体生活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尊需要,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原动力。
有了自尊心,就会有自觉性和上进心;丧失了自尊心,就会自我否定、灰心丧气。
培养自尊心,关键是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树立自信心,增强价值感。
创新教育与培养创新素质
第17卷第3期2004年5月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I Of Henan Business COIIege VOI.17 NO.3May.2004收稿日期:2003-02-05作者简介:崔东升(1953-),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
创新教育与培养创新素质崔东升〔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15~~~~~~~~~~~~~~~~~~~~~~~~~~~~~~~~~~~~~~~~~~〕摘 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素质是时代的呼唤,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进一步深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创新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唤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灵活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独立完美的个性,从而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关键词:创新素质;创新教育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928(2004)~~~~~~~~~~~~~~~~~~~~~~~~~~~~~~~~~~~~~~~~~~03-0087-03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时代呼唤着教育必须培养创造型人才,谁拥有了创造性人才,谁就占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利,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
我们要赢得教育与改革发展的主动权,从现在起就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改革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各个环节,探索新形势下创新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素质的必要性1.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素质是时代的呼唤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
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主要靠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来实现,那些埋头读死书、循规蹈矩,没有主见、随波逐流、不会创新的学生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浅谈创新教育及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 6 权利 与义务 、 权利与责任 的设 置是 否合理 。只有这样认 真把好关 , 才能起到对 法规统一审议 的 目的 , 提高地方立法 的质 量 。 是 法 制 委 员 会 进 行 统 一 审 议 时 , 抓 住 重 点 各抒 二 要
己见 。 要在诸条审议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 难点 和有争议 的条 款进行审议 , 着重在合 法性、 协调性 和规范性上把好关 。三 是要不 断完善统一 审议机 构, 力创造条 件逐步增 大具有 努 法律 和经济专业 知识 素养 的专职委 员 的比例, 以便 更好地 担负起统一审议 的职责 。四是要 健全和完善统一审议 制度 的规划 , 使统一审议工作步入规范化 、 制度化、 程序化轨道 。
健全 的人格 。 广义 的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综合教育模式 。 狭
义 的创新教育是指专门对学生的创造 力进行培养 和训练教 育 包括创造思维、 创造方法 、 创造技能 、 创造精神等方面 的
培训 。
二 、 新 教 育 与 素 质 教 育 的 关 系 创
“ 素质教育” 以提 高民族素质 为宗 旨的教育 , 是 它是依 据《 教育法 》 规定的 国家 教育方针 , 眼于受教育 者及社会 着
可行性和立法依据 。( ) 2 法规 的基本框架 、 体例结构和 主要 内容及法规条文表述是 否简明 、 准确 、 规范 。 3 创制性 问题 ()
及 其 它 焦 点 问 题 。 4 与 宪 法 、 律 和行 政 法 规 是 否 相抵 触 。 () 法 () 世贸 组织规 则和 本省 其他地 方性 法规 是否 相矛 盾 。 5与
维普资讯
委员 会 的 作 用 。 制 委 员 会 在 统 一 审议 中要 注 意 尊 重 、 真 法 认
听取 、 充分吸纳专 门委 员会 的审议意见 , 这是提高地方 立法 质量 的 重 要 环 节 。 三、 完善统一 审议 制度是提升审议 水平的根本保证 。 实 行 统 一 审议 制 度 , 立 法 在 立 法 程 序 上 所 强 调 和 在 立 法 实 是 践 中所 坚 持 的 基 本 审 议 制 度 , 立 法 程 序 中 不 可 逾 越 的 重 是 要环节 。 作好 这一环节的工作 , 要 一是法制 委员会要加强 与 法制工作机构和有关专 门委员会 的合作 。法制工作机构 应 及 时 综 合 整 理 各 方 面 意 见 , 调 研 、 证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法 规 在 论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1. 引言1.1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人格是一个人的灵魂,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个性的集合。
一个健全的人格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顺利,也可以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健全的人格能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可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一环。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发性也是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
只有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就,才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关键。
通过情商教育和社交训练,可以使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是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目标。
只有通过正确的生活态度,小学生才能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对其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让小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完整的人格,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将成为他们行为和决策的准则,对其终身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需要从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
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道德榜样,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而学校则应该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需要注重激发他们内在的道德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正能量的故事、鼓励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热爱他人,关心社会。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在长期以来,在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过于强调教师要领悟大纲和驾驭教材,所以数学教师钻研教材比较深入,相对研究学生思维不多,所以选择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法也较少。
数学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学成效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密切关联。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由于学习的知识较浅,在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学习方法也不复杂。
学习内容增多、内容加深,特别是数学学科,知识要求从初中的“比较形象”变为高中的“相对抽象”,从大多的文字叙述变为符号表达,学生的知识结构会发生许多变化。
从创新思维特征,数学兴趣,学生个性品质以及问题解决表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个性品质;创新训练;学习兴趣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一批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如果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就会按常规的解题方法及自己的直觉来解决数学题目,以致导致缺乏反思。
这种思维能力是任何正常人经过培养都可以具备的。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
