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综合治疗与护理措施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点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30379a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0.png)
临床表现特点
• 个体差异大: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严重 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
• 发病前1~3周常有呼吸道和肠道病毒感染史 • 心脏受累的症状有: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心
前区隐痛、全身乏力等表现,严重者出现阿-斯综 合征,心衰、心源性休克的表现 • 主要体征:
– 心脏体征:心动过速与体温不相称、各种心律失常、第 一心音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脏扩大,
– 赘生物脱落,引起全身组织器官栓塞
临床表现
• 全身感染的表现:发热、进行性贫血、食欲不振,体 重减轻
• 心脏表现:其突出的特点为原有心脏杂音性质的改变 或出现新的杂音
• 栓塞: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常见有脑、心、肾、脾和 四肢,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栓塞常发生于病程的晚 期,但有1/3者为首发症状
• 周围体征:可能为微血管炎或微血栓形成有关,表现 为瘀点、Osler和Janeways结节、杵状指、指(趾)甲 下出血
– 心衰的体征:左右心衰的体征
辅助检查
• 心肌酶学检查:CK、AST、LDH升高 • ESR增快 • X线检查:可有心脏增大或正常 • ECG:ST-T改变、QRS低电压(三个标准导
联各QRS波群电压算术和<0.5mv)、病理 性Q波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
诊治要点
•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综 合判断,常需采用排除诊断法
• 治疗:
– 急性期应安静卧床及补充营养 – 治疗主要针对心衰:可用利尿剂、血管扩张
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洋地黄类 因易中毒需慎用 – 心律失常的治疗:
主要护理措施
•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受损、心律失常有关 • 措施:
– 休息: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有利于心功能恢复、防止病情恶化和转为慢性。 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卧床休息2~3个月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防治疗效论文及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防治疗效论文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7d34ab284ac850ad0242c1.png)
2.3自我防护情况:多数护士防护措施执行较好,但仍有部分护士防护意识欠缺,认为防护太麻烦或没必要的61次/55人,见表2。
这些临床护士全部有针刺伤的经历,见表3。
表2218名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自我防护情况项目采取自我防护措施情况是/经常有时用具不足太麻烦或没必要接触病人或污物前后洗手2051030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是戴手套1417223静脉穿刺时戴手套141471047接触诊断未明病人戴口罩1565705接触可能溅到病人体液、血液操作时戴眼罩、面罩、穿隔离衣6266873被锐器刺伤后挤压出血后再彻底清洗消毒1982000用过的针头放入锐器盒中214403表3防护意识与针刺伤情况防护意识人数发生针刺伤人数百分率(%)针刺伤总次数人均针次数无5555100232 4.23有1634829.4213 1.31注:表3防护意识“无”是指表2中回答为“太麻烦或没必要”,其他为防护意识“有”。
3讨论3.1针刺伤发生率下降:临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被锐器刺伤发生率较高。
据报道,我国锐器刺伤率高于发达国家[2],刺伤原因包括发展中国家多采用非必要注射治疗,护士接触污染机会多,重复使用的器械多,没有规范一次性医疗废物的丢弃等。
本次调查发现护士年人均刺伤1.02次,较相关报道的年人均刺伤3.0次[2]和3.5次[3]低,原因可能与政府和医院加强了职业监管,各级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重视、防范意识增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和标准预防,规范废物处理。
3.2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分析:从表1所示结果看,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与工作忙、粗心、操作不规范、操作时未按标准预防的要求戴手套有关,共占69.6%,许多针刺伤是由重套针帽、取下针头、用手去按压锐器盒中锐器以及其他不规范操作引起,还有的是因为没戴手套而致的皮肤暴露。
因此,必须纠正部分护士习惯性套上针帽、取下针头和其他不规范操作等现象,加强安全知识、技能的训练,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护理ppt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444a4f5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8.png)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心悸、乏力、气短等,严重时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力 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和病毒学检测等综合诊断。其中,病毒学检 测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可通过血液或心肌组织中检测到病毒抗原或抗体。
CHAPTER 02
护理评估与计划
病人评估
01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饮食
控制病人的饮食摄入量,避免过 度进食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 物,以免加重病情。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关心、安慰、鼓励病人,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情绪调节
指导病人进行情绪调节,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CHAPTER 05
出院指导
日常生活指导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 劳为度。
