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的国际比较研究
金融工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金融工程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对本选题参考的讲明:1、以下选题仅提供了写作的方向,请学生自己依据写作重点确定论文题目。
题目应该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反映出论文的要紧内容。
2、本参考选题仅列出局部要紧的研究主题,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他的题目。
一、国际金融咨询题6.亚洲〔欧洲〕区域金融合作二、宏瞧金融调控咨询题3.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区不5.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效果、效率分析三、我国的利率政策咨询题研究6.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碍事四、金融工程11.我国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碍事12.权证与其标的资产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五、商业银行六、货币市场咨询题七、资本市场咨询题5.我国风险投资开展现状,咨询题及对策分析八、上市公司咨询题5.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评述、分析及相关研究8.xx市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的制度经济学分析10.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理论评述、分析及相关研究九、保险学论题11.某地区机动车保险市场研究十、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十一、农村金融咨询题研究2.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制度创新5.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十二、其它金融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金融学院发表时刻:2010-10-20 阅读:2196]1、保险企业对区域性商业银行银保渠道评价初探2、大型运动会保险安排体系及评估3、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保证平台设计与评估初探4、基于移动性的金融保险电子平台产品概念设计与评估5、专业养老〔健康〕保险机构经营与盈利模式初探6、专业农业保险机构经营与盈利模式初探7、寿〔产〕险公司内部客户综合评级模型研究8、保险经纪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系设计与评估9、中小型保险代理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系设计与评估10、江苏区域性保险生态评价体系建设与应用初探11、基于理财标准的寿险效劳深化研究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瓶颈和出路2、兴盛国家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及启发3、后危机时代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战略4、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5、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开展路径选择6、商业银行**风险成因与防范对策7、浅析商业银行内部操纵制度8、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国际经验比立与借鉴9、***私人银行开展对我国的启发10、我国金融租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咨询题的研究11、开展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12、商业银行托管业务开展的现状、咨询题及对策〕1、中国社会保险咨询题研究2、中国产品责任保险开展瓶颈咨询题研究3、中国抵押房地产保险咨询题研究4、中国巨灾保险咨询题研究5、中国保险业竞争力咨询题研究6、中国农业保险咨询题研究7、中国保险法存在的咨询题及缺陷研究8、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咨询题研究9、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咨询题研究10、中国保险业投资咨询题研究1、农村经济开展对小额农贷提出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2、农村金融效劳供求现状、咨询题及对策建议3、农村金融抑制及金融深化4、农户金融需求行为的差异和农村金融的分层提供5、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深层缘故及其碍事分析6、农村合作金融的产权制度缺陷及改革路径7、试论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8、国外农村金融开展中的政府支持经验与启发9、关于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析与考虑10、农业贷款、财政支农投进与农民收进增长有效性研究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金融平安咨询题研究1、我国地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与研究2、区域金融开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XX地区为例3、地点中小商业银行金融效劳的咨询题及对策研究4、金融危机下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选择5、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咨询题研究6、创业板对主板市场的碍事分析7、人民币升值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研究8、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治理研究9、信用卡业务的风险与防范研究10、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治理研究1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咨询题研究12、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咨询题研究13、我国通货膨胀率碍事因素的实证研究14、XX市场价格动摇对我国XX市场收益率的碍事研究15、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XX效应研究1、关于某一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与诊断;2、关于某一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3、关于某一上市公司股票〔或某指数〕风险评估;4、行业间系统风险的评估及比立分析;5、基金投资〔行业〕风险的评估及比立研究;6、中国房地产业经济周期分析;7、中国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选股与择时能力的比立分析;8、物业税对我国房地产业开展的利弊分析;9、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的模式选择;10、中国金融效劳外包产业开展的风险分析;11、金融效劳外包产业开展的国际比立与中国的选择;12、中国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的现状及评估模型选择;13、中国证券市场的跳跃性特征分析。
中美两国金融体系对比分析
3.金融监管体系差异
以银行监管为例,美国倾向于案例法律体系。 美国的商业银行是美国管制最严的产业之一。美 国是多元化金融监管体制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 多元化的双轨体制
