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兵书略

合集下载

汉书 艺文志总序

汉书 艺文志总序

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诸子:指先秦的各派学者。 诸:形声字。从言,者声。本义,动词,向众人 询问。引申义:代词:各人,各个,大家。 纷:会意字。 ,馬尾韜也。从糸,分聲。本 义:动词,装饰旗帜的众多游丝迎风飘散。 引申义:形容词,众多的,杂乱的。 淆:形声。从水,肴(yáo)声。 本义:错杂;混杂。 亂,治也。从乙,乙,治之也;从 。本义: 形容词,丝线捆绕打结、没有头绪。 今义:副词,无序地,不规则地。

异体字
殽--淆,本义:错杂;混杂。 --灭,本义:消灭;灭亡。 條—条,本义:分条列举,名词作动词。

词类活用:
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愚 条:分条列举,名词作动词。

谢谢观看!
翻译:

到汉成帝时代,因为图书严重地散失亡 佚,就派遣谒者陈农向天下征求遗失散 落的书籍。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 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 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诏:命令 校:jiào 形声字。 ,木囚也。从木,交聲。 本义:名词,古代锁脚的桎梏。 引申义:动词,纠正,改正 。 经传:指经书和诠释经书的书籍。 步兵校尉:汉代武官官名。管辖宫城卫队。 数术:此指天文、历法、占卜等方面的书籍。 方技:医药方面的书
翻译:
每一种书校勘完毕,刘向就分条列出它的 篇名题目,摘取归纳它的内容大意,抄录 下来,上呈给皇帝。适逢刘向死了,汉哀 帝又让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完成 他的父亲的事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 ,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 》,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 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以愚黔首

汉书·艺文志名词解释

汉书·艺文志名词解释

1.汉书·艺文志名词解释?
答:我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

区分类例,始于刘歆《七略》。

班固《汉书》首著《艺文志》,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

其后《新唐书》、《宋史》、《明史》、《清史稿》亦相继编纂《艺文志》。

《隋书》、《旧唐书》改称《经籍志》,性质则相同。

其类例自《隋志》后大都改为经、史、子、集四部。

清代学者对后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辽、金、元各史原无艺文志者做了大量辑补工作,都另刊行世。

艺文志的编纂,对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颇具参考价值。

方志中编辑收录的诗文,亦多称“艺文志”。

亦省称“艺文”。

《宋书·律历志上》:“典坟残缺,耆生硕老,常以亡逸为虑。

刘歆《七畧》,固之《艺文》,盖为此也。

”。

《汉书艺文志》体例

《汉书艺文志》体例

汉书艺文志》体例《汉志》是东汉班固依据刘歆的《七略》所著,约于唐宋之际,《七略》亡佚,《汉志》便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文献目录著作。

了解并掌握《汉志》的著书体例是我们研读《汉志》的首要工作。

班固称于《七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而成《汉志》,他的修书宗旨究竟是怎么实践的,本文仅从“出”、“入”、“省”入手来探讨《汉书》的著书体例,并简单分析它们的历史意义所在。

一、语列罗列在对《汉志》中“出”、“入”、“省”体例进行辨析之前,我首先罗列出了文中的全部语例,分别如下:(一)“出”《汉志》中仅有3 处于篇目总数后注出了“出”这一字样,它们分别是:1、《六艺略?乐》:“出淮南刘向等《琴颂》七篇。

” [1][P1711]2、《诸子略?大序》:“出?A鞠一家,二十五篇。

”[1][P1745]3、《兵书略?兵权谋》:“出《司马法》入礼也。

” [1][P1757](二)“入”《汉志》中有7 处于篇目总数后注出了“入”这一字样,这一频率显然多于“出”,它们分别如下:1、《六艺略?书》:“入刘向《稽疑》一篇。

” [1][P1706]2、《六艺略?礼》:“入《司马法》一家,百五十五篇。

” [1][P1710 ]3、《六艺略?小学》:“入扬雄、杜林二家,二篇。

” [1][P1720]4、《诸子略? 儒》:“入扬雄一家三十八篇。

” [1][P1727]5、《诸子略? 杂》:“入兵法。

” [1][P1724]6、《诗赋略? 陆贾赋之属》:“入扬雄八篇。

” [1][P1750]7、《兵书略?兵技巧》:“入?A鞠也。

” [1][P1762](三)“省”《汉志》中仅有3 处于篇目总数后注出了“省”这一字样,它们分别如下:1、《六艺略?春秋》:“省《太史公》四篇。

” [1][P1714]2、《兵书略?兵权谋》:“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冠子》、《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五十九重。

” [1][P1757]3、《兵书略?兵技巧》:“省墨子,重。

汉书·志·艺文志

汉书·志·艺文志

汉书·志·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术数略》,有《方技略》。

今删其要,以备篇辑。

《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易传·周氏》二篇。

字王孙也。

《服氏》二篇。

《杨氏》二篇。

名何,字叔元,菑川人。

《蔡公》二篇。

卫人,事周王孙。

《韩氏》二篇。

名婴。

《王氏》二篇。

名同。

《丁氏》八篇。

名宽,字子襄,梁人也。

《古五字》十八篇。

自甲子至壬子,说《易》阴阳。

《淮南道训》二篇。

淮南王安聘明《易》者九人,号九师说。

《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神输》五篇,图一。

《孟氏京房》十一篇,《灾异孟氏京房》六十六篇,五鹿充宗《略说》三篇,《京氏段嘉》十二篇。

《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

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

《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

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及秦燔书,而《易》为筮卜之事,传者不绝。

汉兴,田何传之。

《汉书·艺文志》的六种分类

《汉书·艺文志》的六种分类

《汉书·艺文志》的六种分类
《汉书·艺文志》把图书分为六大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每略又分若干小类。

