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实现经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实现经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经济和谐的重要支撑和谐社会不仅是指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价值层面的和谐。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构造转型同时进展,生活方式、利益诉求、价值取向等出现多样化趋势,不同区域、阶层、代际之间的认识差异日益明显。
建立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加强社会团结和睦,增强国家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振中教授认为,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使得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开展,而且必须强调文化、道德与精神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国家核心的价值体系。
形成有利于凝聚人心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对于维护经济社会的持续和谐开展有重要作用。
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目标和核心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张宇教授认为,任何社会公平的观念都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而是历史的、具体的。
我国现阶段由于存在着多层次和多形式的经济社会关系,因此,反映这些关系的公平原那么也必然包括多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市场经济根本标准的等价交换的公平,这种含义的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保证;二是与社会主义人权原那么相适应的权利的公平,要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把保障每个人的生存权、开展权放在首位;三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相适应的劳动的公平,这种含义的公平既强调要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又强调劳动者之间利益的差异;四是收入分配结果的平等,即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这种含义的公平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或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后形成的收入差距的大小。
和谐社会的微观组织根底需要不断开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企业微观主体的再造与政府职能的转变已根本完成。
但在市场与政府之间还存在大量的空白地带需要其他微观组织来填充,这就是自发性的经济组织(如行会、商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和社会组织(如各种民间组织等)。
南开大学周立群教授认为,这些组织没有地域边界,是以新的业缘关系网络替代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网络,这必然打破原来依靠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低层次的组织关系。
调整社会结构 构建和谐社会
调整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有了长足的提高。
然而,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我们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难题。
因此,调整社会结构和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
一、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性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社会组织的框架和体系,包括社会上各个层次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人们的角色和地位等。
在社会结构中,经济和政治力量是最为明显的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福祉的主要因素。
目前,我们的社会结构存在的不合理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贫富分化越来越严重。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二、政治权力不得民心。
目前政治机构存在腐败、特权现象,普通民众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不足,民主化不够彻底,导致人民对政治失去信心。
三、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社会结构的必要性社会结构的调整是为了解决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合理性问题。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贫富分化和环境污染,这些问题不仅是侵蚀着社会公正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主要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调整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调整社会结构会实现分配公平。
当前,贫富分化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性,必须通过社会结构的调整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分配公平。
其次,调整社会结构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要消除社会上的矛盾,实现和谐社会,需要是一个包容性和公正的社会,调整社会结构有利于解决社会的矛盾和不平等现象,从而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
最后,调整社会结构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严重问题。
调整社会结构可以通过改变经济结构、人们生活方式等,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它不仅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深入探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一、生产力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其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稳定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基础之上。
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为生态环境提供更多的投资与保障。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的某些矛盾和问题。
比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工作收入不合理、生态环境恶化等等。
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平衡和均衡,实现经济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有机统一,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二、文化自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和基因,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道德、价值观、习俗和传统。
当今世界正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中国文化自信更加重要。
我们要始终认识到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性,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精神。
对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基础和道德基石,是我们共同的精神纽带。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培育和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和公民素质,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三、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法制是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任何现代化建设都需要法制建设的支撑。
因此,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实施和谐发展的战略,必须在法制基础上进行。
只有公正合理的法制建设,才能保障国内外各种力量的均衡、协调和发展,以及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推进。
