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 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学习等方式,实现共同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在各级教育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篇开题报告将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以其注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合作精神和提高学习效果等特点,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国内外许多中小学和高校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价等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包括小组组建、任务分配、合作学习展开等方面。
2、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如学生性格、能力水平、小组氛围等。
3、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包括学生知识掌握、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探究: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提供参考。
2、实地观察:深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现场,观察小组组建、任务分配、合作学习展开等过程,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3、问卷调查:针对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和教师,设计问卷调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如学生性格、能力水平、小组氛围等。
4、实验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的班级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效果评价。
四、研究意义本项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和推广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意义:1、通过深入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影响因素和效果评价,为相关教育机构和教师在推广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 开题报告
合作学习开题报告合作学习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在当今社会中,合作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合作学习的实施和效果对于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通过对比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探讨合作学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2. 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和调查,研究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合作习惯的培养作用。
3. 合作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和调查,研究合作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情况,来研究合作学习的实施和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选择:从同一所学校的两个班级中,随机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作为对照组。
2. 实验组的合作学习实施:在实验组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 对照组的传统教学实施: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考试成绩、问卷调查和观察等方式,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数据,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预计本研究的结果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证明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影响,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程序: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课题题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二、选本课题的缘由:“好,下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这是“高校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一句话;“教师上课时能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现出新课标中的新理念,”这是老师们在评课时常说的一句话。
但在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
每每至此, 我总有些疑问:合作学习究竟是什么?学生合作学习究竟收到了多少效果?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我们深刻体会到自主与互助往往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且互为补充。
自主学习能否达成预期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合作的成效如何。
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激励,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能胜任的学习内容,并在小组中担任角色,承担任务,充分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
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在自主学习中不断获取知识,在合作与交流中,用不同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在实施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之际,我们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讨。
三、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探索一条适合的能提高我校的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1、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的调查研究。
运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调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
2、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成因的分析研究。
对调查的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通过理论学习、归纳总结、教师访谈、课后交流反思等方法分析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现象的成因。
小组合作学习调研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标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和挑战1. 背景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与组内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分享思想、经验和知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主要是通过独立学习和课堂讲授来获取知识,而小组合作学习则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在现代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得到重视和应用。
2. 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遇到的挑战,并从中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3.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共有1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另外还对几个小组进行了访谈。
4. 结果(1)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表示认可。
他们认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分享。
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反馈也使得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激发学习动力。
(2)学习挑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主要包括:组员之间的合作默契不足、角色分配不明确、个人学习目标和节奏不一致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组内效率降低、沟通困难以及个别学生被边缘化。
(3)解决方法:针对学习挑战,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加强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培训、设立组内角色和责任分工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组内评估和给予积极反馈,激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5. 结论与建议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并解决挑战,学校和教师应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提供支持和指导,同时学生也应努力发展合作和沟通能力,充分参与和贡献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临颍县高效课堂教学研究项目
开题报告
项目编号GXKT029
课题名称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学科分类小学数学
主持人赵绍伟
所在单位临颍县杜曲镇东徐庄小学
填表日期 2015年1月26日
临颍县教科体局制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研讨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开题活动建议由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教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
收到立项通知书后三个月内,请将此报告(1份,加盖单位公章)县教科体局高效课题管理办公室胡英杰同志收
同时将电子版发至电子信箱hu6346@。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题报告WORD格式.整理版《小组合作研究的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提出的背景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
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学生是研究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研究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研究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研究方式的形成。
"可见,合作研究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堂教学缺乏活力。
表现在学生思维不活,语言不活,缺乏独特的想象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转,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机会少,兴趣低。
(2)仍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迹象。
学生学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合作研究的实践活动,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
(3)目前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口头表达、实践活动;重教学结论与学生的学会,轻研究过程与学生的会学;重个体研究与竞争,轻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的讨论研究,往往流于形式。
这与课程改革目标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解决目前课堂学生研究效率不高的问题。
