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内容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内容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内容重点总结第一篇:管理心理学内容重点总结第一章管理心理思想和管理心理学历史一、早期管理心理思想(一)中国古代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

《老子》《荀子》(二)国外早期管理心理思想英国亚当·斯密从人性的角度建立管理理论。

美国的泰勒,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后人把他的科学管理原理称为“泰勒制”。

泰勒发现工人磨洋工。

第一,合理的日劳动量第二,差别计件工资制第三,时间—动作分析法第四,选拔和培训工人泰勒的“心理革命”、蛋糕理论法国的法约尔,提出14条管理原则,5项管理职能。

1912年,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业效率》,研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工人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和被激励劳动积极性。

阅读教材28、29页的案例:《微软研究院的人才管理方式》。

二、管理心理学历史(一)西方管理心理学历史梅奥及其霍桑实验实验结论人际关系理论管理心理学最早被称为“工业社会心理学”。

引进这门学科时,称为“管理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二)我国管理心理学历史概况我国管理心理学的代表性研究1.关于工人思想动态的心理学研究2.关于集体意识的研究 3.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4.关于不同责任制的归因过程研究5.关于中国激励模式研究6.关于奖励方式改革研究7.关于职工组织承诺研究8.关于领导心理研究第二章人性假设理论对人性的认识是管理的基础。

人性假设理论是对管理活动中的人的本质特征所作的理论假设。

如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等等。

一、麦克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尽量逃避工作。

2.多数人不愿意负责人,心甘情愿受别人指挥。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管理目标是矛盾的,对他们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

4.多数人工作只是为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Y理论则刚好与X理论相反。

二、梅奥的社会人假设1.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编1、人性假设(P61—P74)【掌握】⑴“经济人”假设: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⑵“社会人”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

⑶“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⑷“复杂人”假设:人是很复杂的,不仅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第二编1、霍兰德个性与工作匹配理论(P102)【理解】一个人的志趣跟他所从事的行业是否匹配,决定着他的工作满意度感和离职倾向。

六个类型:实际型、研究型、社交型、传统型、有魄力型、艺术型。

2、归因理论(P131)【理解】①心理活动的归因,即人们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为什么原因②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推论,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③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这就是说,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类似情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3、需要动机理论包括(P141—P162)【理解】需要层次论、ERG理论、双因素论、麦克里兰的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4、双因素理论(P149)【掌握】①赫茨伯格认为造成职工非常不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当。

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这一类因素被称为保健因素。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管理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1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心理决定行为(包括内容的形式、逻辑性);语言是表达心理的行为方式、;行为控制是指心理倾向的建立和保持。

2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管理目的下的心理引导和行为控制。

3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心理过程;个性心理(指个性心理特征、倾向);群体行为与心理。

心理过程4 知觉的定义:广体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并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赋予意义。

(认知对象的头脑中的整体反映)。

知觉和现实不具一致性5 知觉的特征:晕轮效应;选择性;对比效应(知觉主体对知觉对象的对比效果);刻板印象(对知觉对象形成的固定印象);心理投射(将自己的愿望等心理状态反映到对知觉对象上,产生不同的知觉效果);归因理论(三要素: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学会利用这三个因素分析实际问题,归因失真——自我服务便见)6 情感(绪)的分类:心境(微弱、持久);热情(强烈、稳定、深刻);激情(迅速、猛烈、短暂);应急(意外产生的情感状态)7 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是正体验,不存在不确定性,意志不是自面现实,与意志努力相关,存在不确定性;正负情感体验可以成为意志动力或阻力个性心理8个性心理的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指与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的本领。

能力的工具性因素:智力(记忆、注意、逻辑:天赋(训练)18到25岁。

);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系统知识);技巧(体验、经验、实践、反思和总结)。

气质(巴甫洛神夫神经活动四基本类型说)性格对行为的影响:A或B型人格。

A型(做事想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有妨碍性的人会进行攻击;生活节奏比较快;经常处于中度或高度焦虑状态中;总是为自己设最后的期限)。

B型(没有紧迫感;认为没必要表现自己的业绩;注重享受娱乐和休闲)。

性格理论的发展:阿吉里斯性格发展过程理论(主要是讲述了衡量一个人心理时候成熟的影响因素,几点因素要求掌握)9 心理倾向两种意志行为模式:目的导向行为(以目的为导向,围绕目的选择行为方式,不关注行为结果评价,但关注行为方式评估);结果导向行为(以行为评价结果为行动约束原则,围绕评价结果选择行为方式,不关注行为目的)。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1.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定义:是一门研究组织情境中对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行为的理解、解释、预测和变化规律,以及改进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与管理效能的学科。

