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1

合集下载

板块构造学说PPT课件(上课用)1

板块构造学说PPT课件(上课用)1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你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
练习部分
共同部分: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题目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不足之处 了解目前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流程
开始
导入
……
活动一、研究内容一 (层层递进)
活动六、研究内容六
分组讨论完 成思考题目
自学大陆漂移说 和海底扩张说
学生归纳总结板块 构造学说主要内容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
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 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 等海洋生物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石?板块相背运动——张裂、生长
东非大裂谷南 起赞比西河,北经 红海,一直延伸到 西亚的死海附近。 两岸悬崖壁立,多 火山,非洲最高峰 乞力马扎罗山就是 其中一座死火山, 谷底湖泊成串,非 洲最深湖坦葛尼喀 湖就在其中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创建于20世纪60 年代后期。 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全部 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 断裂构造带分成若干单元,称为板 块
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不断运动 3、各大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活跃, 多火山、地震。
1、板块交界处有几种运动方式? 2、不同的运动方式形成了怎 样的地形?
读图回答:下列地区是由哪两个板块张裂或 碰撞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落基山、红海、马 里亚纳海沟、大西洋
1、写出组成岩石圈的三种岩石及 其常见的岩石种类。 2、画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看到地球仪和世界地 图上,南、北美洲和非洲、欧洲 的边缘相吻合的现象设疑,从而 进行系统研究。1912年,德国地 球物理学家、气象学家魏格纳正 式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 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 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 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 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第二章 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理论—1板块构造理论起源)2012

第二章 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理论—1板块构造理论起源)2012

的 泛 大 陆
大陆漂移学说发展遭到的阻碍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没有很好地解决大陆漂移的力 学机制问题,他认为,大陆漂移是硅铝质大陆壳像一座座 桌状冰山一样航行在洋底的较重的硅镁质岩浆中,并且认 为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潮汐摩擦力是推动大陆漂移的驱动 力。这些论点遭到当时多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激烈反对, 在地球物理学家们看来,洋底是坚硬的,大陆不可能像船 一样航行在洋底或硅镁层之上,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潮汐 摩擦力非常有限,远不足以推动大陆漂移。由于魏格纳的 大陆漂移学说遇到动力机制上的困难而遭到地球物理学家 们的强烈反对,加之其蕴含的活动论思想与当时地学界占 支配地位的地槽理论在思想体系上矛盾,因而,随着他本 人不幸于1930年逝世,大陆漂移假说一度销声匿迹。
1872-1876 英国挑战者号 Challenger调查
Harry Hammond Hess
H. Hess二战期间任美国太平 洋战争时期凯普.约翰逊号船 长,用声纳对海底做了不间 断的观测。 1946年发现水下平顶山。 二战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1957年2月26日听Heezen的 报告,报导了洋脊的发现, 他当即指出:你动摇了地质 学的基石。 1960年口头发表,并于1962 年正式发表了“海盆的历史” 一文。
魏格纳和他的家人乘坐气球
• 1970在汉堡重 新命名的魏格 纳街
魏格纳有关大陆漂移的著作
• 1912a,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Petermann’s Geographyche Mitteilungen,58,185-195,305-308. • 1912b,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Geologische Rundschau,3,276-292 • 1915,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 Braunschweiz, Veiweg. • 1924,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London: Methuen. • 1929(1966),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板块构造学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

板块构造学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

板块构造学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价值。

2.掌握地球板块运动的主要形式和地质效应。

3.能够识别地球表面地形特征,解释其形成机制。

4.能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某些区域的地质现象。

二、教学重点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沿革。

2.地球板块运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地质效应。

3.世界主要板块的运动和地质特征。

三、教学难点1.地球板块运动和地球地壳构造演化的关系。

2.解释板块构造学说的地质证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讨论法4.探究法五、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时间内容教学方法1课时板块构造学说的历史沿革讲授法1课时地球板块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地质效应讲授法、实验法2课时世界主要板块的运动和地质特征讲授法、探究法1课时板块构造学说的地质证据讲授法、讨论法六、教学过程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板块构造学说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1.板块构造学说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板块构造学说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3.板块构造学说的科学价值和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步骤:1.引入板块构造学说:通过全球地震和火山分布图、海底地形剖面图、地球磁场观测图和古生物分布图等,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和构造,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关概念。

