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教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统计学基础教案

(完整版)统计学基础教案

推断性统计
推断性统计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 断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
B
C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 析和挖掘的过程,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 势。
统计模型
统计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生成机制和变量间 关系的数学模型,如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 型等。
D
02
描述统计学
数据收集与整理
得数据分析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03
Python
Python是一种流行的编程语言,也常被用于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任务
。它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库(如pandas、numpy、scikit-
learn等),支持各种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建模任务。
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工具的比较与选择
• 功能比较:不同的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SPSS和更适合自定义分析和高级数据处理。
04 统计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宏观经济统计
通过收集和分析国民经济 核算数据,揭示经济总体 规模、结构和运行状况。
产业经济统计
研究各产业部门的经济活 动及其相互关系,为产业 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微观经济统计
关注企业、家庭等微观经 济主体的行为,分析市场 供求、价格变动等因素。
(完整版)统计学基础 教案
目录
• 统计学概述 • 描述统计学 • 推断统计学 • 统计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目录
• 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工具介绍 • 统计学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的定义与作用
统计学的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 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科学。

教案二:统计学基础——频率分布和数据可视化

教案二:统计学基础——频率分布和数据可视化

教案二:统计学基础——频率分布和数据可视化频率分布和数据可视化1.统计学的定义统计学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来探索事物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统计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医学和工程等领域,被认为是现代科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2.频率分布频率分布是指将数据按照各种特定的规则划分、分类并将每个分类的频率列成一张表格。

频率分布展示了数据的分布情况,并有助于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例如,一份销售记录表格可以按照产品名称、销售地点、销售时间等参数进行划分,然后统计各种分类的销售频率,得到每个分类的销售量和占比。

频率分布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快速了解数据分布的情况,并为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

3.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指将数据通过图形和图表的方式呈现出来,以便人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数据。

数据可视化是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中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数据可视化的主要形式包括折线图、饼图、柱状图、散点图、雷达图等。

不同形式的图表可以用于表示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趋势、分布、比较和关系等。

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数据,从而更好地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进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4.频率分布和数据可视化的应用频率分布和数据可视化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4.1.商业管理在商业管理中,频率分布和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产品销售情况,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销售策略。

例如,一个服装品牌可以通过统计各个地区不同尺码的订单量,了解市场需要哪些尺码的衣服,然后根据需求量采取合适的生产和销售策略。

4.2.医学研究在医学研究中,频率分布和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病人的数据,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优化治疗方案。

例如,一项肿瘤药物的研究可以通过分析病人的基因数据、治疗方案和治疗结果,了解哪些因素与治疗效果相关,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治疗建议。

(完整版)统计学基础教案

(完整版)统计学基础教案

导读1.介绍教材统计学,李金昌主编,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第1版2.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程论文)、考试成绩3.本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A. 平时占30-40%:(1) 完成作业四次,课程论文分解,占10%;(2) 形成课程论文及PPT讲解,按完成质量给分,占10% ;(3) 登录统计学精品课程网站:/;“互动交流”,表达对某一统计问题理解(300字以上);务必注明班级及姓名,占10%;(4) 期中测验(随机事件),若事件发生,占10% .B. 期末闭卷考试(或考查)占60-70%。

4.本课程教学改革整体思路:◆整体思路:课堂理论教学---社会实践调查----课堂小组讨论:◆具体安排:第1周-第3周:总体安排、自由分组、选题:完成作业1(调查方案)第4周-第6周:选题、方案设计、问卷设计:完成作业2(调查问卷)第7周-第9周:开展实地调查、数据整理:完成作业3(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9周-第14周:数据处理、结论探讨:完成作业(统计推断、模型预测) 第14周-第18周:课堂小组讲解、小组讨论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理解统计的含义与本质;对统计学产生与发展的简要历史,特别是对主要学派有所了解;比较全面地认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和作用;熟知统计数据的各种类型、特征以及计量尺度,掌握统计数据的研究过程和基本方法;对总体、个体、样本、标志、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