三个成分:①研究个体的管理心理特征(外部:能力、个性、态度,内部:知觉、记忆、思维、决策等);②三个层面:个体、所在群体、所在组织;③寻求有效管理的关键心理学条件与途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单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群体活动(有组织的有序的群体的心理活动规律性)、领导心理(领导行为)、组织心理(组织机构)个体心理:主要是指管理情境中员工和管理人员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与作用。

研究两个层次:①个体差异(不同特点的人在同一环境中工作,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问题)、②共性差异(不同特点的人在不同环境中工作,会出现共同的心理问题)。

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体信息加工问题(决策判断、问题解决模式、学习过程、归因与行为风格)、②个性与能力问题(能力、技能、个性、工作价值取向)、③激励(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工作激励的有效策略)、④态度和压力(工作态度、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

群体心理:主要指在不同的群体中担当不同角色时心态和行为的变化以及自觉的调整。

核心思路是群体动力学。

群体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包括机构、人际关系、社会角色分工的问题。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群体组合(群体互动、群体规范、群体内聚力)、②协调(群体沟通、群体工作模式和群体关系、团队管理与协同工作)、③动态机制(群体冲突管理、群体协调途径)。

领导心理:(地位的特殊性)主要研究领导行为与管理决策。

涉及两大方面的问题:对下(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问题)、对上(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品质、领导艺术、能力、觉察水平)。

包括两大类的研究:静态研究(假设领导人的素质相对稳定,研究领导人的个人素质、领导班子的角度出发研究)、动态研究(研究领导方法、领导艺术问题)。

组织心理:组织指一个机构、机构系统(单位)。

一个组织有多个组织机构,而不同的组织机构的集权、分权的水平不同,领导班子内部人际关系发生变化,基层员工随之自觉发生变化。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考核重点(第1章)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及期规律。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心理: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2、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

3、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包括: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

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①管理心理学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中关于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知识都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②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是基础理论与具体应用的关系,管理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

2、管理心理学与工程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①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物和人。

②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机器的关系,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研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③工程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涉及到人的心理问题。

从工程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来看,必然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管理心理学也需要工程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予以丰富和补充。

3、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

主要包括:1、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2、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3、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4、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在企事业管理中的运用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的学科,旨在通过对人的行为、态度和心理过程的研究,解决组织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幸福感。

本文将对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二、领导力与管理1. 领导风格:包括权威型、民主型和激励型等不同领导风格,不同风格适用于不同情境和员工特点。

2. 调整型领导:根据员工个性和背景,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和行为,以提高员工表现和满意度。

3. 变革型领导:通过设定愿景、激励员工,促进组织创新和变革。

4. 人际影响力:指领导者通过交往、说服和建立良好关系来影响他人的能力,包括权威、吸引力和专家力量。

三、决策与问题解决1. 决策类型:包括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前者适用于结构化问题,后者适用于复杂和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

2. 决策风格:涵盖理性决策、直觉决策和政治决策等不同决策方式,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特点和情境需求。

3. 择时决策:指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决策,避免因紧迫感或不确定性影响判断。

四、激励与动机1. 需求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解释了员工需求对激励的影响。

2. 动机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强调员工对工作结果的期望和对待遇的公平感。

3. 激励方法:包括奖励、赞扬、晋升和培训等手段,以激励和满足员工的需求。

五、团队与协作1. 团队建设:包括明确目标、建立互补能力和促进团队凝聚力等,以提高团队绩效和合作关系。

2. 组织文化:指组织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对团队凝聚力和员工行为产生影响。

3. 冲突管理:包括竞争式冲突、合作式冲突和妥协式冲突等不同冲突处理方式,依据情境和目标选择适当方式。

六、组织发展与变革1. 变革管理:指组织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策略性调整和变革。

2. 增量变革:以小幅度调整、渐进方式逐步改进组织绩效和管理方式。

3. 革命性变革:大幅度调整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文化等,以应对重大变革和严峻挑战。

管理心理学上课总结(知识点精心整理)

管理心理学上课总结(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绪论1. 什么事管理?管理的职能及目的是什么?(简答)P40-41(1)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激励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工具、科技等各种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总职能泛指一切单位或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传统职能以及信息、决策、激励、研究与发展、变革与创新等现代职能,使他人同自己一道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机器设备、资金、产销、能源、材料、时间、信息情报与科学技术等),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管理的传统职能:①计划 管理的现代职能有:①信息②组织 ②决策③指挥 ③激励④控制 ④研究、发展与开拓创新⑤协调 企业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包括人力、机器设备、资金、产销、能源、材料、时间、信息情报与科学技术等),完成企业的各项目标与任务,取得最好的效率与效益(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维持企业、组织和成员持续、稳定的发展。

