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说课稿(4)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古文名篇。
文章以醉翁亭为背景,通过描绘醉翁与众人游山玩水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文基础,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领悟人生的真谛,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与背诵,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教学难点:课文的意境与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山水美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幅山水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欣赏画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含义。
3.合作学习:分组让学生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人生的真谛。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课文的背诵,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醉翁亭记》1.景色美2. 情感美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文背诵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八篇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八篇关于《醉翁亭记》教案八篇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醉翁亭记》教案篇1课型:活动课教学内容:“梦游”醉翁亭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注重对景物的细致描写3、.写作训练重难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写作教具:投影仪、图片、录音机、磁带、送话器教学程序:一、内引铺垫北宋时期,曾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今宜昌担任过县令,你知道他是谁吗?指名学生回答:欧阳修板书并介绍: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庆历六年也即公元1046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主张,被贬到今安徽省滁县做了一名“迁客”,那时期,他游览了风景秀美的“醉翁亭”,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斗转星移,几千年后,现在的醉翁亭还“健在”吗?它的面容又如何呢?今天,我们终于同“梦幻旅游公司”联系好了,在公司导游先生和导游小姐的带领下,一同去欣赏“醉翁亭”的美丽风光。
在以上板书“醉翁亭”前加“梦游”二字,构成本文的教学主题:“梦游醉翁亭”。
二、导学品读1、播放伴音:火车进站的声音,由弱到强。
2、指名一学生当导游并拿着送话器解说:各位旅客请注意,开往安徽方向的次列车到站了,请去滁州醉翁亭风景区的旅客,带好自已的行礼,检票下车。
(重复一遍)3、指名另一名女同学当导游小姐,在各位旅客下火车后去醉翁亭的车上,接待旅客: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大家乘座我们“梦幻旅游公司”的大巴,再过几分钟,我们就要到醉翁亭风景区了,我们已经为大家做好了游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了不耽误大家的时间,我们直接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去领略醉翁亭的风光。
我们公司全体人员将热情为您提供周到地服务。
如果您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请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是:0717——7801570谢谢您的合作!4、教师简单旁白,然后由另外几名导游按课文内容依次进行景点介绍。
醉翁亭记说课稿(精选4篇)
醉翁亭记说课稿(精选4篇)篇一:醉翁亭记说课稿篇一一、整体设想:“课标”要求文言文的教学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
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初步感知;然后,在独立理解基础上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和全班探讨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
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许多值得探讨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以“醉”字为切入点,把“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最终进行归纳背诵,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实力和朗读实力的培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达到培育学生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和初步赏析文言文的实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并尝试写作。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三、教法学法本课主要采纳朗读法、探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生初二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肯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驾驭了肯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简单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即“也”“而” 的运用,简单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翻译、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纳集中编排方式,且全部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爱好及成就感成为必要。
另外,初二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课标中所说的在“提高学生阅读实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看法价值观”。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精选18篇)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醉翁亭记》优秀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优秀教案(精选1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醉翁亭记》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难词难句,掌握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体会部分虚词的一词多义。
2.理清本文的段落层次,体会语句的形式特点及其与表意的关系。
3.理解本文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时数:2课时三导入1.指名度阅读提示,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画书下注解①了解欧阳修。
四教学步骤第1课时(一)第一段释义讲解1.学生逐句翻译,从“环滁皆山也——醉翁亭也”,教师点拨。
2.提问: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明确:写醉翁亭的周围环境,引入醉翁亭。
3.周围环境是怎样的?映入我们眼帘的第一个镜头的角度是什么?明确:鸟瞰镜头,从上空看到的滁州城全景——四面环山。
