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蔬菜腌制

合集下载

04 酱腌菜的主要原料

04 酱腌菜的主要原料

保护肝功能;预防感冒等功能。此外,尚含多种烯丙基、丙
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等。 3、产地:原产于亚洲西部,我国各地都普遍栽培。
4、产季:春种夏秋收。
5、用途:北方喜好生食蒜瓣,南方则喜食蒜叶或蒜苗、花薹, 蒜瓣主要供烹饪作调味香料之用。鳞茎(大蒜坨)、花薹(蒜
苗)适宜加工盐溃,糖醋渍。鳞茎还可提取大蒜精,供医药
6、分类:新姜——夏秋收的嫩姜,适于泡制;黄姜——后熟
到二年初,适于腌渍;老姜——二年春收,适于作调料。
五、大蒜
1、类别:百合科,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2、营养:含挥发油约0.2%,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是大 蒜中所含的蒜氨酸水解产生。具有杀菌作用;有防治肿瘤和 癌症;排毒清肠,预防肠胃疾病;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
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神经系
统功能的作用,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对有缺铁性贫血病人 十分有利。红叶莴苣粗纤维较多,不宜腌制。
莴笋怕咸,盐要少放才好吃。莴笋中的某种物质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因此有眼 疾特别是夜盲症的人不宜多食。
二、苤蓝
1、类别:又称球茎甘蓝,俗名玉蔓青。十字花科芸薹属,
经腌制后,氨基酸和糖含量增大,滋味鲜美,因此是盐渍、
酱渍的最好原料之一。 7、品种:济南的疙瘩菜,皮厚、肉质坚实,宜作酱菜;湖北 凤来县的大花叶大头菜,根圆形,组织紧密,含水量少,适 腌渍;四川成都大头菜,根圆形,皮嫩白,不空心,宜腌渍 和酱渍。 • 芜菁及芜菁甘蓝等也是酱腌菜的重要原料。
第二节 茎类菜
不同的蔬菜,其规格质量和未收成熟度均能直接影响到蔬菜 腌制品的质量品质。
第一节 根菜类
根菜类是指具有可食用的肥大而肉质的直根类蔬菜。如
萝卜、大头菜、芜菁甘蓝等。

腌制蔬菜

腌制蔬菜

腌制蔬菜蔬菜腌制,是中国应用最普遍、最古老的蔬菜加工方法。

蔬菜腌制是一种利用高浓度盐液、乳酸菌发酵来保藏蔬菜,并通过腌制,增进蔬菜风味的一种保藏蔬菜并赋予其新鲜滋味的方法。

发酵蔬菜、泡菜、榨菜都是蔬菜腌制。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其外观和成分上起着复杂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分为渗透作用和发酵作用两方面(见食品腌渍保藏)。

渗透作用是利用食盐具有的较高的渗透压,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腌菜时食盐浓度越高,其防腐效果越好。

但是高浓度的食盐溶液会引起强烈的渗透作用,蔬菜就会因为细胞的骤然失去水分而致皱缩。

为了避免皱缩,可分层加盐。

使用盐水的浓度,因蔬菜种类而异。

组织细嫩和细胞液较稀薄的蔬菜,应少加盐;反之则可多加。

例如,白菜的用盐量为4~5%,雪里红为8%,芥菜为12%,而辣椒则为15~20%。

发酵作用是利用微生物能将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而得到"能"和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

它们对于蔬菜中有机物的分解是有先后程序的,一般先分解糖分,接着分解果胶和半纤维素,然后再分解蛋白质。

蔬菜中糖分的发酵作用,主要有乳酸发酵(由乳酸菌分解糖,生成乳酸;或者,除生成乳酸外,还能产生醋酸、乙醇和二氧化碳)、酒精发酵(由醇母将糖分发酵而生成乙醇)、醋酸发酵(由糖发酵生成乙醇,再氧化为醋酸)和丁酸发酵(由丁酸菌分解糖分,生成丁酸)等。