饮食指导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饱,多食用新鲜蔬 菜、水果。
心理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必要时可寻求心理辅导。
定期复查指导
定期复查心电图、心 脏超声等检查,了解 心脏功能恢复情况。
CHAPTER 03
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体 温、心率、呼吸等,以及心电监 护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记录病情状况
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状况,包括症 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 相应的护理计划。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护理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5f56d677a45177232f60a299.png)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2、Ⅰ级护理。
3、普通饮食。
4、遵医嘱应用药物。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T、P、R、BP。
2、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严重心肌炎伴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注意休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室内活动。
4、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3、Ⅰ级护理。
4、半流质饮食。
护理与健康指导
1、监测:T、P、R、BP。
2、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严重心肌炎伴水肿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安静卧床休息。
4、给予吸氧。
5、监测体温、心率、心律、血压变化。
6、指导使用放松技术,如听音乐、深呼吸。
7、巡视患者睡眠情况。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1、指导患者出院后以积极心态适应并自理个人生活。
2、嘱患者遵医嘱用药,详细交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可自行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
3、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鱼、肉、鸡、蛋、牛奶、豆浆等)、富含纤维素(韭菜、芹菜、土豆)、维生素丰富(新鲜蔬菜、水果)、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内脏、腌制品,限制烟酒、浓茶及咖啡。
4、卫生处置:更换病员服、修剪指(趾)甲、剃胡须、洗澡。
5、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恐惧,稳定情绪,预防感冒。
6、给予吸氧。
7、指导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
8、监测体温、心率、心律、血压变化。
9、巡视病房患者睡眠情况。
变异
有无变异,注明原因。
住院第二天
护理路径
执行医嘱
1、执行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2、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
5、给予间断吸氧,监测体温、心率、心律、血压变化。
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护理要点
![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73710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7.png)
心内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护理要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呈全球性分布,发展中国家居多,各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和40岁以下成年人多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有30余种病毒可致本病发生,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流感病毒、肝炎病毒、腺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风疹病毒、脑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①急性或持续性病毒感染所致直接心肌损害;②病毒介导免疫损伤,以T细胞免疫为主;③多种致炎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等介导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等。
二、临床表现50%以上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
根据病变范围、感染病毒类型和机体状态的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轻者无自觉症状,重者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可分为以下5型。
1.亚临床型病毒感染后无自觉症状,心电图示ST-T改变、房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期前收缩,数周后心电图改变消失或遗留心律失常。
2.轻症自限型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轻度心前区不适、心悸,无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表现。
心电图示ST-T改变,各种期前收缩,CK-MB和心脏cTnT或cTnl升高,经治疗可逐渐恢复。
3.隐匿进展型病毒感染后有一过性心肌炎表现,数年后心脏逐渐扩大,表现为扩张性心肌病。
4.急性重症型病毒感染后1~2周出现胸痛、心悸和气短等症状,伴心动过速、奔马律、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
病情凶险,可于数日内因泵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死亡。
5.猝死型多于活动中猝死,死前无心脏病表现。
尸检证实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三、辅助检查1.血液生化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增加,急性期或活动期CK-MB、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 增高。