环滁皆山4.接着镜头还是全景吗?(否,移向局部)写什么?明确:西南诸峰尤其指出琅玡山5.接下来又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还是鸟瞰吗?为什么?明确:酿泉醉翁亭作者与亭周环境的相对位置是身在山中。
“泻” “临于泉上”角度应该是仰望。
6.这些景观中谁是主景?明确:醉翁亭7.作者怎样引出主角醉翁亭的??明确:“环滁皆山也”先写大环境,凝炼概括地写出滁州的地理特征;接着以视觉角度:俯——仰和空间角度:远——近外——内的变换层层推进通过周围环境我们得知醉翁亭建在滁州西南树木茂盛,深幽秀丽的琅琊山间酿泉边上8.学生逐句翻译后半部分,教师点拨。
9.提问:这一部分交待了什么?明确:亭的来历10.如何交待的?先?后?明确:作亭者名之者醉翁雅号的由来(命名之意)1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如何理解?此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因为饮酒只是内心快乐的一种外在表现,不是因为饮酒而快乐,而是因为内心领会到山水的乐趣要通过饮酒的活动表现出来。
醉翁亭记教案(7篇
醉翁亭记教案(7篇教学目的及要求:1、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
2、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根底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熟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根底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一、题解,了解本文及写作背景: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闻名文学家、史学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首领,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写作背景:写于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欧阳修渥衬瓯槐幔?送臼猓??槐?萼堤荆??且曰??奶?鹊焙盟?牡胤焦伲??傩瞻焓隆3?莘绻庑憷觯?费粜薇慵那樯剿??允?谱杂椋?朊裢?郑?涯谛牡囊钟粞谘乖谏剿?胧?浦?种?小?3、出处: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识课文内容:1、生字:chú hè láng yá chán niàng zhé滁壑琅琊潺酿辄fēi míng huì yǔ lǚ liè yáo霏暝晦伛偻洌肴sù hān yì gōng chóu yì蔌酣弈觥筹翳2、重点词: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密的样子。
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③名之者谁:为……命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⑤野芳发而暗香:香花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⑦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⑨觥筹交叉:酒杯;酒筹三、朗读课文,留意句中停顿。
其次课时阅读理解课教学目的及要求:在把握重点字词含义的根底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教学过程:一、第一段:1、朗读,留意句中停顿。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醉翁亭记说课稿1一、整体设想本文是一篇喜闻乐见的文言山水游记,因此我们的教学之中必定要遵循两个基本规律,即文言文教学的一般规律(读——诵——译——析——品)和山水游记教学的一般规律(景物特点→人物活动→情怀抒发)。
而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它是采纳的是在固定的空间(醉翁亭及其四周)里通过时间(朝暮)和季节(四季)的变换来写景抒怀,示意了人物活动的常常性,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忘怀得失、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
我们将在3611高效课堂的模式下来绽开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里去感受作者的情怀,揣摸本文的主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重点课文,也是中考的必考篇目。
这是继《小石谭记》、《岳阳楼记》之后选入的第三篇写景抒怀的古代散文,它对学生的文言阅读实力的提高、文言实虚词和积累、文言句式的剖析和进一步理解相识借景抒情写作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积累“诸、壑、尤、蔚然、翼然、辄、寓、而、也”等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实力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雅人生的品位与志趣。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教学难点: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五、学情分析文言文一直是大家较为头痛的东西,尤其是文言文的翻译和背诵是学生的老大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需给学生比较更加精细化的翻译和背诵指导、更能激起学生爱好的方法,才能保证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如期完成。
六、教法与学法基本教法与学法参照我们的36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依据不同课型敏捷运用。
在此基础上还有下面几点提示:1、诵读法:文言文必需能过大量的朗读来完成课文的背诵与语感的培育。
在详细的诵读过程中要以老师或录音范读为先、然后通过默读、齐读、小组竞赛读、男女生竞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对文章烂熟于胸。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而《醉翁亭记》是写景抒情、文质兼美的传世之作,教材所选的《岳阳楼记》则是千古传颂的散文名篇,领略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能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2、教育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单元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理解本文写景叙事的方法,感受正衬和陪衬手法的应用。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描写四季的句子;学习“也”、“而”在句子中的用法。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写景的方法,四季描写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作者写作背景。
二、说教法与学法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
(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为主)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醉翁亭记》,读了多少年《醉翁亭记》,却常读常新。
今天,我们第一个教室中的所有人在认真阅读之后,亦会反复诵读之后,获得新的认识,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美的作品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心领神会。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这些话告诉我们诵读是最好的教,按本色读;在诵读中识文谈出感悟。
提供阅读背景音乐,让学生从音乐中准确地把握感情基调。
在自由朗读时扫清障碍后作齐声朗读,接着抽读;最后闭眼听配乐录音朗读想象情景作个体感悟交流。
将“秀才读得老和尚的嘴”的感觉去掉。
与作者欧阳修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此时学生心中已蓄满了情感待释放)在学生个体的“心有灵犀”的感悟交流之中产生灵性,在灵性的火花闪现之时作“旁批旁注”。
让感悟能力差的学生得到来自学生群体的潜移默化的启发引导。
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自由读写结合,逐步提高读写能力,让学生整体感知了全文后蓄足了再读全文的念头。