2.(单选)P41科学的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W.Wundt )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产生的重要标志。

3.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多选、简答、论述)P41-42心理现象研究对象所包括的范围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方面。

感觉是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门户与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过程。

对某个物体的整体认识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首先,从需要的角度来看,情绪是和人的肌体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而情感是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其次,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

再次,从反映的角度来看,情绪带有情境性、不稳定性和易变性特点。

(多选)从情绪活动发生的强弱程度和持续时间来看,可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等形态。

心理学重点总结

心理学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组织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组织环境中纯粹的人的因素。

二、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古典(经典)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中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效率。

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③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研究工时与标准化。

④在制定标准定额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⑤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

三、梅奥的人群关系学说的基本观点行为科学理论——梅奥的人群关系学说①企业的职工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是“社会人”。

②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是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

③企业中并存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④企业应建立新型领导,采用新型领导方法四、人为学的基本理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人是什么):①人的本质不在于其自然属性,而在于其社会属性。

②人的本质不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③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五、“社会人”,“自动人”假设的要点及相应的管理方式1、“社会人”假设(1)“社会人”假设的要点①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②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

③人对其所在团体的社会力的反应,远比对诱因管理的反应要强烈。

(2)相应的管理方式——人群关系理论(X理论)①管理的重点不应只注意生产任务,而应注意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

②在奖励时提倡集体奖励,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③管理者不是简单的任务下达者,他应充当下情上达的联络人。

2、“自动人”假设(1)“自动人”假设的要点①厌恶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②工作环境决定了人的工作情绪。

③控制和处罚不一定能达到目的,人们愿意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④现代工业条件下,普通人的潜能只能发挥一部分。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1西方管理学发展历程:①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研究内容:改进工作条件,建立工作规范,加强管理的科学性,提高工作效率。

代表人物,泰勒(科学管理理论)、闵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

②以霍桑试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又称行为管理学阶段,研究内容: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研究如何通过满足人的需要,调整人的行为,改善人际关系来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最终提高工作效率。

代表人物:梅奥(霍桑试验)、勒温(群体动物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③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和行为的现阶段(1965年—至今),又称现代管理阶段。

研究内容:在管理中,物质资本的作用不再突出,而人的作用日益显著,人已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源,领导行为,管理决策,组织变革与发展,团队建设,沟通激励,跨文化管理(宏观方面),薪酬制度,职务分配,人员选拔,绩效评价等(微观方面)。

2管理心理学概念;把心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运用于组织管理中。

通过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而控制和预测组织中的人的行为,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及增强组织功能。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现场研究法、案例比较法、测验法、调查法、观察法等。

4研究内容:①个体心理,包括知觉,情感,动机,人格。

②群体心理,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从众。

③组织心理,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现象。

5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6知觉的特征:①相对性,知觉的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应,图形与背影之间的关系是起典型的代表。

②整体性,即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

制约知觉整体性因素有连续、接近、封闭、相似等。

③理解性,即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和幸福感的一门科学。

1,管理:个人或组织为了实现目标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活动,包括个人和组织自己的管理系统。

2,管理心理学研究什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3,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它是未来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有助于个体的自我完善;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增进经济效益,提升员工幸福感。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研究和理论指导相结合;科技整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引进与改造创新相结合5,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经验研究(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法,案例研究法,内省法)实验研究(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测验研究(标准化测验,社会心理测验)6,各研究方法的特点:观察法(简易方便自然真实但难以深入)问卷法(使用方便统计迅速但缺乏可靠性)谈话法(触及内心深处但缺乏可靠性)案例研究法(有助于发现新问题但外部效度低很难推广)内心法(有助于了解和控制心理现象但重复验证比较困难)自然实验法(结合日常生活工作但不容易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研究法(能够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但有很强的人造色彩)标准化测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量表制作比较复杂)社会心理测验(有着直接的应用)7,管理心理学学科性质:介于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多门学科的综合。

8.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管理学的关系(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管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与行为科学的关系(行为科学与管理心理学的人力部分有交叉联系)与普通心理学关系(与普通心理学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管理学的基础)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是相互影响渗透的邻近科学)与人类学(人类学的知识和原理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问题一: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历史发展?答:1.滥觞阶段:夏商周 2.形成阶段:先秦时期 3.过渡阶段:汉魏至唐4.完善阶段:唐宋 5.衰落阶段:元明清。

