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
药王孙思邈名方:独活寄生汤,既补肝肾气血,又除骨间湿气
药王孙思邈名方:独活寄生汤,既补肝肾气血,又除骨间湿气气血是生命的动力和燃料,肝肾是发力与点火的场所,哪一样弱了都会令身体不爽。
而若风寒湿邪于不经意间入侵,长期滞留于经络关节,令肢体尤其是腰腿疼痛或麻木,便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并累及肝肾。
于是,人体动力不足,燃料不足,发力与点火的工作进行得有一搭没一搭,支撑肢体与行动的腰腿更是难受的只能以痛来表达。
此种症状,属正气虚弱邪气旺盛,治宜扶正与祛邪兼顾,既祛散风寒湿邪,又补益肝肾气血。
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独活寄生汤,正是主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以致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日久不愈的常用方。
由于气血耗伤,影响心血的运行,肺气的肃降,故心悸气短。
故此症以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独活寄生汤组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方中既有健脾益气之良将:人参、茯苓、甘草。
又有补血和血之良将:当归,川芎,芍药,干地黄。
还有补肝肾之良将:牛膝、杜仲、桑寄生。
亦有祛风寒湿邪之大将:独活、秦艽、防风、细辛。
前两组大将再熟悉不过。
第一组是补气祖方四君子汤去掉白术,第二组是补血组方四物汤的熟地黄换成了干地黄。
干地黄便是生地黄,清热凉血,滋阴生津。
这是为了药方的大方向而作出的调整。
在攻伐风寒湿之战中,独活等大将大都辛散苦温燥湿,燥湿利水的白术便显得画蛇添足,滋腻之熟地黄也显得温情黏乎。
于是药王大手一挥作减法,让补气活血的队伍更能适应本战场。
且两个组方中的白芍与甘草相遇,还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
战场开战的根源,是风寒湿邪入侵,且病位在腰腿,于是长于祛这三邪,且善于往下走的独活担起了重任,用量最大。
其性辛散苦燥,微温能通,解表力缓,长于祛风湿,善于往里往下走通行气血,散藏在身体内部的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疏导腰膝与腿足的风寒湿邪,麻木疼痛等。
是治风湿麻木疼痛之要药,凡风寒湿痹,无论新久,均可应用。
千古名方 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 祛风湿止痹痛
千古名方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唐朝就是个人才辈出得年代,孙思邈就就是一位伟大得医药学家,其撰著得《千金要方》更就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运用《千金方》,诸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等,尤其就是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腰腿痛中作为首选方剂,疗效卓著。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组成】独活三两(45g) 桑寄生(30g) 杜仲(30g) 牛膝(15g) 细辛(10g) 秦艽(12g) 茯苓(15g) 肉桂心(6g)防风(10g) 川芎(10g) 人参(10g) 甘草(10g) 当归(10g) 芍药(10g) 干地黄(15g)各二两。
本方就是治疗痹证得名方,也就是治疗腰痛得效方。
古人因没有现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得概念,故凡腰腿痛类证皆从宏观病机分析入手,采取有效方药治之,从而留下了独活寄生汤这首效方、凡就是腰腿痛病证,皆用此方验之,并不断地从药量上,药味上体会用方之妙,最后终于形成了用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得专方。
中医把上述现代疾病造成得腰腿痛大多归结于痹证一类、在《内经》中即有痹证得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在此明确指出,痹证得成因就是风、寒、湿三种邪气联合侵袭人体、湿邪得特点就是重着、黏滞,其致病特点就是缠绵难愈。
大致就是由于湿邪得这种致病特点,使痹证得治疗颇为棘手,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病程日久而不愈,特别就是遇到即将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或复发。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出自药王孙...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出自药王孙...
风湿名方《独活寄生汤》应用 :
出自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文量: 独活三两,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川芎,当归,干地黄,芍药,桂心,茯苓,杜仲,牛膝,人参,甘草各二两。
现代用法: 独活15,其它各10克。
功用 :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原方主治 :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痿软无力,畏寒喜温,心悸气短。
应用心得 : 本人临床应用独活寄生汤*通治*各种风湿痹证,均取得较好疗效。
随证加减效果更佳。
肩痹酸痛明显者加桑枝,片姜黄,威灵仙。
项强筋挛者加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
背后酸痛凉明显者加干姜。
腰痛明显者加狗脊,续断。
膝下明显者加巴戟天,仙茅,牛膝,千年健,地枫皮。
注: 细辛可用10克,一是因为目前国家控制严格正规皆以根须入药,毒性比全草小很多。
二是汤剂用量要比丸散大,小量很难取效(细辛不过钱指的是散剂)。
特加注释,希望不要以此做无必要的争
论。
千古名方: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
千古名方: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风湿类风湿——独活寄生汤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健康,风湿类风湿这个病相信大家都知道,——目前颈肩腰腿痛,老寒腿,风湿热,腰膝关节肿痛,非常常见的疾病。
那么今天我就从讲病历故事说起吧。
我从医这么多年,风湿类风湿患者接触非常多。
症状相信大家也都了解:腰疼,腿疼,有的膝关节疼,有的还游走性疼痛。
现在我们老百姓,有很多自我调理的办法,比如泡药酒啊,比如吃大、小活络丹等等。
可是效果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我仅举一个病例:有一次,有个病人40多岁,女的,来找我,说腰腿疼痛20年了,早晨疼的厉害,关节尚没有变形,另外,每天起夜很多次,怕冷明显,已经绝经了,瘦弱,诊察舌淡苔薄,脉细弱。
并且吃过很多种药物,一直没有改善。
经询问,以前治疗的时候,只要一提到腰腿痛,医生就开六味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加活血通络止疼的药物。
其实这个病人确实是风寒痹症,还有肾虚,但是我们现在有个误区,见肾虚就是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
其实大家看看这两个药的组成,就知道。
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肾阴虚的,症见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而金匮肾气丸,虽名为补阳,而且说明书里说阴虚有火禁用,可是金匮肾气丸只是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了两味超小剂量的附子肉桂,“微温少火”。