加强社区建设 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加强社区建设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社区作为城市构成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单位,创建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按照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合理规划,明确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全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标签:和谐社会;社区建设1 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社区是一定地域空间内居民及社会和生产经营的共同体,是城市构成和管理的基础单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社区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城市社区已经由原来单纯居民住区演变成各种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各社会单位的落脚点、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区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
突出表现在:一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区发展相对滞后、基础公共设施不足,社区服务功能亟待提高;二是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的深刻变革引发了人员流动性加大,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结构向多样化方向转变,人员构成复杂化,社区组织管理难度加大;三是下岗失业人员增多,部分群众陷入生活困境,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社区扶贫帮困工作日益突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对社会公平构成威胁,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社区公共安全亟待加强;四是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思想、道德、文化多元化结构日趋明显;传统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严重冲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尤为紧迫;五是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社区自治和民主管理亟待改进,等等。
上述矛盾和问题,决定了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2 创新社区管理机制面对国家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的状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分别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和公众参与的作用,为发挥社会整合功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
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做好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性工作
第26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 l .262006年6月 Jou rnal of So ut h 2C en t ral U n iver sity fo r N at i o nalit ies (Hum an it i es and So ci al Science ) Ju n .2006α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做好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性工作陆生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一处,宁夏银川750001)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握好五种关系: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二是区域统筹发展的关系,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四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五是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这五种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性工作;五种关系中图分类号:F 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6)20056202 社会的和谐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和谐后,又会出现新的不和谐。
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不断认识问题、解决矛盾的奋斗过程。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人均GDP 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临界点”,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历史新阶段。
总体来说,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发展的全面推进,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结构不断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和高发期,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从实际情况看,区域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矛盾突出;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有组织、有规模、有政治倾向、持续上升的特点;矛盾主体日益多元化,相互交错,涉及到各行业、各方面;群众高度关注的一些难点、热点和敏感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大量社会矛盾特别是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已成为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颠覆和制造社会动乱的突破口。
和谐共处社会和谐的基础
和谐共处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和谐是指各个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状态。
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仅意味着没有冲突和争吵,更重要的是人们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互动和关系。
在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中,人们能够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共同应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则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一、公平正义在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中,公平正义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公平正义是指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对待和平等的机会。
这意味着人们在受到法律制度保护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福利和权益。
在这样的社会中,不会有人受到歧视或者被剥夺自己的权益。
二、法治环境法治环境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法治环境不仅仅是指存在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法治机构,更重要的是这套法律体系能够得到全面的执行和尊重。
在法治环境下,人们相信法律会公正地裁决和处理各种争议和纠纷,同时也能够保护人们的权益和自由。
三、文化包容文化包容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信仰体系都应该能够在一个社会中得到平等的尊重和认可。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包容多元文化和多样信仰的社会,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持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价值观。
四、教育普及教育普及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不仅仅是指传授书本知识,更是培养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在一个教育普及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实现自我发展和个人的价值。
五、互信合作互信合作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
人们需要相信彼此的承诺和言行,共同努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愿意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一部分个人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繁荣。