目前,我国倾向于大陆法律体系。中国人民 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监管当局,与中国证监会、 保监会密切合作,在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银行体系/非银行体系
广义金 融体系=
金融市场 金融监管体系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行政监管/行业自律/ 单位内控制度/社会 中介组织监管
=
2.金融机构体系差异
美国的金融机构有: 第一类,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 第二类,商业银行,包括国民银行和州立 银行。 第三类,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是养老基金 和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第四类,政府专业信贷机构。
中美两国金融体系对比分析
——小组成员:李明、刘春燕、张悦、
何秋洁、袁金鑫、高蒙蒙
主要内容:
金融体系的构成 金融机构体系差异 金融市场体系差异 金融监管体系差异 中国金融体系战略发展举措
1. 金融体系构成(一般观点)
狭义金融体系,指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 系
金融机构体系
= =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业务主管与业务监管同为一个机关,职权混杂 ② 监管内容过于狭窄,不能实现完全有效地监管。 ③ 监管的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主要是金融当局 的外部监管。 ④ 监管的具体方法匮乏
4.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战略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 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 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 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推动资产证券化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 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
中美银行收入结构对比
中美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分析中美两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差异主要由银行资产结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金融管制等原因导致。
我国商业银行应紧跟国际趋势,进行收入结构调整,开展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尤其是中间业务,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收入结构。
同时,国家应该从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方面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大和更自由的空间。
对于银行来说,其收入途径基本上相同,但不同途径贡献的收入总量,在不同银行却有明显的区别。
这一点在国别比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表现为收入结构不同,但却反映出不同银行之间的资产定价能力、盈利能力与受管制的程度。
本文以中美银行收入结构的对比来深入分析这一点。
收入结构对比中国银行业收入结构分析。
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已有三大银行成功上市,形成了股权多元化的格局,在现代治理结构中已经达到了“形似”。
但如果深入分析这三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将会有新的发现。
以下表格表明了2005年三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的收入构成。
从各部分收入构成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总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净利息收入,一部分是非利息收入。
其中净利息收入是由三部分支撑的:一是存贷利差收入,这部分在净利息收入中占比最大。
三家银行中,除中国银行指标略低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存贷利差的利息收入贡献均在50%以上。
二是同业往来利息收入,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和存款准备金利息收入。
三家银行此项利息收入占比不大,一般在5%左右。
三是有关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我国的债券发行在近两年增长较快,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前提下,作为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债券的持有增大,所以此部分收入对利息收入贡献也比较突出,平均占比30%左右。
另一方面,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的结构比较简单,虽然各家银行对其划分口径略有差异,但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和汇兑损益。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中的表述,这部分就是通常的中间业务收入。
三家银行这部分都在6~7%左右;二是投资损益,这项占比是最小的,中国银行情况稍好一些,也只有不到3%。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
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差异比较概述:一、所有权和治理结构:在所有权方面,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由国有股东控股。
国家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意味着国家对银行的经营和决策有较大的影响力。
相比之下,美国商业银行没有国家所有的股东,属于私人企业。
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和董事会组成。
二、经营范围和产品创新:中国商业银行在过去主要提供传统的存贷款和支付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但近年来已开始向其他领域拓展,包括信托、保险、证券等。
而美国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开放程度高和金融创新环境较好,提供的金融产品更加多样化和复杂。
例如,美国商业银行发明了信用卡、债券和其他衍生品等金融工具。
三、监管和合规性:中美两国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也存在差异。
中国监管机构主要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负责,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监管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
在美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主要由美联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国家银行业监督局(OCC)共同负责监管和监察。
四、政策支持和风险防控:五、国际合作和创新技术:中国商业银行在推进国际化经营和跨境金融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中国商业银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并与多个国际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
