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恋爱学说
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
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的社会化的衍生物。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
但实际上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的恋爱主要是指一个成年男子和美少年之间的恋爱,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相关。
希腊学者认为男人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而男女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
而现今柏拉图式恋爱已经扭曲成精神恋爱,基本上是断章取义,而这个正因为现代对于同性恋的不接纳。
柏拉图式恋爱是指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是指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即精神上的爱情,指的是男女之间在感情上互相尊重、互相倾慕,排除肉体欲望的干扰,提倡心灵沟通。
这种恋爱形式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所谓的柏拉图式的恋爱,就是一方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另一方分享,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用性来证明双方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住恋人们的感情长久下去,也才能使两个人永远在一起。
那么什么是柏拉图式的呢?在百度词典中,我们找到了这么几条解释:(1)在感情生活中,彼此交流与沟通达到极致境界,却没有实际的肉体接触,但却有着强烈的身心契合的一种纯粹精神恋爱;(2)通过精神恋爱走向婚姻的爱情,被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柏拉图式的婚姻”;(3)对异性产生的爱慕之情,但更注重的是精神领域的高层次的共鸣。
看完之后,你应该会发现,原来,我们常听到的并非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柏拉图式的恋爱,很多时候,它仅仅是一句玩笑话罢了!那么又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属于“柏拉图式”的呢?
对于柏拉图式恋爱,我觉得最好的回答莫过于一个朋友的一段评论:每天一束玫瑰花算吗?两三块巧克力算吗?每晚坚持打电话聊天的人算吗?别拿我跟浪漫挂钩,我要的是最简单平凡的幸福,至少,它需要不必将自己套牢其中,以便耗尽余生。
还记得你曾经跟我说,从小到大,追求的东西太多反而让你变成麻木,当初想寻找的梦想却再也找不到,失去了目标的日子竟然如此乏味空虚。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叫做无病呻吟,但这些的确是我内心深处的呐喊。
随波逐流地
在虚幻世界里编织着美丽童话,宁愿丢掉本质,苦苦等待海枯石烂、沧海桑田,换取一份荒芜落寞的信念,却总抵不过外表的一点点变化,原因何在?。
柏拉图式爱情

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是浪漫温馨的温柔,甜蜜快乐的幸福。
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的社会化的衍生物,而把繁殖的欲望降为最低的需要。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
柏拉图问苏格拉底的故事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说: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柏拉图去做了。
许久之后,他却空著双手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麽空手回来了?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著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有摘到。
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说: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于是柏拉图去做了。
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麽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可是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苏格拉底问他:“你找着最好看的花么?”柏拉图指着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吗。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柏拉图回答老师:“我如果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萎。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观,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何谓柏拉图式爱情?在古希腊时期,同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每个少年都会有一个师傅教他各种知识与技艺。
同时,这个师傅也成为了很多少年的性伴侣。
柏拉图建议年轻人注重精神交流,少享用性,不要让灵魂沾染上肉体的罪恶。
