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现状和思考-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网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适用于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适用于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适用于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措施探讨《方剂学》是中医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中医、中药基础知识和临床其他应用学科之间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目前高校各专业《方剂学》教学基本沿用中医学专业的教学思路,即以培养处方能力为主。

但是,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担任药师,新药研发和药品推介等,故需通过《方剂学》获得与中药行业相关的临床知识而不是处方能力,基于这一需求,中药专业的《方剂学》教学改革应按照以下基本思路进行。

1 把握“实用性”原则,突出专业培养目标由于中药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是从事临床药师、零售药店、新药研发、新药推介等工作,因此其《方剂学》教学应更加突出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实用性”药学人才,使学生有能力适应各种药学类工作岗位,其体现在《方剂学》课程改革上的内容即是增加实用知识:如依法统方、研制方举例、非处方药、不良反应、药品商品学知识等。

1.1 依法统方针对每一类别方剂,可增加对该章所涉及方剂组方思路的讲授,有助于学生提纲挈领的掌握类方的基本组方规律。

如辛温解表剂常由辛温解表药、活血通脉药、宣降肺气药等组成;而辛凉解表剂常由辛凉解表药、宣肺止咳药、清热解毒药、养阴生津药组成。

通过药物类别总结各类方剂的组方思路,更适合中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易于理解掌握。

1.2 增加研制方举例,强化主方治法及配伍特点的讲授由于中药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极少有临床开具处方的机会,因此对于方剂的具体临证加减应用,可以适当省略,但可以加入以正方及相关附方组成为主加减,或师正方(附方)治法而研发成功的中成药,并简述其研发的中医理论依据。

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如连花清瘟颗粒,是由麻杏甘石汤与银翘散合方加减而成,师麻杏甘石汤表里同治,治里为主的配伍特点,合银翘散之金银花、连翘、薄荷增加透表作用,加入板蓝根、鱼腥草等清肺之热毒,伍大黄以泻热通便,导热下行,伍藿香以化湿浊,红景天活血化瘀,全方汗、下、清并用,卫气同治,兼可化湿,又以清瘟解毒为主。

概析《方剂学》实验课教改发展现状

概析《方剂学》实验课教改发展现状

概析《方剂学》实验课教改发展现状方剂学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的桥梁课程,它关系着中医药院校学生未来临证应诊能力的强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近年来,方剂学借助现代实验研究手段,综合现代药理学、药剂学、病理学、毒理学等多个学科,在中成药、中药复方制剂开发与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古方生脉散中开发研制出的益气养阴药--生脉注射液,就是方剂学的现代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医方剂学实验已经成为《方剂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医药院校不仅开设了方剂学实验课,而且在不断尝试与摸索的过程中建立了方剂学实验教学体系,有的院校已经把方剂学实验课从理论课中分化出来设置成为独立的课程--《实验方剂学》,成为一门将方剂学中处方变化、配伍、治法等基本知识和现代实验研究手段相结合与多个学科交叉的课程[1]。

方剂学实验课在经历了从初期的尝试、开设、摸索、隶属于方剂学理论课程的境地发展到现在的独立设置课程阶段,从开始的简单验证性实验扩展到现在的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创新性并重的实验项目,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模式,PBL、CBL、三明治教学法以及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的模式。

1、《方剂学》实验课教学及其教改发展现状1.1国内中医药院校《方剂学》实验课教学现状目前为止,全国性方剂学教学大纲也未规定中医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要开设实验课[2],许多中医院校结合自身实际实验条件和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方剂学实验课。

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实验讲义、教学时数等课程要求,以我校为例,方剂学实验指导书由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全体教师参照其他院校实验项目并结合实际自行编写,实验课内容:麻黄汤与桂枝汤发汗作用的比较(2学时),大承气汤对胃肠道蠕动的影响(2学时),四逆汤的回阳救逆(4学时)等共计7个实验项目。

课程教学时数共计18学时,分两部分:一是动物实验,共8学时,主要是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授课内容可由实验教师根据各班级具体情况,从上述实验项目中自行选择,并可适当增加或修改实验项目;二是方剂学的典型医案讨论。

