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 桐山图
唐寅是谁?关于唐寅的人物生平资料及故事介绍
唐寅是谁?关于唐寅的人物生平资料及故事介绍唐伯虎这个名字想必是家喻户晓,可是唐寅这个名字很多人都很陌生,其实唐寅就是唐伯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唐寅的生平资料,人物争议与谬误,主要成就,个人作品,轶事典故,家族传承等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物生平成化时期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初四,唐寅出生于苏州府,父亲唐广德,母亲丘氏。
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母丘氏,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
唐寅苏州石刻像成化十二年(1475年),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
成化十八年(1482年),唐寅认识祝允明。
成化二十年(1484年),唐寅认识文徵明,并得到其父太仆文林的欣赏。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
唐寅结识好友张灵。
注:祝允明的《唐子畏墓志铭》:童髫中科第一,四海惊称之。
张灵,字梦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唐寅、祝允明、罗圯、白钺、涂瑞与刘机在沈石田所绘的《壑舟园》图上题诗。
注:壑舟园为王鏊之从兄王盘的别业。
弘治时期弘治元年(1488年),唐寅与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
弘治三年(1490年),唐寅作《对竹图》。
弘治四年(1491年),唐寅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作墓志铭。
注:刘秀才名刘嘉德,字协中,年长唐寅两岁。
弘治六年(1493年),唐寅为沈隐君写墓碣文。
注:沈隐君名沈诚,字希明,号隐君,姑苏长洲人,死于弘治六年五月,年七十,开馆售业为生,是唐寅的蒙师。
弘治七年(1494年),唐寅的父亲去逝。
而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在这一两年内去逝。
家境逐渐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
弘治八年(1495年),唐寅为许天锡之妻高氏作墓志铭。
唐寅年二十六岁,已有白发,故写《白发诗》,文林作诗唱和。
唐寅画《桂香亭图》。
注:文林时年五十岁。
弘治九年(1496年),唐寅作《中州览胜序》。
弘治十年(1497年),唐寅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放浪形骸。
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唐寅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
唐寅行书自题《桐山图》
释文:吾闻淮水出桐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来贤哲产其间。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吴门唐寅作桐山图。
唐寅桐山图卷,纸本 ,设色,纵31.2cm,横137.5cm,左方自题七绝一首。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行书自题《桐山图》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_图文
《虚阁晚凉图》
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 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 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 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 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 谈心,乐以忘忧。此幅皴法 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 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 丰润华滋。作者善于把前人 的技法融会贯通, 自出新意, 自成面貌。
❖ 1505 弘治十八年乙丑 36岁 筑桃庵坞别业, 题沈周《匡山新霁图》,续娶沈氏 1507 正德二年丁卯 38岁 桃花庵别业及梦墨 亭竣工 1508 正德三年戊辰 39岁 六月,侄长名殇。 1511 正德六年幸末 42岁 是年左右生一女, 后许王庞子王国士为妻 1514 正德九年甲戌 45岁 曾应宁王之聘到南 昌。撰 《许牲阳铁柱记》、《荷莲桥记》 1515 正德十年乙亥 46岁 绘《梅枝图》
