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带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标志着 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D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张和解出生于 1951 年 9 月,他父母给他取名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

A .和平解放北平B .和平解放西藏C .抗美援朝D .解放南京 3.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A .50 周年B .55周年C .60周年D .65 周年4.解放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B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5.建国初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A .《共同纲领》的颁布C .西藏和平解放D .土地改革6.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A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B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C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D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下列事件 中,既 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 .整顿大城市经济秩序B .土地改革C .抗美援朝D .“一五”计划的实施C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 .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A .消灭了地主阶级B .抗美援朝的胜利8.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派海军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的是()A.联合国 B .美国 C .日本 D .英国9.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 世纪50 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护国战争10 .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15=60分)1、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2、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B.香港、澳门回归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A 1949年10月、北平B 1949年9月、北京C 1949年9月、北平D 1949年10月、北京4、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那么,“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的依据是()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中华民国建立C.国民政府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B 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C 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D 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一位将军:“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新中国成立初期,“彭大将军”指挥并取得胜利的对外战争是()A.雅克萨之战B.渡江战役C.百团大战D.抗美援朝战争7、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④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8、魏巍曾写到“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作者称赞的“他们”是()A.红军战士B.八路军战士C.解放军战士D.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9、“飞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黄继光牺牲在()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中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10、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关于电影《上甘岭》的介绍和点评,错误的是()A.这是一部经典的历史纪录片B.拍摄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C.邱少云和黄继光都牺牲在上甘岭D.该片歌颂了志愿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2、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大事,下列说法不当的是()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13、下列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B.标志着农村开始走向合作化道路C.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D.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4、以下对土地改革政策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C.没收地主的土地D.地主不能分田15、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A.土地归集体所有B.土地归国家所有C.土地归农民所有D.土地归乡镇所有二、非选择题(40分)16、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标志着 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D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张和解出生于 1951 年 9 月,他父母给他取名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

A .和平解放北平B .和平解放西藏C .抗美援朝D .解放南京 3.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A .50 周年B .55周年C .60周年D .65 周年4.解放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B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5.建国初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A .《共同纲领》的颁布C .西藏和平解放D .土地改革6.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A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B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C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D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下列事件 中,既 巩固了政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条件的是( ) A .整顿大城市经济秩序B .土地改革C .抗美援朝D .“一五”计划的实施C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D .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A .消灭了地主阶级B .抗美援朝的胜利8.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派海军侵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的是()A.联合国 B .美国 C .日本 D .英国9.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 世纪50 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A.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护国战争10 .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材料中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会代表构成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B.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D.会议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材料中第一种梦想实现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B.抗美援朝胜利C.西藏和平解放D.土地改革完成4.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郑重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中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主要表现为( )A.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做主D.中国土地改革取得成功5.一首纪念某重大事件的诗歌写道:“美帝侵朝霸亚洲,敌锋已到绿江头。

□□□□倡正义,雄师百万复开州。

”下列选项适合填在方框中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共合作 C.抗美援朝 D.改革开放6.1950年,我国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

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用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用。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抗日战争的延续 B.新中国的成立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7.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 2 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中图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 2 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中图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中图版复习巩固第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建国初期的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这三大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B、稳定了全国的物价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为新中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黄继光邱少云A、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B、抗美援朝C、解放西藏D、大炼钢铁运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A、恢复了国民经济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消灭了地主阶级【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六十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D、中国人民志志愿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新中国( )①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③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④1950年抗美援朝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反映了我国土地改革的情景,但是在土改中不能分到土地的是哪个阶层( )A、地主B、富农C、中农D、雇农【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B、土地改革完成后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

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 中国共产党一大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中国共产党八大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新”在()A. 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B.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C. 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3.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A.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宣告结束B. 我国大陆领土全部获得解放C. 新中国彻底实现了国家的统一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胜利4.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A.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B.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D.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5.《长江日报》2004年8月1日报道,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某中学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这种“精神”是()①爱国主义精神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艰苦创业的精神④集体主义精神。

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D. ②③6.彭德怀在一篇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其中“它”是指()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解放战争的胜利C. 抗美援朝的胜利D. 镇压反革命的胜利7.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 抗日战争胜利B. 南京解放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西藏和平解放8.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得以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 国民党政府被推翻B. 新中国的成立C. 土地改革的完成D. 三大改造的完成9.土地改革的意义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③农民真正成为土地得主人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2)内容①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②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③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等为副主席。

④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⑤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⑥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二、开国大典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举行。

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1.概况: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抗美援朝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背景(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2)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3)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4)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时间:40分钟总分:70分)一、选择题(共30分)1.在某次会议上,来自清华大学的张奚若教授等代表提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字太长,不如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好,有了“人民”就可以不要“民主”二字,焉有人民而不民主?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次会议应是(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毛泽东在致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

仰望之诚,与日俱积。

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

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

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请推断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著名作家、当时担任《大公报》记者的萧乾事后回忆说:“如果重生是奇迹,今天我看见了5000年古老中国的重生。

