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秦皇 岛
0 6 6 0 0 0 )
【 关键词】 后部脑病综合征; 综合征 【 中图分类号】 R 5 4 4 . 1 ; R 7 4 1 . 0 4 1 ; R 7 4 7 .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6 1 9 ( 2 0 1 3 ) 0 7 — 1 1 1 5 — 0 2
( M R I ) 及弥散序列的发展 , 人们 发现并不是所有 病例都仅
仅 累及 白质 , 部分累及灰质 , 2 0 0 0年 C a s e y等 提 出 R P E S
这 一新 的 概 念 。 我们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5— 0 6 —2 0 l 2一o 4共
值l 7 . 7~1 0 6 I . L mo l / L ) 4例 , 行腰椎穿刺 检查 6例 , 其 中压
( 5 3 . 3 %) , 精神异常 4例( 2 6 . 7 %) , 轻偏瘫 2例( 1 3 . 3 %) 。 2 . 2 影像 学表 现 头 C T : 1 5例 中 1 3例可见 两枕顶 叶皮
高; ②有 已知的 R P E S 致病危险 因素 ( 如高血压 、 妊娠 子
作者 简介 : 于怀成 ( 1 9 6 5 一) , 男, 副主任 医师 , 学士。从事 脑血管 、 神经症 临床 工作 ,

[ 3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 分会. 病毒性 肝炎防治方案[ J ] 中华传染病杂志 , 2 0 0 1 , 1 9 ( 1 ) : 5 6 — 6 2 .
痫、 尿 毒症 、 应 用免 疫抑 制剂 或放 疗药 物等 ) ; ③ MR I 、 液
体衰减反转恢复 ( F L A I R) 、 扩散 加权 像 ( D WI ) 符合 R P E S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作者:汤亚男卢丽萍杜小鹏陈伟康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 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1例(孕37周),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病4例。

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1例。

头痛4例,伴恶心、呕吐3例,视物模糊2例,癫痫样发作(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例,行为异常1例,视乳头水肿3例,皮质盲2例。

影像学检查:病灶在CT 表现多为低密度影,MR呈稍长或等T1,长T2及Flair像高信号,具有双侧性;其中累及额叶2 例,顶、枕叶6例,颞叶2例,小脑3例,脑干2例,丘脑1例,基底节2例,侧脑室周围4例;白质6例,皮层2例;2例行增强检查无强化。

6例均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治疗2~3周后MR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

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诊断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影像学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5_030 8_0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是以头痛、癫痫样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尽管对该病的命名有一定的争论,但近几年日益受关注。

现将我院1999年9月至2008年3月收治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44岁。

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孕37周)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病4例。

4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4例行颅脑CT检查,6例行颅脑MR检查,有2例行增强检查。

1.2 诊断标准:①有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子痫等基础疾病;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癫痫样发作或视觉障碍;③颅脑MR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水肿性改变;④治疗后影像学上病灶大部分或完全消失。

4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4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广 西 医科 大学 学报
2 1 e ;9 1 0 2F b 2 ( )
社 , 0 0: . 2 0 4
E]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医政 司 . 国 康 复 医 学 诊 疗 规 7 中
范 [ . 京 : 夏 出 版社 ,9 8 5 . M] 北 华 1 9 :9

文总结分析其特点 , 以提 高 对 该 病 的进 一 步 认 识 。
1 1 ) 表 现 为 频 谱 波 峰 变 尖 的 高 阻 力 波 形 。③ 闪 光 视 觉 .2 ,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 合原发病 、 . 结 』 表现及 辅助 检查确 诊 的 4 临床 例 P L 1 。男 3例 , 1 , 龄 2 ~6 岁 , 均 4 岁 。病 R S] ] 女 例 年 2 5 平 8
(E : E G) 4例 患 者 均 出 现 E G 异 常 改 变 , 缺 乏 特 异 性 。3 E 但
血 压 (6 6 3/ 6 1. P ) 1 严 重 的 肾 病 综 合 征 合 并 2 . ~ 2 1 ~ 9 3k a , 例 慢 性 肾 功能 衰 竭 , 例 慢 性 粒 细 胞 白血 病 已用 环 孢 霉 素 A、 1 甲 氨 蝶 呤 治疗 。 12 临 床 表 现 : 临 床 症 状 : 痛 ( . ① 头 4例 ) 视 力 障 碍 ( , 4例 ) , 意 识模 糊 ( 2例 ) 精 神 障 碍 或 反 应 迟 钝 ( , 2例 ) 癫 痫 发 作 ( , 1 例 )行 走 不 稳 ( , 1例 ) ② 神 经 系 统 体 征 : 睡 ( ; 嗜 2例 ) 视 野 缺 , 损( 4例 ) 右侧 肢体 偏 瘫 ( 例 ) 肌 张 力 增 高 ( , 1 , 2例 ) 腱 反 射 活 , 跃( 2例 ) 病理 征 阳性 ( 例 ) , 4 。 13 辅助检查 : 磁 共振成 像 ( I: . ① MR ) 3例 显 示 双 侧 大 脑 半 2 恶 性 高 5d 最 6d 平 2d 例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sn rm ( P S .M eh T e l i l a 1 ai t wt P S e nlzdrt p ct e 5 a e t f m o r o- y do e R L ) t( Ms h i c t o 6 t ns i R L r a a e o eiv l t ns r s cn ad a f p e h w e y es i y( p i o u h
i ig h w d e e r d m n a t i o tr rc r r w i mat i eal f d n s s o e d ma p e o i tn l n p se o e b a h t t rb ltr l , lw d n i n C n y i l e e a y o e st i T,l w s n i y o i  ̄ n MRIT , g 1
m l css eem r ta a s 1e ̄s(39 ) ee eodyt pec m a elm a ,1 as ae r oeh nm l se 3 .% w r scn r o rel ps / c ps , 9例 (0 8 ) w r cn w e2 g . a i a i 3.% ees o- c dyt hp r nin ,l 例 ( 77 )w r cnr nlndq ay te raos eel u r hm t u,api tn r y e es , 1 o t o 1.% ees odyt r a iaeuc ,o r esn r p s y e a ss pl ao e oe h w u et o ci