体现的是古代医家对阴阳互根互用的认识。
他们认为人体阴液充足,才能阳气旺盛,就像说,我们过日子,钱够多,一个人才可以志得意满,意气风发,活力四射。
这确实有一定道理,可是如果一个人意志消沉(风寒痹阻),要赚足够的钱,不一定那么容易(滋养肝肾之阴),反而给些鼓励和加油打气(温阳振奋阳气),让人立刻振奋起来,对他或许是更好的办法。
说明白点,金匮肾气丸虽然温肾阳,但力量是比较弱的,必须坚持服用比较久才能体现效果。
而对于内在阴寒很盛的病人而言,这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根据这个病人的情况,我开了一个小方子。
吃过5副以后,疼痛就有了缓解,手脚有了暖意,不那么怕冷了,我守方继进,再吃了10副巩固疗效,她怕冷的感觉基本改善了,寒湿痹症,首先要求得阳气来复,她身子一暖,疼痛感就基本缓解了,夜里起夜也少了,基本在一次左右。
【孙思邈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治风湿】
【孙思邈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治风湿】独活寄生汤方,记载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里处方:独活9克,寄生6克,杜仲6克,牛膝6克,细辛6克,秦艽6克,茯苓6克,桂心6克,防风6克,川芎6克,人参6克,甘草6克,当归6克,芍药6克,干地黄6克。
用于:风寒湿导致的风湿性头痛、风湿肩周炎、风湿关节炎、风湿腰痛、风湿坐骨神经痛、风湿老寒腿,小儿麻痹症中医认为,风湿头痛、风湿肩痛、风湿腰痛、风湿关节炎等等都是因为三种邪气入侵导致的:风邪、寒邪、湿邪。
久病必淤,邪气入侵久了必然会导致经络血脉不通,所以再加一个淤血。
寒气是怎么进入身体的呢?比如天冷了没添加衣物,外面刮风下雨没有及时避开,晚上睡觉忘记关空调,大冬天的洗冷水澡,在冷库里工作等等,这些都可能让寒邪悄悄进入你的身体。
这个方子里祛寒(风湿)的有哪些药呢?首推细辛,细而辛烈,还有一股浓烈的芳香,能够快速打开你的皮毛,把身体里面的寒气逼出去,其力度不亚于解表的麻黄。
祛寒(风湿)的还有肉桂心,肉桂可以强壮一身的阳气,尤其善于补充命门之火,命门之火一足就会鼓动全身的阳气去祛寒(风湿)。
那些手脚很暖和的老年人通常都会长寿,因为他们的命门之火很充足,也不会得风湿病。
祛寒(风湿)的还有独活。
重点来聊聊这个独活。
独活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方子都是用它命名的,可见其重要性。
独活性温,是风湿圣药,这么说吧,凡是治疗风湿病的方子几乎都有它的影子。
独活不仅祛寒,还肩负祛风祛湿的重任,真可谓能者多劳啊。
中医认为,风湿头痛、风湿肩痛、风湿腰痛、风湿关节炎等等都是因为三种邪气入侵导致的:风邪、寒邪、湿邪。
久病必淤,邪气入侵久了必然会导致经络血脉不通,所以再加一个淤血。
寒气是怎么进入身体的呢?比如天冷了没添加衣物,外面刮风下雨没有及时避开,晚上睡觉忘记关空调,大冬天的洗冷水澡,在冷库里工作等等,这些都可能让寒邪悄悄进入你的身体。
这个方子里祛寒(风湿)的有哪些药呢?首推细辛,细而辛烈,还有一股浓烈的芳香,能够快速打开你的皮毛,把身体里面的寒气逼出去,其力度不亚于解表的麻黄。
千古名方 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 祛风湿止痹痛
千古名圆唐代孙思邈独活寄死汤祛风干止痹痛之阳早格格创做唐往是部分才辈出的年代,孙思邈便是一位伟大的医药教家,其撰著的《千金要圆》更是家喻户晓,家喻户晓.后世医家正在临床上使用《千金圆》,诸如温胆汤、犀角天黄汤等,更加是独活寄死汤,正在治疗腰腿痛中动做尾选圆剂,疗效卓著.独活寄死汤根源于《备慢千金要圆》本文如下:妇腰背痛者,皆由肾气健壮,卧热干天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进足膝为偏偏枯、热痹、缓强痛沉,或者腰痛、挛足沉痹,宜慢服此圆.【功能主治】祛风干,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二盈,气血缺乏,风热干邪中侵,腰膝热痛,酸沉无力,伸伸不利,或者麻木偏偏枯,热痹日暂不愈.现用于缓性闭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缺乏,气血二盈者.【组成】独活三二 (45g) 桑寄死(30g) 杜仲(30g) 牛膝(15g) 细辛(10g) 秦艽(12g) 茯苓(15g) 肉桂心(6g) 防风(10g) 川芎(10g) 人参(10g) 苦草(10g) 当归 (10g) 芍药 (10g) 搞天黄(15g)各二二.本圆是治疗痹证的名圆,也是治疗腰痛的效圆.昔人果不新颖风干性闭节炎、类风干闭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超过症、强曲性脊柱炎、腰椎骨量删死等徐病的观念,故通常腰腿痛类证皆从宏瞅病机分解进脚,采取灵验圆药治之,进而留住了独活寄死汤那尾效圆.通常是腰腿痛病证,皆用此圆验之,本去不竭天从药量上,药味上体验用圆之妙,末尾毕竟产死了用独活寄死汤治腰腿痛的博圆.中医把上述新颖徐病制成的腰腿痛大多归纳于痹证一类.正在《内经》中即有痹证的叙述:“风热干三气纯至,合而为痹也.其民风胜者为止痹,热气胜者为痛痹,干气胜者为著痹也.”正在此精确指出,痹证的成果是风、热、干三种邪气共同侵蚀人体.干邪的特性是沉着、黏滞,其致病特性是缱绻易愈.大概是由于干邪的那种致病特性,使痹证的治疗颇为棘脚,病情时佳时坏,反复收火,大部分患者病程日暂而不愈,特天是逢到将要天气变更时,病情加沉或者复收.普遍认为病程日暂的徐病大多出现二个圆里的变证,一是暂病多真,一是暂病多瘀.暂病多真.分离痹证去瞅,病程日暂,其真多正在气血战净腑.由于本病的日暂,共时加上暂服祛风集热除干等温燥之品,大多出现气血的耗伤,进而引导气血二真证,所以正在治疗此类徐病时,要注意有无气血缺乏的情况.再者,病程日暂,由痹证初期的病正在“筋脉肉骨”乏及“净腑”.由于痹证属于筋骨病变,而“肾主骨”“肝主筋”,其乏及的净腑必定是肝取肾.肝取肾共居下焦而共源,所以正在治疗痹证日暂时,若睹肝肾缺乏者,必配伍补益肝肾之品.暂病多瘀.那种表里根源于叶天士“暂病进络”的瞅面.络即经络,经络是气血运止的通讲.暂病进络而气血通讲受阻,故睹瘀血之象.通过对付痹证日暂的分解,再去瞅一下本圆的组成:独活、桑寄死、细辛、秦艽、防风五药均能祛风集热除干止痛;桑寄死、杜仲、牛膝、肉桂心、搞天黄五药均能补益肝肾:茯苓、人参、苦草、川芎、当归、芍药、搞天黄,即古圆《八珍汤》去黑术,不妨补益气血;牛膝、川芎、当归三药均能活血.可睹本圆既能祛风集热除干,又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并能活血.取上头分解痹证日暂的病机相普遍.所以本圆主治的特性是:痹证日暂,肝肾缺乏,气血二真,经络瘀滞.其中,病程日暂是最客瞅的指征.此类痹证的证候表示有腰膝痛痛,闭节伸伸不利,或者麻木不仁,或者闭节变形,畏热喜温,或者陪随心悸气短,舌浓苔黑,脉细强或者细早等. 病症分解:风热干邪客于肢体闭节,气血运止不畅,故睹腰膝痛痛,暂则肢节伸伸不利,或者麻木不仁;肝肾缺乏,则睹腰膝痿硬;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由于本圆所含细辛,其止痛力强.独活、秦艽、杜仲、肉桂等均具备较明隐的止痛效率,所以本圆止痛效率隐著,对付于痹证的痛痛具备较强的缓解效率,进而具备隐著的近期疗效.别的,由于本圆中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等药物的配伍,只消辨证准确,本圆可少暂服用,以供标本共治,而具备较佳的近期疗效.【圆解】:圆中用独活、桑寄死祛风除干,养血战营,活络通痹为主药;牛膝、杜仲、死天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苦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衰,有帮于祛除风干;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热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热干邪.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瞅,扶正祛邪之剂.