六、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包容的基础上。
在人际关系中,人们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不同观点和意见。
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和意义知识讲解
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和意义知识讲解近年来,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大势所趋。
本文将从背景和意义两个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深入讲解。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1.经济转型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资源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社会关系秩序出现了断裂,对社会稳定构成了挑战。
2.社会矛盾的积累: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
城乡差距、收入分配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公等问题,使得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加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
只有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民的利益得到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才能实现真正的提高。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1.促进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有助于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同时,和谐社会可以消除不公正现象,减少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2.增强社会凝聚力:和谐社会的建立可以促进社会各成员之间的和睦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
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关心、帮助,社会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凝聚力才能增强,社会稳定可持续。
3.保障人民权益: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充满公平正义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为人民提供平等公正的机会,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机会和资源的公平分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繁荣。
4.提升国家形象:和谐社会的建立不仅对社会和人民有利,也有助于提升国家的形象和国际地位。
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会给外界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强国际社会对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1.完善法治体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通过完善法治体系,确保社会的公正与公平,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2.推进改革创新: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
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摘要:正确认识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因素,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首先是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强自身的整体实力,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打造合理社会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1 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发展首先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整个社会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给社会发展创造了前提。
但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时,也会妨碍经济增长。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
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了331倍,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
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
市场经济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但市场经济不会自动导致社会和谐,在坚持市场化改革走向中,必须逐步建立衡量真正市场经济走向的理论与原则,避免改革中的非市场走向的异化与成本代价,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基本制度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包括城乡统一的市场经济制度、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机会公平的劳动就业制度和职能明确的公共财政制度。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平衡和谐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平衡和谐社会和谐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它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则成为了当今社会各方面努力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探讨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以促进社会的平衡和谐。
一、构建和谐的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的社会结构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在社会结构中,各种组织、机构和个体之间的关系需要是协调、平衡和稳定的。
例如,在经济领域,需要实现公平的财富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在社会领域,要提供公正的教育、医疗和就业机会,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在政治领域,要建立民主的制度和良好的决策机制,以保障公民的权益和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构建和谐的社会结构,可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平衡和谐发展。
二、促进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建立在共享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之上。
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是社会成员行为准则的重要指南,关系着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矛盾的升级。
因此,促进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建设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这不仅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使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和共同遵循。
三、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治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能够更好地调和社会利益,解决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平衡和谐。
首先,需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其次,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协作;另外,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通过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可以有效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公共福利。
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需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其次,要加强劳动力培训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要注重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
