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美学
21世纪中国美学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0715321世纪中国美学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孔子美学的历史回归与当代阐释蒲友俊(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成都610110)摘要:原始儒家特别是孔子的思想,具有当代美学所需要的丰富资源,如民间本位、现实主义超越和审美与娱乐共融等。
但由于它先秦以后走上了一条与道家思想截然不同的历史之路:道家哲学在汉代以后走上了美学化的道路,而儒家哲学则走上了意识形态化的道路,因而其丰富的美学思想被历史地掩盖了,歪曲了,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发扬;更因上世纪以来种种激进主义的干扰和挞伐,有关研究极为冷落,其深刻的美学内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掘、阐释。
而在今天,这恰恰应该成为中国美学一个空前重大的历史课题。
关键词:原始儒家;孔子美学;民间本位;审美文化;现实主义超越;审美娱乐作者介绍:蒲友俊,男,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文化与传播学系教授。
当代前沿美学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精英与大众,超越与回归,审美与娱乐的共存,是一个在实践上折中、综合的时代。
一种具体的美学可能都在两极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但这两极在全球一体化和生活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互相碰撞又互相融合,互相平衡又互相消解。
所以,就现代这个整体来讲,审美实际上处于一种“中和”的状态。
生活的多中心不存在了,人们和意识形态都很难仅仅借助政治权力为自己推行霸权了。
当今的美学,既不是统治者说了算,也不是学者说了算,而是消费时代的市场机制和消费者说了算。
美学大众化,美学生活化,美学注入到文化的各个领域,不再是少数精英陶醉的“韵味”、“意境”。
可以这样说,正是到了这个时代——人们称之为“后现代”或“消费时代”,美学才真正从“宫廷”(有君主的“宫廷”和没有君主的“宫廷”)、“学院”走向了民间,开始了谁也阻挡不了的世俗化历程。
浅谈21世纪的教育美学
2 教 育美学的学 科性质 与特 点
众 所 周 知 , 多 学 科 相 互 渗 透 , 缘 学 众 边 科 和 交 叉 学 科 大 量 涌 现 , 已是 现 代 科 学 这 发 展 的 一 个 重 要 趋 势 。 育 美 学 也 是 在 交 教 叉 学 科 日益 繁 茂 的 态 势 中 产 生 的 , 融 现 是 代 教 育 学 和 美 学 、 辨 与 应 用 于 一 体 的 新 思 兴 学 科 , 有 基 础 理 论 学 科 和 应 用 学 科 的 兼 特 点 , 一 门 理 论 性 与 应 用性 相 统 一 的 交 是 叉 学科 。 方 面 , 育 美 学 是 教 育 学 理 论 与 一 教 美 学 理 论 渗 透 的 结 晶 , 要 充 分 尊 重和 运 既 用 教 育 学 和 美 学 的 知 识 , 要 对 它 们 加 以 又 超越 。 另一 方 面 , 育 美 学 是 美 学 理 论 在 教 教 育 领 域 的 应 用 和 落 实 , 主 要 任 务 是 研 究 其 如 何 用 美 学 的 原 理 和 方 法 去 指 导 具 体 的 教 育 实 践 , 一 切 教 育 现 象 作 全 方 位 、 层 次 对 深 的 美学 思 考 和 审 美 检 视 , 力 探 究 让 教 育 着 依 照美 的 规 律 与 心 路 历 程 来 运 作 与 发 展 , 从 而 通 向 审 美 化 的 境 界 , 提 高 现 代 教 育 以 的整体 质量 。 教 育 美 学 作 为 ~ 门 独 具 特 色 的 新 兴 的 边 缘 学 科 , 自 己 的研 究 对 象 和 探 索 的 领 有 域 , 体 来 说 , 主 要 研 究 以 下 问 题 : 育 具 它 教 美 的 本 质 、 涵 和 特 征 ; 育 美 的 基 本 形 内 教 态 , 育 美 的 功 能 ; 育 美 的 创 造 、 赏 与 教 教 欣 评 价 等 。 统 教 育 产 生 于 农 业 文 明 向 工 业 传 文 明 的 转 变 过 程 中 , 适 应 科 技 发 展 和 社 是 会 生 产 力提 高 的 产 物 , 客 分 离 的 思 维 方 主 式 渗 透 于 教 育 教 学 之 中 , 育 教 学 思 想 是 教 建 立 在 物 质 能 源 与 资 源 开 发 利 用能 力 的 功 利 化 的 人 才 观 基 础 上 , 此 占有 更 多 的 知 因 识 和 技 能 , 得 外 在 自 身 的 身 份 就 成 为 教 获 育 的 目的 。 种 教 育 使 一 切都 平 面 化 , 序 这 秩 化 和 符 号 化 了 , 的 全 面 发 展 受 到 肢 解 和 人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美学”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牵头设立,并亲自授课。
课程设立后,依托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在美学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勤力耕耘,蒋孔阳先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美与美的创造》,由其任主编、朱立元任副主编的《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朱立元撰写的《黑格尔美学论稿》、《接受美学》,与张德兴合著的《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述评》等影响甚众,为美学课教学积淀了厚实的知识基础。
进入新世纪后,中山大学把美学课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推广到本科生中去,这也促使我们在美学理论课教学如何通俗化、深入浅出方面下功夫改革,以便使文理科低年级学生能够喜欢听、听得懂、学得进,这样美学课就形成了面向文理科学生的公选课和面向中文系的专业选修课两种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前者较为普及、后者较为专业。
为夯实根基,扩展视野,吸纳信息,近年来美学团队在美学理论相关的分支研究上用力甚勤,先后有《西方美学范畴史》、《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国美学范畴史》、《中国美学史教程》、《西方文论教程》、《西方美学思想史》、《世俗与尊严:杜威的艺术哲学》、《研究》、《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等大量著述出版,受众褒誉众多,频频获奖,同时也为美学课提供了深厚而广博的知识背景的支持,使美学课教学的深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由朱立元主编的《美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年又作了较大修改,出了修订版,反响良好,为国内100多所大学广泛使用,受到普遍欢迎,是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美学教材之一。
现在,由朱立元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西方美学史》重点教材也已启动。