对付风热干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为时常使用灵验的圆剂.古圆基础药物组成:独活三钱 ( 9g ) 桑寄死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苦草当归芍药搞天黄各二钱 (各 6g )成果:祛风干,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证日暂,肝肾二真,气血缺乏证,腰膝痛痛,痿硬,肢节伸伸不利,或者麻木不仁,畏热喜温,心悸气短,舌浓苔黑,脉细强.临床应用:对付痹证风热干痹痛日暂体痛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黑、制草黑、黑花蛇、海风藤、川黑、千年健等,以通筋络,逐热干,活血止痛;热邪偏偏衰者,酌加附子、搞姜以温阳集热;干邪偏偏衰者,去天黄,酌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干消肿;正真不沉者,可减天黄、人参.本圆若去桑寄死,加黄芪、绝断,也能治疗风热干痹,补气真表的力量较强.主治气血二盈,体验热干而致的脊背痛痛、活动艰易等证.所以喊三痹汤,是一弛古代的体味良圆. 【药理】君独活少于祛下焦风热干邪,蠲痹止痛.┌防风、秦艽 ---- 祛风胜干.│臣┤肉桂 ---- 温里祛热,通利血脉.│└细辛 ---- 辛温收集,祛热止痛. ┌寄死、牛膝、杜仲 ----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佐┤当归、芍药、天黄、川芎 ---- 养血活血.│└人参、茯苓、苦草 ---- 补气健脾,扶帮浩气.使苦草 ---- 调战诸药.圆歌:独活寄死艽防辛,芎归天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干顽痹伸能伸.各家叙述 1.《医圆集解》:此足少阳、厥阳药也.独活、细辛进少阳,通血脉,偕秦艽、防风疏经降阳以祛风;桑寄死益气血,祛风干,偕杜仲、牛膝健骨强筋而固下;芎、归、芍、天所以活血而补阳;参、桂、苓、草所以益气而补阳.辛温以集之,苦温以补之,使血气足而风干除,则肝肾强而痹痛愈矣. 2.《千金圆衍义》:风性上止,得干沾滞,则留着于下,而为腰足痹沉,非独活、寄死无以疗之.辛、防、秦艽,独活之帮,牛膝、杜仲,寄死之佐,桂、苓、参、苦以补其气,芎、芍、天以滋其血,血气旺而痹着启矣. 3.《成便当读》:死天、牛膝、杜仲、寄死补肝益肾,壮骨强筋;归、芍、川芎战营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止风自灭也;参、苓、苦草,益气扶脾,又所谓祛邪先补正,正旺则邪自除也;然病果肝肾先真,其邪必乘真深进,故以独活、细辛之进肾经,能搜伏风,使除出门;桂心能进肝肾血分而祛热;秦艽、防风、为风药卒徒,周止肌表,且又风能胜干. 4. 《本草供真》:“桑寄死,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收主血,苦人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
古人的智慧,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帮助患者改善坐骨神经痛
古人的智慧,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帮助患者改善坐骨神经痛每一个中医人都有一个自己榜样,把这个人当做自己学医前进的力量,对于我来说,孙思邈就是我的榜样。
我在上大学时就把关于孙思邈老先生的所有医案书籍全都阅览过,其中有张方子我一直沿用,帮助了很多人解决身体疼痛原因。
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吧,这个案例的主人公是我的邻居。
当时我刚毕业不久,有一天邻居来找我说家里的老人因为坐骨神经痛,下不来床了。
我赶紧跟过去看。
我到了他们家发现老人脸色发白地躺在床上,腿部蜷缩着他家里人告诉我说,老人很早之前就被诊断为有坐骨神经痛。
这段时间身上疼痛感加剧了,根本不能下床走路,我诊脉,发现脉象细弱,舌淡苔白。
仔细询问,老人还有睡眠不佳、畏寒怕冷、心悸气短、乏力等问题。
思索片刻后我写了这样一张方子——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炮附子(先煎)。
水煎服。
患者服用2剂后,感觉左侧下肢麻木、冷痛之感大大缓解。
药用5剂之后,可以在别人的搀扶下走路了。
后来,我遵原方为其加减化裁,继续调理,老人家最后可以自己在家里走路,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事后,这家人来谢我。
其实,面对溢美之词,我心里清楚,你们该谢的不是我,而是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医学家,孙思邈。
因为我用的配伍,就是人家创制的独活寄生汤。
我不过是在其中,加入了一味炮附子。
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配伍里头,独活祛风除湿散寒,是君药。
细辛、秦艽、防风散寒湿、祛风邪,配合独活发挥作用。
所有这些,在于驱邪。
而剩余的,都是为扶正气而设。
比如桑寄生、杜仲、牛膝重在补肝肾而强腰膝。
干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养血活血。
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肉桂温阳散寒。
我在这里头加入炮附子一味,用于大力驱散陈年痼寒。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借鉴、参考。
尤其是患有坐骨神经痛多年不愈,导致正气虚衰的,不妨仔细阅读、认真体会。
当然,具体的应用,还是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进行。
解密药王孙思邈治疗老人腰腿风湿骨疼的独门秘方:独活寄生汤临床医案解析
解密药王孙思邈治疗⽼⼈腰腿风湿⾻疼的独门秘⽅:独活寄⽣汤临床医案解析独活寄⽣汤由唐·孙思邈所创,其药物组成为独活三两,桑寄⽣⼆两,秦艽⼆两,防风⼆两,细⾟⼆两,杜仲⼆两,⽜膝⼆两,茯苓⼆两,⾁桂⼼⼆两,⼈参⼆两,⽢草⼆两,当归⼆两,川芎⼆两,芍药⼆两,⼲地黄⼆两,⾸见于《备急千⾦要⽅》。
本书卷⼋《偏风第四》有对独活寄⽣汤所治病证的记载: “夫腰痛者,皆由肾⽓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喜流⼊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拘挛,脚膝重痹,宜急服之。
”风湿久痹病程长,风湿之邪⽇久耗伤⽓⾎,可见肌⾁消瘦、⽓短乏⼒、⼼悸等⽓⾎不⾜之象。
风湿由肌表逐渐⼊⾥,侵⼊筋⾻损伤肝肾,导致肝主筋、肾主⾻功能失常,以致筋⾻痿软出现⼿指变形、腰弯等表现。
⽅药解析本⽅所治之证乃风寒湿侵袭,肝肾不⾜,⽓⾎虚弱所致。
肾主⾻,腰为肾之府;肝主筋,膝为筋之府。
风寒湿侵袭,⽇久不愈,损及肝肾,暗耗⽓⾎,导致筋脉⾻节,既不得⽓⾎所养,⼜被风寒湿浸淫,则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不仁;寒盛于外,则畏寒喜温;⽓⾎不⾜,不能滋养与温煦,则⼼悸头晕,⽓短乏⼒,汗出;⾆淡,苔薄,脉弱或沉,皆为风寒湿侵袭,肝肾⽓⾎不⾜之征。
治当祛风湿,⽌痹痛,益⽓⾎,补肝肾。
⽅中独活祛风胜湿散寒,蠲痹⽌痛;肝肾不⾜,以桑寄⽣祛风湿,补肝肾,强筋⾻,共为君药。
防风、秦艽祛风除湿,助独活治痹痛;筋⾻失荣,以杜仲、⽜膝补益肝肾,强壮筋⾻,助桑寄⽣补肝肾,共为⾂药。
寒凝筋脉,以桂⼼温阳祛寒,通利⾎脉;细⾟散寒⽌痛;治风必治⾎,当归补⾎活⾎,通经⽌痛;⼲地黄滋补阴⾎;⽩芍补⾎缓急;川芎理⾎⾏⽓,通经⽌痛;⽓主温煦,以⼈参益⽓补虚;茯苓健脾渗湿;共为佐药。
⽢草益⽓补中,并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诸药配伍,以奏祛风湿,⽌痹痛,益⽓⾎,补肝肾之效。
本⽅是治疗风寒湿痹,肝肾两虚,⽓⾎不⾜证的基础⽅,临床应⽤以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畏寒喜温,⾆淡苔薄,脉弱或沉为辨治要点。
药王孙思邈的腰腿痛方——独活寄生汤,为什...