管理心理学重点(全)知识分享

管理心理学重点(全)知识分享

管理⼼理学重点(全)知识分享管理⼼理学重点(全)第⼀章管理⼼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法1 管理⼼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的⼼理现象及其规律的⼀门科学。

1958年,美国斯坦福⼤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本名为《管理⼼理学》的专著,意味着管理⼼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理⼼理学的研究内容(⼀)传统看法管理⼼理学由三⼤块构成:个体⼼理,群体⼼理,组织⼼理(⼆)五分法知道管理活动有⽬标、⼈⼒、环境、时间和信息五⼤要素,在个⼈和组织为了提⾼⾃⾝的效率所进⾏的各种活动中,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从这样的⾓度可以把管理⼼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五个⽅⾯:⽬标管理MBO、⼈⼒管理MBM、环境管理MBE、时间管理MBT和信息管理MBI。

★4 管理⼼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1)、⼼理技术学(⼯业⼼理学)-----闵斯脱博格.,1912年他出版了《⼼理学和⼯业⽣产率》.论述了运⽤⼼理测验⽅法选拔合格⼯⼈等问题2)、⼈际关系学(霍桑实验)----梅奥、罗特利斯伯格(1)⼈不仅是追求物质享受的“经济⼈”,⽽且是追求社会需要和⼼理满⾜的“社会⼈”。

(2)劳动⽣产率不仅受物质条件与管理制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职⼯的积极性。

(3)改善企业管理,既要发挥“正式团体”的作⽤,更应重视“⾮正式团体”(亲密伙伴或哥⼉们团体)的作⽤。

“⾮正式团体”这种⽆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并影响内部成员的⾏为。

(4)新型领导既要考虑职⼯合乎逻辑的理性⾏为,还应重视职⼯⾮逻辑性的情感需要。

领导要经常与职⼯进⾏意见沟通,尽量满⾜职⼯的⼼理需要。

3).群体动⼒理论------创始⼈德国⼼理学家勒温,主要研究群体活动、情绪和相互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群体中的领导⽅式;群体成员参与;群体规模等问题.“群体动⼒”理论对于组织管理⼼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影响,特别是对于研究群体⾏为做出了很⼤贡献。

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作为⼈的动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的需要可分为五类,即⽣理、安全、社交、尊重和⾃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1.角色知觉:是对某个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知和判断,以及对有关角色行为的社会标准的认知。

2.激励: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意见程度,简言之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3.态度:个人对外界对象较为稳定的由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团体: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满足共同的需要,以一定的社会活动方式和一定的社会规范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组织的集体形态。

5.团体凝聚力:团体对每个成员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团结的程度和力量。

6.团体规范:团体确定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与行为准则。

7.意见沟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之间经由联络渠道,传递与交流信息、思想观点、情感愿望、意见,达到相互了解与理解的过程。

8.组织发展:是根据组织内在环境的变化,为了提高组织效率,解决本身问题,并达到组织目标,运用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知识,长期地、有计划地改善和更新企业组织的过程。

9.非正式团体: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组织程序和明文规定的团体.填空选择:1.(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系统。

(2)其研究的重点是企业(或组织)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即人际关系系统2. 管理心理学的内容范围: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个体心理研究、团体心理研究、组织心理研究、领导心理研究。

3.美国心理学家胡戈-闵斯特伯格在1912年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

4.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其理论基础是“经济人”的人性假设。

法约尔被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他认为所有的行政管理活动职能由5种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5.从20世纪20 年代开始,人际关系理论出现,标志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6.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正式用“管理心理学”这个名称取代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第一章1.管理心理学:是探讨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及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及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探讨内容: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心情管理,心情的劳动及管理, 应激管理, 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 组织士气和气氛, 组织变革及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及组织行为学的区分:1)探讨的侧重点不同管理心理学着重探讨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探讨对象,已达到预料和限制行为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探讨,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探讨2)理论基础不同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如心理学, 管理学, 社会学, 人类学, 政治学, 经济学等3)形成的背景不同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及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及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

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探讨领域。

4.管理心理学及组织行为学的联系1)心理及行为亲密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探讨人的行为时,必定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须要通过视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探讨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探讨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 群体, 领导, 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探讨视角和动身点不同而已。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2)如何管理员工的情绪,减少员工的压力和焦虑,提高工作满意度;3)如何促进员工的研究和发展,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4)如何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5)如何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