相信在美学团队集体努力下,美学课教学当会沿承传统、突破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
21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之构想-1
21世纪中国美学史研究之构想美学史研究是一个学术生命尚年轻的领域,它的成型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陆续产生的几部美学史著作成为其成就的显示。
美学史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和改革开放以来曾经一度出现的美学热的基础上的必然发展,是基础理论向美学史的逻辑推进,美学的研究范围显然就扩大了。
中国美学的内容浩淼无边、内涵深邃无比,因而从史的视域加以解读、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学史著或冠以“历程”,或标以“大纲”;或从理论角度,或从思想层面,表述着对美学史的总体理解和体认。
有的已经刊行,有的尚待竣稿;有的是通史规模,有的则是从断代入手,延续进行,终成通史。
这种状况便给美学史研究留下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1世纪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前景是广阔的,但还是绕不开这样两个大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做?进一步确定美学史研究的对象,这是关于美学史“是什么”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美学史应当避免中国文学史著中所出现的两种偏颇现象:中国文学史仅以文学作家和作品为对象;而中国文学理论史就纯然讲述的是文学理论家和著作了。
当前最需要克服的则是把中国美学史写成美学理论史即美学理论的史的偏向。
在研究对象上,我们认为应当实现美学思想和审美形态的结合。
后者表现于艺术事实中:前者或体现在美学理论中,或体现在审美实践者借助于感性形态的美学作品所表达的美学思想中。
一部中国美学史如果离开了千姿百态、斑斓多彩的艺术事实,将是何等地缺少血色!当然,艺术事实不是美学史的全部或基本对象,但是,它在千百年中所创造出来的美态、美色、美感,正是美学研究所应加以体认和需要回答的。
应从艺术事实出发,概括出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跟美学理论所揭橥的美学思想相比照、相辉映。
但常常是某一美学门类的形态已经产生和出现,而其理论概括却迟迟没有产生和出现,例如对陶器、青铜器的研究。
因此,对这些审美现象的解读就无法依靠姗姗来迟的美学理论。
《美学》教学资料全部
《美学》教学资料全部南通大学美学高金生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描述教材使用电子教案绪论第一章 美的本质第二章 美的形态第三章 审美范畴第四章 审美感受第五章 审美教育多媒体课件绪论第一章第二章考核办法单元测验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试题库参考文献《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美学学分: 3 总学时: 54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高级文秘)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师范、高级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审美活动论、审美经验论、审美形态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等理论的讲解与研读,借助已有的历史考古文献、丰富的文学艺术资源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充分发掘学生的审美潜能,调动他们已有的人文知识储备,使之在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期基础上,能较为充分地把握自然的奥秘,人生的价值、社会的真谛和艺术的意蕴 ,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编导论: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6学时)本编着重探讨审美现象与审美学科的区别,美学学科的形成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以及美学与人生之间的根本联系。
掌握美学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的同时,不可忽视它的现实性与人生切己性。
第一章审美现象和美学学科的形成(2学时)1. 了解:人生与审美现象2. 识记:审美的历史性3. 掌握:美学学科的诞生第二章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2学时)1. 识记:美学发展简明线索2. 掌握:美学的研究对象3. 了解: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第三章美学的基本问题(2学时)1. 识记:美学的哲学基础2. 掌握:美学的内在问题3. 了解:审美与人生第二编审美活动论(9学时)本编主要探讨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以及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与类型。
明确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美因人的存在而有价值,人的存在因为拥有美而升华。
第一章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3学时)1. 识记: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2. 掌握: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3. 掌握: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4. 了解: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第二章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3学时)1. 掌握: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2. 掌握: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3. 识记: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第三章审美活动的发生(3学时)1. 了解:审美发生理论概述阿2. 掌握: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3. 识记: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第三编审美形态论(10学时)本编主要论述中西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主要审美形态,重点掌握悲剧与喜剧,崇高与优美、丑与荒诞以及中和、气韵、意境等审美范畴的内涵与精神。