药王孙思邈的腰腿痛方——独活寄生汤,为什...药王孙思邈的腰腿痛方——独活寄生汤,为什么有些人用不出效果?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好多方子效果非常好,比如温胆汤,比如小续命汤。
所以他命名为“千金要方”。
意思是这些方子一个就值千金。
其中“千金”独活寄生汤也是名副其实的治疗腰腿痛的秘方,很多人用之不效是因为没有按照孙思邈先生规定的用量,只要按照用量几乎没有不效的,什么腰肌劳损、腰椎疼痛一概有效。
吃独活寄生丸为什么吃了十盒、八盒不效,药量太少了。
《备急千金要方》:独活、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肉桂、牛膝、杜仲、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现多用党参)、茯苓、甘草。
《备急千金要方》:“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喜流入脚洗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本方是治疗痹病的名方,也是治疗腰痛的效方。
独活寄生汤组方特点:八珍汤去白术,双补气血。
补血以四物为祖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凡治风剂中加入和血之药可加强疗效。
杜仲配牛膝:杜仲常用于强壮筋骨,如青蛾丸、右归丸、杜仲酒。
《医学衷中参西录》谓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
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
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也。
”杜仲配牛膝,补肝肾之力能峻达腰、腿、膝、脚下肢。
秦艽与防风、细辛配伍。
三药合用具有祛风、温通、止痛功效。
独活寄生汤以独活为君,比较一下前面的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汤用羌活,这里不用羌活,只用独活。
独活入少阴经,属于少阴经,少阴主骨,层次较深,同样祛风湿,它作用层次较深。
所以用于久痺,它做为君药,祛风湿止痛。
久痺之后,往往从腰膝这方面受累较突出,下半身,独活善治下半身的风寒湿邪而止痛。
臣药用了细辛、防风、秦艽、桂心,选药上还是很讲究的。
细辛也能入少阴经,能够祛风,也能温阳气,说细辛能起发肾气,同时还能散风。
作用也可以入少阴经。
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今天这篇
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
今天这篇
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改善腰间盘突出,腰疼、腿疼、屁股疼。
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说说腰间盘突出这个事。
我收藏了很多关于治疗腰突的医案,其中有一张比较有代表意义,我把它分享出来。
有这么一位患者,刚40出头,常年在工地干活,有一次搬砖头的时候没站稳,腰突然扭着了,这个疼痛,主要集中在左侧腰骶部。
但是慢慢的大腿根也开始疼了,开始出现麻木的感觉。
拍片一看,发现是椎间盘的膨出、突出。
当时医家根据患者的情况开了这样一张配伍——
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杜仲、生地黄、宣木瓜、威灵仙、伸筋草各15克,秦艽9克,细辛3克,防风、桂枝各6克,生黄芪12克,全当归、菟丝子各10克,川续断、川芎各5克。
就这样,患者服用一周后,腰疼症状有所减轻,再急促服用7剂,诸证悉平,可以恢复劳动。
而且,经过半年的随访,未曾复发。
想必有些朋友可以看出来,方中所用的配伍正是独活寄生汤的加减,桑寄生、怀牛膝、杜仲、生地黄、黄芪、菟丝子、续断,这些都有补益肝肾、健养脾肾的作用。
像续断、桑寄生、牛膝、杜仲之类的,也可以驱散风寒湿邪,因此也兼具驱邪之能。
独活、威灵仙、伸筋草、秦艽、细辛、防风,这些都是祛风散寒除湿之品。
根据我多年经验发现,很多中医都会采用独活寄生汤来治疗腰疼,但是这个方子也不是万能的,建议大家在应用的时候先找专业医师辩证后应用。
现在大家越来越相信中医了,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是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
这些经验,就根植于传统医学的独特理念中。
无论什么时候,这些宝贵的理念,都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帮助。
#我要上微头发#。
治疗痹症的名方——独活寄生汤
治疗痹症的名⽅——独活寄⽣汤刘茜檬导读:孙思貌的千⾦要⽅⾥有很多张临床常⽤的⽅⼦。
独活寄⽣汤就是其中⼀⾸。
《备急千⾦要⽅》卷8治腰背痛,独活寄⽣汤。
夫腰背痛者,皆犹肾⽓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
这⾸⽅⼦祛风湿,⽌痹痛。
益肝肾,补⽓⾎。
⽤于内有⽓⾎亏虚,外有风寒湿邪的痹症⽇久患者。
临床常⽤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神经痛、腰肌劳损、⾻质增⽣症等属风寒湿痹⽇久,正⽓不⾜者。
患者因感受风寒湿邪⽽患痹证,⽇久不愈,累及肝肾,耗伤⽓⾎。
肝肾两虚,风寒湿痹。
表现为腰膝重痛,腿⾜⽆⼒,畏寒喜热,苔⽩脉迟。
这⾸⽅我以前记的⽅歌是,⽜⾁细艽寄独⼥,⼋珍防仲⽆⽩术。
(⽜⾁细饺寄独⼥,⼋珍房中⽆⽩术)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四物汤)——养⾎⼈参、⽢草、茯苓(四君⼦汤去⽩术)——益⽓独活、防风、秦艽——祛风湿,⽌痹痛细⾟、⾁桂——温经散寒,通利⾎脉桑寄⽣、杜仲、⽜膝——补肝肾,强腰膝【应⽤】1.此⽅以治腰膝冷痛见长,兼见⾆淡、苔⽩、脉迟者,即可使⽤本⽅。
寒胜者,加⽣姜、附⽚;湿胜者,加苍术、防⼰。
2.《三因极⼀病证⽅论》谓本⽅最治历节风。
什么是历节风?《圣济总录》卷⼗:“历节风者,由⾎⽓衰弱,为风寒所侵,⾎⽓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为历节风也。
痛甚则使⼈短⽓汗出,肢节不可屈伸。
”“历节”,以关节红肿,剧烈疼痛,不能屈伸为特点。
多由肝肾不⾜⽽感受风寒湿邪,⼊侵关节,积久化热,⽓⾎郁滞所致。
类于现在的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疾患。
3.⼩⼉⿇痹证,瘫痪期,加⽊通或通草;脾虚加⽩术;肌⾁萎缩与补阳还五汤合⽤;顽固者,加麝⾹。
我们来看⼏个案例。
1、腰腿疼痛⼁坐⾻神经痛(朱进忠)张××,男,40岁。
腰腿疼痛,翻⾝活动均感困难3个多⽉。
医诊坐⾻神经痛。
先⽤西药内服、封闭有所好转,但稍停药即疼痛⼜剧,后⼜改⽤中药活⾎⽌痛、针灸配合治疗,开始时似有好转,但继续治疗则⽆效。
治疗腿疼,腿麻,用孙思邈方(独活寄生汤)
治疗腿疼,腿麻,用孙思邈方(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茯苓,当归,苍术,路路通,干地龙,牛膝,伸筋草,肉桂,制附子(先煎)。
苍术、当归、秦艽、路路通、牛膝、地龙、伸筋草这几味药。
它们加上独活和桑寄生,就成了散寒除湿、祛风通络的配伍,可以对寒湿型坐骨神经痛,起到治疗作用。
苍茯归秦路路通,骑龙跨牛脚伸松——这口诀,我一直记在心里。
正值秋末冬初。
这个人在20多天前干活之后,就感觉到右侧臀部和右下肢有酸麻、疼痛之感。
白天活动起来,感觉能好一点。
晚上躺在床上,就不行了,疼得要命。
坐骨神经痛患者,外感寒湿之邪的人特别多。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或者贪凉图快的时候发病的,更要考虑寒湿。
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就是寒湿作祟。
这一点,从他的舌脉可以看出来。
脉沉迟,舌淡苔滑腻,这些都是阳气不足、寒湿困阻之象。