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位,缺乏对小组合作研究的认识和理解。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小组合作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效率和研究兴趣,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研究的实践效果,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小学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的研究》开题报告报告人:XXX一、研究核心概念、国内外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一)核心概念1.本课题中的“小组合作”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本研究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生活惯,注重渗透合作研究的意识,促进孩子们各个方面的成长。
2.本课题中的“小组”是指为工作、研究等的方便而组成或划分的小集体、小班子。
随着互联网发展,特别是Web2.0时代,“小组”的含义衍生为就某一类话题或兴趣点(例如旅游、电影、电子产品等)跟别人交流的场所。
在本研究中,“小组”重点指为了研究而组成的小集体。
3.本课题中的“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
在研究中、在生活中、在课间都可以进行合作。
4.“研究”是指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研究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小组合作研究已经在美国、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中小学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
相比之下,国内在这方面的应用相对欠缺,很多“小组研究”缺乏理论上的支持,难以坚持到底。
这一现状一方面是国情所限,一方面是师生及家长的意识不足,缺乏对小组合作研究的认识和理解。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小组合作研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研究效率和研究兴趣,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受到关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任务并相互协作,通过合作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为教学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若干个初中数学小组,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比较小组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在学生成绩、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2.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和学生成绩比较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学生成绩:实验结果表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成绩整体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2.学习兴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兴趣,对课程内容更感兴趣,参与度更高。
3.学习态度: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论和建议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兴趣和态度,对促进学生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建议学校和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小
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能力。
以上是《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研究报告,希望对初中数学
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感谢阅读!。
《小学品德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开题报告、中期和结题报告
《小学品德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开题报告、中期和结题报告小学品德小组合作研究1. 课题开题报告本课题旨在研究小学品德小组合作研究的教育效果,并探索适合小学生的合作研究策略。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小学品德小组合作研究对学生的影响,包括研究成绩、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
通过实施合作研究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团队精神。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小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品德小组合作研究,另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作为对照。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成绩评估等方式收集数据,以评估小组合作研究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1.3 预期结果我们预计小学品德小组合作研究将对学生的研究成绩、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合作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研究效果。
2. 中期报告2.1 实施情况在中期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课题的实施计划,并开始了小学品德小组合作研究的实施。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布置小组任务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2.2 数据收集我们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讨论记录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
初步结果显示,小组合作研究对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数据,以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2.3 进展评估总体而言,课题的实施进展顺利,教师和学生对小组合作研究的积极性较高。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学生之间的合作难度和学生个体差异等问题。
我们将继续改进实施策略,提高合作研究效果。
3. 结题报告3.1 研究结果经过实施期间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品德小组合作研究对学生的研究成绩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展现出更高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开题报告
合作学习开题报告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参与、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法。
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助精神、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并提出一种结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
通过这个方案,我们希望在教育领域中推广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发展他们的合作能力。
1. 引言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
而合作学习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互动和共同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2. 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合作学习的小组中,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和讨论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互动和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 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激励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和互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促进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也能够获得比较和反馈,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调整,提高学习效果。
4. 结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动机。
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4-6名学生组成,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既有相对的平均水平,又有不同的能力和才华。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课题名称: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策略研究界定:在课堂教学,几乎每位教师每节课都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其中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在合作学习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导致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成为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1、研究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参与团队的合作程度,只有与团队成员充分的合作,才能实现知识的真正理解、掌握和交流应用。
而在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与方法,除了集体合作学习以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小组合作学习通常可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读书预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总结反思,达标测评。
其中,展示交流环节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之前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完全搞明白的问题可以获得满意的解答,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也将得以扩展和提升;在这一环节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思维、智慧的交流碰撞,进而不断产生新的灵感。
展示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都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然而,由于受到学生认知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我们一年多来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展示交流环节所应起到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还存在着效率较低、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力度不够等问题,亟待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和改进。
另外,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成果较少,还没有专门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详细的探讨,只是在一些学者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文献中零零散散的提到这一问题,这就使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了更大的价值。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报告开题报告.doc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报告开题报告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题目为《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类题目:用于应用研究的词模型文本目录一、项目背景: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2)四、核心概念的定义 (2)五、研究的基本内容 (3)六、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3)七、研究思路和过程 (4)八、研究的基本方法 (5)九、团队成员及分工 (5)十、项目成果预期和呈现 (60)一、预算 (60)二、研究条件保证研究组的......7字模型《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领先中央小学一、主题背景1.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我们生活的时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社会重新定义了人才的标准。