完成第一次教学高潮。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说课稿(12)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醉翁亭记》说课稿 (12)一. 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
这篇文章以作者游历醉翁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描绘了醉翁亭的美景和游人的欢乐,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是古代散文的佳作。
在教材中,本文安排在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欣赏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同时,本文的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他们对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悟。
但是,对于《醉翁亭记》这样的古代散文,学生可能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比如古文中的一些词汇、句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文章中的美,培养对山水风光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诗意,感受文章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讲解、朗读、讨论、写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课文学习,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引出本文的学习。
2.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大意。
《醉翁亭记》精品说课稿
《醉翁亭记》精品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品味文美、情美,背诵全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感受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确立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4、同《岳阳楼记》比较阅读,感受古人不同的人文情怀和文采技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游记的内容和“与民同乐”的主题。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确立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三、课时安排:3课时(此设计为第三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以对前节课的学习总结导入。
2、背诵课文,检测词义。
找个别同学背诵或集体齐背,抽查字义。
3、与《岳阳楼记》比较阅读:第一板快:异中求同,进行类比归纳。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两篇散文,文采横溢,交相辉映,能说出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研讨,教师点拨,基本结论:①两篇文章在写景在时候,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② 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第二板快:同中求异,训练创造思维。
教师提问: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除了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学生研讨,教师点拨,基本结论:①两篇文章在写景的色彩上有所不同。
《岳阳楼记》写洞庭湖景色,景色很浓;《醉翁亭记》写琅琊风光,却比较清淡。
②在句式上,《岳阳楼记》写景,都是四个字一句,非常整齐;《醉翁亭记》句子有长有短,不是很整齐。
③范仲淹写景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欧阳修写的却是自己眼前的实景。
第三板快:激励求索,培养探究精神。
教师提问:说说这两篇文章在主题上有什么异同点?学生研讨,教师点拨,基本结论:①两位作者都不同于一般的“迁客骚人”,他们表达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与民同悲,与民同乐。
②两篇文章的`侧同点不同。
范仲淹抒发的是一种“忧”情,欧阳修表达的是一种“乐”意。
读了《岳阳楼记》,总觉得范仲淹胸怀旷达,抱负远大;读了《醉翁亭记》,总觉得欧阳修有种自我陶醉、逃避现实的感觉,在“与民同乐”的背后,也寄托了自己被贬以后的抑郁之情。
醉翁亭记说课稿(8篇)
醉翁亭记说课稿醉翁亭记说课稿(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醉翁亭记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课文在中考复习所处的位置及复习目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之作,在创作背景上是作者因倡导革新不成而被贬降职后的发愤之作,是作者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的散文名篇。
《醉翁亭记》这篇文章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也是中考复习的重点篇目。
复习《醉翁亭记》,意图指导学生着重领会欧阳修山水游记的借景抒怀,与民同乐的思想。
所以我确定了如下的复习目标:1、掌握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
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
2、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3、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与同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习虽遭贬谪但随遇而安的旷达情怀。
(二)本课设计思路及重点难点的确立本说课设计针对的是常态教学下的普通班级,为了发避免复习课死气沉沉的现象,防止学生的厌学心理,提高复习的效果。
本堂课主要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碰到疑难,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
重点实词、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采用必答题的形式,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进行,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把文言文的复习落到实处,避免花架子。
对于文章主要内容、主题的把握、写作手法的运用,采取学生分组互相提问的形式进行,学生设计的问题,老师事先提出要求:1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题两道。
(这里重点是对文章名句的积累与运用)2围绕文章主要内容及主题理解的问题2道3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的题1道。
(这里主要是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本节复习课的重难点确立为:重点为:掌握文学常识,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所选课文多为古代写景记游的名篇。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以“醉翁”自称,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民生的关注。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句式灵活,而且在写景、叙事、抒情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是一篇值得深入品味和学习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同时也能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但对于较为复杂的文言文,在理解和欣赏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翻译、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民生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准确翻译课文。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理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深层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