而美国商业银行则在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并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创造了数字化银行和区块链技术等。
结论:中美商业银行制度在所有权、治理结构、经营范围、监管、政策支持、风险防控、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方面均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国不同的经济体制、法律环境和监管机构等因素。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加深,中美商业银行的差异有望进一步缩小,并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实现更好的合作与共赢。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中美比较的视角,深入探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私募股权投资在融资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首先回顾私募股权投资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中美比较提供基础。
随后,将重点分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投资结构、资金来源等方面,并与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进行对比,以揭示两国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异同点。
在比较分析中,本文将关注两国私募股权市场的政策环境、监管制度、市场成熟度以及投资者结构等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活动。
还将探讨中美两国私募股权投资在投资策略、风险控制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两国私募股权市场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在总结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融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私募股权市场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推动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融资效率,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二、中国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环境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国的融资环境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在私募股权投资融资环境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的私募股权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相比,其市场规模仍然较小。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私募股权投资的融资能力。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私募股权市场的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从资金来源来看,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主要依赖于个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而美国的私募股权市场则更加多元化,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大学捐赠基金等。
这种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结构为美国的私募股权市场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投资之路_基于中国工商银行建立纽约分行的实证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的海外投资之路———基于中国工商银行建立纽约分行的实证分析◆李冉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摘要】2008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成功进驻美国纽约,建立了工行在美国的第一家分行。
而此时,美国金融危机正在愈演愈烈,中资银行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国际金融条件下应如何选择对外投资的道路。
通过将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运用来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的国际化道路选择,具体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的所有权优势,内部优势和区位优势来实证分析中资银行对外投资。
同时,金融危机的历史条件使得中资银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三个要素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中资银行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
【关键词】中资银行工商银行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面临世贸组织要求五年全面放开我国金融市场和外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优势, 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极大压力。
美国的各大银行在中国长驱直入,各大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这不禁让中国的商业银行也产生了海外投资的念头。
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欧美银行遭受沉重打击,相对来说,中国银行业却经受住了考验。
在最新统计数据中,按市值排名的全球七大金融公司中,中国的银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工行和建行占了前两把交椅。
一、基于中国工商银行建立纽约分行的银行海外直接投资实证分析1. 中国工商银行的背景资料。
中国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上市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成立于1984年。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 经过20 几年的改革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已经步入质量效益和规模协调发展的轨道。
连续五次入围美国《财富》全球500强,并被美国《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高质量产品(服务)十强。
由国际知名媒体《环球金融》(Global Finance) 举办的2009年全球新兴市场国家最佳银行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工商银行再度被授予“中国最佳银行”(B est bank in China)称号,这也是该行第6次摘取此项殊荣。
中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