脉有力,主实证。
患者发病是在秋冬交替之际,这个时候也是寒邪容易袭击人体的时候。
患者夜间痛甚,是因为夜里阳气内敛、寒湿作为阴邪更为猖獗。
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散寒除湿,温阳通络,把困阻在坐骨神经上的寒湿之邪驱散掉,打通坐骨神经的气血运行。
前头我说过的方子,其实就是符合这个诉求——这个配伍,其实是独活寄生汤的加减。
其中,肉桂和制附子温阳。
独活、秦艽、苍术、伸筋草驱风散寒除湿,止痹痛。
桑寄生益肾填精,养骨止痛。
茯苓和苍术搭配,可以除湿。
当归养血活血,血行则风邪自灭。
路路通、干地龙、牛膝则负责通经活络。
这就是基本意图。
总之,苍茯归秦路路通,骑龙跨牛脚伸松,再加上独活、桑寄生、肉桂和附子,这就是应对寒湿困阻所致坐骨神经痛的用药方案。
我个人认为,它很有价值。
当然,孕妇不能用。
孙思邈的一碗汤,清除骨缝里的风湿寒
孙思邈的一碗汤,清除骨缝里的风湿寒
我要是说有这样一种病,外面阳光明媚,身体就不疼了,一旦外面出现阴雨连绵,则身体就好像在翻江倒海一样的难受,那痛感可以说折磨得很。
一看到这样的症状,是不是很多患者都感觉和自己类似呢。
这就是典型的风湿性关节炎,基本上很多上了年纪或者之前劳累过多受过寒湿的患者,都会有此情况,最近很多朋友给我留言说自己长期腰痛关节痛,尤其是到了寒冷天气或者自己用凉水之后这种痛感会加重很多,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只能是尽可能的不干活,但是这也不是个长久之计啊,于是求助。
那像这种情况呢,就是很明显的体内是有寒湿了,风湿风湿,顾名思义,风邪寒邪湿邪导致的疼痛。
《黄帝内经》里面曾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所以要想消除减轻疼痛,那就得把体内寒邪祛除出去。
不由得想起孙思邈的一碗汤了,什么汤呢,就是独活寄生汤,就这一碗汤就能够把体内的风寒湿邪赶出去。
方组:独活、防风、秦艽、细辛、茯苓、当归、芍药、肉桂、川芎、人参、炙甘草、地黄、桑寄生、杜仲、牛膝。
此方可以说每一味药都有其特别之处,防风从名称上看就能看出来阻挡风邪的入侵,先把风邪阻挡在体外,独活和桑寄生则是能够贯穿全身四肢关节处,打通经络祛除寒湿,再加上秦艽立马让寒邪无所遁形。
肉桂则是可以温补肾阳,体内的阳气升起来之后疼痛就会消失大半,细辛则是能够游走在骨缝里,把隐藏在角落里的寒邪给它揪出来,而剩余的当归、芍药、川穹、地黄则是能够活血补血,补足体内气血补足气虚的问题。
牛膝的杜仲则是能够补肝肾壮腰膝,让全身筋骨强壮起来。
如果大家也有类似风湿关节炎的问题,不妨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代表每个人都适用此方还是需要辩证而为,有问题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
古方止痹浅酌
古方止痹浅酌作者:程国辉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程国辉(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古方“独活寄生汤”,功能: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原治痹证日久,正气不足之证.后世对该方多有演绎,广泛应用于临床.今寓疾病种类、症状特点、患者年龄体质之不同,举例浅析,以飨读者.关键词:古方;独活寄生汤;痹证;疼痛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3)01-0135-02古方“独活寄生汤”,源自唐代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功能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之证.证多见腰膝酸痛,舌淡脉虚.方中独活辛苦微温,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防风、秦艽祛风胜湿;肉桂温里散寒,通利血脉;细辛辛温发散,祛寒止痛;寄生、牛膝、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诸药配伍,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能令风寒湿邪俱除,痹痛得缓,肝肾得补,气血充和,筋骨强健.现举临证治验四则,肤浅剖析,以彰其效.治验一:患者刘某,女,55岁,天津市人,下岗职工.于2004年5月初,主因腰部疼痛,双下肢疼痛伴麻木3年加重1月就诊.该患者三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腰部疼痛,自服“APC”稍有缓解.后腰痛渐发频繁,并向两臀、双下肢放射伴两小腿及脚掌麻木,走路失稳.曾先后两次经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住院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症状基本消失后出院.今又病复如初.来诊时,患者面容憔悴,情绪烦躁,神疲乏力,喜饮冷,睡眠欠佳,小便黄赤,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查见腰4-5、腰5-骶1椎旁压痛,双环跳穴处压痛明显,疼痛麻木向两足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均呈阳性.拟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隶属于痹证久痛入络,气滞血瘀,郁久化热范畴.治以疏肝理气,清热凉血,通经活络.从独活寄生汤加减:减细辛、熟地;加郁金、生地、麦冬以行气解郁,清热凉血;加地龙、乳香以活血通经;改肉桂而用桂枝,亦旨在减其温热之性.处方:独活10g 桑寄生15g 防风10g 秦艽10g 生地15g 白芍15g 当归10g 桂枝10g 茯苓10g 杜仲10g 牛膝10g 党参15g 黄芪10g 白术10g 麦冬15g 郁金10g 川芎5g 地龙6g 乳香5g 炙甘草5g用法:水煎分温3服,每日1剂.五日后复诊,腰腿疼痛麻木有所减轻.续服7剂,诸症基本消失而停药.嘱其加强腰部锻炼,阴雨天气注意腰腿保暖,坚持单杠上的腰部自体牵引.治验二:患者李某,男,80岁,内蒙古赤峰市人.于2010年9月,主因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1周就诊.该患者一周前,不明原因出现两大腿后侧、小腿与足背外侧及脚掌麻木,走路有踩棉感,足底麻木、烧灼,常在睡梦中麻醒.来诊时,患者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平素喜近暖远寒,今双足反自觉恶热,饮食睡眠可,溲清便溏,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弱,双尺脉尤著.查其腰部无明显压痛,深压双环跳穴,麻木可向下肢远端放射至足.双下肢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均呈阳性.腰椎MRI示:腰3-4、腰4-5、腰5-骶1间盘突出,以腰5-骶1最为严重,相应硬膜囊受压,椎管狭窄.拟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隶属于痹证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范畴.治以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从独活寄生汤加减:加补骨脂、仙灵脾益肾除湿;加赤芍、地龙以凉血通经;加伸筋草以舒筋通络.处方:独活10g 桑寄生15g 防风10g 秦艽10g 熟地10g 炒白芍15g 赤芍15g 补骨脂10g 茯苓10g 杜仲10g 怀牛膝10g 党参15g 黄芪10g 白术10g 仙灵脾10g 伸筋草15g 当归10g 川芎5g 肉桂(后下)5g 地龙6g 炙甘草5g用法:水煎分温3服,每日1剂.七日后复诊,症状大减,夜间已基本能够安睡.守方续服10剂,诸症悉除,亲自前来相告.嘱其加强腰部锻炼,慎起居,避风寒.