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引言标准工时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员工绩效评估等方面。
为了规范标准工时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绩效,制定本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工时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生产制造部门,包括生产车间、装配线、生产线等。
三、定义1. 标准工时: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正常时间,包括实际工作时间和合理休息时间。
2. 实际工时:指员工实际从事工作的时间,不包括非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加班时间。
3. 休息时间: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享受的合理休息时间,包括午休和其他短暂休息时间。
4. 加班时间:指员工超过标准工时的工作时间,按照一定比例支付加班工资。
四、标准工时的制定1. 标准工时的制定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测算。
2. 标准工时应考虑到工作的复杂程度、技能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并与实际生产需求相匹配。
3. 标准工时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五、标准工时的管理1. 员工应按照标准工时进行工作,不得擅自缩短或延长工作时间。
2. 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进行工作,不得随意加班或早退。
3. 管理人员应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监督和记录,确保工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员工加班应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按照规定的比例支付加班工资。
5. 员工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加班对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六、标准工时的考核和评估1. 标准工时的考核应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基础,综合考虑员工的工作态度、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因素。
2. 考核结果应及时向员工反馈,并进行适当的奖励或处罚。
3. 定期对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和适应性。
七、违纪处理1. 对于擅自缩短或延长工作时间的员工,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2. 对于擅自加班或早退的员工,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3. 对于频繁加班或超时工作的员工,将进行适当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标准工时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优化员工的工作负荷,并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分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包括工时计算、工时分配、工时监控、工时调整和工时评估。
正文内容:1. 工时计算1.1 理论工时计算:根据工作内容和难度,计算出每一个工作任务的理论工时。
1.2 实际工时计算:记录员工实际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花费的时间,计算出实际工时。
2. 工时分配2.1 合理分配: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某些员工过度负荷,而其他员工工作不饱和的情况。
2.2 适度弹性:为应对突发事件或者暂时任务,工时管理规范应具备一定的弹性,允许暂时调整工作时间。
3. 工时监控3.1 实时监控:通过工时管理系统或者软件,实时监控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工时符合标准。
3.2 异常情况处理:对于工时超标或者低于标准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例如适当调整工作任务或者重新分配工作。
4. 工时调整4.1 弹性调整:当某些员工工作负荷过大或者过轻时,可以适当调整工时,以平衡工作负荷。
4.2 考虑个人需求:在工时调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和工作能力,确保调整合理。
5. 工时评估5.1 定期评估:定期对员工的工时进行评估,了解工时是否合理,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
5.2 员工反馈:鼓励员工对工时管理规范进行反馈,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见,进一步优化工时管理。
总结: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员工工作负荷至关重要。
通过工时计算、工时分配、工时监控、工时调整和工时评估,能够确保工时合理分配、员工工作负荷平衡,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同时,工时管理规范应具备一定的弹性,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暂时任务的需求。
通过定期评估和员工反馈,不断优化工时管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质量。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引言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合理设定和管理工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和企业效益的提升。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定义1. 标准工时: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2. 实际工时:指实际完成一项工作所耗费的时间。
三、标准工时设定1. 标准工时的设定应基于科学的工作测定方法,结合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难度等因素进行评估。
2. 标准工时应经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标准工时的设定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水平,以及工作过程中的休息和调整时间。
四、工时管理流程1. 工时记录:每位员工应按照规定的工时记录方式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休息时间等。
2. 工时核算:根据员工的工时记录,计算出实际工时,并与标准工时进行对比。
3. 异常工时处理:对于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应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4. 工时报告:定期生成工时报告,包括各部门、各岗位的工时情况,以及工时利用率、工时效率等指标的分析和评估。
五、工时管理的考核与奖惩1. 考核指标:工时利用率、工时效率、工时偏差等可以作为工时管理的考核指标。
2. 奖励机制:对于工时管理表现优秀的员工,可以给予奖励,如工时奖金、表彰等。
3. 处罚措施:对于工时管理不规范或存在违规行为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扣减奖金、警告甚至解雇等。
六、工时管理的优化与改进1. 不断优化标准工时设定方法,确保标准工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工时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工时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建立健全的工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工时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分析,提高工时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4. 定期开展工时管理的评估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标题: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合理规范的标准工时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生产效率,减少工时浪费,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规范内容,匡助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工时管理制度。
