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课标卷文综历史第41题设计思路与解题要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冲击— 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 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 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 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二、2013年41题突变:比较地图,提取信息(限定两 项),加以说明
※(2013全国· 41·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9、图10, 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 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 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 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从中国与西方文明发展角度提取两项或更多 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示例一: 信息:古希腊城邦临海, 商品经济发达;西周以黄河流域 为中心,农业发达。(4分) 说明:古希腊地理山脉纵橫, 不适宜农耕,良港众多,便于外 贸;西周地处大河流域,农耕条 件优越。(2分) 古希腊城邦分布图 西周形势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比较以上两图,提取有关西葡和英国 殖民地位和势力范围变迁历史的信息(限定两项) ,并结合所学知 识予以说明。
19世纪晚期英国的 远程贸易示意图
示例一:信息:15世纪教皇子午线把世界划分为两部分,19世纪晚期英国 的远程贸易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 说明:世界整体联系不断加强。 示例二:信息:15世纪晚期西葡两国分割世界,19世纪英国独霸世界。 说明:英国比西葡两国更具有征服世界的实力。(其它回答,言之有理即 可)
※(2011年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 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 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 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 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 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 评分标准: 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 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 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 发生的事情。 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摘编自杰克· 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 表述清楚。 (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仅表示 赞同往 往不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观点缺陷:否认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的存在
2013年以前41题观点论证的程式化
解题要领:先表态,得观点明确分; 想论点,得分层论点分; 找史实,得历史史实分; 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 排好版,得规范逻辑分。
解题三段式——
观点(提炼—表态—阐释) 论证(论点或角度1—实证;论点或角度2—实证 …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层次要清晰。) 结论(升华、补充、拓展、评判)
※现代京杭大运河格局形成于元朝,与隋朝大运河相比,突出的 变化(限定两项)及其原因。
变化一:从东西南北纵横型改成南北纵向型。中部河道东 移,直接利用黄河夺淮入海一段天然河道,航线取直,航程缩 短;说明:中原的地位下降;东部水量更充沛。 变化二:从以洛阳为中心变为以大都为中心。说明:中国 古代政治中心东移;北方对南方经济上的依赖(南粮北运)。
解题技巧:求同、求异、找变化。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 材料一: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材料二:白金汉宫(左)和唐宁 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 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 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12分)
参考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 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 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 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4分)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 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 第41题设计思路与 解题要领
特点——
通史视野 行文有范
多元同值 逐年有变 采意为宗 刀笔独裁
不变有二:信息多元,选择提取 以史证论,因论据史
一、2013年以前的观点论证三级渐变及程式化
※(2008年宁夏文综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考查罗斯福新政, 同时联系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 ) (4)比较材料三、四,指出房贷为什么在新政时期有利于缓解 经济危机,而在当前却引发了次贷危机。 (6分) 评分说明:本问为开放性问题,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回答问题。 ①从金融背景的角度说明:例如,通货膨胀时期和通货紧缩时 期不同,或危机阶段和繁荣阶段不同。 ②从贷款性质的角度说明:例如,良性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不同, 或适度贷款和过度贷款的不同。 ③从贷款发放者的角度说明:例如,政府低息房贷和商业房贷 的不同。 考生能从上述三个角度中的两个角度进行说明,即可得6分; 若考生另有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阅读并比较下列西周和战国历史地图两幅图片,从政治格局 变迁角度提取信息(限定两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信息一:西周时期,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为天下共主,形成诸侯对周王 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形成七雄并立局面。 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及礼乐制,形成以血缘为基础,等级森严的 宗法礼制社会,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兼并战争 不断。 信息二:西周时期国家很多,周边有许多少数民族,相安无事;战国时 期, 诸侯国减少,众多小民族消失,民族间、国家间筑长城防守,战乱频仍。 说明:西周周边民族弱小且分散,战国时期诸侯相互攻伐,民族融合加强, 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十分强大 。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 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评论对象
观点一
观点二
西方崛起 的时间
西方崛起 的表现 西方崛起 的动因
由希腊罗马经中世纪到文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到现代世 界霸权的建立是长期的历程
16世纪后加速赶超,19世 纪超过亚洲是突然崛起的
※(联考)文物承载历史变迁和文明碰撞等多种信息, 下 为唐代钟楼撞钟报时与1884年上海最早的标准时间对时钟, 从下图找信息并说明之。
※下为唐都长安和明朝北京布局图,试比较两图一、图二,提取两 项或更多有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示例一: 信息:唐都长安皇宫位于城的东北, 布局异常整齐,形如棋盘; 明朝北 京布局回字形, 皇宫居正中。(4分)说明:唐朝处于中华文化鼎盛时期,政治较清 明,社会较开放;明朝专制主义强化,北京布局体现天人感应,宗法礼制,等级森严, 突出了皇权。(2分) 示例二:信息:唐都长安商业区“市”、市民居住区“坊”彼此区划分明;明朝 北京布局市坊不分。(4分)说明:唐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 使城市功能发生变化,早在宋朝市坊制已经崩溃。(2分)
民主制度、君主制、骑士制、 贸易科技航海水平以及政 思想文化、开拓精神 治经济军事的全球影响力 内部积淀:欧洲自身文明成果 的逐步积累 外部力量:很大程度上归功 于其他文明成就
西方崛起 的世界历 史地位
一直处以世界领先改变了亚 非拉的封闭落后状态
16世纪之前亚洲引领世界, 19世纪之前欧洲一直落后
评述题两目标:综合的认知力、圆融的思辩力
信息:吐蕃、南诏不见于汉代 说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 密切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唐代少数民族政策效果 明显;促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缓和民族矛盾。
信息: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 说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信息:州、道开始都是监察区,后来演变成行政区 。 说明: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地方与中央关系不断 调整,机构设置随形势而变化)。
示例二:信息:古希腊小国林立,民主政治在一些城邦得到发展;西周推行 分封制,形成周王是天下共主,诸侯拱卫王室的格局。(4分) 说明:古希腊外贸工商业发达,公民民主意识强;西周农业立国,地理环 境相对封闭,易于向专制政治发展。(2分)
示例三:信息:都小国林立。(4分) 说明:生产力低下, 交通手段落后。(2分)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 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 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 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解题技巧:依然可以采用“求同、求异、找变化”的 解题方式,不过,本题以求异为最佳选择。注意从“图中 ”到“书内”,“从现象到本质”。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 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 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 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 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 (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孙中山: 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 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 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 (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 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 ——《中国革命纪录》 孙中山: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观点二: 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 有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 ——《孙中山全集》 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近,他只能选择辞职,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不必苛求。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 推动民主革命。 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中国近代城市兴起“弓箭”与现代工业布局“航母”
示例一; 信息:近代城市兴起于交通便利的沿海和沿江;现代工业区兴起 于铁路水路沿线区域。说明:不论是被迫还是主动对外开放,交通便利的地方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 示例二:信息:近代城市布局不均匀,现代工业区分布有纵深度。说明: 近代主权受损,国家经济发展受制于列强。现代主权独立,国力不断增强。
比较中获取信息,易——图文转换——是什么 交州—岭南道疆界变化不大
吐蕃、南诏出现
比较中阐释原因,难——新知旧知相融——为什么
※其它答案——
信息:汉代北方地区的州比唐代北方地区的道密集;唐代 北方地区的道比汉代北方地区的州少。 说明:中央集权程度加深;地方控制力减弱;唐代裁撤合并 行政区域,减少了行政支出,缓解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