迈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胡价值取向――兼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迈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胡价值取向――兼论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育是属于最高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美育所追求的是教育理想的最高境界,即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然而,已往的学校美育大都只把美育价值取向定位于工具价值,即把美育视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或是审美的人的手段。
这种价值取向的偏失使美育步人误区,表现为:其一,把美育局限在音、体、美等学科的教学中,美育似乎仅是音、体、美教师的任务,与其他教师无关,其二,把美育置于次要地位,当美育无关“升学”的大局时即可将其砍掉。
其结果致使学校美育偏离其追求的目的,不能体现其根本价值。
学校美育的这种境况关系到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的最高理想如何定位的问题。
本文试从美育的价值及价值取向和学校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学校典育的价值与价使取向的理性思考之初步门释要弄清美育的价值,首先要弄清美的价值及美的本质。
以往美育价值的偏失,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出现误差所致。
对美的本质的认识最经典的是马克思提出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G1,而人的本质特征恰恰是在二自由自觉的活动”中产生和体现的fx I0他还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从这个意义上看,美的尺度就是火洲盯引睡今":在“美”的境界中}s.}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自由发展居于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美的尺度即人的解放的尺度丢人的娜放的标志是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全面发脱的尺度。
由此“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t的.完润的展现”md从价值观的角度看,美就是真、普统一的主体自由的最高价值。
因此,美育的价值与其他价值的不同就在于,它既直接表娜个人自身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塑造个性,帮助人形成自我超越的能力,实现育“美的人,之目的;又要把对美的鉴赏和创造作为人类一种创造容观世界和完善自身的价值定向,用以边求彼育的理想。
这样,学校美育的价值取向应是:以美育人、育“美的人”、“美的人”〔或完美的人),而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审美能力或审美的人这一工具层次。
《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整合与创新
《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优化、整合与创新作者:陈博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3年第06期当前美学教学面临着教材众多,课时压缩,美学新问题新思想不断呈现的现状,所以,应该优化、整合并创新美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一方面,优化课程教学体系,积极吸纳新的美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很好地将多媒体教学和讨论式教学运用到美学教学中。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优化学科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实践,进一步发挥美学“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功能,为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发展贡献力量。
美学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优化《美学》教学涵盖了美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等内容,知识面广且容量大,教学难度大。
加之新的美学问题和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因而,如何更好地优化、整合与创新《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成为当前美学课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下个人的浅见。
一是作为一门学科,“美学”的独立是以1750年“美学之父”鲍姆嘉通的同名著作《美学》第一卷的出版为标志。
但是美学的学科史并不等同于人类的审美史,同前者相比,人类的审美史更为悠久。
我国先秦两汉和西方的古希腊时期的先人们已经在探讨美的问题,只是这种探讨往往和哲学问题、伦理问题混杂在一起。
鲍姆嘉通的贡献在于从人的心理的“知”、“情”、“意”三方面入手,在逻辑学、伦理学之外,提出“美学”这一学科概念,从而为研究人的感性认识的科学划定了范围。
在美学所走过的二百六十多年的学科历史中,中外涌现出了一大批研究美学的论著。
国外的“美学”经历了从“本体论美学”到“语言论美学”再到“生活论美学”的发展过程,特别是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和消费文化的崛起,美学转向生活已是大势所趋,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提出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命题。
于是,分析美学逐渐式微,实用主义美学兴起。
随着人与环境矛盾问题的凸显,生态保护成为当代的时髦话语,“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也成为当今国外学者研究的新宠。
21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简述
艺术论坛Arts circleARTS CIRCLE 2011/1221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简述TEXT /刘慨许楠楠美是全人类的,而美学研究却是西方的。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始于西方,西方美学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审美体系,20世纪中国早期美术家,如王国维、朱光潜等,无不是从西方美学理论的学习与借鉴中开始自己的美学研究,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的。
