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三维布线作业指导书02
汽车线束三维布线作业指导书02
《电气三维布线标准》附件5-2文件编号:YF·P ·019·A2-2006文件名称:汽车电气三维线束设计与布置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前言为使本公司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三维布线设计指导书。
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三维布线设计中起到指导操作的作用,提高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效率和精度!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三维布线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于2006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室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室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修订人:陈明仇佳洁关绍文1 整车三维布线设计流程图2三维布线执行标准2.1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2.2QC/T 417.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2.3QC/T 417.3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2.4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2.5QC/T 417.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2.6QCn 29009 《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2.7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2.8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2.9TJI/CZ.004.A1 《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2.10TJI/YJY·03·135-2005《汽车电器三维布线设计规范》3三维布线设计基本技术要求3.1三维布线应满足第2章节“三维布线执行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3.2三维布线要与整车电气设计方案和整车电气原理相吻合。
线束装配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卡点
弹片
背面
制定 审核 批准 修订日期分发部门:
生产部4份 工程部1份 品质部1份
XXXXX
无
插入胶壳前确认端子弹片是否弹起和端子插入方向
端子弹片/倒钩
在装配时,要防止端子整体插反,就必须对胶壳的方向定位和插端子的顺序定位。
如图:
回拉
回拉
回拉
回拉
在插入时,注意胶壳的正反面定位,及端子的顺序方向定位
合格品,胶壳方向及插入顺序正确不良品 胶壳插反
多根单芯线在插多孔位时,必须是每人一次只能插一个孔位,按工程图纸中的线序要求,轮番完
成一个多孔胶壳的装配作业。
以防止线材插错位。
A :合格品,胶壳方向及线序插入正确
A
B
B
A
B:不良品 线序正确线序正确,,
但胶壳插反 从第一孔位到最后一孔位,可两人以上,多次轮番进行
合格品
不良品
不良品不良品,,线插错位
错位
错位
装配不良品图片: 线材长度不一致线材长度不一致,,
造成其中一根线受力受力,,端子端子易拉出易拉出
端子包胶压断线
端子绝缘皮
未压未压到位到位到位,,离皮
端子没插到位端子没插到位,,
自动退出
线材插错位
端子绝缘皮未压
到位到位,,离皮
线材长度不一致线材长度不一致,,
造成其中一根线受力受力,,端子端子易拉出易拉出
端子没插到位端子没插到位,,
自动退出。
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设计与技巧
图2H 型布局目前,汽车线束制造企业与汽车制造企业联合进行汽车线束的研发、设计已经成为主流。
在前期线束设计中为了方便、简单、快捷地得到汽车线束在空间的走向和尺寸;以使线束在整车中布置得更合理,尺寸准确,缩短开发周期,通常采用3D 软件仿真模拟布线。
目前,常用的3D 线束布线软件有CATIA 、PROE 、UG 等,由于不同的汽车主机厂家工程技术对线束开发所采用的线束3D 布线软件各不相同,故线束制造企业的工程师熟练掌握与应用主机厂所采用的线束3D 布线软件已成为必须具备的技能。
当前,CATIA 在线束3D 模拟仿真中比较简单实用,而UG 和PROE 在实际操作中过于复杂和繁琐,故CATIA 在汽车行业实际应用范围较广,如:一汽、奇瑞、江淮、青年莲花等汽车主机厂均采用CATIA 软件。
1汽车线束的3D 布局设计采用线束设计软件CATIA 进行线束的3D 布局设计。
由于线束的走向和布局方式主要受控于电器负载的安装位置、车体空间等因素影响,因此常根据电器负载的安装位置确定线束的走向布局设计。
目前,国际通用的线束布局方式有3种,即E 型线束布局设计、H 型线束布局设计、T 型线束布局设计。
1)E 型布局设计图1为E 型布局。
形状类似字母E ,整车线束从前向后以一条线束通道贯穿,适用于中小型车辆,例如:速腾、伊兰特、荣威550等。
优点及局限性:布局简单,减少从发动机舱到驾驶舱的过孔;整车电气功能增多时,单一的前后线束连接通道导致线束较粗,不便于线束的装配,同时也不利于线束的生产制作。
2)H 型布局设计图2为H 型布局。
形状类似字母H ,车身地板线束沿仪表中控台,一部分通过左右两侧的车身钣金孔向车头方向,另一部分沿地收稿日期:2012-07-30作者简介:安贺(1978-),女,产品工程师,助理工程师,E-mail :*************;张震华(1976-),男,工艺工程师,中级工程师;王龙波(1981-),男,产品工程师;苑静(1982-),女,产品工程师;姚孝涛(1983-),男,助理工程师。