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治理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社会治理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手段,来对社会进行管理、引导和规范,从而实现社会和谐、安定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有效的社会治理才能够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优化治理结构社会治理的结构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四个主体。
在实际操作中,政府是主导者,企业是主要经济力量,社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个体则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因此,优化治理结构非常重要,必须充分发挥所有主体的作用和职责,形成互动、协调、共治的局面。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和治理水平。
政府需要通过优化权力结构、完善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方法等方式,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有效性。
政府应积极研究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及早预判社会矛盾和问题,加强危机预警和应对能力。
政府应该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的沟通交流,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制定合理政策和措施,为社会治理提供支持和保障。
其次,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坚持诚信经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承担公共责任,推动社会和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组织要注重组织内部建设,提高组织能力和公信力,积极参与社会调查研究和社会服务,为政府治理提供合理建议和专业支持。
最后,个体应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个体应该尊重他人权利,自觉遵守法律和公共规则,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做到有意识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个体应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活动,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提供公益服务、承担社会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等方式,为政府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因此,社会组织建设非常重要。
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提高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和理解。
略论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基础
略论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基础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奠基在三个基础之上,即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
社会和谐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好人的利益问题;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更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使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关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人的和谐最重要的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深层次的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
一、利益均衡——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
而在这几个方面中,经济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物质基础性的作用,没有一种和谐的物质生活与经济活动状态,和谐社会的构建就会丧失其应有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而利益的分配则是物质经济活动的结果或最终形式,这个结果或最终形式将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和带来很多其他方面的影响,并最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利益的分配提出了要求,而这个要求即利益均衡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利益是人类生活的永恒话题,只要存在人类社会,利益就会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利益不仅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范畴,而且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内在根据,正是人们为满足自身利益需要的不懈努力,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利益主体相互依赖的整体。
马克思指出:“这个世界并不是某一独特利益的天下,而是许许多多利益的天下。
”各利益主体在获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
只有利益关系达到某种均衡状态,才能减少或避免冲突。
经济学中的利益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利益关系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的境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前提性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个前提性基础摘要: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前提,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二者共同推动着和谐社会的形成。
标签:和谐社会;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公平与效率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再次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成并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
但是,中国能否真正最终建立起“和谐社会”,基于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现阶段这样一个特殊关键时期,除了必须一如既往地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发展中谋求和谐之外,主要的则还取决于中国能否更好地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能否在政治现代化、民主化的道路上持续地获得进步。
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政治现代化、民主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和谐社会应当是公民社会。
现代民主政治所需要的以自由、民主及法治意识为核心的政治文化,都是在公民社会的基础上生长发育起来的。
公民政治文化要求重新确立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将公共权力的占有及使用建立在人民同意和约定的基础上,从而增强国家权威的合法性、合理性,这是政治现代化的首要构成要素。
明显的,这也将在根本上有助于社会更容易达成和谐的氛围。
从当代中国的情况来看,改革前,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建立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
这种传统政治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在民众心理积淀下了崇尚皇权、崇尚清官、崇尚权威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维方式。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自由平等意识,民主法治观念逐渐增强,政府赖以为合法性基础的根基发生了动摇。
中国政府必须寻求新的合法性基础。
8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自己的宪政和政绩合法性基础。
其间,“依法治国”的方略得以确立,经济建设获得了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重塑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
重塑社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社会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复杂系统,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动关系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为了重塑社会关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我们需要满足一些基础条件。