《方剂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探讨

《方剂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探讨

《方剂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探讨本文以《方剂学》课堂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包括引入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和多媒体技术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最后,作者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方剂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技术;评价指标。

一、引言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分支,其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方剂的组成、性能、功效等方面。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以讲解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较低,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改进方剂学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二、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讲解过于单调: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知识点,缺少足够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

2.学生参与度低:由于教师的讲解过于单调,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较低。

3.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为了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改革措施:1.引入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将其应用到实际中。

2.加强课堂互动:通过引入小组讨论、问答环节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为了评价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1.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以评价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

2.学生的反馈:通过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方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方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方剂学教学改革探讨本文深入的分析以及探讨在如今方剂学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多种不足之处,并且根据问题进行了延伸,以确定方剂学教学改革应当着手的方面,进而突出方剂学教学重点,进一步的对于配伍规律进行详细的阐述。

同时还深入探究了配伍技巧及规律,使得该技巧紧密的与临床相联系,进而从提高学生阅读及学习兴趣等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从而能够营造方剂学良好的学习环境,明确学生实际需要,获取更为优良的方剂学教学课堂。

标签:方剂学;教学改革;探讨一、以突出重点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在长期以来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得方剂学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具体实践相分离。

同时,其方剂学教学内容并不能与临床的各个学科相吻合,同时也由于方剂学教材及教学具备了较为单一的层次,相比于西医,其所使用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过于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意识到如何才能在方剂学教学获取良好教学成果。

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变,从而能够将原本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方式。

而本人认为,除了进一步的更新以及发展教材内容外,使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方式。

而近几年来,通过将多媒体技术手段应用于方剂学教学过程当中,能够直观而突出的将方剂学有关内容呈现移动媒体之上,从而积极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对于之前单一式的教学理论讲述形式进行改进,借助于多媒体具备较大的信息量、有趣、视听说相结合等多种优点,从而弥补之前使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所存在的缺陷,进一步的丰富教学形式,进而能够直接地将抽象并且深奥的方剂学理论教学融入到直观而有趣的影视资料及视频当中,这样不仅仅扩大了教学的教学量,同时还提高了教学效果。

也因此,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吸纳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进一步的改进自身PPT制作形式以及设计内容,与如今新型的教学模式相适应,以提高自身教学效果。

又因为方剂学教材当中内容较为丰富,同时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侃侃而谈,没有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论述,那么整个课堂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关于提高《方剂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36

关于提高《方剂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36

关于提高《方剂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主要从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探索方剂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方剂学课堂教学效果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的基础上,按照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合理配伍,酌定合适的剂量、剂型、用法的一个过程。

它既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相连,是沟通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方剂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尤其为今后做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方剂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而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则至关重要,笔者在此谈谈个人浅见。

1强化师资力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对一名方剂学教师,至少要有这三大方面的要求。

首先,一名好的方剂学老师要有能引领学生进入这门课程并渴望学习的能力。

高尚的人格,饱满的热情,丰富的知识,优雅的举止,漂亮的板书都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

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整堂课都跟着老师的目光,顺着老师的思路,一节课下来,既轻松又有收获。

试想,当一个老师在讲台上毫无激情,口齿不清,板书凌乱又怎么让学生有学习的动力。

遇到这样的老师,往往一上台就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其次,作为教师必须得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深刻透彻地领会教材,这是讲好一门课的基本功夫。

由于方剂学涉及到中医基础的各门课程,这就要求方剂老师必须具备比其它基础专业老师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一个出色的方剂学老师,在上课前必须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了如手掌,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学时,分清主次,确定重点,全面思考,精心安排,写好讲稿,做好教案。

再者,做一名方剂学老师,由于课程的性质,除了理论知识,还得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能解决学生针对教材提出的理论上疑问,还能处理学生们提出的临床问题。

只有具备这样双方面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敬佩,对老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方剂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方剂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教学研究作者简介张卫华(),男,讲师,博士。