汽车线束设计之二:线束三维布局走向设计
万库网——最专业的天下品牌连接器交易平台
不上万库网采购?——你会后悔的。
万库网——立志于做中国最专业的电子元器件上的连接器“战斗机”
点击进入查看最所有天下品牌的连接器现货库存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而且汽车线束制造厂家不再单纯地搞线束后期设计和制造,和汽车主机厂家联合进行前期开发成为必然的趋势。
根据几年来从事线束设计和制造的经验,谈谈线束的一般设计流程和设计原则。
此流程主要是模拟仿真不同区域的线束走向、直径,考虑线束过孔的密封和保护,模拟线束的固定孔位和固定方式等,如图1所示。
三维布线用的主要软件有PRO-E 、UG 和CATIA 等。
万库网——立志于做中国最专业的电子元器件上的连接器“战斗机”
点击进入查看最所有天下品牌的连接器现货库存。
整车高压线束连接作业指导书
一、高压线束作业指导1.1 充电线束制作连接方案:高压盘(10Js02) →过渡连接器(+)→国标充电座(DC+)高压盘(10Js03) →过渡连接器(-)→国标充电座(DC-)(1) 电缆规格:35方橙色电缆(高压盘、国标充电座自带电缆)。
(2) 连接方式:由于高压盘和国标充电座所用电缆均为自带电缆,两个部件之间需选用康尼两芯连接器(型号:DL2-DC800/200)连接。
(3) 工具:剪刀、十字螺丝刀、剥线钳、冷压钳(适用于35方电缆)。
(4) 辅料:电工胶布。
(5) 工艺描述:✍高压盘(10Js02、10Js03)→过渡连接器(+/-)首先,用剪刀分别将10Js02、10Js03自带电缆的第一层绝缘层剥掉30mm;然后将裸露出来的金属屏蔽层拧成一束向后绝缘包扎,用黑色电工胶布将根部包好。
再用剥线钳将第二层绝缘层剥掉15mm;按照DL2-DC800/200的制作步骤用冷压钳将电缆铜芯与线鼻压接牢靠,将连接器组装好即可。
注意:10Js02为充电正极,11Js03为充电负极。
✍过渡连接器(+/-) →国标充电座(DC+/DC-)首先,用剪刀将国标充电座(DC+/DC-)自带线鼻子剪掉;然后用剥线钳将电缆的绝缘层剥掉15mm;按照DL2-DC800/200的制作方式用冷压钳将电缆铜芯与线鼻压接牢靠;将连接器组装好即可。
注意:正负切勿接反。
1.2 动力电容线束制作连接方案:高压盘(11Js02)→电容熔断器常带电端→动力电容总正高压盘(11Js03)→动力电容总负(1)电缆规格:高压盘自带电缆和35方橙色电缆。
(2)连接方式:OT 35-10,电容熔断器自带螺栓(M10),动力电容自带螺栓(M10),拧紧扭矩45N.m。
(3)工具:剪刀、热风枪、红色标记笔、剥线钳、冷压钳(适用于35方电缆),17#套筒扳手。
(4)辅料:热缩套管(适用于35方电缆),电工胶布(5)工艺描述:✍高压盘(11Js02)→电容熔断器常带电端→动力电容总正首先,用剪刀将11Js02自带电缆的第一层绝缘层剥掉30mm;然后将裸露出来的金属屏蔽层拧成一束用电工胶布向后绝缘包扎;用剥线钳将电缆的第二层绝缘层剥掉15cm;用冷压钳将OT 35-10与电缆铜芯压接牢靠;再用热缩套管对OT端子根部套做绝缘处理(热缩管长度不小于100mm)。
线束作业指导书
线束作业指导书(2016-4-2)产品名称:A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需重点注意得一些环节: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黑线、绿线、红线、黑线、橙线、黑色六孔(塑料壳)1只、O430300001线卡6只、扎带6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黑线67m 绿线67cm红线40cm 黑线40cm 橙线40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B型线束(每一套用1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黑色四孔(塑料壳)1只、O430300001线卡3只、扎带6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线63cm 黑线63cm 橙线63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C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穿心电容2只、O430310001线卡3只、线耳1只、扎带1根)2、根据客户要求,实际下线(红线17、5cm 黑线12、5cm 橙线17、5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焊接穿心电容与线耳(穿心电容焊接处需要热缩管隔离)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D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线耳1只、扎带1根)2、根据客户要求,实际下线(红线7、5cm 黑线5cm 橙线7、5cm)3、没有线缆两端剥线确认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焊接线耳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E型线束(每一套用1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绿线、排线、排线头15dB1只、白色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小针(MX) 8只、线耳1只、扎带2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12cm 排线55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排线头15dB1只得焊接(注意顺序;每个焊接处烘热缩管隔开)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G型线束(每一套用1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绿线、棕线、白色8针/塑料壳1只、白色6孔/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10只、扎带2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10、5cm 