八年级《醉翁亭记》说课稿
八年级《醉翁亭记》说课稿八年级《醉翁亭记》说课稿2020-05-18八年级《醉翁亭记》说课稿1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醉翁亭记》,此文堪称千古名篇,备受关注,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亦难教,正因为此,我特选此文,一是尝试,二是探索,权当抛砖引玉。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流程、说板书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醉翁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所选课文皆为古代名胜记游记,都是历来传诵的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家名篇,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等。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
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为范仲淹、韩琦鸣不平)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
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课标“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文本。
抓住“醉”、“翁”和“乐”三个字,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文本内容。
依据《课标》要求,以及文本特点,我特拟定以下3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文意并能熟读成诵。
2、技能目标:领会作者“醉”与“乐”的精神实质;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针对课标和文本特点,我将理解文意并能熟读成诵作为重点。
针对学情,我将理解作者“醉”与“乐”的精神实质设置为难点。
二、说教法教法,就是教“法”,本课是记游写景类文章,所以务必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之美,所以,我主要采用“变奏朗读法”来完成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鉴于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法”来展开教学。
由于文章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有学习困难,所以我还采用“化繁为简法”或“一字串珠法”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精神实质,即“与民同乐”思想。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所选课文多为古代写景记游的名篇,旨在让学生感受古人笔下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作者通过对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而又富有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它也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常考篇目,对于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具备了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文言词句,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兴趣,但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学习本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1课《醉翁亭记》说课稿4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1课《醉翁亭记》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1课的一篇文言文。
本文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作者在醉翁亭游玩时的所见所闻。
文章以醉翁亭为背景,描绘了山水的美丽、自然的和谐、人生的短暂和逍遥的价值,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哲理思考。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学过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有所了解。
但是,本文中出现了一些生僻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子结构,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
此外,本文的意境和哲理较为深刻,需要学生仔细品味和思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僻词汇和难点句子的翻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领悟到文章所表达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翻译。
2.文章意境和哲理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环境,感受文章的意境。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环境,感受文章的意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查找生僻词汇和理解难点句子,教师给予个别辅导。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4.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文章的要点和思路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一、作品简介《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以“酒”为主线的散文小品,共有22个段落,通过描述作者自己饮酒赋诗的过程和他在旅途中所见所闻,传达了作者对生活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短暂而珍贵的感慨。
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也是一篇具有深刻哲理思考的文学作品,从人生、自由、自我、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思考,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意蕴的典范文本。
二、作品的文学价值1.为中国文学艺术注入了自我意识与主观思考《醉翁亭记》中的作者欧阳修,展现了自己的主观思考和自我感受,他以自己喜爱的酒,表达了生活对他的吸引和思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文学家深刻的思考和对生活与人生的感叹。
这篇文章与传统文学不同,它展现了作者个性化的自我认知,促进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多元化。
2.艺术的形象表现文章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描写方式,描绘了作者和他所看到的景色,如“猿啼乡里,钟鸣鼎食之家”等,以极其实际和具体的形象表现,全景地描绘了整个醉翁亭的景色,这种写法为文学艺术添加了新的元素,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所看到的世界。
