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重点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员在组织和管理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如何理解、预测和改变个人在工作场所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组织和管理中,人员的心理状态对于工作绩效和组织效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管理心理学的重点之一是个体的动机和激励。

个体的动机是指个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因素。

了解个体的动机可以帮助管理者设计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投入度。

激励机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奖励制度、晋升机会、培训发展等,通过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另一个重点是个体的决策和问题解决。

在组织和管理中,个体经常需要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管理心理学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在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决策错误,并提供相应的决策和问题解决策略。

例如,管理者可以采用决策树、决策矩阵等工具,帮助员工进行决策和问题解决,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管理心理学还关注个体的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对于个体的工作绩效和组织效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管理者需要了解个体情绪和情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提高员工的情感积极性和情绪稳定性。

例如,管理者可以通过举办员工活动、提供员工支持等方式,改善员工的情绪状态,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认同感。

管理心理学关注组织中的团队和领导力。

团队是组织中重要的工作单位,团队的协作和合作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管理者需要了解团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如何促进团队的有效协作和合作。

领导力是组织中的重要资源,有效的领导力可以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管理者需要了解不同领导风格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

管理心理学还关注个体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涯规划。

在现代社会,职业发展和工作生涯规划对于个体的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

管理心理学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并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策略和工具。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1.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2.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管理心理学3.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管理心理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管理心理学产生萌芽的标志是人际关系理论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目标管理、人力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时间管理5.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个体心理、群众心理、组织心理,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病理心理6.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人研究法和实验法7.实验法是人为设定条件,控制某些心理现象的发生并加以研究的方法8.个案法是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9.个案法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10.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11.实验室实验法是把实验对象的一些关键性变量,都放在特定的实验室范围内进行,研究人员能够严密控制,能够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12.在诸子百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术、势”相结合的管理思想是法家13.在诸子百家中,提倡“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是道家14.在诸子百家在,倡导“人本”“明德”“中庸”“修己立人”等思想的是儒家15.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完善”阶段发生在:唐宋时代16.“凡是要适度”是我国古代中庸之道思想的主张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以德为先的重要特征18.管理心理学是介于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19.管理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0.问卷法的优点是使用方便、统计迅速,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料,缺点是有时信度难以保证,缺乏可靠性21.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大致可分为滥觞、形成、过渡、完善和衰落五个阶段22.墨家主张国富民治,在人际关系上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在用人上主张尚贤,并重视领导者修身亲士,培养“厚乎言行”的德、“辩乎言谈”的才、“既淑且作”的实干精神、“摩顶放踵”的工作态度和“非乐节用”的生活作风23.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家还是兵家、法家等,都主张追求管理中的“和”24.认为人投身于组织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成就感的人性假设是成就人假设25.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人际关系26.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假设27.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具有五种需要,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28.在西方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其中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29.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X理论30.认为人所受到的主要激励来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的人性假设是社会人假设31.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茨伯格32.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管理心理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管理心理学产生萌芽的标志是人际关系理论33.梅奥是管理行为学派的代表学者34.员工所获得的相对报酬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此现象符合的激励理论是公平理论35.麦克利兰认为人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会有的三种基本需要包括权力、社交和成就36.社会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37.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情绪,没有激励人的作用38.经济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X理论39.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梅奥40.如果员工一个月没有迟到记录,就可以减少下个月上夜班的天数,这种做法属于负强化41.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闵斯特伯格42.动机包括换起、指向和维持43.根据“复杂人”假设,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称为“权变理论”44.在西方管理心理中的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的代表人物是泰勒45.表扬、赏识、奖励等都属于正强化46.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能力属于稳定因素47.闵斯特伯格是“经济人”假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48.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的五种需要由低级到高级进行排列的顺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49.同一种奖励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效价50.努力和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值51.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52.期望理论认为动机与期望值和效价存在函数关系53.纵观西方管理的实践可看出,其发展大致是沿着经济人-社会人-成就人-复杂人-文化人的路线行进的54.自我实现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Y理论55.社会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人际关系理论56.复杂人假设对应的管理理论是超Y理论57.动机的产生和发展既需要内部动力,也需要外界压力58.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人会产生高峰体验59.“复杂人”假设是由沙因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的《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正式提出来的60.“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61.成功概率的判断一般会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力矩预测、能力自估和任务信息62.意志具有自觉性、坚忍性、果断性、自制性63.属于组织核心要素的是责权关系6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65.目标管理中引起动机的主要因素包括内部动力、外部压力和目标引力66.人员招聘的目的包括满足职位空缺、满足组织高效以及满足人才储备67.属于职能内部部门的是销售团队68.除了制定目标和对成果进行检查、评估,目标管理实践的过程中还包括实现目标69.关于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理解:组织的控制跨度要适度,每个管理职位在命令链中都应有自己的位置,被授予一定的权威,每个人专门从事工作活动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70.关于组织控制跨度窄的特点,描述:易造成对下属监督过严,妨碍下属的自主性,组织的垂直沟通更加复杂,管理层次会因此而增多,管理成本会大大增加71.人员培训的目的包括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水平、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动机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72.面试不属于情景模拟测验73.