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微囊的制备

合集下载

药剂实验微型胶囊制备

药剂实验微型胶囊制备

阿拉伯胶
5g
明胶
5g
37%甲醛溶液
2.5ml
10%醋酸溶液
适量
20%NaOH溶液
适量
蒸馏水
பைடு நூலகம்
适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2.操作
2.1液体石蜡乳剂的制备
蒸馏水 80ml
阿拉伯

胶5g 80ºC 解
加蒸馏水 至100ml
乳化,镜检
液体石蜡 6ml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2.2 微囊的制备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微囊在制剂学中的作用 1. 掩味 2.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 油性药物的固体化 4. 缓释作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微囊的制备方法 单凝聚法
物理化学法
化学法
复凝聚法
物理机械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 实验原理
NH2 明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实验目的
• 1.掌握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的工艺及 影响微囊形成的因素。
• 2.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复凝聚法制备微 型胶囊的原理。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定义 微囊是采用天然、半合成或合成高分子 材料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微小 胶囊。 粒径一般介于5-400m。
液体石蜡乳 剂
转移
烧杯1000ml 50-55ºC
5%明胶溶 液100ml
混合
加入冰块 <10ºC
搅拌,冷 却至32ºC-
35ºC
30ºC蒸馏水 400ml
18.5%甲
20%NaOH,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嘿,你知道吗,微胶囊可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呢!那微胶囊是怎么制备出来的呢?让我来给你讲讲。

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叫界面聚合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要包裹的东西放在一个地方,然后让两种能反应的物质在它周围相遇并反应,形成一层薄薄的囊壁,就像给它穿上了一件小衣服。

这种方法操作起来不算难,但需要控制好各种条件,才能做出完美的微胶囊。

还有凝聚法也挺有意思。

通过一些手段让溶液里的物质聚集起来,然后慢慢形成囊壁把核心物质包住。

这个过程就好像是魔法一样,眼看着那些小小的颗粒一点点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微胶囊。

复凝聚法也不能不提。

它利用两种带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相互作用后包裹住核心物质。

这就像是一场特殊的“舞蹈”,两种材料在合适的条件下完美配合,最终诞生出微胶囊。

在制备微胶囊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哦。

温度、浓度、搅拌速度等等,任何一个小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所以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情呢!
我觉得微胶囊的制备真的很神奇,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创造出这么多有意思的小胶囊,它们在很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微囊的制备实验指导

微囊的制备实验指导

实验九微型胶囊的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制备微型胶囊的复凝聚或单凝聚工艺。

二、实验指导微型胶囊(简称微囊)系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通称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体或液体药物(通称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药物制成微囊后,具有缓释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不良口味,降低胃肠道的副反应,减少复方的配伍禁忌,改善药物的流动性与可压性,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等特点。

微囊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以及物理机械法。

可按囊心物、囊材的性质、设备与要求微囊的大小等选用不同的方法。

在实验室内常采用物理化学法中的凝聚工艺制成微囊。

本实验采用水作介质的复凝聚工艺,操作简易、重现性好,为难溶性药物微囊化的经典方法。

以液状石蜡(或鱼肝油)为液态囊心物或以吲哚美辛为固态囊心物,可分别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复凝聚工艺制备液状石蜡(或鱼肝油)微囊与吲哚美辛微囊。

后者可掩盖不良口味,前者可减少胃肠道的副反应。

明胶-阿拉伯胶复凝聚成囊工艺的机理,可由静电作用来解释。

明胶系蛋白质,在水溶液中分子链上含有-NH2与-COOH以及其相应解离基团-NH3+与-COO-,但其含正、负离子的多少,受介质的pH影响,当pH值低于等电点时,-NH3+。

明胶在pH 4~4.5时,其正电荷达最+数目多于-COO-,反之,pH值高于等电点时,-COO-数目多于-NH3高量。

阿拉伯胶为多聚糖,分子链上含有-COOH和-COO-,具有负电荷。

因此,在明胶与阿拉伯胶混合的水溶液中,调节pH在明胶的等电点以下,即可使明胶与阿拉伯胶因电荷相反而中和形成复合物(即复合囊材),溶解度降低,在搅拌的条件下,自体系中凝聚成囊而析出。

