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关于中学生物学科作业设计提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关于中学生物学科作业设计提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科作业设计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份优秀的生物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
然而,目前我国中学生在生物学科作业设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作业内容过于枯燥、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升中学生物学科作业设计质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1. 分析当前中学生物学科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探讨提升中学生物学科作业设计质量的有效策略。
3. 设计一套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生物学科作业案例。
4. 验证所设计作业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分析其对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提升作用。
三、研究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文献资料,了解生物学科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一线生物教师和学生对现有生物作业设计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学科作业案例,分析其设计特点及优缺点。
4. 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设计的生物作业,观察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验证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四、研究结果1. 当前中学生物学科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有生物作业设计存在内容枯燥、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等问题。
2. 提升中学生物学科作业设计质量的有效策略:结合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提出以下策略:(1)注重作业内容的趣味性和生活化;(2)增加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4)合理设置作业难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 生物学科作业案例设计:根据所提出的策略,设计一套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生物学科作业案例。
4. 作业应用效果及对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提升:通过实验研究法,验证所设计作业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发现其对学生生物学科素养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初中生物学课后作业有效设计的思考
神 ; 生 将从 传 统 的被动 学习 转变 为主 动学 习 ; 学 由此教 学模 式也 应发 生 根本 性 的改 变 , 物课 教学 将更 生
多 的是 学 生 的实验 、 讨论 和交 流等活 动.
1 2 树 立新 的作业观 . 前苏 联 教育 家 苏霍姆林 斯 基说 过 :在 人 的内 心深 处都 有一 种根 深 蒂 固的 需求 , 是 希望 自己是一 “ 就
完 成课 后作 业 是学生 学 习过程 的一个 重要 环 节. 统观 念把 课后 作业 看 成课 堂 教学 的延 伸 和补充 , 传 往 往 局 限于 加深 对课 堂 教学 内容 的理解 和掌握 . 中生 物学课 后 作业 更是 如 此. 在大 多 数教 师 布置作 初 现 业 多 采用 现 成教 辅练 习 , 少 考 虑作 业难 度 , 不 关 注学 生学 习的 心理 需求 , 很 也 而且 作 业 量大 . 因此 , 多 许 学 生对 课 后作 业 疲 于应付 , 求甚 解 , 至 产生 恐 惧 心理 , 抵触 情绪 , 能达 到应 有 的学 习效果 . 不 甚 抱 不 新课 程 确立 了新理 念 . 根本 上 转变 学 生 的学 习方 式 , 彻 以学 生 为本 , 行探 究 性 学 习 , 从 贯 进 发展 合作 、 践 和 实 创 新能 力 , 步 学会 运用 生物 学知 识分 析 和解决 一 些 生活 、 产或社 会 实 际问题 , 落 实 新课 程理 念 的 初 生 是
成 基本 的 生物科 学探 究能 力 , 以及观 察事物 、 考 问题 、 思 创造性 地解 决 问题 、 具有批 判 性思 维和 团队合作 能 力 . 导 探究 性 学 习是要 求 学生 以探 究 学 习作 为 主要 学 习方 式 , 倡 让学 生主 动参 与 学 习过 程 , 在探 究 中 获取 知识 , 了解 科 学 家 的工 作 方式 和 思维 方 法 , 学会 科 学 探究 的各 种技 能 , 领悟 科 学 观 念 , 培养 科 学精
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方法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
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方法研究课题阶段性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生物学科在我国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方法与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成绩。
2. 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收集并整理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优秀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
3. 探讨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方法与策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4. 通过实践验证所提出的作业设计方法,评估其对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效果的作用。
3.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2. 实证分析法:收集一定数量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案例,分析其优点与不足,总结规律。
3. 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了解初中生物教师和学生的作业需求和意见,为作业设计提供依据。
4. 实验研究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所提出的作业设计方法,观察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其有效性。
4. 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个月):进行文献查阅和分析,确定研究框架和方法。
2. 第二阶段(第3-4个月):收集并分析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案例,总结优秀经验。
3. 第三阶段(第5-6个月):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与意见。
4. 第四阶段(第7-8个月):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5. 第五阶段(第9-10个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研究成果,进行实验观察与评估。
6. 第六阶段(第11-12个月):整理研究数据,撰写论文,进行成果总结与推广。
5. 预期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揭示当前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形成一套科学的初中生物作业设计方法与策略。
《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方案
《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方案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深度,按照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层教学和作业设计。
通过分层设计,可以让每个学生逐步扩展自己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提升。
下面是一个关于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方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理论研究1.初中生物学习特点分析:了解初中生物学习的特点,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学科认知状况等。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2.分析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包括构建知识结构、理解层次、素养发展等方面的理论。
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式进行研究。
3.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分析:分析为什么需要对初中生物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以及分层设计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式进行验证。
二、实践研究1.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验证:选取一所初中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并与传统作业设计进行对比。