本文将探讨这些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公平正义是基础公平正义是社会关系重建的基础条件之一。
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和不公正行为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消除不平等,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和正义。
解决方案:1. 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保障人民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2. 建立公正的教育体系,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培养公正价值观。
3. 减少贫富差距,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社会凝聚力的提升社会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之一。
只有当人们彼此信任、合作和关爱时,才能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1. 增强社会信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理解。
2. 鼓励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慈善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加强社区建设,提供平台促进邻里和谐。
三、沟通与互动的促进沟通与互动是解决问题和增进理解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社会关系重塑。
解决方案:1. 提供多样化的交流渠道,如社交媒体、公众讨论会等,促进民众间的交流和对话。
2. 加强人际互动教育,培养有效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3. 鼓励政府与公众、公民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增进各方的理解和共识。
四、冲突管理与调解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冲突和分歧。
解决冲突,化解分歧,是重塑社会关系的重要环节。
解决方案:1. 建立健全的冲突解决机制和调解机构,为各方提供公正、高效的解决方案。
2. 加强冲突管理教育,提高人们解决冲突的能力和智慧。
3. 倡导和平对话和和解,通过对话协商,减少对立和冲突。
五、文化和谐的促进文化和谐是社会关系构建的重要保障。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能够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解决方案:1. 鼓励跨文化交流与对话,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
浅谈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科技合作前期 所持 “ 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 办大事”以 及 “ 淘金 ”的观念使 俄方具 体项 目负责人 获得一 定私 利 ,所在单位 及政府整体获益少 。在近 几年 的政府级会 晤 中 ,虽然 我 国科技 主管 部门不 断强调 “ 尊重 国际惯 例 ,维护双方知识产权” ,使俄方态度有所缓和 ,但其 影响仍并未彻底消除。 ( 二)俄方部分专家缺乏合作经验 ,合作项 目中实现 大规模产业化的较少 在俄方主动推荐与我开展合作的项 目中,不少项 目迄 今无实质进展 ,从 中方 反应的情况来看 ,这 其中来 自于 项 目本身的原 因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缺乏实用性 。部 分俄方推荐项 目尚未成熟 ,距离 中方需要的实现产业化 存在较大差距。二、缺 乏针对性 。有的项 目与中方优先 发展领域 不对应 。三 、缺乏 了解 。有些项 目俄方水平 已 落后于我国 ,对所持项 目实际应用价值缺乏客观评价 ; 四 、缺乏 国际规范 。在一 些符合 中方需求 的项 目洽谈 中 ,俄方 漫天要价 ,条件苛刻 ,令中方无法接受 。最后 往往迁怒于 中方缺乏合作诚意 。
学术探 讨
浅谈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文/ 凌 林
摘 要 :构建 和谐社会的一嘎重要任 务是 加强社会 管理 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 实行 “ 党委领 导 .政府 负责 。 社会协调 、公众参 与”的 四位一体 的社会 管理体 制 ,协调好 所辖 区域 内的社会 管理 ,社会服务 以及 社 区群众 与 党和政府 的关 系等问题 。本文把 “ 构建和 谐社 区是 构建和谐 社会 的基 础”作 为基本 理论 ,针对新 形势下 的和 谐 社 区建设 问题进行探讨 。 关键词 :和谐社 区l和谐社会 ;居 民l社 区建设 中 图分类号 :D 1 69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0 - 1 6( 0 1 2 () 0 0—0 09 9 6 2 1 )0 6c一 3 5 2
优化社会结构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优化社会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摘要:和谐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中等收入阶层尽快形成;贯彻公平原则,确立公民的平等权利;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有效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现代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社会运行状态,需要有稳定、现代的社会结构作保证。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是我们党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
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意义重大。
一、解读和谐社会结构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长期关注经济现代化目标后而提出的社会现代化目标。
它符合社会生活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现时代的和谐社会包括两层含义,即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与人的和谐,就是贯彻公平正义理念,人人享有平等的民主权利,社会能保障其所有成员安全有序的健康生活的社会,就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范围之内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状态。
要建设这样的社会,就必须建构中间阶层占绝大多数的“橄榄型”阶层结构。
这样的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这个社会的运行基本上是有秩序的,具有较稳固基础的社会。
二、中国社会结构现状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
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
论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及构建关键
论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及构建关键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注重基础结构建设。
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保障结构、社会运行结构、社会治理结构和社会道德结构及其构建关键。
关键词:和谐社会;基础结构;构建关键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在运动中达到并保持双赢或多赢的结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要注重基础建设。
本文试图从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角度探讨其构建的思路。
一、社会阶层结构:关键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从实质上看,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我国各主要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
和谐社会,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就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
历史经验表明,在“橄榄”型社会,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分配差距比较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一般都不会很大,这样的社会最稳定,是可持续发展的。
因为社会中间阶层是一个社会地位比较稳定、经济地位比较优越、文化层次较高的日渐庞大的社会集团。
他们比较重视现有稳定的生活,而且其行为方式比较理性,其心理倾向相对来说也比较稳定;再者,社会中间阶层是介于富裕群体和贫困群体之间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缓冲力量,它有助于缓解各种可能出现的社会紧张和冲突。
因此,社会中间阶层的存在,能有效地防止两极分化,极大地减轻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磨擦和利益碰撞,使社会处于一种稳定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所以“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结构。
