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近代秘方50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炎
1、急性肾炎
⑴五草汤(连楣山方)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健脾利水。
【组成】鹿衔草20克,益母草30克,鱼腥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车前子15克,苍术12克,麻黄4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⑵清肾汤(傅云江方)
【辨证】肾阴不足,热蕴水停。
【治法】滋阴,清热,利水。
【组成】生地15克,山药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连翘15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⑶七味治肾汤(王玉方)
【辨证】外感风邪,肺气失宣,水道不利。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湿毒,祛风行水。
【组成】白茅根100克,土茯苓100克,夏枯草25克,桑白皮15克,大腹皮12克,小蓟12克,蝉蜕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慢性肾炎
正虚诸证:
(1)肺肾气(阳)虚证:颜面浮肿或肢体肿胀,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易感冒;舌淡苔白润有齿痕,脉细弱。
(2)脾肾阳虚证:全身浮肿,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神疲,纳呆或便溏;性功能失常(遗精、阳痿、早泄)或月经失调;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3)肝肾阴虚证: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脊酸痛,梦遗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4)气阴两虚证: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邪实诸证:
(1)外感证:有风寒或风热表证。
(2)水湿证: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腹水。
(3)湿热证:皮肤疖肿.疮疡等;咽喉肿痛;脘闷纳呆,口干不思饮;小便黄赤,灼热或涩痛不利;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血瘀证:面色黎黑或晦暗;腰痛固定或呈刺痛;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尿纤维蛋白(FDP)含量升高;血液流变学检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升高。
(5)湿浊证:纳呆,恶以或呕吐;身重困倦或精神萎糜;血尿素氮.肌酐偏高。
验方集选:
⑴慢性肾衰竭康复汤(吉林站前医院孔彪儒教授秘方,亦称益气化瘀补肾汤)冬虫夏草2麝香0.6六曲2研细调匀用竹沥适量调和成面块状再用砂锅竹笼屉蒸3次晾3次再研细,冲服每次2g日3次开水冲服】
生草氏30-60g仙灵脾30g石韦50g大腹皮30g白术15g制寸子10-15g制川雪15g制三草10g制工草10g川断30g淮牛膝15g坤草30g高血压者加决明子20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血尿者加白茅根60g王几3g[分3次冲服]尿少者加沉香5g车前子20g尿素氮,肌酐高者加大黄10-20g丹皮15g苏叶15g金钱草30g茯苓15g半边莲30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2-3次,15付一个疗程
主治:1.瘀血阻络:腰身疼痛、痛有定处,肢体水肿,纳差泛恶,离经之血或尿红细胞增多和或潜血阳性,肢体麻木,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2.主要兼症:①湿浊内蕴:纳差、腹胀,恶心,水肿,舌苔厚腻。②脾肾气虚: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夜尿频多,舌淡苔白。
⑵温阳补肾益气化瘀血方(朱良春.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5)∶272)生黄芪30g 仙灵脾20g 石韦15g 熟附子10g(先煎1小时)川芎10g 红花10g 当归10g
续断10g 牛膝10g 益母草30g 水煎300ml一日一剂
主治:益气化痰,温阳利水,补肾培本。适用于慢性肾炎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胸闷,纳呆,泛恶者。
⑶慢性肾炎广东中医院方
①阳和汤(广东中医院)功效:温补脾肾
常用药物:温补脾肾可用干姜、制附子(先煎)、巴戟天、肉桂、巴
戟天、益智仁、仙茅等。
基本处方:炙麻黄5g,干姜12g,生地黄15g,肉桂3g,白芥子6g,黄芪18g,茯苓15g,泽泻15g。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脾肾阳虚。浮肿明显,面色恍白,畏寒肢冷,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神疲,纳呆或便溏,男子遗精、阳痿、早泄,女子月经失调,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②玉屏风散(广东中医院)功效:益肺补肾
常用药物:补益肺气可用黄芪、党参等;补益肾气可用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何首乌、菟丝子等。
基本处方:黄芪18g,白术15g,防风12g,女贞子12g,黄精12g,茯苓15g,生地黄15g。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肺肾气虚。面浮肢肿,面色萎黄,少气乏力,易感冒,腰脊酸痛,舌质淡,苔白润,有齿印,脉细弱
③香砂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广东中医院)功效:健脾补肾
常用药物:益气健脾可用党参、白术、茯苓、怀山药、黄芪等;醒脾可用木香(后下)、砂仁、白豆蔻、草果;补肾可用仙茅、淫羊藿、巴戟天、补骨脂、何首乌、菟丝子等。
基本处方:木香(后下)9g,砂仁(后下)6g,党参18g,甘草5g,茯苓15g,白术15g,仙茅12g,淫羊藿12g。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脾肾气虚。腰脊酸痛,疲倦乏力,浮肿,纳少,脘胀,大便溏,尿频或夜尿多,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④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广东中医院)功效:滋补肝肾
常用药物:滋补肝肾可用: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菟丝子等;滋阴清热可用:生地黄、牡丹皮、阿胶、麦冬、太子参等。基本处方:生地黄15g,山药12g,山茱萸12g,白芍12g,泽泻15g,茯苓15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 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肝肾阴虚。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腰脊酸痛,梦遗或月经失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⑤生脉饮(广东中医院)功效:益气养阴
常用药物:益气常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党参、五味子等,养阴常用黄精、太子参、生地、山茱萸、玄参、沙参、覆盆子、麦冬等。基本处方:太子参18g,麦门冬12g,龟甲15g(先煎),女贞子12g,生地黄15g,山茱萸12g,黄芪18g。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气阴两虚。面色无华,少气乏力,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黯红,舌质偏红,少苔,脉细或弱
以上诸方加减:(标实证)
外感证
治法:风寒者疏风散寒解表;风热者疏风清热解表。
方药:风寒者用麻黄汤加防风12克、浮萍12克、苏叶12克;风热者用连翘散加减。
水湿证
治法:通阳利水。
方药:在本证方的基础上选加下列通阳利水之品,如:茯苓皮30克、泽泻30克、猪苓15克、车前草15克、桂枝9克、玉米须30克、石苇20克等。
湿热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在本证方的基础上选加下列清热利湿之品,如:白茅根30克、车前草18克、瞿麦15克、蛇舌草30克、扁蓄15克、石苇20克等。
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在本证方的基础上选加下列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赤芍15克、当归10克、丹参20克、王不留行20克、泽兰15克、刘寄奴15克、大黄6克等。
湿浊证
治法:健脾化湿祛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