通过考试成绩、学习态度等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分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分层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深度,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等。
并确定评分标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3.分层作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与教师进行讨论,确定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和技能,结合实际案例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学生对分层作业设计的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分层作业设计的评价和建议,以便进行调整和优化。
5.对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的总结和归纳:在实践中总结和归纳出适合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和了解初中生物分层作业设计的意义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业提升和全面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创新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创新一、引言作业布置与批改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有效手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作业布置与批改往往是教师单向的,缺乏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难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因此,如何创新作业布置与批改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成为当前初中生物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二、作业布置的创新1.多样化作业形式传统的作业形式往往是书面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应该多样化作业形式。
例如,可以布置观察性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可以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动手制作生物标本、进行生物实验等;还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生物问题。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层次化作业内容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不同。
因此,在作业布置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层次化的作业内容。
例如,可以设计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三个层次。
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题和拓展题则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让他们能够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
这样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得到发展。
3.开放式作业问题传统的作业问题往往是封闭式的,答案固定,缺乏开放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应该设计开放式的作业问题。
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调查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作业批改的创新1.师生共同批改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往往是教师单向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结果。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应该师生共同批改。
教师可以先对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然后将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
论初中生物学课后作业有效设计的思考
论初中生物学课后作业有效设计的思考初中生物学作为生物学知识的入门阶段,作为教师在设计生物学课后作业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物学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思路,以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为中学生的生物学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针对性强教师在设计生物学课后作业时,应该注意作业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
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比如可以设计有关植物生长的观察实验、动物行为的调查、身体结构的比较等内容,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对生物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灵活多样生物学作业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作业。
可以设计绘画、手工制作、实验记录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生物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生物学课后作业应该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作业内容可以延伸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点。
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作业,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实地考察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生物学知识,丰富课外生活。
四、注意时间安排在设计生物学课后作业时,应该合理安排作业的时间,量力而行,不要过分给学生过多的作业,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
作业内容要能够在学生的课外时间内完成,不会占用过多的学生休息和娱乐时间,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鼓励交流互动在生物学课后作业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亲子作业或小组作业,鼓励学生与家长或同学一起完成,促进学生与家长、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强家校合作,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生物学知识。
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
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生物课后作业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学生执行效果不佳等。
为了提高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效果,优化设计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作业,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如何评估作业效果并及时调整,成为当前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设计和实践,探索出适合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2 研究意义初中生物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后作业可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生物的理解和掌握。
传统的生物课后作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难度不适应学生水平、缺乏趣味性、缺乏实践性等,导致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
对初中生物课后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的作业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实践过程,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最终提高课后作业的实际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效果。
1.3 研究目的初中生物课后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存在着作业负担过重、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本研究旨在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优化设计和实践,探讨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构建多样化、贴近生活、有针对性的生物课后作业,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七年级生物下册作业设计案例流动的组织血液