棕线10、5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H型线束(每一套用1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粉线、蓝线、 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7只、)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线12cm、黑线12cm、橙线16cm、粉线16cm、蓝线16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8、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T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绿线、红线、黑线、O430310001线卡3只、白色4孔/塑料壳1只、线耳1只、扎带1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9cm、红线8cm、黑线9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焊接线耳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W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橙线、红线、白线、O430310001线卡3只、0008500107大针(MXN)2只、线耳1只、扎带1根、黑色三极管1只白色3孔/塑料壳1只)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橙线17cm、红线12cm 10、5cm、白线17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焊接线耳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9、焊接黑色三极管(烘热缩管中间分开,要套双热收缩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产品名称:Z型线束(每一套用1根)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橙线、红线、蓝线、绿线、白色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7只、航空头1只、扎带2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橙线35cm+16cm、红线35cm+16cm、蓝线35cm、绿线35cm+16cm)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不能脱落得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9、焊接航空头(烘热缩管中间分开,要套双热收缩管拧紧接头)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出厂要求:1、薄膜口袋内有“东贝”合格证,上有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与生产批号等2、出库单(装箱单)标有采购单号、产品名称、数量、出厂日期、详细装箱资料等3、装有出库单得箱子(或袋子)要醒目,包装上要有醒目标注“内有出库单”。
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设计与技巧
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设计与技巧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设计与技巧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是现代汽车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
线束是汽车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线束将各种传感器、器件、电子设备等进行连接,实现数据传输、信号传递等功能。
因此,线束在汽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是汽车电子系统的重要环节,设计操作非常复杂。
下面将介绍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的设计和技巧。
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的步骤1.线束设计线束设计是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最重要的部分。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汽车的结构和布局,绘制出整车结构模型。
然后,根据电气系统要求,将线路图和线束附件清单提供给设计软件,对线束进行设计。
2.创建线束通过数据插件创建线束,定义线束端点和连接器、排列方式等参数。
编辑线束材料、包覆方式等参数,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3.人工布线人工布线是仿真布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最难的部分。
需要综合考虑线体的导向、空间位置、折弯的角度等各种因素。
在人工布线时,需要根据线束的长度工作站点、端点和附件的位置,进行逐步布线。
4.优化设计在布线完成后,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可以通过修改线长、位置和折弯角度等尽量缩短线路和降低布线难度。
线束参数有多种,设计人员也应按照不同的汽车结构对合适参数进行选择和优化。
优化时,也需要对比多种方案,对不同的布线方案进行准确评估。
5.模拟仿真在完成布线设计后,需要进行模拟仿真测试。
模拟仿真可以通过计算机工具进行。
这将可以根据特定的材料、环境和运动等因素,对汽车线束进行全面的仿真检查。
