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红十字会在

合集下载

红会知识问答

红会知识问答

一、红十字会的成立十九世纪中叶,在意大利的北部索尔弗里诺,法、意、奥三国军队发生了激战,战后战场上尸体遍野,血染山冈,数不清的伤员躺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无人过问。

基督教福音派瑞士人亨利·杜南见此情景立即开始了民间伤员救护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呼吁各国成立救护团体。

经过他的努力,1863年在瑞士成立了“救护伤兵国际委员会”组织,它就是红十字会的前身。

二、红十字会的标志白底红十字:红十字是由五个正方形拼成的,分别代表亚、欧、非、美、大洋州世界五大州。

这说明红十字会具有国际性。

有些国家叫红新月会,其标志为白底红新月。

2005年12月,新增标志“红水晶”...三、红十字会会的基本原则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

四、世界红十字日5月8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而命名的。

红十字运动一共有7项基本的原则,7项基本的原则分别为:1.人道Humanity: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

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

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2.公正Impartiality: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3.中立Neutrality: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4.独立Independence:本运动是独立的。

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该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该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5.志愿服务Voluntary Service: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6.统一Unity:任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

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

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
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
中国红十字会(Chinese Red Cross)是中国慈善组织的先驱和领导者,在各个领域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它的使命是通过关爱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尊严,重建他们的生活,促进他们社会发展和福祉的改善。

中国红十字会也致力于促进公众健康、教育和公平有效的卫生服务。

1、在社会公众卫生领域:
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改进人们的健康和卫生条件,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援助和健康干预,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减少重大疾病流行的发生,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

2、在公共救助领域:
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和重灾区恢复正常生活,提供救灾物资和技术支持,缓解因自然灾害、疾病和社会政策等所带来的痛苦和经济压力,着力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发展环境,促进和平发展。

3、在国际救援领域:
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参与国际紧急救援,支持国际社会为受灾国家提供援助,消除贫困和弱势,共同营造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支持国际社会对各地区紧急需要的慈善事业的实施。

4、在社会各界的职能:
中国红十字会致力于推动政府改善公共卫生体系和法律体系,着
力打击暴力和宗教迫害,促进人道主义慈善,倡导克制任何形式的歧视,培养文明新风。

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是对社会的弱势群体和重灾区提供帮助,改善人民的健康和卫生条件,促进政府和公众对受灾地区的关注,促进社会的和平发展,保护人权及受害者的权利,号召社会公众参与慈善活动,实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倡导文明新风,扶助弱势群体,消除贫困和弱势。

中国在抗战中的医疗救护与红十字会的作用

中国在抗战中的医疗救护与红十字会的作用

中国在抗战中的医疗救护与红十字会的作用中国在抗战期间,经历了艰苦的战争岁月。

在这段时间内,医疗救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十字会作为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人道组织,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抗战中的医疗救护工作,并分析红十字会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抗战中的医疗救护工作1.前线医疗救护在抗战爆发后,中国第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组织积极投入到与日军的战斗中。

在这个过程中,医疗救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战场环境恶劣,战伤士兵众多,前线医疗救护人员不仅需要进行现场救治,还需要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进行手术等复杂医疗操作,以尽可能地减少伤亡人数。

2.后方医疗救护除了前线医疗救护,后方医疗救护也是抗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方医疗救护工作主要包括伤兵的收容、治疗和康复等。

由于后方条件较为优越,医疗救护人员能够提供更好的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

后方医疗救护的有效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战伤士兵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3.民间医疗志愿者除了军队的医疗救护工作外,许多普通百姓也参与到了医疗救护工作中。

这些民间医疗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为伤员提供救护、疗养、心理辅导等服务。

他们的贡献不仅为伤员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护,也充分体现了整个国家的团结和抗战意志。

二、红十字会在抗战中的作用1.传递国际援助红十字会作为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人道组织,起到了在抗战期间传递国际援助的重要作用。

红十字会通过与其他国家的红十字会合作,收集和分配了大量的救援物资,包括医疗设备、药品、食品等。

这些物资的到来为中国医疗救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增强了中国抗战的实力。

2.组织医疗队伍在抗战期间,红十字会积极组织国内外医疗专家组成医疗队伍,前往战区提供医疗支援。

这些医疗队伍不仅带去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还为中国医疗救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培训。