所以,后人就将这种精神之恋称作柏拉图式的爱情。
此外,很多希腊人认为,男女之间并没有爱情,女人只需要承担家庭和生育的责任。
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之间,才能有灵魂之间的交流。
13世纪的欧洲,有一个骑士喜欢浪迹天涯。
当来到一个城堡的
时候,他看到一个窗帘后面有一个若隐若现的贵妇人,就产生了幻想,开始对着这个贵妇唱歌、跳舞等,希望能够得到这个贵妇的青睐。
西方爱情的对象方面,一般是指已婚的太太。
骑士为太太们漂泊四方,接受各种挑战,但骑士与太太之间并没有性行为。
而这就是浪漫爱情的源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罗曼蒂克爱情。
后来,罗曼蒂克通过好莱坞电影等艺术,传到平民百姓中间,开始在大众之间普及。
其实,世界之大总有让你托付终生的人,只要你渴望爱情的心还在,你碰上真爱的机会就还在。
希望你能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找到自己真正爱的那个人,并和他厮守终生。
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是生活中的精神支柱,是温馨浪漫的温柔,是甜蜜快乐的幸福。
爱情像光火花样绚丽,也想光火花样容易熄灭。
爱情的本质是精神上的。
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柏拉图式恋爱,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最早由Marsilia Ficin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式的爱情为我们很好的阐释了爱情的真正含义,启示着我们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时刻铭记不能被物欲蒙蔽了双眼。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美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体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的社会化的衍生物,而把繁殖的欲望降低为最低的需要。
柏拉图式的爱情观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
站在爱人旁边,静静的付出,默默地守候。
不奢望走进或是拥有,即使知道最终不会有什么结果,也仍然坚定的坚持着。
这注定将是一个悲剧的结局,留下的只是无尽的回忆,浪漫却极不现实。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纯精神的爱情观。
追求心灵的沟通,摒弃心中肉欲的强烈需求,追求的只是精神上的愉悦。
他认为真正的爱情是持之以恒的情感,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
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在他的理论中,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是平等的。
爱情是平等的,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的,同时也需要你无怨无悔的爱着所爱的人。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完美的爱情观。
在你的意念里他对你而言是毫无瑕疵的、生动而完美,唯一永恒的。
他或许不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但永远活在你的心里。
大家口中常说的“柏拉图式恋爱”到底是什么?

大家口中常说的“柏拉图式恋爱”到底是什么?我们常常会听到:你这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吧?柏拉图可你是否真的了解“柏拉图式恋爱”?柏拉图的《会饮篇》中有一个关于爱情的辩论会饮篇一人说,爱神卡洛斯就代表爱情由混沌中诞生的爱神卡洛斯是宙斯与爱与美之神的儿子,是欲望的化身。
卡洛斯是爱情与欲望的统一体,那么爱情里一定是带有欲望的。
另一人说,阴阳人能代表爱情从前世界有三种人:男人、女人、阴阳人。
所有人都是圆球,生有两幅面孔,两对眼睛,两对耳朵,两个鼻子两张嘴,身上长着四只手四只脚,走路的时候可以上下左右摇摆,前后游移。
但是宙斯将三种人都一分为二,以削弱他们的力量。
四脚兽凡是男人、女人被截开的都变成了同性恋者,而阴阳人被截开的变成了异性恋者。
他们思恋着对方,渴望再次聚合。
当他们相遇,就会发生爱情,但他们只能彼此相爱,不能融合在一起。
人生来是不完善的,而渴望完善、渴望灵魂的交流,渴望与旗鼓相当的同类进行互补,而这就是爱。
第三个人却反驳说:卡洛斯是娇嫩的。
不在地上行走,也不在头脑上行走,却在最柔软的心上行走,而且只在心态软的人心上行走,所以有爱的人总是心肠太软。
但是爱神并不娇气,而是正义、勇敢、智慧、尽善尽美的。
苏格拉底最终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道出对爱情的理解:爱不是尽善尽美,爱神卡洛斯的性格和命运取决于的基因遗传。
爱神是富翁与女乞丐的后代。
由于母亲是乞丐,爱神是粗俗和贫乏的,卑微和低劣的,但由于父亲是富翁,爱神又是智慧和勇敢的,强壮和富有才华的。
所以爱神是两个极端特性的综合体,既不漂亮也不丑陋。
它本身就有所欠缺,所以才会去爱。
得到幸福是去爱一个人的终极目标。
但幸福往往是短暂的,人们渴望永恒,但生命有限。
于是人们通过生育获得永恒,这是隐藏在爱情下的真实动机。
人们歌颂爱,是为了给永久占有幸福寻求理由。
永恒为了永恒的幸福,人类渴望繁衍和生育,生育有肉体和心灵两种。
肉体的生育会产生官能世界的物体。
心灵的生育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生育,它可以创作诗歌、谱写音乐。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什么样子
柏拉图式的爱情,本质上就是追求精神恋爱,肉体交流不是说绝对禁止,只是说这是一种超越肉体,超越原始欲望,的一种更为契合的爱情。