但是这种凝聚是可逆的,一旦解除形成凝聚的这些条件,就可解凝聚,使形成的囊消失。

这种可逆性,在实验过程中可利用来使凝聚过程多次反复直到满意为止。

最后应加入固化剂甲醛与明胶进行胺缩醛反应,且介质在pH 8~9时可使反应完全,明胶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微囊能较长久地保持囊形,不粘连、不凝固,成为不可逆的微囊。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1,定
义)
微型包囊术:微型成球与微型包囊技术是 上个世纪70年代用于药物制剂的新工艺、 新技术。成球与成囊制备过程称为微型包 囊术(Microencapsulation),简称微囊 化。
微囊: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 将固体或液体药物作囊心物包裹而成药库型 ( reservoirtype ) 微 型 小 囊 称 微 囊 (microcapsule)。
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3,药物微囊化的 作用与用途)
(1)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口味:如对生物碱类 药物的微囊化。 (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如防氧化、防光分解、 防热破坏、防潮、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等。 (3)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4)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如对油 类、香料、液晶、脂溶性维生素等的微囊化。
2.常用囊材
常用的囊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半合成 分子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 蛋白类、淀粉等。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如羧甲基纤维素盐、临苯二甲 酸、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丙 甲纤维素等。 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酸、 聚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 羟乙酯等。它们是一类可生物降解并可生物吸收的 合成材料,具有无毒、成膜及成球性好、化学稳定 性高,并可用于注射。
2.液中干燥法 又称复乳包囊法或溶剂挥发法, 是从乳状液中除去分散相挥发溶剂以制备微囊的 方法,它包括溶剂萃取和溶剂蒸发两个基本过程。 纤维素衍生物、聚脂类及聚合酸酐等都可用作液 中干燥法的材料。 3.物理机械法 有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冻法、多 孔离心法及锅包衣法等,以喷雾干燥法(流化床喷 雾干燥法、完全悬浮法与液滴喷雾干燥法最常用)。 该方法可用于固态与液态药物的微囊化,粒径范 围为600μ m以下。 4.界面缩聚法 指由单体或高分子通过聚合反应 或缩合(交联)反应产生微囊或基质,从而制成 微囊或微球的方法,又分为乳化缩聚法。

微囊的制备

微囊的制备

微囊的制备何军, 刘欢1(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目的:掌握微囊制备的常用方法,了解微囊形成的条件及影响微囊形成的因素。

方法:运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固化,在显微镜下观察各步骤的成囊情况。

结果:从显微镜下观察到微囊的外观形态为圆整形的封闭囊状物,外圈为黑色,内部为透明的圆形。

经固化后微囊在10X10倍显微镜下的情况如图3所示,外观同上。

结论:本次复凝聚法制备的微囊在外观形态上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二部附录XIXE的规定,微囊的处方设计合理。

【关键词】微囊;复凝聚法;液体石蜡;明胶微型胶囊(简称微囊)系利用高分子材料(通称囊材)、将固体药物或液体药物(通称囊心物)包裹成直径为0.01-200μm的微小胶囊。

药物微囊化后,具有缓释作用,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口味,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禁忌,改善药物的流动性与可压性,使液态药物可固体化。

微囊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以及物理机械法三大类。

可根据药物和囊材的性质与微囊的粒径、释放性能等要求进行选择。

其中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应用较广。

本实验所做的是利用明胶—阿拉伯胶的复凝聚法,而明胶—阿拉伯胶的复凝聚法又分为三种不同的操作,即调节pH值法、稀释法和调节温度法。

本实验选择采取稀释法操作的明胶—阿拉伯胶的复凝聚法进行实验。

1 仪器与试剂1.1仪器:JA1003型电子天平,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有限公司),显微镜,pH试纸1.2 试剂:液体石蜡(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化学试剂厂,批号 20090901)明胶(天津市大茂化工试剂厂,批号 20070821)阿拉伯胶(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2.1复凝聚法制备液体石蜡微囊2.1.1处方处方设计见表1。

表1 复凝聚法制备液体石蜡微囊的处方设计药物液体石蜡阿拉伯胶明胶37%甲醛溶液10%醋酸5%NaOH蒸馏水溶液溶液剂量 4.0g 4.0g 4.0g 6.0ml 适量适量适量2.1.2制法(1)称取适量的NaOH固体、醋酸液体,配制成5%NaOH溶液及10%醋酸溶液,调节pH备用;(2)取阿拉伯胶4g,置250ml烧杯中,用100ml60℃的蒸馏水溶解,加液状石蜡4g,于组织捣碎机中快速乳化2min,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成囊,记录结果。