他们的到来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医疗救护工作的水平。

3.倡导国内红十字工作红十字会在抗战期间也积极倡导国内红十字工作的发展。

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还记得小时候在课本上了解到一些关于红十字会的相关东西,比如说一些贫困地区一些人由于战争或疾病而受伤甚至濒临死亡时就被及时赶到的红十字会给救治好了,那时候的我对红十字会的理解是它是一个很伟大救死扶伤的组织,而且它的那个标志让我联想到医院的标志,因此有时候我甚至以为它是一个背后由医院组成的一个伟大组织。

而现在的我终于认识到红十字会并不是我的认识到的那样的,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不断,中国红十字会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体现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具有很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的上海,命名为万国红十字会上海之会,1906年,清政府签署了日内瓦公约。

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

1911年清朝覆灭,1912年将大清红十字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在历次战乱、灾荒中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的创立为社会提供了直接的人员、制度、经验等条件保障,包括中西的融通,机制的运作,中国人与外国人、官方与民间的关系与地位的架构等。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初期是在清朝末期,正值中国战乱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宗旨正是秉承世界红十字会的宗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

红十字会实行战争救护的一贯行动,将其基本性质总结“军事一起,无不受此会之大益”。

另外我最近还了解到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的重要的原因是:“万国公法之中,以此会为近数十年至善之大政”,况且中国“以亚洲文明之大国,而万国共行之善政,我独阙如,坐令西方之人以野蛮相待,蔑我滋甚,其于国体,所关匪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在中国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红十字事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具有很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从红十字会看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

从红十字会看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

从红十字会看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
近年来,由于一些慈善组织在使用和分配捐款中出现不当行为,公信力问题成为了中国慈善组织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中一个
经常被提及的组织是中国红十字会,它是中国最大的慈善组织之一,但却因为一些丑闻事件,如“春晚门”事件和“祆鹤湖众筹”事件,而被质疑其公信力。

在“春晚门”事件中,红十字会使用了捐款用于购买春晚门票,并为其高层员工提供了形象宣传机会。

这引发了社会对于红十字会
行为的质疑和批评。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祆鹤湖众筹”事件中。

红十字会作为接收和分配资金的慈善组织,在使用和分配资金时需
要保证透明度和公正性,但是在此次事件中,红十字会使用了众筹
捐款却无法给予捐赠者明确的资金用途及其流向。

这些事件使得公众对于红十字会以及其他慈善组织的信任受到
了损害,也加强了大众对于透明度和监督机制的呼吁。

为了解决这
些问题,红十字会和其他慈善组织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捐款的使用和分配符合公信力和透明度的要求,从而重建公众
的信任。

通过加强公益事业的透明度和监管,可以有效地提高慈善
组织的公信力,维护公民的捐赠权利,促进慈善事业持续、稳定的
发展。

“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会

“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会

竟应该是个官方 慈善 组织 , 还是个
独 立 的 民间 组 织 ? 它对 权 力 的垄 断
与其接受捐赠收入相 当。 级红 十 各 字会 的经 费收 支情况 只需 向理事
会 负责
及 与商业 的结盟 。 是否符合 国际红 十字会的传统和价值 观?
官办的 “ 民间慈善组织”
府的人 道助手 ,但必须保持独立 ; 且该运 动是志愿运动 , 绝不 期望 以 任何方式渔利 。 也 即是 说 , 创立之 初 。 十 从 红 字运动 便刻意 与各种 政治 力量 和 商业力 量保持距 离 , 图“ 试 中立 ” 、 “ 红十字与红新 月运 动” 在伊 (
个基金组成 。
自建立 之初 . 十字运 动便确 红
定 了人 道 、 公正 、 中立 、 独立 、 志愿
手. 会长是政府 主管文教 的行政 副 手, 大部分理事 由政府部 门及 国有 企 业的负责 人兼任 。 各级红会 的负 责人由政府任免 。 每年红会接受 财
政拨款近 3亿元 (0 7年数据 ) 20 ,

数据 , 至 20 年 , 国红会 ( 截 07 全 不 包 括港 澳台分会 )共 有编 制人数
77 7 4人 ,其 中专 职 人 数 为 6 4 75 人。 西南某县的一位红十字会副会 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 该县红会主
冯 禹

陈 新

要 与当地政府 打交道 , 不怎么与上

也得 到体 现 , 其善款 的投 资收益连 年为零 ; 且账上 的净资产 总额 已经 由 2 0 的约 1 0 7年 _ 5亿元 ,沉积 至
20 0 9年的约 7 . 7亿元 。
织 负责 人首 先只对政府部 门负责 ,

红十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红十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红十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红十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红十字与中国文化的重要方面:
1. 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境内唯一合法且具有国际性红十字运动承认资格的红十字组织。