1. “六艺”是先秦贵族教育的六门课程,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

这里的“六艺”既包括六门课程,也包括六种书。

2. 诸子略是对《庄子·天下篇》以来前人研究诸子百家的总结。

3. 诗赋略则是按照文体来分类。

4. 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则是按照内容和作用来分类的。

这种图书分类方法并没有一直沿用下去。

如需了解更多,建议阅读历史书籍或请教历史专业人士。

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

汉书 艺文志诸子略
❖ 師古曰:「辟讀曰僻。」師古曰:「譁,諠 也。寵,尊也。」
❖ 苟,课本注讲为苟且。有人认为应作表限止 范围的副词,与《易·系辞上》“苟错诸地 而可矣”的“苟”同。王引之《经传释词》 卷五认为此处的“苟”犹“但也”,“但” 有“只”的意思,故“苟”当“只”讲。
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儒學寖衰,此辟儒 之患。
❖ 蒋伯潜:“在学术本身者,谓之因,在当时之 环境者,谓之缘”,西周学术皆在官府,官师 合一,至春秋而天子失官,官师之学遂分裂成 私家之学,是谓前因;诸子书多为匡正时势之 言,知其为应时而起,是谓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 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
合於堯之克攘,易之嗛嗛,一謙而四益, 此其所長也。
❖ 師古曰:「虞書堯典稱堯之德曰『允恭克讓』,言 其信恭能讓也,故志引之云。攘,古讓字。」
❖ 師古曰:「四益,謂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 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也。此謙 卦彖辭。嗛字與謙同。」
《汉书·艺文志序》

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
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戰國從衡,真偽
分爭,諸子之言紛然殽亂。至秦患之,乃燔滅文章,
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
路。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而稱
曰:“朕甚閔焉!”於是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
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府。至成帝時,以書頗散亡,
使謁者陳農求遺書於天下。詔光祿大夫劉向校經傳諸
子詩賦,步兵校尉任宏校兵書,太史令尹咸校數術,
侍醫李柱國校方技。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
指意,錄而奏之。會向卒,哀帝復使向子侍中奉車都
尉歆卒父業。歆於是總群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
有六藝略,有諸子略,有詩賦略,有兵書略,有術數

第二十二章〈汉书。艺文志〉

第二十二章〈汉书。艺文志〉
总括书中的主旨要意,记录下来并向皇帝报告。
适逢刘向病逝,汉哀帝又命令刘向的儿子侍中奉车都尉刘歆继
承他父亲的事业。刘歆于是汇编群书向皇帝报告他所编辑的《七
略》,所以有《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
《数术略》和《方技略》。现在选取其中重要的地方,来充实到《艺
文志》中去。
《黄帝内经》十八卷 《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经》九卷 《》L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 《外经》三十六卷
《旁篇》三十五卷
以上医经七家,(共)二百一十六卷。
医经的书,是推求人的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来阐
乐并有节制,就(会)气血平和,寿命长久。至于沉迷声色的人,不
顾及.(音乐)的节制作用,因此生病并使生命死亡。
《宓戏杂子道》二十卷 .
《道要杂子》十八卷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 1
《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
《神农杂子技道》二十三卷
《上圣杂子道》二十六卷
《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
《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
《泰壹杂子十五家方》二十二卷 .
《泰壹杂子黄冶》三十一卷
以上神仙十家,(共)二百零五卷。
神仙的书,(是)用来保养生命的真元,而向身外的大自然广求
养生之道。姑且来净化意念,平定心境,把生死看成同等的境域,而
明疾病的根源、死生的界限;并且用来思考针、石、汤、火的治疗
手段,调制各种药物混合配合的适宜比例。最好药剂的作用,就像
磁石吸铁一样,靠事物(本身)相互起作用。拙劣的医生违背医理,
把病愈当做病情加剧,把能治好的病人看做死证。
《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

01七略与汉书艺文志

01七略与汉书艺文志

《七略》与《汉书艺文志》七略辑略六艺略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诸子略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诗赋略辞、赋、诗歌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术数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以上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了当时可以看到的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图书。