治验三:患者萧某,男,37岁,黑龙江鹤岗市,煤矿工人.于2012年4月,主因腰部疼痛活动受限10日就诊.该患者起病突然,腰部疼痛剧烈,痛引小腹及鞍区.于当地以“急性腰扭伤”接受针灸、推拿及其他物理治疗.10日疼痛未减,遂来电求治.经视频所得:患者身体单薄,表情苦楚,腰部保护性略略前屈并以手相抵.面色暗淡少泽,唇舌淡紫.自述其平素白天多汗,活动后尤甚,易于疲乏,腰腿酸楚,偏恶寒凉,饮食喜温,二便基本正常.腰椎DR正位像示:腰椎序列整齐,轻度骨质增生,棘突未见偏歪.拟诊为腰肌劳损急性发作,中医隶属于痹证阳气虚衰,气虚血瘀范畴.治以温阳补气,通络止痛.从独活寄生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合四君子汤以求气血双补;加骨碎补、乌药温肾散寒,活血止痛;加威灵仙、伸筋草、路路通以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处方:独活15g 桑寄生20g 防风10g 秦艽15g 熟地15g 白芍15g 当归15g 肉桂(后下)10g 茯苓15g 杜仲15g 怀牛膝10g 威灵仙10g 党参20g 山药20g 黄芪15g 炒白术15g 路路通10g 伸筋草10g 骨碎补10g 乌药10g 川芎5g 地龙6g 炙甘草5g用法:水煎分温3服,每日1剂.随诊,3剂病减,续服10剂后,病即如失.喜告其工友腰痛,袭从此方受益者多人.当即嘱其“须在本地医生指导下用药方为稳妥”.治验四:患者岳某,女,65岁,内蒙古赤峰人.主因双小腿间歇性痉挛疼痛活动不利3日就诊.该患者于三日前受凉后,出现双小腿间歇性痉挛疼痛,痛甚时牵掣脚趾痉挛.每遇凉发作,夜间尤甚.来诊时,面色淡白,畏寒喜暖,喜温热饮食,小便清长,大便秘结,舌淡苔白,脉沉弱.触按双小腿腓肠肌,可及条索状结节,压痛明显,以右侧为著.生化检查:钾、钙、磷、铁等诸离子浓度均处正常范围.拟诊为腓肠肌痉挛症,中医隶属于痹证寒凝血瘀范畴.治以补益气血,温肾润肠,祛寒除湿,舒筋活络.从独活寄生汤加减:加乌药、延胡索、香附温肾疏肝,理气止痛;加枳实、肉苁蓉消食导滞,温肾润肠;加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加威灵仙、透骨草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处方:独活10g 桑寄生15g 防风10g 秦艽10g 熟地15g 炒白芍15g 当归10g 肉桂(后下)10g 茯苓10g 杜仲15g 乌药10g 威灵仙10g 党参15g 枳实15g 黄芪15g 炒白术10g 延胡索15g 透骨草15g 肉苁蓉15g 怀牛膝15g 香附10g 炮附子(先煎)15g 川芎5g 地龙6g 炙甘草10g用法:水煎分温3服,每日1剂.另嘱其每日艾叶、胡椒熬汤温热泡脚30分钟.五日后复诊,双小腿疼痛减轻,但目生云翳.嘱其前方去附子,减肉桂5g,加干姜10g,桂枝10g,菊花5g,蝉蜕5g.煎服法同前.坚持每日艾叶、胡椒熬汤泡脚30分钟.三日后复诊,目翳消失,腿痛更减.守方续服7剂,病告痊愈.嘱其慎起居,避风寒,天气骤变时注意腰腿保暖.坚持每日艾叶、胡椒熬汤泡脚30分钟,续用1月.用方体会:古方“独活寄生汤”,出于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之证.其产生虽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于痹证,不论新病、久病,灵活应对,加减得当,皆能奏效.今人多以此方治疗腰痛或腰殃及腿.对于单纯性腿痛,以此方治疗者,记述较少.治验四足以说明,加减得当,腿痛亦能从中取效.原方唯独活三两,余药皆为二两.而现代临床袭其法,不可拘泥于古方体制,须仔细辨证,谨慎加减.例如治验二的老年患者,药量宜适当从轻;而对于治验三的青年患者,其工作性质本即以体力劳动为主,虽身体稍弱,亦可适当增加药味、药量,以求速减其痛.《名医别录》记载:“(独活)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神农本草经》记载:“(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独活、秦艽,其提取物皆有抗炎、消肿、解热、镇痛之效.这不能不令后人钦叹两千年前先人们的智慧!而在钦叹之余,也着实有对先人们遣方用药引以为“鉴”的必要——要学习,要借鉴,但决不可简单固守,机械搬抄.正如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所言:“读古人书,不得执死方以治活病,用古人法而不必拘其法,用古人方而不必泥其方,方有所得”.参考文献:〔1〕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3〕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4〕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5〕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
独活寄生汤在慢性痹症中的应用
独活寄生汤在慢性痹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8-14T18:09:25.4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作者:赵启才[导读] 独活寄生汤来自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
雅安德仁医院四川雅安 625000【沿革】独活寄生汤来自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主治痹症日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证。
本方以善治伏风,祛除久痹的独活为君,尤善除下焦及筋骨间的风寒湿邪;以细辛、秦艽、防风、桂心为臣,共同祛除风寒湿邪;佐以桑寄生、杜仲、牛膝,补肝益肾,强筋壮骨;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诸药合用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无论正虚邪恋或病邪乘虚而入,本方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成为治疗久痹的经典处方。
【临床应用】本方经过加减化裁,对于多种慢性痹症,如现代医学的颈椎病、肩周炎、筋膜炎、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头疼、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等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辨部位用药:头部疼痛,依情选用羌活、川芎、藁本、白芷、柴胡、细辛等;颈部—羌活、葛根、伸筋草、麻黄;肩部—桑枝、姜黄;上肢—羌活、桂枝;胸痹—瓜蒌、薤白;胃脘—砂仁、白豆蔻;腹痛—白芍、吴茱萸;少腹—青皮、香附;睾丸痛—荔枝核、橘核;脊背痛—金毛狗脊、桑寄生;腰疼—杜仲、续断;骶尾部—鹿角霜、威灵仙;下肢—独活、牛膝;双膝—土茯苓、车前子、猫抓草、薏苡仁;四肢小关节—土贝母、威灵仙、猫眼草、露蜂房。
这些药物具有“引经报使,直达病所”的作用。
二、止痛药物的选择:1、对因止痛药:风寒证治当祛风散寒,选用独活、秦艽、白芷、威灵仙、细辛、桂枝、麻黄、川椒之类;风湿—祛风胜湿—羌活、苍术、五加皮、木瓜;瘀血—活血化瘀—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延胡索、三七、水蛭、山棱、莪术;痰饮—燥湿化痰—半夏、陈皮、厚朴、苍术、苏子、白芥子、浙贝母:气血亏虚—益气养血—黄芪、党参、白术、山药、人参、大枣、炙甘草;当归、熟地、芍药、鸡血藤、酸枣仁;阴阳虚损—滋阴补阳—沙参、黄精、枸杞子、麦冬、龟板胶;鹿角胶、巴戟天、淫羊藿、杜仲、续断;邪气入络—搜风通络—全蝎、蜈蚣、僵蚕、地龙、水蛭、穿山甲、白花蛇、乌梢蛇。
【孙思邈留下的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孙...