它成立于1904年,是亚洲最早的红十字会之一,承担着人道救助、医疗救助、血液服务、灾害救援、社会福利和红十字国际事务等多项任务,体现了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和价值观。

2. 红十字标志:红十字标志是由红色十字形图案组成的标志,具有国际性和普遍公认的标志性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而十字则有守护、庇佑的含义。

红十字标志在中国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救援机构和公益组织,具有崇高的文化象征意义。

3. 人道精神和仁爱文化:红十字的人道精神与中国的仁爱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关爱他人、仁爱和慈悲,注重帮助和救助弱者和有需要的人。

红十字的理念和行动也体现了这种传统的仁爱精神,倡导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和守护生命的价值。

4. 灾难救援与救护文化: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红十字在应对和救援灾难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红十字组织与中国的救护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强调快速响应、救援事务的专业性和灵活性,提供救助、安抚和庇护等服务。

红十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体现了其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红十字组织通过践行人道主义精神、传播仁爱文化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推动和发展中国的人道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

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

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2011-09-06 14:31:13杨智芳周秋光英文标题:Origin of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摘要: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红十字会之始”,但实际上,它直接脱胎于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

庚子事变时期出现的救济善会、济急善局是带有红十字色彩的救护组织,它们是一种分工合作的关系。

通过考察可以发现:济急善局、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传承性,而救济善会不具此特点,因此,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可由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再前推到济急善局。

追溯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可以印证一种“嫁接”理论:红十字会虽系“舶来品”,但中国红十字会却是中国本土的慈善组织“嫁接”红十字会逐渐成长的结果。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济急善局救济善会作者简介:杨智芳(1981-),女,湖南益阳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100084;周秋光(1954-),男,湖南耒阳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当国际红十字会于1863年在瑞士始创后,各国相继成立红十字会并申请加入国际红十字会,但直至19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才出现关于红十字会问题的讨论[1]。

1904年清政府派驻英使臣张德彝前往瑞士,于6月29日“按照1864年所订《日内瓦红十字会公约》补签画押,中国由此而加盟国际红十字会成为会员国。

”[2]1912年1月12日,中国红十字会获得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正式承认,标志着中国红十字会正式加入国际红十字会①。

中国红十字会作为“近代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团体”[3],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研究其起源问题很是必要。

“1904年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成立,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红十字会之始。

”②因此,考察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笔者认为应从研究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成立入手。

红十字知识竞赛部分参考内容

红十字知识竞赛部分参考内容

新沂市红十字知识竞赛部分参考内容1、红十字运动起源于___,创始人是____ 。

A、战场救护,南丁格尔B、战场救护,亨利•杜南C、卫生救护,亨利•杜福尔2、国际红十字会决定把每年的_月_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

A、5.8B、6.4C、12.13、红十字精神是____A、人道、博爱、奉献B、实事求是C、爱祖国爱人民4、红十字运动的本质是____。

A、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B、人人平等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红十字运动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____组成。

A、国家红十字会或者红新月会B、联合国C、瑞士红十字会6、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是_____、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

A、尊重B、人道C、信任7、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_____年。

A、1904B、1894C、19508、中国红十字会的宗旨是____。

A、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B、人道、博爱、奉献C、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9、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_______的社会救助团体。

A、社会主义人道主义B、社区卫生服务C、人道主义工作10、《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于___年___月正式颁布实施。

A、1949.10B、1993.10C、1904.1011、中国红十字会的会徽是_______。

A、白底红十字B、橄榄枝环绕的白底红十字C、红十字12、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是_______,会长是_______。

A、胡锦涛、华建敏B、江泽民、华建敏C、胡锦涛、彭偑云13、中国红十字会根据__________的原则,发展同各国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关系。

A、独立、平等、互相尊重B、一方有难、八方相助C、唯我独尊14、香港红十字会和澳门红十字会于___年___月和___年___月,先后成为中国红十字会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分会。

A、1997、7 1999、12B、1997、1 1999、1C、1997、12 1999、715、_____不得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红十字会在“诈捐门”中的法律责任

