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CT影像诊断》课件

合集下载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腹部CT影像示意图PPT课件
目录
•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 腹部脏器的CT影像 • 常见腹部疾病的CT影像表现 • 腹部CT影像的解读与诊断 •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值
01
腹部CT影像基础知识
腹部CT影像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腹部CT影像是指通过CT(计算机 断层扫描)技术对腹部进行扫描, 获取的图像信息。
胰腺常见病变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像上会呈现相应的密度和形 态变化。
胰腺增强扫描
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观察胰腺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鉴别病变 的性质。
肠道的CT影像
肠道CT影像特点
肠道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弯曲、管腔较大的器官,其内容物对密 度有一定影响。正常肠道的轮廓清晰,管壁光滑。
肠道常见病变
类似病变的鉴别
一些病变在影像上可能表现相似,如胰腺癌与胰腺炎,需 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不同设备与参数的影响
不同CT设备的成像质量和参数设置可能存在差异,对影像 解读产生影响。因此,在解读影像时需要注意设备与参数 的差异。
05
腹部CT影像的临床应用与价 值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重要性
腹部CT影像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 要价值,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脏 器的形态、位置及病变情况,为 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腹部CT影像的扫描范围
01
02
03
上腹部
包括肝脏、胆囊、胰腺、 脾脏等器官。
下腹部
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 等器官。
全腹部
包括整个腹部的所有器官。
腹部CT影像的成像原理
X射线
CT设备利用X射线对腹部进行多 层扫描,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

《腹部CT影像诊断》PPT课件

《腹部CT影像诊断》PPT课件

2021/3/26
3
2、增强扫描
①、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质。
③、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④、了解病灶形态:园形或卵园形,恶性 边缘不清,良性边缘光滑。
⑤、病灶大小、数目:单发肝肿瘤、多发 肝转移瘤。
2021/3/26
4
螺旋CT三期扫描
使用螺旋CT分别在肝动脉期(通常为 20-25秒)、门脉期(60秒)进行全肝扫 描,称为肝脏的双期扫描。然后再加作延 迟(肝实质期)扫描,则称为三期扫描。
2021/3/26
39
2021/3/26
40
2021/3/26
41
肝硬化
• 肝硬化早期,肝体积多增大,质地稍硬;
晚期肝脏体积缩小,质地硬,表面光滑呈 结节状,可伴有门静脉高压。
2021/3/26
42
CT表现
• 早期:患者CT可为正常。 • 中晚期:肝脏缩小,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
不平,肝叶比例失调,肝门及肝裂增宽, 脾脏增大,可伴有腹水。
肝脓肿:(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肝肿大、肝区 疼痛。
2021/3/26
20
CT表现:
1、平扫为园形低密度区,脓腔密度稍高于 水,脓肿壁轮廓光滑,厚度均匀。
2、增强扫描脓腔不强化,动脉期脓肿周围 正常肝实质由于反应性充血呈轻度一过性 强化;早期—病变区楔形或斑片状强化; 形成期和成熟期,脓肿壁强化,
2021/3/26
9
正常增强
• 肝动脉期
2021/3/26
10
2021/3/26
11
2021/3/26
12
2021/3/26
13
门静脉期
2021/3/26

影像图谱系列腹部CT经典课件

影像图谱系列腹部CT经典课件
腹部CT



疾病的诊断 的CT影像分析
胰 脾
1
肝脏
(一) 扫描前准备:扫描前30分钟空腹口服1-2%的泛影葡
胺或 温开水800-1000ml。
(二) 平扫
仰卧位,扫描时屏气,从膈顶扫至肝右下缘。
1、团注非动态扫描;2、团注动态扫描:
(三)增强扫描
(1)进床式动态扫描(2)同层动态扫描;3、螺旋CT
19
20