然而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中等收入阶层只有18%左右,社会结构只是一个“洋葱头”型,远没有形成成熟的“橄榄”型。
如果现在采取积极的方针政策,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到2020年达到40%左右,就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保持社会和谐发展。
因为调查研究表明,在政治上,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护现有政策,是政治上的稳定力量;在经济上,中等收入者阶层是稳定的消费群体,扩大社会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文化上,中等收入者一般都有一定的文化资本,虽然老的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有的文化资本有限,但新的中等收入者阶层拥有的文化资本越来越多。
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在江苏省苏州市隆重召
。
此次
会 议 是 继 2 0 0 5 年在 长 春 召 开 全 国 社 区 建 设 工 作 会 议 之 后
七 大和 十 七 届 三 中
、
民政 部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十
一
四 中全 会 精 神
、
,
进
一
步推 进 和谐 社 区 建 设 工 作 的又
,
重 要会议
。
中共 中央 政 治 局 委 员 国 务 院副 总 理 回 良玉 出席会 议 并 作 重 要 讲 话 民 政 部部 长 李 学举 作 工 作 报告
。
民 政 部 副 部长 姜 力
。
、
孙 绍 骋 和 江 苏省 委 书 记 梁 保 华 省 长 罗 志 军
、
、
副
省长李 小 敏 出席 会 议
为把 和 谐社 区建 设 工 作进
一
步 引 向深 入 会议 紧密联 系 我 国 经 济社 会 发 展 的新 要 求和
, 。 ,
人 民群众过 上 更 好 生活 的新 期待 全 面 回 顾 和 总 结 了 社 区 建 设 的成 绩 和 经 验 研 究 部 署 进
四中全会精神 的高 度 ,深 刻阐述 了新形 会的基础工程 , 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 , 采 培养和 造就一支政 治可靠 、 业务 过硬 、 作 势下 做好 和 谐社 区建设 工 作 的重要 性 , 取切 实有效措施 , 在管理 有序上动真 格 、 风扎实 、结 构合理 的社 区工 作者 队伍 。
一
步推 进和 谐社 区 建 设 的总 体 要 求和 重 点任 务
、
,
命名 表彰 了 1 8 8
、
个 全 国 和谐社 区 建 设 示 范
。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平等自由的精神环境,发展协调和有序的社会关系,打造一种多元文化、多彩生活的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重视以下几个基础和条件。
首先,要加强民族宗教的和谐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族与宗教融洽共生的关系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民族团结与宗教和平相融的重要基础。
因此,要维护宗教信仰自由,加强民族宗教和谐关系,不仅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为民族宗教文明实现和谐共融奠定基础。
其次,要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要化解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经济和政治因素之间的矛盾冲突,创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为此,要彻底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坚决抵制腐败分子的贪污行为,完善社会福利体系,积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使每个公民都能公平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此外,要健全社会治理和社会行为管控体系。
《改革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
《改革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宏大而长远的系统工程,就经济、社会转型阶段而言,如何通过改革的继续深化,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基础,是紧迫而艰巨的课题。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改革观;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互动;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携手并进;清除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性障碍。
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础框架,实现了由封闭型经济社会向开放型经济社会的转变。
中国经济以持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社会财富和人民生活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改革及其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社会生产力,为形成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重要的经济体制基础和物质条件。
然而,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还必须走进一步深化改革之路,为构建和谐社会筑实全面系统的体制基础。
必须坚持人民是创造社会财富主体的理念。
市场经济的重要思想基础首先在于承认追求富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社会成员的正当欲望,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市场经济之所以具有效率也正在于此。
中国20多年改革最深刻的变化在于,实现了创造财富主体由中央计划中心向社会的转移,形成了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从而使社会经济生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必须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改革的最终目标。
中国在改革初期把发展经济、偿还计划经济时期对人民生活的历史“欠账”、走共同富裕之路作为启动和推进改革的重要目标,使改革具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动力。
必须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互动。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具有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高度集中统一的特征。
改革初期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重大举措,首先使经济走出了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阴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高度紧张的社会关系,为启动经济改革奠定了初始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特定制度本身。
比如,当反腐败制度不能奏效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要追问,是不是我们反腐败制度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以至于让腐败分子有空子可钻?当我们的国企效率很低,甚至国有资产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自然要问是不是国有产权的安排存在问题?这方面的问题是确实存在的,即制度的设计和安排本身有问题。
但有的时候,许多制度的失败,往往不仅是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运行的基础秩序出了问题。
在过去20多年中,我们往往更加重视的是具体制度的变革,而对“基础秩序”的建设却很少给予关注,甚至有时秉持一种机会主义的态度,不惜用毁坏“基础秩序”的方式来获得暂时性的改革收益,结果是为制度有效运作不可缺少的“基础秩序”的崩解。
因此,在改革的新阶段上,我们应当把“基础秩序”的构建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来加以推进。
那么,什么是基础秩序?我觉得至少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道德秩序。
二是信用结构。
三是基础制度。
优化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宋林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一、结构的稳定性是最大的稳定性
我国社会学者在研究社会稳定的过程中,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结构的稳定性是最大的稳定性。
为了形成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首先需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10年前,我在《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一书中指出,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社会结构最稳定。
当中等收入者成为社会主体时,社会矛盾和社会紧张程度就会大大缓和,极端的思想和冲突观念就很难有市场;中等收入者的生活方式就会推动与稳定消费市场,从而有效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与繁荣。
现在看来,这种视角可以继续开拓。