2.探究板块构造学说的历史沿革:通过介绍源于1912年的地震波传播速度和方向研究、20世纪50年代的磁性地带和海底扩张等重要发现,让学生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和含义。

3.讨论板块构造学说的价值:通过讲述板块构造学说的研究内容、航海、通讯和科技革命等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科学价值和地理意义。

教学时间分配: 1课时第二课时:地球板块运动的基本形式和地质效应教学内容:1.地球板块运动的基本形式:分裂、扩张、相互挤压、俯冲和搭接等。

2.地球板块运动的地质效应:地震、火山、构造地貌和矿产资源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教学步骤:1.引入地球板块运动:通过剖面图和三维模型等形象资料,让学生了解板块运动的不同形式和地球表面的变化情况。

版块构造学说(3篇)

版块构造学说(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球作为一个庞大的行星,其表面形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到现代地球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化。

版块构造学说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科学理论,对地球的构造、演化、灾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版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在我国的应用。

二、版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1. 地壳与板块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与地幔之间存在着一个被称为软流圈的过渡层。

地壳和地幔的岩石在物理性质、化学成分、运动状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根据地壳和地幔的物理性质,可以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个板块。

板块是地壳和地幔在地球表面上的运动单元,它们在地球表面相互运动,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现象。

板块的边界通常具有活动性,是地震、火山、山脉等地质现象的发生地。

2. 板块类型根据板块的形态、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可以将板块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大陆板块:主要包括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澳大利亚板块等。

(2)海洋板块:主要包括太平洋板块、大西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等。

(3)边缘板块: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交界处的板块,如太平洋板块的边缘板块、欧亚板块的边缘板块等。

三、版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1. 20世纪初,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的大陆在远古时期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因为大陆板块的漂移,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2. 20世纪5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哈里·哈克和威廉·福布斯提出了“地壳板块说”,认为地壳由若干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相互运动。

3.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地质学家詹姆斯·海斯和威廉·弗利特提出了“板块构造说”,认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相互运动,形成了各种地质构造现象。

四、版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1. 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的板块在地球内部热流的作用下,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在地球表面相互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1_褶皱山与板块构造学说

高一地理必修1_褶皱山与板块构造学说

褶皱山与板块构造学说
单个的褶皱叫褶曲,而褶曲有两种形态,分别叫背斜和向斜。

从岩层弯曲形态来看,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往往成为山岭;向斜构造的岩层向下凹陷(弯曲),往往成为山谷。

但从受力角度看,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往往出现裂隙,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了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因为受到挤压,物质变得更加致密,能够抵抗侵蚀,反而成了山岭。

因此,不论是背斜还是向斜都会形成褶皱山。

我们可以把背斜和向斜形成山岭或山谷的现象总结为如下内容:
背上拱,成山岭;向下弯,成谷盆。

背斜顶,受张力,易侵蚀,成谷盆。

向斜槽,受挤压,抗侵蚀,成山岭。

背斜和向斜对于某些资源来说,也是很好的储存构造,一般情况下因为背斜是穹隆构造,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储存,往往成为储油和储气构造。

而向斜则成为地下水的良好储存构造。

我们可以这样简单记录为:
背斜储油气,向斜地下水。

而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一个被广泛接受和应运的学说,其内容主要为:1、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