一、正常表现
肝内胆管正常情况下不显示,肝 总管表现为肝门区环状影,位于门静 脉右前方。
胆总管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内的环 状影,囊炎
1、 CT表现 (1)急性胆囊炎
①平扫 4.5cm。
A.胆囊增大,横径大于
B. 胆囊壁厚,大于3mm, 边缘模糊,周围环状 水肿带。
双期或多期增强扫描。
(四) 动脉造影CT(CTA)、门脉造影CT(CTAP)等。
2
肝脏正常表现
1 肝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70hu,高于上腹部其
它脏器如脾脏等。 2 肝血管:包括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表现为肝 内条状、分支状或圆点状低密度影,越近肝门 区域和下腔静脉区越粗大。 3 肝内胆管:正常不显示。 4 增强扫描:肝实质和血管明显强化,密度升高。
33
34
脾脏
正常脾脏密度均匀,略低于正常肝脏 密度,其长轴为 3-5 个肋单元(以一个肋 骨或一个肋间隙为一个肋单元)。
35
36
脾脏大
1、 CT表现 (1)脾最上层面+最下层面距离超过15cm。 (2)大于5个肋单元。 (3) 脾脏下缘超过肝脏下缘。
37
38
脾外伤
1 2 脾 表面模糊不清,多伴腹腔积血。 脾包膜下血肿:表现沿脾周围有一新月形影。 脾实质内血肿:略。 脾撕裂伤:脾实质内线状或不规则缺损,局部

腹部CT解读PPT课件

腹部CT解读PPT课件
观察病变特征
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和边缘等信息,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结合临床资料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CT图像,得出诊断结论。
常见腹部CT图像的解读要点
肝脏病变
观察肝脏大小、形态、边缘和密 度变化,注意鉴别肝囊肿、肝血
管瘤、肝癌等不同病变。
胰腺病变
观察胰腺形态、边缘和密度变化 ,注意鉴别胰腺炎、胰腺癌等不
肾脏的CT解读
肾脏的CT平扫
正常肾脏形态规则,肾实质密度均匀,肾盂肾盏清晰可见。异常时, 可出现肾脏增大、缩小、形态不规则或肾实质密度不均。
肾脏的增强扫描
正常肾脏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明显强化,皮质和髓质强化程度相近。 异常时,可出现不均匀强化或延迟强化。
肾脏的常见病变
肾结石、肾囊肿、肾癌等。
脾脏的CT解读
定期培训
医生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对腹部CT图像的 解读能力。
集体讨论
对于难以判断的病例,可以组织集体讨论,集思 广益,提高诊断准确性。
借助影像学软件
利用先进的影像学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有 助于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
THANKS
图像质量
腹部CT图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如扫描参数、设备性能等, 影响图像质量,给解读带来困难。
病变复杂性
腹部脏器众多,病变复杂多样,需 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才能准确判断。
辐射剂量
腹部CT扫描涉及多个层面和角度, 辐射剂量相对较大,需要注意控制 辐射剂量。
如何提高腹部CT解读的准确性
05
腹部CT解读的注意事项与挑 战
腹部CT解读的注意事项
确定扫描范围
在解读腹部CT图像时 ,要明确扫描范围,避 免遗漏病变或误判。

腹部CT诊断医学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腹部CT诊断医学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CHAPTER
腹部CT影像学原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利用X射线束对腹部进行逐层扫描,获取各层断面的图像信息,再通过计算机重 建技术形成三维图像。
腹部CT影像学原理
通过X射线的穿透作用,检测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差异,从而形成图像对 比,以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腹部CT影像学表现与正常值
率和血管成像方面更具优势。
腹部CT诊断的局限性与发展趋势
辐射剂量问题
对软组织分辨率有限
动态观察能力不足
发展趋势
腹部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剂 量,需要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 提下尽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对于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 ,腹部CT对软组织分辨率有限 ,对一些细小病变的显示能力 有限。
腹部CT只能获取某一时间点的 图像,无法像MRI或超声一样 进行动态观察。
肝癌
CT平扫呈低密度肿块,增 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 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程度 下降。
胰腺疾病的CT诊断
急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肿胀、密度 不均,胰周炎性改变,胰 周积液等。
慢性胰腺炎
CT表现为胰腺实质钙化, 胰管扩张及胰周炎性改变 等。
胰腺癌
CT表现为胰腺实质内低密 度肿块,增强扫描不强化 或轻度强化。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
腹腔内其他疾病的诊断
腹部CT能够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 尿系统器官的结构,对于肿瘤、结石等疾 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腹部CT还可以用于腹腔内其他疾病的诊断 ,如腹膜后肿瘤、腹膜腔脓肿等。
腹部CT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01
与超声相比
腹部CT能够更全面地观察腹腔内各个脏器的结构和病变,不受气体和
重要性
腹部CT诊断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地 位,能够提供腹部脏器的形态、结构 和功能信息,辅助医生对腹部疾病进 行诊断、评估和治疗。

