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文化名词解释
学校文化概念的再理解
学校文化概念的再理解
学校文化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生态性和动态性的特征。
学校中的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符号或载体。
这里的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校园的物质要素不等于环境文化,只有人对物质的态度和方式才是文化,物质只是学校文化的符号与载体。
学校的制度也不等于特质文化,只有制度中蕴涵的观念和规划被人们普遍认识并产生影响,才会形成制度文化。
学校墙上的精神口号不等于文化,只有当精神追求为全体成员所自觉、所践行,才会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
所以,学校文化是学校这一特定组织的成员在现实环境中普遍自觉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系统。
它表现为这所学校成员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
学校肯定有文化,至于文化的优劣则是有区分的。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拥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是真正的学校。
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发展学校的基础性工程。
组织文化的名词解释
组织文化的名词解释组织文化又称组织行为文化,是指由社会心理因素决定的一个组织内部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观、团体意识、工作方式等的总和。
这些组织成员共同遵守并相互影响的行为规范,它包括了组织成员在共同生活及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处事态度。
组织文化是指由社会心理因素决定的一个组织内部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观、团体意识、工作方式等的总和,它包括了组织成员在共同生活及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处事态度。
简单的说就是每个组织成员心中所持有的信念系统,或者说是组织成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主要包括组织的宗旨、目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协调机制、规章制度、仪式典礼、文化环境等。
从广义上来说,组织文化还应该包括组织结构、人际关系、角色期望等非正式制度。
3、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团队精神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生产力。
一个有竞争力的团队应该是在共同的价值观念基础上,依靠每个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实现集体目标。
而团队精神要靠组织成员间默契配合与共同协作来完成。
个人和集体目标的融合与协作,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智慧和潜能,最终成为一个坚强的整体。
组织文化是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课题。
研究的重点是一个组织的经营哲学、组织精神、道德风尚、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群体意识等。
2、创新与进步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一个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创新,即使是小公司也不例外。
创新可以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前进,让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因此,进步是一个组织文化的核心。
在组织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保证组织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性的同时,要注重员工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起更高的追求,这样才能使组织拥有充满活力的未来。
1、诚信是做人之根本大多数人对诚信的认识,首先是建立在《论语》之上,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教育学 名词解释 简答题
教育学自己整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希望对即将考老师的同学有所帮助。
祝各位同学都能考上教师~~名词解释:一、广义的教育:二、狭义的教育:三、学制:。
四、学校文化:五、教育目的:。
六、课程计划:。
七、课程标准:八、班级授课制九、德育:十、狭义的德育:十一、班级。
十二、班级管理:十三、校本课程:简答题:第一章:无第二章:一、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二、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四、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五、学校文化的特性和功能:六、学校文化的形成:第三章:一、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分别是什么意思:二、遗传因素及其作用:三、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四、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五、教育目的的作用:第四章:一、五育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一、教师的作用:二、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三、教师的职业素养:四、师生关系:第六章:一、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二、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三、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第七章:一、教学过程的规律: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三、教学原则:四、上好一堂好课的要求:五、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第八章一、德育过程的规律:二、德育的原则:三、德育的方法:第九章一、如何建设一个班集体:二、一个好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三、班主任应该如何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四、班主任的主要任务:教育学名词解释:九、广义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十、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十一、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十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题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题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指一个组织内部所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社会互动模式等方面的共同认同和共同理解。
下面是一些与组织文化相关的名词解释:
1.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s):组织文化中的基本信念和原则,代表着组织所追
求的最重要的价值导向。
2.使命(Mission):组织的目标和使命陈述,概括了组织
的宗旨和目的,反映了组织文化中的重要方向。
3.规范行为(Norms):组织中成员所遵循的预期行为准
则,反映了组织文化中的期望和行为规范。
4.社会化(Socialization):新成员加入组织时通过学习和
适应来接受组织文化的过程。
社会化有助于新成员融入组织
,并与组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保持一致。
5.文化符号(Cultural
Symbols):在组织中代表和象征特定文化价值和信念的符
号、标志或物品。
例如,标志、口号、座右铭等。
6.领导者行为(Leadership
Behaviors):组织领导者通过言行塑造和传播组织文化的方
式。
领导者的行为和决策对组织文化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
的作用。
7.可持续文化(Sustainable
Culture):组织文化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能够经受时间和变
革的考验,并在组织发展中发挥稳定的作用。
这些名词解释有助于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其在组织中的重要性。
组织文化对于塑造组织身份认同、形成共同价值观和规范行为、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组织文化名词解释
学校组织文化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文化模式:是指一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质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它反映一类企业的整体文化面貌和一般精神状态。