西方美学的传入对中国美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对中国学者思辨方法的锤炼起到了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美学家在对西方美学理论及20世纪中国已经形成的较为完整的美学研究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之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美是全人类的要求出发,中国的美学研究应该尊重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美感的要求,用开拓的视野进行探索和研究。
从审美文化受到广泛关注的要求出发,21世纪的美学研究要适应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新实践美学的探索著名美学家易中天曾在“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走新实践美学”的一篇论文中提到,旧实践美学终将作为一个被扬弃的环节退出舞台,但不意味着时间范畴的使用失当。
新实践美学坚持的是“美是人对自身的确证”、“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这是与新世纪的“以人为本”相适应的,因此,这一论文中所提到的美学将走向新实践美学,将是21世纪美学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
审美的英文是Aesthetica,可解释为感性或感性认识,但是,并非一切感性的东西,都是美的。
正如沃尔夫冈·韦尔施所说的,“我们并不认为饕餮之徒口腹之欲的快感是“审美的”、“感性的精神化、它的提炼和高尚化才属于审美”。
可见,审美是一种感性认识的升华,而这种升华主要体现在它的属人本质。
美依存于人的社会实践,而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便是劳动。
“劳动使人获得一种心理能力,即通过确证感的体验,在一个属人的对象上确证自己的属人本质,这就是审美,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确认感就是美感。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美学PPT课件
1、审美意识、美学思想与美学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姆拉登与美学
-
4
第二章 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
第一节 美学发展简明线索
1、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 2、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线索 3、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简况
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
1、美学史上的看法 2、影响美学研究对象确立的因素 3、今天美学的对象是什么
-
13
第一章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1、审美需要 2、审美理想 3、审美趣味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3、有限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2、共性
3、特殊性
第四节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文艺学:系统地研究文艺各种现象从而阐明其根本规律 及基本原理的科学,属于社会学的一个部门。包括文艺理 论、文艺史、文艺鉴赏和文艺批评。比美学的研究对象更 明确具体。
-
7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二、审美三元:
1、对象:形式——意蕴——存在
2、主体: 快感——投入——行动
3、关系:静观——对话——境界
-
3
第一章 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的形成
第一节 丰富多彩的人生与审美现象
1、纷繁复杂的人生现象(三个世界)
2、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审美三元)
第二节 审美的历史性
1、对象实体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有变化
2、更能体现审美历史性的是人们对审美现象的思 考与认同的变化(两个位移)
第三节 审美学科的诞生
甚至将三者等同,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分离出来。
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审美型”音乐教学模式设计
面向 21 世纪素质教育“审美型”音乐教学模式设计面向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旨意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历史的实践告诉人们,人的素质高低主要是在人的后天社会环境和教育训练中形成的。
中小学阶段是人的全面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古人云“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多年来的中国教育,虽然迟迟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但众多的教育精英都在努力地寻找一条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结构模式。
其中“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审美型’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一九九七年七月我校被市区定为此模式教学试点校,一年来在省,市,区有关领导的指导下,实验已具雏形,下面就我校实施“审美型”教学模式设计情况做以说明。
一,模式特点“审美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品质,即个体通过审美教育而逐渐形成以感受美,监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核心的审美能力与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审美观等品质。
“审美型”教学模式就是基于这一目的而设计的。
它的特点:1,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知角度上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灵活多样的特性和不受视觉影响的审美特征。
以“听”引起学生对审美形象的注意。
,在审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已变成了审美指导和审美形象的化身。
在整个模式教学中,突出了教师以审美的引导和自己的审美形象展示的地位。
3,突出了音乐技能教学的主渠道,改变了以往音乐教学是“唱歌”教学的这一旧模式。
4,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知美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创造再现美,这是“审美型”教学模式的最大特征。
5,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