对于劳动密集,机械化程度高,规模较小的企业,应采用的组织结构是直线型74.根据稳定性,目标可分为静态目标和动态目标75.对职能分解说法错误是部门职能的划分一般分为四个级别76.按照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不同专业领域的职能,如研发、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来设置内部机构的是U型结构77.人员甄选常用的具体方法包括知识考试、情景模拟、面试和心理测验78.人员招聘的要素包括招聘者、招聘对象、招聘目标、招聘依据、招聘环境、招聘活动和招聘方法79.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后期,在组织结构理论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古典管理理论80.关于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叙述错误是权力委让原则81.麦吉和塞耶(1961)提出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82.培训效果评估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即:反应、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和结果83.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社会学对组织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最为强大的影响84.以产品、地区或市场为依据,将与特定业务开展过程相关的采购、研发、市场、销售等活动集中组合成相对独立的事业部,这种组织结构被称为M型结构85.人力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要素有用原理、能位相宜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动态适应原理、文化凝聚原理和激励强化原理86.首先提出管理者都需履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种管理职能的是法国人法约尔87.人员招聘的原则包括公开原则、适合原则和平等原则88.员工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和实施以及培训评估89.对招聘结果进行检查评估师招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90.以市场合理的成本吸引并招聘到组织需要的人才属于人员招聘要素之招聘目标91.为了促进协作,每个管理职位在命令链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位管理者为完成自己的职责和任务,都要被授予一定的权威92.作为国家竞争力来源的人力资源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93.管理心理学认为目标具有可预测性94.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比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坚持努力的时间要长95.一个人的抱负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因素96.职务轮换也属于一种在职培训的方法97.通常来说,学徒制的培训方法适用于技能行业98.知识考试指的是综合知识考试和专业知识考试99.一个人的成功经验越多,自信心也就越强100.内部选拔时员工招聘的一种特殊形式101.试用评估属于人员招聘一般程序之范畴102.衡量某一测验是否优良的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103.工作标准化程度越高,员工决定自己工作方式的权力就越小104.外部招聘可以避免近亲繁殖,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105.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水平会影响薪资的外部公平感106.培训效果评估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即:反应、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和结果107.能力高低决定薪资高低不属于完全绩效薪资模式的特征108.人际关系的本质包括目标、环境、步骤、角色和规则109.人员招聘的原则包括公开原则、适合原则和平等原则110.个人受到挫折后,将愤怒的情绪压抑下去,沉默少言属于冷漠反应111.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而以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作出反应,属于固执反应112.不属于个体与个体关系的是工人与班组关系113.人力资源的质量包含四个方面内容: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经验114.辞退员工属于被动离职115.人际交往在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流信息、调节员工的工作行为和保持员工身心健康116.人际关系紧张时员工产生挫折的客观因素117.政治思想素质属于在整个领导者素质体系中居于首要的和根本的地位,对其他素质正确地发挥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18.人员培训的目的包括提高员工的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员工的自我意识水平、转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动机、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119.人力资源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要素有用原理、能位相宜原理、互补增值原理、动态适应原理、文化凝聚原理和激励强化原理120.受挫折的个体找一两个亲近的人将心里的委屈和想法讲出来,这种刻度心理挫折的方法是精神宣泄法121.统一性原则不是薪资给付的原则122.个人受到挫折后,对同伴表现出的嘲笑谩骂、讽刺挖苦属于攻击行为123.“远亲不如近邻”属于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是距离的远近124.结果变量不属于P-M离职模型中的变量125.人员招聘的目的包括满足职位空缺、满足组织高效以及满足人才储备126.麦吉和塞耶( 1961)提出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127.员工培训工作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设计和实施以及培训评估128.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129.个人受到挫折后,用种种理由为自己的失败辩护属于妥协行为130.领导者的角色认知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131.离职管理应当以预防为主132.外部招聘可以避免近亲繁殖,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133.交往、沟通、容纳、归属、参与等行为特征属于人际关系需求之包容134.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收到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境三个因素的制约13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属于人际吸引力的互补性因素136.内部选拔是员工招聘的一种特殊形式137.外部就业机会多,会降低当前工作的吸引力,而当前工作吸引力的下降,会降低工作满意度138.领导者的专家权力是指一个人由于有丰富的经验、高深的技术与杰出的判断力而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139.“酸葡萄心理”是用自我安慰来调节情绪的一种方法140.试用评估属于人员招聘一般程序之范畴141.员工与班组的关系属于人际关系范围类型142.以市场合理的成本吸引并招聘到组织需要的人才属于人员招聘要素之招聘目标143.衡量某一测验是否优良的指标主要包括信度、效度144.法定性权力的获得不是由于领导者本人的现实努力争取,而是靠外界赋予的,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职务和本人资历因素的作用145.个体始终保持“喜怒不形于色”,会导致不良情绪的困扰146.职务轮换也属于一种在职培训方法147.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两个相邻又相互独立的概念148.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49.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持续性的体现150.摩根斯坦恩开创的时间管理的SHED中,D代表勇往直前,S代表分离财产151.摩根斯坦恩时间管理的SHED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工作生活管理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时间、空间、习惯152.编码指将一种想法转化为接收者能够理解的形式的过程,称之为编码153.信息过滤指信息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整合使信息对接收者或发送者更有利154.组织系统中,沟通分为平行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155.倾向于一点也不过滤自己的想法,常常将自己的想法脱口而出的沟通风格属于贵族型156.根据决策的层次,可以将决策分为战略性决策、战术性决策和日常业务性决策157.根据决策的条件和后果,可将决策分为非确定型决策和确定型决策158.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确定一个系统为主体之后,对其有影响的其它系统都可被视为其环境中的一部分,因此环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159.深红色刷在墙上不能让人感觉房间宽大160.企业文化不属于人工物理环境161.管理者在进行工作设计师,尽可能不要让单个员工在封闭的环境下独立工作,目的是避免孤独感162.在人机系统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显示仪器的可读性163.人员密度属于心理环境164.音乐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165.关于组织文化的消极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会给组织带来更高的运营成本166.根据组织文化三层次说,价值观、使命、愿景属于核心层167.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多数成员共同遵循与追求的目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组织文化168.组织文化中的共有价值(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对组织成员的行为起到强有力的规范作用,影响病约束员工的行为,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169.组织文化对新加入的成员的行为有很大的强制性,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拉着成员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前进,乃至过一段时间后,新成员完全融入这个文化之中,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凝聚功能170.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共同的价值观171.企业员工上班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升国旗、唱厂歌,表达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倾向,这属于组织文化的仪式表现形式172.时间的流逝和运动总是具有方向性173.古代社会的时间管理观念主要体现在顺应自然174.时间是可以管理的175.科学运筹法的中心内容是通过时间事件网络分析、明确各项工作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理清关键事件和关键线路,根据主次缓急,加以科学统筹安排176.上下级之间存在的空间距离会导致信息传递的障碍或误解177.准确是信息的生命178.信息滞后的时间越短,管理效率就越高179.人员密度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180.跨文化管理,又称交叉文化管理181.沙因的组织文化“睡莲模型”是组织文化三层次说的代表之一。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人的个性人的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其中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它是在个体生理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发展的。