2.病原学检查血清柯萨奇病毒IgM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外周血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或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心内膜活检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f776d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a.png)
护理措施
生活护理: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室内清洁 卫生,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病后康复: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康 复训练,包括适量的体育运动和心理辅 导等。
护理措施
药物保健: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定,在 用药期间注意身体反应和不良反应等。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人 的护理PPT
目录 介绍病情 治疗方法 护理措施
介绍病情
介绍病情
病情概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童感 染病毒后导致心脏肌肉发炎的一种病情 ,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及生命。 病因:该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腺病 毒、流感病毒等。
介绍病情
症状: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发热、乏力、 呕吐、心悸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出 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治疗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治疗方法医疗治疗: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 行治疗,通常包括根据病毒类型进行抗 病毒治疗、使用抗心衰药物等。 家庭护理:患者和家人需要积极配合,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不良刺激等。
治疗方法
病后康复:患者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 息和生活习惯调整,同时注意平衡饮食 和适度的运动。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
![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63e8a0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5.png)
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经验。
护理要点如下:休息与活动;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潜在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炎;心肌炎护理急性心肌炎是心肌对许多应激性因素的非特异性反应,以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
[1]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很多,以柯萨奇病毒最为常见。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有1至3周的病毒感染前驱症状,轻者一般表现为“感冒”样症状,如流涕、恶心、呕吐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重者累及心脏,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甚至出现阿-斯综合征。
因而对心肌炎患者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我科于12月5日收治了一例急性心肌炎的患者,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1.1患者一般资料患者男,19岁,患者因“鼻塞、流涕、低热3天,胸闷、胸痛1天”而入院,于3天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低热、咳嗽,无咳痰,前日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1天前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伴胸闷,曾于别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10.20*10^9/L,Myo 87.34ng/ml ,CK-MB 32.08ng/ml,肌钙蛋白0.39ng/ml。
现为求进一步诊疗,拟“心肌炎”收住我科,入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 10.20*10^9/L,Myo 87.34ng/ml ,CK-MB 32.08ng/ml,肌钙蛋白0.39ng/ml;冠脉造影报告全阴性。
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1.2治疗过程和临床转归患者于12月5日入院后予以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治疗上予以辅酶Q10、亚硒酸钠片等对症处理。
2020-12-05床边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2、下壁、侧壁及后壁ST段抬高。
2020-12-05查血肌钙蛋白 31.74ng/ml2020-12-06 常规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心包腔目前未见明显积液。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常规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593df1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0.png)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护理常规
一、概述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临床表现】疲乏、气促、心前区不适、心脏扩大、心搏异常,可出现血压下降,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特殊检查】心电图、X线、血清酶测定、病毒学检查等。
【治疗要点】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代谢及心脏功能,促进心肌修复。
二、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缺氧有关。