“灵魂伴侣”这个词,可能在我们这个时代会越来越多人关注,时代也更加开放,人们对于自我的追求可能会更加重要,毕竟我们可能不再那么被某些世俗的眼光所拘束了。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所有感官能感受到的东西都不是最真实的,这些东西都会变化,唯有理性的存在才是最真实,亘古不变的。
所以他极其崇尚理性,然而他的爱情观念却被很多人过度解读,其实理解起来很简单的~
大致意思是,他觉得以肉体为主的爱情是不靠谱的,无法长存延续下去的。
只有来自精神的爱情,彼此爱着的对方的灵魂不会改变。
这个肉体不是单指肉欲,还有相貌,性别,家境,外在的一切等等,总会发生改变的东西。
比如爱人老了,或者毁容了,家道中落等等,大多数爱情都会因此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而柏拉图式的爱,便不会如此,它不会受到任何客观条件的影响。
《会饮篇》:人的肉体是可朽的,唯有精神不朽。
总的来说,柏拉图式爱情就是一种达到任何客观条件都无法影响,肉体已经不再重要的爱情。
这样的爱情极其罕见,所以才被称为理想的爱情模式啊。
灵魂与灵魂的交流,自然不会局限于一具躯体,(什么年龄,性别都完全不重要了)这是真正值得被颂扬的爱情。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是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所提出的一种理念,它强调爱情的精神和心灵层面,超越了肉体和感官的欲望,追求关于美、善和真理的完美形式。
在柏拉图看来,人们的爱情应当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无私的追求。
他认为人们的内心拥有一种对美的追求,从而能够追寻到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认为,人们之间的爱情关系应当是互相扶助、共同追求美和善的关系,而非仅仅满足感官欲望和情感需求。
在《饭匙》一书中,柏拉图通过对话的方式描述了一种纯粹的爱情观念。
他认为,人们在感性层面上的爱情只是对真正爱情的模糊影像,而真正的爱情是追寻美和善的过程。
他认为,人们对他人的爱应当超越个人欲望,而是一种奉献和追求他人的精神。
这种爱情是一种向上的力量,能够引导人们走向真理、智慧和完美的境地。
因此,柏拉图式爱情强调了爱情的精神层面,追求的是对美、善、真理的追寻和追求,超越了单纯的感官欲望,提倡爱的奉献和追求他人的精神。
柏拉图式爱情

男女平等爱情观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 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 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在观念世界里, 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 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 “雨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 奢侈。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男 女双方都是平等的。
自 由 的 爱 情 观
427 347
那么,究竟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 呢?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而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 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柏拉图著书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表述说, 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 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 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 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 合。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 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 《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 瑞斯(Ira· 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 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 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 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 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 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而美国的社会学者对“柏拉图式的爱情”是只有神交的“纯爱情”,还是虽有 形交却偏重神交的高雅爱情,也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 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他说,对活得高尚的男人来说,指导他行为的不是血缘, 不是荣誉,不是财富,而是爱情。世上再也没有一种情感像爱情那样深植人心。一 个处在热恋中的人假如作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被他的父亲、朋友或别的什么人看见, 都不会像被自己的恋人看见那样,使他顿时苍白失色。 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柏拉图的性爱论是什么?