社会结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优化社会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第一,结构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序格局”,包含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的多种社会阶层与社会
081
群体,是多梯度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应该更细分,收入分层最具现实意义,“七分法”比较符合我国国情。
上上、上下是高收入者,中上、中、中下是中等收入者,下上是低收入者,下下是贫困人口。
遏制各种非法致富渠道,增加小康型中等收入者,促进低收入者增收,减少贫困人口,解决结构性社会失衡问题,是改善多梯度差异社会结构的途径。
第二,结构主体。
关于工人和农民,过去曾经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说法,但工人、农民是社会的基本阶层、是社会结构的主体,这些理念是不能抛弃的。
在国企改革、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过程中,普通工人与持大股的经营者、雇主的比较地位和比较收入均呈下降态势。
要注意和防止基本社会阶层弱势化的倾向。
第三,结构公平。
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具有相同的发展权利。
“城乡二元结构”反映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弊端,但这个概念的解释力现在已经远远不够了。
工人、农民和农民工构成的三元结构,是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特征。
要缩短城乡三元结构的过渡期,减少农民、致富农民、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环节。
第四,结构活力。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强调私营企业主等新兴阶层是社会主义建设者,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维护知识产权等,有效地激发了强者的社会活力。
接下来的问题是要保护弱者的社会活力。
市场调节的工资等初次分配,存在差距扩大化和某些不公的问题;政府调节的社会保障等二次分配,存在覆盖面与力度不足的问题;应该扩大社会调节的“第三次分配”,即发展慈善事业。
慈善活动应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和民间传统。
要提倡现代财富伦理。
“养儿防老”与“福荫子孙”是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传统观念,它们来自对家庭贫困的恐惧,以及对家庭保障和财产代际继承的崇拜。
西方国家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财富伦理,认为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产,会助长他们不思进取的思想,对子孙没有什么益处,继承遗产被认为是不劳而获,甚至有人认为那无异于“抢劫”。
崇尚通过个人努力创造财富。
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财富伦理与市场伦理的基础上。
国际上流行的社会学观点认为:“人与人之间或和谐相处,或互相冲突,或漠不关心,这些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社会”。
和谐、冷漠与冲突,是三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社会发展与进步表现为减少冷漠、化解冲突、增加和谐。
目前,应关注与解决我国社会不同程度存在的城市冷漠、雇主冷漠、富人冷漠与领导冷漠等现象。
181
二、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因素
在“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概念的前面,为什么要加“社会主义”?西方学者问过我,最近我想,我们也要问问自己。
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人们往往马上想到的是过去教材里面的话,应该避免某些教条与僵化的理解。
第二,信不信社会主义?有些人将社会主义与效率对立起来,信仰有所动摇。
第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老是“说不清楚”是不行的,近2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为我们奠定了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把社会主义搞清楚。
一是社会主义基本理念。
起码包括四个元素:“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以民为本、劳动者优先与大多数人优先;“公平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这是原始社会主义的思想,我国改革开放实践正在证明这个道理,少数人先富,多数人后富,最终可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基本保障”,这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成长起来的社会主义因素。
二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产生这些矛盾与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发展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制度供给不够公平。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普遍贫穷的平均主义问题,同时又出现了贫富分化等不均衡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社会主义因素不断成长,有些社会主义因素成长不快甚至有所削弱,部分社会群体受惠较少。
解决我国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是搞社会主义。
现在的情况是:占人口比重较小的强势群体,表达自身利益的渠道比较畅通,制度性供给比较充分;但占人口比重较大的中间阶层与弱势群体,相对而言利益诉求渠道较少,制度性供给不足。
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制度供给平衡,对占人口比重较大的弱势群体和中间阶层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撑和公共服务。
从建构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推进各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制度创新,从理论与实际结合上设计与出台各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创意决策。
我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有一个提案,建议我国建立小康型福利社会。
我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国家应该发挥的作用之一,是不断增进全社会的福利。
正如市场经济一样,“福利国家”也不是
281
资本主义的专利。
世界上有资本主义福利国家,也应该有社会主义福利国家。
我国缺少财力也不宜模仿西欧福利国家的“高福利模式”,但
“中福利模式”的小康型福利社会,实现基本在我国建设“低福利模式”、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则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有条件与可能。
近几年,中外都有人谈论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
如果要说有危机的话,也不是国家承担了公民福利的职能,而是选举政治导致的过高负担。
建设福利社会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
印度不比我国富裕,印度宪法却规定所有国民都享有免费医疗的权利,依靠财政与物美价廉的国产药品,形成了覆盖城乡社区的公立医院全民免费医疗网络。
我国有条件形成类似印度并更具优势的基本医疗保健体系。
三是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协调机制。
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不仅没有扭转反而不断加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收入差距是正常的,但差距太大就会产生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
像邓小平当年担心的那样,长此以往将会“发生大问题”。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一是初次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按劳分配中行业差距过大,按要素分配比重偏高;二是再分配不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与力度均不充分;三是非分配因素膨胀,大量国民财富通过非规范与非法的途径流入少数人手中。
应更多地关注“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政策是否真正落实的问题,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政策。
各种社会群体承受改革与发展成本的比例应与他们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的比例相近。
应当避免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需求的情况,平衡各种社会群体所承受的改革与发展代价,使全体老百姓共享大家创造的福利。
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
李友梅(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学探索,需要关注“社会自我调适系统”的生成,这其实也是新时期社会认同再结构的过程。
如何把握好社会认同的基础性领域,并了解它们间的配合机制对社会整合的影响,是当今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