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社科类阅读练习

合集下载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附答案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所谓诗话,就是评述有关诗歌问题所写的随笔式著作。

其内容繁杂,结构松散,涉题广泛,笔调轻松,表达灵活。

诸家诗话虽各有偏重,但兼及其他内容是其共同点。

北宋中叶是诗话的起始时期,欧阳修《六一诗话》是诗话体著作的开山之作。

书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而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是开创了“诗话体”,此后一倡百和,仿效者不绝于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

北宋中期以后,江西诗派及其追随者活跃于诗坛,出现了一些带有这派倾向的诗话著作,如吕本中的《紫薇诗话》、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洪刍的《洪驹父诗话》、范温的《潜溪诗眼》、周紫芝的《竹坡老人诗话》等。

至南宋,由于有了前面诗话的积累,出现了诗话总集一类的著作。

如《诗话总龟》,开创了以内容性质分类的诗话体例,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

南宋后期,诗话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诗论之作,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书中分别论述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

从论述中看出,“以禅喻诗”是其诗论的命脉和基调,尊唐抑宋是其诗评标准和基本倾向。

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以禅喻诗”“妙悟”等学说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主张“学诗以识为主”,有“识”的能力才能辨别“体制”的艺术特征,进入悟境。

作者将这些主张和观点贯穿于全书之中,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这标志着宋代诗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宋代诗话还辑录了记述类和评论类的诗,资料保存十分丰富。

更难得的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已经散佚的诗歌资料,如《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诗话汇编著作中就保存了逸书、逸诗、逸事之类的材料。

另外,自《六一诗话》诞生后,诗话体著作久盛不衰,到清代还大量出现,说明其有文体传承的价值。

诗话中常以诗歌作品作为切入点,从审美的视角深入细致地探讨诗歌创作的艺术性问题,时有精辟之见,能起到以小见大、举一反三、闻一见十的作用。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附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泛娱乐化”的文化氛围中,“佛系”作为网络流行语不断被人们传播、加工,以自我调侃自我解嘲的方式成为人们的释压工具,也迅速发酵:佛系追星、佛系购物、佛系员工、佛系恋爱、佛系学生、佛系养姓。

其实,这种调侃倒也无妨。

特别是“90后”一代中,年龄最大的已经年近而立之年,面对已经被上一代占据的差不多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面对别人优越的生活条件,面对自己的“初心”,只好在自信为底色的情绪中调侃戏谑。

虽然“佛系”的说法有着些许消极逃避、悲观失望的色彩,但它是强势生活下的弱势群体的心灵自我保护,不是绝对的悲观失望,也不同于灰色调较重的“丧文化”。

“丧文化”的符号是“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躺尸到死亡”“颓废到忧伤”。

“丧”是不想工作、情绪低落、欲望低下,一切皆空,无所执;而“佛系”是在看似“无执”中“有执”,是“只顾攀登莫问高”“只重过程,莫问结果”,以“无所谓”的态度降低了心理的期待值。

也不能把“佛系”青年等同于“垮掉的一代”。

虽然和“佛系”一样,作为青年亚文化的流行语如“葛优躺、宅文化、二次元、小确幸、屌丝”一度盛传,但是无须过度解读和过度担忧。

这不是青年一代的自暴自弃,而是负面情绪的自我消解。

“佛系”心态实际指向的是现实物质和精神满足状况与欲望之间的关系。

美国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提出:幸福≡效用/欲望,幸福是效用(现实生活状况)和欲望(个人物质和精神欲求)之间的比值。

按照这一说法,幸福感的提升,与现实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和欲望的减少密切相关。

“佛系”看似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使“佛系”心态的一种可能的发展指向是无欲无求。

“佛系”心态发展的另一种积极发展指向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调适。

追求心灵的感悟和超越,积极乐观、豁达宽容、忧喜随缘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诗的自然精神刘宁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

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

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

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

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

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

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

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

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

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

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

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

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

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含解析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含解析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与热点组合练含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所谓诗话,就是评述有关诗歌问题所写的随笔式著作。