改写: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动机管理、认知管理、情绪管理、行为管理和组织管理等方面。

与组织行为学相比,管理心理学侧重于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则研究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并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上有联系,都旨在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和人的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管理心理学需要解决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如何管理员工的情绪、如何促进员工的研究和发展、如何优化组织结构、如何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等问题。

1.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时,应该表现出对个体的关怀和宏观的关注。

2.心理学应该回答“是什么”、“怎么做”以及“为什么”的问题,弥补组织行为学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方面的不足。

3.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非常重要。

4.提高或改变员工的意识或觉悟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5.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和个案调查法。

第二章1.管理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包括心理技术学、人群关系理论、群体动力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社会测量学。

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古典管理心理学阶段、行为管理心理学阶段和现代管理心理学阶段。

3.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包括经济全球化、劳动力的多样化、新型的雇佣关系、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团队化和商业伦理变化。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和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学科,旨在揭示各种管理情境下的心理现象和机制,并提供管理者所需的理论和方法。

在实际的管理实践中,掌握一些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对于提高管理者的有效性和组织的绩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管理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领导与管理1. 领导风格与行为: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处理员工时所展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权威型、民主型和权变型等。

权威型领导者偏向于集中权力并向下指示,适用于紧急决策和员工不擅长的任务;民主型领导者注重员工参与和意见的征求,适用于团队合作和员工发展;权变型领导者会根据情况灵活调整风格,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

2. 变革管理:变革是组织中常见的一个过程,管理者需要带领员工适应和应对变革,以确保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

变革管理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沟通、明确的目标设定和恰当的激励措施。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具备带领变革的能力,如变革意识、决策能力和情绪智力等。

3. 工作动机:工作动机是指员工在工作中所展现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动机因素,并通过奖励机制、培训发展等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

常见的动机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期望理论等。

二、组织行为1.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相互联系和协调的方式。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职能型、事业型和矩阵型等。

不同的组织结构对于组织的目标实现和协作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管理者需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结构。

2. 团队建设:团队建设是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管理者需要了解团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如明确团队目标、合理分配任务、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等。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具备团队的组织和激励能力,帮助团队克服挑战并实现共同的目标。

3. 决策与冲突管理:决策是管理者常常面临的任务,而冲突则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管理心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的知识点总结1.领导力与管理风格:管理心理学研究了领导者的行为和风格对员工绩效和满意度的影响。

这包括了不同的领导风格,如任务导向型和人际关系导向型,并研究了变革型领导、参与式领导等新兴理论。

2.组织行为学:这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领域之一,研究了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

它包括了团队合作、决策制定、组织文化、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3.员工激励与满意度:管理心理学研究了员工激励和满意度对绩效的影响。

它相关的理论包括了期望理论、公平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

4.管理决策:管理心理学研究了管理者在决策制定中的心理过程和偏差。

它关注了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风险偏好和决策判断等方面。

5.管理者与员工关系:这一领域研究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包括了沟通、冲突管理、员工辅导等方面的内容。

6.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心理学研究了组织变革和发展的心理学原理。

它探讨了组织变革时员工的反应、组织发展的策略和技术。

7.组织文化:管理心理学关注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它强调了组织价值观、规范和信仰之间的关系。

8.员工招聘与选择:这一领域研究了招聘和选择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它涵盖了招聘方法、面试技巧和员工测评等方面的内容。

9.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心理学研究了组织的发展和变革过程。

它包括了组织发展的目标、策略和实施。

10.员工培训与发展:这一领域研究了员工培训和发展的心理学原理和技术。

它强调了员工学习、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11.组织绩效管理:管理心理学研究了组织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它关注了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和奖惩制度等方面。

12.职业发展与管理:这一领域研究了个人职业发展和管理。

它包括了职业规划、工作满意度和离职率等方面的内容。

总而言之,管理心理学是一个广泛的学科,涵盖了领导力、组织行为学、员工激励与满意度、管理决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了解和应用管理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成功。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重点总结首先,管理心理学关注个体的行为和动机。

个体的行为是由一系列心理过程和动机驱动的,包括个体对工作任务的认知、情感和动力。

管理者需要了解个体的行为和动机,以便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激励他们。

其次,管理心理学研究团队的动态和协作。

团队是由一群个体组成的,他们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对团队绩效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管理心理学关注如何建立高效的团队,包括团队的组成、沟通和决策等方面。