《汉书艺文志》诸子(序—学术源流)儒(小序—学术发展史)晏子八篇.名婴,諡平仲,相齐景公,孔子称善与人交,有列传。

(小注—以下同)子思二十三篇。

名伋,孔子孙,为鲁缪公师。

曾子十八篇。

名参,孔子弟子。

漆雕子十三篇。

孔子弟子漆雕启后。

宓子十六篇。

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

景子三篇。

说宓子语,似其弟子。

世子二十一篇。

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篇。

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

公孙尼子二十八篇。

七十子之弟子。

孟子十一篇。

名轲,邹人,子思弟子,有列传。

孙卿子三十三篇。

名况,赵人,为齐稷下祭酒,有列传。

芈子十八篇。

名婴,齐人,七十子之后。

内业十五篇。

不知作书者。

周史六弢六篇。

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

周政六篇。

周时法度政教。

周法九篇。

法天地,立百官。

河间周制十八篇。

似河间献王所述也。

谰言十篇。

不知作者,陈人君法度。

功议四篇。

不知作者,论功德事。

甯越一篇。

中牟人,为周威王师。

王孙子一篇。

一曰巧心。

公孙固一篇。

十八章。

齐闵王失国,问之,固因为陈古今成败也。

李氏春秋二篇。

羊子四篇。

百章。

故秦博士。

董子一篇。

名无心,难墨子。

俟子一篇。

徐子四十二篇。

宋外黄人。

鲁仲连子十四篇。

有列传。

平原君七篇。

朱建也。

虞氏春秋十五篇。

虞卿也。

高祖传十三篇。

高祖与大臣述古语及诏策也。

陆贾二十三篇。

刘敬三篇。

孝文传十一篇。

文帝所称及诏策。

贾山八篇。

太常蓼侯孔臧十篇。

父聚,高祖时以功臣封,臧嗣爵。

贾谊五十八篇。

河间献王对上下三雍宫三篇。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儿宽九篇。

公孙弘十篇。

终军八篇。

论《七略》《汉书·艺文志》中的兵书分类

论《七略》《汉书·艺文志》中的兵书分类

论《七略》《汉书·艺文志》中的兵书分类《七略》《汉书·艺文志》中的《兵书略》将兵书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本文将从这一分类方式的优越性、产生原因、与后世官修目录中兵书分类的比较等角度,对《七略》《汉书·艺文志》的兵书分类进行评析,并由此论及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演变过程。

标签:《七略》《汉书·艺文志》兵书分类中国古代兵书最早兴盛于公元前500年前后的春秋战国之交,这一时期列国林立,争霸称雄,战争频繁激烈,新兴地主阶级之间兼并战争的客观需要强烈刺激着兵书的发展,激烈的战争实践为兵书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也为兵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条件。

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兵书数量空前,质量上也达到巅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孙子兵法》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他如《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六韬》《孙膑兵法》等,也颇为著名。

秦并六国后焚书坑儒,兵书虽遭摧残,但并未由此绝迹,汉初张良、韩信整理兵法时,仍可搜集到一百八十二家之多。

西汉废除秦代挟书律,著述之风复兴,许多新的兵书由此产生。

这一时期,任宏整理的皇家所藏兵书计有六十三家、一千二百九十一篇、图四十三卷,可见西汉兵书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

同时,兵书在古代一向被视为实用的学问,平时军队训练,将帅培养,战时行军打仗,均需以兵书作为指导。

靠战争夺取政权的西汉统治者深深懂得兵书的重要,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对外用兵频繁,更需要兵书作参考。

但当时图书“积如丘山”,编排混乱,查阅极为不便,于是便命令军政官杨仆将兵书从已经掌握的图书文献中整理挑选出来,编成兵书目录,史称《兵录》,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兵书目录就此诞生。

《兵录》今已失传,现存最早的兵书目录是西汉刘歆《七略》中的《兵书略》。

《七略》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大类。

《七略》是在由专人分工分类校书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中《兵书略》由步兵校尉任宏对已有兵书校勘分类后编制而成,分作“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