一、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质疑问难是锻炼思维,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进而达到自能读书的一种有效手段。
古人云:”学贵置疑。
”,”疑是思之路,学之端。
”质疑问难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
所以,教学时我总是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问难。
1、热爱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不断求索,努力奋斗的前提。
兴趣的激发是指把学习需要由潜优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并对学习方向和进程进行制约,苏霍姆赫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论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
论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教师和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是一些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1. 以身作则:老师是学生的楷模,他们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和品德。
老师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积极正面的榜样影响学生。
2. 引导讨论与互动:开设讨论和互动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道德与品德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思考。
3.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价值观:在课堂上建立明确的规则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教师应该解释这些规则和价值观的原因,并鼓励学生遵守。
4. 让学生参与项目和活动:参与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项目,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5.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情感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6. 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肯定: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肯定,鼓励他们坚持正确的行为和品德。
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7. 组织教育游戏和角色扮演:教育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学会处理道德和品德问题。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体验不同的行为后果。
8.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教育学生建立自律意识和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相应的任务和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和承担责任。
9. 与家长合作:家庭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环境之一。
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并及时沟通学生的情况。
10. 评价和反思:定期评价学生的品德发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正确的道德标准。
在小学品德课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需要教师注重自身影响力,引导讨论与互动,建立明确的规则和价值观,让学生参与项目和活动,鼓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给予肯定和奖励,组织教育游戏和角色扮演,培养自律和责任感,与家长合作,进行评价和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实施创新教育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走进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全方位的推动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时期。
创新型人才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独立人格,也就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具有勇于探索真理,坚持真理的高尚品格。
素质教育的裨是全面教育。
它要求教育工作者对被教育者全方面负责,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在构成人的诸多要素中,人格是第一要素。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懈地更新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从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远离了野蛮。
人格,就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建立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造就高度文明的人;而高度文明人的重要标志就是要有较高的人格素质,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和社会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人格的不同层次。
因此,人格教育应该是一切教育之本。
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思想意识、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
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建构提供了良好条件。
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冲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
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
人格失落是当前我国学生中一个应当重视的现象。
改革开放半我国的社会生活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但急剧变革的时代步伐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许多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也伴随着科技文化的引进进入我国校园,使得我国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陷入了冲突、困扰,甚至一度出现混乱状态,心理状态的倾斜与失衡普遍,人格“低落”、“缺失”、“变态”等现象呈现出增长势头。
这是很令人忧虑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实质上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新的“希望工程”。
从更广的视野来思考人格教育的价值,它还具有推动、升华社会文明的巨大作用,是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
学校人格教育,正是着眼于对青少年一代优秀人格的塑造和构建中华民族的新文明。
因而意义是重大和深远的。
本世纪20年代以来,“人格”已成为西方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人格教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新朝流。
日本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阔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的精神。
新加坡历来重视智商指数教育而著称于世。
但近年来学生自杀现象频繁。
据对自杀未遂者调查显示,因学校原因而企图自杀者占多数。
为此96年吴作栋总理呼呈全民,从重视智商教育中摆脱出来,重视教育。
他要求要新加坡建立一个关心他人,思想崇高的社会。
美国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开始把品格教育作为刻不容缓的教育大计。
克林顿总统在他的第一任期内的教育计划中就提出:“要培养有责任感的一代。
”并把品格教育作为教育重要一环。
德国最近出版的《德国教育面临挑战》一书告诉我们:“德国教育改革一个重要范畴是,学校不是传播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品德、性格的培养。
”综上所述,实际上是一个人格教育问题,即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人格问题已经成了全球性的问题,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历来的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
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也兴趣了“人格”研究热。
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如心理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人类文化学家等,都对人格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出版了许多论述人格问题的专著和研究报告,也相应地形成了众多观点各异、学派纷呈的人格理论或人格范型。
近些年来,我国人格研究已不再局限在道德人格的层面上,已逐渐深入到人格的深层,开始在文化和民族特性意义上探索人格内涵、分析人格构成、考察人格现象、规范人格行为。