其内容繁杂,结构松散,涉题广泛,笔调轻松,表达灵活。

诸家诗话虽各有偏重,但兼及其他内容是其共同点。

北宋中叶是诗话的起始时期,欧阳修《六一诗话》是诗话体著作的开山之作。

书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而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是开创了“诗话体”,此后一倡百和,仿效者不绝于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

北宋中期以后,江西诗派及其追随者活跃于诗坛,出现了一些带有这派倾向的诗话著作,如吕本中的《紫薇诗话》、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洪刍的《洪驹父诗话》、范温的《潜溪诗眼》、周紫芝的《竹坡老人诗话》等。

至南宋,由于有了前面诗话的积累,出现了诗话总集一类的著作。

如《诗话总龟》,开创了以内容性质分类的诗话体例,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

南宋后期,诗话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诗论之作,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书中分别论述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

从论述中看出,“以禅喻诗”是其诗论的命脉和基调,尊唐抑宋是其诗评标准和基本倾向。

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以禅喻诗”“妙悟”等学说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主张“学诗以识为主”,有“识”的能力才能辨别“体制”的艺术特征,进入悟境。

作者将这些主张和观点贯穿于全书之中,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这标志着宋代诗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宋代诗话还辑录了记述类和评论类的诗,资料保存十分丰富。

更难得的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已经散佚的诗歌资料,如《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诗话汇编著作中就保存了逸书、逸诗、逸事之类的材料。

另外,自《六一诗话》诞生后,诗话体著作久盛不衰,到清代还大量出现,说明其有文体传承的价值。

诗话中常以诗歌作品作为切入点,从审美的视角深入细致地探讨诗歌创作的艺术性问题,时有精辟之见,能起到以小见大、举一反三、闻一见十的作用。

高考语文的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的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

高考语文的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含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综观杜甫的全部七绝,可以发现他创作七绝的情绪状态与其他诗体的明显差别,在于大多数作于兴致较高、心情轻松甚至是欢愉的状态中。

这一特点目前尚未见研究者论及,却是考察杜甫七绝“别趣”的重要出发点。

与其情绪状态相应,杜甫七绝的抒情基调也多数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杜甫对于七绝的表现功能有其独到的认识。

盛唐七绝在传统题材里充分展现了以浅语倾诉深情的特长,使七绝突破南朝初唐七绝含蕴浅狭的藩篱,固然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但七绝这种体式的表现潜能尚未充分得到开掘,杜甫发现了这种诗体还有适宜于表现多种生活情趣的潜力。

所以他很少用这种体式来抒发沉重悲抑的情绪,而是在七绝中呈现了沉郁顿挫的基本风格之外的另一面,让人更多地从中看到他性情中的放达、幽默和风趣。

这种不同于盛唐的趣味追求,应当就是他七绝中的“别趣”所在。

而“别趣”的内涵可以从他对外物的体察和对内心的发掘两方面来看,二者交融在一起,不能截然区分。

杜甫在体察外物中发现的“别趣”大多是他在成都和夔州时期对日常生活中多种诗趣的敏锐体悟。

大致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物和人居环境中的生机和处处可见的趣味。

如《绝句四首》(其一):“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不但写出了诗人与朱阮二人的特殊交情,更藉梅、松与竹、椒合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天地,突出了草堂与世隔绝的清幽之趣。

其二是在人际交往和应酬中的雅兴和逸趣。

如《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既夸赞韦明府县斋绵竹的茂盛,又预想将来自己舍前苍翠竹影在江中倒映的美景。

将希望赠竹说成幸“分”苍翠之色,已十分新颖,“拂”字更写出竹影在波涛中摇漾的动态,这就使讨要竹子一事显得优雅别致。

其三是七绝本身文字组合的趣味。

高考语文的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附解析

高考语文的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附解析

高考语文的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附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的宗旨即“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而“完全之人物”的养成,除了“身体之能力”外,还应具有“精神之能力”,即“知力、感情及意志”。

其中的感情就是“美育”,美育能“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

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应作为美育的根本价值尺度。

人的生命是一切活动展开的基点,对生命的审美则是一切美育活动的根本。

人对自身生命的审美,首先来自对情感生命的审美把握。

而中华诗词则正是这样一座情感生命的宝库。

徜徉于中华诗词之海,也正是徜徉在人类情感之海。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沉郁,无一不是进行情感生命美育的绝佳载体。