柏拉图的性爱论是什么?通常有人会说,不如我们来一场“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吧。
为什么大家在探讨精神层面的爱情时,会想到柏拉图呢?柏拉图的恋爱主张到底是什么呢?柏拉图式的恋爱“柏拉图式的恋爱”这个说法,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巴尔德沙尔·卡斯诺提创立的成语而来的,是指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彼此吸引,是精神层面的爱慕和交流,刨除了身体层面或者说肉欲层面的交流。
在近代的文艺作品中,“柏拉图式的恋爱”也被阐释出了更多的内涵。
例如,恋爱不仅可以超越性别、年龄、空间和时间,甚至可以发生在两个种群相异的世界。
但“柏拉图式的恋爱”就是大家理解的精神恋爱吗?可以说,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以对话的形式被记载下来的。
《会饮篇》(柏拉图最为著名的对话录之一)集中表达了柏拉图的爱情观,里面的故事很生动,情节流畅且语言优美。
要了解柏拉图的爱情观,可以从这本对话集切入。
《会饮篇》△安瑟尔姆·费尔巴哈画作《柏拉图之会饮篇》在书中,柏拉图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次酒会,这是一次赞美爱与美的宴会,参与宴会的人有悲剧作家阿伽松、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歌者和女祭司鲍萨尼亚、辩论派哲学家斐德罗及苏格拉底等人。
在这个酒会上面,有一个环节就是每个人轮流讲述自己对爱欲的体验思考,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斐德罗首先是辩论派哲学家斐德罗发表了关于爱神卡洛斯的论说。
在世界混沌之初诞生的爱神卡洛斯,是开天辟地以来最古老的神,同时也是天地间伟大欲望的化身。
卡洛斯,代表着爱情与欲望的统一体。
爱神是最古老最可爱的神,是万物之源,是人类幸福的策源地。
总之,斐罗德的观点很简单,就是爱情至上。
他的发言中充满着对爱情的颂扬。
鲍萨尼亚紧接着发言的是歌者和女祭司鲍萨尼亚,她没有像斐德罗那样一味歌颂爱神,而是很“辩证”地将爱神一分为二,说爱神原本是两个,一个是属天的卡洛斯——爱恋被爱者的灵魂,一个是属民的卡洛斯——爱恋被爱者的身体。
也就是说,这两个爱神,一个是高尚的,一个是世俗的;一个是年长的,一个是年幼的;一个渴望爱肉身爱凡胎,一个渴望爱智慧爱勇敢;一个渴望女子又渴望青年男子,一个却更加偏爱于男子。
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什么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柏拉图式恋爱一直是精神恋爱的同义语。
小时候不知道它的来源,后来才知道柏拉图最初是在讲同性之间的爱情:在古希腊,同性之爱一度是社会的普遍实践,每一位少年都会有一个成年男子做他的导师,传授格斗技能,文化知识,同时是他的性伴,这男子被称为“爱者”,少年被称为“被爱者”。
柏拉图式爱情后来被演绎为精神恋爱的话语,其实是对爱者的规劝,劝他们在爱少年的时候,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少年的精神成长,而不要过多沉溺于肉体的欲望。
不管柏拉图的原意是什么,精神恋爱的概念就这样扩散开来,传承下来,成为一个美好的人类实践。
在爱情的千姿百态当中,精神恋爱这样一朵奇葩也偶有发生,迎风怒放。
精神恋爱的发生往往是因为爱情在肉体上无法实现。
或者由于地理原因,或者由于身体条件,或者由于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爱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只好转向精神。
而正是由于其纯精神非物质的性质,这爱显得更加纯净,更加纯粹,更加自由奔放,更富于诗意。
并不是说,掺杂了肉体欲望的爱就不纯净,不美好,应当说,当爱情发生时,灵与肉的结合才是圆满的。
精神之爱其实是一种残缺之爱,是一种遗憾之爱。
但是,也正因为其残缺和遗憾,而显得更加凄美,更加自由。
灵肉结合之爱像薛宝钗,标致,圆熟;精神之爱像林黛玉,惊艳,有病态之美。
愿意陷入精神之爱,细细咀嚼其中的美与自由的味道。
柏拉图式爱情

男女平等爱情观
•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男女平等的爱情
观。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 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 勉强的,即无怨பைடு நூலகம்悔地爱你所喜爱的 人。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 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 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雨 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 奢侈。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 男女双方都是平等的。
纯精神爱情观
•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纯精神的爱情观。追求心灵
的沟通。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 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美幻的);而当灵魂被 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 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 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 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 是因为人的本性中,美好而又道德的人性强于兽 性。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惟有时 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 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之间。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不成熟