七年级生物下册作业设计案例流动的组织血液一、设计内容在当前的“双减”政策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品质,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减轻。
有效作业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为落实中央“双减”政策和教育部作业“五项管理”的要求,切实改变目前中学生作业机械、重复的现状。
基于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研究,我选择了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为例,进行了作业的优化设计。
为摒弃以往重复低效的练习,突出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我将作业设计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基础过关和能力提升。
第一部分基础过关,针对基础较弱,接受能力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同学布置。
第二部分能力提升,针对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基础扎实,自我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较好的同学布置。
二、设计类型课堂练习。
其中基础过关6小题,在预习阶段完成,能力提升4小题,在课堂小结后完成。
所设计的作业内容均在课内完成。
三、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血液成分和主要功能。
2.能识别人血永久涂片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
(二)、能力目标:1.通过让学生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其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观察新鲜血液和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3.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列表比较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1.体验血液对人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作用,初步认同无偿献血。
2.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
四、设计方案(一)、课标要求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与氧,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并运送到组织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与二氧化碳也需要运走并排出。
这些物质的运输任务是由循环系统来完成的,而血液就是物质与气体运输的载体。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在一下几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等基础知识,如:血液的成分及功能。
进一步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到生物卷中,都必须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得到改变。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生物学在实践教学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双减”背景下出发,研究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一、背景和意义“双减”政策是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教师不必要的工作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传统的生物学教学往往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生物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初中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现状2.1实践内容单一化一些教师在生物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中,更多地关注实验的操作技能,往往单一化了实践内容,没有突显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本质和方法。
2.2实验难度不适宜由于初中生的生物学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不够完备,一些实验内容难度设计过高,加之实验室条件受限,导致实践效果不佳。
因此,在生物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过程中,要避免实验内容过于复杂、难度过高,要考虑实验时间、实验人员和实验环境等条件。
2.3实验方法不全面生物学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实验方法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些教师在生物实践性作业设计中,过于关注基础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验方法的综合性,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提升。
2.4实验结果与现象描述不足生物实践性作业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实验结果和现象的描述,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实验原理和结果。
但在实践中,一些教师缺乏对实验结果和现象描述的重视,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实验的本质和原理。
2.5教师指导不足生物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教师的专业指导和辅导,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无法为学生提供应有的指导和帮助。
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
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初中生物是中学阶段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学习生物,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规律、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而作为学习的一部分,生物课后作业作为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优化设计(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差异化作业教师在设计生物课后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倾向,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课后作业,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作业中来,避免因一成不变的作业形式而导致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或学习动力不足。
(二)拓展作业形式,注重动手实践(三)注重生活应用,激发学生兴趣生物知识是贴近生活的,而生物课后作业的设计也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比如通过植物的栽培、食物链的探究、生物资源的利用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找到生物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注重动态监控,及时调整作业在生物课后作业实践中,教师要注意动态监控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作业中的问题和困惑,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作业的设计和内容,确保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实践探索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实践探索是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一些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探索案例。
(一)设计多样化的实验作业生物课程中,实验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实验作业来实现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
设计植物的生长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培育植物、观察生长过程,并记录下实验数据,从而巩固对植物生长的理解。
再设计动物饲养实验,让学生负责养育小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生活习惯,这样的实验作业既丰富了学习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物保护意识。
(二)开展科普调查作业通过开展生物科普调查作业,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
设计调查题目,探究身边的生物多样性,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编辑科普小册子或展板,向学校校园和社区传播生物科普知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科普意识,又充实了学习内容,丰富了生物课后作业。
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