经典腹部CTppt课件

经典腹部CTppt课件
62
-
63
-
64
-
慢性胆囊炎
可由急性胆囊炎演变而成,也可以为原发 的慢性炎症
基本病理为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呈弥漫性 增厚,肌层萎缩,可伴有钙化,囊腔变小, 收缩机能减退
多为老年病人,症状为不典型消化功能减 退、间歇痛、腹胀
65
-
慢性胆囊炎CT表现
平扫:
①、胆囊缩小
②、胆囊壁增厚
③、胆囊壁钙化(形成所谓“瓷胆 囊” )
为海肝绵血状血管管瘤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
瘤。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于肝右叶后段。 病理改变为肿瘤外可见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
组织分界清楚,其内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 囊腔间有纤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皮细胞。 肿瘤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及血栓形成。
42
-
平较扫大肝血为海管类瘤圆绵者形状中低心密血常度管伴区瘤有,低边C密界T度清表区楚现(,纤密维度化均、匀血。
- 环结”缔。组慢织性 包肝膜脓,肿脓由肿于壁脓呈肿边周界围清3形晰4成的血显管著丰环富形的强
35
-
36
-
分为单纯性肝囊肿及多囊肝,单纯性肝囊肿可单
发、肝多囊发;肿多囊肝常合并肾、胰等其他脏器囊肿。
囊肿多数内衬立方上皮细胞,外被以纤维组织包 膜。囊肿可大可小,大小相差很大 临床一般无症状,多于体检B超时偶然发现。本 病具有女性多、高龄者多倾向

-
侧支循环形 29
30
-
31
-
32
-
肝脓肿
是肝内常见的炎性病变,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前者主要继发于胆道、腹腔或身体其他部位的感 染,而后者常继发于肠道阿米巴病。
肝脓肿病理改变为三层结构,中心为组织液化坏 死区域,充满了由坏死的组织细胞及白细胞形成 的半液体残渣。坏死区域周围为中间层,由胶原 纤维少的肉芽组织构成。外围为向正常肝组织移 行区域,为伴有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的肉芽层。

腹部CT图解PPT课件

腹部CT图解PPT课件

要点二
肝脏常见病变
在肝脏的CT图像上,常见的病变包括 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这 些病变在CT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 现,如密度改变、形态异常等。
要点三
肝脏病变鉴别诊断
对于肝脏病变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 不同的病变特征进行鉴别。例如,脂 肪肝和肝炎在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降 低,但脂肪肝的密度降低较为均匀, 而肝炎的密度降低不均匀;肝硬化和 肝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异常,但 肝硬化的边缘较为圆滑,而肝癌的边 缘较为毛糙。
腹部CT的局限性
辐射暴露
分辨率限制
腹部CT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暴露,可能对 身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腹部CT的分辨率有限,对于较小的病变或 细微结构可能难以准确显示。
伪影干扰
费用较高
由于腹部CT扫描过程中可能受到多种因素 影响,如胃肠蠕动、呼吸运动等,导致图 像出现伪影,影响诊断准确性。
腹部CT检查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设备和技 术,因此费用相对较高。
胰腺在CT图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影,形 态较规则,边缘清晰。正常胰腺的CT 值约为30-50HU。在胰腺的CT图像 上,可以观察到胰管、胰头等结构。
在胰腺的CT图像上,常见的病变包括 胰腺炎、胰腺癌等。这些病变在CT图 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如密度改 变、形态异常等。
胰腺病变鉴别诊断
对于胰腺病变的鉴别诊断,需要根据 不同的病变特征进行鉴别。例如,胰 腺炎和胰腺癌在CT图像上表现为形态 异常和密度改变,但炎性病变通常伴 有周围渗出和肿胀,而癌肿则呈浸润 性生长;胰腺囊肿和胰腺癌在CT图像 上表现为形态异常和密度改变,但囊 肿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而癌肿则呈 不规则形状。
肾脏CT图像解析
肾脏常见病变
肾脏病变鉴别诊断