l1 ・ 0,V0 , l No 9 J C VD e tmb r2 1 l 8 .

论著 ・
可 逆 性后 部 白质 脑 病 综 合征 临床 分 析 并 文 献 复 习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伍苏方 杨平生 石林波 蒋 健 蒋永昆湖南永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永州 425006摘要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 PL S)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RP LS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继发于高血压2例,子痫2例,产褥期子痫1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肺性脑病1例,颅咽管瘤1例。

临床表现:6例出现头晕,4例出现癫发作,3例出现头痛,2例出现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精神异常、脑疝、左侧轻偏瘫各1例。

6例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影像学检查颅脑CT检查1例脑干低密度影,4例出现枕叶低密度影(其中2例广泛脑白质水肿),1例未发现异常。

7例颅脑M RI检查(T1、T2、F L AIR),6例均有枕叶受累,3例同时累及额颞叶,1例累及脑干和小脑,1例累及尾状核头和丘脑,在脑叶呈脑回样,在其他部位呈斑片样异常信号;T1W I呈略低或等信号,T2W I呈高信号,FL A IR像显示皮质和皮质下白质明显高信号。

结论 头晕、头痛、视觉障碍和癫发作是RP LS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主要为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中图分类号 R7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5110(2009)08 0012 03C linical analysis of8patients with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Wu S huf ang,Y ang Pingsheng,Shi L inbo,et al.D ep ar tment of N eurolo gy,Yongz ho u City Peop le's H osp ital,Yongz hou425000,H unan,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ig ate the clinical and imag ing character istics of rever sible po sterio r leukoencephalo pathy sy ndr ome(RP L S) Methods T he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 o f8patients with R PL S wer e analyzed r etro spectively.Results A mo ng the8cases w as w ith RPL S,2cases w ere seco ndary to hy per tensio n,2cases w ere seco ndary t o eclampsid,1case was sec o ndary to puerperal,1case was seco ndary to thr ombotic thrombocy topenic pur pur a,1case w as seco ndary to pulmo rar y encepha lopathy,1case was seco ndar y to cr aniopha ryng ioma.T he clinical character istics w ere that6cases presented w ith v ertigo,4ca ses with epilepsy,3cases w ith headache,2cases w ith disturbance of vision,1case with nausea and vom itting,1case w ith men to l diso rder s,1case w ith br ain her nia,1case w ith hemipa resis Cranial CT ex aminatio n in6cases rev ea led occipita l lo w density lesions in4cases,w idely w hite matter edema in2cases,and no lesion in1case.Brain M R I sho wed that the o ccipital lobe was involved in7cases,fr ontal tempor al in3cases,brain stem and cerebellar in1case,caudate nucleus in1case,thalamus in1 case.T he lesion show ed g yr us like abno minal sig nals in lo bes and patchy abnor mal sig nals in the o ther ar eas.T he lesion sho wed low o r iso signal in T1W I,hig h signal in T2WI and F L AI R.Conclusion T he v ertigo,headache,disturbance o f vision and epi lepsy ar e the pr incipal clinical sym pto ms in RPL S.T he imaging featur es of RP LS are symmetrical lo ng T1and T2sig nals o n the bilater al posterior white matter s of cerebrum.Key words Rever sible posterior leuko encephalopathy syndrome;Clinical char act eristics;Imaging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 r io 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 me,RPLS)是由H inchey等于1996年报道的一种临床-放射综合征[1]。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临床研究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临床研究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例RPLS 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采用影像学方法、脑电图检查进行病情诊断,同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出现头痛6例,视力障碍4 例,意识模糊3例,答应迟钝4 例,癫痫发作2例,偏瘫1 例,注意力下降9 例; 15 例患者病变主要发生于后部脑白质13 例,侧脑室旁1 例,小脑白色质与脑干1 例;15 例患者中有10 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 例患者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

