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感悟:从范跑跑事件想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德构建感悟:以德服人

摘要:一般来说,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它是一个伦理学的范畴。而教师德性,往往是指一种能够担当起教师角色职责的专业品质和专业品格,“教师德性”是教育伦理学的一个范畴。教师的专业角色决定了教师的德性至少需要善良、爱心、责任等成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师师德建设过程中忽视对教师德性的培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拟从教师德性的内涵、价值及其构建等方面探讨新时期教师的师德建设。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师德性内涵价值构建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称老师是启迪灵魂的工程师,称医务工作者是白衣天使,称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这反映了人们对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的尊敬和期待。但是,任何职业中都有不称职的,甚至是违反职业道德并且犯罪的。那么,我们就面临一个问题,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求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做出什么样的牺牲?中国共产党党员誓词中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人民警察誓词中有“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显然,在这些职业中,加入这个行列首先就要具备献身精神。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范跑跑”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在灾难突然降临的一瞬间,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不顾学生安危第一个跑出教室,不仅没有尽到一个教师应尽的责任,事后还毫无廉耻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丝毫没有负疚感,带来了极恶劣的社会影响。同为教师,既有舍生取义的英雄楷模谭千秋,也有逃之夭夭、人人不耻的范美忠,显而易见,不是法律规定出了问题,而是师德建设存在严重问题。范美忠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师德,甚至丧失了一个普通人所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范跑跑”事件有力地说明了:在追求形式与功利的现代教育教育中,教师的德性正在逐渐丧失,沦落为个人利益至上的庸俗之人。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对教师德性内涵的理解,关键在“德性”一词。对“德性”内在

意义的正确把握必须与“道德”、“伦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德性”的内在意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只要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其益,同时也能在处理事件时从自己的体会中有所收获。因此,“德”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内在的自省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三级体系中,“性”处于最高级品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之所在。在国外,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适应的品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幸福的品质。”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

最初,“道德”是“道”和“德”两个词组成的。“道”初指人们行走的路,后来引申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老子》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最初本原。通过对“道”的体悟,从“道”中有所“德”(得),通过“德”的提升,养成完美的“性”。在“道”、“德”、“性”三级体系中,“道”处于最高级品位,是对世界普遍原理的概括;“性”处于最低级品位,是“道”的具体化,并体现在个体行为中。因此,“道德”是属于带普遍性的,对人类整个群体的一种要求,而“德性”却是存在于单个个体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由此,我们得出,教师德性是教师伦理体系中的,教师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内在道德标尺,具有最高标准和理想的成分。

二.教师德性的价值

一个有德性的教师意味着他有了从师的自由。这种自由决定他具有当好一名教师的可能性,决定他具有了乐于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决定了他具有作为教师本身而言的高尚感,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内在动力,是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催化剂,也是学校取得社会良好评价和有利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拥有德性的教师可堪称名副其实的人师。人师能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

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识,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人师的教学境界会达到不教之教,即教的不是书本现存的事实知识,而是无法物化在书本中的一种人生智慧。学生一旦形成了教师和他自己用全部身心滋养出来的人生智慧,其对学问和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生存境界就会更加崇高。这是每一位教师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教师德性的构建

关于教师德性的建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教师要有一颗善心

“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调节个体的行为。教师对“真”、“善”、“美”的无止境的追求,是教师德性养成的起点。教师从“善”的角度看待周边的事物,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通过“外得于人”的学习以及“内得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教师的“善心”。教师一旦有了“善心”,就会从头至尾地善待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扫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去教导学生。教师的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善心”,教师的德性就失去了内在的规定性,失去了内核,也就无从体现教师个人道德的完善,教师德性的建构也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教师的德性才能从最初的本性基质得以构建,并在个体不断的教育实践的体验中获得发展和完善。

2.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爱心”是建立在“善心”基础上,对外界的人或物做出价值评判后,在个体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德性得以建立的动力。教师正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在育人的路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善待学生,爱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找到人生的真谛。“爱”是一种教育精神,是教师对学

生充满关爱,对教育充满挚爱,对祖国充满热爱;“爱”是一种教育品格,教育中没有了关爱、挚爱、热爱,便没有了教育激情,没有了教育的感动力。一个有良好教师德性的教师,应该是充满爱心的人,是一位敢爱敢恨的人,是一个怀大爱之心的人。一个缺少爱心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师德性。

3.教师还要有一颗责任心

教师德性有“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己”两种完善途径。教师德性在“善心”的基础上,通过“爱心”的驱动,以内省途径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教师德性的“外得于人”。教师的“善心”和“爱心”都是内隐的,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教师德性的强化以及教师德性的最终体现就必须走外化的道路,将教师德性指向教师外显的责任心上来。责任心是教师在“善心”的基点和“爱心”的驱动下所建构的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在“外得于人”的学习中建构的教师德性的职业指向。一个人一旦成为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与学生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契约,他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教育好。在“善心”的基点上,在“爱心”的推动下,把学生教育成某种标准的合格的学生、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教师德性的建构过程中,“善心”、“爱心”、“责任心”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善心”的基础上,“爱心”的推动下,“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中,教师德性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完善。在当今社会信息多元化,知识激增,学习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凭什么能够执掌人类的教鞭?凭教师德性!我总想问:教师啊,你拿什么去吸引学生?答案或许是:教师的德性。

参考文献:

[1]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2]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1).

[3]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2001年版.

[4]顾明远.《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