方剂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张卫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方剂学课程是中医教育的主干课程,具有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作用,因此方剂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中医教育的整体质量。

近年来,各个中医高等院校在方剂学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通过对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为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继续推进提供思路。

一、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1.教学手段改革有学者[1]研制方剂方歌测试平台,随机抽取期末考试答卷,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了熟记方剂歌诀是提高理解和综合运用方剂不可或缺的前提,有助于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

马凤丽[2]等在方剂学教学中引入了网络教学模式,发现此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也有学者[3]认为多媒体在方剂学教学中有诸多的优点,它能使教学内容形象、真切,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创新教育,但多媒体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2.教学方法创新熊洪艳[4]等采用知识竞赛方式,将其运用于方剂学教学改革中,并用问卷调查形式对知识竞赛法在方剂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进行量化评估,为提高中医方剂学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南淑玲[5]则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讲授法与互动法相结合,提出一些问题来讨论,从而有效地调动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增加学习兴趣。

范颖[6]认为教师授课时应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度,重点突出。

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使得方剂学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张胜[7]提出方剂学教学应该适当进行讨论课,教师在方剂学讨论课前应精心设计,在讨论课中教师又应注意引导实施,鼓励人人参与,并做好总结性发言。

3教学模式的改革贾波[]在方剂学授课中运用案例式教学,让学生在案例探究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发现案例式教学能激发学生潜质,充分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

对 于方剂学课程 中关 于经典 方剂 的
配伍方法 、 配伍结 构 、 配伍变化 的 内容 以
及 反 映 治 法 的 代 表 方 、 本 方 都 属 于 重 基
剂学课程为 中医学不 同层次 的人才 提供
了 临床 实 践 必 需 的 基 本 知 识 与 技 能 , 为 学 生 成 才 奠 定 了 良好 基 础 。 然而 , 年来 方剂 学课程 教学 效果 近 不尽如人意 , 多 地方 仍需经 过改 革来 许 进 一 步 完 善 。下 文 在 描 述 方 剂 学 课 程 教
向 主 要包 括 : 事 管 理 、 品 销 售 、 品 药 药 药
掌握所学 内容 , 以死记硬背 , 所 产生对该
门课 程 学 习 的 反 感 情 绪 , 大 程 度 上 影 很
响 了学 习积 极 性 。 因此 , 方 剂 学教 学 实 践 中 , 师 应 在 教
教学要求 是把握 8 常见 常用方剂 的 5首
是数学, 与其他学科相 比更令 人担忧。笔

近 发 展 区” 的结 合 处 找 到 “ 固着 点 ” 在 学 ,

课 题研究 的缘起
者几经探索与实践 , 认为在数学课采用“ 问
题 分 层 ” 学法 能 较好 地 解决 这个 问题 。 教
生原有知识和所要完 成的学 习 目标 间建
立 支架 , 问题 序列形成 台阶 , 使 这样便 于
规 律 及 方 法 , 养 其 基 本 的 方 剂 分 析 能 培
作者简 介: 易新 宇 (9 4 )汉族 , 17 一 , 湖南省娄底市卫生学校讲师 , 研究方 向 : 中医教学及临床研究。

KE IJ O 馕 改 聚 焦 GJ I A UA l

高职高专《中药方剂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中药方剂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中药方剂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摘要:在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中药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和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教学大纲还要突出专业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讲解中医治法的特点还有重要方剂的配伍规律。

本文就高职高专《中药方剂学》课程试验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模式展开分析探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药方剂学;教学改革前言现代化中医药正不断的深入发展,院校在培养中医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还有专业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性,中药学专业可以培养出从事中药生产、流通、检验还有鉴定和分析以及制药和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人才。

《中药方剂学》属于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针对该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才能切实培养出有用人才。

1.优化教学大纲《中药方剂学》课程的教学长期与中医专业混同在一起,与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也相同,没有具有统一性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时数,并且现有的教学大纲中没有将专业的特点体现出来,加上专业培养目标中没有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压力,还不能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起来,同时影响着教学质量[1]。