中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薛萌萌;王建国【摘要】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收入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偏低.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看,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本文从收入规模、市场集中度、经营内容、产品创新、服务技术和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状况,结论是在数量、质量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美国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认清差距、借鉴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期刊名称】《河北金融》【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作者】薛萌萌;王建国【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保定071000;厦门国际银行福州分行,福建厦门 3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0.4引言中间业务(Intermediary Business),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银行不占用自身资金并以中间人的身份,利用银行本身的网点优势、网络技术优势、信用优势和人才等优势,为客户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服务。
这些业务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
西方金融界将中间业务称为Intermediary Business或Middle Market Business,其服务对象包括各类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
在金融国际化和银行业全面开放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新趋势,也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和竞争点,其创新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为了适应新形势,我国商业银行积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将中间业务发展作为实现金融工具创新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
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到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从商业银行战略规划的高度来重新认识中间业务的发展。
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资本市场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
7.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发展——中美两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作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加强规制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创新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根本之道,对于发展中国家补齐资本市场短板、做大做强国际化资本市场,具有现实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置资源、财富管理、资产定价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纵观世界发展历史,无论荷兰,还是英国,以及现在的超级霸主美国,都反复证明了大国的崛起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
为此,笔者将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我国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资本市场提供借鉴。
一、中美资本市场发展历史回顾(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自1990年沪深交易所开业,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
在没有资本市场以前,企业融资主要以商业银行贷款为主,从商业银行获得的资金是债务性的,期限较短。
从商业银行经营历史看,其具有看重资产抵押或担保、偏好收益稳定的贷款人等特征,决定了其贷款背后是存款的硬约束,以及风险承担能力1十分有限,导致信贷资金偏好稳定成熟的工业企业。
单一的社会融资渠道限制了创新企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发展股权市场,拓宽社会融资渠道和融资期限,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和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由此,催生了中国资本的诞生。
然而,由于资本市场刚起步,发生了许多负面的事件,如1992年深圳“8·10风波”,1995年国债期货“3·27事件”等。
尽管如此,沪深交易所的成立,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实体经济融资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5年,推行股权分置改革,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时代。
在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实施,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全流通时代的到来。
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研究
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比较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的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发展。
本文将对中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共性和异性,为两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个人理财业务提供参考。
在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
由于国内经济持续增长,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加之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个人理财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中国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积极拓展个人理财业务,不断推出各类理财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美国,个人理财业务同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资产管理和投资顾问为核心的个人理财业务。
他们提供广泛的投资选择,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同时也提供个性化的财务规划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
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包括货币市场型、债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