红十字会在“诈捐门”中的法律责任
L g l y t m n o it e e S se A d S cey
己 口1 1 己月 ( ) “ 诈捐 门” 中的法律 责任
张 烁
摘 要 在章子怡 “ 门 诈捐 ”中, 中国红十字会原本应该主动 出来澄清是非, 承担起法律责任来。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该机 构却是在 网民和舆论 的帮助下才逐渐令世人明了事件 的原委。是什么原因使得该机构如此作为?本文试从法律 的角度对
作者 简介 : 烁, 张 中国人 民大学法 学院 20 07级本科 生, 究方 向: 济法。 研 经
8 4
有 相 当一 部分人 因为仅 仅 1头 承诺 , 2 1 无赠与 合 同而 不受法 律 的制 裁 , 就成 为 了红十字 会行 使权 利 的最大 障碍 。 而这 第 四 , 心社会 潜在 捐款 者 的流失 。捐款 本 为善 事 , 担 按照 捐 款 自愿 的原 则 , 我们 无法 苛责 明星 、 富豪捐 款 。在道 德约 束 下本 已稀少 的捐 款, 若再 加 以法律 作为紧 箍咒 , 其捐 款 的人数 减少 更 是可 以预 见 。 因此 , 对于善 款不 到位 或承 诺 的数额 减少 与无 法 在 判 断 的潜 在捐款 数量可 能流 失的的 充分权 衡下 , 十字 组织只 能 红 选 择 了忍气 吞声 。 由此 可见 , 红十字会 作为 中国唯 一 的具 有官方 背景 的社会 救 助 组织 , 在依据 法律规 范捐款 的工作 上是心 有余 悸 , 尽人 意的 。 难 由“ 诈捐 门” 红十字 会 的作为 必然 引发人 们 去思考 如何 规 范捐 中 款 的法律 问题 。 实际上 , 早在 2 0 08年汶 川地 震后 , 洁、 保 戴尔 、 IM 等跨 国公 司的捐 款不 到位 问题就 引发 了人 们对 于捐 款规 范 B 的思考 。 余秋 雨事件 后 , 在 名人 的捐款 诚信 问题 再 次引发 了讨 论 浪潮 。解 决该 问题最 简单 的方 式或 许应 该 是只有 在捐 赠 到位 后 才 允许 明星 公布捐 款数 额 , 以避 免其 大打 名誉 牌 。诚然 , 捐款 是 种赠与 合 同, 用法律过 分苛责 履行 责任或 是用诚 信 的有色 眼镜 提 防捐 赠确 是下 下之举 。 当“ 捐 门” 次 引领 新 闻浪潮 时 , 但 诈 再 我 们 的确应 该规 范捐 赠 的法 律环 境 。不仅 是给 红十 字 会组 织一 个 行 使权利 的 尚方 宝剑 , 是驱 除沽名 钓誉 , 范捐 赠的环 境 , 公 更 规 让 民重新拾 回信 心 , 身奉 献 的整顿 之举 。 投 它 山之 石, 以攻玉 。关 于如何 规 范捐款 的法 律 问题 , 国 可 美 等 捐款 规 范程度 高 的国家 可 以作为 中 国学 习 的典范 。美 国规 范 捐 赠 问题 的 经验可 以概括 为 以下 5点 :. 过 免税 政策鼓 励公 民 1 通 捐 赠 ;. 2由首席检 察官监 管善款 ;. 善组织 设立董 事会 规范 自身 3 慈 行 为 ; . 信息 披露 制度 、 4通过 第三 方专 门负 责接 受捐款 监 督两 种 方 式 , 促捐款 的到位 ; . 了非营 利 的行业 监督体 制 , 督 5建立 增强 公 众参 与 。中 国同样可 以参考美 国 的模式 , 将行 业协 会监 督 、 众 公 参 与、 法律规 范相 结合 , 建立一 个有效 的管 理体制 , 通过 完善 的制 度 杜绝“ 诈捐 门” 的再次 产生 。

关于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建设的研究

关于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建设的研究

关于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建设的研究公信力是慈善机构的生命线。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剖析了现阶段红十字会公信力弱化的原因,并借鉴国内外慈善机构好的做法,对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建设路径提出了对策。

希望本研究能产生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在109年的发展历程中,从战争救护开始,逐渐发展到卫生救助、社会福利等。

近年来,由于一些负面事件,红十字会的公信力遭受严重影响。

“公信力”是指社会对一个组织的认可及信任程度,是为其使命而进行报告、解释、辩护和接受质询的责任,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一个组织面对时间差序、公众交往以及利益交换所表现出的一种对于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的信任力。

它“是公益组织机构赖以立足的基石和生存发展的源泉”。

[1]从各主体层面,红十字会公信力可以理解为红十字会在社会中被公众、政府、受捐方、捐赠方及第三方专业机构认可和信任的程度。

[2]公信力作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体现了红十字会存在的权威性、在社会中的信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它是慈善组织的生命,是红十字会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日积月累的无形资产。

中国红十字会,在各种负面报道的影响下面临着公信力弱化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组织执行能力低、政策不准确、运行机制不合理、慈善丑闻频发等,最明显的表现反应在社会影响力上—捐赠人数及数目正大幅锐减。