3:企业价值观:是企业__ 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乃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躯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5: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指用以调整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以及企业与社会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物质形态、经营管理行为和精神面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的认识和评价。
7:企业文化积累: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断增长的发展过程。
8:企业文化传播:是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个体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
9:企业文化冲突:是指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10:企业文化整合: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11:企业文化变革: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它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
12: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13:企业家:指的是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他是企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代表,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与重要的作用。
论高校组织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
高校 组织 文化 与校园 文化 的 内在 关 系
高校组织 文化 与校 园文化是 两个既有 联 系又有 区别 的 概念 。校 园文化 , 由师 生员工在校 园这一 空 间背景 中 , 是 共 同开展教 育活动 和文化 活动 而创造 的一整套共享 的理 想 、 观
目标 、 价值观 、 信念 、 风气 等。第二层 次是 制度层 , 指组 织规 章制 度 、 公约 、 纪律等制度形态 的东西 , 它约束组织成员的行 为, 维持组织 活动的正常 秩序 和运转 。第 三层次 是物质 层 , 是指 组织文化 的外 显部分 , 如组 织 的外 貌 、 装 、 包 纪念物 等。
关 键 词 : 校 组 织 文 化 ; 园文 化 建 设 ; 用 高 校 作
中图分类号 : 67 G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4 8 (08 0 —02 —0 10 — 6 12 0 )6 15 2 的不 同, 每所 学校都会 形成具有本 校特 色的独 特学校组织文 化, 在校 风校 貌 、 价值观等方面享有 自己的独特意义 。( ) 2 共 有性 。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 , 内容上具有综 在 合性 , 是对学 校教 育 、 教学 、 理等 各方 面 的整 体概 括 和综 管 合 , 为每一个学校成员在心理 上认 同和接受。( ) 并 3 渗透 性。 学校组织文化一旦形 成 , 包含 的价值 观 、 其 行为准 则等 会作
定环境和历史 条件 下 所形 成 的以价 值 观为核 心 的信念 、 作
风 、 范、 规 仪式等精神 现象 。学 校组织成 员据 此来产 生相应 行为 、 展 自我 。高校组织文化 以文化 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 发
学校管理起作用 , 一经形 成 , 便成 为学校成 员所共有 和必 须
教育管理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行为。
2.文化: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
它是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积淀、思维定势和价值定势。
文化具有民族性,它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同观念体系。
3.资源:资源泛指社会财富的源泉。
它既包括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也包括社会资源如资金、人才、信息等。
4.环境的种类:环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环境,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期环境;另一类是特殊环境,主要指组织内部环境,或称工作环境。
5.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以发展现代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为宗旨,以科科管理为基础着重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手段来研究和处理管理工作中的规律性的问题,使管理工作更趋于完善。
6.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成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它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隶属关系及相互间的职权划分等构成。
7.公务员制度:公务员制度就是指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职务升降、任免、培训、待遇、退休、监督、保障等各个具体制度和体制系统的有机构成总体。
8.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种类型,是指为了解决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公共问题,政党、立法机构、政府等所制定的教育方针、行动纲领、教育法规、条令条例等多种行为规范和法动过程的总称,是对教育工作的目的、策略和途径的总体规定。
9.教育法的制定:教育法的制定简称为教育立法。
它是指国家机关制定、修改、废止教育法规的专门活动。
10.教育立法程序:教育立法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和废止教育法律规范活动中必须履行的法定步骤和手续。
只有经过法定程序所制定、修改的教育法才是合法的、有效的。
11.教育计划:指在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及任务而采取的规则、步骤、方法的总和。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简答: 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 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 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 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 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 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 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 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 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 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 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 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 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 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 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 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 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 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 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 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 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 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 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管理本科《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管理本科《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标签:开放大学现代教育管理专题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学校组织文化:学校组织文化指的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为其成员认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局、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2、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政党和国家在综合各方面利益的基础上,为了解决特定时空下的教育问题,实现特定的目标而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二、辨析题1、组织学习就是学习型组织。