●欲望欲望是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式。

或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尚未达到要求的一种表现形式。

欲望是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人产生需要的前提。

●期望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内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挫折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阻抗、障碍、失意致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个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称为挫折容忍力。

●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是指管理人员有意识地事先进行专业分工和建立使各部分相互有机地协调配合的系统的过程●动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可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出来。

从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分析,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应赋予何种程度重要性的观念。

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存在主次之分,构成个人的价值体系。

对一个人来说,他认为最有意义的最重要的客观事物,就是最有价值的东西。

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

●冲突的解决方法(1)商谈和解法。

冲突的双方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通过商议,谋求解决的办法。

使用这种方法,要求双方从全局出发,互让互谅,各自做出积极的进步,促使冲突和解。

(2)仲裁调解法。

当双方达不成协议时,就需有第三者出面,从中说合,通过仲裁,使冲突得以解决。

使用这种方法,对仲裁者的要求较高,出任仲裁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或是某些方面的专家等等。

否则,仲裁不会有大的效果。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1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心理决定行为(包括内容的形式、逻辑性);语言是表达心理的行为方式、;行为控制是指心理倾向的建立和保持。

2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管理目的下的心理引导和行为控制。

3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指个性心理特征、倾向);群体行为与心理。

心理过程4 知觉的定义:广体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赋予意义。

(认知对象的头脑中的整体反映)。

知觉和现实不具一致性5 知觉的特征:晕轮效应;选择性;对比效应(知觉主体对知觉对象的对比效果);刻板印象(对知觉对象形成的固定印象);心理投射(将自己的愿望等心理状态反映到对知觉对象上,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归因理论(三要素: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学会利用这三个因素分析实际问题,归因失真——自我服务便见)6 情感(绪)的分类:心境(微弱、持久);热情(强烈、稳定、深刻);激情(迅速、猛烈、短暂);应急(意外产生的情感状态)7 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是正体验,不存在不确定性,意志不是自面现实,与意志努力相关,存在不确定性;正负情感体验可以成为意志动力或阻力个性心理8个性心理的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指与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的本领。