唐伯虎生平
1494 弘治七1年甲寅 25岁 父广德疫、 妹、母、妻相继而逝。撰《吴东妻周令 人墓志铭》 1497 弘治十年丁巳 28岁 因好古文辞, 科考几下第,经苏州知府曹凤立荐,得 隶末名 1498 弘治十一年戊午 29岁 乡试中第一 名解元,砖《送文温州序》,《金粉福 地赋》,《领解后谢主司诗》
❖ 1516 正德十一年丙子 47岁 作《长洲高明府过访诗 》、 《送徐朝咨归金华序》、 《吴德润夫妇墓表 》 1518 正德十三年戊寅49岁 有《夜梦草并记梦诗》 、作《吴 孺人墓铭》 1520 正德十五年庚辰 51岁 作《落花图咏》。弟子 重生子兆 民 1521 正德十六年辛已 52岁 绘《松涛云影图》 1522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 54岁 有《元旦》诗。子重 生子阜民 1523 嘉靖二年葵末 54岁 有《自书诗翰册》。12月 2日病逝。葬苏州横塘王家村。
❖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史籍。喜爱绘画,稍长 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 岁参加童生试,经县、府、院试,高中第一名案 首。明弘治十一年赴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 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 愁,傲世不羁。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
唐寅(唐伯虎)山水画欣赏,共20幅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唐寅的山水画,博采众长,革新创造,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他的作品气魄雄伟壮阔,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
1、《山路松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
此图写山石悬岩陡峭,苍松虬曲,山泉飞下,石道围栏弯曲,伴着松涛阵阵,有高士正携仆观泉听风,悠然自得,不禁令人留恋于此,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
《山路松声图》2、《骑驴归思图》,上海博物馆藏,纵77.7厘米,横37.5厘米。
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作。
图画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
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骑驴归思图》3、《春山伴侣图》,上海博物馆,纵82厘米横44厘米。
此图全用水墨,仅一叟衣袍醮以淡红色。
图中曲栏掩映,杂树绽青,春山含笑,高士临流,给人以阳和日暖之感。
山峦秀美,皴以柔和的披麻皴,着意于水墨渲染,越发明秀逗人,全图具有天真幽淡的意趣,画上题有: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此图位置经营,如树木偃仰,人屋安放,泉石错落,山路迂回,都别具匠心,和一般简易的文人山水画不一样,尤其是全图笔墨隐约可见宋代山水画的骨骼,真可谓“北人南相”。
《春山伴侣图》4、《步溪图》立轴,绢本,设色。
纵159厘米,横84.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写高士步溪赏景。
图中巨峰突兀,杂树成林,枝随风摆,溪水微波,高士于溪畔桥边仰首而望,若有所思,画面清秀中有浓重,柔润中见雄健。
唐寅书画艺术问题浅说(之一)
唐寅辩诬增加 一 个 证据 。但 为 一 一 人卷 皆 不在 所取 中。 一 这
阅卷 , 其 所录 者 令李 东 阳会
敏政 传 > >记 云 : 一 时 榜未 发,
并 没有 考 中 ,( < 明史 > ) 卷 二百
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一但
言 者 劾 敏 政, 语连 寅 , 下诏
广德经营酒肆饭馆,唐寅给文徵明的信
刀涤 血一 , 一 穿 土击 革 , 缠 鸡 握 雉, 参
腰事权贵, 使我 不得开 心颜
是 蓬蒿 人 一; 失意 时 便 说 ]
定襄西北。 考察史书地理志可知, 无论郡、
先 生 则 认 为晋 昌 是古 代 县 名 ,在 今 山 西 是 『 I 我 国 西 北的 晋 昌 郡 c 0一 ,邵 洛 阳 昌 郡 , 还 是 晋 昌县 呢 ^ . 江 兆 申先 生 认 为
苑 . 唐寅传 > > 记云: =
文 二人 一 住西城 , 一 住东城。
西 为 吴 县。 文 徵 明 署 ] 长洲_ J, 说 明唐 、
的彻底破 灭即同此人有关。
科 场案 的 主角 徐 经 , 唐寅 人 一 联 步 上 京 华 一的 就 是 弘治
县吴趋里了,明代苏 州城东为长洲,城 唐寅一,则是他当时的家●, 苏州府 吴