2、板块是运动的。

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歌诀:
六大板块,两两不连;赤道贯穿,牢记心间。

生长边界,张裂成谷;消亡边界,碰撞成山。

用这样简练的歌诀,大大简化了记忆内容。

1/ 1。

专题5板块构造学说1

专题5板块构造学说1
(2)设问:“难道这是巧合吗?”;引发学生设想:“可能这些大陆原来在一起,后来分开了”;教师及时鼓励:“当年魏格纳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具有科学家的潜质!”;适时介绍魏格纳的故事,接着追问:“如果你是魏格纳,你如何验证你的设想?”;随着学生的七嘴八舌,证据逐渐清晰(古生物、古气候、古冰川、地质构造等)……;适时出示“大陆漂移(动画或图片)”,归纳“大陆漂移学说”主要观点——大陆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水平移动。
(3)设问:“‘大陆漂移学说’不同于前人的高明之处在哪里?”;预计学生会说:“前人认为地壳运动主要是升降运动,而魏格纳却认为是水平运动”,如果学生无法得出结论,可利用导入问题情境③加以引导。
2.“海底扩张学说”
(1)设问:“湖底地貌有何特点?”,学生可能会回答“越往中间越深”,出示“湖底地貌示意图”,接着追问:“海底地貌怎样?”,学生可能认为与湖底一样,或无法回答,适时出示“海底地貌示意图”,接着出示“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不在海洋中部,而在海洋边缘”的海底地貌探测成果
(2)出示20世纪60年代海底探测技术新成果,教师设问:“海底地层年龄分布有何特点?”,如果学生无法回答,利用Flash动画逐步分解难点,在学生逐步明晰分布规律基础上,出示“海底地层岩石的年龄从海岭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海底地层岩石的年龄不超过2亿年,而大陆上最古老的岩石年龄有30多亿年”等海底探测结果。
(4)师生共同小结:“海底扩张学说主要观点:洋壳从海岭处不断生长并向两侧扩张,老的洋壳在海沟处俯冲入地幔而消失。海底扩张的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洋脊(海岭)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
3.“板块构造学说”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初步认知“板块构造学说”。
(2)出示“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设问:“哪一个板块与其它五大板块明显不同?有何不同?”,学生可能回答:“太平洋板块不包含大面积陆地,其他五大板块既包含大面积海洋又包含大面积陆地”。这时,教师要及时说明板块可分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两种,为板块运动形成不同地貌做铺垫。

板块构造学说 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板块构造学说 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地中海 红海
大 西 洋 太平洋
活动六: 对比板块分布图和世界主要地震火山
带分布图
研究内容六: 世界主要地震火山带的分布与板块活动 之间有何联系?
世界主要地震火山带
学生归纳总结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软流层 上滑动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边界:比较活跃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你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
练习部分
共同部分: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题目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不足之处 了解目前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情况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论点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论点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论点一、引言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球科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它对地壳运动、地震活动和山脉形成等现象进行了全面解释。

本文将简要介绍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基本假设1. 地球的外部结构不是均匀的:板块构造学说假设地球的外部结构是由一系列称为“板块”的大块体组成的,每个板块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运动能力。

2. 板块运动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形式: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壳运动主要是由于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了许多地质现象,如地震、火山爆发和造山活动等。

3. 板块边界是地质活动的重要区域: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边界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质区域之一。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频繁发生,也是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形成的地方。

三、基本论点1. 板块构造是地球演化的基本模式: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运动是地球上的一种基本模式,它推动了地壳的演化。

通过板块之间的碰撞、分离和滑移,地球表面的地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大陆、海洋和山脉等地貌。

2. 板块构造解释了地球上许多重要地质现象:板块构造学说提供了对地球上许多重要地质现象的解释。

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板块边界断裂区域的断裂和滑动引起的。

火山的形成和喷发与板块之间的俯冲和岩浆上升有关。

而大规模地震带和各种山脉的形成往往与板块边界带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3. 板块构造对人类生活和地质灾害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板块构造的存在,地球上存在着许多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地震和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经常给人类带来损失和痛苦。

了解板块构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这些潜在的地质灾害。

四、总结和回顾本文简要介绍了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基本假设和基本论点。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外部结构不均匀,地壳运动主要由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

板块构造解释了地球上许多地质现象,并对人类生活和地质灾害产生重要影响。

高中地理 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1

高中地理 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1

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读美国西部沿海地区山脉景观图,完成1—2题。

1.导致该山脉形成的两大板块分别是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2.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该山脉相似的是A.喜马拉雅山B.东非大裂谷C.陕西的华山D.长白山天池【答案】1.B 2.A板块构造学说及应用1.基本观点整个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

2.板块的分布全球岩石圈共分六大板块,如下图所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里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3.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 例边界类型 张 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生长边界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岛弧、海岸山脉;海沟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里亚纳海沟消亡边界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1)图中数(2)图中(3)阿拉伯半岛属于 板块,印度半岛属于 板块,中南半岛属于 板块。

( 4) 马来群岛属于 板 块 , 但 位 于 、 、 三大板块交会处,多、 等地壳(5)下列山脉是由哪些板块相碰撞形成的?阿尔卑斯山: 板块与 板块;落基山脉: 板块与 板块。

(6)由于板块运动下列各组城市之间距离正在变短的是A .东京、北京B .纽约、巴西利亚C .伦敦、华盛顿D .开罗、罗马【答案】(1)美洲 太平洋(2)A A 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B 位于板块边缘,地壳活跃 (3)印度洋 印度洋 亚欧(4)亚欧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火山 地震 (5)亚欧 非洲 美洲 太平洋 (6)D(3)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同属于印度洋板块,而中南半岛则属于亚欧板块。