能力的工具性因素:智力(记忆、注意、逻辑:天赋(训练)18到25岁。

);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知识);技巧(体验、经验、实践、反思和总结)。

气质(巴甫洛神夫神经活动四基本类型说)性格对行为的影响:A或B型人格。

A型(做事想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有妨碍性的人会进行攻击;生活节奏比较快;经常处于中度或高度焦虑状态中;总是为自己设最后的期限)。

B型(没有紧迫感;认为没必要表现自己的业绩;注重享受娱乐和休闲)。

性格理论的发展:阿吉里斯性格发展过程理论(主要是讲述了衡量一个人心理时候成熟的影响因素,几点因素要求掌握)9 心理倾向两种意志行为模式:目的导向行为(以目的为导向,围绕目的选择行为方式,不关注行为结果评价,但关注行为方式评估);结果导向行为(以行为评价结果为行动约束原则,围绕评价结果选择行为方式,不关注行为目的)。

管理心理学重点全

管理心理学重点全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1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的专著,意味着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理心理学的研究容(一)传统看法管理心理学由三大块构成: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二)五分法知道管理活动有目标、人力、环境、时间和信息五大要素,在个人和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可以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容分为五个方面:目标管理MBO、人力管理MBM、环境管理MBE、时间管理MBT和信息管理MBI。

*4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1)、心理技术学(工业心理学)-----闵斯脱博格.,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论述了运用心理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工人等问题2)、人际关系学(霍桑实验)----梅奥、罗特利斯伯格(1)人不仅是追求物质享受的"经济人”,而且是追求社会需要和心理满足的"社会人”。

(2)劳动生产率不仅受物质条件与管理制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

(3)改善企业管理,既要发挥"正式团体”的作用,更应重视"非正式团体”(亲密伙伴或哥儿们团体)的作用。

"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并影响部成员的行为。

(4)新型领导既要考虑职工合乎逻辑的理性行为,还应重视职工非逻辑性的情感需要。

领导要经常与职工进行意见沟通,尽量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

3).群体动力理论------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主要研究群体活动、情绪和相互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群体中的领导方式;群体成员参与;群体规模等问题."群体动力”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研究群体行为做出了很大贡献。

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作为人的动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简单地讲,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霍桑试验:①工作场所照明实验②继电器装配室实验③大规模访谈实验④接线板接线工作室实验(一、照明实验。

二、福利实验。

三、访谈实验。

四、群体实验。

五、态度实验)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行为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心理测量法、个案法、宏观和微观的环境条件分析法、(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先进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的应用)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7、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8、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组织性、理解性、恒常性9、影响知觉的因素:主观——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客观——知觉对象的色彩、知觉对象的强度、知觉对象的对比性、知觉对象的运动状态、知觉对象的新奇性、知觉对象的重复性情景——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10、社会知觉的特征:认知对象的特殊性社会知觉的利益性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社会知觉的复杂性11、自我知觉的构成要素:①同一意识;②对活动主体的自我意识;③对心理特性的自我意识;④社会与道德的自我评价。

(前苏联)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美)12、晕轮效应: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13、个性就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选)14、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15、(简)气质的类型:(一)多血质又称活泼型。

情绪兴奋性高,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灵活,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和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

2.激励: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意见程度,简言之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3.态度:个人对外界对象较为稳定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团体: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5.团体凝聚力: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6.团体规范:团体确定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与行为准则。

7.意见沟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之间经由联络渠道,传递与交流信息、思想观点、情感愿望、意见,达到相互了解与理解的过程。

8.组织发展:是根据组织内在环境的变化,为了提高组织效率,解决本身问题,并达到组织目标,运用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知识,长期地、有计划地改善和更新企业组织的过程。

9.非正式团体: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填空选择:1.(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

(2)其研究的重点是企业(或组织)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2.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范围: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个体心理研究、团体心理研究、组织心理研究、领导心理研究。

3.美国心理学家胡戈-闵斯特伯格在1912年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4.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的人性假设。

法约尔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他认为所有的行政管理活动职能由5种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5.从20世纪20 年代开始,人际关系理论出现,标志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6.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取代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1.应激: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人们对外界环境的心理反应会使人们产生体力的消耗,最终表现为各种生理状态的变化,这种在环境条件影响下产生的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的综合状态被称为应激。

2.流程再造: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因素,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明显的改善。

3.角色确认:是指领导者的角色行为得到了社会和他人(包括上级、同事、下级)的肯定和认同。

4.情境模拟:是编制一套与某职务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测试题目,将受试者安排在模拟的、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受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受试者各个方面能力作现场考核,用以确定受试者的潜能。