在此之后,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的技巧1.了解汽车结构在进行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设计时,必须要了解汽车的结构和布局。
设计人员应该了解汽车的每个零件的形态,以及相对位置,以便更好地设计线束。
2.使用优秀的软件汽车线束3D仿真布线设计需要软件工具,因此,设计人员应该选择优秀的软件进行设计。
AutoCAD 、CATIA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设计软件,使用这些软件,可以更好地对汽车线束进行3D仿真布线。
CATIA三维布线、线束三维设计方法、指导
整车线束三维制图指南目录1、CATIA电气链接选项基本设置 (4)2、了解线束CATIA数模规范 (5)3、电器附件3D数据库的创建及管理 (5)3.1定义接插件(Connector) (5)3.2定义卡扣(Clip) (9)3.3定义橡胶件、护板 (10)3.4定义保护层(Protective Covering) (11)3.5 库的创建 (12)3.6电气附件3D库的管理 (14)4、线束3D绘制 (15)4.1线束3D目录树创建 (15)4.2线束3D相关数据调入 (16)4.3线束3D-Bundle绘制 (17)5、CHS文件输出 (23)文档概述本文档是介绍线束三维绘制及其相关操作,其中包括CATIA软件选项基本设置、CATIA数模规范、电气附件(接插件、卡扣、橡胶件、电器盒、保护层)属性定义、电气附件3D库建立及管理、线束3D绘制、线束3D生成CHS格式文件。
本文档介绍的内容主要针对福田乘用车电子电器部电器布置科全体员工。
目的是让电器布置科室人员都能使用CATIA软件来绘制线束3D图,并将该线束3D生成CHS格式(.xml)文件导入到CHS软件接口中。
本文档只是介绍操作上的命令和注意事项,并不涵盖布置整车线束的所有信息。
1、CATIA电气链接选项基本设置双击桌面CATIA软件快捷方式,软件打开后,点击菜单栏Tools,出现图1下拉菜单,选择“Options”,找到基础结构→零件基础结构→常规→勾选保持与选定对象的链接,见图2,在设备与系统选项下找到电气线束规则→Electrical Harness Installation→勾选图3红框中选项,点击确定,选项设置保存成功。
图1 图2图32、了解线束CATIA数模规范详见“福田乘用车CATIA数模设计规范”(Q/FPT 1001004—2012)和乘用车线束科CATIA 数模设计规范。
3、电器附件3D数据库的创建及管理建立3D数据库,首先要对入库数据进行电气属性的定义。
【精编范文】汽车线束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汽车线束作业指导书篇一:总装作业指导书(汽车)篇二:01-03全车线束铺设作业指导书篇三:线束装配及密封作业指导书模板1篇四:汽车线束基础知识浅析--Di原创汽车线束基础知识浅析众所周知,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相当于汽车的血管和神经系统,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是相当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在目前,不管是高级豪华汽车还是经济型普通汽车,线束构成的形式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由电线,联插件[连接器],固定件[卡丁+塑胶件]和胶带组成,本文从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成本控制等方面结合实际工作和大家做一个初步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有任何意见请不吝赐教1. 线束的主体是电线,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
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
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比如最近经常出现焊接问题的ABS线],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KSD一般使用的都是德标电线FLRY,其特点是绝缘皮薄,柔韧性更好下面表格是整理出的线束行业常用电线横截面与电流电压降的关系,[注:根据行业经验和标准所得,具体数据因具体真实情况而异]关于电线对应的颜色, KSD有自己的标准,和客户需求保持一致在此不在赘述;从汽车功能来分,普遍适合下面描述的情况:以整车线束为例,0.5规格线适用于仪表灯、指示灯、门灯、顶灯等;0.75规格线适用于牌照灯,前后小灯、制动灯等;1.0规格线适用于转向灯、雾灯等;1.5规格线适用于前大灯、喇叭等;主电源线例如发电机电枢线、搭铁线等要求2.5至4平方毫米电线。
这只是指一般汽车而言,关键要看负载的最大电流值,例如蓄电池的搭铁线、正极电源线则是专门的汽车电线单独使用,它们的线径都比较大,起码有十几平方毫米以上,这些比较大的电线就不会编入主干分之内,比如奥迪A3的E_BOX三条横截面都在10mm2以上的电线,类似还有供给长春B9项目的专用电线组以上这些数据是在设计线束时选取电线的基本参照标准,在客户端电检维修排查错误时也能用上2. 线束布线走向在设计时就应该仔细考虑,要充分结合车身铂金孔、车架等线束依附体的具体情况对整车电气件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易于装配汽车线束布置装配性方面主要侧重考虑两方面内容:线束本身易于装配;线束固定结构易于装配。
汽车线束三维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
汽车线束三维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汽车上的电器配置、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连接各个电器件的线束也越来越复杂,成为当代汽车故障的多发环节,也因此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综合性能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汽车线束的整体设计中,三维布局是前提。
本文将重点阐述这部分。