结论:RPLS 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可以恢复到发病之前的水平。

关键词:临床表现;影像学;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症即RPLS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1]。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头痛、癫痫、意识障碍等症状,临床上较少见。

如进行及时的治疗其临床症状能有效改善,预后良好。

但是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无效,那么可能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永久性损伤,导致患者昏迷,甚至死亡[2]。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 例RPLS 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情况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 例RPLS 患者中,男性9 例,女性6 例,年龄29-64 岁,平均年龄为43.8 岁;病程最长71d,病程最短22d,平均病程29.7d;基础病变有:恶性高血压6 例,肾病综合症3 例,肺部感染合并高血压3 例,肺癌术后化疗治疗2 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 例。

1.2 临床表现 15 例患者中有7 例患者为急性起病,8 例患者为亚急性起病。

出现头痛6 例,视力障碍4 例,意识模糊3例,答应迟钝 4 例,癫痫发作2 例,偏瘫1例,注意力下降9 例。

1.3 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T1 信号出现等信号或者是低信号改变,T2 出现高信号改变,FLAIR 出现高信号改变[3]。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作者:李艳马聪敏李林艳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症状体征均完全改善,其中13例大部分消失。

复查MRI,原异常信号基本消失32例,大部分消失10例。

结论临床对于表现为头痛、精神异常及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考虑到RPLS的可能,及时头颅MRI检查。

临床医生须对该综合征有全面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治愈率。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特征;影像学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lpathy syndrome,RPLS)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其病因复杂,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永久性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现将本院收治的的42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

年龄21~78岁。

其中高血压脑病24例,子痫10例,肺部感染伴高血压病5例,肾病综合征3例。

1.2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30例,亚急性起病12例。

血压升高26例,血压正常16例。

头痛21例,痫性发作4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0例,视力模糊8例,精神行为异常6例,轻偏瘫3例,嗜睡与昏睡16例,短暂烦躁与嗜睡交替出现7例,记忆力、注意力下降14例,四肢瘫2例,腱反射活跃5例。

单侧巴彬斯基征阳性6例,两侧巴彬斯基征阳性3例。

1.3 影像学 42例患者中28例头CT见双顶枕叶白质为主的大片状对称性低密度水肿灶。

42例均MRI检查,见双顶枕叶白质对称性分布水肿病灶(T1加权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36例DWI为等信号或低信号,ADC高信号。

6例DWI呈高信号,ADC等信号)。

主要病变位于后部脑白质31例,侧脑室旁9例,小脑白色质与脑干为主者2例。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情况及相关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总结我院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中的并发症、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结果在临床资料显示当中,患者的只要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包括降压、止痉、停止使用化疗药、停止放疗等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当中,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41例,恢复至患者的正常指标,基本治愈有效患者13例。

结论在治疗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过程中需要及早的确诊治疗,其治疗方法采用递减方式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和治疗。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症状;诊治分析是以可逆性神经精神障碍及影像学改变为特征的少见综合征,以急性起病、头痛、精神改变、痫性发作、视力障碍为主要特征,神经影像学检查以病灶主要位于顶枕叶白质为特征,病程经过以可逆为特征,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甚至昏迷或死亡,其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2004年2月至2011年2月确诊的24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在治疗过程中,本次收集我院2005年~2010年期间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的原发病为高血压病11例,继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21例,肾病综合征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1例,肺癌术后化疗1例。

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31~61岁之间,临床表现情况主要为全身痉挛、头痛、部分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症状,少部分患者同时具有片侧肢体瘫痪,13例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54例患者的血压均存在逐渐升高的情况。

1.2检查本组患者均经过常规检查、心脑电图、肝肾功能、MRI检查等,患者的枕叶受累41例,T1WI呈略低,T2WI呈高信号;ADC图呈现偏高,47例患者的尿蛋白呈现阳性。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P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原发病为子痫7例(63.7%),高血压脑病3例(27.2%),尿毒症1例(9.1%);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视力障碍等。

多数患者头颅MRI 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像呈高信号。

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大部分恢复正常,复查MRI病灶基本消失。

结论RPLS 临床表现为脑病的症状,急性期MRI的脑白质异常是可逆的。

标签: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組临床、影像综合征,急性起病,以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后部脑白质受累,多位于顶枕部区域,脑干、小脑等部位累及者少见。

特征表现为血管源性水肿,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不但患者的症状、体征可以完全恢复,神经影像也可完全恢复正常,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

现将我院2008~2014年诊治的11例RPLS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9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1.6±3.2)岁。