蔬菜的糖分由于被不同的微生物所作用,其发酵生成的产物也不同。

乳酸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乳酸,可以预防腐败菌,因为腐败菌只能在pH5以上的环境中生长发育,而乳酸菌可在pH3.0~3.5的环境中生长发育,所以乳酸的积累是蔬菜耐贮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中,生成的微量乙醇与醋酸化合产生酯类,发出的芳香可增进腌菜的风味。

丁酸发酵生成的丁酸,不仅对蔬菜的腌制加工无益,而且会使腌菜变味,应予防止。

乳酸菌的发酵不需空气,而大多数产膜酵母和霉菌均系好气菌,所以蔬菜腌制时要压紧或密封,也可用盐水淹没,以隔绝空气。

果蔬加工工艺学-果蔬腌制

果蔬加工工艺学-果蔬腌制
15
腌制原理
影响腌制品质量的因素 3、蔬菜的质地和可溶性物质的含量
组织较细嫩、可溶性物质含量较少 的蔬菜,用盐量要少。 4、加盐方式
分批加盐可以使原料在腌制初期进行 旺盛的发酵作用,迅速形成乳酸从而抑 制其它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并有利于维 持组织质构,保存维生素C。还有利缩短 渗透平衡所需的时间。
16
性,水的硬度一般在12-16度。
28
蔬菜腌制与亚硝胺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来源?
• 在酶或细菌作用下,硝酸盐可以被还原成亚硝 酸盐,提供了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 硝酸盐含量在各类蔬菜中是不同的。叶菜类> 根菜类>果菜类
29
蔬菜腌制与亚硝基化合物
N-亚硝基化合物:是指含有=NNO基的 化合物,此种化合物如作用于胚胎,则发 生致畸性;如作用于基因,则诱发突变; 作用于体细胞则会导致癌变。
–③在生产实践中,将原料浸泡在井水中(这种 水含有较多的钙,属硬水)。
40
3、保脆有哪些措施?
(1)晾晒和盐渍用盐量必须恰当,保持产品 一定含水量,以利于保脆;
(2)蔬菜要成熟适度,不受损伤,加工过程 中注意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
(3)腌制前将原料短时间放入溶有石灰的水 中浸液,石灰水中的钙离子能与果胶酸作 用生成果胶酸钙的凝胶。
一些蔬菜中含有大量硝酸盐,如萝卜、 大白菜、芹菜、菠菜等。在酶或细菌作用 下,硝酸盐可以被还原成亚硝酸盐,提供 了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30
蔬菜可食部分硝酸盐的含量
波动范围
萝卜 芹菜 白菜 菠菜 洋白菜 马铃薯 生葱 洋葱
1950 3620 1000~1900 3000 241~648 45~128 10~840 50~200
食盐→配盐水→过滤

第四节蔬菜腌制

第四节蔬菜腌制

第四节蔬菜腌制第四节蔬菜腌制凡将新鲜蔬菜原料经预处理(选别、分级、洗涤、去皮、切分)后,再经过部分脱水或不经过脱水,用盐、香料、酱、酱油等进行腌制或酱制,使其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而制成鲜香嫩脆、咸淡或甜酸适口且耐保存的加工品,统称为蔬菜腌制品,也简称酱腌菜。

1蔬菜腌制品的分类1.1两类法从保藏作用的机理角度,按腌制菜生产中是否发酵,将腌制菜分为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两大类。

1.1.1非发酵性腌制品该类腌渍品的特点是腌制时食盐用量较大,在腌制过程中,产品的发酵作用不显著,产品含酸量很低,而含盐量较高,通常感觉不出酸味。

(1)腌菜类1)湿态腌菜:该类产品制成后,菜与腌渍液不分开。

如雪里蕻。

2)半干态腌菜:该类产品制成后,菜与腌渍液分开,但产品含水量仍较高,产品表面潮润。

如榨菜。

3)干态腌菜:该类产品腌制后,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产品含水量相对较低,产品表面干燥,如干笋片、萧山萝卜干。