教学重点:理解统计的含义与本质; 总体、个体、样本、标志、变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教学难点:1.统计学的涵义2.统计学的性质3.统计学中几个重要的概念教学课时:3课时课堂方法设计:介绍统计学产生历史及思想,分析统计学及方法的用处,以案例、课程论文、选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理解统计的基础知识、概念和思想。

教学过程:第一节什么是统计学一.统计的含义与本质1.统计的含义及其关系:a) 统计数据:二手资料和原始数据;经过观察、调查所取得具有信息价值的数字资料b) 统计活动: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c) 统计学:理论概括和总结。

初中统计教案

初中统计教案

初中统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4. 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总体、个体、样本等,让学生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术语。

3. 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如调查问卷、观察记录等,让学生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基本技巧。

4. 讲解数据的描述和分析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让学生学会用统计学方法描述和分析数据。

5.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市场调查、科学研究等,让学生感受统计学的实用价值。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统计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实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统计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实例:收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用于教学。

4. 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统计学教案完整版

统计学教案完整版

总体与样本概念
总体
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组成的集合。
样本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组成的集 合。
关系
样本是总体的一个子集,用于推断总体的 特征。
变量与测量尺度
变量
研究中感兴趣的、可以取不同值的特征或属性。
测量尺度
对变量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度量标准,包括名义 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和比例尺度。
名义尺度
假设检验的原理
02
详细讲解假设检验的原理,包括小概率事件原理、两类错误等。
假设检验的步骤
03
介绍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如建立假设、构造检验统计量、确
定拒绝域、作出决策等。
常见假设检验方法
双样本t检验
介绍双样本t检验的原理及应用场 景,包括独立双样本t检验和配对 样本t检验。
方差分析(ANOVA)
阐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场景,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 因素方差分析。
R语言
R语言是一种开源的统计分析语言和软件,具有强大的数 据处理、统计分析、可视化等功能,适用于各种领域和行 业。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操作演示
数据导入
演示如何从不同格式的数据文件
(如Excel、CSV、TXT等)中导
入数据到统计软件中。
01
数据清洗
02
介绍如何对数据进行清洗,包括
处理缺失值、异常值、重复值等。
卡方检验
讲解卡方检验的原理及应用场景, 包括拟合优度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单样本t检验
讲解单样本t检验的原理及应用场 景。
非参数检验
介绍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及应用场 景,如Mann-Whitney U检验、 Kruskal-Wallis H检验等。
04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版)教案 第一章 统计标志与指标(高教版)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版)教案 第一章 统计标志与指标(高教版)

课题:统计标志与指标
教材:高教版《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版)
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授课教师:黄山旅校陈红光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目标:熟悉掌握统计标志的概念、分类;熟悉掌握统计指标的概念、种类;明确标志和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养成严谨求学、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学习重点】
标志的涵义与分类、指标的涵义及分类
【学习重点】
标志与指标的关联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统计学简介1.1 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统计学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2 统计数据的类型区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1.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介绍总体、样本、变量和分布等基本概念解释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第二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1 数据的收集方法讨论调查问卷、观察法、实验法等数据收集方法强调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2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介绍数据清洗和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学习使用图表、表格和图形等工具展示数据2.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频数、频率、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分析数据的分布形态和离散程度第三章:概率论基础3.1 概率的基本概念解释概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讨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3.2 概率的计算方法学习排列组合和概率公式举例计算事件的概率3.3 条件概率和独立性解释条件概率和独立性的概念运用条件概率公式和独立性原理解决问题第四章:统计推断基础4.1 参数估计的概念和方法介绍参数估计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4.2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解释假设检验的目的和原理学习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和做出结论的过程4.3 常见的概率分布学习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常见的概率分布掌握概率分布的性质和应用第五章:线性回归分析5.1 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解释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和作用学习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解读5.2 线性回归的拟合度评估介绍决定系数和调整决定系数的概念学习评估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5.3 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和检验学习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方法讨论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和检验方法第六章:方差分析6.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方差分析的目的和原理学习方差分析的应用场景6.2 单因素方差分析学习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和事后多重比较6.3 多因素方差分析介绍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和原理学习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和注意问题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7.1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解释时间序列数据的定义和类型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预处理方法7.2 平稳性检验和时间序列模型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方法介绍自回归模型(AR)、移动平均模型(MA)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 7.3 预测和控制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方法讨论时间序列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策略第八章:非参数统计8.1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解释非参数统计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学习非参数统计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8.2 非参数检验方法学习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方法掌握非参数检验的应用和结果解读8.3 非参数回归和分类介绍非参数回归模型和分类方法学习非参数方法的实现和应用第九章:生存分析和风险评估9.1 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生存分析的定义和作用学习生存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9.2 生存曲线和生存函数学习生存曲线的绘制和解读掌握生存函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9.3 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讨论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应用学习基于生存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决策策略第十章:统计软件与应用10.1 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常用统计软件(如SPSS、R、Python等)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据导入、数据清洗和数据可视化等基本技能解释统计分析报告的重要性10.3 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讨论统计学在解决问题和决策中的作用和限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第一章中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补充和说明: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统计学的定义和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学基础教案-统计指标