陷于舆论失控中的中国红十字会,在这个转型的十字路口,如何应对危机,重塑形象,挽回民众信心,对于重振中国慈善事业,增强弱势群体“中国梦”的信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红十字会公信力弱化的原因(一)官办色彩浓重造成行为公信力弱化中国红十字会是官办的慈善组织,属国务院直属的副部级单位,每年可以得到政府大量的财政补贴。

依托于政府支持的红十字会,由财政供养,政府在组织管理、资金募集、人员组成等方面掌握主导权,因而没有动力去主动募款,也没有动力去有效率地使用善款或使善款保值增值,容易出现活力不足的机关化弊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第四章 标 志
第十六条 红十字标志具有保护作用和标明作用。 红十字标志的保护使用,是标示在武装冲突中必须

第1 7条—第 2 2条
经费与财产
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人员和设备。其使用办法,依照日内 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执行。 红十字标志的标明使用,是标示与红十字活动有关 的人或者物。其使用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七条 因宗教信仰使用红新月标志的,其使用 办法适用红十字标志的使用规定。 第十八条 军队使用红十字标志,依照日内瓦公约 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禁止滥用红十字标志。 对于滥用红十字标志的,红十字会有权要求其停止 使用;拒绝停止使用的,红十字会可以提请人民政府按 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下面心搜集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十字会法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 红十字会法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 ( C I P ) 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 0 0 8 3 供稿 I S B N9 7 8 7 8 0 2 1 9 4 5 2 6 Ⅰ 中 Ⅱ 全 Ⅲ 红十字会法 中国 Ⅳ D 9 2 2 1 8 2 I P数据核字 ( 2 0 0 8 )第 0 3 1 5 8 4号 中国版本图书馆 C

地位及其与政府的关系等,可以使其更好地配合协助政 府工作,使中国红十字事业更健康地沿着法制化轨道发 展。 二、《 草案》 的起草过程 中国红十字 会 法 经 过 几 年 酝 酿, 自 1 9 9 0年 起, 由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成专门班子研究起草。经多次举行 座谈会和专题讨论会,在听取法律专家意见,研究国际 红十字组织的有关指导文件和一些国家红十字会法的基 础上,于 1 9 9 1年 4月 草 拟 出 了 《 草 案》 第 一 稿, 并 在 9 9 1年 7 红十字会 的 范 围 内 进 行 了 反 复 讨 论 和 修 改。 1 月,分别征求外交部、卫生部、民政部、国家教委、国 家编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的意见,并根据这 些部门 的 意 见 进 行 修 改, 形 成 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 十字会法 ( 送审稿) 》 , 于 8月 正 式 上 报 国 务 院。 在 征 求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之后,又与国务院法制局反复 9 9 3年 6月 1 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 研究、论证和修改, 1 议通过,形 成 了 现 在 提 请 审 议 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 十字会法 ( 草案) 》 。 三、《 草案》 的主要内容 ( 一) 关于中国红十字会的性质和地位。 建国以后,中国红十字会作为人民卫生救护和社会 福利团体做了大量工作。近几年来,随着红十字事业的 发展,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已经不限于 卫生救护和一般社会福利工作的范围。同时,根据红十

论红十字会工作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论红十字会工作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论红十字会工作在大学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摘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我国的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与世界通用的道德标准相一致,与中国五千年的道德文化精髓也十分一致,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红十字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生命观,达成共识意志力和品格。

[关键词]红十字会大学生德育红十字会工作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看似两个不同的领域,其实两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我国的道德规范要求相一致,与世界通用的道德标准相一致,与中国五千年的道德文化精髓也十分一致。

当前,在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实践中,红十字会工作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日益显现。

一、中国红十字会简介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奉行国际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七项基本原则,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为工作方针,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致力于“动员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救助、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推动公民无偿献血、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及红十字会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开展工作。

我国红十字组织有着完整的网络体系,各省、市、区、县都设有相应的红十字会组织,其基层组织一直延伸到工厂、学校和社区街道。

二、红十字会的特点在大学生德育中具有优势作用1.组织庞大,体系完整,具有普遍性和很强的兼容性。

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333个地级分会,2860个县级分会,还有新疆建设兵团分会、铁路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

有7万个基层组织,团体会员单位12万个,志愿者113.2万人,会员总数2398万人,其中青少年会员1549万人,可以说,红十字会员遍及各行各业。

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

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红十字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二】同志们:红十字事业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红十字事业。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标志着我国红十字事业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红十字会倡导“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动员人道力量,“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和境况”,协助政府开展人道主义救助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红十字事业是三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它十分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参与,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最近区委办、区政府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通知》,我们真诚希望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驻军部队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区委办、区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会工作的通知》,积极参与红十字会的活动,给红十字会以资助,欢迎更多的人加入到红十字志愿工作者队伍中来。

