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热身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Fe:56 Co:58.93 Cu:64 Zn:65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元素B.古代的陶瓷、砖瓦、现代的玻璃、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C.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D.甲烷会导致某些温泉有臭鸡蛋气味,塑料垃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答案】B考点:硅酸盐材料、皂化反应、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8.紫苏醇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紫苏醇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乙醇互为同系物B.一定条件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存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D.能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考点定位】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考考点,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即可解答此类题。
9.X、Y、Z是三种常见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一定都是非金属单质B.X、Y、Z一定都是金属单质C.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非金属单质D.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X、Y、Z是单质,甲和乙是常见的化合物,x和甲反应会生成y和乙,反应是置换反应,X可能是氢气或者碳或者活泼金属,x和z会生成乙,y和z会生成甲,A、X、Y、Z不一定是非金属单质,如2Mg+CO2=C+2MgO,错误;B、X、Y、Z可以都是非金属单质,如C+H2O=CO+H2,错误;C、若X、Y为金属单质,是金属间的置换反应,所以化合物一定是金属的非金属化合物,所以Z必为非金属单质,若X、Y为非金属单质,则Z不一定是金属单质,可以是非金属单质:C+SiO2→Si+CO,Z为O2,正确;D、X、Y、Z可以都是非金属单质,如C+H2O=CO+H2,错误。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Mn 55 Fe 56 K 39 S 32 一、填空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1.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A . 硝酸铝 B . 碳酸氢钠 C . 硫酸镁 D . 亚硫酸钠 【答案】C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2. 已知0.1 mol /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 CH 3COO -+ H +,要使溶液中)COOH CH (c )H (c 3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 加少量烧碱溶液B . 降低温度C . 加少量冰醋酸D . 加水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加入少量烧碱溶液,反应生成CH 3COO -,c (H +)减小,由于CH 3COO -对CH 3COOH 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则c (H +)/c (CH 3COOH )值减小,A 错误;B .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抑制醋酸电离,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c (H +)/c (CH 3COOH )值减小,B 错误;C .加入少量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则c (H +)/c (CH 3COOH )值减小,C 错误;D .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则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醋酸分子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c (H +)/c (CH 3COOH )值增大,D 正确;答案选D 。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名师点晴】掌握醋酸的电离平衡特点和影响因素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电离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当溶液的温度、浓度以及离子浓度改变时,电离平衡都会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其规律是:①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
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②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
因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时平衡向右移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9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答案
牡一中2016年高一学年9月月考理综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
5二、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21.As2O3俗称砒霜,在盛放As2O3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2.对于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2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再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24.200ml 0.2mol/L 的NaOH溶液与300ml 0.1mol/L 的稀硫酸混合,混合后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2mol/L B.0.06 mol/L C.0。
12 mol/L D.0.08mol/L 25.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48gO3和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B.1molOH-离子中含电子数目为10N AC.0.5L 0。
2mol·L-1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Na+数是0.1N A D.33。
6LCO中含有的原子数是3N A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大小由构成气体分子大小决定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
4L 27.如果1g H2O中含有m个H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18m B。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
高三学年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K:39 Cl:35.5 Al:27 Cu:64 Fe:56选择题(共45分):1-15 每题2分;16-20每题3分1.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C.人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我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因此80年代国家强制给食用盐中加入碘单质D.硅胶具有吸水性,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2.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3.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的变为蓝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无法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硝酸中浸泡,既除去铜绿,又不能损伤铜器4.体积为1L的干燥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
则容器中HCl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约为A.75% B.25% C.79.1% D.78.1%5.用压强传感器探究生铁在pH=2和pH=4醋酸溶液中发生腐蚀的装置及得到的图象如下:分析图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溶液pH≤2时,生铁发生析氢腐蚀 B.在酸性溶液中生铁可能发生吸氧腐蚀C.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速率一样快 D.两溶液中负极反应均为:Fe﹣2e﹣=Fe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水要现用现制,并保存在盖有橡胶塞的棕色瓶子中,置于冷暗处B.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不能说明Na2O是电解质C.石英和玛瑙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其分子式为SiO2D.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因此一定不能与酸溶液发生反应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铵明矾[NH4Al(SO4)2·12H2O]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2Al3++2NH4++4SO42-+4Ba2++10OH-=2AlO2-+4BaSO4↓+2NH3·H2O+4H2O B.往石灰乳中通入过量的CO2:OH-+CO2=HCO3-C.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2H218O + 2Na2O2 = 4Na+ + 4OH- + 18O2↑D.碳酸钠的水解反应:CO32-+ H3O+HCO3-+ H2O8.茶叶中铁元素检验可用以下步骤完成,各步骤选用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B.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C.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9.已知:A(g) + 3B(g) M(g) + N(g); ΔH=-49.0 kJ•mol-1。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以下数据可提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1S:32Cl:35.5 Ni:59Cu:64Ba:137Pd:106第I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高氯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证明氯元素非金属性大于碳元素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硅单质在电子工业上应用广泛,可做光导纤维D.石油的裂化产生气体、植物油以及苯甲酸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A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物质用途、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O2→ClO2+Cl2+H2O(未配平),1mol HClO2分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B.标准状况下,28g CO、C2H4混合气体与22.4L N2所含有的分子数都是N AC.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可以存在的离子有:Fe2+、Al3+、SO42-、K+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其中发生的反应为2CaCO3 +O2+2SO2高温2CaSO3 +2CO2【答案】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燃煤的综合利用等知识。
9.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的酯化、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B.C8H10含苯环的烃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莽草酸()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B、C8H10含苯环的有机物有乙苯和邻、间、对二甲苯,共4种同分异构体,B错误;C、乙烯是平面形分子,苯是平面正六边形分子,但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不可能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D、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D错误,答案选C。
《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文科)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文科)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Na与H2O反应现象明显,下列现象中不能观察到的是()A.Na浮在水面上B.Na在水面上游动C.Na沉在水下D.Na熔成光亮小球2.金属钠应保存在()A.水中 B.CCl4中C.敞口容器中D.煤油中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A.AlCl3B.NaAlO2C.Al(OH)3D.Na2CO3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盐酸跟氢氧化镁反应:H++OH﹣═H2O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铁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Cu2+=Fe2++Cu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D.澄清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6.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CO32﹣Cl﹣B.Na+Cu2+SO42﹣NO3﹣C.K+Na+ SO42﹣Cl﹣D.Ba2+ HCO3﹣NO3﹣K+7.只用食盐、食醋、纯碱三种家庭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无法完成的实验是()A.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B.鉴别食盐和纯碱C.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8.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这是因为NaHCO3()①热稳定性差②可增加甜味③可产生CO2④能提供钠离子.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9.下列物质与水反应,能放出氧气的是()A.Na B.Na2O C.Na2O2D.Al10.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发生变质的是()A.Na B.Na2O2C.NaOH D.Fe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氧化铝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氧化铁可用作红色颜料D.