统计学基础教案-统计指标

统计学基础-统计指标教学要求知识目标:了解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分类与计算方法;了解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掌握几种常用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了解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的基本知识;掌握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各种统计指标的能力;锻炼运用Excel计算各种统计指标的能力。

教学重点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的分类与计算、标志变异指标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标志变异指标的测定方法、利用Excel计算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

课时安排本章安排4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基本知识总量指标是指反映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它是对统计调查来的原始资料经过分组和汇总得到的总计数字,是统计整理阶段的直接成果。

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因此又称为绝对指标。

例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条件下的人口数、粮食产量、钢铁产量等,都是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统计指标中最基本的指标,在统计分析和统计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基本状况。

(2)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3)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二)总量指标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总量指标分为如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1.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2.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其中,时期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结果的总量指标,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等。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间状况下的总量指标,如人口数、土地面积、固定资产原值等。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具有以下三点区别。

《统计》第一课时教案

《统计》第一课时教案

统计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学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3.了解常见的统计方法及其应用4.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二、教学重点1.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统计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三、教学难点1.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统计分析软件的运用四、教学内容1. 统计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统计学的含义和作用•统计学中的变量和参数•统计学中的概率和分布•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2. 统计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样本和总体•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频数和频率•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3. 统计学的常见方法和应用•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4. 统计学软件的使用•Excel•SPSS•R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

讲授统计学的概念、原理、术语和方法,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2.实例法。

通过实例演示统计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讨论法。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4.实践活动。

让学生实践统计学的方法,并通过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活动,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统计学》2.统计分析软件:Excel, SPSS, R七、课堂练习•根据一组样本数据,求出样本的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应用假设检验的方法,检验两组样本数据是否有显著差异•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绘制直方图、散点图和线性回归图•使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检验不同组别的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八、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在Excel或SPSS中模拟一组样本数据,并使用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3.根据实际问题,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4.将分析结果和思路整理成文档并提交九、教学评价1.考试。

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统计学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2.作业。

评估学生对统计学方法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3.研究报告。

《统计学基础(第3版)》—教学教案

《统计学基础(第3版)》—教学教案
教学难点:区分统计资料搜集的各种组织方式、统计调查方案的制定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一)定义: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决定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
(二)基本要求: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一)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二)按调查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三)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专门调查
3、品质标志与质量指标有何不同?品质标志可否汇总为质量指标?
课后小结
本章学习了统计学中必备的一些知识,目的是为了学习以后各章打好基础。主要包括统计含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通过对本章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统计的学习兴趣,并重点掌握统计含义及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学中四对重要的基本概念贯穿整本书的学习,必须牢牢打好基础。对于概念的学习还须强调记忆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统计学基础(第3版)》教学教案
一、教案说明
课程名称
统计学基础
授课对象
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
授课学时
总学时:48课时
教案编写体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思考与训练
课后小结
二、学时分配
章节
名称
学时
任务一
认知统计
2
任务二
统计资料的搜集
2
任务三
统计资料的整理
2
任务四
总量分析和相对分析
6
任务五
总体分布集中趋势分析
6
任务六
总体分布离散趋势分析
4
任务七
时间数列分析
6
任务八
统计指数分析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管理系第一章总论学习重点: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主要讲述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统计的作用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难点是统计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看了上面的资料,你能说出什么是统计吗?你能否体会到统计已是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现象数量差异的本质极其规律的方法,是人们进行明智决策的一门艺术,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统计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统计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统计”这一术语。