(2)酱渍菜类:该类产品在腌制后,还要进行酱渍处理,产品具有浓郁的香味。

1)咸味酱菜:产品腌制后用咸酱(黄酱)酱渍而成,如普通的酱菜。

2)甜味酱菜:产品腌制后用甜酱(或酱油加糖)酱渍而成,产品甜味突出,如甜酱黄瓜、甜酱包瓜。

(3)糟、糠、醋渍品产品腌制后再用酒糟、醋或米糠等进行处理,产品具有糟、醋或糠的特有风味。

如糟萝卜、糖醋蒜等。

1.1.2发酵性腌制品这类产品用盐量较少或不用盐,在腌渍过程中都有比较旺盛的乳酸发酵现象,一般还伴随着微弱的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利用发酵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香料、调味料等的防腐力使产品得以保藏,并增进其风味,产品一般都具有明显的酸味。

(1)干盐腌制法:腌制过程不用加水,而是将粉末状的食盐与菜体均匀混合,利用腌出的蔬菜汁液直接发酵而成,如西欧的酸菜、中国的酸白菜等。

(2)盐水腌制法:将蔬菜放入预先调制好的盐水中,进行发酵,如泡菜、酸黄瓜等。

1.2十类法该分类法是由中国微生物学会酱腌菜学组提的,它将我国的酱腌菜分为十类:酱渍菜类;酱油渍菜类;湿态腌菜类;半干态腌菜类;干态腌菜类;糖醋渍菜类;虾油渍菜类;辣味菜类;酒糟渍菜类;菜脯类。

果蔬食品工艺学(第四章蔬菜腌制)讲课教案

果蔬食品工艺学(第四章蔬菜腌制)讲课教案

• (腌制中,后熟时间越长,黑色素形成越多。如南 充冬菜装罐后熟2~3年,冬菜变得乌黑而有光泽)
• 五、蔬菜腌制与亚硝基化合物
• 1.N—亚硝基化合物:指含有=N—N=O的化合物
• 包括:N—亚硝基胺

N—亚硝基脒

N—亚硝基脲

N—亚硝酰胺
• 来源:由前体物质:胺类、亚硝酸盐、硝酸盐合成。
• 作用:作用于基因:则发生突变,遗传给下一代;

6%时,仍能发酵

10%时,停止发酵
• pH值,最适pH值是5.8~6.6,低于3.0,停止发酵
• 氧气:厌氧
• 三、有害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 1.丁酸发酵
• 基质:糖、乳酸
• 条件:嫌气、低酸、最适温度35℃左右。
• 化学反应: C6H12O6→CH3(CH2)2COOH+2CO2↑+2H2↑
• 2CH3CHOHCOOH→CH3(CH2)2COOH+2CO2↑+ 2H2↑ 结果:丁酸具有强烈的不愉快气味,无防腐作用。 对腌制品有败坏作用,给腌制品带来不良风味。
果蔬食品工艺学

第四章 蔬菜腌制
第一节 概述
• 一、概念
• 在蔬菜加工中,利用高渗透物质溶液来抑制有害微 生物的活动,同时利用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得到的产 物以及各种配料来加强成品的保藏性,这一加工过 程称为蔬菜腌制。
• 二、名特产品介绍 • 四川榨菜 • 云南大头菜(芥菜头) • 宜宾菜芽 • 肖山萝卜干 • 北京、扬州、镇江、保定酱菜,山东将蘑菇
• 四、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 1.腌制品中鲜味的来源
• 蛋白质→谷氨酸-----→谷氨酸钠
• 2.腌制品中芳香物质的来源

果蔬的糖制和腌制

果蔬的糖制和腌制

第四章果蔬的糖制和腌制第一节蜜饯糖制是蜜饯类加工的主要工艺,是果蔬原料排水吸糖过程。

果蔬糖制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渗透脱水作用,将果品蔬菜加工成糖制品的加工技术。

是通过增加果蔬本身的含糖量,减少含水量使制品具有较高的渗透压,从而使微生物细胞的原生质脱水收缩,产生生理干燥现象而无法生存,达到保藏制品的目的。

果蔬糖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糖制品是利用蜂蜜糖渍饯制而成,并冠以"蜜"字,称为蜜饯(Candy)。