铁制容器可盛装烧碱溶液12.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Cl2、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Al2(SO4)3B.NaOH C.BaCl2D.FeCl213.常温下,能在铁制容器中贮存的物质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铁溶液14.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A.KSCN B.BaCl2C.HCl D.NaOH16.向物质X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下表中的三种物质,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物质X可能是..2.4.2417.某化学小组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Zn(NO3)2B.滤渣中一定有CuC.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D.滤渣中一定有Ag18.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1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Fe3+B.Mg2+ C.Fe2+D.A13+19.55g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L,则混合物中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2:1 D.2:320.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Cl和Na2SO4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水,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烘干得到23.3g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A.5.85g B.11.7g C.14.2g D.23.4g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Na与H2O反应现象明显,下列现象中不能观察到的是()A.Na浮在水面上B.Na在水面上游动C.Na沉在水下D.Na熔成光亮小球【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分析】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钠浮在水面,然后熔化成闪亮黄色小球,在水面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现象是物质性质的体现,根据钠的性质分析现象原因.【解答】解:A.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钠会浮在水面上,故A正确;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由于受力不均导致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B正确;C.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钠会浮在水面上,故C错误;D.钠的熔点较低,钠与水反应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所以钠很快融化成为小球,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钠与水的反应.应从钠的强还原性和钠的物理性质来理解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题目难度不大.2.金属钠应保存在()A.水中 B.CCl4中C.敞口容器中D.煤油中【考点】钠的化学性质.【分析】钠性质活泼,易与水、氧气反应,保存时应避免接触水、空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钠与水、氧气反应,则不能放在水以及空气中,因钠与四氯化碳、没有不反应,但钠的密度比四氯化碳小,比煤油大,则应保存在煤油中.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试剂的存放,考查钠的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需要掌握常见试剂的保存方法,关键是掌握试剂的化学性质,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A.AlCl3B.NaAlO2C.Al(OH)3D.Na2CO3【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分析】中学常见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两性化合物[如Al2O3、Al(OH)3等]、弱酸的铵盐[如(NH4)2CO3等)]、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等]、单质(如Al)、氨基酸、蛋白质等.【解答】解:A.AlCl3能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B.NaAlO2能和稀盐酸反应,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故B错误;C.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故C正确;D.Na2CO3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点,难度不大,注意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总结归纳常见能与酸、碱反应的物质.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盐酸跟氢氧化镁反应:H++OH﹣═H2O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氢氧化镁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氢氧化镁不能拆开;B.碳酸氢钙为易溶物,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拆开;C.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D.碳酸钙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碳酸钙不能拆开.【解答】解: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Mg(OH)2=Mg2++2H2O,故A错误;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中,碳酸氢钙应该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B错误;C.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故C正确;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B.铁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Cu2+=Fe2++Cu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D.澄清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没有配平;B.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C.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D.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水.【解答】解:A.钠和冷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铁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故B正确;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 错误;D.澄清石灰水跟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OH﹣+H+=H2O,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6.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CO32﹣Cl﹣B.Na+Cu2+SO42﹣NO3﹣C.K+Na+ SO42﹣Cl﹣D.Ba2+ HCO3﹣NO3﹣K+【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强酸溶液中含大量的氢离子,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解答】解:A.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故A不选;B.Cu2+为蓝色,与无色不符,故B不选;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选;D.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CO3﹣,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判断,题目难度不大.7.只用食盐、食醋、纯碱三种家庭厨房中的常见物质,无法完成的实验是()A.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B.鉴别食盐和纯碱C.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B.可利用醋酸来鉴别;C.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D.检验氯离子,一般利用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解答】解: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且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醋酸能溶解鸡蛋壳,则能完成实验,故A不选;B.醋酸与食盐不反应,而纯碱与醋酸反应冒气泡,则能鉴别,故B不选;C.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且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则可利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能完成实验,故C不选;D.一般利用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来检验氯离子,家庭厨房中没有硝酸银,无法完成实验,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及实验,为高频考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的成分、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在家庭厨房中完成的实验,题目难度不大.8.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这是因为NaHCO3()①热稳定性差②可增加甜味③可产生CO2④能提供钠离子.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NaHCO3作发泡剂,是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变得松软.【解答】解:由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碳酸氢钠极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气体在面团里形成大量气泡,使得面包变得松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基础,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现化学服务于生产生活实际,学以致用.9.下列物质与水反应,能放出氧气的是()A.Na B.Na2O C.Na2O2D.Al【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钠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金属钾和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气,铝与冷水不反应.【解答】解:A、金属钠和水剧烈反应产生氢氧化钾和氢气,不放氧气,故A错误;B、氧化钠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不放氧气,故B错误;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C正确;D、铝与冷水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基本知识的记忆,以便灵活应用.10.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是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发生变质的是()A.Na B.Na2O2C.NaOH D.Fe【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化合物,应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且可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或二氧化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解答】解:A.Na与空气中氧气反应,Na、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过氧化钠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反应,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 不选;C.NaOH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易变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Fe与空气中氧气反应,Fe、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钠的化合物知识,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注意把握元素知识,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氧化铝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氧化铁可用作红色颜料D.铁制容器可盛装烧碱溶液【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铁的化学性质;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分析】A.氧化铝的性质: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B、氢氧化铝与胃酸成份盐酸反应;C、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D、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解答】解:A.氧化铝不溶于水,不和水反应,故A错误;B、氢氧化铝与胃酸成份盐酸反应,所以可用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B正确;C、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能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C正确;D、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所以铁制容器可盛装烧碱溶液,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12.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Cl2、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A.Al2(SO4)3B.NaOH C.BaCl2D.FeCl2【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分析】根据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可以推知丁和乙,然后根据丁和甲的反应确定甲物质,最后剩余的为丙物质.