唐 寅 出 生在 一 个 商 人家 庭 , 父 亲唐
心不朽, 再挑灯火看文章一证明他读书
一 搏 。他 的 ( < 夜读 > >诗中 旬 ] 名 不 显时 若 弗 售, 一 挪 之 耳。 L就 是 说 赔 上 一年
他说: f I 明年 当 大 比, 吾 试捐 一年力 为 之,
试, 江阴 富 人徐 经 贿其 家 僮 得
运实 际上 是 颇为 坎 坷 ,甚 至 是 悲惨 的 。 相 较 于戏 曲 传 说 中的 唐 伯 虎 , 其 真实 命 于 上 述的 沈 、 文 、仇 、 祝 、 徐 诸 人, 但
唐寅《黄茅小景图卷》-唐伯虎洞庭黄茅渚图卷高清大图赏析
唐寅《黄茅小景图卷》-唐伯虎洞庭黄茅渚图卷高清大图赏析《洞庭黄茅小景图卷》,明代,唐寅,纸本墨笔,手卷,画心纵22.1厘米,横66.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唐寅《洞庭黄茅渚图卷》画心3976x1320像素高清大图《洞庭黄茅小景图卷》藏于上海博物馆,馆藏名为《洞庭黄茅渚图卷》画中黄茅渚头奇异的“熨斗柄”突兀而出,石壁屹然耸立,枯木纵横,藤萝纠结。
湾中细草茸茸,帆影翩翩,水鸟掠飞,渔矶旁泊小舟,矶头有高士临湖趺坐。
山石皴法以焦墨作铁丝皴或乱柴皴,再以淡墨渲染,皴汉稠密,石质坚凝。
唐寅《黄茅小景图/洞庭黄茅小景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一)《黄茅小景图卷》卷前由明代画家、唐寅好友张灵题写的“黄茅小景”四字引首。
图卷拖尾有唐寅自题七古一首,诗云: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衣“食玉帛百万户,樵山汲水投其剩。
我生何幸厕其间,短笠扁舟水共山;黄茅石壁一百丈,熨斗渚水三十湾。
北风烈烈身欲坠,十里梅花雪如磨;地炉通火瓶酒热,日日蒲团对僧坐。
四月清和雨乍晴,杨梅满树火珠明;岸巾高屐携小伎,低唱并州第四声。
人生谁得常如此?此味唯君曾染指;若还说与未游人,双盲却把东西指。
吴趋唐寅为丘舜咨题”。
由于唐寅题诗落款题为“吴趋唐寅为丘舜咨题”,据此可知唐寅将《洞庭黄茅小景图卷》题诗之后赠与丘舜咨。
图卷中除唐寅题诗之外,尚有吴门书画家张灵、祝允明、文征明、陆守、钱贵、蒋塘的题诗,这些题诗都收录在明人都穆撰《寓意》《大观》二书中。
而有关唐寅与丘舜咨二人的关系,可参考祝枝山(祝允明)撰《祝氏集略·唐子畏墓志》中相关记述而可知丘舜咨与唐寅为中表兄弟。
而钱贵的生平事迹,可参考文征明《甫田集·鸿胪寺丞致士钱君墓志铭》。
这些便是以上顾文彬所记的全部内容,从中便可以知道这件名迹的一些概况,以及传世的一些情况。
唐寅《黄茅小景图/洞庭黄茅小景图卷》画心局部高清大图(二)黄茅石壁位于光福西碛山西麓的黄石牌。
“黄石牌”开阔上千米,一面是以黄石为主的悬崖峭壁,一面是浩瀚的太湖。
唐寅《黄茅小景图卷》高清大图赏析1
博物馆藏
《洞庭黄茅⼩景图卷》藏于上海博物馆,馆藏名为《洞庭黄茅渚图卷》画中黄茅渚头奇异的“熨⽃柄”突兀⽽出,⽯壁屹然耸⽴,枯⽊纵横,藤萝纠结。
湾中细草茸茸,帆影翩翩,⽔鸟掠飞,
唐寅《黄茅⼩景图/洞庭黄茅⼩景图卷》画⼼局部⾼清⼤图(⼀)
《黄茅⼩景图卷》卷前由明代画家、唐寅好友张灵题写的“黄茅⼩景”四字引⾸。
图卷拖尾有唐寅⾃题七古⼀⾸,诗云: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帛百万户,樵⼭汲⽔投其剩。
我⽣何幸厕其间,短笠扁⾈⽔共⼭;黄茅⽯壁⼀百丈,熨⽃渚⽔三⼗湾。
北风烈烈⾝欲坠,⼗⾥梅花雪如磨;地炉通⽕瓶酒热,⽇⽇蒲团对僧坐。
四⽉清和⾬乍晴,杨梅满树⽕珠明;岸⼱⾼屐携⼩伎,低唱并州第四声。
⼈⽣谁得常如此?此味唯君曾染指;若还说与未游⼈,双盲却把东西指。
吴趋唐寅为丘舜咨题”。
19724304_玩物不必丧志,收藏乃见情怀
86谁知道他会弄到外国去啊!”溥心畬知道自己有错,小心地赔着不是。
张伯驹这才缓了一口气,说:“我今天来不是找你算账的,我知道你也是不知情,我是为《平复帖》来的。
你是还要把它卖到国外去吗?”溥心畬说:“您可别这么说,我还没想卖呢!”张伯驹费尽口舌,跟他磨了半天,溥心畬终于答应暂时不卖《平复帖》,就是要卖也会先和张伯驹说一声,张伯驹这才拱手告辞了。
张伯驹当时住在上海,溥心畬在北京。
张伯驹怕他夜长梦多,一时变卦,便不时地打听消息。
1937年,张伯驹应故宫博物院的邀请来京鉴定古代字画,正好赶上七七事变,一时回不了上海,就在北京住下来。
在老朋友傅增湘的帮助下,一心想买《平复帖》的张伯驹终于花4万大洋买来了《平复帖》。
张伯驹收得《平复帖》的消息很快传到几个深知中国文物价值的日本人耳中。
他们通过古董商找到张伯驹说,愿出30万大洋高价收买《平复帖》,被张伯驹断然拒绝了。
一天上午,正当他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一个茶房伙计打扮的人对他说:“张老先生,我们老板请您过去一下,说有件东西请您看看。
”这种事对张伯驹来说是经常有的,所以他没有多想就跟着上了一辆人力车,也不知道走了多少路,才停了下来。
进了一家店铺的后院,又进了一间正房,只听“哗啦”一声,门就被锁上了。
他使劲儿推门大喊:“你们到底要做什么?”只听见外边有人回答说:“您别喊啦!快叫家里人拿30万元来赎命吧!”张伯驹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他是被绑架了。