《腹部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腹部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影像观察与分析
正常表现
CTU
影像观察与分析
正常表现
腹腔动脉CTA
影像观察与分析 MRI检查
正常表现
T1WI
T2WI
影像观察与分析
正常表现
正常肾脏
MRI增强检查
影像观察与分析
正常表现
MRU
影像观察与分析
2. 肾脏肿块:
肿瘤、囊肿、脓肿和血肿。
基本病变
1. 肾脏数目、大小、形态和位置。
3. 异常钙化:
CT
T1WI
T2WI
增强
肾钙乳囊肿。
疾病诊断 多囊性肾病(多囊肾)
(polycystic renal disease)
囊肿
为遗传性疾病,成人型多见,常合并多囊肝。 中年后囊肿增多、增大,表现为腹部肿块、血 尿、高血压,晚期发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毒症。 尿路造影:呈“蜘蛛足”状改变。 CT和MRI:1.双肾布满大小不等囊肿; 2.部分囊肿伴出血。 3.残余肾实质难以识别。
4. 肾肿瘤和膀胱癌的CT表现。
检查技术
CT增强检查
动脉期——皮髓质期(40s左右)
实质期——平衡期(150s左右) 排泄期——肾盂排泄期(5’后)
CT尿路造影(CT urography,CTU)
MRI检查
1. 平扫检查:常规用SE序列。 2. 增强检查:顺磁性造影剂——Gd-DTPA。 3. MR尿路造影(MR urography, MRU)
少数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部分肾功能异 常等,可无任何异常所见。
不同检查方法因病变类型而价值各异,应注意 适应症。
肾与输尿管
检查技术
(一)X线检查:1. 腹部平片 2. 尿路造影

腹部CT诊断(很经典) PPT

腹部CT诊断(很经典) PPT

大家好
47
四、转移性肝癌
平扫为肝内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大小不等,常为多发, 亦可单发。分布趋向均匀,边界清晰,亦可不清晰。密度均匀 或不均匀;部分病例可出现钙化,如结肠粘液癌、胃粘液癌、 卵巢癌、骨肉瘤等的转移灶。
增强扫描 (1)病灶边缘强化。 (2)病灶均匀强化。 (3)出现“牛眼征”:表现为病灶中心低密度,边 缘为高密度强化带,最外层又低于肝实质 (中心低密度为坏死区,最外层低密度带为 正常肝组织和血窦受压改变)
大家好
53
肝血 管瘤
肝血管瘤CT平扫呈低密度灶, 密度均匀,边缘较清。
大家好
54
肝血 管瘤
腹主 动脉

静脉注入造影剂后CT扫描,动脉期示:病 灶由边缘向中心结节状强化,逐渐填满,其密度
与同层腹主动脉相似。
大家好
55
肝血 管瘤
静脉期示病灶进一步强化填充,呈密度 较均的高密度灶,显示更清楚。
大家好
3、螺旋CT 双期或多期增强扫描。 (四) 造影CT:肾动脉造影(CTA)、下肢造影CT等
大家好
1
腹部CT解剖
大家好
2
大家好
3
大家好
4
大家好
5
大家好
6
大家好
7
大家好
8
大家好
9
大家好
10
大家好11大Fra bibliotek好12
大家好
13
大家好
14
大家好
15
大家好
16
大家好
17
大家好
18
大家好
CT表现 (1)平扫:①肝内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型低
密度灶,有分叶,密度不均,大小不等。 ②边缘有一圈透亮带,所谓“晕圈征” ③病灶可单发,也可多发。 ④常同时有肝硬化表现。

