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辅料入库检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原辅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辅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饮料品管原辅料检验作业指导书□非受控:(盖章)□受控:(盖章)受控编号: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批准之日起两日内发布、实施。

1.程序说明1.1抽样根据仓库开具的《原辅材料报检单》进行抽样,抽样规则按各种原料检验标准要求执行。

1.1.1抽样方式使用取样器抽样,抽样完毕后,在抽样物料外包装上备注抽样日期及抽样人等信息(若是袋包装物料,需用扎带封住抽样口)1.1.2抽样规则1.2检验1.2.1感官检验1.2.1.1审核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单,查看生产日期、批量、生产厂家是否与实物相符,检测指标是否合格,检验报告单是否有盖检验章以及审核人是否有签名等;对于进口原料应具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卫生证书。

1.2.1.2检查产品是否超过规定的保质期。

1.2.1.3检查标签、说明书上有无载明产品的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成分或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卫生许可证编号、使用范围、用量、使用方法,检查其包装材料等是否符合有关卫生要求、有无污染破损等。

1.2.1.4检查其色泽、组织形态、气味和滋味等是否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1.2.1.5检查产品生产厂商是否为认可供应商。

1.2.2理化检验对原料验收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化学指标,按其检验方法要求进行检验。

1.2.3微生物检验对原料验收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微生物指标,按其有关要求进行检验。

1.2.4结果记录检验完后将检验结果记录在《原辅材料质量检验记录表》上,需做微生物指标的将结果记录在《原辅料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上,并以《原辅材料检验报告单》的形式通知仓库。

1.3结果判定按各类原辅料验收标准判定,不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应加倍抽取样品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即作为该批原料的最终结果,只要其中有一项检验指标不合格则当批判定为不合格。

检验不合格的原料应按《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处理。

2.相关记录2.1《原辅材料报检单》2.2《原辅材料质量检验记录表》2.3《原辅材料检验报告单》2.4《原辅料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3.。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检验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客户的满意度。

二、检验内容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评估。

2. 尺寸检验: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 化学成分检验: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4. 物理性能检验:对原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方面的评估。

5. 导电性检验:对导电材料进行导电性测试,以确定其导电性能是否达标。

6. 导热性检验:对导热材料进行导热性测试,以确定其导热性能是否达标。

7. 包装检验:对原材料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无损。

三、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目测法、比色法、显微镜观察等。

2. 尺寸检验:测量仪器(如卡尺、量规、投影仪等)进行测量。

3. 化学成分检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4. 物理性能检验:采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如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

5. 导电性检验:采用导电测试仪进行测试。

6. 导热性检验:采用导热测试仪进行测试。

7. 包装检验:目测法、包装材料强度测试等。

四、检验标准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应根据公司的质量要求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对于没有相关行业标准的原材料,可参考类似材料的标准进行制定。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每次原材料检验都应有相应的检验记录,记录检验项目、方法、结果等信息。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六、检验频率原材料的检验频率应根据供应商的质量稳定性、产品的重要性和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对于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和常用的原材料,可以适当减少检验频率;对于质量不稳定的供应商和关键的原材料,应增加检验频率。

七、检验设备与人员原材料检验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检验设备,并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判定。

八、检验结果的处理对于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入库并进行标识;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

原材料入库检验指导书模板

原材料入库检验指导书模板

公司名称检验指导书级别:一级编号:版本号:第1页共1页使用区域:采购部、质量部工序名称:到货检验工序号:00 测量设备:室内温湿度计、色差仪作业步骤作业描述材料名称见附表材料标准.表1:正常状态下的检验项目和检验要求序号项目要求测量设备检验方法抽检频次或方法合格判定数抽检人员1 材料类型符合订单要求(见附表)目视抽检3包/每批3/3仓管员2 标识生产厂家、材料牌号、批次号、信息清晰正确,易于辨认目视抽检3包/每批3/33 包装表面清洁、无破损目视抽检3包/每批3/34 贮存材料应贮存室内库房内,离地面10cm存放。

环境温度≤40℃,贮存/转运(环境)通风干燥,远离火源,保持包装完整。

贮存期:自生产之日起2年。

标准室内温湿度计核对材料生产日期(若有过期或即将过期材料隔离存放另行处理)1次/每月环境温度记录1次/3每天5 颜色与标准样板一致(若目视色相存在差异,以色差值为准。

卡车系列色差值为△E〈1.0;轿车系列色差值为△E〈0.8;目视对比/色差仪供应商提供颜色样板及样条,质量员将其与标准色板进行核对1次/每批1/1质量员6材料质量特性见附表供应商提供自检报告1次/每批1/1取样测试一年一次材料牌号2异常状态下的检查要求2.1产品性能的自查活动,按照检查计划执行;2.2当出现异常时,按照临时检查计划执行。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描述会签日期编制/日期标准化/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附表:材料规格清单序号项目材料技术标准代号PP-RC-0031 牌号CN2052BS2 颜色natural3 密度Density 1.36g/cm34 熔融指数MeitFlowRate ≥28g/10min5 拉伸强度T ensile Content ≥26 Mpa6断裂伸长率T ensile breakingelongation%≥36%7 弯曲强度FexurastrengthMPa ≥38.4 Mpa8 弯曲模量Flexural Modulus ≥2170 Mpa9 缺口冲击强度23℃IZODnotched ≥6.7KJ/m210热变形温度0.45MPaT emperature ofdeflection under load≥112℃12 收缩率Mould shrinkage 12.8‰注:上述指标在±5%的范围内浮动属于正常,否则视此批材料不合格,不允许用于生产。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概述原材料检验是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负责原材料检验工作的人员提供操作指导,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和符合企业的要求。