音乐是艺术中最能体现美的一种形式。
“审美型”教学突出了培养,塑造学生监赏美的能力。
为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服务。
二,理论依据1,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
美学原理第2版PPT1
故放笔为之,或收千里于咫尺,或图一隅为巨嶂,或写暮霭,或状雨景,或咏春朝 之明媚,或吟西山之秋爽:阴晴昼晦,随时而异;冲淡恬适,沉郁慷慨,因情而变。 画面之不同,结构之多方,乃为不得不至之结果。《环流仙馆》与 《虚白山衔璧月 明》, 《宋画多晦冥》与 《三百八滩》, 《鳞鳞低蹙》与 《绝涧寒流》,莫不 一轻一重,一浓一淡,一犷一纤,遥遥相对,宛如两极。
第四节 美学的学科特点与学习美学的方法
本节重点:
美学的人文学科特点:理论性与批评性相结合,体验性与阐释性相交汇,学科 性与跨学科性相交汇。 这一学科特点规定学习美学的方法: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相结合,审美体验与 理性阐释相交汇,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融通。
一、美学的学科特点及学习美学的方法论要求 二、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相结合 三、审美体验与理性阐释相交汇 四、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相融通
本节小结
美学是一门在概念、判断和推理方式中把握形 象、具体和体验的人文学科。
美学的对象是人类生活的自由、完整、感性和 共生性形象即自由共生象。
美学是研究人类生活的自由、完整、感性和共 生性形象即自由共生象的人文学科。
美学的基本问题是在现实性与自由性、零散性 与完整性、理性与感性、概念性与形象性的关 联域中考察人类生活的自由、完整、感性和共 生性形象的生成、维护和发展的问题。
(一)清末民初美学 (二)“五四”年代美学 (三)抗战年代美学 (四)国家整合年代美学 (五)文化启蒙年代美学 (六)文化建设年代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的开创期, 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 黄遵宪、梁启超、王国
维和蔡元培
在时代背景下,美学建设被视为国家文化 拯救及民族整合的手段。
抗战年代美学标志着中国现代美学走向学 理化建设,主要代表人物有 朱光潜 、宗白华和蔡仪等
21世纪音乐美术教学大纲
21世纪音乐美术教学大纲21世纪音乐美术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1世纪的教育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
音乐和美术作为人文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养,制定一份符合时代需求的音乐美术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音乐美术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提供指导,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方向。
首先,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
在音乐方面,学生应该通过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等方面,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在美术方面,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绘画、雕塑、摄影等技巧,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大纲应该具体规定每个年级、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向。
其次,大纲应明确教学内容。
音乐美术的范围广泛,大纲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能力,合理划分教学内容。
例如,在音乐方面,可以包括音乐理论、音乐史、音乐欣赏、乐器演奏和音乐创作等内容;而在美术方面,可以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设计等内容。
大纲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深度,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另外,大纲应明确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音乐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实践和互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大纲应该规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以便教师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等方面,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大纲还应该关注教学资源和环境的建设。
音乐美术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纲应该规定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以确保教师能够有足够的教学材料和设备来支持教学活动。
同时,大纲还应该规定教学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以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
最后,大纲应该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教师是音乐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审美与人生
补 充 强 调 几个 问 题
一、美学、哲学、文艺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 括和总结。也是各种学科的理论基础。 美学: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 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一般具体的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 的哲学问题,故也称艺术哲学。它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 实际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也可说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文艺学:系统地研究文艺各种现象从而阐明其根本规律 及基本原理的科学,属于社会学的一个部门。包括文艺理 论、文艺史、文艺鉴赏和文艺批评。比美学的研究对象更 明确具体。
思 考 讨 论 题
1、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有哪三种?