3.对于人生的思考《醉翁亭记》中的人生感慨深刻,引人深思。
欧阳修借由自己饮酒的过程,用生活的小事来表现一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和态度,在形式上带来了新的表现。
文章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句话成为了后来的“生活至上,乐尽人生”。
三、作品的现实意义1.表达主体思维作为一篇具有主观思考和表达的文学作品,《醉翁亭记》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中的表达形式,将主动表达和思想传递进行了有效处理。
它为中国文学艺术思维注入了主体思维,激发了文学作品较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追求。
2.传达人生价值《醉翁亭记》的表达深入浅出、突出人性关怀,富有感情色彩,但并不失文学的气质。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篇人文理念重要的著作,它能够在人们对生活、对人生、对自我价值等方面进行启示,提高人们对于生命之重要性、个体价值和生命意义等方面的认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1课《醉翁亭记》说课稿5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1课《醉翁亭记》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第11课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
这篇文章以作者游醉翁亭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滁州地区的美丽风光和民间风情,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文章笔触细腻,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幽默和谐趣,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句式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由于《醉翁亭记》的语言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学生可能对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表达方式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之美的热爱,对人民生活的关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
2.难点:文中某些句子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山水风光和民间风情,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出疑难句子。
3.讲解:针对学生标出的疑难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6.拓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所选课文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在感受古人笔下的美景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全文以“乐”字贯穿始终,描绘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在山林中与民同乐的情景,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言文佳作。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的文意。
但是,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文章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引导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全文。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他人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乐”字的内涵。
(3)学习本文的写景方法和语言特色。
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醉翁亭记的说课稿(通用6篇)
醉翁亭记的说课稿醉翁亭记的说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醉翁亭记的说课稿(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醉翁亭记的说课稿1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醉翁亭记》,此文堪称千古名篇,备受关注,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亦难教,正因为此,我特选此文,一是尝试,二是探索,权当抛砖引玉。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流程、说板书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醉翁亭记》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本单元所选课文皆为古代名胜记游记,都是历来传诵的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家名篇,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记》等。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
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为范仲淹、韩琦鸣不平)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
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课标“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文本。
抓住“醉”、“翁”和“乐”三个字,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文本内容。
依据《课标》要求,以及文本特点,我特拟定以下3个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意并能熟读成诵。
2、技能目标:领会作者“醉”与“乐”的精神实质;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针对课标和文本特点,我将理解文意并能熟读成诵作为重点。
针对学情,我将理解作者“醉”与“乐”的精神实质设置为难点。
二、说教法教法,就是教“法”,本课是记游写景类,所以务必体会情景交融之美,所以,我主要采用“变奏朗读法”来完成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鉴于八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竞争学习法”来展开教学。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醉翁亭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全文围绕“乐”字展开,描绘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以及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句式灵活,既有整齐的对偶句,又有散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同时,文章在写景、叙事、抒情上都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醉翁亭记》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经过之前的文言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文言词汇和句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对于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能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文章内容,能够准确翻译全文。