(4)马来群岛属于亚欧板块,但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会处,多火山、地震等地壳活动。

高考地理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专题1

高考地理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专题1

高考地理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专题12020.031,读我国沿海某河流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题.1.从降水和气温特点看,该地区位于我国的:A.湿润区B.湿润区C.暖温带D.中温带2.该区是我国重要出口加工业基地,其发展有赖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B.充足的劳动力资源C.先进的技术水平D.本地广阔的市场2,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竹,即在亚热带湿润的老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流水沉积作蚪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3.根据江两丘陵山区岛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3,江苏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请根据下图,回答题.1.在江苏省内,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 B.中部地区C.南部地区 D.北部和中部地区2.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球三角地区转移到江苏省.对比珠三角地区,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丰富的矿产资源B.相对较高的科技水平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3.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苏南地区的是4,读五大湖地区图,同答下列问题.(1)图中A市,是重要的(矿产)产区.(2)图中A、B、C、D、E五城市中,有“汽车城"之称的是.享有“钢都’之称的是.水陆交通枢纽是.(3)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矿产品)的运输方向,实线箭头表示(矿产品)的运输方向.(4)图中各城市共有的工业部门是工业,该种工业布局的方式属型,发展该种一I:业的有利条件有:.5,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人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工程和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工程.(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两差异.(3)四火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是和工程,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o(4)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是最先实施的工程,该线调水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是o6,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A.西部能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C.地势两商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7,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区域都有一定的丽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8,下列属于我国沪宁杭地区和德国鲁尔区共同区域优势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 B.鱼米之乡,农业发达C.水陆交通便利 D.城市密集,智力资源丰富9,下图为黄河流域沿某纬线的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1)A地形区为:B地形区的地貌特征是.(2)黄河流经下游地区时,河水与河流两侧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原因是.(3)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简要说明B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形成的自然原因和治理措施:①主要环境问题:.②形成自然原因:、等:③主要治理措施:::等.10,在我国两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A.向两部大规模移民,以缓解西部人才不足和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B.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建设一批新的商品粮基地C.加速开发西部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并向东部输送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11,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晶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图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P地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4.我国政府严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十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F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12,下列资源的调运,正确的是A.由京广、京九线囱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B.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由西向东、由北向南C.广西向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灼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13,我国塔里水盆地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肥沃的黑士 B.气候暖湿 C.太阳辐射 D.灌溉水源14,下图为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图.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左起第一位为水分资资,中间一位为热量资源,右边一位为光照资源·数字1~4分别表示资源的质量等级.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分析青藏高原、西北内陆、四川盆地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各区域农业发展的策略(2)从图中看出,华北平原并不十分缺水,请你具体分析一下华北平原缺水的原因.15,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题.1.该河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南方地区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小麦B.甜菜C.棉花D.小米16,关于东北地区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平原地区是黑钙土,其有机质含量全国最高B.山环水绕、平原相间分布,不利于农业大规模机械化C.可耕荒地多,自然肥力高D.地多人少,人均耕地全国最高17,下列不属于湿地的作用是:A.调节气候B.提供大量木材C.提供矿产资源、D.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18,读“欧洲某发达国家示意图”,回答题:1.以下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A.煤炭资源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靠近消费市场D.铁矿石储量丰富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迅速衰落,其原因是:A.煤炭资源耗尽B.军事订单减少C.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新兴工业部门涌现D.国家对国十的开发和整治19,对上海而言,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的好处是A.有利于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B.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有利于改善环境,减轻污染D.有利于扩大能源来源,弥补能源不足20,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A 山,B 煤矿,C 水电站,D 河,E 市.(2).下图是某地区由于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问题示意图,将下列选项填入图中的方格内.①洪涝灾害增多②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21,三峡电站成为我国最大电站的自然条件有A.长江上游流量大且为唯一入海通道B.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需要C.地势落差大D.解决华东、华中能源的需要22,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回答题.1.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A.早涝灾害频发B.水土流失严重 C.地面径流缺乏D.用水需求量大2.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正确途径有A.停止开采地下水B.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C.进行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答案1, AB2, CAB3, CBC4, (1)铁矿(2)C E B (3)铁矿石煤(4)钢铁资源型煤、铁资源丰富,水运便利,水资源丰富5, (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2)南多北少东部地区供不应求,西部地区供大于求东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两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减轻人气污染(4)水污染6, B7, C8, CD9, (1)华北平原沟谷纵横或千沟万壑(2)河水补给地下水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3)①水土流失②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等(答两点)③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10, CD11, DBAD12, B13, CD14, (1)(2)①降水集中在夏季:②工农业发达需水量火③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15, CB16, CD17, BC18, DC19, C20, (1)A太行 B大同 C小浪底 D汾河 E龉安(2)从左到右:②③①21, AC 22, CD,CD。

