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合集下载

黄鹤楼登黄鹤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黄鹤楼登黄鹤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 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 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 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 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 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 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 ”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 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 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 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 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 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时至 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 大江彼岸的龟山。2.悠悠:飘荡的样子。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4.历历: 清楚可数。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 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7.乡关:故乡家园。8.烟波:暮 霭沉沉的江面。▲

登黄鹤楼的诗意

登黄鹤楼的诗意

登黄鹤楼的诗意登黄鹤楼的诗意《登黄鹤楼》作者:崔灏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诗意: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一)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及翻译赏析《登黄鹤楼》原⽂及翻译赏析1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前珠翠绕,蓬壶殿⾥笙歌作。

到⽽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如故,千村寥落。

何⽇请缨提锐旅,⼀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翻译 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有着许多的城池。

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前、蓬壶殿⾥尽是⼀派宫⼥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

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兵在哪⾥?他们⾎染沙场,鲜⾎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他们在战乱中丧⽣,⼫⾸填满了溪⾕。

悲叹⼤好河⼭⼀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园荒芜。

⾃⼰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登临之兴。

注释 万岁⼭:即万岁⼭⾉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量民⼒民财。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

铁骑:指⾦国军队。

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地⾯。

风尘:指战乱。

风尘恶:是说敌⼈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分险恶。

膏:滋润,这⾥做被动词。

锋:兵器的尖端。

锷:剑刃。

沟壑:溪⾕。

缨:绳⼦。

请缨,请求杀敌⽴功的机会。

河洛:黄河、洛⽔交汇的洛阳地区。

这⾥泛指中原。

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赏析 这是⼀⾸登⾼抒怀之词。

全词由词⼈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灵涂炭的情景,最后怀想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抒发了词⼈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这⾸壮词采⽤散⽂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到“蓬壶殿⾥笙歌作”为第⼀段。

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

“想当年”三字点⽬。

《登黄鹤楼》原文及译文

《登黄鹤楼》原文及译文

《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广泛认为是吊古怀乡的佳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仙人乘鹤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家乡的眷恋。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了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见白云在天空中悠悠飘荡。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芳草萋萋,生机勃勃。

天色已晚,我站在江边,不知道家乡在哪里?
只见江面上烟雾缭绕,这景象让我感到深深的忧愁。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崔颢登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黄鹤楼,这座楼因传说中的仙人费祎在此乘鹤升天而得名。

诗中不仅描绘了黄鹤楼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家乡的深切思念。

崔颢的这首诗在当时就非常著名,据说连李白都为之赞叹,认为自己无法超越,因此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传说。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杜甫的《登黄鹤楼》古诗的意思

杜甫的《登黄鹤楼》古诗的意思

杜甫的《登黄鹤楼》古诗的意思
黄鹤楼的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许多诗人都曾创作过有关黄鹤楼的诗歌。

其中最著名的是杜甫的《登黄鹤楼》,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黄鹤楼壮丽风景和久远历史的赞美和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登上黄鹤楼的场景,以及他在楼上欣赏美景时的心情。

以下是这首诗的意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诗的前两句中,杜甫写出了白日西下、黄河奔流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沧海桑田的感叹。

接着,在诗的后两句中,杜甫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坚定。

他希望能够登上更高的楼层(黄鹤楼有多层)去观赏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壮丽的景色,借此表示他不断追求进步、挑战更高境界的决心。

整首诗简洁有力,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心灵追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人生、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豪情的诗篇,被广泛传颂、学习和赏析。

登黄鹤楼 崔颢

登黄鹤楼 崔颢

登黄鹤楼崔颢
黄鹤楼
【作者】崔颢【朝代】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标签:情感写景思乡唐诗三百首怀古地名初中古诗景色数字
出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唐诗五首》
《野望》《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
译文注释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登黄鹤楼的诗意

登黄鹤楼的诗意

登黄鹤楼的诗意优质文档你我共享第 1 页 共 1 页登黄鹤楼的诗意登黄鹤楼的诗意 《登黄鹤楼》 作者:崔灏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诗意: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赏析: (一)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唐诗之崔颢登黄鹤楼

唐诗之崔颢登黄鹤楼

唐诗之崔颢:登黄鹤楼崔颢(684年-?),是唐代诗人,字吴隐,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玄孙,与王之涣、常建、王维、杜甫并称为唐代五大律诗家之一。

其诗作以爱国主义、咏史抒怀、山水田园等题材为主。

《登黄鹤楼》是崔颢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唐诗中的绝世佳作,今为广为传诵的名篇。