因此,中药学专业老师就要理性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在《中药方剂学》的教学目标中介绍一定数量的方剂,使学生可以熟悉并掌握相关方剂的组方原理,了解配伍方法和规律,使学生可以具备分析药剂的能力,还可以了解药剂的临床应用还有研发中药新药的思路,以便于更好的针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指导[2]。

2.围绕教学大纲开展教学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医基础理论还有中医诊断学的学习程度还没有得到深入,并且没有透彻理解理法方药的基础问题,在遇到不能攻克的重难点的时候还会有部分学生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影响着学习质量。

因此,高职高专中医学专业老师就需要调整《中药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重点要围绕中医治法的特点来进行,将重要方剂的配伍规律教授给学生,并且以药物的组成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方剂的整体功效会受到单味中药不同程度的影响。

医学毕业论文浅谈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考

医学毕业论文浅谈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思考

浅谈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论文关键词:中药学方剂学课程改革临床实践论文摘要: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方剂学主要阐明常用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等理论及临床应用。

方剂学课程为中医学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了临床实践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然而,近年来方剂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仍需经过改革来进一步完善。

基于此,本文首先描述了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然后探究了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以期与专业内人士共同探究,充分发挥方剂学课程的应有作用。

方剂学课程对中医学不同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作为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在于阐明常用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等理论及临床应用技巧。

可以说,方剂学课程为中医学不同层次的人才提供了临床实践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然而,近年来方剂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许多地方仍需经过改革来进一步完善。

下文在描述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基础上,探究了方剂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思路。

一、方剂学课程教学的现状长期以来,方剂学课程教学与中医专业的其他学科教学是混同的,不排除当前仍存在国内部分高校的方剂学课程无统一教学大纲和专用教材的现象。

以我校的方剂学课程教学为例,其教学要求是把握85首常见常用方剂的主治、功用、组成、加减运用及配伍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组方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成方和临床组方的能力。

相对于中医专业的教学要求,此要求并无实质性差别,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

在此背景下,有相当部分学生意识不到方剂学课程的重要性,不仅方剂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严重不足,而且选方用药、辩证立法的能力十分欠缺,甚至有的学生对临床经典明方的主治与功效还不清楚,导致有的处方有方无法,表现在方与法之间逻辑性不强甚至相互矛盾,有的处方有法无方,表现在药物组成杂乱无章或者基本属于堆砌同类药物的行为。

学生大多数也是为了考试而学,整个方剂学课程教学的质量令人担忧。

《方剂学》实验课教改发展现状与教学模式探讨

《方剂学》实验课教改发展现状与教学模式探讨

摘 要: 方剂学实验课 自 开设 以来, 各个 中医药院校对于该项课程 的教 学改革工作就从 未停止 。 通过对 目 前 国内几 所中医药院校在方 剂学 实验课教 改发展现状 的分析和教 学模式的探 讨, 结合本校方剂学实验课教 学实际情况,旨在探索 出一条符合校情的 具有可实施价 值的教 学
(U l
l U .I/
Chl n e Ed e r al d
科 教 研 究
方剂学 实验课教改发展现状 与教学模 式探 讨
马红梅 尤丽 戴明 高静 ( 新疆 医科 大学 中医学院 新 疆乌鲁木 齐 8 3 0 0 0 0 )
时) , 大承 气汤 对 胃肠 道蠕 动 的影 响 ( 2 学 程 和 实 验 设 计 相 结 合 的 方 式 , 一 方 面 是 要
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与 临 床 各 科 的桥 梁 课 程 , 它 时 ) , 四逆汤的回阳救逆( 4 学 时) 等共 计7 个 让 学 生 掌 握 基 本 知 识 和 基 本 技 能 , 比 如做 关 系 着 中医 药 院 校 学 生 未 来 临证 应诊 能 力 实 验 项 目。 课程教学时数共计1 8 学时 , 分两 动物 实 验 的基 本 要 领 , 包 括 动 物 的抓 取 、 灌 的强 弱 , 具 有 非 常强 的 实 践性 。 近年 来, 方 部 分 : 一是 动 物 实 验 , 共8 学时 , 主 要 是 验 证 胃 、 注射 、 取 材等的规范操 作 , 熟悉实验 器 剂学借 助现代 实验研究手 段, 综 合 现 代 药 性 和 综 合 性 实 验 , 授 课 内 容 可 由 实 验 教 师 材 , 实验注意 事项 , 实验室规 定等 ; 另一 方 理学 、 药剂学、 病理学、 毒理 学 等 多个 学 科 , 根 据 各 班 级具 体 情 况 , 从 上 述 实 验 项 目中