【解答】解:根据题意,向丁溶液滴入乙溶液,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入丁溶液白色沉淀消失,判断丁为NaOH,乙为Al2(SO4)3,因为: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继续加人NaOH,NaOH过量则有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丁溶液氢氧化钠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则可推断甲是BaCl2,因此,丙是FeCl2.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物质的鉴别题,考查学生物质间的反应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13.常温下,能在铁制容器中贮存的物质是()A.浓硫酸B.浓盐酸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铁溶液【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分析】A、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把铁的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B、浓盐酸是弱氧化性的酸,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气;C、铁和硫酸铜能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金属铜;D、氯化铁能和铁发生归中反应.【解答】解:A、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把铁的表面氧化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的反应,故A正确;B、浓盐酸是弱氧化性的酸,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气,故B错误;C、铁和硫酸铜能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金属铜,故C错误;D、氯化铁能和铁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的化学性质,铁、铝都能和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用铁、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14.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A.KSCN B.BaCl2C.HCl D.NaOH【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分析】阴离子相同,只有阳离子不同,可利用与碱反应的不同现象来鉴别,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KSCN只能鉴别出氯化铁,故A不选;B.均与氯化钡不反应,不能鉴别,故B不选;C.均与HCl不反应,不能鉴别,故C不选;D.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分别与NaOH反应的现象为:无现象、白色沉淀生成后溶解、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为红褐色、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鉴别,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及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不大.【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A.Fe与盐酸反应,而Cu不能;B.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钠;C.Fe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D.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解答】解:A.Fe与盐酸反应,而Cu不能,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A正确;B.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钠,引入杂质NaCl,不能除杂,故B错误;C.Fe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可除杂,故C正确;D.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可除杂,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6.向物质X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下表中的三种物质,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物质X可能是..2.4.24【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当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当加入氧化铜粉末,固体溶解,说明此物质为酸,因此由以上现象可知,物质X的水溶液为H2SO4.【解答】解: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当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当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离子;当加入氧化铜粉末,固体溶解,说明此物质为酸,因此由以上现象可知,物质X的水溶液为H2SO4.故选:D.【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鉴别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17.某化学小组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Zn(NO3)2B.滤渣中一定有CuC.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D.滤渣中一定有Ag【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金属性Zn>Cu>Ag,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一定含Ag,可能含Cu,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Zn与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反应,一定生成Zn(NO3)2,滤液中一定有Zn(NO3)2故A正确;B.若Zn少量,则滤渣只有Ag,则一定含Ag,可能含Cu,故B错误;C.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故C正确;D.Ag最不活泼,一定先置换出Ag,则滤渣中一定有Ag,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及活泼性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金属活泼性及发生的置换反应、滤渣和滤液与盐酸混合无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8.某溶液中有Fe3+、Mg2+、Fe2+和A1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Fe3+B.Mg2+ C.Fe2+D.A13+【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分析】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四种金属离子均转化为沉淀,然后氢氧化铝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结合再加入过量的盐酸发生的反应解答.【解答】解:溶液中有Fe2+、Fe3+、Mg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搅拌,反应时,四种金属离子均先转化为沉淀,然后氢氧化铝与过量的NaOH反应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氢氧化亚铁被氧化为氢氧化铁,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氢氧化铁、氢氧化镁、偏铝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为Fe3+、Mg2+和Al3+,显然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是Fe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复分解反应的考查,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铝的两性、氧化还原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9.55g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L,则混合物中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1:2 C.2:1 D.2:3【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根据质量和生成氢气的体积列方程组计算.【解答】解:标准状况下44.8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2mol.设混合物中含有Fe、A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已知反应: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则Fe+2HCl=FeCl2+H2↑x x2Al+6HCl=2AlCl3+3H2↑y y则有:,解得:,所以n(Fe):n(Al)=x:y=0.5mol:1mol=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固体的质量和生成氢气的体积列方程组计算即可解答,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20.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Cl和Na2SO4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水,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烘干得到23.3g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A.5.85g B.11.7g C.14.2g D.23.4g【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向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生Na2SO4+BaCl2═2NaCl+BaSO4↓,滤液中的氯化钠包括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根据氯元素的质量求出滤液中氯化钠的总质量,再用氯化钠的总质量﹣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可根据硫酸钡的质量求出)即可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以此解答.【解答】解: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Na2SO4+BaCl2═2NaCl+BaSO4↓117 233x 23.3g=x=11.7g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21.3g÷=35.1g,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35.1g﹣11.7g=23.4g,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守恒的角度解答该题,把握做题的思路,难度中等.。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化学
2016-2017学年上学期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Cl—35.5 Cu—64 Fe—56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28 g N2和N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 N AC.1 mol·L-1A1Cl3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为3 N AD.5.6 gFe在0.1mo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 A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A.Fe3O4跟稀硝酸反应B.C跟浓硝酸反应C.CuO跟稀硝酸反应D.Al(OH)3跟稀硝酸反应3.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其电池反应为:2CH3OH + 3O2 + 4OH—2CO32—+ 6H2O,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 6H2O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氯气制漂白粉:2OH- + Cl2= ClO- + Cl-+ H2OB.铁与稀硫酸制氢气:Fe+ 6H+= 2Fe3++ 3H2↑C.Ba(OH)2溶液中滴加过量NaHCO3溶液:Ba2++ 2OH-+ 2HCO3-= BaCO3↓+ CO32-+ 2H2O 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 H2SiO3(胶体)+ SO32-5.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理)试题
牡丹江一中高二2016年9月 月考化学(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4小题,共56分)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 、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MNB .t 1时,N 的浓度是M 浓度的2倍C .t 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D .t 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已知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P(g)+3Q(g)2R(g)+2S(g)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v (P)=0.15 mol/(L·min)B .v (Q)=0.6 mol/(L·min)C .v (R)=0.1 mol/(L·s)D .v (S)=0.4 mol/(L·min)3.对于可逆反应3H 2+N 22NH 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A .使用高效催化剂B .充入更多N 2C .降低温度D .增大压强 4.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 2(g)+2CO(g)=====催化剂2CO 2(g)+S(l) ΔH <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X 时间订线5.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催化剂B.加大X的投入量C.升高温度D.增大体积6.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CO2(g)+C(s) 2CO(g) ΔH > 0如果升高温度,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将会A.减小B.增大C.不变D.无法判断(g)+N2(g)ΔH=-746.8 kJ·mol-1,可净化汽车尾7.利用反应2NO(g)+2CO(g) 2CO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8.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升高了温度B.t2时使用了催化剂C.t3时增大了压强D.t4时降低了温度9.如图是关于反应A 2(g)+B2(g) 2C(g)+D(g) △H<0的平衡移动图像,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A.温度、压强不变,充入一些A2(g)B.压强不变,降低温度C.压强、温度不变,充入一些与之不反应的惰性气体D.升高温度,同时加压1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 A(g)+n B(g)===p 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n>p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增加11.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 2 (g)N2O4 (g)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12.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 B.40% C.50% D.65%13.下列用来表示可逆反应△H<0的图像正确的是14.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M和N中,保持温度为150 ℃,向M容器中加入a mol HI,同时向N容器中加入b mol HI (a>b)。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实验班试题(理综化学部分).doc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三9月月考实验班试题(理综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a 23 K 39 I 127 Mg 24 Al 2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78分)7.化学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不科学或做法不正确的是()①明矾净水和漂白粉净水的原理相同;②电解MgCl2的饱和溶液,可以制得金属镁;③工厂里用静电除尘的原理与外科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的原理都与胶体的性质有关;④水玻璃是纯净物,是制造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的原料;⑤小苏打常用作医疗胃酸中和剂;⑥水晶项链和太阳能光电池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硅A、①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⑥8.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干燥Cl2B、吸收HClC、石油的分馏D、吸收HCl9.大胆、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