1汽车线束设计流程汽车线束的设计流程见图1,详细分析如下。
1)由主机厂电气工程师提供整车电气系统的功能,电气负荷及相关的特殊要求,电器件的状态、安装位置,线束与电器件对接的形式。
图1 汽车线束设计和制造流程2)根据电气原理图对每个电气子系统及回路进行电源分配,其中包括搭铁点的分配。
并绘制相应的整车电气原理图。
3)绘制三维线束布置图。
4)根据各子系统电器件的分布情况,确定线束的布线形式及在汽车上的走向;确定线束的外保护形式及过孔的保护;并根据电器件本身的插接件确定线束上与其对接的端子和护套的型号:绘制二维线束图。
5)根据冻结的三维线束布置图和原理图,校核二维线束图;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图,经认可后试制、生产。
2线束三维布局走向设计线束的走向布局及分段,是根据车身钣金的具体情况,结合全车电器件的分布综合来考虑的。
线束的走向分段不可拘泥某种形式,而是要在车身钣金能够满足线束布置的前提下,从整车电气角度来考虑其分布走向。
1线束三维布局走向的主要原则下面详细介绍线束三维布局走向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原则。
1)装配工艺性好线束的走向分段设计一定要满足易于装配这个前提,尽量不要给总装增加过多的工序,可考虑分装,如门线、仪表板线等:同时,要考虑最好不要使用特殊工具就可以完成装配。
2)可维护性好这一点是与第l点相呼应的,不仅仅要易于装配,在售后维修方面,也要易于拆卸,不可以因为要维修某个电器件需要拆下某段线束,而拆除其他多个零部件,否则就将增加不必要的维修工时。
汽车线束加工作业指导书
汽车线束加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汽车线束是连接汽车各个电器设备的重要部件,其加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性能和安全。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向操作人员提供关于汽车线束加工的指导与要求。
二、加工前准备1. 工具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加工工具,如剥线钳、压接钳、压线机等。
2. 材料准备:准备好各种规格的线束材料,确保与车辆要求相符。
3. 安全措施:戴好工作手套,避免划伤和电击。
三、加工步骤1. 剥线:根据线束图纸和标识,使用剥线钳逐段剥离外护套,注意不要损伤内部线芯。
2. 线芯处理:清理好剥离后的线芯,确保不留有剥线时产生的刺激物。
3. 接线:根据线束图纸和接线要求,使用压接钳将线芯与连接器进行压接,确保接触良好。
4. 绝缘:使用绝缘套或绝缘胶带对接线处进行绝缘处理,确保防水和绝缘效果。
5. 导向:对线束进行导向,使用线束夹或导线套将线束固定在车身上,避免晃动和磨损。
6. 焊接:在需要进行焊接的接线处,使用焊锡进行焊接操作,确保焊接牢固可靠。
7. 全面检查:对加工完成的线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接线是否正确、绝缘是否牢固等,确保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线束图纸和加工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加工质量符合标准。
2. 在加工过程中要细心操作,避免线束损伤、接线错误等问题的发生。
3. 加工过程中需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剥线时手部受伤或进行高温操作时烫伤。
4. 加工完成后要做好线束的整理和固定,避免线束松动或触碰其他零件而损坏。
5. 注意线束的绝缘处理,确保绝缘效果好,防止导致短路或其他电器问题。
五、结语通过本作业指导书,操作人员可以了解到汽车线束加工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正确的加工方法和安全技巧。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汽车线束加工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希望每位操作人员能够严守操作规程,确保加工质量达到最佳效果。
20160402线束作业指导书详解
线束作业指导书(2016-4-2)产品名称:A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需重点注意的一些环节: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黑线、绿线、红线、黑线、橙线、黑色六孔(塑料壳)1只、O430300001线卡6只、扎带6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黑线67m 绿线67cm红线40cm 黑线40cm橙线40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黑色四孔(塑料壳)1只、O430300001线卡3只、扎带6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线63cm 黑线63cm 橙线63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穿心电容2只、O430310001线卡3只、线耳1只、扎带1根)2.根据客户要求,实际下线(红线17.5cm 黑线12.5cm 橙线17.5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焊接穿心电容和线耳(穿心电容焊接处需要热缩管隔离)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线耳1只、扎带1根)2.根据客户要求,实际下线(红线7.5cm 黑线5cm 橙线7.5cm)3.