创新与合作是人才最重要的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部门培养大批具有创新和合作能力的人才。
2.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状态:“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也把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3.语文教学的需要。
在目前众多的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仔细分析却有许多误区。
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不外乎以下几点:(1)一些教师盲目追求“流行色彩”和“与时俱进”。
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实际的、片面的追求。
对合作学习的概念缺乏理解和不完全理解;(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不确定的,只是随意地局限于“配对”,学生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交流和讨论的随意性。
(3)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师生之间的合作。
如果教师不善于合作交流,教学效率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4)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倾向于偏爱和关注善于学习的学生。
他们更多地参与课堂,而不善于学习或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
教师不考虑教学中的互补性,缺乏明确的角色分工。
如何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这已经成为我们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题开题报告3篇
初中数学课题开题报告3篇初中数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方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的提出《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县抓住新课改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科学实质,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尤其以安图三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为翘楚,小组互动,六步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已在全县全面铺开,我校也积极响应,首先在数学学科尝试采用小组互动,六步达标教学模式。
但小组合作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小组内缺乏有能力的组织者,不会进行合理的分工,不知道怎么进行合作学习,有的甚至不知道小组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不明确原因一个可能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目标描述的不够清楚。
教师也缺乏适当的组织和指导,所以六步教学通常只能完成四步或五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改变小组合作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不求实效的现象。
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本课题的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关键概念界定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也就是说小组内的成员是由性别不同、性格不同、成绩不同的学生组成的,从而使小组间的整体素质相仿,差别不大,具有可比性。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即: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3篇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3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篇11、课题提出的背景:新形势下,建立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终身学习,合作创新是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
课程改革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但是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清远英德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班额教学现象比较普遍,新课程倡导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验操作,然而由于班额大,学生人数过多,严重影响新课程目标的落实,班级人数多,确实给合作学习带来困难,然而又不能因为班额大就降低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探索出一条新路,提高大班额下数学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是我市数学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同时邓校长的二级课题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基于这些,本课题立足实际,在大班额现实下,实验自主发展策略和学习指导策略,探索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师生共同活动、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自主合作课堂教学结构。
2、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合作学习小组的参与度。
如何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真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探究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3)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4“自主、合作、探究”与“纪律、噪声”如何有效协调,如何提高学生合作中参与的均衡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相互联系又有所侧重,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化……这都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3、研究内容(1)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
因为我们每个班的人数都比较多,课中课内由教师难以照顾过来,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必要。
(2)影响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3)如何提高大班额环境下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效性。
4、研究方法(1)文献法: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特别是理论水平低,必须上网查找资料或阅读有关研究合作学习的文章资料,并借鉴引用。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方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题开题报告《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方式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的提出《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县抓住新课改的有利时机,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和科学实质,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尤其以安图三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为翘楚,小组互动,六步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已在全县全面铺开,我校也积极响应,首先在数学学科尝试采用小组互动,六步达标教学模式。
但小组合作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小组内缺乏有能力的组织者,不会进行合理的分工,不知道怎么进行合作学习,有的甚至不知道小组活动的目标是什么。
目标不明确原因一个可能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目标描述的不够清楚。
教师也缺乏适当的组织和指导,所以六步教学通常只能完成四步或五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初中数学有效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改变小组合作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不求实效的现象。
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本课题的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关键概念界定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也就是说小组内的成员是由性别不同、性格不同、成绩不同的学生组成的,从而使小组间的整体素质相仿,差别不大,具有可比性。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即: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开题报告正文: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背景介绍:介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和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1.2 研究目的:明确本次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以及解决的问题和带来的改进。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详细描述本次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涵盖的学科知识点、学习方法和教学资源等。
2.2 研究方法:介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和实验设计等,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
3.研究计划
3.1 研究步骤:详细列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各个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
3.2 实施方案:说明实施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具体方案,包括实施的学校、班级、学生和老师的选择等。
4.预期结果与讨论
4.1 预期结果:预计通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和效果。
4.2 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总结本次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5.2 展望:展望未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附件:
1.研究问卷:包括用于收集数据的问卷。
2.观察记录表:用于记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记录。
3.实验设计图:展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设计图和流程。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指对作品的使用权,包括复制、发表和修改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2.侵权:指未经授权使用他人作品,侵犯其版权权益的行为。
3.许可:指版权所有人同意他人使用其作品的授权。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
在教学中,我们追求的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境界,这种理念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因此,我们的评价重心从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了大家合作达标,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奖励并取得进步,从而走向成功。
评价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教师评价、小组评价等。
在评价中,语言和体态都非常重要。
教师要用准确而得体的语言进行鼓励性评价,言出自心。
只要教师真心真意地尊重每个学生,就能创造出各种生动的、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
这些话语可以让学生精神振奋,研究信心高涨。