诵读“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涤去的是你旅途中的烦躁抑郁;玩味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减缓的是你思乡的情愫;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共鸣,坚定的是你的人生抉择!任何的生命现象、生命状态、生命活动.总是感性的、形象的,人们也正是通过对生命的感性形象的审美感悟,来感知和把握生命的审美价值。

中华诗词向来注重意象的缔造,而诗词中的意象历经各代文人的传承,已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生命积淀,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

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也正是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

“春”“江”“花”“月”的美妙始终伴随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寒山寺的钟声将永远响彻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之中。

吟诵中华诗词,也能达到一种悦性悦情的审美自由状态。

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特认为在人所拥有的各种能力中,发声最适合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因为人所发出的声音正如人的呼吸,充满了生命力和激情。

诗词吟诵时或高昂或激愤或安闲或怡然的声音,无一不浸透着吟诵者内在的生命气息,预示着生命的积极喷发,并最终达到一种情绪的快乐、生命的愉悦。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附解析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附解析

高考语文高考语文压轴题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分类精编附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所谓诗话,就是评述有关诗歌问题所写的随笔式著作。

其内容繁杂,结构松散,涉题广泛,笔调轻松,表达灵活。

诸家诗话虽各有偏重,但兼及其他内容是其共同点。

北宋中叶是诗话的起始时期,欧阳修《六一诗话》是诗话体著作的开山之作。

书中当然不乏真知灼见,而该书最具代表性和深远意义的是开创了“诗话体”,此后一倡百和,仿效者不绝于后,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大看点。

北宋中期以后,江西诗派及其追随者活跃于诗坛,出现了一些带有这派倾向的诗话著作,如吕本中的《紫薇诗话》、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洪刍的《洪驹父诗话》、范温的《潜溪诗眼》、周紫芝的《竹坡老人诗话》等。

至南宋,由于有了前面诗话的积累,出现了诗话总集一类的著作。

如《诗话总龟》,开创了以内容性质分类的诗话体例,在诗歌鉴赏和诗论建设方面提供了大量资料。

南宋后期,诗话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出现了比较系统的诗论之作,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理论性和系统性。

书中分别论述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

从论述中看出,“以禅喻诗”是其诗论的命脉和基调,尊唐抑宋是其诗评标准和基本倾向。

该书最显著的特点是将“以禅喻诗”“妙悟”等学说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所谓“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主张“学诗以识为主”,有“识”的能力才能辨别“体制”的艺术特征,进入悟境。

作者将这些主张和观点贯穿于全书之中,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诗学理论体系,这标志着宋代诗话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宋代诗话还辑录了记述类和评论类的诗,资料保存十分丰富。

更难得的是保存了许多古代已经散佚的诗歌资料,如《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等诗话汇编著作中就保存了逸书、逸诗、逸事之类的材料。

另外,自《六一诗话》诞生后,诗话体著作久盛不衰,到清代还大量出现,说明其有文体传承的价值。

诗话中常以诗歌作品作为切入点,从审美的视角深入细致地探讨诗歌创作的艺术性问题,时有精辟之见,能起到以小见大、举一反三、闻一见十的作用。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含解析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含解析

新高考——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专项练习含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城市不应当只是功能性的,其美学特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这样描述佛罗伦萨:“无论是由于悠久的历史还是自身的体验,人们对这种清晰独特的形态渐渐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每一处景象都清晰可辨,引起人们潮水般的联想。

”同理,城市的形态应当表达一种清晰独特的意象,而这正是当代我国绝大多数在功能主义理念下产生的城市的普遍不足之处。

产生于人居生活和特定自然条件长期磨合的传统城市,大到格局,小到建筑风格及构造技术,往往都具有鲜明的一致性与特殊性,具有鲜明的空间特色。

在漫长岁月的点滴积淀中,它更蕴含了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深厚集体记忆,并成为特定人群文化传统的锚系之地,这样的城市空间是人们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源泉。