诗歌解析以下是《登黄鹤楼》全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诗歌中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巨大和壮观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写出人类追求完美的不懈努力和人类志向的追求不断向上的精神。

全诗以典雅、清新的文风展现了浩然之气、旷达之志,表达了诗人追求卓越、壮志激昂、争取进步的精神追求。

首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对自然景象的简写,具有深远的意境和高度艺术表现力。

这两句简短而凝练的语言背后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欲窮千里目”,是崔颢抒发自己的心情和意愿。

意思是说,人的眼界是怎么也看不遍所有的事物的,因此我们总是想要不断地往前进,突破眼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则是体现崔颢追求进步、挑战自我的气概。

虽已到达黄鹤楼的高处,但他并不停留,仍要继续向上攀登,寻求更高的目标。

历史背景崔颢写下《登黄鹤楼》是在唐代中期,其时已逝去了曾经的盛世,唐朝内部已经发生了重重变革,外界也面临着种种动荡和混乱。

这个时代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情感和经历,崔颢也不例外。

唐代的黄鹤楼位于今天的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武昌蛇山上,是一座著名的古建筑,有着灿烂的历史和野史。

据传说,崔颢曾经来到过黄鹤楼,在登山途中,眼前尽是对山水的美好感受,激发了他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这些情感和感悟,体现在诗歌中,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赞叹和期待。

影响与意义《登黄鹤楼》是崔颢诗歌的代表之作,也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一。

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赞叹,更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向上追求的精神。

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这首诗歌也曾经有着重要的影响。

王之涣《登黄鹤楼》全文赏析

王之涣《登黄鹤楼》全文赏析

王之涣《登黄鹤楼》全文赏析王之涣《登黄鹤楼》全文赏析《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诗)创作的一首诗。

人们对于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有着很高的评价,《登鹳雀楼》的第一句诗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之涣《登黄鹤楼》全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黄鹤楼》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黄鹤楼》注释:1、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2、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3、欲:想要。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4、更:再。

《登黄鹤楼》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登黄鹤楼》创作背景: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一说,作者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但是,根据王之涣及其夫人的墓志铭,则王之涣系垂拱四年(688年)生人,后“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薄”,在开元十年(722年)与夫人李氏成婚时仍在衡水主簿任上,且任职时间一直持续到开元十四年(726年)前后,此后才罢官悠游,而此时王之涣已经年近四十,经过十五年的悠游后约在天宝元年(742年)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不久即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学者李希泌推测,鹊雀楼在平阳府蒲州(今山西蒲县),与王之涣的老家绛州,同属晋南,故这首诗可能是王之涣在弃官回乡时所作,创作年代约在开元十五年至二十九年(727—741年)。

《登黄鹤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登黄鹤楼古诗原文李白

登黄鹤楼古诗原文李白

登黄鹤楼古诗原文赏析登黄鹤楼并没有李白的古诗。

以下提供登黄鹤楼的原文、译文及赏析登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该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

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黄鹤楼,触景伤情,抒发了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却有家难归的的无奈和惆怅。

黄鹤楼因其主人而名扬天下,但崔颢的这首诗,却超越了这一传统,将黄鹤楼拉入了久远的历史传说中,使得黄鹤楼不再只是一座楼阁,而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起笔便写黄鹤楼,并交待了黄鹤楼的由来。

传说中仙人已乘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空的黄鹤楼。

诗人以“昔人”与“此地”作一对比,不仅描绘出了黄鹤楼的孤寂和冷清,更赋予了黄鹤楼一种空幻、飘渺的意境。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人用“黄鹤”与“白云”作对比,既描绘出了黄鹤楼的孤寂和冷清,又表现出一种空幻、飘渺的意境。

黄鹤一旦离去便不再返回,只有那悠悠的白云千百年来在空中飘荡。

这里,“不复返”与“空悠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突显了黄鹤楼的孤独与冷清。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人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美景。

在晴天的时候,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芳草长得茂盛喜人。

这一联不仅描绘了美景,也起到了转折的作用,将诗人的思绪从历史拉回现实。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以问句结尾,既描绘出了夕阳下黄鹤楼的景象,又表现出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登黄鹤楼 王之涣古诗

登黄鹤楼 王之涣古诗

登黄鹤楼王之涣古诗本文是关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登鹳雀楼》是一首登高望远诗,为诗人王之涣,全诗只用了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登黄鹤楼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王之涣的诗全集赏析】: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

”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

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5篇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5篇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5篇注释篇一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此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土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