同时,这些话语也像一股暖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更加热烈。
适当运用延时评价,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和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提出的背景: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
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可见,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堂教学缺乏活力。
表现在学生思维不活,语言不活,缺乏独特的想象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生的学围绕教师的教转,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听得多,独立思考、自我表现机会少,兴趣低。
(2)仍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迹象。
学生学得被动,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教多少,学多少,不教不学;多考多学,少考少学,不考不学。
(3)目前各学校都普遍存在着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口头表达、实践活动;重教学结论与学生的学会,轻学习过程与学生的会学;重个体学习与竞争,轻小组合作与竞争;课堂的讨论学习,往往流于形式。
这与课程改革目标以及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等要求相去甚远。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目前,合作学习的实践已遍及世界各国。
从发展阶段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一些合作学习策略初步形成,如"小组--游戏-竞赛法"等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二是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臻成熟,影响逐渐扩大,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提出了"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合作策略;三是与其他相关理论的融合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合作学习继续向成熟发展,与其他相关的教学理论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合作掌握学习"与"合作学习与直接教学一体化"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同时,合作学习的观念已开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不局限在课内。
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就逾百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合作学习的实验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教学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我们相信,合作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他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
2、本课题与上述成果联系是它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题将借鉴、参考上述有关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同时对于这些成果的钻研深度将影响本研究的深度。
与其区别之一,本课题是在各学科范围内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丰富深化小组合作学习理论。
区别之二,本课题着重于实践操作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使合作学习教育通过学科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并非新课题,但目前人们主要集中在合作学习模式的模仿上,缺乏一些具体的细致的如何深入的措施。
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几点突破:1、在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将合作学习的理论实践落到实处,开发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策略。
2、深入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论,比较出各个年级段学生合作学习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3、关注弱势群体在合作学习中的成长,形成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弱势群体的指导建议。
4、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或某一问题而展开,在地点、时间上都有所约束,将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进行课外合作学习。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总结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不同,时机不同,是面对信息化社会、市场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新挑战的情况下,来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
本课题研究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性、与时共进性,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本课题期望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各学科上的运用和实践的观点。
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事实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
在实践上,注重教学研究,加强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以多种形式呈现,有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实用性价值。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周围的同行中也有众多的研究者,我们可以博采众长,使课题设计日臻完善。
2、我校是山东省电化示范学校,教师人手一机,每个教室都配有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学校并建有专门的多媒体教室,提供了网上阅读资源平台。
3、我校教科研风气浓厚,前一阶段完成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课题研究、"创新写作教学实验与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结题,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研究经验。
为新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资源,相信能发挥整体效应,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4、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教育研究工作,从多方面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这些,都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实的保障。
五、课题研究设计报告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课题界定: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互相配合的过程。
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善于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
研究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指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中存在着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学生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融。
合作学习联系的建立,为学生创造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空间,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理论假设:本课题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的协调合作。
因此,能大力度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师生能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实现教学,这样就赢得了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学生对课改实验的逐步熟悉,使学生能实现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行为。
假若能实现课题的研究充分融于课堂,教学模式就会完全改观,学生就能自觉地支配和学习知识,勇于探索,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与探索者,对于发掘学生潜能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标:探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技能。
通过长期有效的教学实践,挖掘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发挥小组群体的主体功能、互动功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以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根据研究目标,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①、分析教师教法对学生学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年段学科课堂教学中怎样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并通过典型课例总结成功经验。
②、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才会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才会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③、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提出具体学科课堂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总结经验。
④、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目标是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按计划完成学习活动。
正确使用工具书、参考书、校园网络,积累学习资料。
⑤、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使教生真正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与内涵。
4、研究过程设计㈠准备阶段:(2006年1月-2006年2月)(1)进行课题申请、论证。
(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专题座谈。
(3)组织对师生的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
(4)撰写课题方案㈡实施阶段:(2006年3月-2006年12月)(1)分组,确定对照班和实验班。
(2)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做好观察记录。
(3)实验数据收集整理(4)分阶段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实验操作及时控制㈢汇总阶段:(2007年1月-2007年2月)(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进行全面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3)整理汇编实验成果。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学生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
争取在现有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2)行动研究法: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分析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为开展课题研究从观念、理论功底上作准备。
(2)充实研究组力量,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抓好重点队伍建设,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争取市区教科所以及专家学者的指导,从而广泛地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及上级科研机构、兄弟学校力量,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