甘蔗糖(白砂糖)和饴糖等食糖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了糖制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逐步形成格调、风味、色泽独具特色的我国传统蜜饯,其中北京、苏州、广州、潮州、福州、四川等地的制品尤为著名,如苹果脯、蜜枣、糖梅、山楂脯、糖姜片、冬瓜条以及各种凉果和果酱,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荣誉。

凉果指用咸果坯为主要原料,甘草等为辅料制成的糖制品。

果品经盐腌、脱盐、晒干,加配调料蜜制,再干制而成。

制品含糖量不超过35%,属低糖制品,外观保持原果形,表面干燥,皱缩,有的品种表面有层盐霜,味甘美,酸甜,略咸,有原果风味。

如陈皮梅、话梅、橄榄制品等。

果蔬糖制品具有高糖、高酸等特点,这不仅改善了原料的食用品质,赋于产品良好的色泽和风味,而且提高了产品在保藏和贮运期的品质和期限。

一糖制原理(以蜜饯为例)高浓度的糖液会形成较高的渗透压,微生物由于在高渗环境下会发生生理干燥直至质壁分离;高浓度的糖液使水分活度大大降低,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大为减少;糖制使氧在糖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也使微生物的活动受阻。

二.糖的特性与应用(砂糖)饴糖又称麦芽糖浆,是用淀粉水解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糊精和少量的葡萄糖、果糖的混合物。

其中含麦芽糖和单糖约53%-60%,糊精13%-23%,其余多为杂质。

有防止糖制品晶析的作用。

食糖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糖液内溶解的糖量。

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但不同温度下,不同种类的糖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蔬菜腌制工艺

蔬菜腌制工艺
0.1~1%,白酒1%。 本味:辣椒末1.5%,香料
末0.1~0.2%。
2020/5/6
20
表5 方便榨菜感官指标、理化、卫生指标
2020/5/6
21
第五节 酱菜类加工工 艺
一、传统酱制工艺 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选择
处理
盐腌
切制改形
成品
酱制
脱盐脱水
2020/5/6
22
第五节酱菜类加工工 艺
扬州酱菜配料比例如下(以百分比计算):
一、泡菜
(一)工艺流程:
泡菜盐水配制
原料
选别
修整
清洗
入坛泡制
成品
商品包装
发酵成熟
2020/5/6
9
第三节泡菜类加工工艺
(二)操作要点:
容器:泡菜坛、发酵罐。
多 功
发酵期的管理。
能 切
商品包装 :
菜 机
切分整形、装袋(罐)、灌入汤汁、
抽气密封、杀菌、冷却、保温检验,
抽样进行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检验
整形分级
修剪除筋
二道盐腌
头道盐腌
淘洗上囤
拌料装坛
后熟清口
封口装篓
榨菜为我国特产, 1898年创始于涪 陵市。
2020/5/6
外销涪陵榨菜标准见表2
内销涪陵榨菜标准见表3
成品
14
第四节咸菜类加工工艺
表2 外销涪陵榨菜标准
2020/5/6
15
第四节咸菜类加工工 艺
表3 内销涪陵榨菜标准
2020/5/6
及感官评定,合格者即为成品。
2020/5/6
10
第三节泡菜类加工工 艺
二、朝鲜泡菜
1990年北京亚运会被韩国、朝鲜指定为运动员 专 供 食 品 。 100kg 腌 制 好 的 大 白 菜 , 加 萝 卜 50kg,食盐、大蒜各1.5kg,生姜400g,干辣 椒250g,苹果、梨各750g,味精少许、鱼汤、 牛肉汤或虾酱适量。

第四章 蔬菜腌制

第四章  蔬菜腌制

第四章蔬菜腌制第一节蔬菜腌制品的分类蔬菜腌制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活动的生成物以及各种配料来加强成品的保藏性,利用溶液的高渗透压抑制有害微生物生命活动,抑制腐败菌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食用品质的一种保藏方法。

我国蔬菜腌制品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有不少名特产品,不但国内驰名,而且远销国外。