二、检验目的1.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防止缺陷产品进入生产环节。

2. 验证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不良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减少不必要的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三、检验步骤1. 接受原材料交付a. 检查原材料交付单,验证原材料的品名、规格、数量等信息。

b. 检查原材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变形等情况。

c. 仔细检查原材料外观,确认无异样或污染。

2. 取样检验a. 按照规定的取样标准和方法,从原材料批次中取样。

b. 确保取样过程的卫生和准确性。

c. 将取样的原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3. 实验室检测a. 根据检测要求,将取样的原材料送到实验室进行化学、物理、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检测。

b. 仔细记录检测结果和相关细节。

4. 数据分析a. 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对,判定原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b. 如果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知供应商进行问题解决。

c. 记录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建立数据记录档案。

5. 检验报告a. 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编制检验报告。

b. 将检验报告送交给有关部门,以支持后续决策。

四、质量控制1. 供应商质量管理a.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的质量水平符合要求。

b. 对供应商进行合格评估,建立供应商库,及时更新供应商评估结果。

2. 内部质量控制a. 建立严密、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 定期复核检验标准和方法,及时更新并加以执行。

c. 建立质量异常处理流程,对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防尘口罩等。

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
一、引言
原材料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操作流程,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通过严格的原材料检验,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并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二、检验前准备
1. 制定检验计划: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需求,制定详细的原材料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所需检验的原材料类型、检验方法、标准参考以及检验员的职责和权限。

2. 检验设备和工具准备:
确保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完好无损,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建立样品管理系统:
建立一套完善的样品管理系统,包括样品编号、记录和存储等方面。

确保样品的可追溯性和保密性,防止样品被污染或误用。

三、检验流程
1. 样品采集:
根据检验计划,从供应商处采集原材料样品。

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即从不同批次、不同供应商处采集样品,以确保样品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2. 样品准备:
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清洗、切割等。

确保样品的处理过程不会对样品的性质产生影响,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3. 检验项目:
根据检验计划,对样品进行各项检验。

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4. 检验记录:。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进货检验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检验作业流程和标准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检验前准备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适用的检验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公司内部标准。

1.2 确定检验样本:根据采购合同约定,确定检验的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保证样本代表性。

1.3 准备检验设备:确保检验设备齐全、准确,包括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等。

二、检验过程2.1 样品接收:接收样品时要认真核对采购合同信息,确保样品信息准确无误。

2.2 样品检验:按照检验标准和程序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

2.3 记录结果:将检验结果准确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合格、不合格及具体问题描述。

三、不合格处理3.1 确认问题原因:对不合格样品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问题原因是材料、工艺或运输等方面。

3.2 通知供应商:及时将不合格问题反馈给供应商,并要求其提供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3.3 处理不合格品:根据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如退货、返工或报废等。

四、合格品入库4.1 审核检验报告:确保检验报告准确无误,符合公司的入库标准。

4.2 入库操作:按照公司的入库流程,将合格品进行入库操作,并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4.3 样品留样:留取部分样品作为备品备用,并按照要求进行标识和保存。

五、记录和总结5.1 记录归档:将检验报告、不合格处理记录等相关文件进行归档保存,便于日后查阅和追溯。

5.2 检验总结:定期对进货检验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5.3 持续改进:根据总结分析的结果,不断完善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企业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工具,正确执行检验流程和标准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希望企业能够重视进货检验工作,建立健全的检验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检验目的原材料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以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对原材料检验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检验员进行准确、高效的原材料检验工作。

二、检验范围原材料检验涉及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金属材料、食品原料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检验准备1. 确定检验项目: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需要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称量器、试剂、显微镜、卡尺等。

3. 制定检验方案: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包括样品的采集方式、检验方法和标准等。

四、检验步骤1. 样品采集:根据检验方案,采集符合要求的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2. 外观检验:将样品放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外观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检查样品的表面是否平整,是否有破损或污染等。

3. 尺寸检验:使用卡尺等工具对样品的各项尺寸进行准确测量,并与产品要求进行对比,确保尺寸符合要求。

4. 化学成分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比如使用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等。

5. 物理性能检验:根据产品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设备和方法对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如强度、硬度、粘度等。

6. 检验结果记录:将每次检验的结果准确记录,并进行归档,为今后的参考和追溯提供依据。

五、检验风险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原材料检验过程中,检验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最大程度地避免风险和错误:1. 个人保护:操作过程中需要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确保人身安全。

2. 样品处理:根据不同的材料和检验项目,确保样品的正确处理,以避免样品的污染或损坏。

3. 仪器操作:使用仪器设备需要按照操作说明进行,确保操作正确、稳定,以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

原辅料入库检验指导书

原辅料入库检验指导书

原辅料入库检查指引书PYBL301/A--1目旳为保证外购原料符合我司旳规定,使投入旳原料能满足规定旳品质原则,结合我公司旳实际情,特制定本规范2范畴本分司采购旳用于产品生产旳原辅料3职责3.1采购部负责按工厂旳采购计划联系供应商保质保量供应生产所需要旳原,负责将来货品质不良旳信息传递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退换解决,保证生产正常动作3.2仓库负责原料进货旳点收入库保管和发放3.3品管部负责进货原料取样及对相应原料旳品质检查及不合格原旳解决跟踪,负责及时将原料旳品质信息反馈给工厂、原料仓管,避免不合格原料投入生产,负责对原料COA,MSDS等资料及新原料样板旳提供,负责对有变更旳原料旳资料旳传达4检查流程↓↓↓↓↓↓↓↓5操作规范5.1初收5.1.1仓库收货员依采购订单与供应商旳《送货单》,对外包装所注明旳原料名称、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及大件数量进行验收和清点5.1.2仓库收货后即放入“待检区”品管部接仓库旳来货告知后,根据《送货单》原料COS及《物料到货登记表》按原料取样及留样措施进行取样并留样于原料样板房并在《物料到货登记表》上签名5.2原料取样、留样措施5.2.1所采集旳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质,取样及留样量按下表:5.2.2抽样中发现同批次旳原包装旳原料可不做检查,外观复检合格后可直接鉴定为合格,若外观复检不合格或散装旳同批次原料仍需重新检测5.2.3抽样数不止一桶旳,应各桶抽等量旳试样混合均匀后才检测,对第一次进货或送检旳新原料应长期保存以备查验5.2.4对留样应标明原代码、生产厂家或供货商、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检查日期5.2.5外观一致旳同一代码旳存样超过三批次后并且寄存时间超过半年旳原料样板可对旧样进行清除 5.3验收原料检查员根据原料编码表对取样后旳原信息进行核对并编码,对原料检查原则上检查指标根据原料检查项目对原料进行检查,同进核对有关COA 旳批号及原料旳批号与否一致,对有必要做微生物检查、重金属检查旳原料进行有关项目检查,对有送外检项目旳原料如酒精中甲醇旳测定,告知品管主管委托有关机构检测 5.4原料检查项目及原则5.5品质验证成果旳鉴定及解决原料检查员将验收成果如实填写原料检查表,由品管经理审核签字后存档,,对质量指标不合格旳原料,由品管部决定退货解决.对不影响使用性能旳不合格原料经品管部确承认作特采,品管部在标记上注明“特采”,此标记应直到此批物料用完才干取消,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