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
标准,以上两位童鞋的爱情因为缺乏承诺而
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爱是创
是“伪爱”。莎伦 布雷姆在《爱情心理学》
造,"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爱是成长,
中说,亲密关系包含了解、关系、依赖、相
让彼此成长为越来越美好的人;爱是一种理
要。
•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
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 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 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 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 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 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 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 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恋爱观

1.柏拉图说:若爱,就深爱,放弃,请彻底,我们不是暧昧的人,玩不起那玩意1.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柏拉图说:既然爱,为什么不说出口,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3.柏拉图说: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会拥有,拥有一个人就一定要好好去爱她。
4.柏拉图说:我们的生活有太多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5.柏拉图说:人生不止,寂寞不已。
寂寞人生爱无休,寂寞是爱永远的主题.我和我的影子独处.它说它有悄悄话想跟我说.它说它很想念你,原来,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6.柏拉图说: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底慢慢模糊。
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的成全。
7.柏拉图说:相爱是种感觉,当这种感觉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勉强自己,这叫责任!分手是种勇气!当这种勇气已经不在时,我却还在鼓励自己,这叫悲壮.8.柏拉图说: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就像是流星,瞬间迸发出令人羡慕的火花,却注定只是匆匆而过.9.柏拉图说: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爱,无谓压抑自己。
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它得到了满足。
10.柏拉图说:所谓花心,就是有了爱情和面包,还想吃蛋糕的心情;所谓外遇,就是潜出围城,跌入陷阱;所谓浪漫,就是帮老婆买包心菜时,还会顺手带回一支玫瑰花;所谓厨房,就是结婚时红地毯通向的正前方……11.柏拉图说: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以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12.柏拉图说: 第一次哭是因为你不在,第一次笑是因为遇到你,第一次笑着流泪是因为不能拥有你13.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柏拉图说:如果爱上,就不要轻易放过机会。
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

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有很多人都想谈一场柏拉图式的爱情,但是往往遇不到那个人。
也有很多网友好奇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这话题吧,看看大家喜不喜欢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大家都是知道柏拉图是西方的一个哲学家,柏拉图式爱情就是用他命名的。
柏拉图式爱情,也可以被称为是精神恋爱,就是注重精神上的交流,不掺杂肉体的恋爱方式。
在15世纪的时候,柏拉图式爱情被提出来,柏拉图式爱情和苏格拉底式爱情比较像,都是注重精神方面,不注重肉体方面。
柏拉图式爱情就是如果两个人应该肉体才在一起,这样的爱情是不纯洁的,玷污了爱情这个词汇。
爱情就应该是纯洁的,从精神谈恋爱,这才是两个人灵魂的结合,才是最纯洁的爱情。
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柏拉图式恋爱就是追求精神恋爱,但并不是完全禁止肉体的交流。
如果想谈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
不仅是精神上的考验,更是身体上的考验。
首先就是两个人要有自己的空间,就是不要束缚对方,不要干涉对方的自由,整天管着对方。
要给彼此足够的信任,不要占有欲太强。
再者两个人要有合适的三观,有聊不完的话题,生活品味要一样。
而且两人的想法一致,就算不一致能够有妥善的处理办法,精神层面一致。
其次两个人在一起会有安全感,虽然平平淡淡但是过的很开心。
不会经常想起对方,但是自己不舒服,或者很累的时候,对方会给足够的帮助,知道有对方的地方才是家。
最后要愿意为了对方,做一些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两个人之间相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精神方面越来越富裕,哪怕身处异地,也不会分离。
柏拉图式爱情虽然存在,但是也特别少。
毕竟在这个开放的社会,柏拉图式爱情太难存在了。
那么大家喜不喜欢柏拉图式爱情呢?想不想来一场柏拉图式恋爱呢?以上就是柏拉图式爱情什么意思柏拉图式恋爱怎么谈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帮助到你。
何谓“柏拉图式爱情”?