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O2生成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中可能有CuS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10.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B、2.3 g Na被O2完全氧化时,失去电子数为0.1N AC、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 N AD、与S反应时,0.1molCu失去电子数为0.2N A11.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12.下列关于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盐和酸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②两种弱酸之间一定不能反应生成两种强酸;③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另外两种盐;④阳离子相同的两种盐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及答案-黑龙江牡丹江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化学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2分,共24分)1.使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ANH3•H2O B.H Cl C.H2SO4D.C O22.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B.NH4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单质I2,可用加热方法将I2除去C.CO2中含有SO2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D.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过滤除去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B.卤族元素单质X2(X:代表F、Cl、Br、I)均可以与水反应生成HXC.将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能得到次氯酸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5.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的是()AA.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B.SO2气体通入H2S溶液中CC.NaOH溶液滴入Ca(HCO3)2溶液中D.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6.下列四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D和T B.12CO和14COC.CH3CHO 与D.16O2和18O3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0 L 0.l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离子总数一定大于3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HF的分子数为N AC.1 mol Fe在22.4 L的Cl2(标准状况下)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N AD.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6N A 8.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A.过量的铁粉投入到一定量的热浓硫酸中,产生气体通入浓NaOH溶液,全部溶解B.制备硅酸胶体时,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硅酸胶体C.将分别蘸有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可产生大量白烟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儿,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体为“蓝色固体”9.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298114X与82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O2-2和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10.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①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B.实验②中滴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l,并防止倒吸D.装置④可用于从酒精水溶液中制取无水乙醇1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SO2和双氧水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C.硫化钠溶液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12.气体X可能由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②一定不含CO2③一定不含NH3、Cl2④可能含有Cl2、CO2A.①和③B.只有③C.只有①D.②和③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Ba:137 Cu:64 Fe:56单选题(每题2分,共44分)1.2012年10月24日飓风“桑迪”袭击美国。
一阵飓风过后,海面的巨浪上竟燃烧着熊熊大火。
海水会燃烧的原因是A.飓风与海水发生剧烈摩擦,产生的巨大热能使水分子分解,引起氢气燃烧B.飓风使海水温度升高,产生高温水蒸气,达到水的着火点,使海水燃烧C.飓风产生高温,使氮气在空气中剧烈燃烧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组成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C.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是非金属氧化物D.纯净的硫酸是纯净物,而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3.下列图示关系中不正确...的是4.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AlO2-+2H2O=Al(OH)3↓+HCO3-B.Cl2通入NaOH溶液:Cl2+2OH-=Cl-+ClO-+H2OC.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1 溶液混合:H++ Mg2++3OH-= Mg(OH)2↓+H2O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正极反应:PbSO4+2H2O-2e- = PbO2+4H++SO42 -5.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也相同C、得电子能力相同D、半径逐渐减小(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7.已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精品:【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Cu.64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2题每题2分,13——22题每题3分)1、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有专家预测氢能源将是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而最理想的氢的循环模式如图,此循环可以节约原料,缓解能源危机。
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 化学能B. 热能C. 生物能D. 电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太阳能将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然后通过氢氧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答案选D。
考点:考查能量转化判断2、下列对Be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e的原子半径小于B的原子半径B.Be比Na金属性强C.B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弱于Ca(OH)2D.Be能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答案】C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键判断【名师点晴】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构成条件是解答的关键。
关于化学键还需要注意掌握以下知识点:(1)只含共价键的物质:①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N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②只含极性键的物质: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如HCl、NH3、SiO2、CS2等。
③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N2H4、C2H2、CH3CH3、C6H6(苯)等。
(2)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等。
(3)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如Na2O2、CaC2、NH4Cl、NaOH、Na2SO4等。
(4)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如氩气、氦气等。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I D.NH4I 的电子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误;BB错误;C、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则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可表示为13153I,C正确;D、碘化氨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C。
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化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牡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高氯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证明氯元素非金属性大于碳元素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硅单质在电子工业上应用广泛,可做光导纤维D.石油的裂化产生气体、植物油以及苯甲酸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ClO2 →ClO2+Cl2+H2O(未配平),1 mol HClO2分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B.标准状况下,28 g CO、C2H4混合气体与22.4 L N2所含有的分子数都是N AC.与金属Cu常温下反应放出气体的溶液可以存在的离子有:Fe2+、Al3+、SO42-、K+ D.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其中发生的反应为2CaCO3 +O2+2SO2高温2CaSO3 +2CO29.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的酯化、丙烯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B.C8H10含苯环的烃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莽草酸()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10.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