一、明确标准工时的定义和范围1.1 确定标准工时的概念:标准工时是指在不超过法定工时的前提下,企业规定的员工应该完成工作的时间。
1.2 界定标准工时的范围:标准工时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加班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等内容。
1.3 区分标准工时与法定工时:标准工时是企业内部规定的工作时间,而法定工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最高工作时间。
二、建立有效的标准工时管理制度2.1 制定明确的工时管理政策:企业应该明确规定标准工时管理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确保工时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2 设立科学的工时计量系统:建立科学的工时计量系统,实现对员工工时的准确记录和监控。
2.3 建立健全的工时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的工时管理流程,包括工时统计、考勤核算、加班管理等环节,确保工时管理的规范执行。
三、加强员工工时管理意识3.1 培养员工工时管理意识:通过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工时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2 激励员工合理利用工时:通过奖惩机制和激励措施,引导员工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3.3 建立员工参预工时管理的机制:鼓励员工参预工时管理,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共同促进工时管理的规范化。
四、监督和评估标准工时管理效果4.1 设立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标准工时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4.2 进行工时管理效果评估:定期对标准工时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4.3 不断完善工时管理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工时管理制度,持续提升工时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5.1 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员工工时不超过法定标准。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标题: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员工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的内容,包括工时计算方法、工时分配原则、工时监控与评估、工时管理的优势以及如何有效实施标准工时管理。
一、工时计算方法:1.1 标准工时的定义: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需的合理时间,包括直接工时和间接工时。
1.2 直接工时的计算:直接工时是指直接参预产品或者服务生产的工时,可通过工作时间记录、工作量统计等方法进行计算。
1.3 间接工时的计算:间接工时是指非直接参预产品或者服务生产的工时,如管理、行政等工作,可通过工作时间记录、工作量统计等方法进行计算。
二、工时分配原则:2.1 合理分配工时: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分配工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时完成。
2.2 公平分配工时: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工作负荷,公平分配工时,避免浮现过度负荷或者工时不足的情况。
2.3 弹性分配工时:根据生产需求和员工个人情况,灵便调整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三、工时监控与评估:3.1 工时记录与统计:建立科学的工时记录与统计体系,准确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为后续的工时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3.2 工时分析与优化:通过对工时数据的分析,发现工时浪费的原因,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3 工时评估与调整:定期对员工的工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工时调整,确保工时分配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四、工时管理的优势:4.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分配和优化工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
4.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工时管理,合理配置员工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4.3 保障员工权益:合理的工时管理可以避免员工过度加班,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五、有效实施标准工时管理:5.1 建立标准工时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工时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工时计算、分配、监控等各项内容。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概述标准工时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工时标准,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法。
标准工时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并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工作歇息时间,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标准工时的确定1. 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普通采用工作时间与产出数量的比例来确定。
具体计算公式为:标准工时 = 总工作时间 ÷产出数量。
其中,总工作时间包括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以及歇息时间。
2. 标准工时的调整标准工时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当生产任务较为紧张时,可以适当提高标准工时,以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当生产任务较为宽松时,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工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标准工时的管理1. 工时记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时记录系统,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
工时记录可以采用人工记录或者电子记录的方式进行,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工时统计与分析企业应定期进行工时统计与分析,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分布情况,发现工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工时考核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质量进行工时考核,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工时考核可以采用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和客观。