5.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6.角色行为:是指一个人按照特定社会与组织所赋予角色的特定行为模式而做出的行为。

7.负强化:是在个体表现出期望的行为时,撤销个体所厌恶、回避的刺激,以增强所期望的行为.8.退化反应:是指个人在遭到挫折时,采取的一种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的反应形式,恢复了个人幼稚时期的习惯与行为方式,是一种退化现象。

9.工作激励:是一种直接激励,就是让工作过程本身使人感到有兴趣、有吸引力,从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0.组织文化:由组织成员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共同愿景所构成的认知体系。

11.组织创新:是指组织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适应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

12.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与激励因素相对,只能防止不满意感的产生,也就是只能消除或减少不满情绪,没有激励人的作用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外部因素。

13.角色认知:是领导者在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或在特定的情境中,对自己的地位、身份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权利、义务、行为模式要充分认识。

管理心理学章节重点

管理心理学章节重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管理◆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管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任务,管理是纪律,但管理也是人”——彼德·杜拉克一、什么是管理ϖ管理在古汉语中的意思是根据事物原有的规律进行治理、整治的活动。

ϖ“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行为科学管理学派ϖ“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学派ϖ“管理就是效率”——科学管理学派管理是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效率所进行的活动。

它包括两大系统。

个人自我管理系统管理科学组织自我管理系统管理心理学旧体系:1、体心理2、群体心理3、组织心理4、领导心理二、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管理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基础理论工作管理管理心理学个体管理心理学学习管理国家管理生活管理家庭管理组织管理心理学应用学科医院管理学校管理三、管理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ϖ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学ϖ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ϖ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ϖ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ϖ管理心理学与人类学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学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心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存在交叉部分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管理心理学与人类学第二节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管理心理学是未来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管理心理学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前景、利已、利他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ϖ客观研究与理论指导相结合的原则ϖ学科间整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的原ϖ继承、引进与改造、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ϖ经验研究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内省法ϖ实验研究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ϖ测验研究标准化测验、社会心理测量观察法♥观察法的含义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观察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语、行为、表情等反应、变化的资料,并从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诞生于美国。

2、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海德。

3、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卡特尔。

4、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组织财务状况、客户对组织的满意度、组织核心业务流程、组织学习成长和创新能力。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行为、领导行为。

5、态度包含的成分有认知、情感、意向。

6、工作层面压力源主要有工作负荷、工作条件、工作的复杂性。

7、霍桑试验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几个阶段。

1、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社会刻板现象等几种。

2、态度形成的过程包括顺从、同化、内化。

3、群体的心理效应包括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社会堕化、从众、服从。

4、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心理学、行为管理心理学、现代管理心理学三个阶段。

5、态度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知识功能。

6、群体的动力性特征有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

二、简答题(共35分)1、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6分)(1)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 角色置换 (3)相互支持 (4)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5)自我显示2、影响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有哪些?(7分)1、工作本身的性质和特点2、工作报酬3、员工发展4、监督机制5、同事关系3、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6分)1、能力的类型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4、从个人角度出发应如何进行压力管理?(8分)(1)消除工作压力源(2)合理地管理时间(3)调整认知方式(4)控制压力的后果(5)寻求社会支持5、托马斯的五种冲突管理风格是什么?(8分)(1)竞争策略(强制策略)(2)回避策略(3)合作策略(4)迁就策略(5)妥协策略1、性格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8分)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2、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有哪些?(8分)(一)态度的强度(二)环境的压力(三)态度形成的方式(四)态度对象与个体的关系(五)时间因素(六)个性因素3、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些?(7分)(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3)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4)责任归因中的偏见等几种4、自我知觉是如何形成的?(6分)(一)他人评价(二)社会比较(三)内省5、提高员工组织承诺的途径有哪些?(6分)1、感情承诺2、理想承诺3、规范承诺4、经济承诺5、机会承诺三、案例分析(共45分)1、王义堂现象不到两年换一个,换了12任厂长也没摆脱亏损的一家国有企业,却在一个农民手里起死回生。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组织(定义、特征、分类)(1)定义:E·卡斯特和E·罗森茨韦克认为,“组织是:<1>有目标的,即怀有某种目的的人群;<2>心理系统,即群体中相互作用的人群;<3>技术系统,即运用知识和技能的人群;<4>有某种结构的活动整体,即在特定关系模式在中一起工作的人群。

”(2)特征①目标(组织是围绕目标运行的系统);②资源(物质资料、精神资源、象征性资源);③结构(指分立的群体、部门、团队、小组等围绕一定的目标构成的体系);④互动(指在组织里面的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分类根据营利性,将组织划分为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

营利性组织又可以分为工业组织和商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则又可以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NGO、NPO、第三部门、社团、民间组织、社会组织)。