第三,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导和管理者的行为和效能。

领导者在组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行为和决策会对员工的绩效和满意度产生深远影响。

管理心理学关注领导者的行为和效能,以提高他们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

第四,管理心理学关注组织文化和变革管理。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模式,它对员工的激励和行为具有深刻的影响。

管理心理学研究如何建立和塑造积极的组织文化,以及如何管理和引领组织变革。

第五,管理心理学关注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福利。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衡量员工对工作的愉悦程度和满意程度的指标,它对员工的绩效和留任意愿具有重要影响。

管理心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福利,以构建健康的员工关系和组织氛围。

第六,管理心理学研究组织的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

组织在日常运营和管理中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决策,而有效的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对组织的成功和发展至关重要。

管理心理学关注如何促进组织的决策和问题解决,包括决策思维、创新和问题解决技巧等方面。

最后,管理心理学研究员工的发展和绩效管理。

员工的发展是组织和个人共同关注的重点,它涉及员工的培训、绩效评估和职业规划等方面。

管理心理学研究如何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发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和反馈。

综上所述,管理心理学是一个涉及个体、团队和组织的广泛领域,它研究了各种关键问题和概念,包括个体行为和动机、团队协作和领导力、组织文化和变革管理、员工福利和工作满意度、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员工的发展和绩效管理等。

管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管理心理学重点整理

管理学重点整理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生活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包括两大部分: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通过心理过程认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的不同特点)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并控制发生的事情;预测将来的事情;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管理心理学:概念: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以最大限度的发掘人的潜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科学。

性质: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人性假设与管理: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组织中的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内部的社会心理系统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个人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科学心理学的开始:代表人物:威廉·冯特(德)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代表作:《心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①经济背景:社会分工---专业化—单调的工作②政治背景:劳资矛盾日益激化③文化背景:科学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管理心理学的创立:①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埃尔顿·梅奥(美)等霍桑试验论点:人是社会人;生产效率取决于组织中成员的积极性;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注意工人的情绪反应等②群体动力理论:代表人:库尔特·卢因观点:行为是人和环境的一个函数{B=F(P*E)}③社会测量理论:代表人物:弗朗西斯·高尔顿,雅各布·莫雷诺新的研究方法:社会成员心理测试法实践中的应用:心理剧,社会剧的治疗④需要层次理论:代表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美)内容: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观点:人的需要由多方面构成,并有一个高低顺序;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不再对行为产生激励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有关人性问题的研究;人的需要、动机、激励的研究;组织中群体的研究;组织理论和组织行为的研究;领导行为的研究发展时期呈现的新特点: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增加;研究范围扩大;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方向综合化3.霍桑试验: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人觉悟提高,工人学会用罢工、怠工的形式来对付资本家,泰勒的科学管理也不灵了。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领导力与管理:领导力是管理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涉及到管理者如何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思维,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领导力的类型包括权威型领导、参与型领导、指导型领导等。

管理者需要了解不同领导风格对员工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的情境选择适合的领导风格。

2.动机与激励:动机和激励是管理者激发员工积极性和提高绩效的关键因素。

管理者需要理解员工的动机和激励因素,从而能够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

常用的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期望理论等。

3.组织文化与氛围:组织文化和氛围对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管理者需要营造积极的组织文化和良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员工的士气和承诺。

组织文化包括价值观、行为规范、象征和仪式等方面的内容。

4.沟通与协调: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是管理者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

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并合理解读员工的反馈。

同时,管理者还需具备协调能力,能够协调不同团队成员和部门之间的关系,促进合作和达成共识。

5.决策与问题解决:管理者经常需要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管理心理学研究了决策偏差、决策风格和问题解决过程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管理者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6.员工发展与绩效管理:员工发展和绩效管理是管理者重要的职责之一、管理者需要制定员工发展计划,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员工提升能力和提高绩效。

同时,绩效管理包括设定目标、进行评估和给予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7.压力与情绪管理: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压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以保持工作的高效性和良好的心理健康。

压力管理涉及到如何识别和解决工作中的压力源,调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情绪管理包括识别和管理自己和员工的情绪,以实现积极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8.反馈与改进:反馈是管理者提高员工绩效和促进组织改进的重要手段。