有关地球运动的三大地质构造学说

有关地球运动的三大地质构造学说

一、三大地质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1.观点:大陆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水平移 动
2.证据:古生物、古气候、古冰川、地 质构造的分布等
3.创造性思维:前人认为地壳运动主要 是升降运动,魏格纳认为是水平运动
4.局限:无法解释大陆漂移的动力
海底扩张学说
• 湖底和海底地貌的特 点有何差异?
• 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不 在海洋中部,而在海 洋边缘
2.板块内部可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
3.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等; • ①生长边界: 海岭、大洋中脊 • ②消亡边界: 海沟、岛弧、造山带;
4.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 较活跃。(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 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5.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应用)
有关地球运动的 三大地质构造学说
2012-10-18
一、三大地质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二)海底扩张学说 (三)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 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 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 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 形成的煤层等等。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 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 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 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 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 要多么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 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
【特别提示】板块边界与地形关系
生长 边界
边界类型
板块张裂常形成海 岭、板块内部张裂 常形成裂谷

2-3大地构造学说

2-3大地构造学说

1.基本观点: ①现在的大陆在2亿前年是联合在一起的,此 后才逐渐分开。 ②大陆移动的形式是硅铝质陆块在硅镁质洋块 上浮移。 ③漂移的动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其他 天体对地球表面的引力。
2.主要证据 ①魏格纳(A.Wegener)的证据 大陆漂移学说首先是德国气象学家A.Wegener 于1912年提出来的。其主要证据是大西洋两岸 的陆地轮廓吻合性以及地层、构造、古生物、 古气候和冰川等其他现象的相似性、相关性和 连续性。 ②五十年代以后的新证据 • A.各大陆岩石的古地磁极与现代地磁极不重合当前学术界最有影响的 一个大地构造学说。
人6 米 裂 “而 大 大 道 是 形, , 谷 东神 无 陆 巨 世 象气 谷 宽 非奇 朋 的 大 界 地势 壁 约 大的 的 赤 的 大 将宏 如 几 峡感 “ 道 伤 陆 其伟 刀 十 谷觉 刀 上 疤 上 称, 削 至 ”, 痕 空 。 最 为景 斧 2 或这 ” 时 当 大 “色 劈 0 “就 呈 , 乘 的 地壮 一 0 东是 现 从 飞 断 球观 般 公 非著 在 机 机 裂 表, , 里 大名 眼 窗 越 带 皮是 长 , 地的 前 向 过 , 上世 度 深 沟“ , 下 浩 从 的界 相 达 ”东 顿 俯 翰 卫 一上 当 1 。非 时 视 的 星 条最 于 0 大 让 , 印 照 大大 地 0 裂 人 地 度 片 伤的 球 0 谷 产 面 洋 上 痕裂 周 至 ” 生 上 , 看 ”谷 长 2 , 一 有 进 去 。带 的 0 亦 种 一 入 犹 ,10 称惊条东如 异硕非一 有/0