中医方剂学教改体会

中医方剂学教改体会

中医方剂学教改体会摘要:目前,中医方剂学教学课堂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不断发展的中医临床治疗实践。

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临床操作能力人才,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本文阐述了我校中医方剂教学课堂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医案讨论等教学方式。

还说明了在课堂教学模式中进行创新和改革和其所得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中医方剂学;教改;体会高等中医药院校以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具有很强的临床操作能力的人才为目的,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功底,能够适应社会,并且为临床医学做出一定贡献的人才。

不过,目前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理论知识水平并不高,而且临床能力也很差,所以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临床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加深厚的理论知识,我校方剂教研室对教学模式等进行了一定的整改,不断的学习和进步,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努力,以及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1为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采取“三重点”方式教学在中医教学课程中,中医方剂是一门非常基础性的课程,熟练的掌握中医方剂内容可以为中医知识和临床医学之间建立桥梁,其是一种桥梁课程。

中医方剂是三门学科的综合,主要有中医诊断学,中医基础学和中药学等学科。

中医方剂课本内容是非常多的,不过在授课过程中的课时有限,所以需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人授课,进行满堂灌输,不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来说并不是很有效,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吸收的知识并不是很多。

即时学生已经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学习,在遇到医学案例等实际问题时还会出现束手无策的现象,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缺乏经验。

所以,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在中医方剂教学中,有三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点,分别是主治病机,治疗方法,方剂中药物的配伍规律。

前两者对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确立主治病机后才可以有对应的治疗方法,然后在根据分析开处方。

《方剂学》教案 - 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网

《方剂学》教案 - 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网
上海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案课程名称总学数专业授课教师内

表里双解剂


2学时
本次课目的要求
目的:学习掌握表里双解剂的概论及重点方。
要求:掌握: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柴胡汤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配伍特色。
熟悉:表里双解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注意事项,防风通圣散的组成、功效、主治、方解。
了解:石膏汤、五积散的功效、主治。
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1.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表里同病之热利。
2.大柴胡汤主治少阳兼阳明合病,其组方原理及主治症候。
3.防风通圣散主治表里俱实之证,集解表、攻下、清热之品于一方,配伍养血益气。
本次课的应用教具
1.多媒体教学
2.课堂讲授

方剂现代研究概论课程实践与教学反思

方剂现代研究概论课程实践与教学反思

方剂现代研究概论课程实践与教学反思在医学领域,方剂是指中药配方的具体组成和用法。

方剂既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途径。

方剂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方剂现代研究概论课程的实践情况,并对教学进行反思与总结。

一、课程实践方剂现代研究概论课程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方剂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在课程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我们设置了理论讲授环节。

通过讲解方剂的历史渊源、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方剂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方剂研究的相关问题。

其次,我们进行了实验实践环节。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方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过程。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方剂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此外,我们组织了实地考察活动。

学生们前往中药企业和中医医院,亲身感受方剂研究和应用的实际情况。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交流和互动,学生们对方剂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最后,我们进行了课程总结和展示。

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学习成果,撰写方剂研究报告,并进行口头展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借此机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二、教学反思在方剂现代研究概论课程的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首先,尽管我们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但仍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在课程中,我们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实践环节相对较少。

学生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去实际操作方剂,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方剂研究的核心内容。