何谓“柏拉图式爱情”?何谓“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认为自己是绝对的爱情专家。
在他的各种著作里,他借别人之口甚至自己称赞自己是爱情大师,精通情事,掌握爱的技艺。
[详细]嘉宾:先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整理:王姝蕲李丹琳【编者按】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二十年,于腾讯书院举办系列学术讲座,第二讲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先刚讲述《何谓“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是现代人非常熟悉的词语,常人一般将其等同于“精神恋爱”。
先刚教授通过细读柏拉图的文本,一一指正人们对“柏拉图式爱情”的误解。
以下为讲座部分实录。
先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柏拉图讨论的基本上是男同性恋柏拉图认为自己是爱情专家爱情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在人类生活当中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对于这个题材,诗人、作家是最拿手的,他们最愿意对其进行描写和刻画,在无数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已经见证了很多的爱情现象。
很多人不知道,哲学家对“爱情”也做过很多研究,比如柏拉图、斯宾诺莎、叔本华等等都很喜欢谈论这个问题。
那么哲学家谈爱情和诗人、文学家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对于爱情这个东西,诗人是知其然,但是哲学家可能是知其所以然:人类为什么要有爱情?爱情的本质是什么?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对于这个问题非常自负,他认为自己是绝对的爱情专家。
在他的各种著作里面,他借自己和别人的口来称赞自己,说自己是爱情大师,精通情事,掌握了爱的技艺。
甚至说,其他别的都不懂,唯一懂的就是爱情方面的事情,可见他在这方面的自负。
从各种记载来看,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按照学界的看法,是柏拉图按照自己理论思想营造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苏格拉底就是柏拉图本人。
在古希腊语里面,“爱情”这个词演化出了一个主动词和一个被动词,我们一般把主动词翻译成“爱人”,被动词翻译成“情人”,顾名思义,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的。
苏格拉底拥有无数的爱情和情人,证明了他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成功。
什么是柏拉图式恋爱

什么是柏拉图式恋爱
柏拉图式爱情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的爱情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可以称为精神上的爱情。
它指的是追求精神上的交流,拒绝性生活和肉欲,一种理性而纯粹的爱情。
通常指一方残疾或无法用肢体表达感情的两个人。
柏拉图式爱情这个概念最早是由马尔西利奥·费奇诺在15世纪提出的,主要是为了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
柏拉图式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当时的希腊学者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异性之间的婚姻只是为了建构整个社会。
当时希腊社会的同性之爱已经成为风气,所以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同性之间的爱情。
现在柏拉图式的爱情被认为是描述异性之间精神上的爱情。
更多的是两个人的精神交流,停留在精神层面。
柏拉图式的恋爱观
柏拉图式爱情的观点主要有5点,即理想式的爱情观、纯精神爱情、男女平等的爱情观、完美的爱情观、自由的爱情观。
理想式的爱情观,指的是一种浪漫的,过于理想而无法实现的爱情观;纯精神爱情,指的是纯粹的精神恋爱,没有肉体的爱情;完美的爱情观,指的在这个世上有且只有一个人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你对他而言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认为理想式的爱情观和纯精神爱情是柏拉图式爱情的精髓,其实这两个观点都不是真
正的柏拉图爱情观;真正的柏拉图爱情观是男女平等的爱情观和完美的爱情观。
柏拉图式的爱情的弊端

柏拉图式的爱情的弊端
简介:柏拉图式爱情,也称为精神恋爱,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式爱情根植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同性恋爱风尚。
哲学界对爱情的定义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责任、义务等等这些充满人类理性光芒的社会化的衍生物。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
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恋爱是什么意思?
