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气质是人们常指秉性,性情,或脾气,带有先天遗传的个性特征
2 性格是人稳定的态度体系与行为方式相结合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受社会环境与教育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品质与特性方面的差异都是人的性格特征差异
3有效管理的心理依据与原则(1)社会认知原则,就是对人(含自己,他人,角色,团队和人际关系等)的认知。(2)心向一致(目标管理)原则(3)心理动力性(激励)原则(4)信息沟通原则(5)人际关系协调原则(6)心理健康和平衡协调的原则
4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效益和促进组织发展的一门科学。
5 简析对经纪人假设的评价。
(1)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2)经纪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管理模式,否认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职工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心(3)经纪人假设的工人观,认为大多数人缺乏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能起统治作用,因而,反对工人参与管理(4)经纪人假设相对应X管理理论含有科学管理的成分,是科学管理理论思想体现
6简述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社会知觉是对人或群体的外部特征形成感性印象,以及对记忆,推理,判断,理解和解释等复杂环节的思维加工。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人际知觉;对他人的认知(知觉):主要是指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进而取得对他人的动机,情感,意图等内心世界的认识。人际知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角色知觉是对某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行为规范的知觉。角色知觉包括自我角色知觉,他人角色知觉和角色规范的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身心各方面的认识。对他人知觉的影响因素:(1)是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风度,言行等(2)是知觉者的认知结构,认知标准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即受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的影响与受知觉者本人的心理结构特征)
7 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成败原因的方式和过程。简言之,归因是分析说明和推测人的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的过程。
8 如何克服归因偏差(1)通过归因训练,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2)要引导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的归因,克服总是外部归因的偏
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和工作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的作用(3)要引导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与可以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少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克服成员总认为自己能力太低,自信息不足的偏差,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能(4)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改进行为并取得成功的典型实例,使大家效仿学习正确有效的归因方式与行为,也会收到好的效果。
9社会知觉有主要的效应与影响因素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印象扩散效应,哈罗效应),心理定式现象,制约现象,线索偏差,迷信心理,情绪效应,投射作用,积极性偏差,后视偏差,自我中心偏差,名人效应和自己人效应等
10 如何进行社会知觉的印象管理:为防止社会认知偏差效应的干扰以及克服社会知觉的障碍,应采取以下措施(1)要注意通过社会化与再社会化途径,在人际交往与人际互动中,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和处理好人际关系,认识和处理好自己的角色,以促进自我健康成长与发展(2)通过强化方式捕捉与寻找有意义的信息,注意显著信息的作用,克服“负面信息效应”的影响(3)通过对信息的正确类化,运用图式,信息分化,信息对比,以及实证的方式,来印证和鉴别信息的真伪。从而,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4)通过“登门槛”效应(即提出“先小后大”要求的得寸进尺策略),“门面”效应(即提出“先大后小”要求的讨价还价策略)和琼斯提出的恭维,诚实可信,自我改变,施惠等印象管理策略,来保持社会认知印象的有效性和一致性(5)克服负面情绪的干扰,注意情绪的调节和控制,用理智和理性化的认知方式及信息整合法则,如平均整合法则(即将好印象和坏印象加起来,再取平均数形成总体的印象),叠加整合法则(即将好印象和坏印象叠加在一起形成总体印象),加权平均整合法则(即对极重要或次要的品质印象予以不同加权比例,再取平均数,形成总体印象)等,来纠正信息的非理性化与负面情绪的干扰,以及社会认知和信念的偏差。
11 激励原则有(1)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结合(2)因人而异(3)奖惩幅度大小适宜(4)公平性与效益结合(5)奖励的导向性
12 目标管理:是在目标设置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员工参与目标设置,通过上下级共同制定企业目标,使个人从中受到激励,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并检验目标实施与评估目标结果的过程。
13 强化管理在管理中得应用:(1)应以正强化为主(2)采用负强
化(尤其是惩罚)手段要慎重(3)注意强化的时效性(4)因人制宜,采取不同的强化方式(5)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效果
