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十大风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国企业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过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以及与国外知名 企业合作、吸纳海外风险投资等方式,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在世界市场上改写了"中 国制造"的概念。在中国企业加速"走出去"时,各种各样的风险在所难免,对此需要保持 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重视。归结起来,走出去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政治风险。 比如,2007年4月1日,俄罗斯全面禁止外国人在露天市场从事零售贸易的法律正式生 效,致使近20万华商受到影响。这种政治风险是单个企业难以抗拒的。 第二,环境风险。 长期以来,部分国内企业环保意识较为淡漠,如果在海外仍不注意,容易在所在国家 引起环境纠纷。 第三,劳工问题。 近年来,在海外的中国企业中,劳资纠纷问题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一方面我方企业 劳工权益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当劳资纠纷发生时,当地政府往往更多从工人利益 出发,给企业处理此类问题带来了难度。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就因为工会的强硬干扰而 使企业险些走入死境。 第四,技术壁垒、知识产权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困扰。 标准本来是一个公开的概念,专利是一个私有的、独占的概念。发达国家先设好了一 个标准,发展中国家必须按他的游戏规则办,这个标准因此变成专利,实际上阻碍了自由 贸易。要反制这个规则不是靠企业能做得到的,需要整个国家的力量来做这件事。商务部 2007年在WTO谈判当中,已经提交了这个议题。 第五,.中国很多企业家缺乏创新的意识。 第六,.中国企业品牌与质量的意识淡薄,不仅是产品,还包括包装。 第七,.制度性的因素的制约。比如在体制上的制约,包括人事、薪酬、审批的手 续、外汇的管理等等。 第八,反倾销等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贸易摩擦。这些摩擦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屡 屡受阻。 第九,.没有符合企业实际适应东道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商业模式。 第十,.缺乏大量的国际化经营人才,无法适应国际规范的管理机制与运营模式。 化解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对策 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了种种困难,要化解这些困难,除了企业自己的努力,还需要政 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根据这么多年来的观察思考,我觉得在实际中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在各大中心城市设立中国企业走出去咨询中心。 我在加拿大的时候,发现加拿大各个城市都有加拿大企业走出去的中心。改革开放三 十年,我们建立了很多招商引资的中心,现在中国企业要走出去,能不能由商务部牵头, 在各个大的城市中心,建立一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咨询中心,为这些走出去企业做一些服
律,人文环境的这样一些人才的话,我们企业走出去,就会顺利得多。但是培养一批国际 化的人才,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所以我们在这个方面,也要借助于外力,也就是我们 应该在国际化的,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利用当地的人才,利用当地的人才为我们 服务。 第九,抄海外人才底,充分发挥海外华人特别是中国留学生的作用。 我们抄底海外的资产和企业时,还需要抄底那些能在当地经营这些企业的人才。现在 华尔街大量的人才失业,裁员十万,中间有很多是我们的留学人员,很多是华裔的人才, 这是中国吸纳高端国际化人才的很好的机会。我们企业有时候走不出去就是因为缺乏人 才,不懂国际上怎么运作,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机会吸纳国际上一流的经营人才,投资的人 才,储备我们的人才。 第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回报当地社会。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起步较晚,除了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差距外,不适应国际 竞争环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特别是不善于处理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要注意与当地社区搞好关系,做一个负责任的 企业公民,这样就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顺利实现本土化生存发展。
务。 第二,提前对投资国进行调查研究,制定详细、严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不要为走出去而走出去。每一个企业对自己是否走出去,一定要有清醒的目的,作出 一个商业的判断,而不是响应政府的号召,来一个政治运动走出去,这样走出去,十个有 九个会败阵回来。 第三,吃透国家参与签订的各种国际投资保护协定,在企业投资发生风险后,积极寻 求国家主管部门和相关国际机构的帮助。 政府在这方面要做很多努力,帮助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营造一个更好的气氛。中国 企业走出去,就像一个孩子远走高飞,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更需要母亲的关爱,更需 要国家的关爱。政府应积极和国外签订投资保护协议,签订一些对保护公民的领事方面的 条约,这些方面都是非常重要;中国企业的员工在国外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大使馆、中 国政府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第四,利用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力量,为企业"走出去"增设 保障。 以往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的多为外贸企业,实际上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样也可作为 企业控制对外投资风险的"防火墙。 第五,创新金融政策,鼓励企业海外抄底。 现在去海外抄底有很好的时机,政府甚至可以成立一个有国际资本参与或参股的中国 海外联合收购基金,把国际上有名的PE也吸引进来,也利用"外资"去收购合适的"外资", 以及进行投资和并购。另外,政府应该帮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海外抄底"。许多优秀 的民营企业甚至比国企经营更务实、策略更灵活、更富有效率,但却不像国企那样拥有雄 厚的资金保障以及获得贷款。政府是否也可以考虑出台政策,让民营企业可以用房产、企 业资产等做抵押获得资金进行海外并购和投资,以及在税收和人才招聘上提供方便。 第六,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积极应对知识产权困扰。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倾销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加强政府交涉的力度。美国和西方很 多国家政府为本国企业说话的冲动是非常强烈的。我们中国的政府官员,也要有这种精 神,在海外就要为中国的企业说话。在反倾销的问题上,在知识产权的问题上,我们做得 不对的我们改,但是如果是滥用了反倾销,滥用了知识产权的一些做法,滥用了商标法的 做法,那么我们就要理直气壮地提出来,不能让我们的企业吃哑巴亏。 第七,以市场换市场,戴着洋帽子走出去。 以前跨国公司进中国,我们是以市场换技术。现在,我觉得,我们应该以市场换市 场,如果你进来占用中国市场,那么,我同时也能够到你的市场去。组建一个联合舰队或 者联合企业,形成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这样可能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这样走出 去,政治的敏感度也小一点。毕竟冷战了很多年,国外有一些民众对中国还是有这样那样 的政治偏见,如果我们能够戴着洋帽子走出去,慢慢淡化国外的一些政治偏见或其他成 见。 第八,善于选拔使用国际化人才,特别是所在国本土人才。 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我们真正有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外的政治、经济,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