微胶囊的制作工艺流程

微胶囊的制作工艺流程

微胶囊的制作工艺流程1.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与试剂经过醇提和醇沉的红枣提取物;阿拉伯树胶、糊精、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硝酸铝、乙醇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2制备工艺以阿拉伯胶和糊精的混合物(1:1)作为壁材,以提取物,淀粉,乳糖和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物为芯材,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降血脂微胶囊,制备的工艺流程见图1-1,工艺要点分别为:芯材溶液制备:提取物和辅料(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52:24:24)壁材溶液制备:称取一定量的阿拉伯胶和糊精(1:1),再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溶胀、分散,制成壁材溶液。

混合:按照一定的壁材/芯材比(2:1,1:1)及一定的壁材浓度(1:50,w/v)要求,将芯材溶液加入到壁材溶液中,搅拌、混匀。

喷雾干燥:用喷雾干燥机,按如图的工艺条件喷雾干燥。

1.3降血脂微胶囊理化性质的测定(1)结构观察及粒径的测定(2)水分测定(3)比容的测定(4)溶解度的测定1.4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研究(1)PH值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2)自然光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3)空气中的氧气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4)温度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5)金属离子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6)氧化剂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7)还原剂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8)防腐剂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9)食品原料对微胶囊化前后的稳定性影响1.5降血脂微胶囊质量指标评价(1)感官评价(2)理化指标评价(3)动物实验1.6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释放效果的检测按照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检测经模拟胃液处理3 h 后的微胶囊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情况。

药品质量/g 药品质量/g阿拉伯树胶微晶纤维素糊精淀粉乳糖维素。

微囊的制备课件课件

微囊的制备课件课件

02
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药物微囊制备中的应用,如聚丙
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等。
多功能性材料
03
探索具有药物释放控制、抗氧化的多功能性材料在微囊制备中
的应用。
制备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乳化-溶剂挥发法
优化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囊的工艺条件,提高 药物包裹率和载药量。
喷雾干燥法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微囊的工艺参数对药物性能 的影响,提高粒径分布和药物释放性能。
喷雾干燥法简介
喷雾干燥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微 囊的技术,通过将液态或半固态 的物料雾化成微小液滴,然后与 热气流接触,使液滴迅速干燥,
形成微囊。
操作流程
将待包埋的蛋白质等生物活性物 质溶解或悬浮于溶剂中,然后通 过高压泵或旋转阀等装置将药液 雾化成微小液滴,与热气流接触
进行干燥。
技术特点
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囊具有粒径 分布较窄、包埋率较高、工艺操 作简单等优点。但同时存在溶剂 残留、生产过程中易受污染等缺
微囊制备技术
03
喷雾干燥法
工艺流程
将囊心物与囊材溶液混合,通过喷头喷成小雾滴,在热风中干燥成微囊。
特点
喷雾干燥法制得的微囊产品为固体粉末,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 产。但喷雾干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热风,干燥程度不易控制,囊心物活性可能 受到影响。
喷雾凝结法
工艺流程
将囊心物与凝结剂混合,通过喷头喷成小雾滴,在空气中凝结成微囊。
熔融法与凝聚法
工艺流程
将囊材加热至熔融状态,与囊心物混合 ,冷却固化成微囊;或将囊材溶于溶剂 中,加入囊心物,溶剂挥发后凝聚成微 囊。
VS
特点
熔融法与凝聚法制得的微囊形状完整、粒 径较小。但熔融法需要高温加热,对囊心 物活性可能产生影响;凝聚法中溶剂的使 用量较大,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包括内包法、外包法和共包法三种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制备工艺流程。

1. 内包法:内包法是指将需要包裹的活性成分直接包裹于胶囊内部。

其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包裹材料(如壳聚糖、明胶等)和活性成分(如药物、颜料等)。

2) 胶液制备:将包裹材料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备成胶液。

3) 增稠:可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增稠剂,增加胶液粘度,以便后续包裹操作。

4) 包裹操作:将活性成分加入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滴加到搅拌中的油相中,使其形成微小的液滴。

5) 固化:将包裹好的液滴置于固化剂中,使其固化成为胶囊。

2. 外包法:外包法是指将需要包裹的活性成分包裹于一层保护壳中,再将保护壳与胶囊材料包裹在一起。

其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包裹材料(如聚合物材料)和活性成分(如药物、颜料等)。

2) 包裹壳制备:将包裹材料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备成包裹壳的溶液。

3) 包裹壳形成:将活性成分和包裹壳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滴加到搅拌中的油相中,形成微小的液滴。