夫人潘素在家里很快得到了消息:让她准备30万收藏不应是一蹴而就的投机行为,它是一项需要用生命去衡量的事业。
热爱收藏的人,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诉求,在收藏的世界里,发现历史,找寻心灵的寄托。
他们发掘出藏品独有的艺术价值,并分享给更多的人,让历史得以再现,让文化得以传承。
收藏家们为那些艺术品优美的造型而着迷,为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而感慨,为重拾曾被遗弃的文化而寻觅,这才是收藏的魅力所在。
为《平复帖》遭绑架的张伯驹20世纪30年代初,张伯驹在湖北赈灾书画的展览会上第一次见到了稀世珍品《平复帖》,他担心这幅字画流落在外,便想买此帖。
唐寅:风骨清雅的山水画
示张进士伯起,谓其天真烂发,逸趣宛然。一段萧疏清旷之气,出没于烟波柳岸间, 使人应接不暇,藉令营丘(李成)、北苑(董源)、松雪翁(赵孟頫)极意为之,亦 自不远,真神笔也。”可见此时唐寅的独特风格已十分明显。
唐寅独特的个人风格的山水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路松声 图》。这是唐寅四十七岁时创作的。上铃印“梦墨亭”、“南京解 元”、“逃禅仙吏”,可知是他晚年归心佛氏后的作品。整幅画前景是 峻峭的山岩,一曲桥连接着数山,一高士立在桥上袖手观望,一童子抱 琴随后,反映了古代隐士的生活。桥下瀑布自后景高山流泻而下,时隐 时现,而层层飞泉缓缓流淌,是全幅画的脉络,由它将山峦层层推高推 远,造成幽深奇妙的境界。瀑布自桥后的岩头垂下,落于桥下的石岩 间,成奔溅之势后,流入溪流。中景以三株巨松为主,松树的主干和技 干均呈“S 形”的回转,互相穿插掩映。后景是山峰崚嶒,顶端以 “介”字点作小树。这幅作品在构图上以高远法表现“连江叠(山 献),纚纚不穷”的江山景色,尽略去南宋一角倚重,一角留空的特点。山石画法虽 明显取法于宋人李后、刘松年,但唐寅改变了南宋院画的以侧锋挥洒,大块画面的勾 斫画法和锋芒毕露似刻山的味道,而是用中锋兼用侧笔,作细长线条的清劲皴法,并 间以小面积的侧锋勾斫或点斫。随山势变幻或作曲线弧皴,皴笔细密遒劲、流畅娟 秀,挺拔中见柔和。这也表现在山石的画法上,已渐掺和沈周、文徵明的笔墨观念, 将其化为己用。在皴的基础上用水墨晕染,使山峰于奇峭的风骨中,孕含了爽洁秀 润的雅逸之 气。同时在面 的明暗处理上 也脱去周臣块 面厚重的面 貌,用浓墨皴 染时留出道道 空白,黑中存 白,形象地表 现了硬峭的质 感,这也是唐 寅在绘画技法上摸索出来的独特技法。而树枝上的长曲,虽得之于周臣的技法,但却 使之成龙翔凤翥之势,令人叹为观止。画中点景人物刻画精细,一丝不苟、神采飞 扬,有呼之欲出之感,使整幅画的立意很高。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课件
“画罗裙,能结束,称腰身。柳眉桃脸不胜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许,沦落在
风尘。”唐寅创作此画,则旨主揭示前蜀后主王衍荒淫腐败的生活,寓有鲜明
的讽喻之意。
.
12
人生低谷
秋来纨扇合收藏, 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 大都谁不逐炎凉。
《春山伴侣图》
.伏,泉流折 叠于茂林烟雾间。近处浓荫 茂盛,深掩茅屋草堂。旁有 溪桥流水,意境清幽。盛暑 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 谈心,乐以忘忧。此幅皴法 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 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 丰润华滋。作者善于把前人 的技法融会贯通, 自出新意, 自成面貌。
.
2
少年时代、考场风波
❖ 唐寅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史籍。喜爱绘画,稍长 拜名画家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16 岁参加童生试,经县、府、院试,高中第一名案 首。明弘治十一年赴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 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 愁,傲世不羁。
《杏花茅屋图》
.
9
唐伯虎的人物画
.
10
龙虎榜中第一名,烟花队里醉千场。
王蜀宫妓图
.
花莲 柳花 不冠 知子 人道 已人 去衣 ,, 年日 年侍 斗君 绿王 与宴 争紫 绯薇 。。
11
图中自题:“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 斗绿与争绯。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衣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 侍酣宴。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后想摇头之令,不 无扼腕。唐寅。”
.