管理者需要及时给予员工有建设性的反馈,并积极帮助员工改进和提高。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接受来自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反馈,以改进自身的领导方式和组织的运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总结题型:名词解释4\简答4\论述1\案例分析1(有点粗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决策的那题我没整理)一、掌握人性假设、霍桑实验、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等理论知识1、人性假设人性假设:X理论vs Y理论管理方式:X理论管理者关心的是工作效率和完成任务管理者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监督管理者用职权发号施令使下属服从不考虑感情上和道义上对人的尊重强调严密的组织、规则、制度用金钱收买下属的效力和服从管理方式:Y理论管理者的任务是创造使人能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不是指挥者、调节者或监督者,而是辅助者、支持者、帮助者让下属承担更多的责任,促使其做出成绩,满足其自我实现需要给与更多自主权,实行自我控制、参与管理和决策简评X理论的人性假设是静止地看人,相应的管理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一方面靠金钱收买和刺激,一方面严密控制、监督、和惩罚迫使人为组织做出贡献麦克雷戈发现现实组织的结构、政策、制度均以X理论为依据Y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因此,X-Y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两个极端2、霍桑实验(The Hawthorne Studies)霍桑实验的背景霍桑实验的主要内容霍桑实验的主要结论霍桑实验的意义霍桑实验的背景霍桑:美国西方电气公司下属的位于芝加哥附近的工厂名.实验时间:1924-1932年实验起因:待遇很好,效率很低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大规模调查、接线实验A.照明试验(1924—1927)照明强度增加或减少,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量都增加。

只有当光线降到月光水平时,试验组的产量才降低。

结论:(1)工场的照明是影响效率微不足道的因素(2)工作条件的好坏与劳动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B、福利试验(1927—1928) 试验各种工作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率的影响如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时等,在工作时可自由交谈。

产量上升。

取消这些条件后,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

结论:督导方法的改变使工人的态度有所变化,因而产量增加。

C、访谈实验(1928—1931)两年多,进行了两万多人次的普查与访问结论:员工的工作绩效,受到他人的影响D、群体试验(1931—1932)(1)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2)工人对不同的上级持不同态度(3)成员中存在着小派系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物质、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霍桑实验的结论(1)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2)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3)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4)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5)人是社会人;(6)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是提高工人的士气和积极性;(7)非正式组织;(8)霍桑效应:人在实验中的表现与平时不一样对霍桑实验的评价管理的第二个里程碑梅奥成为第二时期的代表人物行为科学由此而兴起方法不是太科学观点有些太片面3、双因素理论(1959,美,赫茨伯格)主要内容: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任务的完成情况传统的“满意—不满意”观念是不正确的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保健因素与工作环境条件或外部因素有关,而激励因素则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或内在因素有关调动人的积极性要从激励因素着手实践应用注重从工作本身挖掘和发展激励因素.运用双因素理论,使工作丰富化.重新审视工资奖金的作用.局限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有相似之处。

他提出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马斯洛一处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等较低级的需要;激励因素则相当于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较高级的需要。

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有把“个人需要的满足”同“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两点联系起来.4、期望理论期望理论的基本描述:激励力量(M)=期望值(E) ×效价(V)期望理论是美国学者V.H.Vroom在1964年提出的,他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为能给个人带来既定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个人是非常重要的时候,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

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期望理论的VIE模式期望值:个体所认知的关于付出努力后的取得成功业绩的可能性工具性:个体所认知的取得成功业绩后接受第二种水平输出的可能性实践应用奖金发放与绩效挂钩.实现效价与期望值的最佳组合.二、掌握组织文化、工作设计、CI战略等基本概念5、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为组织所有的成员所接纳,成为组织的一种群体意识,表现为组织的共同信仰、追求和行为准则6、工作设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并兼顾个人的需要,科学、系统地进行工作合理配置,以满足企业正常运营的需要的过程。

7、CI战略是一项战略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一个图像、一个标志、一种标准字体或一本视觉手册,是投资,不是费用。

8、理解并学会运用激励的相关理论激励概述激励的概念:管理者通过某种内部和外部的刺激,激发人的行为动机,使其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管理中,激励通常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

激励的作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组织所需要的人才,使员工充分发挥才干。

激励的特征对管理的意义选择激励方向、寻求激励因素、持久保持激励行为、绩效=能力×积极性激励包括三个方面因素1.刺激变量,即人们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

2.机体变量,即是什么因素把人们正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的方向的。

3.反应变量,即这些行为如何才能被矫正、保持和延续,以及这种行为正在进行时,行为主体和客体的主观反应。

激励理论研究的历史观点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工作生活质量阶段1.科学管理阶段泰勒将企业员工看成“经济人”,认为员工只有对物质利益的简单追求。

激励主要表现在“A使B做A希望B做的事”。

这种对激励的认识带有明显的使役性质。

激励理论研究的历史观点2.行为科学理论阶段人们对人性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为员工不仅是“经济人”,还是有各种需要的“社会人”。