如北京冬菜、酱菜,扬州酱菜,镇江酱菜,涪陵榨菜,云南大头菜,萧山萝卜干等,深受消费者欢迎。

蔬菜腌制品种类很多,分为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两大类。

1.发酵性腌制品发酵性腌制品腌渍时食盐用量较低,在腌制过程中有显著的乳酸发酵现象,利用发酵产物乳酸、食盐和香辛料等的综合作用,来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根据腌渍方法和产品状态,可分为干态发酵腌渍品和湿态发酵腌渍品两类。

(1)干态发酵腌渍品腌制过程不加水,先将菜体经风干或人工脱去部分水分,然后进行盐腌,自然发酵后熟而成,如榨菜、酸白菜等。

(2)湿态发酵腌渍品用低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泡蔬菜或用清水发酵而成的一种带酸味的蔬菜腌制品,如泡菜、酸黄瓜等。

2.非发酵性腌制品非发酵性腌制品腌渍时食盐用量较高,产品发酵作用不明显,主要利用高浓度的食盐和香辛料等的综合作用来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非发酵性腌制品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盐渍品用较高浓度的盐溶液腌渍而成。

(2)酱渍品通过制酱、盐腌、脱盐、酱渍过程而制成。

(3)糖醋渍品将蔬菜浸渍在糖醋液内制成,如糖醋蒜。

(4)酒糟渍品将蔬菜浸渍在黄酒酒糟内制成,如糟菜。

蔬菜腌制品的分类除上述方法外,还有由中国微生物学会酱腌菜学组提出的“十类法”,此法将我国的酱腌菜分为十类,包括酱渍菜类、酱油渍菜类、湿态腌菜类、半干态腌菜类、干态腌菜类、糖醋渍菜类、虾油渍菜类、辣味菜类、酒糟渍菜 65类、菜脯类。

第二节蔬菜腌制的原理蔬菜的腌制主要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并增加产品的色香味。

蔬菜的腌制技术

蔬菜的腌制技术

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许多 独具风格名特产品
世界三大名腌菜
德国的酸甜甘蓝
西欧的酸黄瓜
我国的涪陵榨菜
一 蔬菜腌制按是否发酵可分为两大类:
腌渍时食盐用量 较低;在腌制过程 中有显著的乳酸 发酵现象
1 发酵性蔬菜腌制品

湿


态 发 酵
发 酵






腌渍时食盐用量较高; 使乳酸发酵完全受到 抑制或只能轻微地进 行
原料

修整
A 工艺流程

清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切分
盐水配置


入坛
盖盖;添坛沿水


发酵
管理


成品
入半坛原料 放香料包
15~22℃;夏天2~3d; 秋冬5 ~7d
B 操作要点
原料选择 质地鲜嫩;肉质硬健;可食部分大;盐浸渍后不易碎烂 修整 剔除不可食部分;削去粗皮 伤迹 老茎;挖掉心瓤;操作中注 意勿损伤菜品 清洗 先浸泡10分钟;然后洗涤 注意洗涤蔬菜表面表皮上附着 的泥沙 微生物 寄生虫等 切分 按食用习惯切分 香料包配料 香料在泡菜盐水中起着增香味 除异味 去腥味的功 效 泡菜坛准备 泡菜坛子能抗酸 抗碱 抗盐;又能密封且能自动排 气;隔离空气;使坛内能造成一种嫌气状态;有利于乳酸菌的活 动;又防止了外界杂菌的侵害;因此泡菜得以长期保存
蔬菜的腌制技术
果蔬的腌制技术
腌制是一种利用食盐渗入蔬菜组织内部;以降低水分活度;提高渗透压;有 选择的控制微生物发酵和添加各种配料;以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保持制品品 质的加工方法 其制品称为果蔬腌制品或酱腌菜 腌菜 蔬菜腌制是人类对蔬菜进行加工保藏 的一种古老的的方法;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 国外均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一种广为普及 的腌制加工方法 蔬菜腌制具有加工简易;成本低廉; 风味多样 容易保存;并具有独特的色 香 味的特点;是人们餐桌和烹饪不可缺 少的加工制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蔬菜腌制第一节蔬菜腌制品的分类蔬菜腌制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活动的生成物以及各种配料来加强成品的保藏性,利用溶液的高渗透压抑制有害微生物生命活动,抑制腐败菌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持食用品质的一种保藏方法。