许多银行还提供结构性和创新型理财产品,以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
在服务方面,中国银行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也日益紧密,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美国商业银行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也具有较高的水平。
他们提供各种类型的投资产品,包括共同基金、ETFs、定期存款等。
同时,美国商业银行还提供丰富的投资咨询服务,包括针对个人的财务规划、投资策略等。
中国商业银行在营销策略和推广方面采取了多种方式。
一方面,银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公众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度;另一方面,银行还通过客户经理、网点等渠道,向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
许多银行还加强了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通过共享资源、互设渠道等方式,实现业务的拓展。
美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则更注重科技的应用和创新。
他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准分析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美国商业银行还注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通过官网、社交媒体等网络渠道推广产品和服务。
中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比较分析及我国的对策
所, 共同构成了商业银行 的基本组织体系。就信用 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而言 ,我国商业银行 目前从事 贷款管理的部门主要有客户经理部 、信用风险管 理部 、贷审会和稽核部。 客户经理部主要负责对 贷款客户资质 的前期调查 ( 包括识别客户提供的 虚假财务报表等 )它是银行信用风险的第一道防 , 线。客户经理 的职责是 向市场 中的客户直接推销 银行 的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 ,并通过其提供的优
全 国银行货 币及银行法 ( 6 —16) 1 3 9 4是美 国 8 银行史上第一个主要联邦 法 ;9 3 13 年银行业法格 拉 斯 一斯 蒂 格 尔 法 ,格 拉 斯 一斯 蒂 格 尔 法 ( ls e l ) 在格拉斯 一斯蒂 尔法下创立 F I ,银行 控股公 司法和修改法 案 DC ( 9 年、96 、9 0 ;银行合并法及其修改 1 5 19 年 17 年) 9 法案 ( 6 1 O和 l6) 18 年消费者信贷保护法 ; 9 96 ; 96
一
、
银行信用风 险及 其表现形式
国际清算银行 巴塞尔委员会对信用 风险的定 义为 : 由于债务人 违约而造成的损失风险。 对于银 行这样的特定环境 ,信用风险 即指贷款人 因违约 而对银行造成的损失风 险。银行信用风 险的具体 表现形式为贷款人拖欠银行 的贷款或利息 ( 一般 是超过 9 天 )呆账 、 0 、 死账 、 违背贷款契约等 , 通俗
1
质服务 , 保持 、 发展 与客户长久 、 稳定 的关系 , 而 美 国商 业银 行 一般 既对 企 业 评级 ,也对 债项进 行 从 占领 市场 。客 户经 理通 过 调 查发 现 银 行 的优 质客 评级。我国的评级一般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户 ,做好客户信用分析报告及备齐相关的贷款申 相结合 的方法。其 中定性分析主要围绕宏观经济 请资料, 并交送信用风险管理部 门审批。信用风险 形势 、 行业 和市场状况 、 企业 的经营管理、 组织形 管理部的主要职责是对各支行提出的贷款 申请进 式或有负债等 ;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的财务 行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 ,然后将审查通过的贷款 状 况进行 分析 。 合并 自己的审查意见提交 给贷审会 。贷审会是银 而美 国的商业银行 , 往往是通过专家的分析和 行审批贷款的最高权力机构 ,一般 由银行若干资 判断来为企业评定最终的信用等级 。评级最初 由 深的专家组成。他们投票决定贷款的发放以及贷 信用分析师和客户经理执行 ,然后送交 区域经理 款的发放条件。稽核部是 负责银行各项工作 的监 或贷审会批准通过。企业财务分析是信用评级的 督检查机构 ,主要是从会计角度审查文件和凭证 核心部分 , 分为经营业绩分析、 财务状况分析和现 互不重 的齐备性。虽然对贷款也是一种事后检查 , 但与美 金流分析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相对独立、
中美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比较分析
出现了信用合作社 、 储贷协会和互助储蓄银行 , 开始从事消 费信贷和房屋抵 押贷款。二次大战后 , 很多公司
通过公 司商业票据融资 , 相应减少了向银行的短期贷款 , 而家庭储蓄存款和消费需求急剧增加 , 商业银行开
始将业务定位的重心 由企业信贷转 向了个人 消费信贷 , 特别是分期付款信贷。
维普资讯
《 西安金融) 06 ) 0 年第 6 2 期
中美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比较分析.
田 蕾 。 仝玉 民
7 06 0 1 1 (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 陕西西安
河南省 台前县农村信用联合社南街信用社 , 河南有前
摘
,
470 ) 56 0
区银行,9 9 个网点, 3 04 其中一半以上都分布在农村 。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 美国的商业银行趋向于在经济发展
快 、 口增量大的城市或地区增设分支机构 , 人 而不是在银行已趋于饱和的大城市。
( ) 五 美国商业银 行 的产 品 ( rd e ) Pout 市场 定位 s
美 国的大银行利用资金和技术上 的优势 , 目 将 标定位为全能化的产品服务 。 一些中小银行则根据细分后
的特定市场 , 根据细分市场的特点及市场需求及其变化 , 开发银行 的产品和服务 , 目标市场的客户提供更 为
好、 更有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 塑造鲜明和个性 的银行形象 , 满足 目 标市场客户的差异性需要 。如美国的叶小 l 银行利用规模小 、 零售成本低 、 经营灵活性高及地域 上的优势 , 以社 区居民 、 中小企业 和农户为主要 服务对
一
、
美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 ) 一 美国商 业银 行 市场定位 发展 的 历 史
关于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
关于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2023-10-27contents •引言•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美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提高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其银行业的地位日益凸显。
在金融市场变革和新兴技术崛起的背景下,对中美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两国银行业的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中美两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业务结构、客户基础、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两国银行业的异同及发展趋势。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为主要手段,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研究目的和方法中美银行业概况中国银行业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银行业资产规模庞大,拥有众多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逐渐提高。