原辅料入库检验指导书

原辅料入库检验指导书

原辅料入库检验指导书PYBL301/A--20081目的为确保外购原料符合本公司的要求,使投入的原料能满足规定的品质标准,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特制定本规范2范围本分司采购的用于产品生产的原辅料3职责3.1采购部负责按工厂的采购计划联系供应商保质保量供应生产所需要的原,负责将来货品质不良的信息传递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退换处理,确保生产正常动作3.2仓库负责原料进货的点收入库保管和发放3.3品管部负责进货原料取样及对相应原料的品质检验及不合格原的处理跟踪,负责及时将原料的品质信息反馈给工厂、原料仓管,防止不合格原料投入生产,负责对原料COA,MSDS等资料及新原料样板的提供,负责对有变更的原料的资料的传达4检验流程↓↓↓↓↓↓↓↓5操作规范5.1初收5.1.1仓库收货员依采购订单与供应商的《送货单》,对外包装所注明的原料名称、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及大件数量进行验收和清点5.1.2仓库收货后即放入“待检区”品管部接仓库的来货通知后,依照《送货单》原料COS及《物料到货登记表》按原料取样及留样方法进行取样并留样于原料样板房并在《物料到货登记表》上签名5.2原料取样、留样方法5.2.1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质,取样及留样量按下表:5.2.2抽样中发现同批次的原包装的原料可不做检验,外观复检合格后可直接判定为合格,若外观复检不合格或散装的同批次原料仍需重新检测5.2.3抽样数不止一桶的,应各桶抽等量的试样混合均匀后才检测,对第一次进货或送检的新原料应长期保存以备查验5.2.4对留样应标明原代码、生产厂家或供货商、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检验日期5.2.5外观一致的同一代码的存样超过三批次后并且存放时间超过半年的原料样板可对旧样进行清除5.3验收原料检验员依据原料编码表对取样后的原信息进行核对并编码,对原料检验标准上检验指标依据原料检验项目对原料进行检验,同进核对相关COA的批号及原料的批号是否一致,对有必要做微生物检验、重金属检验的原料进行相关项目检验,对有送外检项目的原料如酒精中甲醇的测定,通知品管主管委托相关机构检测5.4原料检验项目及标准5.5品质验证结果的判定及处理原料检验员将验收结果如实填写原料检验表,由品管经理审核签字后存档,,对质量指标不合格的原料,由品管部决定退货处理.对不影响使用性能的不合格原料经品管部确认可作特采,品管部在标识上注明“特采”,此标识应直到此批物料用完才能取消,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含表格)

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确保原物料、辅料及外加工之产品品质能达到本公司要求的水准,满足生产及客户需求。

2.0适用范围本公司对外采购原材料、半成品和外加工半成品、成品。

3.0职责:3.1品质部负责原物料、辅料及外加工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判定及记录。

3.2品质部主管负责确认原物料、辅料及外加工半成品、成品质量达到我司要求。

4.0定义急料:因产线停线或将要停线的急需物料,客户急需物料。

5.0作业流程5.1准备工作:5.1.1接到仓库《验收入库单》相关检验人员在4H-24H内对物料进行检验。

5.1.2核对检验之物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以及随货之《出货检验单》。

5.2检验步骤:5.2.1按照GB2828-2012逐批检查,计数抽样按AQL正常随机抽检进行,CR:0,MA:0.65,MI:1.5,特殊抽样按S-2进行。

5.2.2.1根据《外协、外购产品检验指导书》对各项目进行检验。

5.2.2.2对检验结果在《进货检验记录表》中予以记录。

5.2.2.3供应商初期供货前5批产品采加严检验,具体转换程序为:a.从正常检验到加严检验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若在连续五批来料中有两批经检验不合格,则后续来料转到加严检验。

b.从加严检验到正常检验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若连续五批来料合格,则后续来料转到正常检验。

c.从正常检验到减量检验当进行正常检验时,若连续10批来料检验合格,则后续来料转到减量检验。

d.从减量检验到正常检验当进行减量检验时,若有一批来料检验不合格,则后续来料转到正常检验。

e.从加严检验到停止检验当进行加严检验时,若连续五批加严检验不合格,则停止检验。

f.从减量检验到免检当进行减量检验时,若连续五批减量检验合格,则后续来料转为免检。

g.从免检到正常检验当生产线抱怨来料异常时,或品质部主管认为有必要回到正常检验,则后续来料转到正常检验。

5.2.2.4如果因检测能力或手段不足,相关物料验收依据是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报告、第三方测试报告及我司试用结果,以上条件全部符合物料才可做为合格品入库。

原材料仓库作业指导书原材料入库、出库、管理作业指导

原材料仓库作业指导书原材料入库、出库、管理作业指导

一、原材料入库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规范原材料入库过程,确保合格原材料流转入生产环节,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了原材料入库全过程。

3职责3.1选购部:负责收料通知单的下推和告知;3.2仓储物流部:负责来料的核对、入库;3.3品质管理部:负责来料的检验和判定。

4作业流程5作业流程内容描述5.1收货5.1.1供应商送货供应商通知选购人员到货信息,由选购通知检验验收,确认合格后交由入库办事员签收。

5.1.2物流送货由入库办事员负责签收。

签收前需确认产品外包装有无损坏;货运单号、件数是否全都;必要时需核对数量,正常方可签收。

如有疑问的部分需马上与选购部门沟通确认、准时处理。

5.2就位5.2.1物料签收后准时将原材料放置待检区。

5.2.2大件物料可放于相应库区并挂上待检牌。

5.3货物清点、分包5.3.1打开物料外包装箱,取出送货单。

(送货单需供应商供应一式两份,一份选购留底,一份入库办事员清点用。

)5.3.2依据送货单,核对物料名称、型号、数量,并在送货单上做好相应的记录。

需要分包的配件,在清点过程中应依据我们的需求做好分包工作。

如有差异应准时将信息反馈给选购处理。

5.3.3货物进出应做到帐物同步。

随货必需有供应商供应的送货单才能办理入库。

如无送货单的部分应准时告知选购通知供应商办理。

5.4取单5.4.1物料清点确认无误后,依据送货单上供应的选购订单号及物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实收)等信息,同时结合系统中相应的收料通知单,下推生成外购入库单并保存,同时完成一级审核工作。