14 激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是一种动力手段,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对人的行为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且引导人的行为导向目标。
15心里契约:是企业与员工正在心里的默契与配合,也是上下级之间在工作中共同达成的一
16组织承诺:是员工对组织与组织目标的认同,以及员工对义务与责任自觉承担的程度。
17职业倦怠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处理工作中的挫折所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分离)个人成就感下降、身心疲惫的综合症状。
18缓解职业倦怠与心里压力(1)改造残生职业倦怠的应激源:管理者给予一个更多的人本关怀,营造宽松的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气氛,倡导良性的竞争,适应的工作压力,公平的激励措施等(2)提升自我效能感水平,改善自我的应激能力: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与技术水平,帮助他们提升认识自我与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与水平(3)重视情商管理,建立EAP系统,开展员工帮助计划。
19EAP就是员工帮助计划,有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里管理技术,是企业用于管理和解决员工个人问题,从而提高员工与企业绩效的有效机制。
20团结凝聚力指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21意见沟通障碍的改原因(1)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2)态度、观点、新年和思想感情造成的意见共同障碍(3)人的气质性格个性差异与隐性心理冲突引起意见沟通障碍(4)其他,如无知与距离障碍、超载与技能障碍等等
22件沟通障碍的改善(解除的途径)(1)提高沟通的心里水平(2)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3)学会有效的聆听方法(4)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和艺术
23变革阻力的克服,斯蒂芬。P。罗宾斯提出的策略(1)教育与沟通(2)参与变革决策(3)促进与支持(4)谈判(5)操纵与合作(6)强制
24组织发展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运用行为科学和其他有关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有计划地完善改革,在造组织过程。
25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称冠共同遵循与追求的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应。
26塑造组织文化时应遵循的心里机制(1)注意心里定势(2)重视心里强化(3)利用从众心理(4)培养认同心理(5)激发模仿心理(6)化解挫折心理
27组织
形象就是组织成员与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论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
28试分析领导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及怎样才能提高领导的影响力
领导影响力有(1)权利性影响力。权利性影响力力有传统因素、职业因素和资历因素三种构成。(2)费权利影响力。非权利性影响力也称自然影响力,比权利性影响力更强、更有效、更持久。领导者非权利性影响力主要由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运输构成。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的途径:主要途径是提高非权力影响力。和正确使用权利性影响力(1)提高非权利性影响力因素要注意:领导者加强自我意思与品德的修养,注意只是更新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注意培养高尚的情操(2)正确使用权力性影响力要做到:在使用职权时做到公正明主,善于用人和授权,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借收组织和员工监督(3)通过各种活动行程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与和谐的组织氛围,增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效能(4)遵循领导的法则,提高领导与管理艺术,发挥成功的领导影响力的作用。
29老何与评价领导者的方法(1)目标考评法:是更具预先设定的领导行为目标进行考评,考查目标实施进度、措施及其实现的程度(2)群众测评法:是通过走访、座谈、投票、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群众对领导则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绩的反应和评价,在充分掌握和综合分析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领导则做出相应的评价(3)专家评估法:是由哪些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对领导者进行评价(4)情况模拟考评法:是吧考评者置于一个魔力的工作环境中,要求他按照给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以此来观察他们的行为方式、心里素质、反应能力等,并依据这些观察对他们做出一定的评价(5)调查研究法(6)比较评测法(7)统计分析法(8)自我述职法
30心理定势现象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常常收以往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知不觉得心里活动的准备状态,,并在其头脑中形成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
31简述气压领导在管理中如何做到人尽其才,量才任用。
1)企业领导者应考查每个员工的实际能力,并据此安排适当的工作,特别是对不同层次管理的技术能力、人际管理能力和管理能力应了如指掌
2)摆正文凭与才能的关系(3)注意之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4)注意性别与年龄的差异(5)应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性、选择性,以理其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