而现代社会中由大规模资本主导的快速度、标准化的城市空间建设,则往往忽视城市特定的自然及人文条件,从而破坏了城市的独特意象,也破坏了基于此的市民与城市的心理联系。

城市的公共空间在根本上塑造着绝大多数市民共识的城市意象,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遗产则不仅加强了市民日常生活与城市历史环境的联系,而且是城市空间的历史意象营造的唯一途径。

可以通过这些特色鲜明、认同感强的空间要素的合理组织,建立起清晰独特的城市意象。

这样的城市空间可以使市民在其日常使用中建立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有利于城市社会的良性发展。

我国当前的城市历史保护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另一种则是城市遗产的局部保护。

前一种方式以丽江、平遥等为代表,大规模的现代建设避开老城进行,老城得以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从城市到建筑的大部分历史遗存,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空间独特意象得以完整地延续。

但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中,由于现代以来对保护的不重视,以及城市空间复杂而剧烈的现代化转型,城市遗产大多被毁坏,只能“亡羊补牢”式地选择了后一种局部保护的办法。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都市化进程在深刻改变与重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美学带来了新的课题,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空间。

都市化进程使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应对这一来自理论与实践两大方面的挑战,是中国美学的重要使命。

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以审美对象为例——审美对象即人与世界的一切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古典美学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大自然与乡村,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是这方面最典范的创造;现代美学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反思、批判工业化及其对古典精神世界的异化,这集中体现在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潮与现代派文学艺术对现代人类异化困境的深刻揭示上。

与此不同,当代都市社会与都市生活中出现了大量的新型精神文化消费品与审美实践活动,如超级市场、广告文化、模特文化、汽车文化、选秀文化、景观设计等,即使作为美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与其传统形态相比也发生了重要的变迁,并具体再现于以物质和肉体消费为中心的大众文化话语与影像上。

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推动了都市美学的理论研究,以当代都市社会中的精神文化消费生态、审美文化及文学艺术为基本研究对象而构建的都市美学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下一项亟待开展的研究。

在都市美学的研究中,当代中国美学的学术转型与理论创新是关键。

与以和谐为最高理想的古典美学、以反抗资本主义文明异化为主题的现代美学相比,都市美学的一些审美活动与都市人日益膨胀的感性欲望和物质消费冲动互相纠缠在一起,并在当下经常成为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审判"乃至''辱骂'‘的对象。

当下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一是以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资源为背景对都市审美现实进行“审判"与“辱骂";二是部分现代美学研究者以“怎么都行”和“放任自流”的态度对待都市审美意识存在的某些混乱现象。

高二语文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含答案一、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造像愿文是信众在造像发愿或者还愿时表达祈福禳灾及颂赞而撰写的文章。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长江流域这些为数众多的佛教造像愿文,是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在时空上的一种拓展和延续。

从时间上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从西魏延续到宋代初期;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则主要涵盖元明清三代乃至民国初期。

从空间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的书写者主要活动于敦煌及其周边地区,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的书写者则遍布于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为主的广大长江流域。

从愿文载体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一般写或者刻在主像下方的龛壁上,不可移动,观者可以直接看到。

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主要以纸质或者丝麻织品为文本载体,用毛笔书写好之后折叠藏于造像背龛之内,然后以漆髹封,与整个造像浑然一体,不易被外人所发现。

从行文特征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除了记以外还有颂或铭。

铭或者颂在记之前,或长或短,以骈体文写作,辞藻华美,讲究用典,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绝大部分都没有铭或者颂,文辞多浅显。

从出资造像行愿者的社会地位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一般都是社会中层以上的信众所写,而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普遍都是社会底层百姓所为。

从愿文所包含的信息量来看,长江流域造像愿文与敦煌造像愿文,在信息类别和信息层面上,既有高度的趋同性,又呈现出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特征。

如在长江流域佛教造像愿文中,我们可以得知不少元明清时期有关人口迁徙以及南方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从行文格式来看,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尚不稳定。

长江流域的佛教愿文则已经开始规范化,甚至出现了一些雕版印刷的填空式造像愿文。

长江流域所发现的明清佛教造像愿文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造像活动都是家庭或家族的集体行为。