答:错误。
两者之间有密切联系,但也有区别。
2、教育政策执行失真未必就是坏事。
答:正确。
因为:一方面制定出来的政策本身可能就是不尽合理的,另一方面教育实践本身也是非常复杂的。
三、问答题1、怎样理解学校组织“稳定与变革”的平衡关系?(P88)答:稳定和变革互为前提、互为目的、相互促进。
(1)积极的变革需要稳定做基础。
(2)变革是组织进一步稳定的需要。
2、什么是学校战略性规划?实施学校战略规划的评价指标是什么?(P90、96)答:学校战略规划是指对学校所进行的远景规划、构想与创制发展方案,并确保这一方案产生效果的活动或过程。
它可以为学校发展正确导航;是提高学校效能的重要途径;能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自主发展。
在实施学校规划的过程中,评价指标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规划目标实施的达成度;(2)学校在实施规划中的创新与发展;(3)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的影响;(4)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规划的制定。
3、如何理解教育政策的本质?答:教育政策的本质就是通过政策手段对教育利益进行分配。
具体地说,是政府利用教育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教育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另一部分人的教育利益需求,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各种教育利益关系,实现教育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
4、简述教育政策路径依赖对教育政策创新的影响。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
教育学名词解释整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①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②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形式化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也相对规范化。
3.非形式化教育: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4.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5.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
6.普通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
7.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教育。
8.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一体化,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或成人教育史片面的。
9.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使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使中青年脱盲。
10.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首先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11.教育世俗化:与公立教育发展相适应,教育逐渐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教育,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向世俗化方向发展。
12.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样化和人的个性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学校组织文化的类型及作用
“组织文化”一词并不起源于学校建设,最早是出现在企业建设和管理中。
“组织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而学校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绝对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需要学校全体成员长期配合。
一、学校组织文化的类型(一)权力文化有些学校的组织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权力文化。
在以权力文化为核心的学校中,权力最高者是组织的中心。
该领导者给学校的其他成员下达命令,吩咐他们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助力学校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这种文化的好处是,领导者直接给人员分配任务,节约了员工讨论和指令下达、传递的时间,办事效率比较高。
这种文化的不足之处在于,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
缺少了制度的硬性支持,如果领导者本身的能力不够,就会影响到学校发展的质量。
也就是说,权力文化是一种“专制性”的组织文化。
权力越高,则越占有主导权。
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小的学校喜欢使用这种组织文化,而且也比较适用这种组织文化。
如果规模较大的学校想要构建权力组织文化,风险性会比较大。
(二)角色文化角色文化,从字面上理解,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角色。
对于他们来说,角色远比个人要更重要,他们得牢牢记住自己的角色。
每个学校成员扮演着自己专属的角色,整个组织就能够实现一定的功能。
在这种文化中,学校成员遵守具体的规章制度,努力完成角色任务,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着每个角色的职能和任务。
这种学校文化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它的缺点在于创造性不高,学校如果想要实现创新,就得从源头上改变已经建立好的体系,代价较大,耗时较长。
如果教育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学校文化变革起来十分困难,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除此之外,每个人扮演的是专属的角色,领导者和员工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学校员工之间的关系比较冷淡,学校的“温度”不够。
(三)工作文化如果把学校的工作看成一个大的数学矩阵,学校的成员就是这个矩阵的组成部分,也就是矩阵行、列中的某一个点。
工作文化也是一种典型的组织文化。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1、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时课数及期限。
3、校园文化: 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以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文化等。
4、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5、体育: 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6、个体发展的内发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7、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综合课程也被称为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
9、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在现代教育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指在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框架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10、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1.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组织文化名词解释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简洁而言,就是企业在日常运行中所表现出的各方各面。
职工文化,也称企业的价值文化,是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形态,职工文化以职工为本,是一种素养文化,企业文化以企业为本,是一种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肯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宝和物质形态。
它包括企业愿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
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进展的不竭动力。
它包含着特别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企业文化本质,是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行为自觉,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本质在东堂策《企业文化一字解》中得到深刻印证,其中也细致道出企业文化产生机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
是企业独特化的根本表达,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和进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1)外表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