2.互动对个体和组织意义(个人理解)互动包括交往、沟通、协商、谈判等等互动对个体而言,能够促进不同的个体之间形成共识,制造一种氛围,促进行为的开展,加强不同个体之间的联系,加强社会属性;互动对组织而言,对组织管理的运行具有促进作用。

(1)确定组织内人际交往模式,提供组织凝聚力,提高效率;(2)通过强化观念,为组织的创新发展提供资源。

3.组织行为(1)个体层次:以组织作为背景的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否则就不是组织行为;(2)群体层次:以组织作为背景的群体行为是组织行为,否则就不是组织行为;(3)组织层次:以组织为单元的行为。

4.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前提(经济人向社会人发展的思路等等)(1)“经济人”假设①内涵:“经济人”理论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

②“经济人”假设对应的管理模式是“任务管理模式”,其特点是管理者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管理手段,以完成任务提高生产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来从事管理工作。

管理心理学重点

管理心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的一门科学2.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思维程序、思维习惯等,它受知识、观念、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3.意志行为: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预定的目标,根据自我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坚持能动的克服各种困难,去变革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活动。

4.自信心:是个人或组织对自己或本单位所具有的保证实现某项目标的主观条件的充分估计和高度的自我接纳态度,它是推动人们不断接近目标的内在动力5.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互相之间的心理关系6.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工作,行为能适应社会环境并为自身带来快乐或成就,以及有良好的情绪和自控能力。

7.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指促进和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保持个人对社会生活的良好适应,预防心理疾病.或心理缺陷等综合性学科。

8.挫折:指个人在某种动机下所要达到的目标行为,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特别是重要的需要不被满足时,会产生不愉快的反应,挫折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也是一种心理失衡状态,个体由此表现为紧张、焦虑和不安,最终形成愤怒、悲哀或恐惧心理等情绪。

9.正式权威:由上级任命的权威,即法定的正式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领导者以这种身份和威望领导着别人,并掌握着奖惩大权,人们只能尊敬和服从。

10.非正式权威:指那些不靠上级任命,而靠领导者本人的身份和威望的权威,他们有专长和技巧,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和说服力,与被领导者关系好,所以大家服从他的领导11.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科学地认识领导环境,灵活正确地选择应用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或者加以创新以实现领导目标所表现出来的领导技巧。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

----------------------- Page 1-----------------------导论1、作为一门从现代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中派生出来的新兴独立学科,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提高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效的目的。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3、管理理论重要人物(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提倡“时间——动作”分析,只考虑如何提供生产率,对工人的思想感情漠不关心。

(2)法约尔——管理理论之父,他不但对企业的活动、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管理的一般原则作了详细的阐述,而且对企业中员工的需要、动机、态度、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工作要求、以及员工的激励和管理教育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3)韦伯——组织理论之父,他认为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力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特点是重视人员的考评、教育和规则、纪律对人的约束作用,避免管理中的非理性。

(4)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书中提到,一是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人,二是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作,三是尽可能有的最好效果(人—事—果)(5)梅约——工业社会心理学创始人,首次把管理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摆到了管理工作的首位。

4、霍桑试验(1)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事件之一。

这一系列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约主持。

(2)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访谈实验。

(3)实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理论:①社会人理论:霍桑实验表明,经济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因此梅奥的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人际关系”理论或“社会人”理论。

②士气理论:霍桑实验表明,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管理心理学要点

管理心理学要点

1、行为的类型:1)自然的行为与不自然的行为——连贯性和美2)好的行为与坏的行为——价值判定3)高效率的行为与低效率的行为——目的性、逻辑、主管改造、遵循自然规律2、心理的概念:心理是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简称:它是感受、知觉、经历、思维、想象、注重、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喜好、喜好、理想、信念、世界瞧、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是和“物质〞相对应的“精神〞的东西3、心理的意义:1〕行为的理由2〕心理的价值在于行为解释4、心理的物质性:心理具有必定客瞧性吗?是脑的机能。

是对客瞧现实的反映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1〕决定内容和形式——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行为选择2〕决定行为的逻辑性——真实稳定的心理决定行为逻辑的稳定和真实3〕语言是表达心理的最重要方式——语言是心理的行为与桥梁4〕行为操纵是指心理倾向的建立与维持6、心理学的概念:研究人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对心理的科学解释7、治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治理行为的心理现象规律。

治理目的下的心理引导和行为操纵8、治理心理学的内容:1)心理过程: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分为三个方面:A、熟悉过程:人脑对客瞧世界的反映,分为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如感受、知觉、经历、想象等B、情感过程:人脑对客瞧事物的态度体验,如情绪、情感等C、意志过程:人自觉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其行动以实现特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个性心理:A、心理过程是人的共性,每个人均经历过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是人的个性,每个人各不相同。