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作者:聂玲来源:《文理导航》2019年第17期【摘要】生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课后作业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是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重要途径。
但在当前阶段,初中生物课程的课后作业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本文简要分析了优化的策略与具体的实践。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后作业;优化设计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课后作业往往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而进行。
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必须要扭转这一思想,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培养他们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生物学科也是如此,教师必须要优化现有的课后作业,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一、树立新型课后作业观念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生物课,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
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更加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教师们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并且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生物学科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少不了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因此,也需要学生增强自己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交往。
而在课后布置作业时,教师必须将以上的教学目标为作业设计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综合素养。
每一次课后作业都应该成为学生成长的起跑点,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同时,不断产生问题,并且利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在这种产生问题、解除问题的良性循环中感受探索的乐趣。
二、优化布置课后作业思路在教师设计课后作业时,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范围,以及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呈现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完成课后作业之后,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并在完成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探索技能,这也是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起点,同时,也是判断新课标理念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
初中生物作业管理方案
初中生物作业管理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增强作业实施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结合我市初中生物学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目标(一)优化作业设计,检测课程教学效果生物学作业是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生物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做好作业设计,是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路径。
(二)落实作业管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生物学作业管理研究是在遵循学科教育教学规律,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课堂和学生实际,增强生物学作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发挥作业对生物学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从而不断提升生物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三)实施作业评价,落实课程育人功能生物学作业评价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渗透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态度责任意识,将“五育”理念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创新作业评价方式,充分发挥生物学作业的独特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具体要求(一)明确目标,精选作业内容作业的设计要侧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与检测,注重过程与方法,力求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体验和实践中进行整合,有效促进学科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教师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相关的学习主题,如自然资源、健康生活、环境保护、科学与技术前沿等内容,从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出发,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强化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
可通过集体备课,广泛搜集素材,精心设计与生物学科教学有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在解释生命现象、把握生命本质,解决生产、生活实践问题中,感悟生命科学的内涵及独特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浅谈如何有效布置初中生物作业
浅谈如何有效布置初中生物作业【摘要】新课程下的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更应该是提升课程意义及彰显自我存在价值的重要内容。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把作业当成了“负担”,不完成作业或抄袭现象非常严重,使课后作业失去了意义。
可见,树立新的作业观,以激发学生想要学习为出发点,努力提高初中生物作业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新的作业观有效性设计分层次多样化趣味性新课程理念,给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下的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更应该是提升课程意义及彰显自我存在价值的重要内容。
众所周知,作业是课下巩固和拓展课堂知识的有效途径;作业是一种掌握技能技巧的途径;作业更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把作业当成了“负担”,不完成作业或抄袭现象非常的严重,使作业失去了意义。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生物教师,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树立新的作业观,学会有效布置作业。
1 落实新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新课标的三大理念。
在新课程下,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由传统的“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物教学更多的应是学生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
2 树立新的作业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生物老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特别是在农村中考不考,学生不重视认为是“副课”的大环境内,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快乐地思考学习,布置并指导学生完成适量有效的作业。
要知道有效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而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不论对学生的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所以,生物老师一定要树立新的作业观,以激发学生想要学习为出发点,布置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爱学”,又能为学生今后技能有所提高的生物作业。
初中生物分层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
初中生物分层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摘要: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如何设计初中生物分层作业。
针对分层作业的实施,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学情入手,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作业完成中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