而敦煌佛教造像愿文则显示其造像活动大多是个人行为,因而在题记中只记录单个的造像者姓名。

如果该造像者曾有过从政经历,则把官衔全部写上。

高二语文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二语文 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

高二语文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附解析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03 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

这种疾病并非 2003 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

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

没有现成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冶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

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但体温一般超过 38 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

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而“非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

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

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各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

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

它可以在体外存活3-6 小时。

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

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 1 米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

“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 2-12 天(通常为 3-5 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 10-14 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

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

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的。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 社科类文章阅读 试题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 社科类文章阅读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社科类文章阅读考试说明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前面几讲分别按现代文阅读的才能点作了讲解和练习,从本次开场,按文体作讲解和练习。

一、什么是一般社会科学类的文章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等。

社会科学类的文章,是用来进展社会科学研究和描绘社会科学研究的文章。

它既是讨论社会科学问题、进展社会科学研究的手段,也是概括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展学术交流的文字载体。

从文体上说,它应包括议论性和说明性等类别,但就高考说,侧重于社会科学类的议论文字。

在“社会科学类文章〞前加“一般〞,说明高考选用的这类文章,专门化的程度不会太高,专业理论色彩不会太浓,专业的名词术语不会太多。

否那么就不解称为“一般〞。

社会考学类文章虽然涉及的面很广,但是,从历年高考的选文来看,侧重于选取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历史类的文章,因为它更接近于高中毕业生的实际。

二、社会科学类文章和阅读要领社会科学类文章,在高考试卷中,有放在第一卷全用选择题来考的,如2021年的铜奔马正名阅读社会科学类的文章,应该从理解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到对文章进展鉴赏、评价,全面观照,但应注重以下几点:1.归纳内容要点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才能的重要组成局部。

因此,社科文阅读检测,往往要从归纳内容要点的角度来出题。

有一年选用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贝多芬之谜出了两条这样的题目,一是要求说出作者称贝多芬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一条要求“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开展变化〞。

前者要求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后者要求归纳全文的内容要点。

有一年选用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第1题就是归纳内容要点的试题〔参照后文“典型试题分析〞〕。

因此,阅读社科文要非常重视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社科类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2分)马王堆帛画的主题我国有史记载的毛笔绘画当开始于秦汉,但经过历代战乱,地面上的秦汉绘画已所存不多。

考古学家们从1949年到1974年,在楚地相继发掘出十多幅帛画。

其中马王堆1号、3号墓内覆盖在棺椁上的“T”型帛画形状独特,寓意深邃,艺术价值最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之一,引起了许多专家对帛画之谜的解释。

全国所有涉及中国最早绘画内容的教科书及近年出版的权威书籍,都断定帛画的主题思想就是“引魂升天”。

对此,本人持不同见解。

汉镇墓文中有“上天苍苍,地下茫茫;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生人有里,死人有乡”之语,可见天为阳,地为阴,鬼为阴类,阴间不可能位于属阳的“上天”,只能在属阴的茫茫地下——幽冥。

中国古代“引魂升天”说是东汉以后的事,那时受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影响,认为人死后可升天堂享乐,也可下地狱受苦;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解脱轮回之苦。

修建于西汉初的马王堆汉墓尚未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不可能改下阴间为“升天”。

另外,从已发现的楚国文献资料看,楚国没有灵魂升天的习俗。

《楚辞·招魂》中写道:“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①。

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说明楚人甚至忌惮于灵魂上天。

现在国内主要有关书籍中几乎都认为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长沙子弹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都是灵魂升天图,认为“两者画面结构虽有差异,但皆表现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从而成为西汉帛画“引魂升天”的历史依据。

但仔细观察两幅帛画,子弹库出土帛画男性墓主乘的不是飞龙而是一般龙舟;陈家大山出土帛画的女性墓主乘的是如一弯新月的独木舟。

龙舟在楚地战国时已普遍流行,如屈原投江死后,人们为怀念他,用龙舟为他招魂并投抛粽子使水族勿食其肉,此风俗沿袭至今。

过去都认为画中龙舟下云纹状图案为“云彩”,其实为龙舟下的水波纹。

龙舟前部下面还有一条游鱼。

两幅战国帛画的墓主人都乘坐舟船的原因是:当时的人无法理解生老病死自然法则,虔诚地设计了种种宗教活动,尽量确立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宗教信仰。

