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恋爱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灵魂学说以及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物质是流动的,是无机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型”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型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型论:
假设有些人住在地下的洞穴中。他们背向洞口,坐在地上,手脚都被绑着,因此他们只能看到洞穴的后壁。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堵高墙,墙后面有一些人形的生物走过,手中举着各种不同形状的人偶,由于人偶高过墙头,同时墙与洞穴间还有一把火炬,因此它们在洞穴的后壁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在这种情况下,穴中居民所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种“皮影戏”。他们自出生以来就像这样坐着,因此他们认为世间唯一存在的便只有这些影子了。
再假设有一个穴居人设法挣脱了他的锁链。他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洞壁上的这些影子从何而来?你想:如果他一转身,看到墙头上高举着的人偶时,会有何反应?首先,强烈的火光会照得他睁不开眼睛,人偶的鲜明形状也会使他大感惊讶,因为他过去看到的都只是这些人偶的影子而已。如果他想办法爬过墙,越过火炬,进入外面的世界,他会更加惊讶。在揉揉眼睛后,他会深受万物之美的感动。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色彩与清楚的形体。他看到了真正的动物与花朵,而不是洞穴里那些贫乏的影子。不过即使到了现在,他仍会问自己这些动物与花朵从何而来?然后他会看到天空中的大阳,并悟出这就是将生命赋予那些花朵与动物的源头,就像火光造就出影子一般。
这个穴居人如获至宝。他原本大可以从此奔向乡间,为自己新获的自由而欢欣雀跃,但他却想到那些仍然留在洞里的人,于是他回到洞中,试图说服其他的穴居人,使他们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只不过是“真实”事物的闪烁影像罢了。然而他们不相信他,并指着洞壁说除了他们所见的影子之外,世间再也没有其他事物了。最后,他们把那个人杀了。
柏拉图借着这个洞穴神话,想要说明哲学家是如何从影子般的影像出发,追寻自然界所有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这当中,他也许曾想到苏格拉底,因为后者同样是因为推翻了“穴居人”传统的观念。并试图照亮他们追寻真知的道路而遭到杀害。这个神话说明了苏格拉底的勇气与他的为人导师的责任感。
柏拉图想说的是: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就像是自然世界的形式与“理型”世界的关系。他的意思并非说大自然是黑暗、无趣的,而是说,比起鲜明清楚的“理型”世界来,它就显得黑暗而平淡。同样的,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也不是单调无趣的,但再怎么说它也只是一张照片而已。
这样的理论用在人类身上,我们不难得出:
肉体不过是“理型”的灵魂在感官世界短暂的表现,只有理型的灵魂才是永恒的。
柏拉图因此将人类分为感官的肉体和“理型”的灵魂。肉体与灵魂共同产生了人类。(甚至柏拉图的弟子将人死之后失去灵魂的尸体与没有失去灵魂的活体进行称量比重,得出的结论是重量轻了21g,也就是说灵魂是存在的,并且它的重量是21g。)因此这样的理性论观点,同样被引用到柏拉图对于爱情的学说之中。逐渐演变为
柏拉图式的爱情:
人们总是希望你我之间爱情能够永恒,而你我是由2个感官的肉体以及两个理型的灵魂组成的。肉体不过是“理型”的灵魂在感官世界短暂的表现,只有理型的灵魂才是永恒的。你我感官的肉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死亡,他们是短暂的表现。而你我能够永恒的只有理型层面的灵魂。
肉体的爱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而灵魂的爱是纯洁的,是纯粹的。这两种类型的爱情是相对立的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并希望能够得到永远的爱情时,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柏拉图认为人们出生之前和死后都在理型灵魂世界, 在那里, 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 到了这现实的感官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 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
在他的理论中, 没有自己的那一半是比较重要的, 所以, 男女是平等的。而且, 在理型灵魂世界的你(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 也正在寻找着你/你。
因此,柏拉图认为,一个人的真爱只可能有一个。这是最理论的状态。
以下为网络摘录部分
柏拉图式的爱情
只是站在爱人的身边;
静静的付出,默默的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
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
却仍然执迷不悔,也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原因,
注定了它悲剧的结局;
最后
也只能是一条在远处守候的平行线;
只留下回忆中,美好的片段,
当作永恒!!
柏拉图式爱情往往是这种似乎永远不会有交点的爱情,但只有这样的,不在感官世界存在的,只存在于理型灵魂世界的不能达到的爱情才是永恒。
时间的一切总是循环不已,唯有幻想才永葆青春年少;只有那些从未出现过的东西,才会永远不衰老!
幻想是柏拉图爱情的最终实现途径。
----------------------------------------------------------------
引用申明:洞穴比喻部分摘自乔德坦·贾德所著《苏菲的世界》中论述柏拉图的章节,其余由柏林爱乐乐团自行编写。如有错误,欢迎辩论。
拉斐尔(Raphael Santi,1483--1520) 雅典学院,中间2人为柏拉图(手指天空)与亚里士多德(手指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