5.5送检5.5.1取单完毕后,进入外购入库序时薄界面,选中需要送检的物料记录。

每条记录应包含日期、供应商、物料长代码、物料名称、规格型号、长描述、单位、实收数量、备注、一级审核人、等信息。

5.5.2预览、打印一式两份。

一份送检、一份入库办事员留档。

检验员在接到外购入库单时需在该单据上签收接收时间及姓名。

5.6标示5.6.1打印物料标示卡5.6.1.1方法一、进入外购入库序时薄界面,设置为连续套打所选单据,选中需打印的记录,点击打印即可。

原材料进货检验指导书(钢板、型材)

原材料进货检验指导书(钢板、型材)

进货检验指导书(钢板和型材)检验程序检验类别质量特性标准允许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及工具备注1、技术准备全船材料订货清单/ 明细质量计划船级社材料与验收规范相关国家标准熟悉、理解熟悉设计部门正式签署的图样、技术规格书或指定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协议检验员收集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学习,逐步理解和熟悉材料应分项目、分类、分牌号、分批分别存放;分开存放分开存放目测2、状态监控已报验材料与未报验材料应分开存放现场材料应做好标识,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材料名称及牌号、数量或重量、规格、检验状态标识正确标识清晰内容正确标识正确标识清晰内容正确船级社材料与验收规范目测目测不具备报验条件的退报验单材料应堆放整齐整齐整齐相关国家标准目测材料存放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符合符合目测长时间露天堆放的材料是否有保护措施安全、合理有、安全目测报检单表格格式表RMP0602.12-01管理体系文件MI0501.13检查格式和内容是否与表RMP0602.12-01相符合格式不符合退报检单3、接报验单报验单编号、报验产品编号、合同号(订单号)、名称、规格、数量、材质、产地、炉批号、证书号完整、正确完整、正确订货清单和证书检查是否与订货清单、材质证书符合不完整或不符合退报检单报检人员签字和盖章盖受控章、编号和签字盖受控章、编号和签字管理体系文件MP1202检查报检单无签字和盖章拒收报检单4.检验条件及设计部门正式下达的采购产品订货明细表中检属《采购检验项目分类》中的专检项目验符合符合管理体系文件中例核对管理体系文件安全环境合格供方厂家及甲方(需方或业主)指定的供方合格条设计部门正式签署的图样、技术规格书或指定外转序条件时允许执行MI0501.13核对不符合条件时退报检单件的标准、规范、技术协议齐全检查文件例外转序供方出厂的质量证书齐全;所入级船级社有关齐全项目需要的船检证书。

正确检查证书经自检已合格合格检查自检记录及签字检验程序检验类别质量特性标准允许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及工具备注4.检验条件及安全环境安全堆放材料的架子是否安全合格合格安全材料堆放是否整齐整齐环通道是否安全畅通安全畅通境管理体系文件MI0605.03检查货架目测不符合要求退报检单,并督目测促材料部进行整改场地是否干净整齐干净整齐目测5、检验内容1.核查证书中内容是否齐全,根据钢材的不同品种、级别,分别按船级社规范或相关国家钢材标准中所列的标准核对钢材的化学成分和核力学性能;对证 2.核查证书上是否有船级社的书面证明内容、书船级社印记和验船师的签名3.核查证书中材质、规格、炉批号、数量是否与报检单和实物一致符合有船级社印记和验船师签名一致相关船级社材料与验收规范GB700-88GB/T1591-94GB 711-88GB712-88不符合退报检单核查证书和报检单当材料实物包装:若为成捆包装,则应牢固的成卷(一般为钢带、小尺寸型材)材料实物标识:材料上应标识有厂家、材质、炉批号、规格、材料标准等级(结构钢)、船级社钢印(船板),并且与材质证书一致牢固标识清晰、完整、正确,与证书一致GB/T 709GB/T 2101相关船级社材料与验收规范相关国家标准检验指导书(原材料进货检验)目测目测检查标识核对证书表钢板表面不允许不允许有气泡、结疤、裂纹、面拉裂、夹杂、压入氧化铁皮以及分层等缺陷;质钢板允许有薄层氧化铁皮、铁锈,不明显的粗量糙、网纹、划痕等局部缺陷,但凸凹度不得超不允许相关船级社材料与目测验收规范GB/T 709GB 3274允许过钢板和钢带厚度公差之半GB/T 706目测检验程序检验类别钢板和钢带表面局部缺陷允许清理,清理处应平滑无棱角, 清理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厚度负偏差的范围;不剪纵边交货的钢带,其边缘裂口和其他缺陷在宽度方向的深度不得不大于宽度允许偏差的一半,并且有效宽度不得小于订货合同规定的钢带宽度;质量特性标准允许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及工具备注目测用凿子或砂轮清理用钢尺测量目测用钢尺测量5、检验内容表面切边钢板应剪切成直角,切斜和镰刀弯不得使质钢板长度和宽度小于公称尺寸,并须保证订货量公称尺寸的最小矩形GB/T 709GB/T 706目测用钢尺测量型钢表面不应有裂缝、折叠、结疤、分层和夹目测杂;型钢表面允许有局部发纹、凹坑、麻点、刮痕和氧化铁皮压入等缺陷存在,但不应超出型钢尺寸的允许偏差目测用钢尺测量型钢表面缺陷允许清除,清除处应圆滑无棱角,但不应进行横向清除,清除宽度不应小于清除深度的五倍,清除后的型钢尺寸不应超出尺寸的允许偏差;目测用钢尺测量型钢不应有大于5mm 的毛刺目测或用钢尺测量型钢平均腿厚度t 的允许偏差不大于± 0.6t GB/T 706 用超声波测厚仪或游标卡尺测量六个点后取平均值检验程序检验类别质量特性标准允许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及工具备注1.船板负偏差不大于0.3mm2.热轧钢板(见附录1)钢超声波测厚仪在距离板钢板边缘大于500 处任厚意抽查六点后取平均度船级社材料与验收值5、检验内容允许不大于GB/T709 表3 的规规范;GB/T 709示意图如下:偏定值差1. 切边钢板钢板宽度允许2. 切边钢带偏宽度600~1000 差宽度>1000 不大于GB/T709 表5 的规定值GB/T 709+5mm+10mmGB/T 709 用钢尺测量GB/T 709 用钢尺测量3. 不切边钢带宽度≤ 1000 宽度>1000 +20mm+30mmGB/T 709 用钢尺测量检验程序检验类别质量特性标准允许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及工具备注4. 纵剪钢带钢板5、检验内容宽度(钢板与型钢)允许偏不得大于GB/T 709 表6规定值GB/T 709 用钢尺测量1.热轧钢板表8不得大于GB/T 709 表钢8 规定值板不平度GB/T 709 用钢尺测量2.船板t<4 小于12mm/m 4≤ t≤15 小于10mm/m T<15 小于5mm/m 不得大于规定值GB 712 用钢尺测量检验程序检验类别质量特性标准允许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及工具备注钢板长度允许偏差5、检验内容(钢板与型钢)不得大于GB/T 709 表7 规定值GB/T 709 用钢尺测量型钢的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GB/T 706 表4 的规定值正公差可以超过GB/T706 表4 的规定值GB/T 706 用钢尺测量适用于定尺型钢L 型钢尺寸、外形允许偏差(附录2)不得大于GB/T 706 表3 的规定值GB/T 706 用钢尺、直尺测量检验程序检验类别质量特性标准允许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及工具备注工字钢、槽钢尺寸、外形允许偏差(附录3)5、检验内容(钢板与型钢)不得大于GB/T 706 中表1 的规定值GB/T 706 用钢尺、直尺测量工字钢、槽钢的外缘斜度和弯腰挠度在距端头不少于750mm 处检查检验程序检验类别质量特性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及工具备注标准允许角钢尺寸、外形允许偏差(附录4)不得大于GB/T 706 表2 中的规定值GB/T 706 用钢尺、直尺测量角钢的顶端直角在距端头不小于750mm 处检查5、检验内容(钢板与型钢)型钢不应有明显的扭转扭转不明显GB/T 706 目测经船级社认可的材料,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一般不再另行试验,但下列情况除外:复 1.材料钢印标识不清楚、证书中数据模验糊、或对材料质量有疑问时,应对材料材要做部分项目或全部项目的复验;料复求 2.按合同技术文件规定必须复验的项目验 3.船东或验船师要求复验的项目符合规范船级社材料验收规检查、核对适用于船用钢材范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复验符合规范GB50205 检验材料和证书适用于结构用钢材材料复验取样的数量、尺寸和截取方向按照船级社材料验收规范或国家标准执行符合规范船级社材料验收规范;相关国家标准通知验船师和船东(需要时)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指导书一、引言原材料是产品制造的基础,其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产品的最终性能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质量问题,制定一份合理且可操作的原材料检验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标准化和规范化原材料检验的流程和方法,以便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公司内的原材料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原料、食品原料、机械配件等。