6
唐寅此图画春山吐翠、流泉飞溅的山谷 内,两位文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 谈的情景。图中高岭回耸,枯树新枝,绽 发嫩芽,透露出春的消息。谷口悬泉如练, 汇入溪流,跳珠溅玉,泠泠有声。环境清 雅出尘。两位士人的侃侃而谈,平添了些 许诗情画意。因此幅画在纸上,效果不同 于绢素,作者因势而变,一改方硬峭厉的 皴笔,柔化为婉转流畅之线条,笔锋稍稳, 略加适量的水墨渲染,更显得笔秀墨润, 尤见韵致。全图主要以水墨为之,仅枯树 的枝梢略加石绿、人物的衣饰稍用赭石, 显得谈雅,不同时流。画风与正德癸酉 (公元一五一三年)所作的《云槎图》相 近,约为唐氏四十四岁前后的作品。图左 上题自作诗一首:[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 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沙堪坐 静无尘。唐寅。]
明代中期画家唐寅绘画作品赏析(下)
明代中期画家唐寅绘画作品赏析(下)唐寅(伯虎)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既工整秀丽,又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所推崇。
书法源自赵孟頫一体,俊逸秀挺,颇见功夫。
此外,他还能作曲,多采民歌形式。
如此多才,明代文人中是少见的。
唐寅早期绘画,“远攻李唐”、“近交沈周”。
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
沈周和周臣都是当时苏州名画家,沈以元人画为宗,周则以南宋院画为师,这是明代两大画派,唐寅虽师周臣,却有胜蓝之誉。
唐寅兼其所长,在南宋风格中融元人笔法,一时突飞猛进,以至超越老师周臣,名声大振。
明代中期唐寅《李端端落籍图》赏析唐寅《李端端图》轴,纵122.8厘米,横57.2厘米,纸本,设色,现藏南京博物院。
此画其内容就是取李、崔这几经流传的风流韵事为佳构,并予以改造,将李端端向崔涯求谅变为当场论辩的画面,突出地表现了李氏的智慧和胆略。
画上居中坐着、头戴文生巾(帽)、留八字须的当是崔涯,其倚坐姿势和面部神情显示出潇洒、儒雅的气息和风度。
身边婢女一着红色套裙,一着白色衫裙,色彩对比鲜明,有层次感。
在其右前的是来客李端端,她手持一朵白牡丹,姿态文雅,楚楚动人,身后是随从侍女。
四女围着主人,左右上下排列,错落有致,宛如众星捧月似地烘托了崔生的主要形象和重要地位。
这是此画构图特色。
唐寅对李端端的运笔如行云流水,更显她落落大方地立于崔面前,面目表情沉稳自若,又略露忐忑不安和迫切期盼的心态。
她正以白牡丹自比,据理评析。
崔涯静气安坐,凝神谛听,内心折服之情思流溢于眉目间,手按着一卷纸正拟写或已写成的新诗。
主客的“面目像一页书”(沃维提乌思《爱经》),堪可解读!明代中期唐寅《枯槎鸜鹆图》赏析《古槎鸜鹆图》纸本。
纵121厘米横26.7厘米,该画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该图以纯水墨写意法塑造了一只栖息枝头,昂首鸣春的鹦鹆形象。
画面中的八哥从用笔、用墨、造型上看都十分到位,描绘生动随意,仆造化不叮得。
唐寅《山路松声图》-唐伯虎描绘女几山的全景式山水画高清大图赏析
唐寅《山路松声图》-唐伯虎描绘女几山的全景式山水画高清大图赏析《山路松声图》,明代/1516年,唐寅,立轴,绢本设色,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江南农事图轴》绘层岩邃壑,飞瀑流泉。
山腰苍松葱郁,虬枝老干,掩映画面。
山下平湖一湾,清澈见底。
一条崎岖不平的野路,蜿蜒通向山涧,以增加画面的幽深感。
一隐者凭眺倚栏,静听松风,侍者囊琴随后。
自题云:“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
试从静裏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
”后钤:梦墨亭、南京解元、逃禅仙吏。
用笔清润、缜密而有韵味。
曾经清内府、梁清标收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唐伯虎《山路松声图》在表现技法上,画家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山石树木,笔法上略近杜堇,较南宋画家更为洒脱灵活,与笔法匀细、设色秀艳的风格判然有别。
此画以淡墨晕染,浓墨强调,浓淡枯湿,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令人感到色泽丰富无穷。
用笔顿挫转折,遒劲飞舞,巧妙的点出了松声之意境。
背景的处理极为简括,疏疏落落,给人以空旷萧瑟、冷漠寂寥的感受。
本幅右上有自题:“女儿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
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山路松声图》是一幅全景山水画,画上高山矗立,苍松虬曲.山间流泉飞落,击石鸣洞。
山下小道,曲折盘旋。
一位隐士立在桥上仰首观松.静昕松声。
还有一童抱琴随后。
画面左边作溪水、远山,绿荫、村舍。
全图以高远构图.表现出山峰的宏伟气势。
作者把流泉、飞瀑和古松作为重点,描绘出一层一层的流泉飞瀑,将山势一层一层推高、推远,造成一种幽深、玄妙的境界。
从上至下的流水.像一条游龙贯穿着雄伟而凝重的山峦、巨石.结构非常严谨。
那石缝间傲然生长出的苍松,姿态倚斜虬曲,古藤盘绕,它那摇曳之状,似乎与流泉下落的直线形成对比,活跃着整个画面,使大自然增添无限生机。
山下清溪、绿树、村舍、远山.烘托出主峰的高大雄伟,同时以静衬动,更加突出松泉的生机勃勃。
唐伯虎简介及作品赏析PPT课件
.