优质的分层作业能够使学生树立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提升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探究实践中,感受到合作交流的优势,发展深度思维,进而提升学习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分层作业;作业设计;作业评价目前,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设计课后作业。
分层作业设计就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分层后,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选择对应的问题练习,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收获成长。
1、学生动态的分层实施分层作业设计的前提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而且教师要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的动态分层,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分层作业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才能提高分层作业应用的有效性。
通常教师会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即A层、B层与C层。
其中,C层的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差,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较弱;B层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要强一些,理论知识理解能力一般;A层的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十分扎实,理解与应用理论新知的能力较强,具备新知迁移的能力。
分层标准制订后,教师要采用动态分层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中调整位置,使学生对提高级别层次有向往之心,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倘若学生在某层次的作业中出现了较多的错误,那么教师就可以私下里和学生进行谈话,剖析教或学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并进行修正和指导,让学生尝试着从较低层次的作业练习入手,及时调整并付出努力,进而保证作业质量,巩固相关知识点,提升学习自信心。
这不仅对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作用,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有的学生在经历了从C层次到B层次的跨越后,对生物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 初中生物怎样有效布置课后作业
象地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是提高效率的重点。生物传统的教具主要是指 循教学目标。因此,多媒体的使用不能随便,不能仅仅为了吸引学生而使
挂图、标本、模型以及活体等,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乏。挂图用处广 用,要时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如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课是生
泛,但只是呈现平面结构;标本能呈现生物体的真实立体结构,但有时存 物学问的重点、难点。《血液循环》的教学目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完善了教师的教学策略。
总之,课堂教学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必需要对每个因素进行仔细
的设计,并将各个因素有机地整合起来,肯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3页共3页
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领实以及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方面的学问,了解 错,缘由是什么?2.做出假设。同学们肯定会有不同的假设,教师千万不
并关注这些学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自己亲自操作,使学生具有初 要强求统一,而是鼓舞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
步的生物试验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向三个方面进行拓展。一 让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假设制定出验证假设的打算。4.按打算实施,收集
在不易看清内部结构或微小结构等状况;模型呈现的效果较好,但也存在 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改变。依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
不够真实的状况:生物活体则存在猎取、保存不易的状况。由于这些教具 的做法是:1.首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的心脏,感受心脏的跳动,然后对
都有着各自的优点、缺点,所以,单一使用某种教具往往很难到达令人中 比心脏模型,讲解并描述其结构。2.观看 flash 动画,依次展示:①心脏
意的效果。教师在选择教具时,应尽量选用活体,活体能使学生真实、客 的结构(四个腔及瓣膜);②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③体循环、肺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在远程培训研修学习过程中,我怀着求真经取瑰宝的心情认真听课,让我受益多多。
一:①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应该学会支配教材,灵活运用新教材;②真正的“减负”在于如何有效发挥课堂45分钟的作用。
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要我学”变“我要学”,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积极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的参与面广,不断深入,概念的形成上采用不直接讲,而是通过许多新旧知识的对比让学生自然生成,老师主要做启发和指导的工作,课堂采取“新旧知识的对比--概念的初步形成—概念的理解辨析—概念的应用—概念的巩固与提高”。
三: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方法,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追求,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将来的不教而主动参与学习追求知识,这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课堂教学中“感悟为先,思维为本”使学生积极投入,思维生动。
在远程培训研修的日子里,观看专家与老师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
特别是在生物学作业布置、批改上我有更深刻的认识。
作业的布置对教师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情况,并以此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弥补教师教学的不足有一定的意义。
但整个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反馈,而对学生解题思路、方法能力、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却很少理会,这样的过程所强调的只是教师主体评价和导向作用,忽略了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地位,导致某些学生对作业产生消极心理,把作业当作是“应尽义务”,消极应对,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而且作业的发展功能消失殆尽。
五;新课程下的生物学作业观要求在生物学学习中,把生物学作业当作是课程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生物学作业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密切联系实际,在形式上要追求活泼多样,在内容上要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同时,整个生物学作业过程要注重互动性的多元评价机制(教师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评价促进教师、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控制的调节,不断改进教学、学习方法和策略,调整和端正心态,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下的生物学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1.作业形式的多样化;2.作业目标的综合化;3.作业内容的生活化;4.作业发展的时代化。
使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得以有效的提高,作业的多样化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学生作业的评价上,应注重于过程性和主体性,切忌只注重结果。
总之,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六;在远程培训研修的日子里,观看专家与老师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需要扬弃,哪些地方需要改正。
七;新课程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密切联系实际,在形式上要追求活泼多样,在内容上要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同时,整个教学过程要注重互动性的多元评价机制,以评价促进教师、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控制的调节,不断改进教学、学习方法和策略,调整和端正心态,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