(3)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的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的旷达情怀,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感受文中描绘的自然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
(2)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1)体会文中写景的妙处,学习写景的方法。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说课稿
醉翁亭记说课稿范例
一、整体设想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言山水游记,因此我们的教学之中必然要遵循两个基本规律,即文言文教学的一般规律(读——诵——译——析——品)和山水游记教学的一般规律(景物特点→人物活动→情怀抒发)。
而本文又不同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它是采用的是在固定的空间(醉翁亭及其周围)里通过时间(朝暮)和季节(四季)的变换来写景抒怀,暗示了人物活动的经常性,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忘怀得失、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
我们将在3611高效课堂的模式下来展开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里去感受作者的情怀,揣摸本文的主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重点课文,也是中考的必考篇目。
这是继《小石谭记》、《岳阳楼记》之后选入的第三篇写景抒怀的古代散文,它对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文言实虚词和积累、文言句式的剖析和进一步理解认识借景抒情写作方法有着重要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诸、壑、尤、蔚然、翼然、辄、寓、而、也”等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高雅人生的品位与志趣。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教学难点: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五、学情分析
文言文向来是大家较为头痛的东西,尤其是文言文的翻译和背诵是学生的老大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给学生比较更加精细化的翻译和背诵指导、更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方法,才能保证这节课教学目标的如期完成。
六、教法与学法
基本教法与学法参照我们的36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课型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还有下面几点提示:
1、诵读法:文言文必须能过大量的朗读来完成课文的背诵与语感的培养。
在具体的诵读过程中要以老师或录音范读为先、然后通过默读、齐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等方式,使学生对文章烂熟于胸。
2、翻译方法指导:要在上每次的文言课文时都要反复强调“留、
删、补、换、调、变”翻译六字诀,并使之熟练运用。
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素译(不借助翻译工具书来翻译)的习惯与能力。
古文翻译口诀(来缘于网络)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3、情景创设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再现醉翁亭的美景,使之更加深刻的欣赏景物,体悟做者情怀。
七、教学流程
本节课将分为三个基本课时来展开学习
(一)第一课时:主要解决诵读的目标
1、导入新课(关键词互动导入法):
同学们,请问“醉”字都有哪些意思?(引导学生从身醉和心醉两方面来回答)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喜欢醉,那么他老人
家的醉又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走入《醉翁亭记》来感受醉翁之醉。
2、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由学生收集资料完成,教师补充)
3、听读: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在听之前先由科代表把本文较为难读的字及其注音写地黑板上,听完之后,则由科代表带领大家把这些字再强化一遍。
4、学生齐读:齐读时提醒学生留意两个关键字“而”和“也”
(1)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
(2)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
5、对子互读和小组齐读
6、朗读展示:各组抽签展示,要注重展示前的提醒和展示后的小结,要全员参与,全体面向大家。
7、背诵比赛:可逐段开展。
(二)第二课时:主要解决翻译任务
1、学习或复习翻译课文的一般方法(留、删、补、换、调、变)和一般原则(信、达、雅),使每个学生殾能记住这九个字,并明确它们所表的基本意思。
2、利用各组黑板实行“文白对照式”翻译,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讲清楚每个部分的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基本文言积累和常识。
本文以“也”字结尾的判断句特别多,要使学生理解其意义和这种句式的一般翻译方法。
(三)第三课时: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题
1、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乐,本文“以醉写乐”,“醉”是其表象,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乐”是其内心,以乐贯穿全文,分别写了“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
(2)欣赏本文的美景: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
(3)品读本文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4)明确本文主旨句:醉能同其乐。
(5)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段落解析
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此段展示时,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的方法来描绘心中的美景,也可以采用导游介绍醉翁亭的方法来进行)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
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段,主要描绘了山水游乐图,此图又分为四个场景片断(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与概括能力):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此段展示时,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极力来塑造醉翁的形象,要营造出欢乐无比的气氛。
)
第四段:抓住本段的关键句,也是一个议论句:“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来揭示本文的主旨。
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
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
只有乐其乐——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
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
更重要的在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这一文章主旨。
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此段展示可采用开放式思维:让学生谈谈那些令自己快乐的人、事、景以及快乐的原因)
八、作业设置:按基础题、发展题和提高题三类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