【孙思邈留下的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孙...
【孙思邈留下的千古名方——独活寄生汤】
孙思邈的独活寄生汤,为什么说是千古名方?要讲到一位上了年纪的患者,同时也是我的一位老友,白先生。
今年疫情在家,白先生难得跟我见了一次面,上来就说让我帮他看一下腿,说自己穿多少裤子都冷,套的里三层外三层。
看了没多一会,我想起记他早年崴过腿,为此还休息了三个多月,从此落下病根,每当天气变化腿痛就加重,脑子里面当时就冒出个独活寄生汤,然后开具:
独活、木瓜各三钱,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党参、炙甘草、当归、芍药、熟地黄各两钱。
没想到此方效果极好,刚服用完一付,白先生就穿着就能穿着薄秋裤出门买菜,后用此方继续调理,效果值得肯定。
还有是老家的一个老人,远房的一位长辈,找到我也是让我看看她的脚。
她的脚肿痛,同样也是天气一变就痛,有明显的冷痛,晚上睡觉必须拿热水袋捂着,这次我就心里有底了,直接开具五付。
独活、木瓜各三钱,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党参、炙甘草、当归、芍药、熟地黄各二钱,附子一钱。
过后老奶奶找到我高兴地跟我说,晚上睡觉一直放屁,而且脚上开始流水出汗,我一看,已经不肿了,晚上睡觉腿可以伸直了,脚上热乎乎的,后按照此方加减服用十五剂,之后就没再犯过。
#清风计划
# #健康真相馆# #真相来了#。
千古名方(3)独活寄生汤
千古名方(3)独活寄生汤千古名方(3)独活寄生汤(2010-11-26 05:52:35)转载标签:秦艽川牛膝分类:健康养生独活寄生汤风寒湿健康北京中医药大学李铮硕士作客《养生堂》药王孙思邈的《千古要方》,集成了唐代以前的名医名方,理法方药,中医基础理论各方面。
它是医师学的百科全书。
今天讲的方子独活寄生汤就来自这本书。
这个方子主治常见病,就是风寒湿痹症。
就是现在说的风湿类风湿。
该方专治风寒湿时间非常长,导致了有一些肝肾不足,气血亏虚。
这个病症的表现是,腰腿疼痛膝关节肘关节小关节手脚会疼痛麻木。
而且发冷,怕冷越冷越疼,然后暖一点会好得多。
该方还治疗一些肝肾不足,如出现一些腰膝酸软,夜尿多,还有就是气血不足,包括体倦乏力,身体非常的瘦弱,脉象细弱,舌淡苔白的,这都是一个气虚气血大亏的表现,包括心悸气短,这都是心血不足的表现。
只要有这个病证,这个方子一直就可以用。
临床上现在应用的很多。
君药独活它长于祛下焦的一个风寒湿痹症。
羌活更长于驱散上焦的风寒湿,如颈肩手麻木疼痛。
对下焦就是两个腿膝关节踝关节这些部位用独活更好一些。
如果全身都有疼痛,可以两个药配合一起用。
臣药共有三组1)秦艽是一个祛风除湿的药。
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肾经,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它是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
就是说它这个药不是很燥,对人体的津液损伤会很小。
无论病的时间长短,偏寒,偏热,都可以用而不伤正。
防风祛风除湿。
细辛散寒除湿。
肉桂温经通脉。
配合秦艽以血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2)寄生就是桑寄生。
补肝肾强筋骨,而且还能祛风湿,舒筋活络。
还能降血压,如肝肾亏虚阴虚火旺的这样的人,如腰膝酸软,口干舌燥,手脚心烦热,可以泡一点这个喝,具体量可以找医生来给你调,如5克 10克 30克。
这个药还可以安胎。
中老年人皮肤瘙痒皮肤干燥特别多,古人认为桑寄生能光肌肤,就是泡茶喝。
牛膝分川牛膝和怀牛膝。
川牛膝能祛风除湿强筋骨补肝肾活血化瘀。
如只是肝肾不足,用怀牛膝补肝肾。
唐代一张神奇的配伍,专治肩痛、臂痛、腰腿痛,横扫风湿寒
唐代一张神奇的配伍,专治肩痛、臂痛、腰腿痛,横扫风湿寒有个老爷子,六十多岁,堪称“人体天气预报员”。
一到该下雨的时候,就觉得腰腿痛,痛起来像放电一样,从腰一直电到脚跟上。
原来这老爷子自己平时在街上做点小生意,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导致风寒湿邪气反复侵犯机体,邪气侵袭久了必然会阻滞经络,经络气血不流通,导致一个疼痛,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风湿。
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里记载了一个方子,叫独活寄生汤,专门治疗风寒湿导致的头痛、肩周炎、关节炎、腰痛、坐骨神经痛、老寒腿等等。
具体如下: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方中,独活带队,全面搜风通络、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防风作为“风家圣药”,能防止外界的风侵入,又能把已经侵入人体的风驱赶出去。
秦艽也是风药,但这个药不是很燥,对人体的津液损伤会很小,无论寒热都可以用,而不必担心它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紧接着,用细辛和肉桂祛寒,并将全身的阳气调动起来,阳气足了,身体的寒气自然就如冬雪碰上春阳般当即融化。
再接下来,用茯苓、川芎、干地黄、人参、甘草、当归、芍药这个组合,气血双补,稳固城墙,防止敌军卷土重来。
最后,用桑寄生带领杜仲、牛膝等一起,补肝肾、强筋骨。
虽然说,这是一张仅用10味药的方子,但是短小却十分精悍。
祛邪,扶正,双管齐下,如果您能把这个方子领悟透,也就能治好很多疾病了,特别是风寒湿导致的各种疼痛。
希望您看完之后,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两味中药,只要几块钱,拯救无数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元气虚衰导致前列腺增生,中医一味药让你免遭手术之痛肾虚补不进去?一个固肾方,两味中药泡水,固肾填精、延年益寿老中医分享“一味药”专治结节,不用手术一样可以消失结节一个古方子,治好多发性子宫肌瘤,成本只要十几块让它尘封十几年喜报:悄无声息的大变革,司美格鲁肽即将开创糖尿病治疗新局面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更多。
药王孙思邈名方——独活寄生丸!治疗肩痛、背痛、腰痛、腿痛、全身痛
药王孙思邈名方——独活寄生丸!治疗肩痛、背痛、腰痛、腿痛、全身痛唐朝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比如,被后世尊为“药王”的孙思邈。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独活寄生丸,就是出自孙思邈之手。
独活寄生丸是独活寄生汤的中成药,记载在孙思邈的大作《备急千金要方》中。
独活寄生汤:独活9克、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熟地黄各6克,或者直接买中成药独活寄生丸。
关于独活寄生丸,《千金要方》原文是这么说的: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宜急服此方。
孙思邈认为,人之所以会感到腰背痛,一个是因为肝肾不足,再一个是风寒湿三种邪气乘虚而入,把气血经络流通的道路给堵住了,不通而痛。
所以这个方子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独活、细辛、秦艽、肉桂、防风组成,这些药物可以作为驱邪的先头部队。
主要作用:祛风、除湿、散寒。
第二部分用了茯苓、川芎、地黄、人参、甘草、当归、芍药来补充正气。
如果再加一味白术,就是气血双补的八珍汤了。
《黄帝内经》里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就是说你之所以比别人更容易受到风寒湿的侵犯,是因为正气不足,这正气就像一个国家的城墙,城墙破败不堪,敌人就会长驱直入;城墙固若金汤,就能御敌于千里之外。
再加上长时间的疾病困扰,会耗散人体不少的正气,用这几味药来把体质养起来,体质好了,又能在邪气祛除之后,及时巩固战场,防止敌人杀个回马枪。
这样的治疗思路叫软硬兼施,就是要一边攻,一边补。
第三部分由杜仲、牛膝、桑寄生组成,全面起到补肝肾的作用,肝肾强大了,筋骨就会一步步好起来。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独活寄生丸呢?大家伙啊记住了,凡是由风寒湿导致的疼痛,独活寄生丸都可以一用。
具体来讲:独活寄生丸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