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图1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 2AB3(g)”的ΔH<0B.图2可能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A(g)+2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C.图3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气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D.根据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至pH在4左右11.下列有关物质制取或性质探究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图1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B.利用图2制取Fe(OH)2,使用煤油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Fe(OH)2被空气氧化C.利用图3制取并收集NO气体D.利用图4以医用酒精为原料制取无水乙醇12.某溶液中除H+、OH-外,还含有大量的Mg2+、Fe3+、Cl-,且这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l:l:6。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反应过程中,△H>0且△S>0的是()A.CaCO3(s)═CaO(s)+CO2(g)B.NH3(g)+HCl(g)═NH4Cl(s)C.4Al(s)+3O2(g)═2Al2O3(s)D.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A.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B.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N2,同时生成amolNH3C.每断裂1molN≡N,同时断裂3molH﹣HD.每生成1mol N≡N,同时生成6molN﹣H4.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N2(g)+2CO2(g)△H=﹣746.8kJ•mol ﹣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5.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6.某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1=25,在同一温度下,反应SO3(g)═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A.50 B.5 C.0.2 D.0.017.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A和2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C为1.6mol.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v(C)=0.4mol/(L•min)B.若在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C)<1.6molC.若2min后,向容器中再投入等物质的量A、C,B的转化率不变D.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放出热量将增加8.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H<0.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 <p+q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C.若m+n=p+q,则往含有a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要小9.溴水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Br2+H2O⇌HBr+HBrO,下列措施,不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通入乙烯气体 B.通入SO2气体C.加入NaF晶体 D.加入NaI晶体10.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氦气,平衡向左移动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90%1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逆反应速率:a点大于点c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点bC.反应在c点时SO2的转化率最大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2.将1mol CO和2mol H2充入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250℃、T℃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a kJ/mol,如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250℃时,0﹣10minH2反应速率为 0.015 mol/(L•min)B.平衡时CO的转化率:T℃时小于250℃时C.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容积体积,CO体积分数增大D.a<0,平衡常数K:T℃时大于250℃13.某密闭容器中存在2NO+O2⇌2NO2反应,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若温度为T1、T3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3,则K1<K3C.T1时,当反应处于D点,则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D.如果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时表示NO转化率与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在原曲线上方14.在恒温、恒容下,有反应2A(g)+2B(g)⇌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途径Ⅰ: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1;途径Ⅱ: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mol•L﹣1和6mol•L﹣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途径Ⅰ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B.达到平衡时,途径Ⅰ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C.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D.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相同15.下列是有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象,其中图象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则正反应△H>0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C.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建立平衡过程的图象,b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D.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逐渐加入B,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的图象16.T K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Cl2,反应COCl2(g)⇌Cl2(g)+CO(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t/s 0 2 4 6 8n(Cl2)/mol 0 0.16 0.19 0.20 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CO)=0.080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0.11“mol•L﹣1,则反应的△H<0 C.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Cl2、0.10 mol Cl2和0.10 mol CO,达到平衡前v 正<v逆D.T K时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l2和0.9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80%17.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H>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 0 500 1000 1500c(N2O5)mol/L 5.00 3.52 2.50 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000s时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000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则T1<T2 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K1>K3,则T1>T318.活性炭可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反应方程式为NO+C⇌E+F(未配平).当温度为T时,经过5min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活性炭NO E F初始时(mol) 2.050 0.200 0 0平衡时(mol) 2.000 0.100 0.050 0.05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B.增加活性炭的量,能缩短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C.容器中压强不变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达到平衡时,用E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1 mol•L﹣1•min﹣1二、填空题(共46分)19.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N2(g)+3H2(g)⇌2NH3(g)△H=“Q“kJ•mol﹣1,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填“增大”、“减小”、“不变”,下同); E2﹣E1(2)在500℃、2×107Pa和催化剂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N2和1.5mol H2,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46.2kJ(填“<”、“>”或“=”)(3)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0,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B.△H>0,气体分子数目减少C.△H<0,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D.△H<0,气体分子数目减少(4)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L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下达到平衡,测得N2为0.10mol,H2为0.30mol,NH3为0.10mol.计算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若升高温度,K值变化(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在上述(4)反应条件的密闭容器中欲提高合成氨中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填字母).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分离出氨气.20.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MnO2触摸试管情况观察结果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粉末状很烫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min块状微热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30min(1)写出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有关.21.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v(A)=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2v逆(A)=v正(B)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A (g)、b mol B (g)、c molC(g),发生上述反应,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容器体积.22.为了减缓过量Zn与盐酸产生氢气的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在盐酸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A.H2OB.NaCl溶液C.Na2CO3溶液D.NaNO3溶液E.CuSO4粉末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23.(22分)(2015秋•牡丹江校级月考)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2H2(g)+CO(g)═CH3OH(g)(1)下表所列数据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度250℃300℃350℃K 2.041 0.270 0.012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0(填“>”、“<”或“=”).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a.升温b.加入催化剂c.增加CO的浓度d.加入H2加压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f.分离出甲醇③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填字母).A.c(H2)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④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以CH3OH表示该过程的反应速率v(CH3OH)= mol/(L•min).(2)下图表示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A、C两点的反应速率A C(填“>”、“=”或“<”,下同),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采用的方法(填“升温”或“降温”).(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a kJ•mol﹣1②2CO(g)+O2(g)=2CO2(g)△H=﹣b kJ•mol﹣1③H2O(g)=H2O(l)△H=﹣c kJ•mol﹣1则,CH3OH(l)+O2(g)=CO(g)+2H2O(l)△H=kJ•mol﹣1.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反应过程中,△H>0且△S>0的是()A.CaCO3(s)═CaO(s)+CO2(g)B.NH3(g)+HCl(g)═NH4Cl(s)C.4Al(s)+3O2(g)═2Al2O3(s)D.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考点】焓变和熵变.【分析】一般来说,物质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H>0,应生成较多气体,物质的混乱度增大,△S>0,以此解答.【解答】解:A.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固体生成气体,则△H>0,△S>0,故A正确;B.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生成固体,则△H<0,△S<0,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且气体生成固体,则△H<0,△S<0,故C错误;D.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焓变与熵变,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常见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把握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熵变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熵变和焓变与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都有关系,但是都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G=△H﹣T△S值的大小,当△G=△H﹣T△S<0,反应才能自发进行,△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自发反应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必须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解答】解:A.