继发于妊高征子痫7例、高血压脑病3例、尿毒症1例。

1.2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10例,亚急性起病1例,出现头痛9例,伴恶心呕吐4例、意识障碍8例,癫痫发作8例(全面强直-痉挛发作7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例)、视力障碍2例,11例患者均无面瘫、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局灶神经缺损症状体征。

1.3脑脊液及实验室检查腰穿压力为130~200 mmH2O,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肾功能检验示7例患者(子痫6例,尿毒症1例)存在肾功能损害,尿蛋白(+)~(+++),尿素氮7.8~11.3 mmol/L,肌酐118.2~449.1 umol/L。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确诊的21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觉障碍、恶心呕吐、精神行为异常等。

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大脑半球后部白质病变,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ADC呈高信号。

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是一组依靠病史、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而诊断的疾病,若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点中图分类号:R743R255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01.051文章编号:16721349(2015)01012303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是一组多病因导致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它以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损害。

于1996年由Judy Hinchey提出[1]。

以前因影像学检查落后经常被误诊。

现将我院2008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21例RPLS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1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3年8月住院确诊为RPLS患者21例,其中男7例,女14例;年龄21岁~71岁,平均39.86岁。

高血压脑病6例,妊娠期8例,产后4例,肾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1例,肾病综合征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1.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15例,亚急性起病6例,其中血压增高20例,增高的血压为155~205/80~125 mmHg,头痛21例,视觉障碍14例,意识障碍7例,癫痫发作5例,恶心呕吐7例,精神行为异常3例,偏瘫3例,半身麻木2例,眩晕2例。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1.内蒙古包头市医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 014010;2.内蒙古包头市医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014010【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经临床确诊的19例PR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PRLS患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视觉障碍、恶心呕吐等。

头颅MRI主要表现为大脑半球后部白质病变,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

结论 RPLS是以头痛、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视觉障碍、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神经影像学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9例PR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期望提高广大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和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9例RPES患者,男9例,女10,年龄21-78岁,平均(49)岁。

妊高征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2例,肺癌化疗2例,肾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1例,肾病综合征1例,肾动脉狭窄导致血压升高及肾功能异常1例,肾上腺腺瘤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喉癌放疗1例。

1.2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等。

19例患者均接受常规及增强MRI和CT检查,检查设备为Siemense 2.0T或Siemense 3.0T超导MR扫描仪,全部患者行常规T1WI、T2WI、DWI、T1WI增强及FLAIR成像扫描,包括横断位,矢状位和冠状位扫描。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头痛 1 , 9例 癫痫大发作 8 、 例 部分发作 2 , 例 视力障 碍5 , 例 精神异常 6例 , 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1 , 2例
共 济失 调 4例 , 瘫 6例 , 偏 四肢 瘫 4例 , 氏征 阳性 巴 单侧 l O例 、 侧 6例 , 反 射亢 进 8例 。早 期 误 诊 双 腱
挛现象 , 种现象 主要 出现在妊娠 子痫 的患者 , 这
但大 多数 的 R L P S患 者并 不 出现 此现 象 。绝 大 多 数 学者 支持 第 2种学 说 , 压 升 高超 过 了脑 血 管 自动 血 调节 的上 限 , 收缩 的小 动脉 被 迫扩 张 , 致脑 灌注 压 导 上升 , 血脑 屏 障遭 到破 坏而 引起 血 管源性 水肿 , 时 此 组织 间液 、 分子 物质 甚至 血 细胞 渗 出到脑 实质 内 。 大 由于脑 白质细 胞排 列 较 灰 质 疏 松 , 以病 变 主 要 表 所 现在 皮质 下 白质 ] 。对 使 用 化 疗 药 物 或 免 疫 抑 制 的患 者 , P S的发 生 与上 述 药 物 的 细胞 毒 性有 关 , RL 如 环孢 霉 素 、 铂 、 扰 素 、 克 莫 司等 可 以直 接 损 顺 干 他 害血 管 内皮细 胞 而引起 血 管源 性脑水 肿 。 本 研 究 所 有 病例 均 存 在 严 重 的基 础 疾 病 , 性 急
年龄 2 6 2— 1岁 。病 因 :9例 患 者 中 , 血 压 脑 病 9 1 高 例, 妊娠 子痫 5例 , 毒 症 3例 , 癌 术 后 使 用 化 疗 尿 肺 药物 2例 。均 为 急 性 或 亚 急性 起 病 。神 志情 况 : 嗜 睡和 昏睡 1 2例 , 昏迷 3例 , 妄 与 昏睡 交 替 出现 4 谵 例 。血 压 为 10~ 1/ 0 8 20 10~10mm 。临床 表 现 : 3 Hg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史富华;李绍彩【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4(000)017【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tiology, clinical features specific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MRI) of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RPL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bou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RI was performed in 20 patients with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summarize the et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MRI. Results Hypertension and eclampsia i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RPLS,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mainly included headache,seizure disorder, visual hal ucin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 consciousness disorders, delirium and behavior change. MRI examination showed the lesions which located mainly in the occipital cortex, frontotemporal cortex, brain stem, cerebel um and thalamus;T1WI showed equal or low signal, T2WI showed high signal, DW1 showed equal or high signal and ADC showed high signal. Conclusion The etiology of RPLS is mainly acute vasogenic edema in cerebral cortex. There is bet er prognosis for most of them by timely and ef ective treatment.%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诊治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10年5月收治的35例RPLS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35例患者均经针对病因治疗(如降压、止痉、停止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化疗药、停止放疗、控制肺部感染)及酌情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降颅压药物,症状与体征恢复至发病前的27例,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的8例。