4. 工时调度企业应根据生产任务的紧张程度和员工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
工时调度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动力,避免过度劳苦和工时冲突的发生。
四、标准工时管理的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生产时间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2. 保障员工权益标准工时管理可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歇息时间合理安排,避免过度劳苦和工时冲突。
3. 提高产品质量合理的工时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减少因疲劳造成的工作失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参考资料:标准工时制定规范-蒋良君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成都华标企管蒋良君分享)1目的:为使制定标准工时的人员能按科学的方法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而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适用于标准工时制定人员针对本公司作业人员完成某项作业而制定标准工时。
3定义:3.1标准工时:是指在标准作业方法和条件下,任何正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
3.2正常时值:在运用秒表测时的时候,为符合统计原则,应测定相当次数的周程来求平均值(需舍弃异常值再平均)。
3.3正常工时:当我们用秒表进行测定时,如作业员未必正好在正常状态、正常速度下,我们需用评比系数作调整,使之接近正常的速度水平。
3.4宽放时间:人在工作时间内,会喝水、上洗手间、擦汗、稍作休息,工作前后的清理,填写日报表或产品移转单,在这种时间内是没有产量的,而又是应该中断的,这些都需要以宽放时间来弥补。
3.5宽放率:为不同的宽放时间所赋予的系数。
3.6评比系数:被观测者的状况,很可能并不在正常速度状态下,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正常速度下的时间值,因此用评比系数来调整。
4职责:4.1标准工时的制定与修订:生技课4.2配合单位:各生产部门5作业要求:5.1作业流程(见附图一)5.2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标准工时二正常工时X(1+宽放率)正常工时=平均时值X(1+评比系数)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管理宽放率正常时值:就是观测值除去异常值后的算术平均值。
评比系数:由现实作业所得的观测时间转换成标准时间的系数。
装配标准工时=最高的标准工时X作业人数编制:蒋良君审核:核准:制定标准时用的相关参数GE观测次数表平准化评比调整系数表的总和.公司标准工时宽放率标准编制日期:2004-4-22版本:A0标准一、管理宽放率。
制度工作时间是8小时.(8hX60分钟=480分钟,有小休的单位减20分钟)管理宽放率二①♦制度工作时间X100%①管理宽放时间由其中一项或多项组成:A上班前清洁点检设备5分钟;B交接班岗位清洁5分钟;C写日报表及送报表要5分钟;D填写产品移转单和贴单要10分钟。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合理制定和执行标准工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了规范标准工时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相关内容。
二、标准工时的定义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的时间。
它是根据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可以用于衡量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标准工时的制定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标准工时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员工,不偏袒任何一方。
2. 科学合理原则:标准工时的制定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合理的工作方法,确保工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3. 可比性原则:标准工时应具有可比性,即不同岗位、不同工种之间的工时可以进行比较和衡量。
4. 可调整性原则:标准工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
四、标准工时的制定步骤1. 数据收集:收集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环境等相关的数据,包括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等。
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工时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工时的计算方法。
3. 标准工时计算: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工时计算。
4. 标准工时评审:将制定的标准工时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听取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5. 标准工时发布:将经过评审的标准工时发布给各部门,并进行培训和解释,确保各部门理解和执行标准工时。
6. 标准工时监控:建立标准工时监控机制,定期对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标准工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标准工时管理的要点1. 岗位分析: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进行分析,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依据。
2. 工时记录:建立工时记录系统,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工时分析:对工时记录进行分析,找出工时超标或不足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职工工时管理规定
职工工时管理规定职工工时管理是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管理措施。
为了规范职工工时管理,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制定本工时管理规定。
一、工时计算标准1.1 标准工时:每周工作时间以40小时为基本工时,超过40小时的工作时间视为加班工时。
1.2 加班工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或调休。
1.3 弹性工时:鼓励职工实行弹性工作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二、工时监管措施2.1 考勤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记录职工的考勤情况。
2.2 加班管理:对于需要加班的工作,必须提前向上级主管进行申请并得到批准。
2.3 加班补贴:公司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并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工时管理原则3.1 合理安排工时:遵循合理、公平、公正、互惠原则,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确保其充分休息和娱乐。
3.2 保障职工权益:严格按照劳动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延长工作时间或强制加班。
3.3 职工自主权:鼓励职工自主安排工作时间,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四、工时管理责任4.1 上级主管:负责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严禁擅自要求职工加班,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4.2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工时管理制度,确保工时管理的执行。