从《汉书·艺文志》著录及出土文献看战国秦汉间的黄帝崇拜

从《汉书·艺文志》著录及出土文献看战国秦汉间的黄帝崇拜

从‘汉书㊃艺文志“著录及出土文献看战国秦汉间的黄帝崇拜一在记录先秦至汉代典籍最为全面的‘汉书㊃艺文志“中,‘诸子略“㊁‘兵书略“㊁‘数术略“及‘方技略“都著录有大量以 黄帝 名㊁ 黄帝臣 名㊁ 黄帝相 名㊁ 黄帝之史 名为书名或作者的典籍,具体如下:‘诸子略“共八家:道家 有:‘黄帝四经“四篇㊂‘黄帝铭“六篇㊂‘黄帝君臣“十篇,注曰:起六国时,与‘老子“相似也㊂‘杂黄帝“五十八篇,注曰:六国时贤者作㊂‘力牧“二十二篇,注曰:六国时所做,托之力牧㊂力牧,黄帝相㊂阴阳家 有:‘黄帝泰素“二十篇,注曰:六国时韩诸公子所作㊂颜师古注:刘向‘别录“云或言韩诸公孙之所作也㊂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也,故曰‘泰素“㊂杂家 有:‘孔甲盘盂“二十六篇,注曰:黄帝之史,或曰夏帝孔甲,似皆非㊂小说家 有:‘黄帝说“四十篇,注曰:迂诞依托㊂‘兵书略“共七家,均在 兵阴阳 中:‘黄帝“十六篇,图三卷㊂‘封胡“五篇,注曰:黄帝臣,依托也㊂‘风后“十三篇,图二卷㊂注曰:黄帝臣,依托也㊂‘力牧“十五篇,注曰:黄帝臣,依托也㊂‘鵊冶子“一篇,图一卷㊂‘鬼容区“三篇,图一卷㊂注曰:黄帝臣,依托也㊂‘地典“六篇㊂‘数术略“共六家:天文 有:‘黄帝杂子气“三十三篇㊂ 历谱 有:‘黄帝五家历“三十三卷㊂ 五行 有:‘黄帝阴阳“二十五卷㊂‘黄帝诸子论阴阳“二十五卷㊂‘风后孤虚“二十卷㊂ 杂占 有:‘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㊂‘方技略“共十家:医经 有:‘黄帝内经“十八卷㊂‘外经“三十七卷㊂经方 有:‘泰始黄帝扁鹊俞拊方“二十三卷㊂‘神农皇帝食禁“七卷㊂ 房中 有:‘黄帝三王养阳方“二十卷㊂‘容成阴道“二十六卷(‘列仙传“载,容成公自称为黄帝师)㊂ 神仙 有:‘黄帝杂子步引“十二卷㊂‘黄帝岐伯按摩“十卷㊂‘黄帝杂子芝菌“十八卷㊂‘黄帝杂子十九家方“二十一卷㊂以上合计,以 黄帝 名㊁ 黄帝臣 名㊁ 黄帝相 名㊁ 黄帝之史名为书名或作者的典籍,共有三十一家,593篇(卷)㊂应该说这在‘汉书㊃艺文志“所著录的典籍总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此众多的依托黄帝或黄帝臣下的著作,与战国以后兴起的黄帝崇拜不无关系,也进一步证明黄帝之学的思潮在当时广泛流行㊂二传世文献中最早记述黄帝事迹的是‘逸周书㊃尝麦“一篇,其中讲到赤帝(炎帝)和黄帝讨伐蚩尤的故事: 王若曰: 宗揜大正,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ѲѲ上天末成之庆㊂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㊂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㊂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㊂用名之曰:绝辔之野㊂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㊂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㊂ 李学勤先生曾就‘尝麦“一篇的文字712从‘汉书㊃艺文志“著录及出土文献看战国秦汉间的黄帝崇拜。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
兵書略 《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師古 曰:“孫武也,臣於闔廬。” 《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 師古曰:“孫臏。” 《公孫鞅》二十七篇。 《吳起》四十八篇。有《列傳》。 《范蠡》二篇。越王句踐臣也。 《大夫種》二篇。與范蠡俱事句踐。 《李子》十篇。 《娷》一篇。師古曰:“娷音女瑞反, 蓋說兵法者,人名也。” 《兵春秋》一篇。 《龐煖》三篇。師古曰:“煖音許遠反, 又音許元反。” 《兒良》一篇。師古曰:“六國時人也。 兒音五溪反。” 《廣武君》一篇。李左車。 《韓信》三篇。師古曰:“淮陰侯。” 右兵權謀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 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鶡冠子》、 《蘇子》、蒯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種,出《司 馬法》入禮也。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 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楚兵法》七篇。圖四卷。 《蚩尤》二篇。見《呂刑》。 《孫軫》五篇。圖二卷。 《繇敘》二篇。 《王孫》十六篇。圖五卷。 《尉繚》三十一篇。 《魏公子》二十一篇。圖十卷。名無 忌,有《列傳》。 《景子》十三篇。 《李良》三篇。 《丁子》一篇。
Hale Waihona Puke 《項王》一篇。名籍。 右兵形勢十一家,九十二篇。圖十 八卷。 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 背鄉,變化無常,師古曰:“背音步內反。鄉讀 曰向。”以輕疾制敵者也。 《太壹兵法》一篇。 《天一兵法》三十五篇。 《神農兵法》一篇。 《黃帝》十六篇。圖三卷。 《封胡》五篇。黃帝臣,依托也。 《風後》十三篇。圖二卷。黃帝臣, 依托也。 《力牧》十五篇。黃帝臣,依托也。 《鵊冶子》一篇。圖一卷。晉灼曰: “鵊音夾。” 《鬼容區》三篇。圖一卷。黃帝臣, 依托。師古曰:“即鬼臾區也。” 《地典》六篇。 《孟子》一篇。 《東父》三十一篇。 《師曠》八篇。晉平公臣。 《萇弘》十五篇。周史。 《別成子望軍氣》六篇。圖三卷。 《辟兵威勝方》七十篇。 右陰陽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圖 十卷。 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斗擊, 因五勝,師古曰:“五勝,五行相勝也。”假鬼神 而為助者也。 《鮑子兵法》十篇。圖一卷。 《五子胥》十篇。圖一卷。 《公勝子》五篇。 《苗子》五篇。圖一卷。 《逢門射法》二篇。師古曰:“即逢 蒙。” 《陰通成射法》十一篇。 《李將軍射法》三篇。師古曰:“李 廣。” 《魏氏射法》六篇。 《強弩將軍王圍射法》五卷。師古 曰:“圍,鬱郅人也,見《趙充國傳》。” 《望遠連

《汉书·艺文志》序

《汉书·艺文志》序
《术数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
六以艺备略篇:籍指。有关六经和史学著作方面的书名目录。
六艺:指易、诗、书、礼、乐、春秋六经。史学 著作归春秋经。
(一)
删会其向要卒:,颜哀师帝古注复:使“向删子去侍浮中词奉,车取都其尉指歆要卒也。” 删父:业选。取歆,于节是取。总《羣说书文而》奏“其删《”七字略条》下,段故玉裁 注略有:》《之“辑要删略,其孟》要坚,,尽谓有删取《去其六之要艺乎也略?。》”不,然有,《岂诸刘子歆《七
《汉书·艺文志》是《汉书》的“十志” 之一,后人简称“汉志”。
《汉书·艺文志》是在刘向、刘歆父子 《别录》和《七略》的基础上编纂而成,是 当时国家藏书的总目录,也是我国现存第一 部官修群书目录。
本文节选了《艺文志》的“序”和“方 技略”两部分。
【 要求 】
1 .了解《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 录学文献,《方技略》的大致内容。
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 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 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 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数术:又作“术数”。内容为对 方技:此指医药养 “天道”即宇宙的认识。此指天 生方面的书籍。 文、历法、占卜之类书籍。
录而奏之:谓每书校毕(,写一一)“叙录”并向皇帝呈奏。
(一)
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
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 诗赋颇;:步很兵,校相尉当任地宏。校兵书遗留;在太民史间令的尹书咸。 校数此术偏;指侍颇医多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 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刘奉光管向 命禄顾:校大问阅西夫、群汉:应书经对秦,学等汉著家事官成、。名文《(。学别主一家录)及》最,早并的著经目有传录《:学洪指家范儒,五家 行传至》成、帝《时新,序以》书、颇《散说亡苑,》使等及谒辞者经赋陈典多农和篇求传。注遗。