包括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
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养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被称为企业精神。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特伦斯·E·迪尔、艾伦·A·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
组织文化名词解释1.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2.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3.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4.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
5.“成熟一不成熟理论”:阿吉里斯创立的。
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6.棱柱模式理论:“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7.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8.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9.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
10.组织的“显结构”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11.组织的“潜结构”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
12.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
13.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
14.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组织管理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因素,规划、选择、建立一种适合本组织自身特点、结构优良、功能齐全、运转灵活的组织结构的过程或活动。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库及答案《教育社会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作为教育社会学母学科的社会学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组织和个体、___、主要社会设置、社会环境和___。
其中社会不平等主要研究___、社会阶级与___、年龄与安康问题、性别社会变迁主要研究城市变迁、城市化和___。
2.教育社会学的制度化历程始自于1907年因为在这一年___在美国___首开教育社会学讲座。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冠名为“教育社会学”的讲座。
3.社会差异是___的主要根其可以分为___、___、___等。
4.根据组织为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的手段的区别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强迫性组织、___与___。
对于老师而言学校是兼具___的组织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___兼而有之的组织。
5.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有___、个案法、___和问卷法。
各种方法经常是互相穿插使用。
6.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_。
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___年史密斯出版的___一书。
7.老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___、课程施行方案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___。
8.就所属社会群体而言学生主要生活在由___、___及___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
9.1982年2月___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揭开了我国重建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的序幕1989年4月我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___在杭州成立。
10.老师权威的泉老师的法定权威、___、知识权威、人格权威分别是老师对学生施加法定性影响、___、知识性影响及___的主要载体。
11.社会变迁分为___和___、社会混变其中社会渐变可分为系统和因素程度的渐变社会剧变可分为___和振荡式剧变社会混变可分为体制混变和___。
12.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二次大调整中第一次是由验证的研究取向取代了___的垄断地位第二次是___打破了宏观的研究取向的垄断地位。
13.在西方国家通常以声望、___及___作为评价与分析^p 老师地位的三条主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组织文化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倡导和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2:企业文化模式:是指一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质的构成方式及其稳定特征,它反映一类企业的整体文化面貌和一般精神状态。
3:企业价值观:是企业 __和全体员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人的行为是否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4:企业精神:企业精神乃是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谋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的、并为整个员工躯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5:企业伦理道德:企业伦理道德是指用以调整企业内部各种关系以及企业与社会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6: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物质形态、经营管理行为和精神面貌在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或者是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整体的认识和评价。
7:企业文化积累: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断增长的发展过程。
8:企业文化传播:是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个体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
9:企业文化冲突:是指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
10:企业文化整合:是指企业内部具有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
11:企业文化变革: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它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
12:企业楷模:也称企业英雄,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具有较高政治水平、业务技术能力和优秀业绩的劳动模范、先进骨干分子或英雄人物等。
13:企业家:指的是创新事业和冒险事业的组织者。
他是企业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代表,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与重要的作用。
14: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以及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的综合。
15:企业文化礼仪:是指企业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所形成的交往行为模式、交往规范性礼节和固定的仪式。
16:企业文化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以保持和发展优良企业文化为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科学方法,坚持以人为中心,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机制。
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理论在管理学中的地位?答:第一: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管理实践,体现了成功企业的共同特征。
第二:企业文化理论作为一种理论,是对企业管理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第三:企业文化理论在整个企业管理理论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为探索适合不同国情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提供了新的视野,开辟了新的道路。