柏拉图式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爱情观,追求心灵沟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指追求精神上而非肉体的恋爱。
柏拉图式爱情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与苏格拉底式爱情是同义词。
柏拉图式爱情根植于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同性恋爱风尚。
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的爱情主要是指成年男子与美少年之间的爱情,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相关。
希腊学者认为同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属天的爱情,异性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社会的建构。
而现今柏拉图式爱情已经进一步延伸含义,成为精神爱情。
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
北大哲学系教授先刚也提出:柏拉图在谈论爱情时,如果不是全部,那也绝大多数都是指同性恋,尤其是指成年男子与少年男子之间的爱情。
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
这就是柏拉图偏重同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
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经年累月的发展和认识之后,人们对柏拉图式的爱情的含义的理解也拓宽了最初的理解内核,已经外延为一种追求精神上而非肉体的恋爱。
“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由来

“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由来(在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柏拉图”离我们有多远。
年初时曾看到下面这篇文章就保存了下来,这两天又看到了。
)所谓“柏拉图式的爱情”的要旨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柏拉图式的爱情,不是所谓纯粹的精神恋爱——没有任何肉体接触的纯浪漫情怀,而是指“身体爱欲与灵魂爱欲”的统一,或“身心合一者”。
2、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强调爱情高于性(“爱欲”高于“快感”)。
3、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暗示着性与爱情(像“属民的爱若斯”)、爱情与婚姻(像“凭灵魂生育”;“身体方面的生育欲”)、性与婚姻(像“男童恋”)的可分离性(或功能独立性)。
4、柏拉图式的爱情,又不过是通过爱慕一个又一个美的身体而追求“美本身”(“美的理念”)的一种永无止境的“理想”。
换句强势的语气(口吻)说,柏拉图式的爱情是指,爱情说到底是属于理想世界(“理念世界”)的东西,在现实(世俗)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第4个要旨可视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之精髓或实质。
理解这一点有一定难度。
菲奇诺(Marsilio Ficino,1433—1499)是15世纪意大利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一生致力于对柏拉图著作和柏拉图学派著作的翻译和解释,并促成了“佛罗伦萨柏拉图主义的文艺复兴”。
他最先对柏拉图的《会饮》作了系统的解读,写有专著《柏拉图〈会饮〉的评论》(Commentairesurle Banquetde Platon)。
他在这本书中正式使用了“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爱情”(Spiritualor Platonic Love)这一术语。
菲奇诺在书中阐明,柏拉图的思想是最崇高的“精神显现”之一(他的“理念”学说正是这种精神显现),只有基督教的真理能超过它。
更为重要的是,柏拉图和基督教关于“爱”的概念可以并行不悖:人类的“爱”(和“友谊”)的最高形式,就是最后以人对上帝的爱为基础的神交。
一般认为,从16世纪起,这种“精神的或柏拉图式的”关于爱的理论,就在诗歌和文学中占统治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灵魂学说以及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物质是流动的,是无机的。
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型”却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
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
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型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型论:
假设有些人住在地下的洞穴中。
他们背向洞口,坐在地上,手脚都被绑着,因此他们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
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堵高墙,墙后面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过,手中举着各种不同形状的人偶,由于人偶高过墙头,同时墙与洞穴间还有一把火炬,因此它们在洞穴的后壁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