没有线缆两端剥线确认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焊接线耳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绿线、排线、排线头15dB1只、白色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小针(MX) 8只、线耳1只、扎带2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12cm 排线55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排线头15dB1只的焊接(注意顺序;每个焊接处烘热缩管隔开)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绿线、棕线、白色8针/塑料壳1只、白色6孔/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10只、扎带2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10.5cm 棕线10.5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粉线、蓝线、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7只、)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线12cm、黑线12cm、橙线16cm、粉线16cm、蓝线16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8.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绿线、红线、黑线、O430310001线卡3只、白色4孔/塑料壳1只、线耳1只、扎带1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9cm、红线8cm、黑线9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焊接线耳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橙线、红线、白线、O430310001线卡3只、0008500107大针(MXN)2只、线耳1只、扎带1根、黑色三极管1只白色3孔/塑料壳1只)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橙线17cm、红线12cm 10.5cm、白线17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焊接线耳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9.焊接黑色三极管(烘热缩管中间分开,要套双热收缩管)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橙线、红线、蓝线、绿线、白色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7只、航空头1只、扎带2根、)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橙线35cm+16cm、红线35cm+16cm、蓝线35cm、绿线35cm+16cm)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5.压端子(不能脱落的现象)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9.焊接航空头(烘热缩管中间分开,要套双热收缩管拧紧接头)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出厂要求:1.薄膜口袋内有“东贝”合格证,上有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等2.出库单(装箱单)标有采购单号、产品名称、数量、出厂日期、详细装箱资料等3. 装有出库单的箱子(或袋子)要醒目,包装上要有醒目标注“内有出库单”。
汽车线束三维布线作业指导书01
《电气三维布线标准》附件5-2文件编号:文件名称:三维布线设计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前言为使本公司汽车三维布线设计规范化,编制本汽车三维布线标准作业指导书。
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过程中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效率,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明关绍文仇佳洁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步骤和校对的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使用CATIA、UG软件进行设计的三维布线标准。
2.引用标准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T 417.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QCn 29009 《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TJI/CZ.004.A1 《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试行)3.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3.1三维布线应满足技术要求中相关要求;3.2 三维布线分块与在车身上的走向要合理;3.3 线束过孔时要注意加护套保护,防止线束与板金摩擦造成损害;3.4线束上卡扣与卡扣之间的距离不易太长,避免线束滑动导致寿命过短,两卡扣距离一般定于30到40厘米之间;3.5 走线的时候要避免锐角过线,避免电线折断。
4. 检查分析4.1应符合电气设计任务书和电器原理图中电气组件的布置和走线分块等中的要求;4.2过线时要注意不能与钣金或内饰干涉;4.3 发动机线束布线时,要注意发动机缸体上的搭铁位置;4.4 电线是否连接到相应的电器件处;4.5整车线束所有的搭铁线不易太近,避免造成电器间运用的影响;4.6原先开的过线孔和卡扣开孔是否和过线胶套、卡扣位置相对吻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三维布线标准》附件5-2文件编号:YF·P ·019·A2-2006文件名称:汽车电气三维线束设计与布置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前言为使本公司汽车三维布置与装配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三维布线设计指导书。