B、个性心理是完成一般心理过程后开发起来的。

没有一般的心理过程的发生开发,就不可能有个性心理的发生、开发。

也能够比喻:一般的心理过程为本原,个性心理是上层建筑。

C、个性心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价值瞧、态度、喜好、理想、信念等〕3〕群体行为与心理:群体是组织治理的根基单元,内容有:A、群体动态开发——群体互动、典型、内聚力、决策B、群体间动力学——群体沟通、关系协调C、团队治理——团队工作理论、高效团队特征、团队治理途径9、治理心理学的根基研究方法:1〕瞧瞧与实验——梅奥的霍桑实验2〕体验与实践——体验、反思〔考虑与总结〕10、霍桑实验的结论:1〕人是“社会人〞,碍事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等因素2〕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落低要紧取决于“士气〞,而士气因此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3〕正式群体外存在“非正式群体〞4〕新型领导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11、熟悉:人脑对客瞧世界的反映,分为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

管理心理学课本重点

管理心理学课本重点

管理心理学课本重点一、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在工作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学科。

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本章将介绍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二、个体行为与组织效能个体行为是指组织中的员工个体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对于组织的有效运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重点讨论个体行为的相关概念,如动机与激励、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等,以及这些因素对组织效能的影响。

三、决策与问题解决管理者在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决策,并且需要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本章将介绍决策过程中的相关理论和模型,以及如何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四、沟通与有效领导沟通是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沟通能够促进组织内部的协同合作和信息的畅通流动。

本章将着重介绍沟通的相关理论和技巧,以及如何提高领导者的沟通能力和有效领导的要素。

五、团队与合作团队合作是现代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功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本章将探讨团队行为的特点和团队的发展阶段,以及如何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提高团队的绩效。

六、领导与权力领导是组织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领导者的行为和决策对组织的影响深远。

本章将介绍领导的相关理论和模型,以及不同领导风格的特点和适用情景。

七、组织变革与创新组织变革和创新是组织发展和成功的关键要素。

本章将重点介绍组织变革的相关理论和模型,以及如何促进组织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变革的能力。

八、工作与生活平衡工作与生活平衡是现代组织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人们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

本章将探讨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组织中促进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