在这种情况下,穴中居民所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种“皮影戏”。
他们自出生以来就像这样坐着,因此他们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便只有这些影子了。
再假设有一个穴居人设法挣脱了他的锁链。
他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洞壁上的这些影子从何而来?你想:如果他一转身,看到墙头上高举着的人偶时,会有何反应?首先,强烈的火光会照得他睁不开眼睛,人偶的鲜明形状也会使他大感惊讶,因为他过去看到的都只是这些人偶的影子而已。
如果他想办法爬过墙,越过火炬,进入外面的世界,他会更加惊讶。
在揉揉眼睛后,他会深受万物之美的感动。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色彩与清楚的形体。
他看到了真正的动物与花朵,而不是洞穴里那些贫乏的影子。
不过即使到了现在,他仍会问自己这些动物与花朵从何而来?然后他会看到天空中的大阳,并悟出这就是将生命赋予那些花朵与动物的源头,就像火光造就出影子一般。
这个穴居人如获至宝。
他原本大可以从此奔向乡间,为自己新获的自由而欢欣雀跃,但他却想到那些仍然留在洞里的人,于是他回到洞中,试图说服其他的穴居人,使他们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只不过是“真实”事物的闪烁影像罢了。
然而他们不相信他,并指着洞壁说除了他们所见的影子之外,世间再也没有其他事物了。
最后,他们把那个人杀了。
柏拉图借着这个洞穴神话,想要说明哲学家是如何从影子般的影像出发,追寻自然界所有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
这当中,他也许曾想到苏格拉底,因为后者同样是因为推翻了“穴居人”传统的观念。
并试图照亮他们追寻真知的道路而遭到杀害。
这个神话说明了苏格拉底的勇气与他的为人导师的责任感。
柏拉图想说的是: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与“理型”世界的关系。
他的意思并非说大自然是黑暗、无趣的,而是说,比起鲜明清楚的“理型”世界来,它就显得黑暗而平淡。
同样的,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也不是单调无趣的,但再怎么说它也只是一张照片而已。
这样的理论用在人类身上,我们不难得出:
肉体不过是“理型”的灵魂在感官世界短暂的表现,只有理型的灵魂才是永恒的。
柏拉图因此将人类分为感官的肉体和“理型”的灵魂。
肉体与灵魂共同产生了人类。
(甚至柏拉图的弟子将人死之后失去灵魂的尸体与没有失去灵魂的活体进行称量比重,得出的结论是重量轻了21g,也就是说灵魂是存在的,并且它的重量是21g。
)因此这样的理性论观点,同样被引用到柏拉图对于爱情的学说之中。
逐渐演变为
柏拉图式的爱情:
人们总是希望你我之间爱情能够永恒,而你我是由2个感官的肉体以及两个理型的灵魂组成的。
肉体不过是“理型”的灵魂在感官世界短暂的表现,只有理型的灵魂才是永恒的。
你我感官的肉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死亡,他们是短暂的表现。
而你我能够永恒的只有理型层面的灵魂。
肉体的爱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
而灵魂的爱是纯洁的,是纯粹的。
这两种类型的爱情是相对立的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并希望能够得到永远的爱情时,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柏拉图认为人们出生之前和死后都在理型灵魂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现实的感官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
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
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自己的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
而且, 在理型灵魂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
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你/你。
因此,柏拉图认为,一个人的真爱只可能有一个。
这是最理论的状态。
以下为网络摘录部分
柏拉图式的爱情
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
静静的付出,默默的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
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
却仍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原因,
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局;
最后
也只能是一条在远处守候的平行线;
只留下回忆中,美好的片段,
当作永恒!!
柏拉图式爱情往往是这种似乎永远不会有交点的爱情,但只有这样的,不在感官世界存在的,只存在于理型灵魂世界的不能达到的爱情才是永恒。
时间的一切总是循环不已,唯有幻想才永葆青春年少;只有那些从未出现过的东西,才会永远不衰老!
幻想是柏拉图爱情的最终实现途径。
----------------------------------------------------------------
引用申明:洞穴比喻部分摘自乔德坦·贾德所著《苏菲的世界》中论述柏拉图的章节,其余由柏林爱乐乐团自行编写。
如有错误,欢迎辩论。
拉斐尔(Raphael Santi,1483--1520) 雅典学院,中间2人为柏拉图(手指天空)与亚里士多德(手指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