2、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如何? 3、如何理解审美主体的三种存在状态?
4、如何理解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5、对审美发生影响较大的几种观点是什么?
审美发生的条件和标志是什么? 6、简述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
第三编
审美形态论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美的创造:马克思说“人类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 “劳动产生了美”。1、劳动创造的不仅是物质产品, 也是精神上的产品。2、人类的劳动不仅有意识、有目 的,而且自由、富有创造性。3、最理想的人生就是最 美的人生。艺术家是创造美的人,他必须:1、真实形 象地反映生活。2、深刻地反映自己主观灵魂。 3、顽 强地进行艺术实践。追求形式的完美与独创。
本编重难点
1、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2、审美形态的历史形成与发展(几个关系是难点) 3、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 (1)悲剧与喜剧 (2)崇高与优美(难点) (3)丑与荒诞(难点) 4、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1)中和(难点) (2)气韵(难点) (3)意境
第一章
审美形态概说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澄明:光明、敞亮的境界。只有在审美中人才以完整的 “我”与完整的世界直接相遇,人与世界的一切遮蔽、晦暗 不明均被敞开,从而使主体进入一种光亮无蔽的澄明之境、 一种最高的生存状态。 总之,惊异、体验、澄明是审美主体三个主要的存在环 节,或者说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形态。 它们体现了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思 考 讨 论 题
1、如何理解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2、简述审美形态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3、怎样理解西方审美形态? 4、怎样理解中国古代的审美形态?
第四编
审美经验论
本编重难点
1、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2、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关系为难点) 3、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与构成要素的对应为难点)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二、审美三元:
1、对象:形式——意蕴——存在 2、主体: 快感——投入——行动 3、关系:静观——对话——境界 三者是互相包容、互为基础的,构成了审美现象 的三元。广义地说,审美现象还包含着对上述情况的 反思,即美的思考。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三、真、善、美: 真:真实、真诚,与虚假相对,由认识论支配。 善: 慈善、良好,与恶劣相对,由伦理观支配。 美:美丽、美好,与丑陋相对,有审美观支配。 这三者都是人类尊崇追求的,经常相提并论,古时 甚至将三者等同,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分离出来。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二、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
审美需要:人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内 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属于一种高级的精神追求,使人区别 于动物的重要表现,也是审美活动的基本动力。 审美理想:又叫美的理想。它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 美的观念。它不仅是审美活动本身的产物,而且是主体全部 人生实践的结晶。它所反映的不仅是主体的艺术修养和审美 趣味,同时也是主体的人生修养和境界,反映出一定的民族 性、时代性和阶级性。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中和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 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和鉴赏力是内在的,兴趣和品位这是 外在的。它既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社会 性,有高低好坏之分。 这三者共同构成的动力机制建筑了审美活动得以存在的 根基和控制平台。只有人在自然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审美需要 时,才为审美的历史发生逻辑起点注入一种活力;又只有审 美理想的召唤,才使自然需要变成审美需要,使审美需要不 仅仅是一种走入现实并不断进步的欲望,还使人得以实现对 现实的超越;而在这个超越过程中,审美趣味则起着综合的 掌控作用。
面 向 21 世 纪 课 程 教 材
美
朱立元
学
主编
魅力风情呼伦贝尔
欢迎大家
第一编 导论 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
本编重三层次(三境界) 2、审美的历史性(位移、形式问题为难点) 3、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三者的含义和关系 4、东西方美学发展线索 5、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学科性质为 难点) 6、美学的哲学基础(难点) 7、美学的七个内在问题 8、审美与人生的关系
第一章
第一节
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的形成 丰富多彩的人生与审美现象
1、纷繁复杂的人生现象(三个世界) 2、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审美三元)
第二节
审美的历史性
1、对象实体随着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而有变化 2、更能体现审美历史性的是人们对审美现象的思 考与认同的变化(两个位移)
第三节
第三节 丑与荒诞