其次,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我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方剂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方剂研究时,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中医方剂学教改相关问题的思考

中医方剂学教改相关问题的思考

中医方剂学教改相关问题的思考作者:张桂芳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11期【摘要】在方剂学教改实践中探索出“方歌教学法”、“分段式教学法”、病案模拟训练法等教学方法,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完善与推广。

【关键词】中医方剂学;教改;思考方剂学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课程,创新方剂学教学体系,搞好方剂学教学改革,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摆在所有方剂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们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剂学》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强化记忆,坚持运用“方歌教学法”1.1 自编教材,提前开设《方歌导读》课程方剂歌诀是中医初学者必须熟悉的基础方、代表方或常用方的诵记歌诀。

目前国内院校都对方剂学课程提出了背诵方歌的要求,与《方剂学》课程开课同学期同步完成。

我们组织编写了教辅材料《方歌导读》,在《方剂学》课程开课的前一学年即开设 18 学时的《方歌导读》选修课程,主要涉及重点方剂的方名释义、方歌解析与注释等内容,旨在启发、指导学生如何背诵方歌,解读方剂歌诀,使其对重点方剂有个初步的认识。

考核的重点在于对方歌的背诵,这将减轻二年级《方剂学》正式课程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方剂的兴趣与效率,提高考试通过率。

1.2 强化记忆,方歌背诵督导与抽查我校方剂学教研室在教学实践中非常重视方歌的吟诵与理解,形成了“导读——背诵——抽查——考试”相结合的“方歌教学法”。

首先,方歌导读方法如前所述;其次,采取在每堂课上随机抽查部分学生当场背诵方歌的手段,督促其一改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产生积极背诵方歌的驱动力;再次,采取两段式考试方法,要求学生在期末课程结束后,先进行方歌背诵的过关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方剂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最后,根据实习医院反馈,许多同学方药基础不扎实,常常无法根据带教老师要求开具成方,我们采取在学生毕业实习前再次要求其强化背诵、记忆方歌,进行一次实习前方歌考核,通过后方准许进入临床实习。

方剂学教材建设之现状与展望

方剂学教材建设之现状与展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方剂学教材亦应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现有教材皆突出了学科特色,源流兼顾,古今异同等,但也值得补充,提高乃至变革的方面。

【关键词】方剂学;教材改革;教材建设新中国成立至今,先后由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组织编写、出版了供全日制等中医药专业本、专科使用的方剂学教材众多版本、现根据这些教材,简谈一己之见。

1 现有方剂学教材的共性1.1 突出了学科特色人们常把中医学理论概括为“理、法、方、药”。

从这四字概括就十分明确说明了方剂学在整个中医学中的重要与特色。

方剂学是研究组方的原理,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各科的纽带与桥梁,是中医学重要基础学科之一。

虽然有人认为中医学教材内容重复的多,但我认为方剂学教材对这个问题处理的较为适宜,但适当的重复是必然的。

至于面授时的重复处理,另当别论。

1.2 选择代表方是立足于源,源流兼顾节选的代表方从创建的年代来看,早自汉代,晚至近代。

尽管参与编写的人员不同,时间有异,但节选的代表方都是最早或较早年代的,取舍的根本在其体现的治法,主治最为切中者。

例如四君子汤原名“白术汤”,出自《圣济总录》,主治“水气渴,腹胁胀满”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转录本方时更名为“四君子汤”,具有“温和脾胃,进益饮食,僻寒邪瘴雾气”之功,主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等,明确将本方用于脾胃虚弱证候的治疗。

后世医家皆依宗“局方”之论,将本方作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和基本方。

补中益气汤系“补土派”鼻祖李杲所创,在其所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对其主治均有较详的论述,虽文字有差异,但内涵是大同而小异,但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对内伤发热的论述更为切中,故年代稍前的《内外伤辨惑论》为出处,本不是以其创立年代之久远而定。

方剂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方剂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方剂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传统中药配剂学教学是中医药专业培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古今中外历史长河中,一直承传延续了着丰富多彩的中医药知识。