6
唐寅此图画春山吐翠、流泉飞溅的山谷 内,两位文士盘坐于临溪的矶石上寻幽晤 谈的情景。图中高岭回耸,枯树新枝,绽 发嫩芽,透露出春的消息。谷口悬泉如练, 汇入溪流,跳珠溅玉,泠泠有声。环境清 雅出尘。两位士人的侃侃而谈,平添了些 许诗情画意。因此幅画在纸上,效果不同 于绢素,作者因势而变,一改方硬峭厉的 皴笔,柔化为婉转流畅之线条,笔锋稍稳, 略加适量的水墨渲染,更显得笔秀墨润, 尤见韵致。全图主要以水墨为之,仅枯树 的枝梢略加石绿、人物的衣饰稍用赭石, 显得谈雅,不同时流。画风与正德癸酉 (公元一五一三年)所作的《云槎图》相 近,约为唐氏四十四岁前后的作品。图左 上题自作诗一首:[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 寻花不厌频。好是泉头池上石,软沙堪坐 静无尘。唐寅。]
.
14
唐伯虎的花鸟画
.
15
《枯槎鸲鹆图》构图用折枝法,枯木 枝干由右下方弯曲多姿地向上伸展, 以枯笔浓墨画之,苍老挺拔。以积墨 法画一只栖于枝头的八哥,正引吭高 鸣,树枝似乎都在应节微动,从而显 现出自然界生命律动的和谐美。秃笔 点叶,一两条细藤与数笔野竹同枯树 上的老叶画在一起,增添了空山雨后 幽旷恬静与清新的气氛。右上角题诗 为:“山空寂静人声绝,栖鸟数声春 雨馀。”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 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 的思想。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 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 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 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 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 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 建树。
册》。
落花诗册
.
19
.
20
《杏花茅屋图》
.
9
唐伯虎的人物画
.
10
龙虎榜中第一名,烟花队里醉千场。
唐伯虎最优秀的十张名画
唐伯虎最优秀的十张名画1.落霞孤鹜图画中题诗:“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缈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说起唐伯虎最有名的画,怎么少得了这幅绢本设色画《落霞孤鹜图》,它是唐寅山水画的知名代表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此画以千笔淡墨皴擦点染出山石轮廓,苍秀润淡,虽参南宋画法,但全无南宋气味。
整幅作品中清旷优美的意境,展现出浓郁的文人气息,既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又加强了诗书画的有机结合,深化了文人画的题材内容,对后世绘画有着深远影响。
2.秋风纨扇图画中题诗:"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秋风纨扇图》画笔墨富于变化,含蓄有思致,画法兼工带写,人物的勾勒,湖石的渲染极其熟练,流利潇洒。
唐寅以畅达自如的笔墨挥写人物形象,对画中女子衣纹的处理,唐寅一反前人沿用的细柔长线条,而是用略带方折而不失流畅的细线表现衣裙的沉沉下垂,直到脚边才略微飘拽,以显示出人物的端秀和凝思的情绪。
全画纯用白描,以淡墨染衣带,衣带微微飘起,点出正是秋风已起的时候。
丛竹双钩用得恰到好处,形成了生动的墨韵,显出了色泽的丰富。
全幅图面气韵生动,美感十足,让人一见即有种被打动的感觉。
3.杏花茅屋图画中诗句:“绿水红桥夹杏花,数间茅屋是渔家。
主人莫推看花客,囊有青钱酒不赊。
”《杏花茅屋图》是唐伯虎风景画中一幅富有生气的作品。
画中高峻的山峰,叠叠泉流,摇曳的松树,布置合理,意境清远,的确能显示唐寅的才子之风,同时又体现了他那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力。
唐寅曾从苏州老师周臣学习,也受过沈周的指点。
他的绘画在基本技法上,是透过接受从李成、郭熙到李唐的传统,而在笔墨情趣和意境上,则是文人的素质,可以说是画匠士气俱有。
4.骑驴归思图:“乞求无得束书归,依旧骑驴向翠微。
满面风霜尘土气,山妻相对有牛衣。
”《骑驴归思图》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唐伯虎山水画作品欣赏
唐伯虎山水画作品欣赏《春山伴侣图》落霞孤鹜图此画描绘的是高岭峻柳,水阁临江,有一人正坐在阁中,观眺落霞孤鹜,一书童相伴其后,整幅画的境界沉静,蕴含文人画气质。
画家自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杏花茅屋图山路松声图此图写山石悬岩陡峭,苍松虬曲,山泉飞下,石道围栏弯曲,伴着松涛阵阵,有高士正携仆观泉听风,悠然自得,不禁令人留恋于此,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