4) 包裹壳固化:将包裹好的液滴置于固化剂中,使包裹壳固化成为胶囊。

5) 胶囊制备:将包裹壳固化的液滴与胶囊材料一起加入到模具中,经过加热或其他处理,使其成形为胶囊。

3. 共包法:共包法是指将需要包裹的活性成分和包裹材料混合后一起包裹在胶囊内部。

其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包裹材料(如明胶)和活性成分(如药物)。

2) 混合物制备:将活性成分与包裹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制备成混合物。

3) 包裹操作:将混合物滴加到搅拌中的油相中,使其形成微小的液滴。

4) 固化:将包裹好的液滴置于固化剂中,使其固化成为胶囊。

以上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实际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性质、包裹材料的选择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整理)微胶囊的制备

(整理)微胶囊的制备

第一章温敏性微胶囊的制备2.1 实验原料与仪器2.1.1 制备微胶囊实验所使用的原料温敏微胶囊的制备可分为三个过程,首先是采用ATRP法制备不同比列引发剂EC-Br,然后将大分子引发剂与NIPAAm嵌段共聚物,合成具有温敏性且分子量分布窄、相对分子量可控的嵌段共聚物EC-g-PNIPAAm,最后将嵌段共聚物与艾叶水通过乳液溶剂蒸发法,制备出温敏性胶囊。

制备微胶囊实验所使用的原料如下表2.1.1所示表2.1 实验原料统计2.1.2 制备微胶囊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制备温敏性微胶囊所使用的原料如下表2.2所示:表2.2 实验仪器2.2 温敏聚合物的合成与表针2.2.1 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乙基纤维素大分子引发剂EC-Br的合成过程如图 2.1,将乙基纤维素(EC 11.60g)溶于四氢呋喃(90ml)中,加入三乙胺(20.8ml),使其溶解,搅拌均匀。

将2-溴异丁酰溴(3.27ml)溶于THF(60ml)中,在冰水浴的条件下,缓慢滴加到EC/THF 溶液中。

待2-溴异丁酰溴滴加完毕后,于室温下继续反应24小时。

然后静置过夜,使盐沉于瓶底。

倒出上层清液,旋转蒸发浓缩后,滴加到二次水中沉淀,得到白色絮状的沉淀。

再用THF溶解,反复在二次水水中沉淀三次。

产物置真空烘箱中于45℃下干燥12小时得到乙基纤维素大分子引发EC-Br。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乙基纤维素上羟基与2-溴异丁酰溴的摩尔比来制得不同取代度的大分子引发剂,如图2.1所示。

图2.1 乙基纤维素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过程2.3 测试与表征2.3.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采用美国热电—尼高力仪器公司生产的Nicolet 38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产物进行测试。

样品为粉末,经KBr压片制样,观察波长为400~4000 cm-1。

2.4 结果与讨论2.4.1 乙基纤维素及大分子引发剂红外谱图分析将EC和EC-Br干燥后,磨成粉状,将样品置于KBr盐片之上,在红外光谱仪上进行扫描测试。

实验八微囊的制备

实验八微囊的制备

实验八微囊的制备实验八微囊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以阿拉伯胶、明胶作囊材,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工艺。

2、了解成囊条件,影响成囊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3、掌握光学显微镜目测法观察微囊性状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微型胶囊(简称微囊)系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壁壳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1~250um的药库型的微小胶囊。

根据临床需要,可将微囊制成散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及软膏剂等。

药物制成微囊后,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控制和延缓药物的释放,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微囊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物理机械法等。

其中以物理化学法中的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较为常用。

1、复凝聚法就是采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将囊心物质分散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互相交联,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的方法。

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例,明胶是两性蛋白质,其溶液pH值调至等电点以下带正电荷;而阿拉伯胶主要成分是阿拉伯胶酸,它总是带负电荷。

在适当的温度(40?60C)、浓度和pH值(4.5以下)时,两胶电荷互相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加水稀释,再经甲醛交联固化,洗去甲醛,即得到球形或类球形微囊。

2、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以明胶为例,将药物分散在明胶材料溶液中,然后加入亲水的电解质(如N&SO4)作为凝聚剂,由于明胶分子水合膜的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形成凝聚囊。