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三维布线设计中起到指导操作的作用,提高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效率和精度!本作业指导书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三维布线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于2006年XX月XX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室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室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修订人:陈明仇佳洁关绍文1 整车三维布线设计流程图2三维布线执行标准2.1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2.2QC/T 417.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2.3QC/T 417.3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2.4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2.5QC/T 417.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2.6QCn 29009 《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2.7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2.8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2.9TJI/CZ.004.A1 《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2.10TJI/YJY·03·135-2005《汽车电器三维布线设计规范》3三维布线设计基本技术要求3.1三维布线应满足第2章节“三维布线执行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3.2三维布线要与整车电气设计方案和整车电气原理相吻合。
3.3三维布线的分块和走向分支要合理,要符合整车线束流水线装配的工艺要求。
3.4线束在钣金过孔处需设计胶套保护,并保证该处的密封良好。
3.5在布线位置处若钣金有尖锐棱角,需钣金作翻边处理,避免钣金切割线束。
3.6线束的固定方式要选用恰当,线束卡口或扎带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0mm,在特殊环境、结构的地方,应考虑采用线束压板或线束护板进行固定和保护。
3.7三维布线时需要设定线束所处环境下的包扎方式,设定依据温度、湿度、穿线空间、振动摩擦等环境因素。
4三维线束的设计要点4.1设计过程中应随时与车身、底盘、总布置等部门联系,掌握底盘件、车身钣金件、内饰件、电器件布置情况的最新状态,便于及时调整三维线束,保证三维线束数据与车身、底盘的各个总成数据一致。
4.2设计过程中,需要设定线束扎带、固定卡扣和线束固定压板的安装孔位形式,提交相关部门,要求作开孔等方面的结构设计;若卡扣或压板的开孔位置或开孔类型变动,应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作相应的修改调整。
4.3线束外径的模拟要以整车原理(导线外径、导线数量)、包扎方式为依据。
所有线束与钣金之间需要预留一定空隙,避免实际生产出的线束外径粗于模拟线束,出现无法穿线的现象。
4.4布置线束时,尽量按钣金件的形状去顺流走线。
在直径较粗处线束的模拟打弯半径要与线束实际装车时的半径基本保持一致,避免线束模拟长度过长或过短现象发生。
4.5布置线束时,线束要尽量被车身内饰件和附件遮掩,避免线束影响整车美观性、又利于保护线束。
4.6线束分块要明确,线束间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二次转接现象,否则会增加导线长度和插接件数量,从而增加了线束的生产成本。
4.7线束的穿线空间和接插件的固定空间要足够,必须满足在实际情况下穿线和接插操作的方便性。
5整车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在国内车型中一般分为乘用类车型和商务类车型。
目前公司所设计的乘用类车型以轿车和大型客车为主,而商务类车型以重型卡车为主,故在整车的线束分块定义和设计介绍中以轿车、客车、卡车为依据,重点对轿车的线束进行分快定义和设计进行介绍。
5.1客车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以大型高一级以上的客车线束为主,通常情况下客车的整车线束可分块为:仪表板线束(连接仪表板电器件、配电盒、底盘线束等)、底盘线或车身底架线束(连接前围灯具、电喇叭、配电盒、发动机电器件、侧围及行李舱灯具、后围灯具、底盘电器件、前围线束等)、顶棚线束(连接新风扇、扬声器、DVD多媒体系统、内顶灯具、外示廓灯具等)、ABS线束(连接ABS控制器、轮速传感器、气压电磁阀等)、空调线束(非独立式或独立式)、蓄电池电源线束、启动机线束、蓄电池搭铁线束等。
客车线束的分块较为灵活,可根据整车的电器配置和电气系统的布置位置具体分块;其线束的布置空间充足、固定容易实现,故对车身骨架和底盘的配合程度不高。
由于客车线束很大一部分所处的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因此其线束的包扎保护方式要求较为严格,需要作防尘、防水、防高温、防磨等方面的包扎保护,由于布线空间不受限制,故采用波纹管密封式的包扎较为普遍。
(图1为客车整车布线例图)图1客车整车布线例图5.2卡车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卡车线束的分块以重型卡车为例,一般来说,重型卡车的线束可分为下列几大块:前围线束(连接前灯具、空调机组、喇叭、雨刮电机、洗涤电机等)、仪表板线束(连接仪表板电器件、配电盒、前围线束、车门线束等)、驾驶室顶棚线束(连接内顶灯、外示廓灯、扬声器、仪表板线束)、车门线束(连接车门电器件)底盘车架线束(连接后尾灯、底盘电器件、发动机电器件、ABS系统等)、蓄电池电源线、蓄电池负极线等。