三、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观察和描述,如颜色、形状、质地等,以确保无明显的异物或不良状况。

2. 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原材料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以确保符合产品设计和制造要求。

3. 物理性能检验:通过物理测试方法,检测原材料的强度、硬度、密度等物理性能,以确保其满足产品使用的要求。

4. 导电性检验:对需要具备导电性的原材料进行测试,以确保其导电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 环保检验:检测原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以确保符合环保法规和产品质量标准。

6. 其他检验项目:根据具体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四、检验流程1. 采样:按照抽样标准,从原材料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

2. 样品准备:将样品进行标识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如研磨、溶解等。

3. 检验前准备:检查检验设备和试剂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4. 检验操作:按照标准方法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操作,记录测量结果。

5. 结果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判断原材料的合格与否。

6. 结果记录:将检测结果记录到检验报告中,并进行归档保存。

7. 异常处理: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分类和处理,必要时进行追溯和调查。

五、检验设备和工具1. 化学分析仪器:例如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2. 物理测试设备:例如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密度计等。

3. 导电性测试仪器:例如导电仪、电阻计等。

辅料检验作业指导书029

辅料检验作业指导书029

1.收料1)物料:供货商交货时,由总务部人员负责通知品管部做进料检验。

2)检验合格后由总务部人员负责收料及点收作业,查核无误后在发票收据单上签名。

2.检验作业1)品管部接到物料检验通知后,应安排时间做进料检验,检验完成后通知仓管员收料入库。

2)检验合格由仓管员入库登帐,检验不合格时,由采购员通知供货商退货。

3.检验标准(1)酒精A.外观:标签完好、封口完好。

透明、无色液体,并附合格证。

B.气味:具有淡的特征性气味和灼烈滋味,无异味。

C.无水乙醇:纯度要求大于95%,消毒乙醇要求不少于75%。

D.抽样数:每次进货取3瓶抽检。

E.判定基准:凡发现品质异常或纯度低于要求即判定为不合格。

F.处理方式:不合格整批退回。

(2)消毒水(次氯酸钠)A.外观:标签完整、封口完好,浅黄色液体,并附合格证。

B.气味:带有氯气刺激性气味。

C.抽样数:每次进货取3瓶抽检。

D.判定基准:凡发现品质异常或浓度低于要求即判定为不合格。

E.处理方式:不合格整批退回(3)清洁剂A.外观:标签完整、封口完好,无色至浅黄色液体,并附有合格证。

B.气味:有清香气味、无异味。

C.抽样数:每次进货取5瓶抽检。

D.判定基准:凡发现品质异常,即判定为不合格。

E.处理方式:不合格整批退回。

(4)润滑油(食用调和油)A.外观:标签完整、封口完好,透明、金黄色液体,并附有合格证。

B.气味:具有食用油应有气味,无异味,无氧化。

C.抽样数:每次进货取5瓶抽检。

D.判定基准:凡发现品质异常,即判定为不合格。

E.处理方式:不合格整批退回。

(5)杀虫剂A.外观:标签完整,封口完好,乳油白色液体,并附有合格证包括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供货商名称、地址、电话明确标示。