结论RPLS以大脑后部白质易受累。

这主要是由于大脑白质内毛细血管较丰富,组织结构较疏松,细胞外液较易潴留在白质,特别是分水岭区域。

RPLS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包括控制血压,停用或减量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控制癫痫发作,抗炎等对症治疗。

经过积极治疗,RPLS的大多数症状通常在一到两周内可以得到控制。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影像学;特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e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以头痛、痫性发作、视觉异常、意识和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和可逆性后部白质损害为主要神经影像学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

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5月收治了35例RPLS患者,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RPLS患者,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7~65岁。

所有病例均行头CT和MRI检查。

病因:21例高血压脑病,7例产褥期子痫,3例肺部感染伴高血压病,3例因肝炎使用干扰素α治疗,l例肺癌术后使用化疗药物。

1.2 临床表现35例RPLS患者中,呈急性起病25例,亚急性起病10例。

首发症状:嗜睡与昏睡24例,短暂烦躁与嗜睡交替出现8例,癫痫发作3例,2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1例呈复杂部分性发作。

其他临床表现:头痛32例,视物模糊25例,记忆力、注意力下降23例,精神异常15例,共济失调12例,腱反射活跃7例,偏瘫5例。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脑疾病,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和其它脑疾病有较大不同。

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PRES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一、临床特点1.病因多样化:PRES的病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其次是肾功能不全、免疫抑制剂使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还有妊娠合并子痫前期是妇女患者常见的病因之一2.典型的临床表现:PRES的典型症状为头痛、视力模糊、暂时性视觉障碍、肢体感觉异常等。

此外,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等)。

3.神经系统体征: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体征,如异侧肢体无力、手足徐动或震颤等。

4.颅内压增高:部分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体征,提示颅内压增高,可能会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颅内高压症状,如意识障碍、呕吐等。

5.病理改变:PRES的典型病理改变主要体现在脑的后部白质,如脱髓鞘、出血等,长期存在可能导致神经元坏死和神经病变。

二、预后分析1.自发恢复:大部分患者在合理的治疗下,症状可逐渐消失,神经系统功能可以完全恢复,甚至不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这可能与PRES的病理改变可逆性有关。

2.复发率较高:有些患者可能在病情缓解后再次发生PRES,尤其是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和控制的高血压患者。

复发的原因可能与病因相关。

3.预后与病因有关:PRES的预后与病因有一定的关系,不同病因的PRES可能有不同的预后。

如高血压引起的PRES,如果及时降低血压,通常预后较好。

4.治疗措施:对PRES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血压控制、肾功能改善等。

同时,对症治疗也很重要,如控制颅内压、对症治疗颅内高压症状等。

总的来说,PRES相对来说是一种比较可逆的脑疾病。

大部分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症状可以缓解或完全消失,神经系统功能可以完全恢复。

但是,复发率较高,特别是高血压等病因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5例的临床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5例的临床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 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其病因复杂,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导致永久性不可逆神经损伤,因此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RPLS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经本院诊治的15例RPLS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16~69岁,平均45岁,发病至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时间最短1h、最长2d,平均时间6.7h。

本组患者中并发原发性高血压脑病5例,子痫4例(产后子痫2例),肺性脑病1例,慢性肾炎3例,肺癌术后使用化疗药物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狼疮性肾炎、肾性高血压、肾衰竭1例。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头痛起病者14例,意识障碍10例,癫痫大发作7例、部分发作2例,精神异常3例,恶心、呕吐6例,出现视觉障碍7例,共济失调3例,偏瘫4例。

体征:血压升高13例,颈抵抗4例,Babinski征(+)单侧5例、双侧3例,腱反射亢进3例。

1.3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Siemens Sonata1.5 T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头相控阵线圈,常规平扫轴面FSE T2WI (TR3500ms,TE110ms),回波链长8;轴面和矢状面SE T1WI (TR500ms,TE17ms),Flair(TR8000ms,TE130ms,TI2200ms)及DWI(TR6000ms,TE106ms)。

1.4治疗方法包括降压、控制抽搐发作、血液透析、停用化疗药物等病因治疗以及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噻米降颅压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2例产前子痫的患者经剖宫产终止妊娠。