我国蔬菜腌制品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有不少名特产品,不但国内驰名,而且远销国外。

如北京冬菜、酱菜,扬州酱菜,镇江酱菜,涪陵榨菜,云南大头菜,萧山萝卜干等,深受消费者欢迎。

蔬菜腌制品种类很多,分为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两大类。

1.发酵性腌制品发酵性腌制品腌渍时食盐用量较低,在腌制过程中有显著的乳酸发酵现象,利用发酵产物乳酸、食盐和香辛料等的综合作用,来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根据腌渍方法和产品状态,可分为干态发酵腌渍品和湿态发酵腌渍品两类。

(1)干态发酵腌渍品腌制过程不加水,先将菜体经风干或人工脱去部分水分,然后进行盐腌,自然发酵后熟而成,如榨菜、酸白菜等。

(2)湿态发酵腌渍品用低浓度的食盐溶液浸泡蔬菜或用清水发酵而成的一种带酸味的蔬菜腌制品,如泡菜、酸黄瓜等。

2.非发酵性腌制品非发酵性腌制品腌渍时食盐用量较高,产品发酵作用不明显,主要利用高浓度的食盐和香辛料等的综合作用来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非发酵性腌制品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盐渍品用较高浓度的盐溶液腌渍而成。

(2)酱渍品通过制酱、盐腌、脱盐、酱渍过程而制成。

(3)糖醋渍品将蔬菜浸渍在糖醋液内制成,如糖醋蒜。

(4)酒糟渍品将蔬菜浸渍在黄酒酒糟内制成,如糟菜。

蔬菜腌制品的分类除上述方法外,还有由中国微生物学会酱腌菜学组提出的“十类法”,此法将我国的酱腌菜分为十类,包括酱渍菜类、酱油渍菜类、湿态腌菜类、半干态腌菜类、干态腌菜类、糖醋渍菜类、虾油渍菜类、辣味菜类、酒糟渍菜 65类、菜脯类。

第二节蔬菜腌制的原理蔬菜的腌制主要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并增加产品的色香味。

一、食盐在腌制过程中作用食盐在腌制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概括起来可分为高渗透压作用、抗氧化作用、降低水分活度作用。

1.食盐的高渗压作用食盐溶液具有高渗透压。

一般细菌细胞液的渗透压仅有350~1670kPa。

1%的食盐溶液可以产生610kPa的渗透压,15%~20%的食盐溶液可以产生9000~12000kPa的渗透压。

通常蔬菜用的盐水浓度为40/~15% (2470~9270kPa)。

当食盐溶液渗透压大于微生物细胞渗透压时,微生物细胞内水分外渗而使其脱水,最后导致原生质和细胞壁发生质壁分离,从而使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甚至会由于生理干燥而死亡。

所以利用食盐溶液的高渗透压作用能起到良好的防腐效果。

另外食盐溶液中的一些Na+、K+、Ca2+、Mgz+等离子在浓度较高时也会对微生物发生生理毒害作用。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耐盐能力。

一般来说,对腌制品有害的微生物,则对食盐的抵抗能力较弱。

霉菌和酵母菌对食盐的耐受力比细菌大很多,而酵母菌的抗盐性最强。

当溶液的pH越低,则微生物的耐受性越低。

例如酵母菌在溶液pH为7时,对食盐的最大耐受浓度为25%;但当溶液的pH降至2.5时,即溶液具有很显著的酸味时,14%的食盐浓度就可抑制其活动。

高浓度的食盐虽然对抑制各种菌类的活动有利,但若过高会使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减慢,使制品的后熟期相应地延长,同时味道太咸影响口感和风味。

一般腌制品中食盐浓度在10%左右,12%以上就会显著延缓蛋白质的分解速度。

2.食盐的抗氧化作用在食盐溶液中,由于氧的溶解度大大降低而形成的缺氧环境对需氧型微生物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同时在食盐的作用下蔬菜腌制品中的水分渗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使蔬菜组织中的含氧量降低,有效抑制了蔬菜组织中化学成分的氧化。