《汉书?艺文志》研究综述

《汉书?艺文志》研究综述

《汉书•艺文志》研究综述作者:杨鸿飞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1期摘要:《汉书·艺文志》是中国史志目录学著作的开山之作,作为目录学的经典代表,《汉书·艺文志》可称得上是进入传统学术殿堂的正门。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说到:“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

”张舜徽在其书《〈汉书·艺文志〉通释》中说:“《汉书·艺文志》为书短简,尤治学之纲领,群书之要删。

”由此可见掌握目录学的重要性。

本文是笔者近来读《汉书·艺文志》时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和梳理。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研究学术史儒学地位相关专题著作一、概述秦末汉初长达几十年的社会大动荡,除了对社会经济的巨大破坏之外,当时的文献资料损失亦是不可估量,当社会重新获得安定,人们便开始了对当时所保存下来书目的整理。

这一方面的整理,以刘向的《别录》和其子刘歆的《七略》为代表。

众所周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是《七略》的节本(当然有所创新),《别录》、《七略》早已失传,现在我们只能从班志中了解中国早期的古书。

“艺文”何谓也?李零先生这样解释:“‘艺’是经艺,即六门古代君子的修养和学问:诗、书、礼、乐、易、春秋,这里主要指六艺经传;‘文’即总序所说的‘篇籍’,则泛言经书以外的古书,都是写下来的东西。

”如果按照李零的解释,可以看出儒家的学术地位在当时可谓是至高无上,且班固本人对儒家也推崇备至(或是为政治压力所迫)。

《汉书·艺文志》作为《汉书》的十志之一,总共著录图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略,是当时古书整理的集大成之作。

班固官兰台令史,校书兰台,可以说是掌握西汉“皇家图书馆”的全部藏书,这在西汉那个年代,在书目的收藏与保存都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不可谓不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然,与此同等重要的是班固本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方面就不再赘述。

简述《汉书.艺文志》的六种分类

简述《汉书.艺文志》的六种分类

简述《汉书.艺文志》的六种分类《汉志·艺文志》是班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删节其要而成,而《七略》又是在《别录》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别录》是汉成帝河平二年(前27)开始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整理群书的产物。

这次整理群书,集中了当时有代表性的一大批学者。

《别录》《七略》是这次校书的理论总结,是集体智慧的产物,它比较系统地反映了当时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的基本看法。

所以《汉志·艺文志》的文学思想,实际是西汉后期代表性的文学思想。

《汉志·艺文志》体现的文学思想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诗赋不同于经学,也与学术文章有别。

从内容上讲,它是贤人失志、离谗忧国的情志抒发;从体制上说,则以有韵为其特点。

《汉书·艺文志》把图书分为六大类: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每略又分若干小类。

“六艺”本来是先秦贵族教育的六门课,孔子讲的“六艺”既是六门课,也是六种书。

《六艺略》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基础理论。

《诸子略》从学术源渊和思想体系上来分,是对《庄子·天下篇》以来前人研究诸子百家的总结。

《诗赋略》以文体来分类。

《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则是以内容和作用来分类的。

阮孝绪《七录序》云:“《七略》‘诗赋’不从‘六艺’诗部,盖由其书既多,所以别为一略。

”章学诚亦本是说,他在《校雠通义·汉志诗赋第十五》中说:“诗赋本《诗经》支系。

”现代学者多从其说。

如余嘉锡先生《古书通例》就说:“以《七略》中史部附《春秋》之例推之,则诗赋本当附入六艺诗家,故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其所以自为一略者,以其篇卷过多,嫌于末大于本,故不得已而析出。

”但“六艺略”中的诗类,都是有关齐、鲁、韩、毛四家诗的;四家说《诗》,主要立足点是“王者之教化”,“把《三百篇》作了政治课本”(闻一多《匡斋尺牍》之六)。

如果把“诗赋略”并入“诗类”,不仅篇数多寡悬殊,有喧宾夺主之感,更严重的是内容扞格难入。

七、《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七、《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二)《汉书艺文志》及我国目录学 的发展概况
《汉书》一百篇——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十二 八