2结果本组15例均经头颅MRI检查,结果提示枕叶受累12例同时累及额颞叶4例,小脑白质与脑干为主者2例,侧脑室旁1例,其病灶形态不规则,表现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脑回样异常信号,在基底节、脑干及小脑呈斑片样异常信号。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J u n lo q h rM e ia le e 2 0, 13 No 1 o r a fQii a d c I lg , 01 Vo. 1。 . 0 Co
可逆 性 后 部 白质 脑 病综 合 征 5例 临床 分 析
王 明 达
【 要】 目的 摘 探 讨 可逆 性 后 部 白质 脑 病 综 合 征 R L P S临床 特 点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5 可 逆 性 例
15 预后 .
5例 患 者 经 针 对 病 因治 疗 , 降 压 、 痉 、 止 使 如 止 停
发作 、 视力 障 碍 为 主要 特 征 , 经 影 像 学 检 查 以 病 灶 主 要 位 于 神 顶 枕 叶 白质 为 特 征 , 程 经 过 以 可 逆 为 特 征 。 现 将 我 院 2 0 病 05 年 1  ̄20 月 0 9年 1 经 临 床 、 像 学 检 查 确 诊 的 5例 可 逆 2月 影 性 后 部 白质 脑 病 综 合 征 患 者 的 资 料 回顾 性 分 析 如 下 。
出现视 物模 糊 , 心 、 吐 , 例 出现 癫痫 发 作 , 例 精 神 异 常 , 例 共 济 失 调 。神 经影 像 学 以 可逆 性 白质 恶 呕 1 1 1 异 常病 变 为特 征 , 多数 位 于 半 球后 部 白质 。 结论 可 逆性 后 部 白质 脑病 综合 征 经过 正 确 的 治疗 , 者 的 患 症状、 征及神经影像学改变可恢复到病前的水平。 体 【 键 词】 可逆 性 后 部 白质 脑 病 综 合 征 临 床 关 特 征 明 显 高 信 号 。D 呈 现 等 或 低 信 号 改 变 , D 图 ( 观 扩 散 WI A C 表 系 数 图 ) 现 等 或 高 信 号 改 变 , 示 病 变 为 血 管 源 性 水 肿 。 复 呈 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以提高确诊率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

结果21例患者中6例男性,15例女性。

4例子痫,严重高血压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病5例,严重肺部感染3例,肿瘤化疗后2例。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头痛、呕吐、癫痫、一过性皮质盲。

头颅CT及MRI提示枕叶为主、大部分顶叶、颞叶、少部分额叶白质区、脑干、小脑异常信号。

经对症、脱水治疗及基础疾病治疗后,神经症状均短时间恢复。

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是一组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提高对该组疾病的认识,结合临床表现、基础疾病,能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预后良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tiologies, clinical and imaging characters, and therapy of the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LS) for improving the diagnosis accuracy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The etiologie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maging characters,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21 PRLS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all 21 patients,6 were male and 15 were female. The associated diseases included eclampsia(4 cases), severe hypertension(7 case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lupus nephrosis(5 cases), severe lung infection(3 cases), and tumor chemotherapy(2 cases).Acute onset, headache, vomit, epilepsy, transitional blindness were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he abnormal signal in CT or MRI mainly located in the occipital lobe, partly located in the pariet al lobe and temporal lobe, little located in the white matter of frontal lobe, brain stem and cerebellum. The neural symptoms can rehabilitate in a short time by dehydration and cure of the basal diseases. Conclusion PRLS represents a spectrum of clinical syndrome with particular imaging characteristic, when combined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basal diseases, it can be diagnosed and cured early and has favorable prognosis.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LS)是一组基于临床影像学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分析1.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30例,亚急性起病12例。

血压升高26例,血压正常16例。

头痛21例,痫性发作4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0例,视力模糊8例,精神行为异常6例,轻偏瘫3例,嗜睡与昏睡16例,短暂烦躁与嗜睡交替出现7例,记忆力、注意力下降14例,四肢瘫2例,腱反射活跃5例。

单侧巴彬斯基征阳性6例,两侧巴彬斯基征阳性3例。

1.3影像学42例患者中28例头CT见双顶枕叶白质为主的大片状对称性低密度水肿灶。

42例均MRI检查,见双顶枕叶白质对称性分布水肿病灶(T1加权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36例DWI为等信号或低信号,ADC高信号。

6例DWI呈高信号,ADC等信号)。

主要病变位于后部脑白质31例,侧脑室旁9例,小脑白色质与脑干为主者2例。

常规MRI表现: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

1.4治疗与预后本组42例确诊后均立即针对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酌情使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降颅压药物。

本组42例症状体征均完全改善,其中13例大部分消失。

全部复查MRI,原异常信号基本消失32例,大部分消失10例。

2讨论2.1RPLS的病理RPLS是一种与高血压脑病、产褥期子痫、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等相关的脑病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