3.食盐的降低水分活度作用食盐溶液浓度越高,水分活度就越小。

其原理是食盐溶于水中,其中的Na+66与水发生水合作用,减少了溶液中自由水的含量。

水分活度越小,就意味着溶液(食品)中的水分可以被微生物利用的程度少,微生物的活动就受到抑制。

蔬菜腌制工艺中,确定腌制液中食盐的最佳浓度、掌握用盐量、控制蔬菜组织与腌渍液内可溶性固形物浓度达到渗透平衡所需的时间、采用合理的分批加盐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腌制品质量的关键。

二、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发酵性腌制品在腌制过程中其发酵作用比较明显,而非发酵性腌制品,发酵作用较弱,甚至不存在。

在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发酵形式有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

1.乳酸发酵乳酸发酵是蔬菜腌制过程中最重要的生化反应,是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将糖(单糖、双糖)分解生成乳酸、酒精、C02等产物的过程。

根据发酵机制和发酵产物的不同,乳酸发酵可分为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是指在发酵过程中只生成乳酸,产酸量高能积累乳酸1. 4%以上,常见的能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菌种有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乳链球菌等。

异型乳酸发酵除生成乳酸外,还有其他产物的生成,如酒精、醋酸、C02等,参与异型乳酸发酵的菌种有肠膜明串球菌、矮乳杆菌、戊糖醋酸乳杆菌等。

乳酸发酵是蔬菜发酵性腌制品中的主要变化过程,其发酵过程进行的好与坏,与制品的品质优劣有密切的关系。

影响乳酸发酵的因素有食盐浓度、发酵温度、发酵酸度、空气、含糖量等。

2.酒精发酵蔬菜腌制过程中的酒精发酵很微弱。

酒精发酵是由于蔬菜上附着的酵母菌,如鲁氏酵母、圆酵母等将糖分解成乙醇而引起的。

同时蔬菜原料在腌制初期被盐水淹没时所引起的无氧呼吸也可生成微量的乙醇。

少量乙醇的产生,对腌菜并无不良影响,反而有助于提高腌制品的品质风味,在酸性条件下,乙醇与有机酸发生酯化反应,产生酯香味,这些酯香味对产品的风味影响是很大的。

3.醋酸发酵在蔬菜腌制过程中还有微量醋酸形成。

醋酸发酵是指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氧化乙醇而生成乙酸。

蔬菜腌制中极少量的醋酸不但无损于产品的品质,反而对产品的保藏是有利的。

但含量过多时,会使产品具有醋酸的刺激味,使腌制品质量下降。

醋酸菌是好气性微生物,由于过多的醋酸会影响腌制品的质量,生产上应注意保持腌制环境的厌氧条件,以防止过量醋酸的产生。

蔬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乳酸发酵是主体,其次为酒精发酵,醋酸 67发酵极微量。

三、腌菜的色、香、味与脆性(一)色素的变化与色泽的形成1.蔬菜中的天然色素及其变化蔬菜中常见的天然色素有三类,分别是叶绿素、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

(1)叶绿素叶绿素在酸性环境中,易失去绿色变成褐色或绿褐色,而在碱性环境中比较稳定。

蔬菜腌制时酸性菜水会使叶绿素破坏,失去原有的鲜绿色。

(2)花青素受酸碱性的影响,花青素的颜色呈现酸红、碱蓝、中紫的特征,此外腌制过程中,分解、氧化均能使花青素破坏而失去原有颜色。

(3)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茄红素等,它们的性质比较稳定,腌制过程中不易变色。

2.褐变引起的色泽变化蔬菜腌制过程中,腌渍物的色渐渐加深,成为黄色或黑褐色。

主要的褐变类型有两个方面。

(1)酪氨酸褐变属于酶促褐变,酪氨酸在原料组织或微生物细胞中所含的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氧化作用,生成深黄褐色或黑褐色的黑色素,又称为黑蛋白。

(2)美拉德反应指含氮物质如氨基酸与糖类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属于非酶促褐变,最终产物为黄褐色物质。