为发展我区的红十字事业,为三个文明建设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翻番调结构,全面建小康,构建和谐新新都作出新的贡献。

一、认真组织开展“博爱一日捐”人道救助公益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

为吸纳社会慈善资金,区红十字会报请区人民政府同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博爱一日捐”人道救助公益活动。

“捐出您一天的收入,奉献您的一份爱心”。

捐款用途和救助对象是建立红十字会社会救助基金,为受自然灾害的群众提供粮食、医疗等紧急救助;开展以“博爱送万家”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救助城乡特困家庭;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资助特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和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培训以及其他人道救助公益活动。

活动于每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开始,8月底结束。

人生因奉献而精彩,社会因关爱而和谐。

开展“博爱一日捐”人道救助公益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银行家亨利杜南先生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在看到索尔弗利诺战役残不忍睹一幕,在发动邻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

他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

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

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

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三大国际组织。

150年来,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献血、捐献骨髓、捐献人体器官、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我听说我国红十字会不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还要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

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

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

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红十字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定位分析

红十字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定位分析

红十字会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定位分析摘要: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如何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已经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中国红十字会作为非政府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募捐渠道并参与现场救援,整合更多的资源参与政府救灾工作,提供特殊的专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此,首先应确立非政府组织的合理定位;其次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

关键词: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件;定位一、概述国际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863年,其创始人为亨利·杜南先生,创始的目的在于帮助战争的受害者,包括交战双方的伤兵和受伤的平民。

由于其公益性和中立性,这一运动得以较快流传,并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承认,红十字会的功能也从救援因战争而受到伤害的群体逐步扩展到对各类易受损害人群的援助,成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社会主体。

中国红十字运动始于20世纪初,目前已有31个省级分会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7万多个基层组织,近2000万会员。

总体来看,我国红十字会网络体系健全,实践经验丰富,社会认可程度较高,是危机管理可以依赖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红十字会在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优势1.法律保障坚实在国际层面上,红十字运动遵循国际人道法(包括日内瓦四个公约及其三个附加议定书),并且受其保护。

各国政府首先要承认日内瓦公约,该国红十字会才可以加入国际红十字会。

国际人道法主要规定了受保护的人员和场所、目标,并禁止某些作战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如医院和救护车受保护,不应予以攻击),还规定了使用红十字、红新月和红水晶标志来识别受保护的人员和场所等。

在国内层面上,我国政府分别制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两大法律,为我国红十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也为红十字会参与危机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1]。

2.组织体系健全红十字会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完善的机构设置和组织网络,是它有能力参与危机管理的组织保障。

国际红十字组织在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国际红十字组织在中国的影响和作用

国际红十字组织在中国的影响和作用作者:赵毅来源:《卷宗》2015年第11期摘要:国际红十字组织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非政府专业性国际组织。

自建立以来,它以其遍布全球的活动范围、专业的服务质量和灵活的行动方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国际人道救助活动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组织(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

自1904年建立以来,在促进中国公益事业发展、拓宽民间外交渠道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国际红十字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也给我国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管理与服务相关工作带来了启迪。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非政府专业性国际组织;民间外交1 国际红十字从诞生到走向中国1.1 国际红十字的诞生和发展1863年“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国际红十字组织的诞生。

在随后的140多年时间里,国际红十字组织迅速发展,其成员和机构遍及全球,成员和志愿者达到上亿人。

国际红十字组织间给自己定位为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守护人”。

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宗旨是:公正、中立、独立地保护生命以及战争和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尊严,并向他们提供帮助。

国际红十字组织的全称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International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Movement”)。

该组织是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简称“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简称“联合会”)以及全世界近200获得正式承认的国家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简称“各国红十字会”)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的职责和事务范围虽然各不相同,但都遵循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是互有关联的整体性组织。

国际红十字组织的法定机构包括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大会(简称“国际大会”)、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代表会议(简称“代表会议”)、红十字与红新月常设委员会(简称“委员会”)。

作为国际红十字组织最高审议机构的国际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

国际委员会、联合会和各国红十字会代表都会作为正式代表出席国际大会。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

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第一部分: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对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积极参与,并在战时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对其他战争国家以及自身遭受战争影响的区域提供的援助与救济。

第二部分:中国对其他战争国家的援助与救济二战期间,中国积极向其他战争国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援助与救济。