其病理是与高血压、体液潴留、免疫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引起的大脑毛细血管渗漏导致的白质水肿,同时认为后部白质病变多见,可能与大脑后部血管相对于大脑前部血管缺少交感神经支配有关。

在影像学上具有大脑半球后部、侧脑室旁、小脑、脑干的可逆性白质水肿为特征性改变。

RPLS以大脑后部脑白质受累最为常见,其原因主要为大脑白质内毛细血管较丰富,组织结构较疏松,细胞外液较易潴留在白质,脑皮质比白质结合得较为紧密,能抵抗大量水肿液的积聚,因此水肿多集中于皮层下白质。

同时大脑后部主要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后循环供血,血管的交感神经活性较大脑前部低,这种交感肾上腺能神经支配的先天不足,可导致大脑后部脑血管供血区血管对收缩剂的敏感性丧失,因此病变易发于枕叶和顶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6例患者中男2例,女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1例(孕37周),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病4例。

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1例。

头痛4例,伴恶心、呕吐3例,视物模糊2例,癫痫样发作(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例,行为异常1例,视乳头水肿3例,皮质盲2例。

影像学检查:病灶在CT 表现多为低密度影,MR呈稍长或等T1,长T2及Flair像高信号,具有双侧性;其中累及额叶2 例,顶、枕叶6例,颞叶2例,小脑3例,脑干2例,丘脑1例,基底节2例,侧脑室周围4例;白质6例,皮层2例;2例行增强检查无强化。

6例均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治疗2~3周后MR复查病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

结论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诊断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影像学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RES)是以头痛、癫痫样发作、视觉障碍、意识障碍及精神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尽管对该病的命名有一定的争论,但近几年日益受关注。

现将我院1999年9月至2008年3月收治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44岁。

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孕37周)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高血压病4例。

4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4例行颅脑CT检查,6例行颅脑MR检查,有2例行增强检查。

1.2 诊断标准:①有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子痫等基础疾病;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表现不同程度的头痛、癫痫样发作或视觉障碍;③颅脑MR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为主的水肿性改变;④治疗后影像学上病灶大部分或完全消失。

⑤排除其他疾患。

1.3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5例,亚急性起病1例。

头痛4例,伴恶心、呕吐3例,视物模糊2 例,癫痫样发作(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例,行为异常1例,视乳头水肿3例,皮质盲2例。

1.4 腰穿脑脊液检查:压力为190~240mmH2O,平均210.5mmH2O(1mmH2O=0.0098 kPa),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细菌、病毒、真菌、结核病原学检查阴性。

1.5 影像学检查:颅脑CT:病灶为低密度影(图1);颅脑MR:病灶呈等或稍长T1,长T2; Flair像呈高信号,DWI呈低信号或略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 cient, ADC)呈高信号;其中累及额叶2例,顶、枕叶6例,颞叶2例,小脑3例,脑干2例,丘脑1例,基底节2例,侧脑室周围4例;白质受累6例,皮层受累2例。

2例行增强检查无强化。

1.6 治疗及预后:6例采取降压,脱水及对症等治疗,先兆子痫者给予终止妊娠。

治疗2~3 周后MR复查病灶均大部分或完全消失,2个月内电话随访无临床症状。

2 讨论2.1 病因:PRES最初是由Hinchey等[1]于1996年报道的一种临床-放射综合征。

之后报道陆续增多,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先兆子痫或子痫、各种严重肾脏疾病,应用各种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环孢霉素A、干扰素_α,甲基强的松、硫唑嘌呤等),抗HIV药物引起也有报道[2],其他也见于胶原血管性疾病等;但更多见于高血压病,本组高血压病有4例。

2.2 发病机制:目前本病发病机制存在许多争论,一般认为:(1)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崩溃学说:认为PRES患者大多伴有血压骤然升高,此时血管自动调节主要依赖于神经源性调节,而在后循环系统供血区域,如枕叶和顶叶白质,由于相对缺乏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而容易受损。

血压上升超过正常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即可造成血管通透性增高以及血管内血浆和红细胞外漏,从而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

本组资料均有DWI显示病灶低信号或略高信号,ADC呈高信号,即表现为血管源性脑水肿的信号改变,支持这一观点。

(2)血管内皮损伤:这种学说可能解释无高血压病或轻度高血压的子癫患者[2]、免疫抑制剂治疗[3]以及结缔组病[4]引起的原因,抗HIV药物治疗[5]也与此有关;肾功能不全的PRES患者,体液潴留和体内毒物排泄障碍,造成高血压和内皮损伤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国外有学者报告1例70岁女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发死亡病例的神经病理,表现为白质多处轴突水肿,有少支胶质细胞反应,而皮层、皮层下U型纤维、胼胝体、前联合少受累,小脑、脑干少受累[6]。