不仅在中国,世界许多古老民族都认为阳间与阴间有一水相隔,即人们常说的“阴阳界”。

对于死者如何到阴间的途径,各民族有着多种说法,但有极大的共性,认为死后鬼魂要顺利进入阴间,就必须经过一条水域,如不能横渡这片水域,死者阴魂就要在阳间游荡,成为孤魂野鬼。

所以,古希腊丧葬时要在死者口中放一枚小钱作为渡资;从唐代到清代,皇帝死后口中含一颗宝珠,可让死者鬼魂进入冥间得以照明。

古葬礼中往往有死者灵魂上阴间之路的仪式,两幅战国帛所画当是该仪式的一部分,以祈求墓主横渡阴阳河一路顺风。

众多书籍都认为“升天”是死者的最高境界,于是把马王堆帛画中那复杂诡异的画面内容都牵强到“引魂升天”这一笼统而无证据的说法中去。

帛画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阳间、阴间)、地下三部分,实际就是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

画工着意突出墓主在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天上、地下诸神(物)对他(她)的青睐和关照,反映出墓主强烈的支配欲。

实际上,这一“宇宙空间”是为了给阴间的墓主提供一个如生前那样舒适的生活空间。

注:①些:音suò。

句末语气词,只出现在《楚辞》中,大约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镇墓文中有“天为阳、地为阴”之语,鬼为阴类,不可能位于上天,只能位于阴间的“幽冥”。

B.为怀念屈原,人们用划龙舟和抛粽子的方式使水族勿食其肉,这一行为沿袭至今,成为风俗。

C.两幅战国帛画所画墓主人乘坐舟船,正是古代葬礼中送亡灵上阴间之路整个仪式的生动再现。

D.不单单是中国,世界上许多古老的民族都有类似“阴阳界”的文化信仰。

2.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A.汉镇墓文和《楚辞·招魂》的诗句说明,按照当时的习俗,人死后“鬼魂”不会前往“上天”。

B.佛教认为修行积德者在死后可以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是东汉以后才有的事,马王堆墓主不可能有这种观念。

C.升天者应该骑着能飞行的神化动物,战国帛画中墓主乘坐的舟船和水波纹、游鱼的形象说明墓主并非升天飞行。

D.古希腊死者口中放小钱和中国皇帝死后口中含宝珠,都是为鬼魂进入冥间而并非上天所用。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专家们长期以来对帛画中的舟船、水波、游鱼等内容失察,可见他们是在以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解说画面内容。

B.汉代先民想象中的宇宙空间包括神话世界中的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帛画中的墓主居于人间层上的中心位置,表现了墓主的支配欲。

C.现在国内有关帛画的主要书籍都认为《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是灵魂升天图,呈现了“墓主在神化动物导引下飞翔升腾”的场景。

D.本文的观点,代表了汉代帛画主题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倡导的科学、务实的科研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4.作者认为马王堆帛画原本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3分)答: __(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12分)“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

在贵族政治未崩坏的时候,所有的知识、礼、乐等等,都在贵族手里,平民是没份的。

那时有知识技能的专家,都由贵族专养专用,都是在官的。

到了贵族政治崩坏以后,贵族有的失了势,穷了,养不起自用的专家。

这些专家失了业,流落到民间,便卖他们的知识技能为生。

凡有权有钱的都可以临时雇用他们;他们起初还是伺候贵族的时候多,不过不限于一家贵族罢了。

这样发展了一些自由职业,靠这些自由职业为生的,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便是“士农工商”的“士”,这些“士”,这些专家,后来居然开门授徒起来。

徒弟多了,声势就大了,地位也高了。

他们除掉执行自己的职业之外,不免根据他们专门的知识技能,研究起当时的文化和制度来了。

这就有了种种看法和主张。

各“思以其道易天下。

”诸子百家便是这样兴起的。

第一个开门授徒发扬光大那非农非工非商非官的“士”的阶级,是孔子。

孔子名丘,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贫蹇失势,才流落到鲁国去。

他自己作了一个儒士;儒士是以教书和相礼为职业的,他却只是一个“老教书匠”。

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

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名贵的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