《影像诊断讲课腹部》课件

《影像诊断讲课腹部》课件

Nuclear Medicine Imaging of the Abdomen
Discover the role of nuclear medicine in abdominal imaging, including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assessment of specific organs and functional disorders.
Radiography of the Abdomen
Learn about the role of radiography in abdominal imaging, including its indications, common finding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Abdomen
Imaging of the Spleen
Explore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splenic lesions, such as trauma, infections, lymphomas, and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Imaging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Abdominal Trauma
Explore the imaging approaches and diagnostic findings in cases of abdominal trauma, including solid organ injuries and free fluid dete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of the Abdomen

腹部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腹部影像诊断学ppt课件

空肠
回肠 27
(2)判断梗阻部位的高低
空肠下段梗阻(小肠高位):左上中腹部有 为数不多、扩大的空肠袢,其中有少数液平 面,中下腹回肠内很少或没有气体。
空肠下段梗阻立位
空肠下段梗阻卧位
医学影像学 桑玉亭 康复
28
技术
回肠下段梗阻(小肠低位):可见充气扩大的 空、回肠肠袢充满全腹,其中可见较多液平面 ,结肠内无或少量气体。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桑 玉亭
肝血管瘤MR表现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均匀、界清 、轮廓光整,浅分叶。
MR双回波(SE),其信号随TE时间延长而更 高,呈“灯泡征”对鉴别诊断有价值。
《医学影像诊断 学》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桑 玉亭
肝血管瘤(MR)
《医学影像诊断 学》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桑 玉亭
肝囊肿
多囊肝多囊肾
肝癌分型
肝细胞癌
大体形态分型 巨块型:大于5cm 结节型:小于5cm 弥漫型:弥漫均匀分布细小结节 小肝癌 单个病灶 < 3cm 2个以上病灶,其最大之和 < 3cm
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 影像学
–B超:方便、经济、实用、诊断率—设备、医生水平 –CT:平扫+增强、诊断率高并可了解病灶周围情况、用于随
《医学影像学》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桑 13 玉亭
胃的粘膜皱襞
形态:条状透明影,变化大 胃体:4-6条纵形皱襞,宽度<5毫米 胃窦:平行或斜行 胃大弯:横向或斜向走行,边缘呈锯齿状 胃底:粗而弯曲,网状、脑回状
《医学影像学》
15
《医学影像学》
16
《医学影像学》
上海健康职业技术学院 桑 17 玉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肝脏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 1、确定肝内占位性病变,并提出定性诊断