七十 传
十二 十 本纪 表

三十 七十

世家 列传
《史记》一百三十篇——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西汉成帝河平三年,杰出的学者刘向、刘 歆父子受命主持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模整理群书的工作。
每一部书整理完毕,刘向便撰写一篇序录, 记述这部书的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及校 雠过程。
[以为]即“以之为”。 [弥以益多]越来越
[务]事务,业务。
多。弥,益,皆有
“更加”之义。
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 非圣王之所以教也。
(五)《方技略》中的神仙和小序。
[生生之具]使生命生长不息的 工具。前一“生”字是使动义。 后一“生”,生命。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
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条]分条列举。 用如动。指,旨意。
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
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会]正好,恰巧。 [卒]完成,完毕。 [卒]死。
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删]选取,节取。颜师古注: [备篇籍]使书 “删去浮冗,取其旨要也。” 籍完备。备, 《说文》:“删,剟也。” 使动用法。 段玉裁注:“凡言删剟者, 有所去即有所取。
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燔(fán)]焚烧。
[愚]使……愚昧。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
[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平 民的称谓。黔,黑色。 首,头。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礼坏乐崩]即“礼乐坏崩”。
[书缺简脱]书 礼、乐,指礼乐制度。古时制

《孙子兵法》有关兵阴阳的内容

《孙子兵法》有关兵阴阳的内容

‘孙子兵法“有关兵阴阳的内容‘孙子兵法“在‘汉书㊃艺文志“ 兵书略 中被列于 兵权谋 一类,这类兵书的特点是 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㊂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㊂ 可见它是最为典型㊁最具全面的兵书,本文即从该书的各篇之中探寻其有关兵阴阳的内容㊂‘计篇“讲 五事 之一: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㊂ 竹简本作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顺逆,兵胜也㊂ 此 阴阳 以往多释为 昼夜㊁晴雨 等,其实并未切中实质㊂实际上阴阳本指背阴向阳,其引申义又以日为阳,以月为阴;以昼为阳,以夜为阴;以晴为阳,以雨为阴;以春夏为阳,以秋冬为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等等㊂‘汉书㊃艺文志“所记古代兵家中专讲阴阳之术的一派,即 兵阴阳 ,而阴阳又为古代数术之学的主要概念之一,兵阴阳也就是阴阳之术在军事中的运用,其基本特点是 顺时而发,推刑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 ,具体应用方法有很多㊂故‘十一家注孙子“中王皙曰: 总天道五行四时风云天象也㊂ 杜牧注: 五行刑德向背之类是也㊂ 王㊁杜之解应是准确的㊂‘管子㊃四时“有: 德始于春,长于夏;刑始于秋,流于冬 ,若阴阳调和,则 刑德不失, 阴阳不调,则 刑德分离 ㊂而竹简本中出现的 顺逆 ㊁ 兵胜 更应该是古代兵阴阳家所使用的术语㊂‘行军篇“讲 处军 种种,尽管从表面上看,与兵阴阳没有什么关系,但所言具体 处军 (宿营)的注意事项实际已经反映出兵阴阳的思想㊂如 视生处高,无迎流水 , 平陆处易,右背高 , 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等,并明确指出此类为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 的原因㊂竹简本佚篇‘地形二“有 右负丘陵,左前水泽 ,‘黄帝伐赤帝“有 右阴,顺术㊁倍冲,与此相同㊂这种处军时追求前面和左侧平坦开阔,以便迎敌,后面和右侧高险,以便依托的做法,无疑与兵阴阳家的说法有关㊂兵阴阳家以左前(东南)为阳,右背(西北)为阴,讲究向阳而背阴,其他文献亦有此类说法,如‘老子“第三十一章: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㊂ ‘逸周书㊃武顺“: 吉礼左还,顺天以立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㊂ ‘管子㊃版法解“对这种左右㊁前后关系讲的更明确: 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㊂春生于左,秋杀于后,夏长于前,冬藏于后㊂生长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㊂是故,文事在左,武事在右㊂ 可知‘孙子兵法“中此类种种处军的讲究,属古代数术家的 形法 之学㊂‘汉书㊃艺文志“ 数术略 中即有 形法,其小序曰: 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㊁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㊂其内容有相地形㊁相人㊁相牲畜㊁相刀剑等,这里显然与相地形之术有很大关系㊂‘火攻篇“: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㊂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㊁璧㊁翼㊁轸也㊂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㊂箕㊁璧㊁翼㊁轸皆为二十八宿之一,箕为青龙七宿的末一宿,璧为玄武七宿的末一宿,翼为朱鸟七宿的第六宿,轸为朱鸟七宿的末一宿㊂古人常常用月道所经星座推测季节气候,‘尚书㊃洪范“即曰: 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㊂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㊂月之从星,则以风雨㊂ 传: 箕星好风,毕星好雨㊂ ‘诗经㊃小雅㊃渐渐之石“则有: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㊂‘汉书㊃天文志“: 箕星好风,东北之星也㊂东北地事,天位也㊂故‘易“曰 东北丧明 ㊂及巽在东南,为风;风,阳中之阴,大臣之象也,其星,轸也㊂月去中道,移而东北入箕,若东南入轸,则多风㊂西方为雨,雨,少阴之位也㊂月去中道,移而入毕,则多雨㊂故‘诗“云: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言多雨也㊂‘星传“曰: 月入毕则将相有以家犯罪者 ,言阴盛也㊂‘书“曰: 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言失中道而东西也㊂故‘星传“曰: 月南入牵牛南戒,民间疾疫;月北入太微,出座北,若犯座,则下人谋上㊂ 可见‘火攻篇“所言以月躔气候,以定风起之日的内容,应属于阴阳家中的风角,即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定吉凶的数术㊂141‘孙子兵法“有关兵阴阳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四分法”源流考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四分法”源流考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四分法”源流考伏奕冰【摘要】一、兵书(兵家)的起源rn《汉志》云:“兵家者,盖出于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根据《周礼》的记载,夏官司马,是掌管军政的军官,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沿置。