4.3 职工:按照规定的工作时间进行工作,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加班,必须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并得到批准。
五、工时管理违规处罚5.1 职工未经申请擅自加班的,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5.2 上级主管未合理安排职工工作时间或擅自要求职工加班的,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附则6.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不断完善和提升工时管理水平。
6.2 其他与工时管理相关的事项另行制定相应管理规定,由人力资源部门发布并执行。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企业将不断完善工时管理制度,确保职工权益的合法性和保障工作效率的提升。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
二、目的和范围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工时管理的流程和方法,确保员工的工时合理计算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适合于所有部门和岗位的员工。
三、标准工时计算1. 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标准工时 = 标准产量 ÷单位时间产量2. 标准产量: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标准产量,可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单位时间产量: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确定单位时间的工作量,例如每小时、每天或者每周的工作量。
四、工时记录和统计1. 员工工时记录:员工每天上班前需打卡,并在下班后再次打卡。
打卡记录包括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和歇息时间。
2. 工时统计:每月末,由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工时进行统计,并生成工时报表。
报表中应包括员工姓名、工号、部门、工作日期、上班时间、下班时间、歇息时间和实际工时等信息。
五、工时管理1. 弹性工时制度: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可以实施弹性工时制度,即员工可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自由调整上班和下班时间,但总工时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工时。
2. 加班管理:员工加班需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加班时间应按照规定进行计算,并支付相应的加班费。
3. 请假管理:员工请假需提前向上级主管请假,并填写请假申请表。
请假期间的工时不计入实际工时。
4. 工时考核和奖惩:根据员工的实际工时和工作表现,进行工时考核和奖惩。
考核结果可作为晋升、薪资调整和奖励的依据。
六、工时监督和改进1. 工时监督:各部门主管应对员工的工时进行监督,确保工时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发现工时记录异常或者不合理,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工时改进:根据工时统计数据和员工反馈,不断改进工时管理制度,提高工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标准工时核定标准
标准工时核定标准1目的规范公司所属产品的标准工时制定,建立合理、标准的工时管理制度,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及生产升轿呈、计划合理与准确。
2适用范围生产部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制定。
3管理要求3.1定义:3.1.1标准工时: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用规定的标准标准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作业员的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定的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3.1.2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停顿及休息的时间。
包括作业员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
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则属于宽放时间。
3.1.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3.2规范要点:3.2.1标准工时的建立:321.1标准工时构成:①标准工时=正常工作时间+宽放时间②宽放时间=现场核定时间X(1+宽放率)1)私事宽放时间:作业员在作业过程中,满足生产需求的宽放时间,如上洗手间、喝水等。
2)疲劳宽放时间: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休息或操作速度减弱的宽放时间。
3)作业宽放时间:补偿作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要素作业或无法预测的作业,如处理生产不良品、设备报修等。
4)车间宽放时间:车间宽放时间是对于个体差异产生损失的补偿。
如作业员熟练度的差异、工位编排产生的差异等。
3.2.1.2正常工作时间:32121主体作业时间,指作业员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的作业,能达到作业目的且能创造作业价值的作业,如改变产品特性等。
3.2.1.2.2副作业时间,指作业员在完成主体作业时所需要的辅助工作时间。
如工具拿取、自主检查等。
3.2.1.3宽放率:宽放系数表:宽放名称私事宽放疲劳宽放作业宽放车间宽放合计宽放范围1%~5%2%~6%0~7%0~5%宽放率5%5%5%4%19%注:宽放种类很多,但在实际计算标准工时时,不能将所有宽放都考虑在内,因为宽放越多说明作业效率越低,一般宽放率在10%〜20%之间为正常值,根据公司所有产品特点总宽放率设置为10%~20%o3.2.2标准工时具体的制定方法:目前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有秒表核定法、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液PTS\综合数据法、投影法、MTM法。
国家工时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工时规定,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
第四条国家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一般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第五条国家鼓励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和不定时工作制度,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执行工时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标准工时制度第八条标准工时制度是指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作制度。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特点和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并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安排调休或者支付加班费。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累计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使生产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必须及时抢修的;(二)处理突发事件,使生产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必须及时处理的;(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因特殊原因需要连续工作,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四)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或者不定时工作制度。