卡车线束的具体划分可根据该卡车的专用功能来划分定义。
卡车线束的工作环境比客车客车线束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因此其包扎工艺方面的处理更要严格一些。
但目前在国内的卡车生产厂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故存在着卡车的线束生产工艺要求低于轿车和客车的现象。
目前公司所承接的卡车项目中,主要以驾驶室部分为主,底盘车架部分的线束是随底盘整体供货,因此在卡车的线束设计上只需设计驾驶室的线束。
(图2为卡车驾驶室布线例图)图2卡车驾驶室布线例图5.3轿车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目前公司所设计的轿车有两厢和三厢轿车,其中三厢轿车以B级和C级车型居多,两厢车主要以MPV、SUV为主。
轿车的线束包括发动机舱线束、驾驶舱线束、行礼舱线束以及三舱之外的线束。
轿车线束的具体分块原则一般是按轿车白车身的设计划分(如前围、侧围、后围、地板、顶棚、车门等)来分块定义的,每个分块都还可以根据电器功能配置、车身结构等因素再作细分,各分块线束所连接的电器件可根据整车电气系统配置和电器件的布置位置来定。
(图3为轿车整车线束布线分块例图)图3轿车整车线束布线分块例图5.3.1前灯具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前灯具线束隶属于发动机舱线束,该线束的布置走向一般是沿水箱横梁(上横梁或下横梁)或前防撞梁从左至右连接前围线束(或翼子板线束)、机舱配电盒、左前组合灯具、左前雾灯、发动机冷却风扇、空调冷凝器风扇、电喇叭、左前组合灯具、右前雾灯、洗涤电机、前防撞探头、空调压力开关等。
(图4为前灯具线束布线例图)图4前灯具线束布线例图在设计前灯具线束时,需要注意,由于前灯具线束连接的大功率的电器件数量较多,因此在该线束需要设计一个以上的搭铁点,来满足电气功率需求;由于该线束所处环境的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同时跨于的钣金棱角多,因此该线束一般采用波纹管或工艺塑料布包扎。
5.3.2发动机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发动机线束属于发动机舱线束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线束大部分布置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上。
其主要连接前围线束(或翼子板线束)、机舱配电盒、蓄电池、电喷控制器、发动机各传感器(爆震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温度压力传感器、相位传感器、前后氧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机油压力开关等)、发动机各执行器(喷油器、炭罐电磁阀、点火线圈、节气门阀体等)、发电机、压缩机、起动机以及手动或自动变速箱上的各传感器、开关及控制器(例如车速传感器、倒档开关、空挡安全开关、PRNDL 开关、自动变速控制器、换档电磁阀等)等。
发动机上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种类和数量一般随配置的发动机(如三菱、宝马、大众等)和电喷控制系统(如博士、联电、德尔福、马瑞丽、西门子等)而有所不同(图5为发动机线束布线例图)。
图5发动机线束布线例图在发动机线束的布线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线束的包扎方式。
发动机上的大部分线束都处于高温环境(80℃以上),而且油气和湿度都较重,故需要线束的包扎有耐高温、防油、防水特性。
二、线束的固定方式。
发动机振动频率高,因此线束固定必须牢靠,不适宜采用常规的线束扎带或线束卡子,应该采用波纹管夹和线束定位夹固定,利用发动机现有的螺栓固定波纹管夹支架和线束定位夹,从而有效地固定发动机线束。
三、线束要远离高温件。
如发动机排气管、转向油泵等,特别是连接氧传感器的分支线束,需要对线束的接插件作安装固定,以免线束随插接自然下垂而靠近排气管。
四、线束搭铁点的设定。
需要分别设定控制器、传感器搭铁点和执行器搭铁点。
五、未固定在发动机上的电器件,尽量不要从发动机线束分支连接;发动机线束过渡到车身上的电器件时,应在过渡位置(非发动机上)设一固定点,目的是为了避免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出现拉扯线束,使线束与电器件的连接松脱的现象发生。
5.3.3前围线束(或翼子板线束)的分块定义和设计前围线束是发动机舱线束和驾驶舱线束的过渡连接线束。
根据线束干线在车身钣金件上的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定义为前围线束(主干线由驾驶舱前围板穿入发动机舱,并沿前围板边缘走线)和翼子板线束(主干线由驾驶舱通过翼子板过渡到发动机舱,沿翼子板走线连接电器件和线束)。
前围线束作为两舱的过渡连接线束,其主要连接驾驶舱内的车身主线束、仪表板线束以及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线束、前灯具线束、ABS前轮轮速传感器线束;然后根据电器件的布置位置,连接相应的部件,例如侧转向灯、前雨刮电机、ABS控制器、发动机舱配电盒、蓄电池、制动液位开关等。
(图6为前围线束布线例图)图6前围线束布线例图在设计前围线束过程中,需要注意下列三事项:首先,主干线从驾驶舱过渡到发动机舱处的两舱密封处理事项,此处的密封胶套密封一定要良好,避免噪声、灰尘、废气通过过孔进入驾驶舱,影响驾驶舱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其次,搭铁点的设定事项,需要将电机地(如雨刮电机)和控制器地(如ABS控制器)分开设定,一般情况是将ABS控制器的接地单独设定;再次,就是设定线束的包扎保护方式,该线束作为两舱过渡连接线束,导线数量多、外径大,因此在线束主干线处其外径粗,故在主干线处包扎时不适宜采用波纹管,可采用PVC绝缘胶带花缠或密缠,在分支线束处选择相应的包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