然后根据囊材性质进行固化。

复凝聚法的工艺流程如下:固体或液体药物 2.5-5%阿拉伯胶溶液\/ J混悬液或乳状液(O/W)50-55 C J 搅拌下加2.5-5%明胶溶液,5%醋酸溶液调pH至4.0 凝聚囊加30-40 C的水J 用量为成囊系统的1-3倍沉降囊10 C以下J 37%甲醛溶液(用20%NaO调pH至8-9)固化囊J 水洗至无甲醛微囊制剂三、实验内容(一)实验仪器与材料仪器:普通天平、恒温水浴、电磁搅拌器、烧杯(500、250、50ml)、乳钵、冰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广泛pH试纸、温度计、抽滤装置等。

药剂学实验微囊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微囊的制备

(5)计算收率 • 将烧杯静置,抽滤,用蒸馏水洗涤至无 甲醛气味,pH呈近中性,抽干即得。也 可加入6%(质量分数)的淀粉(或糊精) 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50℃以下干燥 得微囊颗粒,称重,计算收率。
3.注释
• (1)制备微囊的搅拌速度要适中,太慢微囊粘 连,太快微囊变形。 • (2)明胶是最常用的囊材,按水解方法不同有A 型和B型之分。酸法水解制得的是A型明胶, 其等电点为7.0~9.0;B型明胶是用碱法水解 制得的,等电点是4.7~5.0。当pH在等电点 以上时,明胶带负电荷,pH在等电点以下则 带正电荷。两种明胶在成膜性能上无明显差别, 但A型明胶性质较稳定且不易长霉。制备微囊 所用的明胶为A型明胶。
四、实验内容
• (一)复凝聚法制备液体石蜡微囊 • 1.处方 • 液状石蜡 5g • 阿拉伯胶 5g • A型明胶 5g • 2.3mol/L甲醛溶液 2.5ml • 1.67mol/L醋酸溶液 适量 • 200g/L氢氧化钠溶液 适量
2.制法
• (1)液状石蜡乳的制备 • 取阿拉伯胶5g,置250ml烧杯中,用 100ml60 100ml60℃的蒸馏水溶解,加液状石蜡 5g,于组织捣碎机中快速乳化2min,在 5g 2min 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成囊,记录结果。然 后将此液倒回250ml的烧杯中,置50℃ 恒温水浴中保温,备用。
(4)囊膜的固化
• 将上述微囊液转入1000ml烧杯中,加油40℃ 蒸馏水400ml,自水浴中取出烧杯,不断搅拌, 自然冷却,当温度降至32~36℃时,向烧杯 中加入冰块,使温度急速降至5℃左右,加 12.3mol/L甲醛2.5ml,搅拌5min,用200g/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0 ~8.5,继续搅拌 30min,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成囊,记录结果。

微型胶囊的制备

微型胶囊的制备
目的要求
1.熟悉制备微囊的复凝聚法工艺; 2.熟悉光学显微镜目测法测定微囊体积径的方法
实验原理
微型胶囊系利用天然、半合成或合成的 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或液体的药物包裹而成 的、直径一般为5~25µm的微小胶囊。
微囊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归纳为物理化 学法、化学法以及物理机械法。
❖ 特点: 1.药物制成微囊后,具有缓释作用 2.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3.掩盖不良口味 4.降低胃肠道的副反应 5.减少复方的配伍禁忌 6.改善药物的流动性与可压性 7.液态药物制成固体制剂
COO-,具有负电荷。因此,在明胶与阿拉伯胶混合的水溶液 中,调节pH在明胶的等电点以下,即可使明胶与阿拉伯胶因 电荷相反而中和形成复合物(即复合囊材),溶解度降低,在 搅拌的条件下,自体系中凝聚成囊而析出。
❖ 但是这种凝聚是可逆的,一旦解除形成凝聚的这 些条件,就可解凝聚,使形成的囊消失。这种可 逆性,在实验过程中可利用来使凝聚过程多次反 复直到满意为止。最后应加入固化剂甲醛与明胶 进行胺缩醛反应,且介质在pH 8~9时可使反应 完全,明胶分子交联成网状结构,微囊能较长久 地保持囊形,不粘连、不凝固,成为不可逆的微 囊。若囊心物不宜用碱性介质时,可用25%戊二 醛或丙酮醛在中性介质中使明胶囊形态观察:光学显微镜 ❖ 微囊粒径分析:激光粒度分析仪
注意事项
1.复凝集工艺制成的胶囊不可室温或低温烘干, 以免结块。欲得固体,可加辅料制成颗粒。欲 得其他微囊剂型,可暂混悬于蒸馏水中。
2.操作过程中的水均系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否则 因有离子存在可干扰凝集成囊。
3.制备微囊的搅拌速度应以产生泡沫最小为度, 必要时可加入几滴戊醇或辛醇消泡,可提高收 率。在固化前切勿停止搅拌,以免微囊粘连成 团。
❖ 微囊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法 化学法 物理机械法