而加之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以及学术发展,学生的行为观念变化等多种因素,如何提高传统中药配剂学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为现在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对此,本文通过实践研究与思考,提出了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进行双向质量控制、重视中药配伍规律与基本原理,以及系统梳理待考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提升传统中药配剂学的教学效果,维护中医药传承发展,实现传统中医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现状和思考陈德兴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关键词:方剂学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方剂学是中医药教育开创以来分化成熟的学科,是中医药学各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方剂学也不断进步和发展,尤其在近50年中医方剂专业教学实践中,中医方剂学课程建设一直是方剂教学的核心工作。

中医药同仁们对方剂学课程建设的系统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方剂学的学科发展和中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方剂学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地位与核心作用日渐显现,对方剂学课程建设有效的设计与规划,已成为各中医药院校方剂同行思考与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高等中医院校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教学质量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中医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与其他学科一样,全国各院校的方剂学科在沿袭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同时,围绕着方剂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估以及本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上进行了不少探索和改革。

下面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向大会汇报我们在方剂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面改革的一些看法和体会,请各院校的同道指正。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是高校办学资源中的第一要素,是构建课程体系、课程内涵与实施课程教学的支柱;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

“名师出高徒”,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要依靠高水平师资队伍来打造。

我们优化师资队伍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团结奋发、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为总目标。

针对中药方剂学科师资队伍存在的两大矛盾:一是方剂学科本身的临床性的特点与中青年师资临床实践不足的矛盾,二是方剂学学科发展与师资队伍以传统知识结构背景的矛盾。

为进一步增强方剂学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具体措施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1.优化师资结构:优化本教研室师资队伍是方剂学科建设主要目标之一,根据方剂学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以及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对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其成为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

方剂学教研室教师队伍目前具有博士后工作经历的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含在读硕士1人)4人,大学学历1人;其中正高1名,副高4名,讲师3名,研究生学位以上教师比例已超过85%。

为了适应方剂学科建设的需要,优化师资队伍工作还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以提高教研室中青年教师在传承中医传统经验的自觉性和学术水平,从而提高方剂学科专业的整体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

2.加强师资培养:(1)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①加强青年教师临床能力的培养。

方剂学的临床实践性决定了方剂教学必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

这就要求青年教师不能脱离临床实践,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活动,使之能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反过来再指导教学和科研。

②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依靠科室内中老年教师,指导、督促青年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制度、试讲制度、听课检查制度的,提携青年教师的课堂讲授能力。

③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如攻读博士学位及博士后,或外出进修学习相关知识和技术,以改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

④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承担科研课题。

(2)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采取名师传承,以及在职高层次学历教育,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锻炼和提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能力。

3.重视人才引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需要。

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水平。

根据我校方剂学科的特点及发展方向,为加速本学科建设,我们很希望引进具有发展中医事业强烈使命感,既治学严谨,又勇于开拓创新,并且在教学、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达到国内一流的、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方剂学人才。

二.方剂学教学内容的改革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院校新专业或专业方向也屡出不鲜,我校除了传统的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外,还相继开办了中医护理学、中医美容学、中医营养学、药膳学、中药制药、中药营销、中英联合办学药学专业、制药工程等专业或专业方向。

这些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中,一般都设置了方剂学课程。

尽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对方剂课程的教学要求、学时安排不尽相同,但是,由于目前方剂学教材与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使得方剂学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多专业、多方向、多层次的教学需求,所以,在标准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统一上,探索新的结合点,以因材施教思想为指导,在教学实际中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

1.教材现状和思考教材是方剂学课程的基本要素,是方剂学知识传授的载体,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所以教材建设工作十分重要。

最初的方剂学教材建设为方剂学教学活动提供了教学工具,初步构建了中医教育的方剂学课程体系,实现了个体化师承教育模式向规范化院校教育模式的转换。

最早的方剂学教材可见于上个世纪30年代。

近50年来,国家统编的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也已经历了一版至七版的变化,各地自编的方剂学教材更是缤彩纷呈。