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吸热、放热无关,吸热反应常温下也能发生,如氯化铵晶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故A错误;B.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只有当△G=△H﹣T•△S<0反应才能自发进行,只知道熵变不知道焓变和温度无法确定△G的大小,故B错误;C.自发反应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必须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故C正确;D.有的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自发进行,有的不能,自发反应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题目难度不大,抓住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自发反应只有在恰当的条件下才能发生.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A.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B.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N2,同时生成amolNH3C.每断裂1molN≡N,同时断裂3molH﹣HD.每生成1mol N≡N,同时生成6molN﹣H【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N2(g)+3H2(g)⇌2NH3(g)A.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B.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 N2为逆反应,同时生成amolNH3是正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等,故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故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每断裂1molN≡N是正反应,同时断裂3molH﹣H也是正反应,故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每生成1mol N≡N是逆反应,同时生成6molN﹣H是正反应,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要注意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4.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N2(g)+2CO2(g)△H=﹣746.8kJ•mol ﹣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考点】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A、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物质的浓度无关.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D、增大氮气的物质的量,氮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解答】解:A、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物质的浓度无关,增大NO的物质的量,不影响平衡常数,故A正确;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故B错误;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降低,故C错误;D、增大氮气的物质的量,氮气的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化学平衡的移动与图象等,难度不大,理解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5.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B),利用△c=v△t计算△c(B),△n (B)=△c(B)•V,B的起始物质的量减△n(B)为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解答】解: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0.5v(A)=0.5×0.12mol/(L•s)=0.06mol/(L•s),所以△c(B)=0.06mol/(L•s)×10s=0.6mol/L,所以△n(B)=0.6mol/L×2L=1.2mol,故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mol﹣1.2mol=2.8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反应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6.某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1=25,在同一温度下,反应SO3(g)═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A.50 B.5 C.0.2 D.0.01【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1=,在同一温度下,反应SO3(g)═SO2(g)+O2(g)的平衡常数K2=,则K1=.【解答】解: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K1=,在同一温度下,反应SO3(g)═SO2(g)+O2(g)的平衡常数K2=,则K1==25,故K2=0.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涉及平衡常数,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单位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7.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A和2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C为1.6mol.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则v(C)=0.4mol/(L•min)B.若在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C)<1.6molC.若2min后,向容器中再投入等物质的量A、C,B的转化率不变D.若该反应在恒温恒容下进行,放出热量将增加【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依据化学反应速率概念计算分析判断;B、在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反应放热,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后n(C)<1.6mol;C、若2min后,向容器中再投入等物质的量A、C,平衡正向进行;D、恒温恒容条件反应过程中,压强减小.【解答】解:A、由化学平衡三段式可知,2A(g)+B(g)⇌2C(g)起始量(mol) 4 2 0变化量(mol) 1.6 0.8 1.6平衡量(mol) 2.4 1.2 1.6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L,平衡后容器体积小于2L,则v(C)>0.4mol/(L•min),故A 错误;B、依据平衡计算,在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平衡后n(C)<1.6mol,故B正确;C、若2min后,向容器中再投入等物质的量A、C,平衡正向进行,B的转化率增大,故C错误;D、恒温恒容条件反应过程中,压强减小,平衡逆向进行放出的热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注意恒温恒容、恒温恒压条件下分析的角度不同,结果不同,注意掌握平衡移动原理的实质应用,题目难度中等.8.对于平衡体系mA(g)+nB(g)⇌pC(g)+qD(g)△H<0.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若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此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则m+n <p+qB.若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说明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C.若m+n=p+q,则往含有a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mol的B,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D.若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时,总体积一定比原来的要小【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现在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说明平衡向着生成A的方向移动了;B、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值比时,则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是相等的;C、对于反应前气体体积不变,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D、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会影响平衡移动.【解答】解:A、将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不考虑平衡移动,此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现在A的浓度为原来的2.1倍,说明平衡向着生成A的方向移动了,体积缩小即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所以m+n<p+q,故A正确;B、反应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n,恰好等于方程式的系数值比,这种情况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故B正确;C、往含有amol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再加入amol的B,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由于m+n=p+q,达到新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达到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等于2amol,故C 正确;D、若该反应中,m+n=p+q,温度不变时,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平衡不移动,总体积变为原来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移动,难度中等,注意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变化不引起平衡移动.只有改变压强的实质是引起浓度变化.9.溴水中存在着如下的平衡:Br2+H2O⇌HBr+HBrO,下列措施,不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通入乙烯气体 B.通入SO2气体C.加入NaF晶体 D.加入NaI晶体【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卤族元素.【分析】若要使溴水的颜色变浅,可以通过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也可能加入能和溴发生反应的某些物质,结合溴的性质分析解答.【解答】解:A.乙烯气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使溴水颜色变浅,故A不选;B.通入二氧化硫,溴具有强氧化性,在水溶液溴能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自身被还原生成氢溴酸,所以能使溴水颜色变浅,故B不选;C.加入氟化钠晶体,氢溴酸的酸性大于氢氟酸,所以氢溴酸和氟化钠反应,促进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能使溴水颜色变浅,故C不选;D.加入NaI晶体,与溴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紫色的碘颜色变深,故选D;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移动,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注意二氧化硫能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化学平衡移动,为易错点.10.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氦气,平衡向左移动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9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B.容积不变,通入1mol氦气,反应体积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只与温度有关;D.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的氮气为0.2mol,反应达到平衡,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0.4mol,结合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计算.【解答】解:A.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故A错误;B.容积不变,通入1mol氦气,反应体积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而K只与温度有关,则缩小容器体积平衡常数K不变,故C错误;D.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反应的氮气为0.2mol,反应达到平衡,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0.4mol,由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知,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100%=90%,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把握浓度、温度、稀有气体对反应的影响即可解答,注意选项C为易错点,明确可逆反应的特点及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题目难度不大.1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逆反应速率:a点大于点c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点bC.反应在c点时SO2的转化率最大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分析】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由a到c变化过程中,正反应速率增大,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应该减小,实质上反应速率增大,且该容器是绝热恒容容器,应该是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大于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增大,c点反应速率最大;c点后反应速率降低,说明温度变化影响大于浓度变化影响导致反应速率降低,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反应开始反应物浓度最大,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A.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温度较a时高,则逆反应速率:a点小于点c,故A错误;B.反应向正反应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故B错误;C.c点之后正反应速率下降,是因为逆反应占据优势,吸热导致温度下降造成的,所以在c 点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最高,故C正确;D.