微型胶囊制备实验报告

微型胶囊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微型胶囊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的操作步骤。

3. 分析影响微型胶囊制备的因素,提高微囊的质量和收率。

二、实验原理微型胶囊是一种将药物、香料、食品添加剂等物质包裹在高分子材料(囊材)中的微小胶囊,具有缓释、靶向、掩盖不良气味等作用。

本实验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该方法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分子材料在溶液中相互作用,形成微囊。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阿拉伯胶、明胶、氯化钠、鱼肝油、戊二醛、蒸馏水等。

2. 仪器: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温度计、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囊材:将阿拉伯胶、明胶和氯化钠按一定比例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囊材溶液。

2. 混合囊材溶液:将囊材溶液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

3. 加入囊心物:在搅拌下,将鱼肝油加入囊材溶液中,形成囊心物。

4. 复凝聚:向囊心物中加入戊二醛,使囊材发生复凝聚,形成微型胶囊。

5. 分离:将形成的微型胶囊通过漏斗和滤纸进行分离。

6. 洗涤:用蒸馏水洗涤微型胶囊,去除杂质。

7. 干燥:将洗涤后的微型胶囊在60℃下干燥,直至质量恒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型胶囊的形态:观察微型胶囊的形态,应为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的破损。

2. 微型胶囊的粒径: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型胶囊的粒径,应符合实验要求。

3. 微型胶囊的收率:计算微型胶囊的收率,应符合实验要求。

六、影响因素分析1. 囊材比例:囊材比例对微型胶囊的制备有重要影响,实验中应严格控制囊材比例。

2. 囊心物浓度:囊心物浓度对微型胶囊的制备也有一定影响,实验中应适当调整囊心物浓度。

3. 复凝聚剂:复凝聚剂的选择对微型胶囊的制备至关重要,实验中应选用合适的复凝聚剂。

4. 温度:温度对微型胶囊的制备也有一定影响,实验中应严格控制温度。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微型胶囊的制备原理和方法,了解了复凝聚法制备微型胶囊的操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影响微型胶囊制备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微型胶囊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型胶囊的制备实验报告

微型胶囊的制备实验报告微型胶囊是一种具有微小尺寸的空心球形微粒,具有多种应用价值,如微粒控释、保护敏感成分和药物递送等。

该实验采用油包水法制备微型胶囊,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聚乙烯醇分别作为分散剂和壳材料,马尾松脂作为油相,将卵磷脂混合液作为定向药物分散相,并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微型胶囊。

实验步骤:1.准备所需材料: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烯醇(PVA,平均分子量为89,000)、马尾松脂、卵磷脂、异丙醇、氯仿、水、荧光素等。

2.制备马尾松脂油相:将10g马尾松脂加热至熔点(65~70℃),加入7.5ml异丙醇中,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

3.制备荧光素分散相:将0.5g卵磷脂和50mg荧光素溶于0.5ml氯仿中,加入5ml水,用掉子超声处理3min,使其均匀分散。

4.制备壳材料:将5g聚乙烯醇加入50ml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放置冷却。

6.制备微型胶囊:将油相和小分散相混合,再加入壳材料,搅拌至均匀,加入磁力搅拌器,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4h,使水相中的微粒包裹在油相内,形成微型胶囊。

7.收集微型胶囊:过滤筛滤掉较大的颗粒,然后离心15min,取下上层明亮的悬浮液,去水使其干燥。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制备得到的微型胶囊形状规则,大小均匀(约为3~5μm),壁薄不易破裂。

实验分析:所制备的微型胶囊采用了油包水法,将水与荧光素混合,作为细胞外发射讯号荧光素的模拟药物,实现有针对性地把药物分散在壳材料内。

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卵磷脂在水中分散成小乳液球,再加入壳材料,形成具有药物功能的微型胶囊。