第三章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第十四条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将一定期限内的周工作时间、月工作时间或者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总量,平均折算为每日工作时间的工作制度。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进行科学规范和合理安排的重要手段,旨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相关规范。
二、标准工时的确定1. 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制定合理的工作标准。
2. 考虑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环境,确定适宜的工作时间。
3. 根据工作的特点,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确保员工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三、标准工时管理的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标准工时应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2. 科学合理原则:标准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
3. 灵便适应原则:标准工时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环境进行灵便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4. 安全健康原则:标准工时应保障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避免过度劳苦。
四、标准工时管理的具体措施1. 设立工作时间记录系统,记录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
2. 根据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制定相应的工作时间标准。
3. 对于超过标准工时的工作,应进行合理补偿,如加班费或者调休。
4. 对于长期超过标准工时的员工,应进行适当调整,以保护其身体和心理健康。
5. 定期评估和调整标准工时,确保其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符。
五、标准工时管理的益处1. 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浪费时间。
2. 保障员工权益:标准工时管理可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过度劳苦和不公平待遇。
3. 优化资源配置:标准工时管理可以匡助企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4. 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标准工时管理,企业可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六、标准工时管理的注意事项1. 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合理确定标准工时,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方式。
2. 员工应按照标准工时要求进行工作,不得私自加班或者减少工作时间。
3. 管理者应严格执行标准工时管理制度,确保公平公正。
标准工时规定
标准工时规定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员工应该完成的工作时间,对于企业来说,设置标准工时可以帮助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下面是一份标准工时规定的示范:1. 工时计算原则1.1 标准工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1.2 加班工时按照加班时间的1.5倍或2倍计算,并有明确的加班报酬机制;1.3 工时不包括午休和其他休息时间。
2. 工时核定2.1 员工应按照设定的工时规定完成工作任务;2.2 员工的工时记录应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填写;2.3 工时记录需要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匹配,具体项目和时间需要明确记录。
3. 弹性工时制度3.1 公司可以根据工作需求和员工个人情况,采取弹性工时制度;3.2 弹性工时制度需要明确弹性工作时间范围,如早上8点至晚上8点;3.3 弹性工作时间内的加班工时按照加班时间的1倍计算。
4. 加班管理4.1 加班需要经过部门主管或上级领导批准;4.2 加班时间记录需要由加班员工填写,并经过部门主管或上级领导确认;4.3 加班工时应有相应的加班费和调休安排。
5. 休息制度5.1 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午休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5.2 每周休息日至少为1天,员工享有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时间;5.3 节假日休息时间及安排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6. 调休制度6.1 调休应经过部门主管或上级领导批准;6.2 调休的时间需要提前3天申请,并由部门主管或上级领导确认;6.3 调休需遵循公司的调休原则和政策。
7. 违规处理7.1 未经批准擅自加班的员工将被视为违规,适用相应的纪律处分;7.2 多次违规加班的员工将面临辞退或其他严厉处分;7.3 拒绝加班或迟到早退的员工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扣款或奖惩。
以上是一份标准工时规定的示范,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制定,但需要确保其合法、合理、公正。
员工需要严格遵守工时规定,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享有合法的休息和加班权益。
同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工时管理机制,保障员工权益,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最新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最新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时间安排,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营效率。
以下是最新制定的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内容:一、总则1.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员工,确保工时管理的公平性和一致性。
2. 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工时管理制度。
二、工时制度1. 标准工时制度: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
2. 弹性工时制度: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员工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企业安排,灵活安排工作时间。
3. 特殊工时制度:对于特殊岗位或工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三、工时记录与考勤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时记录和考勤系统,确保工时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员工应按时打卡或通过其他方式记录工时,不得无故缺勤或迟到早退。
3. 企业应定期对工时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工时管理的合规性。
四、加班管理1. 加班应遵循员工自愿原则,企业不得强迫员工加班。
2. 加班时间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超过法定加班时限。
3. 加班应给予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五、休息与休假1. 员工享有法定的休息日和节假日,企业不得随意剥夺员工的休息权利。