步溪图图中巨峰突兀,杂树成林,枝随风摆,溪水微波,高士于溪畔桥边仰首而望,若有所思,画面清秀中有浓重,柔润中见雄健。
骑驴归思图此图为唐伯虎的创新杰作。
图画峻险山崖、盘曲栈道、急湍危桥、葱郁林木、骑驴旅人。
用笔师法李唐,刚劲犀利,皴法把大斧劈皴拉长拉细,更显活泼滋润,用墨浓淡精到,既有北派山水的立体感,又有南派山水的情趣味。
东篱赏菊图图中远山近石峻峭,一劲松高大虬曲,溪水泛波,仆童忙碌,两高士坐于石上赏菊言谈,乐在其中。
此图山石勾皴,劲健峭利,坚凝厚实,全幅图挺劲而又秀雅。
《虚阁晚凉图》此图远处山峦起伏,泉流折叠于茂林烟雾间。
近处浓荫茂盛,深掩茅屋草堂。
旁有溪桥流水,意境清幽。
盛暑时节,两三老人,在此消暑谈心,乐以忘忧。
此幅皴法学刘松年李唐,山石轮廓线转折处不露锋芒,皴点齐下,丰润华滋。
《杏花茅屋图》图中悬崖巨壁,苍松盘曲,杏花茅屋,山泉溪流,二幽人隐士漫步道上,放眼望去,远山连绵,渔人舟楫,湖水荡波,此图笔墨温润,沉着而又活泼。
自题诗:“绿水江桥夹杏花,数间茅屋是渔家;主人莫拒看花客,囊有青钱酒不赊。
”诗、书、画相融,其间既充满生活情趣,又反映作者超脱世网,追求闲逸的意向。
《事茗图》1茗图描写友人的山居生活。
景物开阔,意境清幽,表现了文人隐士的生活情趣。
画面结构严谨,人物、山水用笔工细,树石画法学郭熙,兼融以元人的笔墨,画风清劲秀雅,代表了唐寅独特的艺术风格。
《事茗图》2。
江南四大才子
我画兰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轻楼
唐寅
《唐寅诗集》中有诗名曰“我爱秋香” 是一首藏头诗 我画兰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轻楼
唐伯虎点秋香
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先生的《耳谈》,叙述的故事情节和 我们知道的“唐伯虎点秋香”基本吻合。大意是说,苏州才 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次,他和朋友游览虎丘,与秋 香不期而遇,秋香对陈公子粲然一笑。其实就笑了一下,陈 公子便招架不住,于是暗访秋香踪迹。于是,陈公子乔装打 扮,到官宦人家里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 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俩公子已经离不开他,便谎称要回家 娶亲。俩公子说,府上有这么多婢女,你随便挑。陈公子说, 既然这样,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点秋香吧。陈公子遂心如愿, 结成姻缘。这就是《耳谈》中因笑传情,因情结缘的一个爱 情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的手中,就变成了《唐 解元一笑姻缘》。一个最古老,最简单的故事,由“一笑” 发展到“三笑”,情节也更加复杂化。
画扇骂恶人
相传唐伯虎为救南昌才女崔素琼来到宁王府。他发现宁王手 下人依仗宁王的权势掠夺民财,无恶不作,很是反感。 一天,宁王手下的李自然带着他的把兄弟李日芳来到唐伯虎 的住处阳春书院。两个家伙绕了半天圈子,从袖筒里摸出一把白 面扇说:“久闻大名,今日专程拜访,敢请大笔一挥,赐张扇 面。” 唐伯虎真想立刻叱退这两个混账东西,可一想自己身在宁王 府,不便得罪他们,只得勉强和他们敷衍一番,然后提笔画下一 枝丹桂。李自然一见便说:“神笔神笔,好像闻到了桂花香。” 站在一旁的李日芳也说:“真香哪!” 唐伯虎好不厌恶,心想,待我借画来骂骂这帮无耻之徒。于 是提笔在桂花旁画上了两只张牙舞爪的青壳蟹(意即“横行乡 (香)里”)。画毕,拂袖而去。
关于唐伯虎的资料
关于唐伯虎的资料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从小就有着过人的天赋。
下面由店铺为带大家进入这位才子的世界,快来吧。
人物介绍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
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
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
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
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
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梦觉六如身。
”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伯虎的真迹欣赏
唐伯虎的真迹欣赏唐伯虎真迹欣赏唐寅(1470-1523),字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
从唐寅的曾父起,唐家世代在苏州经商,从唐寅自幼聪敏,孰读经书,喜欢绘画,稍长,名空周臣为师,又与文征明同师沈周。