B.气味:具有一般味浓特征性灼烈气味、无异味。

C.抽样数:每次进货取5瓶抽检。

D.判定基准:凡发现品质异常,即判定为不合格。

E.外理方式:不合格整批退回。

(6)食盐A.外观:不得有破损、受潮、异味及混入其它杂质成份,并附有合格证,包括制造日期、保存期限、供货商名称、地址、电话明确标示。

油漆及辅料进货检验指导书

油漆及辅料进货检验指导书

油漆及辅料进货检验指导书一、脱脂剂检验指导书(一)脱脂剂CK 163LF的检验规定取样方法:在同一批次中,任取一包装桶,用2000ml烧杯取满刻度原液。

(二)检验步骤1、颜色外观1.1 用1000ml量筒取满刻度原液。

1.2 目测,应为浅琥珀色,透明液体,无杂质。

2、比重用波美比重计测定原液比重。

3、游碱3.1 用移液管移取10ml原液至净洁的1000ml烧杯中,加去离子水至满刻度,搅拌均匀成为稀释液。

3.2 按游碱测定作业指导书测定稀释液的游碱。

4、PH按PH值测定作业指导书测定3.1中稀释液的PH值。

5、贮存稳定性5.1 用3升塑料桶取原液约3升,盖上桶盖密封。

5.2 室温贮存12个月,打开桶盖,按1、2、3、4方法重新测定。

表调剂检验指导书(一)表调剂RC的检验规定取样方法:在同一批次中,任取一包装袋,取样约250克。

(二)检验步骤1、颜色外观目测,应为白色粉状,无杂质,无异味。

2、总碱2.1 称量120克样品,倒入净洁的1000ml烧杯中,加去离子水至满刻度,搅拌均匀成为稀释液。

2.2 按总碱测定作业指导书测定稀释液的总碱。

3、PH按PH值测定作业指导书测定2.1中稀释液的PH值。

4、贮存稳定性4.1 用1升磨口瓶取约500克的表调剂样品,封存。

4.2 室温贮存12个月,打开瓶盖,按1、2、3方法重新测定。

磷化剂检验指导书(一)磷化剂的检验规定取样方法:在同一批次中,任取一包装桶,用2000ml烧杯取满刻度原液。

(二)检验步骤A、磷化配槽剂CF700A1、颜色外观1.1用1000ml量筒取满刻度原液。

1.2目测应为绿色,透明液体,无杂质。

2、比重用波美比重计测定原液比重。

3、游酸3.1 用移液管移取50ml原液至净洁的1000ml烧杯中,加去离子水至满刻度,搅拌均匀成为20倍稀释液。

3.2按游酸测定作业指导书测定稀释液的游碱a。

3.3 计算原液游酸原液游酸b=a×204、总酸4.1 按总酸测定作业指导书测定3.1中稀释液的总碱c。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要求1.1 原材料、元器件的质量必须符合其相应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或者 生产厂的技术条件的规定。

1.2 原材料、元器件到货后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干入库。

1.3进货检验普通只作初检检查,即对货物合格证明及外观进行检查。

1.4 每批原材料、元器件经检验后,必须由检验人员填写元器件、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附录 A)并存入档案。

1.5 原材料、元器件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检验完毕,质量不合格或者有其 他质量问题时, 放入不合格品区并及时反馈有关科室进行调换或者退货 处理。

1.6 原材料、元器件需在车间生产使用时需进行确认检验,即对货物进行上电、 动作性能等检查。

并填写元器件、 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表(附 录 B)并存入档案。

2 检验项目标准及方法检验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 或者标记。

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 无机械损伤及气泡。

成品的导电线芯不允许断芯。

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导线两端用万用表 测量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其他 名称聚乙烯绝缘 电线[BV][BVR]聚乙烯绝缘 软线[RV]备注名称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铜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三角口、裂纹、折叠及杂物。

允许有轻微的斑疤、麻坑、划道、起皮、机械损伤、氧化、变色等缺陷。

铜母线无明显弯曲变形。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

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目测检查游标卡尺(0.02)名称冷轧钢板槽钢角钢扁铁绝缘支撑件检验项目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4.其他1.合格证明2.外观3.尺寸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三角口、裂纹、折叠及杂物。

允许有轻微的斑疤、麻坑、划道、起皮、机械损伤、氧化、变色等缺陷。

截面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无明显弯曲变形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完整、无明显损伤和缺陷。

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国家标准的规定检验设备及工具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游标卡尺(0.02)目测检查检验合格证件目测检查游标长尺(0.02)备注名称各类启动器检验项目合格证明外观动作性能技术要求合格证件应有检验人员印鉴或者标记。

辅料类检验指导书

辅料类检验指导书
.取待检物料,准备检验工具/仪器,对照相应产品制造标准书,参照样板或规格承认书,以
IQC检验标准为依据,按AQL:0.65/1.5均匀抽样。
2、包装、外观检查:
包装应合理,有无按常规或指定材料包装(以不伤物料本体为原则),参照IQC辅料类外观
检验标准进行全方位外观检验,如:包装和本体是否破损严重,液体有无泄露,标识是否正确,有无
检验指导书
机型
适用于通用产品
工序时间