正反应放热,则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图象分析,为高频考点,明确曲线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题干中关键词“绝热、恒容”,说明反应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为易错题.12.将1mol CO和2mol H2充入一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250℃、T℃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a kJ/mol,如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250℃时,0﹣10minH2反应速率为 0.015 mol/(L•min)B.平衡时CO的转化率:T℃时小于250℃时C.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容积体积,CO体积分数增大D.a<0,平衡常数K:T℃时大于250℃【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依据先拐先平的判断方法可知T<250℃,升高温度,甲醇物质的量减少,平衡逆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A.0~10min内甲醇物质的量增加了0.15mol,根据方程式求出氢气的变化量,再求速率;B.已知该反应△H<0,而且T<250℃,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C.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容积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移;D.△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K减小.【解答】解:依据先拐先平的判断方法可知T<250℃,升高温度,甲醇物质的量减少,平衡逆移,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A.0~10min内甲醇物质的量增加了0.15mol,根据方程式氢气的变化量为:0.15mol×2=0.3mol,所以v(H2)==0.03mol/(L•min),故A错误;B.已知该反应△H<0,而且T<250℃,温度越低CO的转化率越大,所以CO的转化率:T℃时大于250℃时,故B错误;C.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容积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移,CO的物质的量减少,CO物质的量分数减小,所以CO体积分数减小,故C错误;。
精品:【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u.64 O.16 Fe.56 Al.27 NA.23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6题每题2分,17——22题每题3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B.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铁比铜金属性强,可用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D.NaHCO3溶于水呈碱性,可作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B【答案】2.下列表中对于相关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解析】试题分析:A.BaSO4是强电解质,故A错误;B.氨水是混合物,石膏是纯净物,SO2是非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故B错误;C.苏打是纯净物,氢氧化铁胶体是混合物,硅酸是弱电解质,氨气是非电解质,故C正确;D.Cl2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答案为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0.2 mol 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②25 ℃、101 kPa下,16 g O3和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③将含0.1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0.1N A④1 molFe溶于过量稀硝酸,电子转移数为3N A⑤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的数目为3N AA.①②③ 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④【答案】D【解析】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4.Na2CO3和NaHCO3是金属钠常见的两种碳酸盐,它们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下列有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HCO3能中和胃酸,对胃壁不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不适合胃溃疡病人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C.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时,用给溶液加热的方法不能除去D.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沉淀,由此可说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NaHCO3能中和胃酸,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因与胃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则不适合胃溃疡病人同,故A正确;B.NaHCO3能中和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并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做馒头,故B正确;C.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混有NaHCO3时,用给溶液加热的方法不能除去,故C正确;D.往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获得NaHCO3沉淀,但由此无法证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故D错误,答案为D。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12N:14O:16Na:23Mg:24Al:27Cl:35.5二、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1.As2O3俗称砒霜,在盛放As2O3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s2O3俗称砒霜,属于有毒物质,在盛放As2O3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剧毒品的标示,答案选C。
考点:考查危险化学品标示判断2.对于某些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Ag+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
【名师点晴】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离子的检验时,要依据离子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包括试剂的选择,反应现象及结论判断。
物质检验应遵守“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
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进行检验,重点掌握以下离子或物质的检验:Fe3+、Fe2+、NH4+、Al3+、Cl‾、SO42‾、SO32‾、CO32‾、HCO3‾、NH3、Cl2、SO2等。
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再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答案】D【解析】考点:考查蒸发操作4.2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与300ml0.1mol/L的稀硫酸混合,混合后N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2mol/L B.0.06mol/L C.0.12mol/L D.0.08mol/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混合前后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钠离子的浓度为0.20.2/0.8/0.5L mol Lmol LL⨯=,答案选D。
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卷 含答案
牡一中2016届高三开学检测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的水合物,它的开采使用有助于解决温室效应B.天然食品添加剂比化学合成品安全可靠C.有一种新发现的固态碳,称为“纳米泡沫”,外形似海绵,密度小,有磁性,这种碳与金刚石的关系是同素异形体D.工业酒精含95%左右的乙醇,可以用于酒精饮料的勾兑,降低生产成本8.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变化过程,上述两个反应属于水解反应B。
丹参素结构如下图所示,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C。
乙烯含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醇中只含单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回收地沟油,水解制氨基酸9.20℃时,PbCl2(s)在不同浓度盐酸中的最大溶解量(单位:g·L-1)如右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浓度越大,K sp(PbCl2)越大B.PbCl2能与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C.x、y两点对应的溶液中c(Pb2+)相等D.往含Pb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浓盐酸,可将Pb2+完全转化为PbCl2(s)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gD2O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为N AB.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
3N AC.1mol K与足量O2反应,生成K2O、K2O2和KO2的混合物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数目为10-13N A11.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12. 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且所给离子方程式能说明不能共存原因的是( )选项条件离子组共存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ApH=1的溶液Fe2+、Al3+、Cl-、MnO4-10Cl-+2MnO4-+16H+===2Mn2++5Cl2↑+8H2OB 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K+、NO3-、Cl-、NH4+NH4++OH-===NH3·H2OC 常温下c(H+)/c(OH)-=10-10的溶液Na+、Cl-、S2-、SO32-SO32-+2S2-+6H+===3S↓+3H2OD 含有大量H+的透明溶液Na+、Cu2+、AlO2-、SiO32-2H++SiO32-===H2SiO3↓[来源:学科网]13.最近报道了一种新型可充电式铝电池.电解质为阳离子(EMl+)与阴离子(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右图为该电池放电过程示意图,C n为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4章填空题专项经典题(含解析)
一、填空题1.电化学在化学工业有着广泛的应用,(1)工业级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法膜法电解提纯。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②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液体出口______(填写“A”或“B”)导出.(2)甲醇燃料电池由于其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工作原理如图2,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1L 溶液。
①通入气体a的电极是电池的__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②当电池中有2mole-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差值为______g.(3)某同学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电解法制取漂白液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若用饱和食盐水为电解质溶液制漂白液,a为电池的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答案:4OH--4e-=2H2O +O2↑B负CH3OH-6e-+ H2O=CO2↑+6H+24负极【详解】(1)①该电解槽的阳极是OH-失去电子生成H2O和O2,电极反应式是4OH−−4e−=2H2O+O2↑;②阳离子向阴极移动,B为除去杂质的KOH,则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液体出口B 导出,故答案为:B;(2)①根据图知,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则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根据氢离子移动方向知,通入a的电极为负极、通入b的电极为正极,负极上甲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是CH3OH失去电子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②负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当转移2mol电子时,左侧质量减轻16×2×(44-32)g=4g,同时有2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质量减少2g,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右侧质量增加32g×14×2=16g,加上转移过来的2gH+,因此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16g+2g+4g+2g=24g;(3)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析出氢气,阳极上析出氯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是漂白液的有效成分,B电极上生成氯气,氯气的密度小于溶液的密度,所以生成的氯气上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的接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所以A极上析出氢气,即A极是阴极,所以a为电池负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化学提高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将气体a通入溶液b中(装置如图所示),始终无明显变化的是选项气体a溶液bA CO2CaCl2B Cl2KIC SO2Ba(NO3)2D NO2FeSO4A.A B.B C.C D.D【答案】A【详解】A.由于酸性HCl>H2CO3,所以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始终无任何明显现象反应,选项A符合题意;B.氯气通入碘化钾溶液中,发生反应: 2 KI +Cl2=2KCl+I2,导致溶液呈紫红色,选项B与题意不符;C.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由于SO2有还原性,在酸性条件下,H+、NO3-起硝酸的作用表现强的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SO2+2H2O+3Ba2++2NO3-=3BaSO4↓+2NO↑+4H+,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选项C与题意不符;D.将NO2通入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4H++NO3-+3Fe2+=3Fe3++2H2O+NO↑,因此会看到溶液变为黄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选项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A。