老了时,我将拍着胸脯对我的儿孙们讲,开天辟地的那一天,我在场!”这则材料中“开天辟地的那一天”发生了下列哪一事件?( )A.中国共产党成立B.抗战胜利C.土地改革开始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意味着“睡狮”已醒。

从此,中国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面前。

这里的“新”包括( )。

①社会制度的变化②人民社会地位的变化③国家国际地位的变化④国家性质的变化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下面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某地部分英雄烈士的名录表,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赖监桥(1933—1953)陈观松(1924—1952)刘宴群(1927—1950)李佛林(1929—1953)徐承钦(1928——1951)邱慈荣(1923——1952)蔡以仁(1918—1950)廖武(1931——1953)刘房添(1919—1951)7.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昕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八下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真题训练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表是新中国成立时期极具代表性文件的简介。

它最有可能是颁布时间1949年9月内容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制度;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意义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也是全国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2018河南)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A .代行立法机构的职权B .暂行中央政府的职责C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4.中新网2018年8月14日电,据《澳门日报》报道,澳门立法会大会13日一般性通过修改《国旗、国徽及国歌的使用及保护》法案。

这里的“国歌”指的是A.《黄河大合唱》B.《我的祖国》C.《义勇军进行曲》D.《英雄赞歌》5.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下列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7.新中国成立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下列各项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中国人民开始当家做主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8.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里的“新纪元”最重要的是指新中国实现了A.全境解放B.社会主义C.国家富强D.民族独立10.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学习汉朝先进政治经济制度B.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C.《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国迎来了和平D.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11.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

这段文字反映的是A.设置驻藏大臣B.和平解放西藏C.修建青藏铁路D.西藏自治区的建立12.美国军事史专家赫慕斯说:“整个朝鲜战争让美国及其盟友清楚看出中国已成为一个可怕的敌人,它再也不是二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该材料表明A.中国已成为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强大国家了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百年来的民族耻辱13.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

这表明这场战斗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B.保证了新中国土改的顺利进行C.开拓了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4.“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

首先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A.英法联军B.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军队C.八国联军D.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15.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毛岸英等英雄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应该是A.坚定信念、不畏艰险B.实事求是、敢闯新路C.独立自主、勇攀高峰D.爱国主义、国际主义16.如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图中的“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A.人民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C.朝鲜解放战争D.朝鲜统一战争17.下面是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种类1950年1951年1952年粮食13 213 14 369 16 392棉花69.2 103.1 130.4A.进行了土地改革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8,“彻底废除了中国2 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材料表述的是A.土地改革B.新中国成立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西藏和平解放19.右图是一件陕西省宜川县《土地房产所有证》影印件,颁发这份证件所依据的是A.新中国刚刚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快速完成C.土地改革已完成D.社会主义探索出现挫折.20.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国土地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1.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C.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D.新政权的巩固22.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

”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

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

”这表明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23.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

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C.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4.20 世纪50 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材料表明土地改革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5.《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以下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民生措施是A.西藏和平解放B.土地改革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民族区域自治二、非选择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14分,共30分)26.(8分)辨析改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请对下列说法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对错误之处加以改正。

(1)【】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2)【】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3)【】中朝军队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此战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信心。

(4)【】《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有力地指导着土地改革,约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田地及农具、牲畜、房屋。

27.(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0年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即《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

……——胡锦涛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朝中人民在历时三年的祖国解放战争中创造了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

……志愿军战士们在朝鲜战场上与朝鲜军民在一个战壕里生死与共,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创造了国际主义的崇高典范——朝鲜朝中社评论材料三敬爱的毛主席: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

全村152户,2 511亩地,11户富农、地主就占了1 000多亩。

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1)材料一中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十七条协议”是在什么地方签订的?(2分)(2)材料二中的“祖国解放战争”指的是那一场战争?“打败美国等16国武装侵略者和韩国军队的历史奇迹”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辽宁农民梦想”的实现与哪场运动有关?指导这场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2分)(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几个事件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2分)28.(2020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材料二1950年,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是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

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 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

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材料一、二与哪一运动有关?说出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的关系。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总结这次运动的历史意义。

(6分)材料三1952年10月,美军为迫使中朝方面接受其无理要求,向上甘岭志愿军阵地发动了极其猛烈的攻势。

敌人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我军在3.7万平方公里的阵地上,依托坑道,坚守阵地,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43天内,打退敌人670多次冲锋,歼敌2.5万人,遏制了敌人的攻势。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2)材料三中的战役发生在哪次战争时期?在这次战役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分别有谁?(3分)材料四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情况第一批1950年冬到1951年春,在1.2亿农村人口地区进行第二批1951年冬至1952年春,在1.1亿农业人口地区进行第三批1952年冬到1953年春,在3000多万农业人口地区进行——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3)材料四中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4)上述材料所反映了什么时代主题?(2分)参考答案1-10 A A A C C B A C D D11—20 B B D D D B A A C C21---25 B C B D B26..(1)错误,把“新中国成立”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或者把“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