以上是管理心理学课本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从而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同时改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称冠共同遵循与追求的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应。
26塑造组织文化时应遵循的心里机制(1)注意心里定势(2)重视心里强化(3)利用从众心理(4)培养认同心理(5)激发模仿心理(6)化解挫折心理
19EAP就是员工帮助计划,有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里管理技术,是企业用于管理和解决员工个人问题,从而提高员工与企业绩效的有效机制。
20团结凝聚力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21意见沟通障碍的改原因(1)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2)态度、观点、新年和思想感情造成的意见共同障碍(3)人的气质性格个性差异与隐性心理冲突引起意见沟通障碍(4)其他,如无知与距离障碍、超载与技能障碍等等
7 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成败原因的方式和过程。简言之,归因是分析说明和推测人的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过程。
8 如何克服归因偏差(1)通过归因训练,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2)要引导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的归因,克服总是外部归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和工作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的作用(3)要引导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与可以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少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克服成员总认为自己能力太低,自信息不足的偏差,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能(4)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改进行为并取得成功的典型实例,使大家效仿学习正确有效的归因方式与行为,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22件沟通障碍的改善(解除的途径)(1)提高沟通的心里水平(2)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3)学会有效的聆听方法(4)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和艺术
23变革阻力的克服,斯蒂芬。P。罗宾斯提出的策略(1)教育与沟通(2)参与变革决策(3)促进与支持(4)谈判(5)操纵与合作(6)强制
24组织发展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运用行为科学和其他有关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有计划地完善改革,在造组织过程。
2)摆正文凭与才能的关系(3)注意之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4)注意性别与年龄的差异(5)应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性、选择性,以理其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13 强化管理在管理中得应用:(1)应以正强化为主(2)采用负强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3)注意强化的时效性(4)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强化方式(5)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效果
14 激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是一种动力手段,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对人的行为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且引导人的行为导向目标。
9社会知觉有主要的效应与影响因素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印象扩散效应,哈罗效应),心理定式现象,制约现象,线索偏差,迷信心理,情绪效应,投射作用,积极性偏差,后视偏差,自我中心偏差,名人效应和自己人效应等
10 如何进行社会知觉的印象管理:为防止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的干扰以及克服社会知觉的障碍,应采取以下措施(1)要注意通过社会化与再社会化途径,在人际交往与人际互动中,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和处理好人际关系,认识和处理好自己的角色,以促进自我健康成长与发展(2)通过强化方式捕捉与寻找有意义的信息,注意显著信息的作用,克服“负面信息效应”的影响(3)通过对信息的正确类化,运用图式,信息分化,信息对比,以及实证的方式,来印证和鉴别信息的真伪。从而,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4)通过“登门槛”效应(即提出“先小后大”要求的得寸进尺策略),“门面”效应(即提出“先大后小”要求的讨价还价策略)和琼斯提出的恭维,诚实可信,自我改变,施惠等印象管理策略,来保持社会认知印象的有效性和一致性(5)克服负面情绪的干扰,注意情绪的调节和控制,用理智和理性化的认知方式及信息整合法则,如平均整合法则(即将好印象和坏印象加起来,再取平均数形成总体的印象),叠加整合法则(即将好印象和坏印象叠加在一起形成总体印象),加权平均整合法则(即对极重要或次要的品质印象予以不同加权比例,再取平均数,形成总体印象)等,来纠正信息的非理性化与负面情绪的干扰,以及社会认知和信念的偏差。
1 气质是人们常指秉性,性情,或脾气,带有先天遗传的个性特征
2 性格是人稳定的态度体系与行为方式相结合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受社会环境与教育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品质与特性方面的差异都是人的性格特征差异
3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1)社会认知原则,就是对人(含自己,他人,角色,团队和人际关系等)的认知。(2)心向一致(目标管理)原则(3)心理动力性(激励)原则(4)信息沟通原则(5)人际关系协调原则(6)心理健康和平衡协调的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心里契约:是企业与员工正在心里的默契与配合,也是上下级之间在工作中共同达成的一
16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与组织目标的认同,以及员工对义务与责任自觉承担的程度。
17职业倦怠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分离)个人成就感下降、身心疲惫的综合症状。
29老何与评价领导者的方法(1)目标考评法:是更具预先设定的领导行为目标进行考评,考查目标实施进度、措施及其实现的程度(2)群众测评法:是通过走访、座谈、投票、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群众对领导则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的反应和评价,在充分掌握和综合分析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领导则做出相应的评价(3)专家评估法:是由哪些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对领导者进行评价(4)情况模拟考评法:是吧考评者置于一个魔力的工作环境中,要求他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以此来观察他们的行为方式、心里素质、反应能力等,并依据这些观察对他们做出一定的评价(5)调查研究法(6)比较评测法(7)统计分析法(8)自我述职法
11 激励原则有(1)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结合(2)因人而异(3)奖惩幅度大小适宜(4)公平性与效益结合(5)奖励的导向性
12 目标管理:是在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员工参与目标设置,通过上下级共同制定企业目标,使个人从中受到激励,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检验目标实施与评估目标结果的过程。
6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社会知觉是对人或群体的外部特征形成感性印象,以及对记忆,推理,判断,理解和解释等复杂环节的思维加工。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人际知觉;对他人的认知(知觉):主要是指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进而取得对他人的动机,情感,意图等内心世界的认识。人际知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角色知觉是对某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行为规范的知觉。角色知觉包括自我角色知觉,他人角色知觉和角色规范的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心各方面的认识。对他人知觉的影响因素:(1)是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言行等(2)是知觉者的认知结构,认知标准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即受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的影响与受知觉者本人的心理结构特征)
4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门科学。
5 简析对经纪人假设的评价。
(1)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2)经纪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管理模式,否认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职工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3)经纪人假设的工人观,认为大多数人缺乏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能起统治作用,因而,反对工人参与管理(4)经纪人假设相对应X管理理论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是科学管理理论思想体现
18缓解职业倦怠与心里压力(1)改造残生职业倦怠的应激源:管理者给予一个更多的人本关怀,营造宽松的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气氛,倡导良性的竞争,适应的工作压力,公平的激励措施等(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自我的应激能力: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与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提升认识自我与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与水平(3)重视情商管理,建立EAP系统,开展员工帮助计划。
30心理定势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常收以往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知不觉得心里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
31简述气压领导在管理中如何做到人尽其才,量才任用。
1)企业领导者应考查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并据此安排适当的工作,特别是对不同层次管理的技术能力、人际管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应了如指掌
27组织形象就是组织成员与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论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
28试分析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及怎样才能提高领导的影响力
领导影响力有(1)权利性影响力。权利性影响力力有传统因素、职业因素和资历因素三种构成。(2)费权利影响力。非权利性影响力也称自然影响力,比权利性影响力更强、更有效、更持久。领导者非权利性影响力主要由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运输构成。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的途径:主要途径是提高非权力影响力。和正确使用权利性影响力(1)提高非权利性影响力因素要注意:领导者加强自我意思与品德的修养,注意只是更新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注意培养高尚的情操(2)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要做到:在使用职权时做到公正明主,善于用人和授权,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借收组织和员工监督(3)通过各种活动行程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氛围,增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效能(4)遵循领导的法则,提高领导与管理艺术,发挥成功的领导影响力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