兵家很有可能起源于这一类官员。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宋予罕之语有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

圣人以兴,乱人以废。

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

”可知古人对兵的作用认识很深,国不可一日无兵。

【期刊名称】《南都学坛》【年(卷),期】2011(031)006【总页数】2页(P135-136)【关键词】四分法;源流;《周礼》;春秋战国;《左传》【作者】伏奕冰【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0一、兵书(兵家)的起源《汉志》云:“兵家者,盖出于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根据《周礼》的记载,夏官司马,是掌管军政的军官,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沿置。

兵家很有可能起源于这一类官员。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宋子罕之语有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徳也。

圣人以兴,乱人以废。

废兴、存亡、昏明之术,皆兵之由也。

”可知古人对兵的作用认识很深,国不可一日无兵。

二、先秦时期朦胧的兵书(兵家)分类(类别)意识1.先秦时期(以春秋战国时期为主)的社会背景对兵书(兵家)的影响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

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春秋时期出现过“春秋五霸”。

进入战国时期后,战争频繁,战争的规模也日益扩大。

由于生产的发展、武器的进步和军队主要以农民为主要成分,军队人数大大增加,军事行动的范围扩大,战争方式由车阵改变为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战争也比较带有持久的、长期的性质了。

各大国皆能聚数十万之众,作战连续数年之久,规模相当可观,有些大战役,杀人动辄以十几二十万计,甚至高达四十万(长平之战)。

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的价值简介:《汉书艺文志》是《汉书》的十志之一, 属班固首创。

它将先秦到西汉重要的学术著作分为六略, 共三十八种, 分类如下:(一) 六艺略: 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共九种;(二) 诸子略: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 共十种;(三) 诗赋略: 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 共五种;(四) 兵书略: 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共四种;(五) 数术略: 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共六种;(六) 方技略: 医经、医方、房中、神仙, 共四种。

其内容包括了哲学、史学、文学、伦理、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农牧、天文、历法、占卜星相、医药卫生等各个学科、各个方面。

因此, ?汉志? 在我国历史文献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地位, 本文就其史料价值和目录学价值两个方面进行考述。

一、《汉书艺文志》的史料价值。

《汉书艺文志》保存了《别录》和《七略》的分类、内容和结构, 以及收录了先秦时期的学术著作, 对后世考求古籍、探寻学术的渊源得失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保存了《别录》和《七略》的概况。

《别录》和《七略》对后世的贡献在于: 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整理文献的方法,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书目提要——《别录》, 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校勘学、目录学也是从这时开始发展起来的。

(二) 收录了先秦的典籍。

《汉书艺文志》收录了先秦时期重要的学术著作, 反映了西汉一代的藏书之盛, 我们也可从中探寻先秦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的渊源及其优劣得失。

《汉书艺文志》的开始有总序, 每略之后有大序, 每种之后又有小序, 这些序则说明了著录典籍所属的类名含义, 反映了学术思想的演变过程, 奠定了目录学“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传统。

二、《汉书艺文志》的目录学价值。

《汉书艺文志》不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而且还有突出的目录学价值。

它首创了我国第一部史志目录, 而且在现存的典籍中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以出土简帛补《汉书·艺文志·兵书略》