激励开始涉及到“行为是怎样开端的,怎样被赋予活力而激发,怎样延续,怎样导向,怎样终止,以及在所有一切进行过程中,该有机体呈现出何种主观反应”等问题。

激励理论研究的历史观点3.工作生活质量阶段进一步考虑到激励对象的合理要求和利益,认为“激励就是引导有各自需要和个性的一个人或一群人,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同时也要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

在研究激励问题和制定激励措施时,至少要考虑三个问题:激发人们行为的特殊因素以及这些特殊因素是如何激发人的行为的;激励对象为什么选择这种行为而不选择那种行为;怎样引导人们改掉错误的、消极的行为,强化正确的行为。

激励效果的警觉性实验(美,奥格登,1963)经过激励的行为与没有施加激励的行为有显著的差别。

9、熟悉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明确领导影响力的构成现代领导体制的发展家长制式的领导硬专家—经理阶层的领导职业“软专家”的领导专家集团的领导领导者的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非权力性影响力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10、理解组织沟通过程中常遇到的障碍及克服策略,懂得提高团体凝聚力的方法.团体凝聚力凝聚力(内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

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团体成员的相互吸引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团体沟通沟通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使用语言等媒介进行思想、观念、感情、意志的交往、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一种行为。

沟通的要素:发送者、接收者、信息及其编码和解码、通道、反馈沟通网络:①正式沟通网络: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与工作相关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②非正式沟通网络:正式沟通渠道以外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如职工之间私下交谈,传播小道消息等。

③单线式、流言式、机遇式、集束式群体沟通的方向(1)下行沟通:信息由高层次成员向低层次成员流动;(2)上行沟通:信息由下层向上层流动;(3)横向沟通:处于同一层级的人员或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1)下行沟通:下行沟通的媒介包括文件、通知、手册、报告、会议、口头指示等。

下行沟通的障碍:①公司发展所带来的组织结构的复杂化;②对沟通的忽视;③员工对管理层的不信任;④主管们缺乏沟通技巧;⑤管理层对信息的发布;⑥传递中信息的遗漏和曲解。

沟通的改进:管理者需要树立良好的现代沟通意识;来自上层的信息必须是确实可靠的;利用多种信道、使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

(2)上行沟通:上行沟通的媒介包括:口头汇报、交谈、书面工作总结、座谈会、意见书等。

上行沟通的障碍:①组织内上行沟通有信息过滤和扭曲发生,尤其当明确对自己不利时;②在一些公司,中层管理者倾向于讨好上级,在上级知道之前把问题解决或消除掉;③沟通链出现瓶颈,主管的秘书或行政助理过滤所接收到的信息,;④主管与下属关系不良,缺乏信任,缺乏相互了解和真诚沟通。

上行沟通的改进:自由、参与和授权方式;要提高上行沟通的效果,最好、最简洁的方法是管理者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横向沟通:横向沟通往往具有业务协调的性质,在加强个体间、群体间的理解、促进其合作和深化其感情方面十分重要。

横向沟通的障碍:①部门化是横向沟通的最大障碍;②公司战略和组织结构所产生的主次之分也导致沟通不畅;③空间距离也是障碍之一;④员工之间、部门之间为资源和利益的竞争与冲突,也是横向沟通常见的障碍。

横向沟通的改进:建构真实的组织结构图,标明职权关系,加强沟通流程的管理,减少员工方面的不必要猜疑;准确制定个人的工作说明,使每一个员工明确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方法及工作关系,列出垂直和平行的沟通关系,创造条件促进沟通;鼓励定期的会议或其他交流信息的方式;组织需要对冲突进行有效的管理;良好的倾听习惯,对所有的沟通都有效.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1)有效口头沟通的技巧:①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②把握沟通的契机;③重视倾听的技巧;④调整言语行为(2)有效书面沟通的技巧:①选择合适的局面沟通形式;②提高文书可读性;③重视反馈(3)非言语沟通的主要形式:副语言、类语言、体态语言(非言语沟通也会伴随着书面沟通而发生)沟通的新方式:即时通信软件;电子邮件;短信;网络会议有效沟通“量”、“质”、“时”有效沟通的障碍:来自发送者的障碍来自接收者的障碍沟通双方不同背景特征所导致的沟通障碍性别差异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障碍沟通中的物理障碍语言和情绪上的障碍有效沟通的法则: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理解沟通对象的需求注意沟通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