• 2、鉴别右上腹肿块的来源,及与邻近组织
器官的关系。
• 3、了解肝脏的结构和其它病变。
《腹部CT影像诊断》
肝脏CT检查技术
1、平扫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以前的扫描,称平扫
。口服造影剂,仰卧位,扫描层厚和间距为 10mm,小病灶可用3--5mm。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化道和胰腺的肿瘤。 • CT表现:平扫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园形低
密度灶,边缘光整或不光整,可有坏死、 出血或钙化。增强扫描多有不同程度、不 均匀强化,密度低于正常肝,典型表现呈 “牛眼征”。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肝硬化
• 肝硬化早期,肝体积多增大,质地稍硬;
晚期肝脏体积缩小,质地硬,表面光滑呈 结节状,可伴有门静脉高压。
《腹部CT影像诊断》
CT表现
• 早期:患者CT可为正常。 • 中晚期:肝脏缩小,肝轮廓呈结节状凹凸
不平,肝叶比例失调,肝门及肝裂增宽, 脾脏增大,可伴有腹水。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胆囊炎
• CT表现:胆囊增大,囊壁增厚,胆囊周围
水肿,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者可见 胆囊缩小,囊壁钙化。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胆囊癌
• 原发性胆囊癌以腺癌多见,约70%的胆囊癌
合并有胆囊结石。
• CT表现: 胆囊不规则增厚; 单发或多发结节突向腔内; 肿块充满整个胆囊,并侵犯邻近肝组织; 可出现胆道梗阻; 增强扫描见不规则增厚的胆囊壁或肿块有
2、动脉期:肿瘤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密度 高于正常,肝门脉期和实质期病灶密度又 低于正常肝脏。造影剂呈“快进快出”的 特点。
《腹部CT影像诊断》
• 伴发改变:肝体积增大,轮廓隆突,肝门
变形移位,门脉内瘤栓形成,邻近器官受 压迫或侵润,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脾脏增大或腹水等。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原发性肝癌
多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分为巨块型、结节 型和弥漫型。临床上有肝区疼痛、包块、甲 胎球蛋白升高。
《腹部CT影像诊断》
CT表现:
1、平扫:肿瘤边缘不规则的低密度病灶, 可单发或多发,密度不均,坏死和囊变区 呈密度更低。出血区为高密度。
–局灶性脂肪浸润:肝叶或肝段局部密度降低 –CT值测量低于正常:正常肝脏密度高于脾,如肝与脾
CT值之比小于0.85,可诊断脂肪肝
• 增强:肝脏强化程度低于脾,肝内血管在
肝实质内显示特别清晰、无受压表现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血吸虫肝硬化
《腹部CT影像诊断》
胆石症
• 分为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
《腹部CT影像诊断》
继发性改变
– 脾大,脾梗塞 – 门静脉扩张,血栓形成 – 侧支循环形成:脾门脾周、胰周、贲门胃底
、食管下段及腰旁静脉血管增粗扭曲
– 腹水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脂肪肝
• 平扫:肝实质密度减低
–弥漫性脂肪浸润:全肝密度降低,衬托之下肝内血管
密度相对增高而清楚显示
使用螺旋CT分别在肝动脉期(通常为 20-25秒)、门脉期(60秒)进行全肝扫 描,称为肝脏的双期扫描。然后再加作延 迟(肝实质期)扫描,则称为三期扫描。
《腹部CT影像诊断》
正常平扫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增强
• 动脉期:肝内动脉明显强化,肝实质无强
化。
• 门静脉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强化明显,肝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肝囊肿
• 先天性肝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肝
囊肿常与肾、胰、脾等与其它器官的多囊 性病变同时存在。
• CT表现 • 平扫为单发或多发的园形低密度区,边界
锐利光滑,CT值与水接近,
• 增强扫描囊肿无强化,囊壁薄而不能显示
实质开始强化。
• 肝实质期:门静脉和肝静脉内造影剂迅速
下降,肝实质达强化峰值。肝内胆管分支 细小,平扫及增强都不能显示。
《腹部CT影像诊断》
正常增强
• 肝动脉期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门静脉期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延时6分钟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疾病的诊断
肝脓肿:(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
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肝肿大、肝区 疼痛。
《腹部CT影像诊断》
CT表现:
1、平扫为园形低密度区,脓腔密度稍高于 水,脓肿壁轮廓光滑,厚度均匀。
2、增强扫描脓腔不强化,动脉期脓肿周围 正常肝实质由于反应性充血呈轻度一过性 强化;早期—病变区楔形或斑片状强化; 形成期和成熟期,脓肿壁强化,
3、脓腔内有气体和(或)液面则可确诊。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腹部CT影像诊断》
肝海绵状血管瘤
• 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多无症状。 • CT表现 • 平扫:为类园形低密度区,境界清楚,中心
可见更低密度区。
• 动态增强扫描:血管瘤边缘结节状强化,逐
渐向中心扩展,最后与正常肝密度相同,或 者高于正常肝组织,具有“快进慢出”的特 点。
结石和复合结石。
《腹部CT影像诊断》
CT表现
• 1、根据化学成分不同,胆结石平扫可表现
为高密度结石、等密度结石、低密度结石
和环状结石。等密度结石平扫不易发现,
静脉内注射胆影葡胺后表现为胆囊或胆管
充盈缺损。
• 2、胆总管和胆管结石可见梗阻性胆管扩张

• 3、肝内胆管结石平扫表现为肝内管状、点
状或不规则状高密度影,沿胆管走行分布
《腹部CT影像诊断》
2、增强扫描 ①、增加正常肝组织与病灶间的密度差,
显示平扫不能发现或可疑的病灶。 ②、帮助鉴别病灶的性质。 ③、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④、了解病灶形态:园形或卵园形,恶性
边缘不清,良性边缘光滑。 ⑤、病灶大小、数目:单发肝肿瘤、多发
肝转移瘤。
《腹部CT影像诊断》
螺旋CT三期扫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