以出土简帛补《汉书·艺文志·兵书略》
黃帝十六篇。圖三卷。
封胡五篇。
風后十三篇。圖二卷。
力牧十五篇。
鵊冶子一篇。圖一卷。
鬼容區三篇。圖一卷。
地典六篇。
孟子一篇。
東父三十一篇。
師曠八篇。
萇弘十五篇。
別成子望軍氣六篇。圖三卷。
辟兵威勝方七十篇。
右陰陽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圖十卷。
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斗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為助者也。
鮑子兵法十篇。圖一卷。
二、《蓋盧》張家山漢簡
1983年,湖北江陵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竹簡1787枚,“其中《蓋盧》共有竹簡55支,簡長30——30.5釐米,篇題寫於末簡背面,以墨點作爲分章號,全書共九章,各章採用蓋盧提問、伍子胥回答的形式,蓋盧即是吳國君主闔閭,實際上闡發的是伍子胥的軍事思想。《蓋盧》在講述治國用兵之道時,強調天時、陰陽、刑德、五行之道,具有濃厚的兵陰陽家色彩,屬於《漢書·藝文志》兵陰陽家。在《漢志》所記“兵陰陽”類著述亡佚的情況下,《蓋盧》對於重新審視兵陰陽傢俱有重要價值”。
相關著作及論文:《銀雀山漢墓竹簡》(二)(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文物出版社,2010年版),《張曉鴻,張藏本<孫武兵法八十二篇·將敗>與銀雀山漢簡<將敗>、<將失>篇殘簡之研究》(《收藏》,2009年第11期148-152頁),《<孫武兵法八十二篇>辨析三——張藏本<孫武兵法八十二篇·一將>與銀雀山漢簡<將義>(義將)篇殘簡之研究》(張曉鴻,《收藏》2009年第11期),《銀雀山漢簡<程兵>考釋》(高友謙,《濱州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銀雀山漢墓竹簡>校勘七則》(高友謙《濱州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奇正>之作者考——以<奇正>所透露的“名”的自覺為線索》(秦飛、黃樸民,《浙江學刊》,2014年第2期),《“奇正”本義探微》(姚振文、王肅,《唐都學刊》,2012年第3期),《銀雀山漢簡<程兵>考釋》(高友謙,《濱州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軍擊一>與<雄牝城>》(張敬軒,《報刊之友》,1997年第12期),《銀雀山漢簡<十陳>“鉤行之陳”正詁》(蕭旭,《古籍研究》,2009年第Z1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伊尹、太公、《管子》、《孫卿子》、《鶡冠子》、
《蘇子》、蒯通、陸賈、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種,出《司
馬法》入禮也。
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
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楚兵法》七篇。圖四卷。
《蚩尤》二篇。見《呂刑》。
《孫軫》五篇。圖二卷。
《繇敘》二篇。
《王孫》十六篇。圖五卷。
楊僕捃摭遺逸,紀奏兵錄,師古曰:“捃摭,
謂拾取之。捃音九問反。摭音之石反。”猶未能備。
至於孝成,命任宏論次兵書為四種。
武備也。《洪范》八政,八曰師。孔子曰為
國者“足食足兵”,師古曰:“《論語》載孔子
之言。無兵與食,不可以為國。”“以不教民戰,
是謂棄之”,師古曰:“亦《論語》所載孔子之言,
非其不素習武備。”明兵之重也。《易》曰“古
者弦木為弧,剡木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
下”,師古曰:“《下繫》之辭也。弧,木弓也。
剡謂銳而利之也,音弋冉反。”其用上矣。後世
燿金為刃,割革為甲,師古曰:“燿讀與鑠同,
謂銷也。”器械甚備。下及湯武受命,以師克
亂而濟百姓,動之以仁義,行之以禮讓,《司
馬法》是其遺事也。自春秋至於戰國,出奇
設伏,變詐之兵並作。漢興,張良、韓信序
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刪取要用,定著三
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武帝時,軍政
故附于兵法焉。蹵音子六反。鞠音巨六反。”
右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省
《墨子》重,入《蹵鞠》也。
技巧者,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
立攻守之勝者也。
凡兵書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
四十三卷。省十家二百七十一篇重,入《蹵鞠》一
家二十五篇,出《司馬法》百五十五篇入禮也。
兵家者,蓋出古司馬之職,王官之
《孟子》一篇。
《東父》三十一篇。
《師曠》八篇。晉平公臣。
《萇弘》十五篇。周史。
《別成子望軍氣》六篇。圖三卷。
《辟兵威勝方》七十篇。
右陰陽十六家,二百四十九篇,圖
十卷。
陰陽者,順時而發,推刑德,隨斗擊,
因五勝,師古曰:“五勝,五行相勝也。”假鬼神
而為助者也。
《鮑子兵法》十篇。圖一卷。
《尉繚》三十一篇。
《魏公子》二十一篇。圖十卷。名無
忌,有《列傳》。
《景子》十三篇。
《李良》三篇。
《丁子》一篇。
《項王》一篇。名籍。
右兵形勢十一家,九十二篇。圖十
八卷。
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
背鄉,變化無常,師古曰:“背音步內反。鄉讀
曰向。”以輕疾制敵者也。
《太壹兵法》一篇。
《天一兵法》三十五篇。
《神農兵法》一篇。
《黃帝》十六篇。圖三卷。
《封胡》五篇。黃帝臣,依托也。
《風後》十三篇。圖二卷。黃帝臣,
依托也。
《力牧》十五篇。黃帝臣,依托也。
《鵊冶子》一篇。圖一卷。晉灼曰:
“鵊音夾。”
《鬼容區》三篇。圖一卷。黃帝臣,
依托。師古曰:“即鬼臾區也。”
《地典》六篇。
《大夫種》二篇。與范蠡俱事句踐。
《李子》十篇。
《娷》一篇。師古曰:“娷音女瑞反,
蓋說兵法者,人名也。”
《兵春秋》一篇。
《龐煖》三篇。師古曰:“煖音許遠反,
又音許元反。”
《兒良》一篇。師古曰:“六國時人也。
兒音五溪反。”
《廣武君》一篇。李左車。
《韓信》三篇。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曰:“淮陰侯。”
右兵權謀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
兵書略
《吳孫子兵法》八十二篇。圖九卷。師古
曰:“孫武也,臣於闔廬。”
《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
師古曰:“孫臏。”
《公孫鞅》二十七篇。
《吳起》四十八篇。有《列傳》。
《范蠡》二篇。越王句踐臣也。
弩射法具》十五篇。
《護軍射師王賀射書》五篇。
《蒲苴子弋法》四篇。師古曰:“苴
音子余反。”
《劍道》三十八篇。
《手搏》六篇。
《雜家兵法》五十七篇。
《蹵鞠》二十五篇。師古曰:“鞠以
韋為之,實以物,蹵蹋之以為戲也。蹵鞠,陳力之事,
《五子胥》十篇。圖一卷。
《公勝子》五篇。
《苗子》五篇。圖一卷。
《逢門射法》二篇。師古曰:“即逢
蒙。”
《陰通成射法》十一篇。
《李將軍射法》三篇。師古曰:“李
廣。”
《魏氏射法》六篇。
《強弩將軍王圍射法》五卷。師古
曰:“圍,鬱郅人也,見《趙充國傳》。”
《望遠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