在搅拌的过程中,强制聚集微球,并形成更加均匀的小球,使药物在胶囊中有良好的分散性。

实验中加入异丙醇可使马尾松脂在低温下难易凝结,使之作为油相被均匀地分布。

聚乙烯醇作为壳材料,可使其在水相中分解成小分子链聚合体,形成薄薄的凝胶涂层,并能有效保护药物和其它敏感成分。

综上,本实验制备的微型胶囊结构坚实、尺寸均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八微囊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以阿拉伯胶、明胶作囊材,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工艺。

2、了解成囊条件,影响成囊的因素及控制方法。

3、掌握光学显微镜目测法观察微囊性状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
微型胶囊(简称微囊)系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囊膜壁壳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的直径1~250um的药库型的微小胶囊。

根据临床需要,可将微囊制成散剂、胶囊剂、片剂、注射剂及软膏剂等。

药物制成微囊后,可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控制和延缓药物的释放,使药物浓集于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微囊的制备方法很多,可归纳为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物理机械法等。

其中以物理化学法中的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较为常用。

1、复凝聚法就是采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将囊心物质
分散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互相交联,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的方法。

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以明胶与阿拉伯胶为例,明胶是两性蛋白质,其溶液pH值调至等电点以下带正电荷;而阿拉伯胶主要成分是阿拉伯胶酸,它总是带负电荷。

在适当的温度(40〜60C)、浓度和pH值(4.5以下)时,两胶电荷互相吸引交联形成正负离子的络合物,
溶解度降低而凝聚成囊,加水稀释,再经甲醛交联固化,洗去甲醛,即得到球形或类球形微囊。

2、单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以明胶为例,将药物分散在明胶材料溶液中,然后加入亲水的电解质(如N&SO4)作为凝聚剂,由于明胶分子水合膜的水分子与凝聚剂结合,使明胶的溶解度降低,分子间形成氢键,最后从溶液中析出而凝聚形成凝聚囊。

然后根据囊材性质进行固化。

复凝聚法的工艺流程如下:
固体或液体药物 2.5-5%阿拉伯胶溶液
\/ J
混悬液或乳状液(O/W)
50-55 C J 搅拌下加2.5-5%明胶溶液,5%醋酸溶液调pH至4.0 凝聚囊加30-40 C的水J 用量为成囊系统的1-3倍
沉降囊
10 C以下J 37%甲醛溶液(用20%NaO调pH至8-9)
固化囊
J 水洗至无甲醛
微囊
制剂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仪器:普通天平、恒温水浴、电磁搅拌器、烧杯(500、250、50ml)、乳钵、冰浴、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广泛pH试纸、温度计、抽滤装置等。

材料:鱼肝油、阿拉伯胶、明胶、甲醛、醋酸、氢氧化钠
(二)实验部分
鱼肝油微囊的制备(复凝聚法工艺)
[处方]鱼肝油1.5g 阿拉伯胶1.5g 明胶1.5g
37%甲醛溶液1.3ml 5%醋酸溶液适量20%氢氧化钠溶液适量
[制备]
(1)明胶溶液的制备:取明胶1.5g,加蒸馏水30ml充分使其溶胀后,在50C 水浴上加热不断搅拌使溶解,保温,备用。

(2)乳液的制备:称取阿拉伯胶1.5g与鱼肝油1.5g(用吸量管吸取1.6ml),置干燥乳体中研磨混匀,然后加3ml (用吸量管吸取)蒸馏水,迅速朝同一方向研磨至初乳形成(有噼叭声),再加蒸馏水27ml,继续研磨至均匀,倾入250ml 烧杯中,置于50C水浴中恒温,备用。

在显微镜下观察乳滴的形状并记录。

(3)成囊:在上述50C恒温的乳液中于搅拌下加入明胶溶液,并不断搅拌,滴加5%醋酸溶液适量至pH4.0为止,于显微镜下观察到微囊形成并绘图,再加入预热至30C左右的酸化蒸馏水120ml (约为成囊系统体积的两倍,pH4±)稀释, 得微囊混悬液。

(4)固化:从水浴上取出装有微囊混悬液的烧杯,用冰水浴急速冷却搅拌至10C 以下。


37%甲醛溶液1.3ml用电磁搅拌器搅拌15min,以20%氢氧化钠溶液适量调pH至8~9,继续搅拌冷却1小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为10C以下),静置至微囊沉降完全,抽滤,用蒸馏水洗至无甲醛气味,pH中性,抽干,即得湿囊,称重(湿囊可于50C以下干燥得干囊)。