美国银行业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银行业也具有极高的国际影响力。
美国银行业的业务范围广泛,包括零售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
在风险管理、金融创新和盈利能力方面,美国银行业具有较高的水平。
02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中国银行业概况01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和业务量在近年来持续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
02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激烈,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等各类机构并存。
03中国银行业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和广泛的业务网络。
工商银行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盈利能力主要得益于其规模效应和较低的运营成本。
工商银行在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助于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010203建设银行是中国第二大商业银行,其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均较强。
建设银行的业务重点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银行业务领域,其业务范围涵盖存款、贷款、投资、理财等各个方面。
中国银行与国外银行的区别
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文化差异比较新世纪以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量外资银行涌入中国,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外资银行不仅历史悠久,资金充足,实力雄厚,更拥有着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
而相比之下,中国银行业刚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解放出来,还尚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银行文化。
其中,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件”环境,其作用不可小视。
因此,对中西银行企业文化的对比研究,对我国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是非常有益处的。
为了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对中美银行同质化和差异化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中发展差异的原因,毫无疑问,美国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伴随次贷危机的爆发,银行业的发展模式日益受到关注,美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式不断受到质疑。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银行业未来到底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够走出一条适合中国银行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这些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国内银行与国外银行文化差异的几点比较。
一、经营模式美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背景及原因。
美国银行业经营模式是沿着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这样一种发展路径变化的。
在19世纪以前,欧美各国的银行业实行的是混业经营,但1929—1933年遍及欧美的特大经济危机打碎了这一制度。
在这次危机期间,美国有5 700多家银行倒闭,信用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而引发了金融体系的全面崩溃。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经济的滞胀现象,又由于受到金融创新的冲击,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一再放松分业管制,最终于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法》,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
中国银行经营模式的历史演进及历史选择。
中国金融体系在改革开放之前是一种“大一统”的形式,当时中国银行业实行的是具有计划经济和行政命令色彩的“混业经营模式”。
中美机构投资者差异比较研究
中美机构投资者差异比较研究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美机构投资者差异比较研究李宪郑州大学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在规模、数量和质量方面有着巨大的提高,渐渐成为了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力军,他的一举一动动深深影响着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现如今,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正是新型加转轨的过渡期,无论是在投资者结构、资金规模、技术创新,还是投资理念上与欧美等众多成熟的资本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并且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与技术有所欠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作用还不够明显。
因此,分析外国机构走资者的优势,总结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不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重点对我国与美国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以及稳定市场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中美机构投资者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差异的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我国机构投资者将会走上美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差异一、中美机构投资者差异比较研究在美国,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有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基金等等。
而这些机构投资者正是对资本市场起稳定作用的关键力量,他们往往通过技术分析和对市场的敏锐把握长期持有目标公司的股票,大大减少了投资泡沫的产生机会,对稳定美国资本市场发挥了重大作用。
而美国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与上述的众多机构投资者相比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大。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而机构投资者已经发展成为这一市场的主导力量。