2、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3、生活自理缺陷与心肌疾病或限制活动有关。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如突然发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气急、脉搏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营养支持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适当增加水果,少量多餐,切忌饱餐。
心功能不全时适当限制食盐和水分的摄入。
3、用药护理静脉给药速度宜慢,有条件可用输液泵。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肌炎导致对洋地黄制剂较敏感,容易中毒,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
若心率过缓或其他副作用出
现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妥善处理。
4、活动与休息急性期或重症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待心脏功能基本恢复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5、健康教育适量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预防病毒性感冒,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计划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72eee7ea45177232f60a218.png)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计划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1.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细胞受损有关 2. 疼痛:心前区疼痛,与心肌受损有关 3.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一)一般护理
1. 休息急性期需完全卧床休息,直至心脏恢复正常大小、心电图好转、血压正常后,方能逐步起床增加活动量。
2. 饮食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的饮料与食物;心力衰竭者给予低盐饮食。
3. 心理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人易产生焦虑或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特别是病情突然变化阶段,顾虑重重,此时稳定病人情绪,耐心介绍心肌炎疾病的防治常识,以便取得合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
1. 生命体征、尿量及皮肤末梢循环变化体温与脉率增速不相称的程度,坐起翻身等活动后比平卧休息时脉搏增加的次数,作为判断心肌炎好转与否的指标;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早发现有否心功能不全;有否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四肢发冷等,以判断有否心源性休克。
2. 心率与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应予以积极处理和护理。
(三)健康教育
1. 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急性期严格卧床,好转出院后继续卧床休息2~3个月,半年至1年内避免体力劳动。
2. 避免诱因过劳、缺氧、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寒冷、酗酒等诱因。
3坚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
心肌炎护理措施
![心肌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97c3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4.png)
心肌炎护理措施1. 简介心肌炎是指心肌(即心脏肌肉)细胞的炎症性变化,常常由于细菌、病毒、过敏反应或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心肌炎可以导致心肌功能受损,严重时甚至影响心脏的正常运作。
在心肌炎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心肌炎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监测与观察心肌炎患者应接受常规的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
此外,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3. 休息与心理支持心肌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充分的休息,以帮助心脏恢复正常功能。
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保持适度的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疲劳。
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治疗期间的困难和焦虑情绪。
4. 药物治疗心肌炎的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具体的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患者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同时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5. 饮食调理良好的饮食有助于心肌炎患者的康复。
建议患者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少食多餐,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品。
此外,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以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6. 注意伤风感冒防护心肌炎患者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因此,建议患者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感冒患者密切接触。
此外,心肌炎患者还应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7. 定期复查和随访心肌炎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复查和随访。
复查包括心电图、心功能检查和血液生化指标等,以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
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复发或并发症的情况。