但是长期以来,方剂学的教学还是一本教材统天下,我校方剂学课程都是中医专业和中药专业共用同一版本的教材和大纲。

由于中医专业和中药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和教学安排不同,一种版本的教材难以适应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教学的要求。

某些新设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将来并非直接从事临床诊疗工作,其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都与传统的中医药专业有较大差异,因此对方剂学课程学习的要求也必然不同。

此外,我校办学层次还有高职高专、本科、七年制、硕士、博士研究生等教育的不同,各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显然,目前方剂学教材已经明显滞后于中医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方剂学课程中教材建设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教材对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院校应把教材建设摆在议事日程上来。

因此,转变传统的方剂学教材观念,创造新的方剂学教材模式,组织全国方剂学的师资力量加强、加快编写方剂学课程的高质量的、适应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教材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2.方剂学课程设计与教学大纲的多元分化随着社会需求对中医药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中医药院校办学教育模式也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引领着中医药专业及专业方向向多层次、多类型的多元化发展。

教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促进了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方剂学课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新学科、新专业的交叉、渗透,不断丰富其内涵。

为了学以致用,增强方剂学课程活力,方剂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大纲势必要实施多元化的分化。

目前方剂学课程设计上,我们按照国家规划教材及其教学大纲施教,重点讲述方剂学基础理论以及各论中各章的基础方、代表方、常用方,以各方的组成、功效、主治证、配伍意义和临床运用。

通过一定数量常用方剂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遣药组方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目前方剂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实践都证明,现行的教学大纲及课程设计由于内涵广泛、指导性和针对性不强,难以适应学科专业分化的需要。

为提高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强调理论的提升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解决精英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瓶颈;并为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提供方剂学知识框架和平台。

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学时、增删教学内容,合理而科学地设置方剂学课程就显得十分必要,方剂学课程应当、融合贯通的内容,我们以课程建设为契机,一方面注重传承前人的经验智慧,另一方面又注意借鉴现代方剂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优化与其他专业组合,争取通过2~3年的教学实践,对方剂学教学大纲及课程设计进行修订、分化,并在本校领域进行推广,使方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是方剂学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使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

方剂学学科性质决定其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具体体现。

方剂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量大、知识点多。

根据中医学科自身的特点,目前中医院校方剂学教学方法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开设方剂学课程一般为大二年级,繁重的学习、背诵、记忆任务,往往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思考,深入理解。

若不能很好的启迪学生的悟性,板书加笔记的教学,不但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更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涉猎其他的知识内容,造成知识单一,思维狭窄,所掌握的方剂学知识较为表浅,也是许多学生到了临床感叹:“读方三年,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始知无方可用。

”的原因之一。

针对传统方剂学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为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我们追踪现代教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方剂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做了一些改革性的尝试。

1.开展网络教学先进的教学设备条件为教学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我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内部的网络教育平台。

方剂学内容较为复杂,学习中的问题众多,而方剂学网络学习平台为方剂学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知识范围,促进方剂学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作用。

2. 运用PBL教学法PBL学习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有必要尽快引入方剂学教学中并加以实施。

中医方剂学的内容不但涉及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等基础知识,还涉及到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

方剂学中的每一首方剂就是一个病案,对病案的探讨本来就是方剂学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将PBL学习法引入方剂学,必然能增强学生将各科整合学习、融汇相关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对方剂学的学习从机械的死记硬背进入到高层次、多环节、多学科的整合学习。

PBL教学法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及时提出问题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掌握方剂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师所提出问题的讨论、解决,加强对方剂的掌握,培养将中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联系及临床处方的能力,为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开设中药方剂药效学综合性实验课中药、方剂教学中开展药效学实验教学是中医教学中有创新意义的尝试。

是对完全靠师承家传、耳濡目染的传统中医教学是一个重要变革,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本实验课程集中了中医、中药和药理学这三个基础学科的优势,优化组合,全面规划,制定较为合理的、又能体现中药、方剂整体性的药效学实验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