江面。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篇二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朝代:宋代岳飞原文: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

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

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

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时机,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注释⑴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黄鹤矶上。

陆游《入蜀记》:“黄鹤楼旧传费玮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

“⑵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

据洪迈《容斋三笔》说:“〔万岁〕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楼阁不可殆记。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

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

⑶铁骑:指金国军队。

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又指金国铁浮屠重甲骑兵。

古诗赏析《登黄鹤楼》崔颢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登黄鹤楼》崔颢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登黄鹤楼》崔颢唐诗宋词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悠悠:飘荡的样子。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关:故乡。

【关于战争的诗句】黄鹤楼 登黄鹤楼原文_翻译和赏析_崔颢古诗

【关于战争的诗句】黄鹤楼   登黄鹤楼原文_翻译和赏析_崔颢古诗

【关于战争的诗句】黄鹤楼登黄鹤楼原文_翻译和赏析_崔颢古诗黄鹤楼 / 登黄鹤楼朝代:唐代作者:崔颢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关内容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乡关:故乡。

相关内容相关内容分联详析作者:佚名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登黄鹤楼王之涣古诗

登黄鹤楼王之涣古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漂浮,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假设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王之涣的诗全集赏析】: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

〞王之涣
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
壮阔,气势雄浑。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
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鹤楼/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乡关:故乡家园。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分联详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登黄鹤楼王之涣全诗

登黄鹤楼王之涣全诗

《》是唐朝家所写,为著名的诗作之一,表达诗人王之涣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的精神。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韵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漂浮,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假设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儿童唐诗三百首:登黄鹤楼

儿童唐诗三百首:登黄鹤楼

这篇《⼉童唐诗三百⾸:登黄鹤楼》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焚毁,传说古代有⼀位名叫费⽂的仙⼈,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作昔⼈已乘⽩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宴宾客,有⼈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译⽂
传说中的仙⼈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对烟波渺渺⼤江令⼈发愁!
赏析
这⾸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情,诗兴⼤作,脱⼝⽽出,⼀泻千⾥。

既⾃然宏丽,⼜饶有风⾻。

诗虽不协律,但⾳节浏亮⽽不拗⼝。

真是信⼿⽽就,⼀⽓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登此楼,⽬睹此诗,⼤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七⾔律诗,当以此为第⼀。

⾜见诗贵⾃然,纵使格律诗也⽆不如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黄鹤楼》的读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
无论在漫长的时间与历史中,山西永济黄河畔的那座鹳雀楼曾如何地兴废,它都始终在一首诗中屹立不倒;或者说,只要有王之涣的这一首诗作为依凭,那座兴废不已的鹳雀楼就没有任何的力量能为它画上句号。

五绝,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短小的一种体裁,但我们在对《登鹳雀楼》的阅读中,却从未感觉它的短小,这一散发着辉煌的盛唐气象的语言建筑,对它的攀登是如此的一代代地没有尽头,攀登的人群是如此的浩大。

它如同一切真正伟大的作品一般,将它的光辉普洒给各个阶层的读者。

它甚至比同样意境深远的王维的“空山不见人”“木末芙蓉花”等更有资格称为伟大,因为王维的这些五绝的伟大,显然地更多属于知识阶层的欣赏。

自然,阅读《登鹳雀楼》这样伟大气象的诗,每个人都应有着自己的感受,我之所以只选了两个角度,是因为这两个角度有着一定的代表性。

第一种读法:一种昂扬奋发的人生姿态及价值取向。

大多的读者显然取此读法。

在这一读法里,《登鹳雀楼》在结构上可分为两层诗意。

第一层诗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轮向晚之日依着阔大的群山缓缓落下,奔腾的黄河归流入浩瀚的大海。

这两句诗堪比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同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千古壮句,只是一个偏于动态,一个偏于静寂。

面对这样一幅壮丽的江山画卷,诗人不由勃发出一种豪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想继续看到那千里之外的风景,那就再登上一层楼吧!显然,这第二层诗意在面对壮丽江山而抒发人生豪情上,与“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属于同一路诗思。

而王之涣诗的超绝之处,是在豪情的抒发中,同时呈现了一种深远之理——在这“更上一层楼”的不断攀登中,《登鹳雀楼》中的“理”,与《大学》中的“日日新”,《易经》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汇入了同一脉搏。

当然,《登鹳雀楼》的“理”,绝非《大学》《易经》的简单演绎,它自有着自己的独特之思与神奇诗境。

这里,我们不妨从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上,品味一下这首诗的诗境:一轮黄昏之日渐落群山那边,为群山所屏遮,世界渐入夜色——江山如画的景色亦将随之消逝。