8. 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心肌炎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这些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和无氧运动(如举重、健身操等),有助于增强心脏肌肉的功能和耐力。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b5cfc5ef8c75fbfc77db2f4.png)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病变会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护理常规】1.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至体温稳定后3~4周恢复正常逐渐增加活动量;重症患儿应延长卧床时间,待心力衰竭控制、心脏情况好转后逐渐开始活动。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切忌进食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小婴儿喂奶时避免呛咳。
3.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1)密切观察和记录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心率、心律、呼吸、体温和血压变化。
(2)胸闷、气促、心悸时应休息,必要时可给予吸氧。
烦躁不安者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药。
有心力衰竭时置患儿于半卧位,尽量保持其安静,静脉给药时应注意滴注的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用药护理(1)应用洋地黄制剂:要注意给药方法、剂量,密切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症状。
每次用药前测脉率,必要时听心率、心律;新生儿心率<110/min,婴儿心率<90/min,年长儿心率<70/min时,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师。
给药时间、剂量准确,当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黄视、绿视、视力模糊、头晕等洋地黄毒性症状时,应停用药物,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2)应用利尿药:根据利尿药的作用时间安排给药,尽量在清晨或上午给药,以免夜间多次排尿影响睡眠。
注意观察有无四肢软弱无力、腹胀、心音低钝、心律失常等低血钾表现,一旦发现,及时处理。
用药期间鼓励患儿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牛奶、菠菜、豆类等。
(3))应用血管扩张药:密切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避免血压的过度下降。
给药时避免药液外渗,以防局部的组织坏死;应用硝普钠时应避光,药液现用现配,要准确控制滴速,最好能使用输液泵,以避免血压过大的波动。
5.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酌情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强调休息对心肌炎恢复的重要性,恢复期继续限制活动量,一般总休息时间不少于6个月。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171978527284b73f3425054.png)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患者有无心脏受累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等;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2.观察患者活动耐受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受限。
3.观察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卧床休息,限制探视。
病情恢复3~6个月逐渐恢复轻体力劳动。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
注意:进食不宜过饱、禁食咖啡、茶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心衰者限制钠盐摄入、戒烟酒。
3.严密监测心率、心律,急性期给予心电监护,尽早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一旦发生并发症,按其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保证充足的休息及睡眠。
5.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
【健康指导】
1.嘱咐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活动及休息,以免加重病情。
2.避免诱因,合理营养,预防呼吸道感染。
3.坚持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脉搏、心率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3bca580ec3a87c24028c4b2.png)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教育1、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注意不同病期的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如症状明显、心脏已扩大者,应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以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使心功能得到恢复。
出院后继续休息2~3个月,半年~1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对转为慢性者,出现心功能减退、持久心律失常时仍应限制活动并充分休息。
2、饮食调整:恢复期仍应注意营养以促进心肌修复与代谢,提高机体抵抗力,心力衰竭病人应限制钠盐、不宜过饱,禁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3畅避免诱发因素:过劳、缺氧、营养不良、呼吸道感染等因素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易于侵入,并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应特别注意避免。
4、坚持药物治疗:定期随访,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
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临床应用一、注射泵的临床应用当临床所用的药物必须由静脉途径注入,而且在给药量必须非常准确、总量很小、给药速度需缓慢或长时间恒定的情况下,则应当使用注射泵来实现这一目的。
常用注射泵注入的药物见表6-4.(—)结构与原理注射泵又称微量泵。
其主要结构是一根制作极为精细的螺杆,螺杆上配有一个随着螺杆旋转向前移动的推动装置。
通过设定螺杆的旋转速度,就可调整其对注射器针栓的推进速度,从而调整所给的药物剂量(给药速度为0.1~99.9ml/h)。
(二)设置及换算方法由于任何一种注射泵所设置的计量单位为每小时毫升数,而临床所要求的用量及速度往往是μg·kg-l/min或mg/min 等,这一转换过程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换算。