前边已经说过,海底扩张的速度为1-5cm/ 年,据此计算在1-2亿年中,海底扩张的速度 可达几千公里,整个洋底可以更换一次。所以 在大洋地壳中不可能发现1.9亿年以前的岩石。 以前的岩石那里了,俯冲到了地幔中又变地幔 物质。 最近的研究表明,洋底的年龄中央岭脊处 最年轻,向两侧逐渐变老,并呈对称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60年代兴起的一种构造运 动理论。它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陆漂移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板块陆漂移学说
最初于1912年提出大
陆漂移观点,1915年
出版《 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系统论述大
陆漂移学说
Alfred Wegener (1880-1930)
德国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地质构造证据之一:南 方超级大陆(冈瓦纳) 上冰川运动方向的一 致性 A. 南澳大利亚Hallet Cove 基岩上的冰川擦痕,指示
冰川的运动方向
B. 南方超级大陆(冈瓦纳) 上冰川的运动方向
海底扩张学说
② 海底在洋中脊处的扩张导致新大洋两侧的大 陆逐渐彼此远离,也可能使老的洋壳在大陆边缘的
海沟处沿贝尼奥夫带(俯冲带)向下俯冲潜没,重
新回到地幔中去,从而完成对老洋壳的更新;
③ 海底扩张是刚性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
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④ 如果地幔对流的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 将导致大陆的分裂与大洋的开启。
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 刚性岩石圈被分裂成多个巨大的块体—板块;
② 板块驮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 ③ 板块的边缘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地壳活 动性强烈的地带; ④ 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动力地 质作用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板块构造 1. 板块划分与板块边界类型 (2) 汇聚型边界 ①俯冲边界 大陆板块 边缘海 岩石圈 岛弧 海沟
软流圈
日本海沟处的板 块俯冲作用与地 震震源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过程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过程

一、板块构造理论[学生读教材六大板块示意图,自己先观察,然后看看能发现哪些信息并试着说一说](教师小黑板展示):回答下列问题(一):1、地球表层可分为大板块,除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它板块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

2、图中“←→”表示;“→←”表示。

3、在图中找到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并观察它们分布在板块的哪些地方?4、日本群岛位于板块。

5、澳大利亚位于板块。

6、英国位于板块。

(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理解板块示意图,能够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

)二、板块的运动板块之间有两种运动形式。

一种是相对运动,一种是相离运动。

回答下列问题(二):(学生结合地球仪和六大板块示意图找出下列地理位置并回答)1、阿尔卑斯山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发生运动。

2、喜马拉雅山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发生运动。

3、科迪勒拉山系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板块发生运动。

4、地中海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板块发生运动。

5、红海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板块发生运动。

(实验一)请同学们将书托在手上,用两手做相对运动挤压课本,会没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会发生隆起和凹陷。

在板块相碰地区,常形成山脉,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实验二)请同学们再想象一下,如果给一张报纸一个相离的力,结果会是怎样?学生回答:报纸会被撕裂。

在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展示卫星图片:东非大裂谷、红海)三、学生活动(展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根据图中箭头表示,试着用板块运动分析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红海的形成原因。

答案:①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的。

②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相互挤压形成的。

③科迪勒拉山系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

④红海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离运动形成的。

正是地壳板块的张裂运动和碰撞挤压运动,才使地球表面形成千奇百怪的不同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和地震。 如: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基本面貌 (板块张裂或板块碰撞)
2、板块边界类型:
(1)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 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张裂,形成裂谷或者发
育成海洋。 eg: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
(2)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 板块发生相对运动,相互碰撞,隆起形成高大的
练习题:读下图,说明世界火山和地震 的分布规律。
喜马拉雅 山脉和青 藏高原是 亚欧板块 和印度洋 板块相碰 撞形成的. (大陆板 块和大陆 板块相碰 撞)
7、科迪勒 拉山系是怎 样形成的?
科迪勒拉山 系是美洲板 块和太平洋 板块相碰撞 形成的。 (大陆板块 和大洋板块 相碰撞)
8、安第斯山脉是 怎样形成的?
安第斯山脉是美洲 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相碰撞形成的。
全球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1)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且之还有若干小板块。
世界主要地震火山带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 带的分布与板块有 什么关系?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 之中 •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地壳不稳定,易发生火
褶皱山系。 eg: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实例:
1.东非大裂谷的 形成原因是什 么?
板块张裂 形成
2、大西洋的 面积在扩大还 是缩小?
大西洋的面积 在扩大。(板 块张裂)
大西洋底地貌
3、红海和地中海的面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
红海的面积在扩大(非洲板 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 地中海的面积在缩小(亚欧 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大洋—Leabharlann 陆碰撞 大洋—大陆碰撞 大陆—大陆碰撞
4、太平洋西北部边缘的 一系列海沟和岛弧是怎样 形成的?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碰 撞形成的。(大陆板块和大 洋板块相碰撞)
5、阿尔卑 斯山脉是怎 样形成的?
阿尔卑斯山 脉是亚欧板 块和非洲板 块相碰撞形 成的。(大 陆板块和大 陆板块相碰 撞)
6、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是怎样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