然而,当眺望者“更上一层楼”时,某种意义上就是追日,将“千里目”的视线高越过群山的屏遮,复见到那边的一轮日,或者说是将其提升出来,继续辉耀诗境中的壮丽江山。

而远方的大海,也将因这登高而更加清晰,且在一种不落的日光的辉耀下,吞吐着宇宙的万千气象。

在这样的电影镜头般的呈现中,《登鹳雀楼》甚至拥有了一种神话之境,赶上了夸父的步子。

或许,我们几乎已忽略了,《登鹳雀楼》在这一读法里所呈现出的伟大诗境,及触景生情,情中寓理的诗性结构,是由短短四行仅二十个字的五绝来完成的,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罕见的,堪称语言艺术的奇迹。

第二种读法:一种终结追求的生命思索。

在这一读法中,《登鹳雀楼》并非由景而生情理的双层结构,诗篇的四句而是如齿轮相依,相互拨转着运行,循环。

曾有论者评中国文学太多现实生存的关注,而乏对生命或生存的终结叩问,实是偏颇之言。

这种终结的叩问及求索,中国文学自有着自己的诗性呈现方式,而不似西方文学那般往往直接如哲学的演绎,加上历代读者对中国古典诗中名篇佳作的阅读几成了一种惯性,许多诗中隐潜的深刻地方,往往被滑了过去。

《登鹳雀楼》首句的“白日依山尽”就颇令人玩味,如果我们将这句诗当做一幅远眺的画景来读:一轮夕阳依着远方的山峦缓缓落下——则此时的日在色彩的视觉上一般应为“红日”,“白日”似有悖常理。

当然,我们也不妨将诗句改为“红日依山尽”来试读一下,它似乎合常理了,但我们立即感到诗境缺少了一些什么,并且狭小起来,诗中常为人们称道的那种洋溢的盛唐气象也不觉消陨许多。

因此,我们不必囿于“白日”的“白”是为了在色彩上与下句的“黄河”的“黄”形成一种对仗的习惯性阅读,实际上,首句的“白日依山尽”与次句的“黄河入海流”,不仅仅呈现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它们更准确的参照读法,应是另一位盛唐诗人李白的歌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达的是一种强健旺盛的生命在时间中的奔腾,流逝,及抗争。

由此,《登鹳雀楼》的“白日”,应可理解为是曾经悬挂中天,并照耀整个白昼的一轮“日”,首句的“白日依山尽”,即是描绘了一种壮丽的时间的飞动,流逝,诗句的最后一个字“尽”,更是强调了这种时间的已到尽头,到了极限处。

自然,
这是对于人的时间的观照而言,对于“白日”的时间,它其实并无“白”与“黑”之分,它仍在自己的轨道上进行着自己的运转,只是此时远眺的诗人尚无法知道它“下山”后转至何处。

“黄河入海流”——滚滚奔腾的黄河之水,可看作,或象征着在“白日”的时间照耀下的一段强大的生命,现在也终于流入了大海,到达了它的终极。

那不见边缘的大海究竟是什么?那大海深处汹涌着的又是另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对于凡俗之躯的人来说,无论他如何地登高望远,也无法看到自己的生命与时间的尽头的那一边。

但一个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对于这必然来临的尽头,无疑又是不甘的,于是,李白寻到酒的沉醉中,去消弥这极限,而王之涣则是采取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姿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前面两句诗思发展到的尽头,极限处,复又成为一种驿站,一个新的生命与时间的起点。

虽然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他的“千里目”具体看到了些什么,却给一代代的读者留下了更为无限遐思的空间。

这最后两句诗中的“千里目”与“楼”,都不能简单地作具象意义上的理解,它们还有着抽象的无限意义上的延伸。

这“千里目”,不仅看到了落日的尽头,看到了远方的大海,更看穿了生命尽头的生与死的疆域,看到了个人有限时间的那一边的无限的时间,及隐隐呈现的永恒的风景。

至于诗人诗中所依凭的“楼”,同样亦是超越了那座永济的鹳雀楼,因为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一种“楼”,能让人不断地“更上一层楼”地攀登下去。

在鹳雀楼之上不断增层的,是人类的生命与思想之“楼”,供着“人生代代无穷已”地攀登,在这一不断攀登的过程中,甚至各类的哲学,宗教,都可以进入这“千里目”的观照,成为其不朽的诗意空间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