具体换算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病情决定所需的药物及其用量。
如要求给予多巴酚丁胺5μg ·kg-1/min,病人体重为60㎏,那么注射泵的设置应当为:式中M为应设定的每小时毫升数,V为临床要求的药物剂量(单位为μg·kg-1/min),W为病人的体重(单位为kg),A为剂量单位的换算常数,K为液体药物浓度(单位为mg/ml。
如500mg的药物置于50ml注射器内,则药物浓度为10mg/ml)。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2d6e75877232f60ddcca1cd.png)
观察龟头血 , 运 尿管是否通畅, 术后5 天检查, 观察阴茎皮瓣颜色, 刀口 血痂厚或痂下有渗出及时换药 , 并增加换药次数。 术后饮食以易消化、 易吸收、 高营养饮食为主 , 适当补充水果、 蔬菜及 粗纤维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防止因排便费力而引起伤E裂开, l 影响伤口愈 合 。 便不 畅可 用开塞露 ; 励患 儿多饮 水 , 排 鼓 以增加 尿量来 冲洗 尿路 , 预防 尿路感 染 。 减少术后早期 活动 , 伤口裂开 或支架管 、 避免 引流管脱 落。 保持 会阴部 清洁, 包皮过长者应将包皮翻转并彻底清除包皮垢 , 井在龟头表面定期用 红霉索软膏外敷 ; 嘱病人多饮水, 达到冲洗尿道的目的。 保护 术后尿管 通畅 , 多饮水 , 尿管 堵塞。 E换 尿袋一次 , 尿袋 防止 每l 换 时注意无菌操作 , 严防尿路上行感染。 预防切 口感染 。 下裂手 术为 Ⅱ类切 口, 尿道 术前3分钟一 小时保证 用 0 2 E 抗生素一次, 术后根据药物半衰期再考虑用抗生索预防感染。 保持伤 口 清洁干燥, 定期使用安多福涂拭尿道外口血迹和尿道分泌物。 门排便后 肛 及时用温 水擦洗干 净 , 会阴部 , 持阴囊 会阴部清洁 干净 , 清洗 保 防止污 染伤
病毒性心肌炎 的临床 护理体会
始 玉 群 ( 河南省 南阳市 中心医院供应 室 河南 南阳 4 30 ) 7 0 9
【 摘要 】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护理方法 方法: 分析我 ̄20年1 09 月至2 1 年1 月收治的4 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 : 01 2 8
64 7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Mk dc An s h Me i n 2 1 a i O
第8 期
由于会 阴部局 部折 多 , 菌容易 滋生 , 细 术前采取 会 阴部清洗 后用硼 酸 粉 坐 浴 , 日一 次 , 防术后 感染 , 常有效 。 每 预 非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及相关护理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及相关护理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7eb10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e.png)
躺卧、半卧位或平卧,这样有利于病人呼吸通畅,减少胸部压
量大会增大感染概率,尤其是在流行感冒季节。 平时生活要
力,时常让病人在床上适度运动,定时翻身。 同时让病人多
有节律,根据天气、温度调节衣物的多少,平常多走动,多接
做深呼吸运动,有利于病情缓解。
触阳光。 保持住处空气流畅,要学会一些基本技能,比如自
生指导,严格把控服药时间,一旦不良反应及时告诉医护人
该病后,会有这几点症状,发热、恶心、全身倦怠,如果不抓紧
员,及时采取措施。
治疗,导致病情严重,会导致病人胸闷、心悸、呼吸不畅,最后
(5) 规范饮食习惯:尽量根据病人喜好,对病人平常饮食
可能会导致心衰、休克。 所以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人要及
制定最佳方案,必须做到不能过饱、少食、多餐、清淡,尽量吃
精神也要保持良好,心理不要有负担。 综上,患有毒性心肌
(3) 病人休息管理:病人的休息时间要保证足够,结合病
炎的病人要及时医治,以免给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后果。
人情况调整躺卧时间。 对于相对严重病人,一般休息时间在
半年至一年左右,症状才可能消失不见。 如果病情好转、心
脏功能恢复正常。 可以让病人适度运动,当然,要保证在病
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病情。 但是,这类病一
知识不了解,会导致他们出现内心焦虑不安、恐慌、紧张等负
旦严重发作,非常不容易控制,因为在心脏部位,有很多因素
面心理,医护人员要主动积极地与病人及家属交流,告知该
控制不了,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威胁病人生命。 在以上护
病医治情况和成功案例,让病人内心负担减轻、保持积极的
病房要保持安静、舒适,控制人员流动。 如果病人病情彻底
病,这类病的特点是患病率高、死亡率比较高,发病时非常严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计划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b9c380ade80d4d8d15a4fd1.png)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炎性过程,除心肌炎外,部分患儿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
护理问题:
1.心悸、胸闷:与心肌炎症,损伤有关;
பைடு நூலகம்2.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收缩力下降,组织供氧不足有关;
5.遵医嘱正确执行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营养心肌药物,使用血管活性药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或遵医嘱使用微量泵输液,并详细记录出入量;
6.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若患儿出现发燥不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前区不适等心衰的表现时立即给予半卧位,氧气吸入,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2.病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5%~60%为宜,每日开窗通风2~3次,避免对流风;
3.急性期绝度卧床休息,至热推后3~4周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限制活动量,以减轻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
4.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少量多餐,切忌过饱,心功能不全者适当限制水份及食盐的摄入;
3.心源性休克:与心肌受损心排血量下降导致组织灌注量不足有关;
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心音)变化;
2.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及面色;
3.严密观察患儿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