一提到统计,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统计工作,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

最初,统计只是一种计数活动,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通过统计计数以弄清国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

然而在今天,“统计”一词已被人们赋予多种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已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

请思考:下列资料中“统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1) 小王是学统计的(2) 他已搞了几十年统计了(3)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物价指数出现负增长(4) 请找统计登记一下(5) 请统计一下今天的销售量那么,把统计作为一种专业用语,其含义到底是什么?目前,在国际统计理论界,关于统计一词的含义比较趋于一致的解释为:统计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等活动的总称。

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环节。

统计工作是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如银行的计划统计科,每月编制项目报表,这个过程就是统计工作。

又如: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要经过方案设计、入户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总结和资料公布等一系列过程都是统计工作。

统计学基础:高中数学教案

统计学基础:高中数学教案

统计学基础:高中数学教案引言统计学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如何收集、整理、描绘、分析和解释数据。

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帮助决策和解决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应该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它们。

H1: 统计学基础知识H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是首要的步骤。

学生应该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收集数据,并将其整理成易于理解和分析的形式。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观察或实验来收集数据,并使用表格、图表或图像来组织数据。

H2: 数据的描述和表达数据的描述和表达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各种统计量和图表来描述数据的特征和分布。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均值、中位数和众数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使用标准差和范围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此外,他们还应该学会使用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等图表来展示数据。

H2: 随机变量和概率随机变量和概率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

学生应该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和特性,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他们应该能够利用概率计算事件的概率,并应用概率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H1: 数据分析和推断H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统计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统计方法和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频率分布表和直方图来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使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

他们还应该学会使用抽样方法和实验设计来获得有效的样本和可靠的结论。

H2: 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统计学中的重要概念,它通过从样本中推断总体的特征和参数。

学生应该学会使用抽样分布和置信区间来推断总体参数的范围和精度,使用假设检验来判断总体参数是否满足某种假设。

他们还应该了解抽样误差和置信水平对推断结果的影响。

H2: 数据的解读和应用对于统计学而言,数据的解读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学会从统计结果中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教案