1、丑的产生 2、荒诞的产生 3、二者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基本原因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
第一节 中和
1、基本内涵 3、审美特征
2、文化渊源和思想基础 4、中和之美的双重意义
第二节 气韵
1、内涵及对中和的超越 2、审美特征 3、在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体现和发展 1、基本内涵 2、审美特征 3、理论上的成熟和发展 4、新变与回归
思 考 讨 论 题
1、“美”是什么?美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学科? 2、为什么说审美现象是丰富多彩的? 3、简述中西美学发展线索(阶段、人物、流派、
观点)。 4、美学的主要内在问题有哪些? 5、审美与人生的关系如何?
第二编
审美活动论
本编重难点
1、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趣味为难点) 2、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本己性思想交流为难点) 3、审美活动的价值(特殊性为难点) 4、审美主体存在的三个环节 5、审美对象的构成、性质(性质为难点) 6、审美活动发生的时间、条件、标志(条件为难点) 7、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和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
补充 强调几个问题 一、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也 叫本体。 客体:也叫对象,指被认识者,即主体以外的客 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二者是紧密相关的,客体虽然依赖主体而独立存 在,但主体并非直观地反映与消极地适应课题,而是 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着客体。 主体: 指认识者,即有认识和实践的人,有时
第四节 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第二章
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
第一节 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存在方式
1、惊异 2、体验 3、澄明
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
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色、线、形) 2、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
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和开放性
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
第三章
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美学的哲学基础
1、构成
2、基本概念
第二节 美学的内在问题
1、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 2、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 3、美与审美形态 4、艺术 5、美育 1、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 2、美是一种人生境界
第一章 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1、审美需要
2、审美理想
3、审美趣味
第二节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 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 3、有限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1、审美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 2、共性 3、特殊性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
第三章
审美活动的发生
第一节 审美发生理论概述
1、历史回顾(游戏、生物本能、巫术、劳动)
2、基本问题和研究途径
第二节 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
1、时间推断 3、社会中介 2、基本前提 4、特殊标志
第三节 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
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审美创造 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固定、非固定) 3、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与特征(雕刻、绘画、音乐、 舞蹈)
1、什么是审美形态
2、内涵
第二节 审美形态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1、现实和历史根基 3、与语言的关系
2、与思维方式的关系 4、与文化精神的关系
第二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
第一节 悲剧与喜剧
1、理论的历史回顾
2、审美特征
第二节 崇高与优美
1、美学史上的崇高与优美 2、作为审美形态的崇高与优美
四、感性、理性、知性、悟性: 感性: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 理性: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 知性:一译“悟性”。有人说即是理性,有人则认 为与理性不同,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能力环节。
补充强调几个问题
五、美、美的创造:
美:(蒋孔阳先生的观点)1、美不是抽象概念,而是 具体形象。2、它有感情色彩。3、它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它是人类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把具有真和善品质的本质 力量在对象中实现出来,从而使对象成为一种能够引起爱慕 和喜悦感情的观赏形象。这一形象(视觉的、味感觉的、感 觉的、思想的)便是“美”。它一方面打动、感染我们,一 方面体现真与善的本质力量,让他们焕发为光辉形象,提高 人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