护理措施:
1.遵医嘱按小儿循环系统疾病常规护理;
7.严密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若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减慢等洋地黄中毒表现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8.做好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常规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fc7443cda38376bae1fae9d.png)
病毒性心肌炎的照顾护士之阳早格格创做【定义: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嗜心肌性病毒熏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同性间量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包罗无症状的心肌局灶性炎症战心肌弥漫性炎症.】【照顾护士惯例】(一)普遍照顾护士步伐1.戚息慢性期需实足卧床戚息,症状佳转圆能逐步起床活动.病室内应脆持新陈气氛,注意保温.2.饮食应进下蛋黑、下维死素、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宜少量多餐、预防过鼓或者刺激性饮料及食物;心力衰竭者赋予矮盐饮食.3.情绪照顾护士赋予患者情绪抚慰,使其脆持良佳的情绪战心情,主动协同治疗.4.死计指挥注意保温,预防呼吸讲熏染.(二)沉面照顾护士步伐1.病情瞅察(1)定时丈量体温、脉搏(2)稀切瞅察患者呼吸频次、节律的变更,趁早创造有无心功能不齐.(3)定时丈量血压,瞅察几率尿量,以趁早推断有无心源性戚克的爆收.(4)稀切瞅察心率与心律,趁早创造有无心律得常,如室性期前中断、分歧程度的房室传导阻鼓等,宽沉者以至大概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等.2.对于症照顾护士(1)心悸、胸闷;包管患者戚息,给与氧气吸进,慢性期卧床.按医嘱即时使用革新心肌营养与代开的药物.(2)心律得常:当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引起Ⅲ度房室传导滞或者窦房结病变引起窦房阻滞、窦房停搏而致阿-斯概括征者,应便天举止心肺复苏,并主动协同医师举止药物治疗或者慢迫做临时心净起搏处理.(三)治疗历程中大概出现的情况及应慢步伐1.心律得常病毒性心肌炎90%的患者以心律得常为尾收症状,其中以室性心律得常为主,占70%,宽沉者可爆收下度房室传导阻鼓,以至室速、室颤.普遍不需要治疗,与消病果或者诱果后,症状即可消得.有粗确的本收性徐病时应主动治疗.症状明隐是可给β受体阻滞药或者镇定剂等对于症处理.2.心力衰竭沉症慢性心肌炎由于心肌受病毒侵袭的范畴广,心肌细胞益伤宽沉,时常出现心净夸大,充血性心力衰竭,以至心源性戚克,宽沉者可致死(10%~20%)(1)镇定:皮下或者肌肉内注射吗啡5~10mg或者哌替啶50~100mg,使患者宁静,扩弛中周血管,缩小回心血量,缩小呼吸艰易.对于老年人、意识不浑、已有呼吸压造、戚克或者合并肺部熏染者禁用.(2)吸氧:加压下流量给氧,每分钟6~8L,可流经25%~70%乙醇后用鼻管吸进.加压可缩小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粗能落矮泡沫的表面弛力使泡沫破裂,进而革新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与消泡沫.(3)缩小静脉回流:患者与坐位或者卧位,二腿下垂,以缩小静脉回流,需要时,可加止血戴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仄衡每肢体扎15分钟,搁紧5分钟、以包管肢体循环不受效率.(4)利尿:静脉赋予效率快而强的利尿药,如呋塞米20~40mg 或者利尿酸钠25~40mg加进葡萄糖内静脉注射,以缩小血容量,缩小心净背荷,应注意预防或者纠正洪量利尿时所陪收的矮血钾症战矮血容量.(5)血管扩弛剂:静脉滴注硝普钠或者酚妥推明以落矮肺循环压力,但是应注意勿引起矮血压.也可舌下含化硝酸苦油或者硝酸同山梨醇落矮肺循环静脉压.(6)强心药:如近期已用过洋天黄类药物,可静脉注射赶快效率的洋天黄类造剂,如西天兰、毛花苷K等.对于二尖瓣渺小所引起的肺火肿,除陪随心室率快的心房哆嗦中,不必强心药,免得果左心室输出量减少而加沉肺充血.(7)氨茶碱:对于陪随支气管痉挛者可采用氨茶碱0.25g,加进10%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静脉缓缓注进,可减少支气管痉挛,扩弛冠状动脉战加强利尿.但是大概会引起室性期前中断战(或者)室性心动过速,故应慎用.(8)皮量激素:氢化可的紧100~200mg,或者天塞米紧10mg 加进葡萄糖液中静滴,亦有帮于肺火肿的统造.(9)本有徐病战诱收果素治疗:如有收火赶快性心律得常,应赶快统造.3.心净性猝死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心净性猝死,病果包罗心律得常、心力衰竭、心源性戚克.很多猝死的患者死前并不明隐的心肌炎表示,不过正在尸检时创造有病毒性心肌炎的存留.4.扩弛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缓性迁延,可死长成为扩弛型心肌病,以左室夸大为主,或者出现安排心室夸大,心室中断功能下落,出现心力衰竭战百般心律得常.其治疗以治疗本收病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综合治疗与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5-12-16T17:11:34.5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作者:王芳
[导读] 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
大庆市让胡路区喇嘛甸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163713
【摘要】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性心肌疾病,是最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炎。
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发现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是遍及全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心悸、胸闷保证患者休息,急性期卧床;按医嘱及时使用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心律失常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引起皿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病变引起窦房阻滞、窦房停搏而致阿-斯综合征者,应就地进行心肺复苏,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或紧急作临时心脏起搏处理。