[操作注意]
(1)制备微囊所用的明胶应为A型(等电点为pH7〜9);所用的水均系纯水,以避免离子干扰复凝聚成囊。

(2)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用10%醋酸溶液调节pH是操作关键。

因此,调节pH 时一定要把溶液搅拌均匀,使整个溶液的pH为3.8〜4.0。

(3)搅拌速度不应太快,应尽量减少泡沫的产生,必要时加几滴戊醇或辛醇消
泡,可提高收率,交联固化前切勿停止搅拌,以免微囊粘连成团。

(4)加30C的蒸馏水240ml的目的是稀释微囊,以改善微囊形态,应搅拌至10C 以下才能加入甲醛,有利于改善交联固化效果。

(5)加入甲醛后,用氢氧化钠液调节pH至8〜9时,可增强甲醛与明胶的交联作用,使凝胶的网状结构空隙缩小而使微囊固化(提高热稳定性) 。

过滤,用水洗多余的甲醛至席夫试剂检查不变红色。

(6)将分离洗涤后的微囊,置于50C以下干燥,以防室温或低温干燥粘连结块。

[注解]
1、Schiff试剂又称品红-醛试剂(fuchsin-aldehyde reage nt)制备方法是将品红盐酸盐溶于水中后,通入SO2,直至溶液完全褪色。

用作鉴定醛类的试剂。

醛与无色席夫试剂生成紫红色加成物,而酮不发生此反应。

2、用醋酸调pH至明胶溶液的等电点以下时,明胶带正电荷,阿拉伯胶带负电荷,二者结合形成复合物使溶解度降低。

在50C和搅拌的情况下,复合物包裹
囊心物自体系中凝聚成囊。

四、结果与讨论
1、将制备过程所用材料与试液的量填入下表中。

2、用显微镜观察微囊的形状、颜色,将结果填入下表中,并绘制光学显微镜下微囊的形态
图。

3、讨论微囊制备过程中的现象与问题。

表7-1鱼肝油微囊的制备记录
五、思考题
1、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药物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为什么?
2、使用交联剂的目的和条件是什么?用Schiff试剂检查是什么显色反应?
3、药物微囊化后有什么特点?
4、你认为本实验成囊的关键是什么?
实验九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2、掌握中药颗粒剂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检查方法。

二、基本概念与实验原理
中药颗粒剂是指药材提取物或药材细粉与糖粉、糊精、淀粉、乳糖等辅料制
成的颗粒状或块状制剂。

药材的提取物为药材用水提醇沉法制成的提取液或药材的水煎液浓缩而成的稠膏,也可以提取药材的有效部位供制软材用。

制备颗粒剂的关键是控制软材的质量,一般要求手握成团,轻压则散,此种软材压过筛网后,可制成均匀的湿粒,无长条、块状物及细粉。

软材的质量要通过调节辅料的用量及合理的搅拌与过筛条件来控制。

如果稠膏粘性太强,可加入适量70—80%的乙醇来降低软材的粘性。

挥发油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并密闭一定时间。

冲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现象。

冲剂应密闭贮藏。

三.实验内容
1.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
【处方】板蓝根50g
蔗糖粉适量糊精适量
【制法】取板蓝根50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小时,第二次0.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约50ml),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边加边搅,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3 ( 80° C)的清膏
(约1:3,即1份清膏相当于3份药材),加入适量蔗糖粉与糊精的混合物(蔗糖: 糊精=3:1,)及适量70%的乙醇,拌合成软材,挤压过筛(12—14目)制颗粒,60 °C干燥,整粒,按每袋相当于板蓝根10g分装于塑料袋中,密封,即得。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

用于扁桃腺炎、腮腺炎、咽喉肿痛、防止传染性肝炎、小儿麻疹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一袋,一日四次。

2. 质量检查
【鉴别】
(1)取本品0.5克,加水5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斑点显蓝紫色。

(2)取本品0.5克,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

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0.5ml, 置水浴上加热数分钟,显蓝色。

【检查】
(1)粒度检查取本品5袋(50g),置药筛内,过筛时,筛保持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过筛3分钟,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

(2)水分照烘干法测定,本品含水量不得超过5.0%。

(3)溶化性取本品10g,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混浊)。

四.实验结果
1、板蓝根的总出膏率/100 g
2、板蓝根干颗粒的总重量
3、写出质量检查结果
五.思考题
制备颗粒剂所用的糖粉、糊精应达到什么要求?为什么?
2. 结合实验谈谈制软材与湿颗粒的体会
3. 颗粒剂有哪些质量要求?影响成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