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是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QFII、券商等,他们采用组合投资的策略,将风险和收益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有限的风险下达到收益最大化,主要依靠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的价格上涨谋取利润。
另外,散户在我国股票的购买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并且多以断线操作为主,很容易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我国资本市场规模较小,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大。
国外证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国内券商应关注国外证券行业的发展趋势,研究国内证券行业可能出现的变化,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主动地位。
国外证券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招商证券钟惠玲无论是在成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国外证券行业都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而成长,并在金融管制放松、行业竞争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与推动下不断进化、走向成熟的。
在过去的20年里,国外证券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外证券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对中国证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以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的证券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除特别说明外,本文中有关美国、英国、韩国的数据分别来自美国证券业协会(SIA)、伦敦股票交易所和韩国证券业协会),探讨国外证券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希望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证券行业的理解,并对研究中国证券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启发。
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规模高速发展证券行业是依托于资本市场而存在的,由于资本市场活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都获得了高速的增长。
一、资本市场日趋活跃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外资本市场活动日趋活跃,带动二级市场交易活动急剧增长。
以美国为例,1980一2002年,企业筹资额从740亿美元增长到3.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36.5%(见图1);股票交易量从180亿股增长到9060亿股,增长了49倍,同期股票交易金额增长了近70倍。
收购与兼并交易也大幅增长,1980~2002年累计完成收购与兼并交易超过1O万笔,交易金额达1O.08万亿美元。
图2展示了美国资本市场收购与兼并活动的增长情况。
二、证券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在资本市场活动的推动下,证券行业得到了持续发展。
例如,1980~2002年,美国证券行业的总资本、总股本呈现了稳步增长(见图3);与此同时,行业的总收入、总利润和就业人数呈现大幅增长(见表1)。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比较分析
Finance金融视线1122014年4月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的比较分析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高杨摘 要:存款产品是银行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对提高银行竞争力尤为重要。
我国的利率管制政策和国民高储蓄率现象使银行业普遍缺乏竞争,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单一、种类较少、定价方式不合理,同质化倾向显著。
本文在对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政策形势与金融环境,对存款产品创新提出如下建议: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转变经营理念,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完善存款产品要素设计和内在缺陷,引入权利义务对等观念,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 存款产品 激励约束对等机制 利率市场化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4(c)-112-03如今在利率市场化及互联网金融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存款产品同质化已经逐渐凸显其弊端,追求银行差异化的呼声愈来愈大。
本文将以中国建设银行和美国美洲银行为例,从微观层面分析中美两国存款产品特点,对两国存款产品差异原因进行深度剖析。
1 中美银行业存款产品的比较分析存款产品的构成要素体现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差异性,定价方式体现了存款产品服务设计的合理性,中美银行存款产品在这两点上存在很大差异。
1.1 从存款产品构成要素来看中国存款产品主要由期限和利率决定,利率水平由期限长短决定,所以期限事实上成为存款产品的决定因素。
这种单一的要素构成方式导致我国存款产品构成要素单一、种类较少、定价工具严重单一化,仅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两便、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等。
若某家银行通过改变期限来创新,则其他银行也会跟着改变,又恢复了同质化局面。
由此可见市场并没有实现细分,存款人偏好、支付能力等被默认相同。
以建设银行为例,其存款项目分为活期、定期、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定期按取款方式分为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定活两便等,按期限又可进一步分为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
中美两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
中美两国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本文运用Levine,Beck,Demirguc-Kunt等人所建立的第三代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对中美两国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做出对比分析,说明中美两国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规模、效率、流动性等差别并力图在对比分析中找到中美金融发展的具体差异和原因,并指出我国在金融发展上的不足,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本文研究的需要,我们对相关指标做出了取舍。
金融发展指标的中美比较(一)存款货币银行资产/(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中央银行)资产存款货币银行资产/(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中央银行)资产是度量存款货币银行相对于银行总资产规模的指标,King和Levine(1993)以及Levine,Rojan和Beck(2000)都使用过这个金融发展指标。