2.下列试剂能用于鉴别CO2和SO2的是A.BaCl2溶液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D【详解】A、CO2、SO2均不能和BaCl2溶液反应,故BaCl2溶液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A错误;B、CO2、SO2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但都没有明显现象,故NaOH溶液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B错误;C、CO2、S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澄清石灰水不能用于鉴别CO2和SO2,C错误;D、SO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O2不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用于鉴别CO2和SO2,D正确;故选D。
3.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浓硫酸具有强脱水性,遇到有机物后,“强行”以H2O的形式脱去有机物中的H、O元素,从而使有机物碳化变黑,A正确;B、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HCl使石蕊变红,HClO再氧化石蕊成无色物质,氯水的酸性主要靠HCl体现,漂白性靠HClO体现,B正确;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还可能是SO2,故该溶液中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中的一种或者几种,C错误;D、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NH4+和强碱溶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产生NH3,D正确;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2分,共24分)1.使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是()A.NH3•H2O B.HCl C.H2SO4D.CO2【答案】A考点:考查用Al3+制取Al(OH)3的试剂的选择的知识。
2.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中子,质子数相同,错误;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正确;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错误;D.碱金属元素形成的是金属晶体,由于从上到下晶体的金属键逐渐减弱,所以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逐渐减弱;第七主族的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分子晶体,由于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强,所以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而第四主族的元素单质,熔点:金刚石>晶体硅;Ge、Sn、Pb都是金属,单质的熔沸点的变化规律与碱金属类似而逐渐减小,因此该说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错误。
考点:考查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3.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B.NH4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单质I2,可用加热方法将I2除去C.CO2中含有SO2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D.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过滤除去【答案】D考点:考查除杂方法正误判断的知识。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B.卤族元素单质X2(X:代表F、Cl、Br、I)均可以与水反应生成HXC.将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能得到次氯酸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Li的还原性较弱,因此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正确;B.卤族元素单质X2(X:代表F、Cl、Br、I)均可以与水反应,F2发生反应是:2F2+2H2O=4HF+O2,其余卤素单质发生反应:X2+H2O=HX+HXO,因此均可生成HX,正确;C.将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由于SO2有还原性,而次氯酸钙有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不可能得到次氯酸,错误;D.将NH3通入热的CuSO4 溶液中,发生反应:CuSO4+2NH3+2H2O=Cu(OH)2↓+(NH4)2SO4,若氨气过量,会继续发生反应:Cu(OH)2+4NH3=[Cu(NH3)4](OH)2,产生的沉淀溶解,变为深蓝色的溶液,不能使Cu2+还原成Cu,错误。
考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应用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5.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的是( )【答案】B考点:考查图像方法在表示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6.下列四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D 和TB . 12CO 和14COC . CH 3CHO 与D . 16O 2和18O 3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D 和T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二者互为同位素,错误;B . 12CO 和14CO 是由同位素原 子12C 和14C 形成的氧化物,而同素异形体是单质,元素组成不符合,错误;C . 乙醛CH 3CHO 与环氧乙 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是同分异构体,错误;D .16O 2和18O 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性质 的单质,因此二者是同素异形体,正确。
考点:考查同素异形体的判断的知识。
7.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10 L 0.l mol ∙L -1的Na 2CO 3溶液中离子总数一定大于3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HF 的分子数为N AC .1 mol Fe 在22.4 L 的Cl 2(标准状况下)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N AD .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 2和0.3 mol H 2,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6N A【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的知识。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是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
顺利解答该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方面要仔细审题,注意关键字词,熟悉常见的“陷阱”;如A 中盐的水 解,使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B 中HF 分子之间容易形成氢键而乙聚合分子的形式存在、C 要判断二者的物 质的量的多少及D 中反应类型是可逆反应的特点。
另一方面是要把各种量转化为物质的量,以此为中心进 行计算。
有关计算公式有A N N n =、M m n =、mV V n =、V n c =。
特别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 定律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需要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适用范围仅适 用于气体。
其适用条件是三个“同”,即在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条件下,才有分子数(或物质的量)相等这一 结论,但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等。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既适合于单一气体,也适合于混合气体。
③气体摩尔 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
8.下列中学常见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A .过量的铁粉投入到一定量的热浓硫酸中,产生气体通入浓NaOH 溶液,全部溶解B.制备硅酸胶体时,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硅酸胶体C.将分别蘸有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可产生大量白烟D.向CuSO4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煮沸一会儿,然后冷却、过滤,滤纸上的物体为“蓝色固体”【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的描述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9.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298114X与82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O22-和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37Cl与39K具有的中子数都是20,因此具有相同的中子数,正确;B.第114号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4个,因此它的一种核素298114X与82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正确;C.H3O+与OH-具有10个电子,电子数相同,但是质子数H3O+是11个,OH-是9个,错误;D.O22-和S2-具有的质子数都是16,电子数都是18个,因此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微粒结构与组成的关系正误判断的知识。
10.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实验①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B.实验②中滴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尾气中少量NH3或HCl,并防止倒吸D.装置④可用于从酒精水溶液中制取无水乙醇【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实验操作及实验目的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进行化学实验,要根据实验用品、反应条件、实验目的及制度的物质的性质选择正确的操作方法。
在实验室是用铵盐与碱共热制取氨气,由于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为了防止湿存水或反应产生的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在固定在药品部分集中加热,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收集,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气,导气管要深入到试管底部,验证是否收集满可以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杯靠近,若有白烟就证明收集满,也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变为蓝色,就证明已经收集满;氨气容易导致大气污染,可以根据其容易溶于水的性质用水作吸收试剂,同时为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在导管末端按一个倒扣的漏斗,使漏斗边缘紧贴水面,也可以把导气管深入到盛有水与四氯化碳的试管中。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重要实验,一般是用已知浓度的碱(或酸)滴定未知浓度的酸(或碱),酸性、氧化性的物质使用酸式滴定管,碱性溶液使用碱式滴定管,使用前要查漏、洗涤和润洗;使用的指示剂可以用酚酞、甲基橙,但不能使用石蕊,为了使实验误差减小,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
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半分钟内不再变色,就达到了滴定终点。
滴定读数时视线要平视,否则会产生误差;滴定管必须润洗,锥形瓶不能润洗。
加热分离液体混合物,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若要测定反应溶液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在溶液中。
物质加热方式有直接加热、水浴加热和油浴加热等方式。
根据测定的实验目的确定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只有明确实验目的,才可能进行正确的操作,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和实验目的.11.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SO2和双氧水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C.硫化钠溶液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12.气体X可能由NH3、Cl2、HBr、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产生,则有关气体X的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②一定不含CO2③一定不含NH3、Cl2④可能含有Cl2、CO2A.①和③B.只有③C.只有①D.②和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将气体X通入AgNO3溶液时产生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说明含有HBr,由于HBr 与NH3会发生反应形成NH4Br不能大量共存,与Cl2会发生反应产生Br2和HCl也不能大量共存,因此一定不含有NH3、Cl2;若将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产生,由于HBr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因此无论是否含有CO2气体,都不能形成CaCO3沉淀,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CO2气体。
因此有关气体X的成分,是①一定含有HBr,可能含有CO2,③一定不含NH3、Cl2,故选项是A。
考点:考查气体的成分的确定的知识。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题3分,共30分)13.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进行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