十六岁时参加童试,第一案首,弘治五一年(1498),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泣缜密,江河飘逸,为后人推崇。
传世之作有《一世姻缘》,《簪花仕女图》等。
唐伯虎才气横溢,诗书画并称“三绝”同当时的名画家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称“明四家”,有《六如居士全集》,《唐寅画普》传世,是一位有才华,有成就的艺术家。
唐伯虎一生道路坎坷,生活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甚感世态炎凉,仅活到54岁就辞世而去。
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骨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 据《明史唐寅传》记录,唐寅29岁乡试中解元后。
次年赴京会试不料受牵连入狱,成了朝适竞争的牺牲品。
出狱后,他落到“海内以寅为不齿之士,知与不知,毕皆而唾”的地步。
妻子嫌贫爱富,反目离婚;佣人侧目,动辄顶撞,使他在精神上备受打击,心情十分低落。
后来,他远离家乡遍历东南数省,游名川大山。
这时,适逢南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唐伯虎到南昌后,发现宁王有图谋作乱之意,就伪装癫狂,为宁王码汉卡遣还故乡。
从此,他绝了仕途宦海之念,沉潜于诗画艺术。
穷困潦倒的他只得以作画卖文为生,过着布衣素食的清苦生活。
但他洁身自好,从不巴权贵,不趋炎俯势,“闲来写幅丹表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甚是难得。
真实的唐伯虎,才子是实,风流是虚。
据专家研究,唐伯虎从未自称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所谓的这一图章也是后人伪造的。
民间传说的“点秋香”艳事也纯属虚构。
清代学者俞樾,曾在《茶得室从钞》中专为唐伯虎辟谣,断定“三笑姻缘”是好吉者借重唐的盛名,把别人的事张冠李戴,这起错案见诸文字,可能首载于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这个故事经明清两代文人渲染后,遂使用权唐伯虹成了世人眼中的一个“风流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 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均为他题画的别号,吴 县(今属江苏省苏州)人。弘治十一年(1495)乡试第一。 他是明代著名画家,赋性疏朗,任逸不羁,作诗别具一格, 洒脱自然。为人不拘礼法。曾经刻其章为“江南第一风流 才子。” 晚年尤其明显,这在他的诗里常有流露。
简介
据自题诗,唐寅此图绘淮河发源地桐柏山风光。桐柏山, 位于河南、湖北两省边境,属淮阳山脉西段。 图中画面山川平远,近处桐柏山山石陡峭,山石间数株桐 树,躥天而立,只见树干,不见树梢,而一株横向出枝小 树,却绿叶扶疏,以破岩石的呆板。右边淮河一望无际, 远方一抹山峦。全画笔法秀润,构图简洁。 此图画法甚为细秀,山石用淡墨细线、秀润中锋勾出轮廓 后,再作细密的皴染,皴法揉合斧劈、披麻、乱柴诸皴, 灵活而不定型,渲染轻淡又富层次,融和中见变化。
作 桐 山
亦 私 淑 , 漁 鈎 須 當 借 一
賢 哲 産 其 間 。 君 今 自 稱
吾 聞 淮 水 出 桐 山 , 古 來
注释
桐山:桐柏山。 私淑: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 师的,称之为私淑。 “钩”:通假为“钓”。 “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现在你也自称是 源于桐山的。钓鱼就需要借助于一小湾水。
桐山圖 唐寅
明唐寅桐山图
【类别】中国古画
【简介】卷,纸本:设色,纵:31厘米,横:137.3厘米。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属】故宫旧藏 【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左自题诗一首:“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贤哲产其间。 君今自称亦私淑,渔钩须当借一湾。吴门唐寅作桐山图。” 钤[唐伯虎]、[南京解元]二印。后幅有文征明、袁袠、蔡 羽、王宠、徐伯虬、文彭、文嘉、陆芝、袁褧、陆师道、 顾文彬、黃姬水、王延淩、王穉登十四家題記。 此图曾经清安仪周、耿信公及清内府鉴藏。
“ 吾 聞 淮 水 出 桐 山 , 古 來 賢 哲 産 其
借 一 灣 ” 。
吳 門 唐 寅 作 桐 山 圖
間 。 君 今 自 稱 亦 私 淑 , 漁 鈎 須 當
图中画面山川平远,近处桐柏山山石陡峭,山石间数 株桐树,躥天而立,只见树干,不见树梢,而一株横 向出枝小树,却绿叶扶疏,以破岩石的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