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有能够享受的,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

他又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说当世的君主;这也是从前没有的。

他一个人开了讲学和游说的风气,是“士”阶级的老祖宗。

他是旧文化、旧制度的辩护人,以这种姿态创始了所谓儒家。

所谓旧文化、旧制度,主要的是西周的文化和制度,孔子相信是文王、周公创造的。

继续文王、周公的事业,便是他给他自己的使命。

他自己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述的,所信所好的,都是周代的文化和制度。

《诗》、《书》、《礼》、《乐》等是周文化的代表,所以他拿来作学生的必修科目。

这些原是共同的遗产,但后来各家都讲自己的新学说,不讲这些,讲这些的始终只有“述而不作”的儒家。

因此《诗》《书》《礼》《乐》等便成为儒家的专有品了。

孔子是个博学多能的人,他的讲学是多方面的。

他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的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

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

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推己及人,这所谓“直”、“仁”、“忠”、“恕”;一面还得合乎礼,就是遵守社会的规范,凡事只问该作不该作,不必问有用无用;只重义,不计利。

这样人才配去干政治,为国家服务。

孔子的政治学说,是“正名主义”。

他想着当时制度的崩坏,阶级的紊乱,都是名不正的缘故。

君没有君道,臣没有臣道,父没有父道子没有子道,实和名不能符合起来,天下自然乱了。

救时之道,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名定分,社会的秩序,封建的阶级便会恢复的。

他是给封建制度打了个理论的根据。

这个正名主义,又是从《春秋》和古史官的种种书法归纳得来的。

他所谓“述而不作”,其实是以述为作,就是理论化旧文化、旧制度,要将那些维持下去。

他对于中国文化的贡献,便在这里。

(选自《经典常谈》)1.诸子百家是怎样兴起的?下列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之际,本来属于贵族阶层末一级的“士”,随着贵族政治崩坏而流落到民间,他们靠卖知识技能为生,形成了以自由职业为特征的诸子百家。

B.贵族政治崩坏以后,那些有才能的人由贵族沦为平民,后来借助开门授徒的等方式,重新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这些人就是诸子百家。

C.随着贵族政治崩坏,原来由贵族专养专用的有才能的人,因贵族失势而流落到民间,靠卖知识技能、开门授徒为生,渐渐形成了诸子百家。

D.春秋,战国之际,有才能的人随着贵族政治崩坏而流落到民间,他们靠卖知识技能为生,开门授徒,对当时的文化制度提出自己的主张,形成诸子百家。

2.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A.孔子一生从事教育,是一个“老教书匠”,弟子三千,为社会培养很多优秀的人才。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招收来自社会不同层级的学生,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

C.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开中国讲学和游说之先河。

D.孔子一律教学生读《诗》《书》《礼》《乐》,而且使《诗》《书》等成为儒家的专有品。

3.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封建时代的学者热衷于政治,不愿走西方自然科学的道路,对天文、算数、医学等自然科学,很少有人肯潜心加以研究。

B.诸子百家里只有儒家始终守着《诗》《书》《礼》《乐》,其他各家都能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倡导更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学说。

C.宋元以来,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礼法要求,并不是孔子礼教思想的精神,而是统治者为了自身的政治需要而作的曲解。

D.当今世界,社会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儒学思想的核心——“尚德”受到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和推崇。

4.怎样理解“正名主义”,请作简要概括。

(不超过20个字)(3分)参考答案(一)1.【解析】(A“天为阳、地为阴”并非汉镇墓文之语,它是作者的概括。

B龙舟的目的在于招魂,该理解忽略了原句中的重要信息,改变了龙舟的用途。

C墓主人乘坐舟船是仪式的组成部分,并非是当时整个仪式情景的“再现”。

)【答案】D2.【解析】(该材料是用来说明死者必须横渡“阴阳界”才能进入“阴间”,不属于否定“引魂升天”这一主题时所用的证据。

)【答案】D3.【解析】(A“内容失察”“先入为主”等分析错误。

C与原文相比少了“几乎”两字。

D.“代表最新成果”的说法没有根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