《统计基础知识》教学教案

根据需要展示的数据类型和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如
Excel、Tableau、Python等。这些工具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
05
描述性统计分析
Chapter
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
01
02
03
均值
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 的个数,用于表示一组数 据的中心位置。
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 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用于统计学中的中心位 置测量。
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按时完成作业,达到规定 的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与重点
内容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收集与整 理、统计图表、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概率与概率分布、抽样分布与参数 估计、假设检验等。
重点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概率与概率分布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教学方法与手段
方法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抽样误差
由于抽样导致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 参数之间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参数估计的方法与步骤
点估计
用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估 计值,例如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 。
参数估计的步骤
确定估计对象、选择合适的估计量、 计算估计量的值、给出区间估计和置 信水平。
区间估计
在点估计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的 一个可能取值范围,并给出该范围的 可信程度。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和发展趋势,以便跟上时代步伐。
在后续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统计资料(统计信息):统计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和与之相 关的其他实际资料的总称。如:
(1)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顷,其中山地约320万平方公顷,高原约250万平方公顷,平原约"5万平方公顷,丘陵约95万平方公顷。
(2)2003年我国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36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 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7.0%。工业产品销售率98.1%,比上年提i®0.1个白分点。
统计的三种含义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首先,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汁活动与统计成果的关系。一方面,统计资 料的需求支配着统计工作的局面,另一方面,统计工作的好坏乂直接影响着统计 资料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一方面,统汁学来 源于统计实践,只有当统计•工作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形成独立的统讣学。另 一方面,统计工作的发展乂需要统讣理论的指导,统计科学研究大大促进了统计 工作水平的提高,统计工作的现代化和统讣科学的进步是分不开的。总之,三者 中最基本的是统计工作,没有统计工作就不会有统计资料,没有丰富的统计实践 经验就不会产生统计科学。
统计学基础教亲
哈尔滨金融髙等专科学校管理系
第一章总论
学习重点: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主要讲述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统计的作 用和统讣学的基本概念,难点是统计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 系。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看了上面的资料,你能说出什么是统计吗?你能否体会到统计已是人们在社 会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现象数量差异的本质极其 规律的方法,是人们进行明智决策的一门艺术,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统 计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1)、统计实践史
人类的统计实践是随着计数活动而产生的。因此,对统计实践发展的历史可 追溯到人类社会初期的打绳结、画道道计数,这可算是最初的统讣。而统讣实践 的真正萌芽是在古代奴隶社会。当时的统治阶级为了治理国家的需要,常常进行 征税,征兵、服劳役等统治活动,因此有了了解社会基本悄况的需要。我国早在 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就有了人口与土地数字的记载,当时全国分为九州,人 口1355万人。世界上,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的历史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古代 埃及在公元前3000年已经有人口、居民财产统计;古代希腊据说公元前600年 就进行过人口普查。古代罗马在公元前400年建立了人口普查和经常性人口出 生、死亡登记制度。这些就是原始形态的统计。
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统计的范围逐渐山人口、土地 发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生产 力低下,经济落后,长期的封建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应地也阻 碍了统计实践的发展。统计实践的广泛发展始于资本主义社会。17世纪以来, 资本主义国家曲于工.商、农、贸、交通的发展,统计实践从国家管理领域扩展 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从18世纪起,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设立专业的 统计机关,收集各方面统计资料,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人口、工业、农业、贸易、 交通等项调查,出版统计刊物,建立国际统计组织,召开国际统计会议。
这些山文字和数字共同组成的数字化的信息就是统汁资料,是统计提供数据 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统计工作的直接成果。
统计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整理后的资料即次级资料。例如企业各车间的统计 抬帐、人口普查时初次登记的资料就是原始资料,而统讣公报、调查分析报告等 现实和历史资料就是次级资料。统讣资料的表现形式有统计表、统计图、统计分 析报告、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等。
请思考:下列资料中"统计” 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1)小王是学统计的
(2)他已搞了儿十年统计了()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物价指数出现负增长
(4)请找统计登记一下
(5)请统计一下今天的销售量
那么,把统讣作为一种专业用语,其含义到底是什么?目前,在国际统计理 论界,关于统计•一词的含义比较趋于一致的解释为:统计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 料和统计学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统计工作,即统讣实践,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客观存在的现实数量方面进 行搜集、整理和分析预测等活动的总称。一个完整的统汁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 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环节。
统计工作是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 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如银行的讣划统计科,每月编制 项LI报表,这个过程就是统计•工作。乂如: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要经过方案设计、 入户登记、数据汇总、分析总结和资料公布等一系列过程都是统计工作。在我国, 各级政府机构基本上都有统计部门,如统讣局,它们的职能主要就是从事统计数 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三是统计学,是系统论述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长期统计工作实践的经 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其中,应用纯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抽象的随机现象的数量规 律性的科学称为理论统计学,而应用统计方法研究各领域客观现象的数量规律性 的科学称为应用统讣学。社会经济统讣学则是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现象数量方面 的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原理、原则和方式方法的科学,按其性质它属于应用统计 学。
一、统计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统计”这一术语。一提到统计,很多人 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统讣工作,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已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统计实践活动。最初,统计只是 一种讣数活动,为统治者管理国家的需要而搜集资料,通过统计计数以弄清国家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国家管理的依据。然而在今天,"统计”一词已被人 们赋予多种含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已有许多种不同的解释。
二、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 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而统计学或统计理论则是 在长期统讣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回顾 一下统计的渊源极其发展过程,对于我们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学习统 计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我们的统计实践和理论水平,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