2.3 临床表现:PRES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典型者表现头痛、视觉异常、癫痫样发作等,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一般无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表现较影像学损害轻。

在重症、就诊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的患者,也可遗留持续性损害。

Lee等[7]报道一组病例,癫痫87%,脑病92%,视觉症状39%,头痛53%。

本组临床症状符合,但以头痛表现多见,且经2~3周的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未遗留后遗症。

头痛或伴恶性、呕吐为脑水肿致颅高压的表现,以皮质盲等症状为主的视觉异常是本病的重要特点,表明枕叶视觉中枢受累,而精神或行为异常、癫痫样发作,意识障碍等症状则表明皮层受累,说明了本病并非仅仅累及白质。

2.4 影像学检查:本病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大脑半球后部顶枕叶白质弥漫性水肿,也可累及额叶、颞叶和基底节,少数累及脑干、小脑,但距状沟和后纵裂之间的枕叶通常不受累。

但近年来皮层受累[7,8]病例明显增多。

CT 表现多为双侧顶枕叶的对称片状低密度影,M R检查病灶呈稍长或等T1,长T2及Flair像高信号,多位于皮层下白质,可累及大脑皮层,额叶、颞叶、脑干,小脑及基底节等;病灶多为双侧性,可不完全对称,病灶呈片状、斑片状或花瓣状。

增强检查时大部分病灶不强化,当血-脑屏障破坏时,病灶可有强化。

DWI通常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在ADC图表现为高信号,这种改变说明RPLS的本质是血管源性脑水肿而非细胞毒性水肿[9],同时DWI与ADC的比值以及病灶的可逆性说明其性质并非梗死性改变。

本组有1例高血压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影像学显示了脑干广范受累的改变(图2),报道较少,国内俞海等[10]报道1例双侧基底节、侧脑室旁、小脑、额顶叶以及脑干等受累。

本病例DWI 显示病灶略高信号,尽管如此,在治疗后复查病灶消失而没有进展为梗死灶,表明仍是可逆的,其原因可能是细胞毒性水肿的早期,并未真正的发生梗死。

Lee等[7]对36例PRES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影像学上单独的顶、枕叶白质病变少见,而更多的是非典型性改变。

本组资料也表明多为非典型性改变。

因而,对该病的命名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总体而言,影像学上的损害大部分均具有可逆性,治疗1~2内周后可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2.5 诊断:PRES的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其诊断有赖于MR显示特征性改变以及可逆或大部分可逆的改变,而影像学显示病灶严重而临床症状相对较轻的“分离”现象也是其中一个特点。

本病需与中枢脱髓鞘性疾病、脑炎、静脉窦血栓形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等鉴别。

PRES的治疗包括病因和对症治疗。

如控制血压、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控制癫痫发作及脑水肿等,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大多数都能有戏剧性的好转。

对有高血压等病史,短期内出现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等,应警惕PRES的可能,及早行颅脑MR检查,如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的“分离”现象,并具有可逆性,有助于诊断。

参考文献[1]Hinchey J, Chaves C, Appignani B, et al. A reversible posterior l 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J]. N Engl J Med, 1996, 334:494-500.[2]Schwartz RB,Feske SK, Polak JF,et al.Preeclampsia_eclampsia:clinical and ne uroadiographic correlates and insights into the pathogenesis of hypertensive enc ephalopathy[J]. Radiology, 2000,217:371-376.[3]Besenski N,Rumboldt Z,Emovn O,et al. Brain MR imaging abnormalities in kidn ey transplant recipients[J]. AJNR Am J Neuroradiol,2005,26:2282-2289.[4]Tajima Y,Matsumoto A. 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p_ANCA_associated vasculitis[J]. Intern Med,2006,45:1169-1171.[5]Ridolfo AL, Resta F, Milazzo L,et al.Reversible posteriorleukoencephalopat hy syndrome in 2 HIV_infected patients receiv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J]. Cl in Infect Dis, 2008,46:19-22.[6]Okeda R,Kawamoto T,Tanaka E,et al. An autopsy case of drug_induced diff use cerebral axonopathic leukoencephalopathy: the pathogenesis in relation to re 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J]. Neuropathology, 2007,27:36 4-370.[7]Lee VH,Wijdicks EF,Manno EM,et al. Clinical spectrum of reversible post 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J]. Arch Neurol,2008,65:205-210.[8]Bink A,Weidauer S,Hermans M,et al. Reversible bilateral pyramidal tract lesions after hypertensive crisis and cerebral seizures[J]. J Neuroradiol, 20 07,34:340-343.[9]Soltes L, Schmalfuss IM, Bhatti MT. Cortical blindness due to reversible po 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 in a patient with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 ic purpura and preeclampsia[J]. Arch Ophthalmol,2004,122:1885-1887.[10]俞海,李振新,卢家红,等.脑干肿胀伴可逆性颅内多发病灶的高血压脑病二例[J]. 中华神经内科,2008,41: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