工序名称
辅料类检验
工序编号

测试工具/仪器:卷尺/卡尺/万用表/高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电桥/各类测试架等。
检验员
IQC
图示:
检验步骤及内容
无图
1、对单、抽样:
.根据货仓开出的IQC品检报告单或上料单,核对上料供方是否为合格供方,有无该料的产品
出货检验报告,再查找相应订单和产品制造标准书,核实相应机型和数量。
文件编号
编制:
日期:
版本
审核:
日期:
受控印章
批准:
日期:
察与要求有无不符。
6、判定、标识:
2、新料或新供方上料必须经QE做新料认定试验,确认合格后才能检验。
将不良品标识清楚并及时隔离,以物料检验报告单的形式交由上级处理。将PASS好的物料
3、所照参样板必须为合格样板。
做好标识(包括合格标记)放入指定区域,并做好相关记录。
修订记录
修改次数
日期
内容
参考文件
供应商器件确认书、检验规范
超过保质期限等,仔细观察与要求有无不符。
3、规格测量、试装:
用相应测量工具测量物料各部位大小\重量,是否与要求相符.如:外箱尺寸、洗机水/油漆/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辅料入库检验指导书PYBL301/A--20081目的为确保外购原料符合本公司的要求,使投入的原料能满足规定的品质标准,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特制定本规范2范围本分司采购的用于产品生产的原辅料3职责3.1采购部负责按工厂的采购计划联系供应商保质保量供应生产所需要的原,负责将来货品质不良的信息传递给供应商,并跟踪其快退换处理,确保生产正常动作3.2仓库负责原料进货的点收入库保管和发放3.3品管部负责进货原料取样及对相应原料的品质检验及不合格原的处理跟踪,负责及时将原料的品质信息反馈给工厂、原料仓管,防止不合格原料投入生产,负责对原料COA,MSDS等资料及新原料样板的提供,负责对有变更的原料的资料的传达4检验流程↓↓↓↓↓↓↓↓5操作规范5.1初收5.1.1仓库收货员依采购订单与供应商的《送货单》,对外包装所注明的原料名称、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及大件数量进行验收和清点5.1.2仓库收货后即放入“待检区”品管部接仓库的来货通知后,依照《送货单》原料COS及《物料到货登记表》按原料取样及留样方法进行取样并留样于原料样板房并在《物料到货登记表》上签名5.2原料取样、留样方法5.2.1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质,取样及留样量按下表:5.2.2抽样中发现同批次的原包装的原料可不做检验,外观复检合格后可直接判定为合格,若外观复检不合格或散装的同批次原料仍需重新检测5.2.3抽样数不止一桶的,应各桶抽等量的试样混合均匀后才检测,对第一次进货或送检的新原料应长期保存以备查验5.2.4对留样应标明原代码、生产厂家或供货商、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检验日期5.2.5外观一致的同一代码的存样超过三批次后并且存放时间超过半年的原料样板可对旧样进行清除5.3验收原料检验员依据原料编码表对取样后的原信息进行核对并编码,对原料检验标准上检验指标依据原料检验项目对原料进行检验,同进核对相关COA的批号及原料的批号是否一致,对有必要做微生物检验、重金属检验的原料进行相关项目检验,对有送外检项目的原料如酒精中甲醇的测定,通知品管主管委托相关机构检测5.4原料检验项目及标准5.5品质验证结果的判定及处理原料检验员将验收结果如实填写原料检验表,由品管经理审核签字后存档,,对质量指标不合格的原料,由品管部决定退货处理.对不影响使用性能的不合格原料经品管部确认可作特采,品管部在标识上注明“特采”,此标识应直到此批物料用完才能取消,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

5.6检验仪器的使用参照《仪器操作规范》5.7对采购的新原料,原料检验员收到COA及MSDS后,对其进行检验,合格后对原料进行编码,同时在原料编码表中增加新原料的相关信息,并及时通知原料仓库,采购部更新新原料编码信息5.8原料检测标准中的当检验指标(水分、酸值、碘值、皂化值)≤1时,该项指标为参考指标,实验过程中可检可不检,仅供参考,灰分、重金属检验指标为选择性抽检指标,其值仅供参考,不作为每批必检项目6原料检验方法外观视觉鉴定法PYBL011仪器:50ml烧杯2操作:取试样于烧杯中,在室温和非阳光直射下目测观察,并与标准样板进行比较。

记录所得色泽灼烧残渣(灰分)测定法PYBL021原理将试样按规定条件在高温炉灼烧后,测定残留物重量的方法2参考标准化工原料技术标准通用分析测试法3装置和试剂高温炉坩埚砂浴硅胶干燥器浓硫酸4取样方法将坩埚于高温炉中烧至恒重,置干燥器(硅胶)中冷却到室温后,准确称量,按规定样品量的±10%范围,精确称取试样,然后进行操作5操作5.1方法一用少量硫酸润湿试样,缓慢加热,在较低温度下灰化后,灼烧(450-550℃)至恒重,放入干燥器(硅胶)中冷却后,准确称量5.2方法二将试样缓慢加热,低温下灰化或者挥发后用硫酸湿润,使完全灰化后,灼烧至恒重,放入干燥器(硅胶)中冷却后,准确称量。

5.3方法三将试样微火加热,逐渐炽热(800-1200℃)至完全灰化。

将其放入干燥器(硅胶)中冷却后,准确称量。

如灼烧后仍有碳化物残留时,则加入热水浸出,用定量滤纸过滤。

将残渣与滤纸一起灼烧至红热,然后加入滤液,蒸发干涸小心烧至红热至无碳化物为止,将其置于干燥器(硅胶)中冷却后,准确称量。

用此法碳化物仍存在时,加15ml 乙醇,用玻璃棒捣碎碳化物使乙醇燃烧,小心灼烧哦哦至红热在干燥器中冷却后,准确称量。

样品称量表酸值测定法YBL031原理酸值是指中和1g样品消耗的氢氧化钾的质量(mg)。

酸值是油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酸值是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多少的度量。

油脂中一般都含有有利脂肪酸,其含量多少和油源的品质,提炼方法,水分及杂质含量,贮存的条件和时间等因素有关。

水分,杂质含量高,贮存和提炼温度高或时间长,都能导致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促进油脂的水解和氧化等化学反应。

油脂的酸值是在乙醇或水溶液中用氢氧化钾中和的方法测定2.参考标准化工原料技术标准通用分析测试方法3.试剂中性乙醇:量取100ml95%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备用。

4方法一(适用于易溶于乙醇的样品)4.1操作按照样品称量表量取试样,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0ml 锥形瓶中,加入50ml中性乙醇。

加温溶解,边振荡边用0.1mol/L 氢氧气化钾试液滴定(指示剂:2~3滴酚酞1%乙醇试液)。

滴至溶液的淡红色能持续30s为终点。

样品称量表5 方法二(适用于不易溶于乙醇的样品)按规定的量准确称取试样放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乙醇和乙醚1:1的混合液。

加温溶解,边震荡边用0.1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滴至溶液的淡红色能持续30S为终点.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5.1 计算酸值=(V1-V2)×c×56.11/m式中:V1-样品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空白所消耗的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c -氢氧化钾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称取试样的质量。

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误差,酸值在10以下为0.2,酸值在10以上为0.5;取两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