首先,中国向盟军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战争物资。

中国作为一个主要的农业国家,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棉花和其他战争物资。

中国对盟军国家的援助不仅为战争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这些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

除了物资援助,中国还向其他战争国家派遣了医疗队、护士和志愿者,为战争中的伤员提供医疗救治和护理。

中国红十字会在战争期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向其他国家提供了医疗援助和救济物资。

此外,中国还向战争国家派遣了援助团队,为灾区提供紧急救助。

在战争中,许多国家的城市和农村地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们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中国的援助团队为这些国家的人民提供了物质援助、重建支持和社会救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第三部分:中国对自身区域的援助与救济除了对其他战争国家的援助与救济,中国在二战期间也积极为自身遭受战争影响的区域提供帮助。

中国作为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然而,中国政府始终把人道主义援助和救济放在优先位置,为受战争影响的人民提供了急需的救助。

中国政府在战争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援助和救济措施,包括提供食品、医疗和庇护。

同时,中国政府还通过组织和支持各种慈善机构和志愿者团体,为受战争影响的人民提供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第四部分:中国战时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的影响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时人道主义援助与救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其他战争国家提供了帮助,也为受战争影响的地区提供了援助。

中国的援助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扬,并对战后的国际秩序和战争后重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

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
人道: 保护(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 公正:不歧视,给予相称的帮助,排除个人偏见 中立:不偏袒(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 独立:自主工作,抵御干扰 志愿服务:自愿、不索取报酬 统一:一国一会,一视同仁吸收会员,遍及整个国家 普遍:共同职责、为发展而合作、权利的平等
中国红十字会基本概况
四项内部建设:理论、组织、业务和基金建设。 六个框架:
从理论基础、法律建设、组织体制、内
部业务、社会工程和资金筹集六个方面
建构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的基本框架。
各位红十字同仁:
红十字事业需要我们努力为之奋斗。 不要问红十字会能给我们什么,只要问, 我们能为红十字会做些什么? 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发扬人道、 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共同努力改善 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 力量!
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3月10日在上海
创立,它已走过了百多年的漫长历程, 现在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基层组织6万多个, 会员1750万,志愿工作者31万,专职干 部近4千。
中国红十字会的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四号) 颁布施行。
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
七项基本原则既是红十字运动各组成机构必须遵守的 特定的准则,也是运动各种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它是红十 字机构与其他人道组织不同的本质体现。
1965年,维也纳召开的第20届红十字与红新月 国际大会上正式通过。 七项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具 有逻辑联系并互为作用。
七项基本原则的内涵:
工作;
2.签订国际性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
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危机应对
摘要“郭美美事件”掀起了公众对慈善机构、慈善制度不信任的爆发式宣泄。

面对公众对其公信度的质疑和透明化慈善的强烈需求,中国红十字会应该如何力挽狂澜?在一个高曝光率的社会里,危机事件应对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基于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为红十字会重塑公信力提供实用性方法。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公共危机危机管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年,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郭美美”的女孩,引发了一场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口诛笔伐”。

危机事件发生后,郭美美回应的一条微博迅速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挫伤了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本文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剖析了红十字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旨在找到帮助中国红十字会重塑其公信力的办法。

一、“郭美美”何以走红——危机事件回顾实名制实施以前,多数微博用户采用匿名形式参与讨论话题,这使得议程设置的主体逐渐多样化。

在微博上,信息往往自下而上传播,话题本身又时常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或公众的普遍情绪相关,因此更容易主导舆论。

“郭美美事件”最初只是在微博的“粉丝群”里引起部分关注,随后,一些人在唏嘘之余开始对郭美美进行“人肉搜索”并挖掘其与红十字总会的关系。

这时,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报纸才开始跟进报道。

面对公众的质疑,中国红十字总会于年月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有关“郭美美”事件以及其审计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红会超标采购余万元”等问题。

但传统中用以应对危机公关并行之有效的新闻发布会,在解决此次危机事件时,却远远没有起到预期中的作用。

二、“红十字会”何以狼狈——危机产生原因剖析(一)公关应对欠妥。

从危机情境的沟通原则来看,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以维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纽带。

然而,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推动下,这种“纽带”不但没有给红十字会以缓冲的机会,反而将其在与公众的直接对话中,暴露出的种种不规范操作揭示出来。

现代媒体所掌握的把事件迅速放大的能力,使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真空更容易被谣言、误传和诽谤所充满。

一旦媒体污染蔓延,公众对局势的认知就更容易转变成现实。

因此,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红十字会的辟谣声明不仅没有缓解公众情绪,反而使风波升级。