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还可赋予腌制品一定的香气。

3.外来色素的影响这是由于物理的吸附作用引起的,加入适量的色素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但若使用大量的化学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二)香气与滋味的变化蛋白质分解引起鲜味和香味的形成。

1.鲜昧的形成蔬菜原料中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各种氨基酸。

一般的氨基酸都具有一定的鲜昧,各种蔬菜的氨基酸含量经腌制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榨菜成熟时氢基酸含量按干物质计算为1.8~1. 9g/10HDg,而在腌制前只有1.2g/100g左右,提高60%以上。

腌制品中鲜味的主要来源是谷氨酸与食盐作用生成谷氨酸钠,榨菜在后熟前后所含谷氨酸的量是不同的,按干物质计算谷氨酸占氨基酸总量,成熟前为18%,而经后熟可上升到31%。

另一种鲜味物质天冬氨酸占氨基酸总量11%,这两种鲜68味物质占氨基酸总量40%以上。

据试验,0.1%的谷氨酸钠水溶液就有鲜味,榨菜所含谷氨酸钠超过此限,因而鲜味极浓。

蔬菜腌制品中不只含有谷氨酸,据分析,榨菜中所含氨基酸达17种之多,这些氨基酸又可生成相应的钠盐,因此腌制品鲜味超过单纯谷氨酸钠。

2.香味的形成香味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酯化反应,原料中的有机酸或氨基酸与发酵产生的酒精进行酯化反应,能产生乳酸乙酯、醋酸乙酯、氨基丙酸乙酯等芳香性物质。

②氨基酸与戊糖或甲基戊糖的还原产物4一羟基戊烯醛作用,生成含有氨基醛类香味物质。

③双乙酰和乙偶姻的形成,使腌菜产生特殊的香气。

在腌制过程中,乳酸菌类将糖发酵生成乳酸的同时,还生成具有芳香的双乙酰。

④芥菜子苷香气,芥菜是腌制品的主要原料,芥菜中含有芥菜子苷,具有一定的香气。

当原料在腌制时搓揉或挤压使细胞破裂,则黑芥子苷在黑芥子苷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一种气味芳香而又带有刺激性气味的芥子油。

此外,在腌制品中加入各种不同的香料及调味品,也可带来各种不同香质,增加香味。

(三)脆性的变化脆性是腌制品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制作良好的腌菜一般都保持较好的脆性。

蔬菜的脆性主要与细胞的膨压和细胞壁中的原果胶成分的变化有关。

只有当果胶以原果胶或与金属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果胶酸盐的形式存在时,蔬菜才能保持较好的脆性。

腌制过程中防止原果胶分解是保持蔬菜脆性的主要手段,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选择原料选择成熟适度,脆嫩而无病虫害的蔬菜原料。

2.硬化处理腌制前或腌制中进行硬化处理,使蔬菜原料中的可溶性果胶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果胶酸盐,以保持腌菜的脆性。

3.抑制微生物正确控制腌制条件,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防止微生物对腌菜脆性的破坏。

四、蔬菜腌制与亚硝酸胺N-亚硝基化合物是指含有亚硝基的化合物,是一类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

按其结构可分N-亚硝胺、N-亚硝基脲、N-亚硝酰胺。

N-亚硝基化合物在动物体内、 69人体内、食品中以及环境中,均可由其前体物质胺类、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合成。

此种化合物作用于胚胎,则发生致畸性;如作用于基因,则发生突变,遗传给下一代;作用于体细胞则会发生癌变。

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能在各种食品中发现,尤其在质量较差、不新鲜或是加过硝酸盐、亚硝酸盐保存的食品中。

一些蔬菜如萝卜、大白菜、芹菜、菠菜中含有大量硝酸盐,它可经酶或细菌作用还原成亚硝酸盐,提供了合成亚硝基化合物关键的前体物质。

据分析,硝酸盐含量在各类蔬菜中是不同的。

叶菜类大于根菜类,根菜类大于果菜类。

新鲜蔬菜腌制成咸菜后,其硝酸盐的含量下降,而亚硝酸盐的含量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