2. 企业应合理安排员工的年假、病假等休假,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
3. 休假期间,员工的权益应得到充分保障,不得因休假受到不公平待遇。
六、工时异常处理1. 对于工时异常情况,如迟到、早退、缺勤等,企业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2. 员工应主动向企业报告工时异常情况,并配合企业进行调查和处理。
3. 企业应根据工时异常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警告、罚款或解除劳动合同等。
七、培训与宣传1.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工时管理规范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工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工时管理规范,形成全员遵守工时管理规范的良好氛围。
八、监督与改进1. 企业应设立工时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工时管理规范的有效执行。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标题:标准工时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标准工时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匡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权益、规范劳动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工时管理的规范内容。
一、设定标准工时1.1 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时间的界定、歇息时间的安排等。
- 确保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合理、科学,能够充分考虑到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1.2 制定标准工时表- 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员工的工作情况,制定标准工时表,明确员工每天、每周的工作时间安排。
- 标准工时表应该合理分配工作时间,避免浮现员工过劳或者工作时间不足的情况。
1.3 建立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标准工时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标准工时的执行和监督。
- 定期对标准工时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
二、监督执行标准工时2.1 建立监督机制- 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者部门,负责监督执行标准工时的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 建立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和管理人员积极监督和举报违规行为。
2.2 加强考勤管理- 使用科技手段,如考勤机、考勤软件等,对员工的工作时间进行全面监控和记录。
- 定期对考勤记录进行核对和分析,及时发现工时异常情况。
2.3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员工的标准工时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遵守规章制度的能力。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标准工时管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对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的理解和遵守。
三、处理违规行为3.1 设立惩罚机制- 建立明确的违规处理流程和惩罚机制,对违反标准工时管理规范的行为进行处理。
- 根据违规行为的轻重,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2 加强监督检查- 定期对标准工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员工遵守标准工时管理规范。
工程标准工时管理制度
工程标准工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工程项目的工时管理,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项目的工时管理。
第三章工时管理基本原则1.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明确工时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2. 严格执行工时制度,保证工人的合法权益。
3. 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4. 严格遵守工程进度计划,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
第四章工时管理的具体规定1. 工时计算(1)工时计算的基本单位是工时,按照一天8小时计算。
(2)施工现场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周末、节假日不得强制安排加班。
(3)加班工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2. 工时确认(1)工时确认由项目经理负责,具体操作由项目经理助理和施工班组长协同完成。
(2)每周由项目经理向班组长反馈上周的工时情况,并确认下周的工时安排。
(3)工时确认应当及时、准确。
3. 工时管理(1)工时管理分为正常工时和加班工时。
(2)项目经理应当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工时,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3)班组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工人的工作时间,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工时管理应当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相结合,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工程进展。
第五章工时管理的监督1. 项目经理应当定期对工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公司领导对工时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奖励合格的项目组,惩罚违规的项目组。
3. 工人对工时管理情况有权进行举报,公司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六章补充规定1. 本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工程标准工时管理制度,若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最新修订
标准工时管理规范最新修订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范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工时管理,确保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
二、工时制度1. 标准工时制度: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
2. 弹性工时制度: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安排。
3. 综合计算工时制度:对于无法按标准工时计算的岗位,可实行以周、月或季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三、加班管理1. 加班申请:员工需提前向直接上级提出加班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加班。
2. 加班记录:所有加班必须有明确的记录,并由员工和直接上级签字确认。
3. 加班补偿:员工加班应按规定给予相应的加班费或调休。
四、考勤管理1. 考勤记录:员工应每日按时打卡,考勤记录作为工资发放和工时计算的依据。
2. 迟到早退:员工迟到或早退应按规定扣除相应的工资。
3. 缺勤处理:员工因私事缺勤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并按规定扣除工资。
五、假期管理1. 法定节假日:员工享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休息权利。