风湿导致的疼痛有一个特点,它和天气变化有很大关系,天气一转凉或者碰上阴雨天的时候,疼痛会明显加重,而且有一种发凉怕冷的感觉,好像浸在冷水里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名方-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
千古名方唐代孙思邈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
唐朝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孙思邈就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其撰著的《千金要方》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后世医家在临床上运用《千金方》,诸如温胆汤、犀角地黄汤等,尤其是独活寄生汤,在治疗腰腿痛中作为首选方剂,疗效卓著。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
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
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组成】独活三两(45g) 桑寄生(30g) 杜仲(30g) 牛膝(15g) 细辛(10g) 秦艽(12g) 茯苓(15g) 肉桂心(6g) 防风(10g) 川芎(10g) 人参(10g) 甘草(10g) 当归(10g) 芍药(10g) 干地黄(15g)各二两。
本方是治疗痹证的名方,也是治疗腰痛的效方。
古人因没有现代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的概念,故凡腰腿痛类证皆从宏观病机分析入手,采取有效方药治之,从
而留下了独活寄生汤这首效方。
凡是腰腿痛病证,皆用此方验之,并不断地从药量上,药味上体会用方之妙,最后终于形成了用独活寄生汤治腰腿痛的专方。
中医把上述现代疾病造成的腰腿痛大多归结于痹证一类。
在《内经》中即有痹证的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在此明确指出,痹证的成因是风、寒、湿三种邪气联合侵袭人体。
湿邪的特点是重着、黏滞,其致病特点是缠绵难愈。
大致是由于湿邪的这种致病特点,使痹证的治疗颇为棘手,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大部分患者病程日久而不愈,特别是遇到即将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或复发。
一般认为病程日久的疾病大多出现两个方面的变证,一是久病多虚,一是久病多瘀。
久病多虚。
结合痹证来看,病程日久,其虚多在气血和脏腑。
由于本病的日久,同时加上久服祛风散寒除湿等温燥之品,大多出现气血的耗伤,从而导致气血两虚证,所以在治疗此类疾病时,要注意有无气血不足的情况。
再者,病程日久,由痹证初期的病在“筋脉肉骨”累及“脏腑”。
由于痹证属于筋骨病变,而“肾主骨”“肝主筋”,其累及的脏腑必然是肝与肾。
肝与肾同居下焦而同源,所以在治疗痹证日久时,若见肝肾不足者,必配伍补益肝肾之品。
久病多瘀。
这种理论来源于叶天士“久病入络”的观点。
络即经络,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久病入络而气血通
道受阻,故见瘀血之象。
通过对痹证日久的分析,再来看一下本方的组成:独活、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五药均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桑寄生、杜仲、牛膝、肉桂心、干地黄五药均能补益肝肾:茯苓、人参、甘草、川芎、当归、芍药、干地黄,即古方《八珍汤》去白术,能够补益气血;牛膝、川芎、当归三药均能活血。
可见本方既能祛风散寒除湿,又能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并能活血。
与上面分析痹证日久的病机相一致。
所以本方主治的特点是:痹证日久,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经络瘀滞。
其中,病程日久是最客观的指征。
此类痹证的证候表现有腰膝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或关节变形,畏寒喜温,或伴有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或细迟等。
病症分析: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
由于本方所含细辛,其止痛力强。
独活、秦艽、杜仲、肉桂等均具有较明显的止痛作用,所以本方止痛作用显著,对于痹证的疼痛具有较强的缓解作用,从而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
此外,由于本方中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等药物的配伍,只要辨证准确,本方可长期服用,以求标本同治,而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方解】:方中用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养血和营,
活络通痹为主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辅药;川芎、当归、芍药补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均为佐药,使气血旺盛,有助于祛除风湿;又佐以细辛以搜风治风痹,肉桂祛寒止痛,使以秦艽、防风祛周身风寒湿邪。
各药合用,是为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之剂。
对风寒湿三气着于筋骨的痹证,为常用有效的方剂。
古方基本药物组成:独活三钱( 9g ) 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
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钱(各6g )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临床应用:对痹证风寒湿痹痛日久体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海风藤、川乌、千年健等,以通筋络,逐寒湿,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己、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重者,可减地黄、人参。
本方若去桑寄生,加黄芪、续断,也能治疗风寒湿痹,补气实表的力量较强。
主治气血两亏,感受寒湿而致的脊背疼痛、举动艰难等证。
所以叫三痹汤,是一张古代的经验良方。
【药理】
君独活长于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
┌防风、秦艽---- 祛风胜湿。
│臣┤肉桂
---- 温里祛寒,通利血脉。
│└细辛---- 辛温发散,祛寒止痛。
┌寄生、牛膝、杜仲----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佐┤当归、芍药、地黄、川芎---- 养血活血。
│└人参、茯苓、甘草---- 补气健脾,扶助正气。
使甘草---- 调和诸药。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少阳、厥阴药也。
独活、细辛入少阴,通血脉,偕秦艽、防风疏经升阳以祛风;桑寄生益气血,祛风湿,偕杜仲、牛膝健骨强筋而固下;芎、归、芍、地所以活血而补阴;参、桂、苓、草所以益气而补阳。
辛温以散之,甘温以补之,使血气足而风湿除,则肝肾强而痹痛愈矣。
2.《千金方衍义》:风性上行,得湿沾滞,则留着于下,而为腰脚痹重,非独活、寄生无以疗之。
辛、防、秦艽,独活之助,牛膝、杜仲,寄生之佐,桂、苓、参、甘以补其气,芎、芍、地以滋其血,血气旺而痹着开矣。
3.《成方便读》:熟地、牛膝、杜仲、寄生补肝益肾,壮骨强筋;归、芍、川芎和营养血,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参、苓、甘草,益气扶脾,又所谓祛邪先补正,正旺则邪自除也;然病因肝肾先虚,其邪必乘虚深入,故以独活、细辛之入肾经,能搜伏风,使之外出;桂心能入肝肾血分而
祛寒;秦艽、防风、为风药卒徒,周行肌表,且又风能胜湿。
4. 《本草求真》:“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
缘肾主骨,发主血,苦人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