同时,红十字会于年月日下午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仅邀请六家媒体参加,且将大量闻讯而来的记者挡在门外。

既是新闻发布,就应该足够公开,这种不够坦荡有所保留的做法,自给了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大空间。

红十字会虽然解释了其总会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关系、审计署认定的采购超标等问题,但如何对各分支机构进行监督、采购超标问题的详细解释、报案后的案件进展情况等公众期待了解的内容,都没有提及。

这就忽略了危机公关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红十字会简单地把公众被视为可操纵的目标,假定人们会无条件地接纳它传达的信息,必然达不到与公众的良好沟通效果。

(二)信任链断裂——缺乏自律与公民冷漠的内外困境。

对于公众而言,红十字会的存在一直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一方面,大量募捐资金和财政拨款流向那里;另一方面,红十字会又甚少向外界说明其善款使用的情况。

其实,在很多国家,政府代管红十字会,或行使监督权都是常见的,可是,唯独中国的红十字会异化成为一种与权力体系结合甚密的官办组织。

那么,是什么滋生了中红会的“官本位”,打破了慈善
机构的道德底线?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有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社会转型产生了利益分化与财富分配不公”。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现已进入风险社会,即各种危机事件形成一种制度化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但也间接导致个人公民采取较为极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但在笔者看来,“市场化转型”或“公民意识觉醒”都不能成为解释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本位状态的根本原因。

对于中国红十字会本身来说,其公信力之所以如此脆弱,源于其组织本身自律不严;而后,尽管屡屡曝光的各种“丑闻”开始侵蚀公民对它的信任,鉴于这些污点尚且影响力微弱,都没有引起红十字会的足够重视。

此外,就外部社会环境来讲,我国公民社会尚未形成,公民对社会监督活动的参与程度原本就不够,一旦社会对红十字会的“冷漠”态度变成一种普遍现象,仅靠政府的监督和尚未完善的问责机制根本不足以迫使其形成良好的自律机制。

于是,灰色地带逐渐扩大,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本位”滋生提供了温床。

一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的日常管理机制都不透明,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少。

于是,以致在“郭美美事件”爆发后,中国红十字会与公众间的信任链的迅速断裂,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公关活动不但都没有发挥正功能,反而带来了负效应。

(三)双重定位下行政监管的豁免。

以事件发生时的法律制度来看,像中国红十字会这样影响力广泛的组织却一直处于“免于登记”的地位。

“免于登记”是相对于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所确定的“双重管理”制度而言的,“双重管理制度”即对社会团体实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管理,以及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管理,通过这种制度对社会团体加以接受外部监管的义务以规范其社会活动。

但红十字会是该条例第三条规定的“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因此这种“双重管理”的外部监管制度却不适用于中红十。

这种“免于登记”的制度设计一方面是来自国家对其类似于“免检产品”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中国红十字会一直以来“民事”与“官办”的双重定位。

以“民事”地位而言,《红十字法》第二条明确了“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强调了其为民事的非政府组织,且其作为民事主体发生法律关系的相关案例也不胜枚举。

而以“官办”地位而言,红十字会虽然不是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行政主体,即“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但其“行政性”的烙印却非常显著。

以社会救助团体的“资合”而言,红十字会的部分经费来源于“人民政府的拨款”;而以其“人合”而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属国务院直属的副部级单位,中国红会从中央到县乡一级,层层与政府体系接驳。

其名誉会长是当地政府的一把手,会长是政府主管文教的行政副手,大部分理事由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兼任。

这种“行政性”既使得中红十的活动对于政府依赖性强,更使得政府作为社会团体的外部监管机关缺乏对中红十监管的动力。

总的说来,对于中国红十字会这样具有公募资格,掌握大量资金的社会救助团体,利益的诱使与自律行为的天然劣性使其处于高风险之中。

而基于其“行政性”,对其外部监管的明确弱化甚至是豁免,不仅为内部的腐朽提供了温床,也使得公众的猜疑在慈善阳光化的诉求未能实现情况下不断累积。

最终,“郭美美”事件作为导火索,引爆了中国慈善组织的大范围信任危机。

三、慈善真相背后——危机公关应对措施(一)积极制定《慈善法》,强制披露以保透明慈善。

我国现有《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基金会管理办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与慈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分业而治,如《公益事业捐赠法》主要是为规范捐赠行为而制定,意在保护受赠人或者受益人的权利。

这些各有具细的法律法规缺乏对慈善事业全面的规定,突出弊端便是缺乏科学、相匹的权利、义务设置,不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