2. 年假:员工根据工作年限享有相应的带薪年假。
3. 病假:员工因病请假应提供医疗机构的证明,并按规定享受病假待遇。
六、工时调整1. 工时调整申请:因工作需要,企业可提出工时调整申请,经员工同意后实施。
2. 工时调整审批:工时调整需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批。
3. 工时调整公示:工时调整方案应向全体员工公示,并征求意见。
七、监督与考核1. 监督机制:企业应建立工时管理监督机制,确保工时管理规范的执行。
2. 考核机制:企业应定期对工时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八、附则1.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原有工时管理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为准。
2. 本规范的解释权归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所有。
3. 本规范如有变更,将及时通知全体员工,并进行公示。
九、结束语企业将不断优化工时管理,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标准工时核定管理制度
标准工时核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内部工时管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的工时核定管理,包括全日制员工、兼职员工、临时员工等。
第三条工时管理应遵循合理、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确保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同时保障员工的休息和健康。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工时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工时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具体实施步骤。
第二章工时核定第五条公司应制定标准工时制度,明确每周工作时间、加班情况、休息时间等具体规定,如下:1. 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2. 加班工作时间应经过员工本人申请,并得到主管的批准;3. 加班工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支付,并不得少于国家规定的标准;4. 每日必须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连续工作不得超过6小时;5. 员工有权利拒绝超时加班,并不得因此被公司处罚。
第六条公司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员工特殊需求,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如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等。
第七条员工的工作时间记录应当真实可靠,每日签到、签退时间应有明确记录,加班情况也应有相应记录。
第八条公司应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核定工时情况,并及时调整,确保员工工作量和工时的合理安排。
第三章工时管理第九条公司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或人员负责工时管理,明确责任,落实监督管理。
第十条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员工的工时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第十一条公司应向员工普及工时知识,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员工加班审核机制,确保加班工时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第四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三条对于违反工时管理规定的员工,公司可以给予批评、警告等处罚。
严重者,可执行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十四条对于工时管理优秀的员工,公司可以给予奖励,如表扬、奖金等。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 日期: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文档类型
工程文件
文档编号
文档版本
V1.00
文档密级
制造中心使用
语 言
中文
归口部门
工程部
角色
部门
签名
日期
拟制
工程部
审核
工程部
会签
3.3宽放工时:不符合规则或不直接作用于作业,但又无法完全避免发生的延迟时间,在一定基础上维持作业时间的所必须需要的时间。以相对于作业时间的比率来设定,即宽放系数。
4角色与职责
4.1工程部:
4.1.1负责标准工时的维护与管理;
4.1.2负责对新产品标准工时进行题反馈。
2范围
此文件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正式生产的产品。
3定义
3.1标准工时: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ﻩ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3.2作业工时:一个经过足够训练的合格员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作业工时是在现场实测工时的基础上经过速度评比计算而得的;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
=实际时间×(1+宽放率)
5.3标准工时的制定过程:
5.3.1前期准备
(1)工具准备:秒表、记录板与工时记录表、铅笔;
(2)资料准备:熟悉SOP作业流程以及作业工序;
(3)掌握评比因素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正常速度的概念。
速度评价法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4.3 计划部:
4.3.1负责根据产品标准工时排产。
5规范要求
5.1标准工时的制定:
5.1.1新产品工时:工程部负责对新产品工时进行测试核算并发布归档。
5.1.2老产品工时:工程部每三个月需要更新一次产品工时。
5.2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我司采用秒表测时法,现场作业实测,再经速度评比与时间宽放后计算而得的。
速度评价法主要以观测者的经验判断和期望值,因此又称为主观评价法。使用速度评价法时要求评价者对作业相当熟悉,能在脑中勾勒出作业处于正常速度的状态。
5.3.2现场实测:
ﻩ(1)划分作业单元:
a、每一个作业单元应有明显易辨的起点和终点,且动作尽量简单;
b、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操作单元区分开,方便后面进行的速度评比。
生产部
质量部
批准
制造中心
修改记录
NO
修订
版本
修改内容摘要
修订人
修订日期
生效日期
1
V1.00
新拟制
2
3
4
5
6
7
8
9
10
目录
1目的3
2范围3
3定义ﻩ3
4角色与职责ﻩ3
5规范要求3
6标准工时的计算和发布ﻩ5
7相关文件ﻩ5
8附件5
1目的
建立标准工时管控体系,规范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和优化制度,为核算生产效率、人机产能、计划排产及制造成本等提供数据支撑。
7.1《产品标准工时》
8附件
无
(3)疲劳宽放
因为疲劳而引起的速度减慢或必要的休息。
6标准工时的计算和发布
6.1产品标准工时的计算:
按照上面的公式,将各个单元的作业工时加上适当的宽放工时,即可得到各个单元的标准工时。产品标准工时即为各个单元的标准工时之和。
6.1产品标准工时的发布:
以邮件形式通知各个相关部门审核会签,并受控。
7相关文件
(2)秒表测时并记录数据:
ﻩa、秒表测量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归零法、连续测时法;
ﻩb、测量数据应越多越能反映出其真实情况,实际测量6-8组数据ﻩﻩc、记录过程中要剔除偏大或偏小的数据;
d、测量过程中,要加入评比因素,评价作业员的操作速度。
(3)实际作业工时:
将各作业单元所测的几组数据与对应的评比系数相乘,再取平均,既得到其作业工时。
5.3.3宽放工时:
宽放工时以相对于作业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系数)来设定。使生产的正常时间能调整到实际的标准,一般以百分数(%)表示。结合公司现状一般都给20%宽放系数。
宽放时间
(1)作业宽放
一般指作业过程中不断发生小事。诸如:工作台清扫、工作讨论、不良品发现等。
(2)私人宽放
指上厕所、喝水、擦汗等因私人生理需求而引起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