皂化值测定法YBL04本法适用于油脂,蜡,羊毛醇,脂肪醇,脂肪酸,香料等式样。

1参考标准化工原料技术标准通用分析测试方法2试剂的配制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称取固体氢氧化钾30g,溶于1000ml95%乙醇溶液中,摇匀,放置24h,取上层清液使用。

3操作按照样品称量表,精确称取样品(准确至0.001g)于磨口锥形瓶中,用移液管精确加入50ml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然后装上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1h (或按照样品标准规定时间加热回流),用少量无二氧化碳的蒸馏水(约10ml)冲洗冷凝管,趁热取下锥形瓶,加2-4滴1%酚酞指示剂,用0.5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即为终点,同时做一空白试验。

样品称量表4滴定试液从水浴锅上取下试液烧瓶,分别加入lml酚酞溶液于试样液和空白试液中,再用0.5mol/LHCL溶液分别滴定,直到溶液红色刚消失而终止滴定。

正确读取滴定用HCL标准溶液的体积 (m1) (准确到小数后二位)。

结果计算皂化值=(V2-V1)×c×56.11/m式中:V1——试样溶液所消耗的HCL滴定液体积,mL;V2—空白试液所消耗的HCL滴定液体积,mL;c ——HCL滴定液的浓度,mol/L;——试样质量碘值的测定YBL051参考资料化工原料技术标准通用分析测试方法2仪器和试剂碘量瓶:250ml。

氯化碘:分析纯冰乙酸:分析纯。

三氯甲烷:分析纯。

碘化钾:分析纯,15%的水溶液。

硫代硫酸钠:分析纯,0.1mol/L标准溶液。

氯化碘-冰乙酸溶液的配制:取氯化碘16.24g溶于1000ml冰乙酸中,混匀,存储于棕色瓶中备用。

在测试样品前,应先做一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须在30-40ml左右,否则应根据所消耗的量进行调节3测定测定方法是:按照样品称量表将准确称量的试样置于250ml碘量瓶内,称准至0.002g ,加入15ml三氯甲烷,使样品溶解,用移液管精确加入25ml氯化碘-冰醋酸溶液,塞紧瓶塞,(塞和瓶口均倒少量碘化钾溶液,以防碘挥发)摇匀。

放置暗处静置30min,(碘值在130以上时,静置60min),然后加入15%碘化钾溶液20ml,和75ml水,用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1-2ml0.5%的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同时做一空白。

样品称量表4.结果计算碘值=(V2-V1)×c×l2.69/m式中V1——试样溶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V2——空白试液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体积,ml;C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浓度,mol/L。

m——试样的质量。

显微熔点测定法YBL061. 仪器显微熔点仪2.操作步骤2.1 对待样品进行干燥处理:把待测物品研细,用烘箱直接快速烘干(温度应控制在待测物品的熔点温度以下).2.2 将热台放置在显微镜底座100孔上,并使放入盖玻片的端口位于右测,以便于取放盖玻片及样品2.3 将热台电源线接好2.4 取两个盖玻片,清洗干净.晾干后,取适量待测物品(不大于0.1MG)放在一片载玻片上并使样品分布均匀盖上另一载玻片,轻轻压实,然后放置在热台中心.2.5 盖上隔热玻璃.2.6 调节手轮,直至能清晰地看到待测物品的像.2.7打开调压测温仪的电源开关2.8根据被测熔点品的温度值,控制调温器.2.9观察被测样品的熔化过程记录初熔和全熔时的温度值2.10测试完毕,应及时切断,待热;台冷却后方可将仪器按规定装入包装2.10测试完毕,应及时切断待热台冷却后方可将仪器按规定装入包装凝固点测定法测定YBL071.原理测试样品直接冷却的温度.2. 参考方法 GB9104.5-88工业硬脂酸试验方法凝固点测定3.装置和试剂测试瓶、冷却浴、温度计4.操作将50ML试样装入测试瓶中,插入温度计.测试瓶置于冷却浴中,搅拌样品保持温度均匀若试样是固体时,要在高于预计的凝固点20℃以上,慢慢地加热使之熔解. 试样在常温下是液体时,水温要低于预度凝固点10-15℃.试样温度比预计凝固点高5℃时,每30S记录一次温度, 直至凝固开始.样品在测试瓶中冷却时, 从温度计上读取温度.至少要连续测定4次,且误差在0.2℃以内,读取温度为T,取平均值为凝固点.折光指数测定法测定法YBL081.仪器阿贝折射仪2.参考方法GB/T14454.4-1993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3.操作按仪器要求调节校正至规定温度.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试验时将棱镜打开有擦镜纸将镜面擦洁净后,在镜面上滴少量待测样品,并使其铺满整个镜面,关闭棱镜,调节反射镜使入射光线达到最强,然后转动棱镜使目镜出现半明半暗,分界线位于十字线的交叉点,这时从放大镜即可在标尺上读出试样的折射指数.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时应调节温度至(20±0.5)℃,读数至.00001,三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试样的折光指数.均值,即为试样的折光指数. 测定前折光仪读数有校正用棱镜或水校正,20℃时水的折光指数为1.3330,25℃时为1.3325,40℃时为1.3305.测定完毕,必须拭净镜身稳各机件,棱镜表面并使之光洁,在测定水溶性样品后,用脱脂棉吸水洗净若为油类样品须用乙醇或乙醚苯等拭净干燥失重测定法YBL091. 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试样,测定其干燥后减少的质量2.参考方法GB9104.6-88工业硬脂酸试验方法3.装置称量瓶、干燥器4.操作干燥称量瓶30min,精确称量.在规定量的±10%范围内称取试样,于称量瓶中将样品铺开,厚度在5mm以下.精确称量后,放入干燥器,称量瓶盖置于旁边,进行干燥(如果试料是大结晶或块状,需预先迅速粉碎成2mm以下再称量).干燥后,盖紧称量瓶的盖,从干燥器取出,精确称量.如加热干燥时,要干燥器(硅胶)中放冷后再称量.若试样熔点比规定的干燥温度低,则以低于熔点5-10℃的温度干燥1-2h后,再在规定温度干燥至规定的时间或恒重4.计算结果按下式计算: X(%)= m-m/1 *100式中:X--试样的干燥失重,%m--称取试样的质量,gm--试样干燥后的质量,g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超过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