^中药汤剂不但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心脏左心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供氧量的作用;中药汤剂同时还具有增强心肌氧需要量能力,活血化瘀药能解除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的供氧量,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并能促进受损心肌的修复,对改善心肌纤维化及后遗瘢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综合用药;对症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病毒的类型、机体反应性以及病变范围等因素,轻重差异很大,且不特异,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轻者几无症状而呈亚临床经过,或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甚至猝死。
护理方面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其体温与脉率增速不成正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早发现有否心功能不全;定时测量血压,观察记录尿量,以及早判断有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密切观察心率与心律,及早发现有无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委员长病毒感染最多见。
肠道病毒为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其中柯萨奇、埃可、脊髓灰质炎病毒为致心肌炎的主要病毒。
近年来,笔者运用辅酶A、肌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令患者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0年6月-2014年11月间我院收治了4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23-72岁,心电图检查:10例ST-T改变,16例频发房室性期前收缩,8例T波改变。
超声心动图检查7例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轻度减低,室壁运动减弱。
血常规检验,40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酶学改变,血沉加快。
1.2治疗方法:充分休息、防止过度劳累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休息的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如果心脏已扩大,经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后,大多数能回缩,早期不重视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心脏进行性扩大和带来后遗症,反而得不偿失。
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脏负荷,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卧床休息应延长到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心脏已扩大或曾经出现过心功能不全者应延长至半年,直至心脏不再缩小,心功能不全症状消失后,在密切观察下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仍应适当限制活动3-6个月。
综合治疗: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辅酶A 100 u,三磷酸腺苷20 mg,肌苷200 mg,维生素C 1 g,维生素B6 0.1 g静滴,每日1次,一般用1-2周。
服用中药制剂,中药汤剂由本院中药局提供。
1.3护理措施:急性期应卧床体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于劳累;多进食含维生素C类水果(如桔子、蕃茄等)及富于氨基酸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等);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服药要遵医嘱,尤其是伴心律失常(如频发早搏等)的患者,不可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长期持续早搏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必过于紧张。
2.结果:经过两周的治疗,46例患者基本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3.讨论
几乎每一组病毒都可引起特异性的嗜心性病毒疾病,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委员长病毒感染最多见。
病毒经血流直接侵犯心肌,病毒本身所致溶细胞作用,亦称为病毒复制期,是发病早期病毒在心肌细胞内主动复制并直接作用心肌,引起心肌损害和功能障碍。
有人将柯萨奇B病毒感染小鼠3天后,即能发现心肌已发生散在坏死病灶,感染5-7天后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坏死[1]。
病毒感染机体后所致病变主要靠机体细胞膜的受体,业已证实,柯萨奇B型病毒的受体定位在人的第19号染色体上。
因人的心肌细胞膜上存在柯萨奇病毒B、A型的受体,又能翻译该类病毒信息,因此该类病毒可在心肌细胞内增殖、复制,导致心肌损伤。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护理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所引起心肌急或慢性炎症导致心肌炎病毒有多种主要经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毒直接损伤心肌也通过免疫机制导致心肌炎症病毒性心肌炎积极治疗同时也要注意做好疾病护理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护理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护理。
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体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过于劳累;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护理多进食含维生素C类水;服药要遵医嘱尤其伴心律失常(频发早搏等)患者自行增加或减少药量;病毒性心肌炎护理要护理长期持续早搏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必过于紧张。
卧床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最好的方法,也是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措施,休息可使心肌炎患者心率,血压等降低,一般常规全休3个月,半休3个月左右,重症心肌炎应严格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心电图及胸部X线变化恢复正常再逐步起床活动,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参考文献:
[1]陈维洲,张培智. 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 .18: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