其定义为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与存款货币银行与中央银行在实体非金融部门资产的总和的比。
表1中显示中美两国存款货币银行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都很高。
在样本所示区间内(不包含2009年中国)均高于90%并且我国这一指标在样本初期就持续高于美国,并一直呈上升趋势,峰值时我国这一指标达到了98.89%,从2007年开始我国存款货币银行资产/(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中央银行)资产出现了快速的下降,下降势头一直延续到样本期末的2009年并且2009年是我国此指标值首次低于90%(2009年为87.94%)。
美国的峰值出现在2009年95.05%。
中美两国在这一指标上角色的变化暗示了中美两国央行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发生了改变,美国中央银行更少的参与实体经济,而我国的中央银行则相反。
(二)银行存款/GDP银行存款/GDP是金融中介规模的绝对指标,其度量了存款货币银行的规模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在我国银行存款占GDP的比重从1992年样本初期开始就几乎呈单边上涨趋势,且持续高于美国,然后在2003年开始走平,其峰值达到了154%(2009年),这说明我国存款货币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产品比较探析以美国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比较分析,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存款产品方面各具特色。花旗 银行在金融创新、风险管理、国际化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但门槛较高,更适 合高净值客户群体;而工商银行在传统储蓄业务领域表现较好,更适合广大人 民群众和经济实体客户群体。
针对未来发展,建议花旗银行和工商银行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银行简介
花旗银行成立于1812年,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拥有全球范围内的分支机构和业务网络。花旗银行提供个人银行、企业银行、 投资银行等多项金融服务,以创新、专业和高效著称。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五大国有 商业银行之一。工商银行拥有广泛的国内业务网络和庞大的客户基础,提供个 人储蓄、企业贷款、投资银行等多项金融服务。
1、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美商业银行应加强金融创 新,推出更多符合客户需求的存款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2、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 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业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应加强金融衍生品的研究 和应用,提高风险分散能力。
利率市场化对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影响不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花 旗银行由于具有全球业务网络和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市场变 化,调整存款产品和服务策略。而工商银行作为国内领先的商业银行,也在逐 步提高利率市场化的应对能力,加强金融创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在存款利率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花旗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存款利 率都呈现上升趋势。然而,由于花旗银行的资金成本较高,其存款利率通常高 于工商银行。此外,利率市场化也推动了存款产品的创新,为中美商业银行提 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中美商业银行存款的机制、行为和监管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 :商业银 行 引言 存款 市场 机制 监管 存款 是没 有利 息的。 一些银行代储户将 活期存款投入资本运作 ,
量 的有 效 政 策 工 具 。 因此 ,各 国 中央 银行 都 重 视 对 存 款 准 备 金 的 管理 。 ( 一 )存 款 风 险 防 范机 制
( 一) 存款利率 i . 浮动利率 。美国金融体系 ,即联 邦储 备体系 的最高决策 机构是联邦储备委 员会,它规定和改变会 员银行定期存款和活 期存款 的最 高利 率。各会员银行委员会有权 在不超过联邦储备 委 员会制定 的最 高存款利 率下 ,根据 自身业 务发展 ,确定各种 存款利率并进行浮动 。而 中国商业银行 的存款利 率是 由国务 院 统一制定 ,中国人 民银行 统一管理 ,商业银行要 不折不扣地执
行 ,没 有 丝 毫 的 浮 动 权 。
在 中国逐步建立商业银行存款风 险防范机制的过程 中,还 必须注 意银行 风险转移 的问题 。所谓银行 风险的转移,是指在 美 国等 实行 了存款保险机制 的国家 中,由于银 行的部分经营风 险由存款保 险公司承担 ,促使商业银行不 需要承担 更多经营风 险而产生道德 风险的现象 。对于 中国商业银行 来讲 ,在失去 了 国家信用保证 的同时 ,又有存款保险机构承担 了银 行经营的部 分风 险,也不 排除个别商业银行为获取更 高收益而 愿意 冒更大 风险 的可 能。要根据 中国经济、金融发展情况适 时推 出存款保 险制度 。考察美 国存款 保险制度运中美商业银行 存款业 务的 比较分析
中国和 美国商业银行 的存款业 务既有相 同的地方 ,也存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作者:ZHANGJIAN
仅供个人学习,勿做商业用途
中美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地国际比较研究-金融银行论文中美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地国际比较研究
朱晟
(招商银行宁波分行,浙江宁波31504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地不断发展,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得到迅速地成长,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国内社会,银行地投资都显著增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地加快,大量国际资本汇集在各大世界性银行里,银行投资,尤其是证券投资,更是成为近年来拉动银行发展地重要投资手段.本文从银行证券投资地品种和资产配比入手,对我国银行业在证券领域地投资与西方国家地银行业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探讨我国银行业在证券投资业务地未来发展路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国际比较
[DOI]10.13939/ki.zgsc.2015.35.058
银行作为各个国家必不可少地金融机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然后进行整体投资,对促进国家地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地作用.过去地银行,主要以存款贷款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式,而随着经济地发展,银行地业务边界不断扩大,现在地银行,不仅仅靠传统业务来生存和发展,证券投资日益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地重要利润来源.同时,由于资本地国际化,国内银行也在积极吸收国际银行地发展投资经验,为自己今后地发展寻求出路.
1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地含义和特点
1.1含义
证券投资是一种证券地买卖活动,是通过买卖有价证券来完成银行资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