2:企业文化作为微观现象所具备的特征有哪些?答:第一: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属性。
第二: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并发展的。
亚文化属性。
第三:企业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
本质属性。
第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两分属性。
3: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答: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调管理。
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界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结合和动态平衡。
4:企业文化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各部分内容所处的地位是什么?答:包括:企业整体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企业风貌与形象。
企业文化构成体系的四部分在企业文化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分别是:企业风貌与形象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对组织成员起着影响、感染、教化和引导作用。
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中层,对组织的言行起着引导和制约作用。
企业整体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深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着整个企业文化的方向、本质、层次。
5: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的价值?答:从两方面来理解。
经济价值:第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避免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第二:给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利润。
第三: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第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条件。
社会价值:第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弘扬。
第二:是新的社会文化的“生长点” 6:企业价值观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答: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确立了精神支柱。
第二: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特征。
第三: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引导和规范作用。
7:如何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答:培养现代企业价值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企业实践中升华企业价值观。
第二: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第三:用有特色的语言表述。
第四:企业价值观体系的形成要得到员工的认同。
8:塑造企业形象的途径有哪些?答:有:第一: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为塑造企业形象提供精神支柱。
第二:建设积极的企业文化,为塑造企业形象奠定基础。
第三:实施 CI 战略,为塑造企业形象提供科学的方法与手段。
9:企业文化整合的层次有哪些?答:有五个层次:第一:企业文化对某一种新生的或外来的企业文化特质加以同化。
第二:在企业文化共同体内,对创造的或引进的一组企业文化特质进行重组、重造以形成企业某一方面文化的综合。
第三:一种企业文化风格、规范趋于完美、成熟后,开始通过社会各种渠道进行传播和扩散。
第四:企业文化共同体伴随着企业革命、企业管理革命、对企业文化特质进行较为 __的吐故纳新,进行多方位的整治和新的融合。
第五:伴随着企业文化共同体内发生的剧烈的文化冲突,酿成企业文化危机,最后有企业文化革命来收拾残局。
10: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如何?答:第一:管理是一种文化。
第二:文化是管理的母体。
第三:文化制约和影响着管理和管理实践模式。
第四:任何一国的企业管理总是与本国的文化特色相结合。
11:东方企业文化的特点。
答:第一:强调集权式管理(向心,求同,重人)。
第二: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三:重视运用社会精神的力量去形成共同的 __。
第四:鼓励在组织内形成一种家庭气氛,稳定员工队伍。
第五:十分注意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项经营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强调从整体上进行控制。
第六:更为艺术地应用含糊和微妙性来淡化组织中的冲突达到和谐一致。
12:西方企业文化的特点。
答:第一:制度化。
第二:讲究效率,强调科学性。
第三;强调明确性。
第四:重视物的因素。
第五:强烈的进取精神促使其有一种无限的扩展欲和侵略性。
13: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是什么?答:突出个人能力:第一: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第二:强调个人决策和个人负责。
第三:企业的奖励也是针对个人的。
强调理性主义:第一:求实精神比较强,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较少。
第二:有较强的行动意识,他们既直言更重实。
第三:提倡科学和合理,重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
14: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答: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从它所扮演的角色中体现出来。
第一: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
第二: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精心培育者。
第三: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设计者。
第四:企业家是优秀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
第五:企业家是企业文化转换和更新的推动者。
15:培养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运行机制有哪些?答:第一: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改变企业家的形成机制。
第三:形成企业家的激励机制。
第四:创造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氛围。
第五: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
第六:大力提倡和发扬企业家精神。
16:、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程序各是什么?答: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有:第一:目标原则。
第二:共识原则。
第三:一体原则。
第四:卓越原则。
第五:绩效原则。
第六:亲密原则。
基本程序:第一:调查研究。
第二:定格设计。
第三:实践巩固。
第四:完善提高。
17:谈谈你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理解。
该系统有哪些构成要素?答: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是指把企业和产品形象中的个性与特点有效地传达给一切可接受信息的消费者,使他们对企业和产品产生统一的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促销的目的。
它由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三部分构成。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呼伦贝尔副教授杜国民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 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
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
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
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 field theory) ——“行为=f(人·环境)”。
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
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
在组织管理上,“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学生的社会发展上,学校文化会加速学生的成熟步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等。
二、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对某一种文化进行判断评价,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发现其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系统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