从某种角度,只有从传统文化的高度,才能揭示出人格的历史继承性,也只有将传统观念与现实发展相结合,才能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处在变革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时代,传统的人格,落后、愚昧的心态必将受到冲突,一些固有的人格模式也必然发生裂变和重塑。
因此,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开展人格结构、要素、外在表现的研究,重视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人格取向的探讨,将个体意识与集体观念、传统的理想人格与权利义务统一的现代人格引向既符合时代标准又具有个性差异的健全人格,这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化、拓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一)课题的界定人格教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个体良好人格的教育活动。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格”词条标出了三种意义: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三是指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
也就是说中文“人格”是在与以上三种意义相对应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法律人格等多重意义上使用这一词组的,即以性格、气质、能力为特征的“心理人格”(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与个人的气节操守、道德品质、人格情操相关的“道德人格”(moral standing或moral quality);和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法律人格”(legal capacity或personal right)。
近现代西方所使用的“人格”(personality),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mask),其字意为“剧中角色”。
从词源意义上讲,“perosnality”(人格)是用面具进行的角色表演,是指人从自身中筛选出来的公布于众的某些侧面,即向外展现的特质。
丰子凯先生曾做过形象的比喻,他把人格看作一只鼎。
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人的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
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完满健全的人格。
人格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先天素质只是为人格形成提供一般可能性,教育和社会实践对人格的形成更有赖于人格教育的教化作用。
本课题的理论假设为:在素质教育理论、人格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整体优化小学人格教育各种因素(包括确立人格教育目标及操作过程,引入EQ理论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及途径和措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自变量),以达到促进个体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使个体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均达到和谐的发展,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动机与自我意识,建立一个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使小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的目的(因变量)。
(二)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人格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全、优良的人格,主要包括价值观、人性、基本人际态度、情感、承受挫折能力、民族文化意识等。
围绕上述目标小学人格教育的内容,应具体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1.感激:感激,是每一个弱小的个体生命由于他人关爱而自然的萌发的最早的情感体现,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应该自觉地不断地巩固扩大。
2.学会同情:人是讲感情的自然的人、群体的人、社会的人,社会、自然,我们全部的生存环境因此而让人留恋。
3.学会尊重: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对别人的贬损永远无助于自身成长。
4.学会坚强:人生总有不如意,总有坎坷、困难,面对挫折,坚韧才能强大。
好比长跑,最难受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挺过去就有坦途顺境。
5.学会节制:人的物质欲望一旦任由膨胀是无法满足的,人的各种活动一旦任同泛滥只能适得其反,包括嬉戏游乐都必须有节制,你得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负责任。
6.学会大度:宽厚善让的人最受欢迎,幽默乐观的人最受喜爱,不要鼠肚鸡肠,心胸狭隘的人只会自寻烦恼,做什么事成功率、满足感都差。
7.学会审美:注意外表美、服饰美是无可厚非的,但更重要的是气质美、风度美、品格美,要明白美是有层次、有品位的。
以上的设计集中针对于学生情商与德商的培养,情商培养比智商培养重要,德商培养尤重于前两者。
应该使学生明白这样的道德:一个人应该是有优秀知识与智力的人,还应该是有优良情感与气度的人,更应该是有优越品格和德行的人。
三、实验方法和原则1.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整体优化就是要从教育和外部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入手,从教育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入手,把各种教育因素、途径、力量组成有机的整体去施加影响,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
同时,讲求效率,以最少的支出,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率,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最优发展。
2.主体参与: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认本;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着的个体。
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程度。
在实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有关教育和发展过程的决策,成为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人;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各种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3.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人格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地发燕尾服,这里所说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智力的发展,它是以教育方针为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前提,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智力以及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同时,学生人格发展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这个基础便是我们常说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以及学生学习、生活、做人、审美、劳动等方面的最基本的素质。
因此,要在扎实搞活经济好基础训练过程中,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充分、自由发展。
4.总体和单科单项相结合:人格教育实验一方面是整体综合性实验;另一方面根据实验的需要、实验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和师资条件,开展单科单项实验教育活动。
四、实验的实施(一)实验的步骤:1.准备阶段(2001.3--2001.7)(1)制定方案的论证方案(2)通过观察、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人格状况(3)对教师进行有关人格理论培训2.实验阶段(2001.9--2003.7)(1)建立学生素质与人格发展档案,将调查分析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勾画学生个性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思路(2)开展健全人格教育工作(3)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工作3.总结阶段(2003.8--2003.12)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分析,总结经验形成报告。
(二)实验的途径及方法1.提高教育者的人格水平,树立健康人格的典范“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但是,它无法取代人格的力量。
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善的人格。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努力提高教育工作才自身的人格素质。
对于受教育者而言,教育者的人格示范是其最直接的“榜样”,一个自身人格已“失度”的人去做别人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造成“台上你讲,台下讲你”的局面,不但起不到预期的作用,反而使双方的人格向更加“失度”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