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让我们荡起双桨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让我们荡起双桨苏教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点用钢笔书写。

教学进程:一、提醒课题并解题1说话:同窗们,你们划过船游过湖吗?事先你们的心境怎样?明天我们要学的一课,就是描写的北京小冤家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

2板书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3教先生字:荡、桨4解题: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

二、初读课文1让先生自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2反省自学状况。

〔1〕指名读全文,师纠正字音。

〔2〕出示生字词,先生认读。

推开波浪盘绕红墙凉爽洒悄然地功课〔3〕出示生字,先生行动扩词。

3先生再次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名分节朗诵课文。

5引导先生了解词语意思。

盘绕飘荡凉爽迎面三、指点书写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

师板书,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

〔主要引导先生用熟字记生字,如:〝谁〞记〝推〞、〝狼〞记〝浪〞、〝西〞记〝洒〞等。

〕2解说字形。

〝爽〞首笔〝横〞起笔稍高,不宜过长,第二笔〝竖撇〞竖要拉长,〝捺〞要在竖撇的下部起笔,要伸展开,最后几笔〝撇〞与〝点〞要写紧凑。

3先生练习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1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能想象诗歌描画的情形,并练习说话。

3了解诗歌内容,培育先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点朗诵并启示先生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内容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

景色如画的北海公园令人心神向往,荡舟北海更是让人无比愉悦,这节课让我们也荡舟于北海。

板书课题:1让我们荡起双桨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看图说说北海美在哪里?〔2〕读第一、二行,做举措了解〝荡〞与〝推〞字。

〔3〕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湖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周围盘绕着绿树红墙。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话筒等)、教学课件、若干艘纸船,若干条红领巾课时1课程标准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节。

2、学会课文中9个左右结构的字,并且理解“四周”,“环绕”的意思。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通过想象描绘诗歌中的场景。

一、教材内容分析1、创作背景:《让我们荡起双桨》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电影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中》中的插曲。

这首歌是为《祖国的花朵》专门定做的,他必须依附于这部电影故事的本身,才更有价值和意义,但因为歌词本身的“定向性”并不强,且很阳光地表现出一个抒情意境,受到人们的喜爱、欢迎,得以流传是必然的。

2、作品结构:《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单二部曲式童声合唱曲,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第一小节描述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

清澈的湖水,美丽的白塔,绿树红墙,色彩鲜艳和谐,令人陶醉。

第二小节抒发少年儿童荡舟北海的喜悦心情。

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园,“我们愉快歌唱”,尽情欢乐,引来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泛舟,听我们歌唱。

歌词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少年儿童对幸福生活感到无比愉悦的真切感受,同时又充满童趣。

第三小节则由尽情欢乐中的少年儿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表达了少先队员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真挚的感激之情。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在诗歌三个小节的末尾重复出现,丰富了诗歌意境,读来亲切感人,这也是本课结构上的一个特色。

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让我荡起双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让我荡起双桨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让我荡起双桨一、教学目标1.学会识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双桨”、“游船”,能口述歌谣《让我们荡起双桨》。

2.了解歌谣《让我们荡起双桨》背后的故事,并初步理解“荡起双桨”所传递的情感。

3.通过歌谣学习,理解“荡起双桨”所蕴含的和谐、欢乐、团结的意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从小注重珍爱友情。

二、教学重点1.学会识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双桨”、“游船”。

2.能口述歌谣《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教学难点通过歌谣学习,理解“荡起双桨”所蕴含的和谐、欢乐、团结的意义。

引导学生注重团结协作,从小珍爱友情。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

带着学生们一起走进奔腾而过的江河,把大家带到歌谣所描述的美丽景色中,引导孩子们想象自己坐在游船上,在流畅优美的河面上荡起双桨。

2.引入歌谣《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师朗读歌谣,并引导学生跟读。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向前走呀,向前走,有微风和阳光。

桨声碎,欢笑语,天地清风抚过逍遥。

好像一朵水中荷,开遍春夏秋冬。

3.识字练习。

帮助学生学习、认读、书写“桨”、“荡”、“船”等字词,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4.背景介绍。

让学生了解这首歌谣背后的故事,缘由和创作背景,介绍“荡起双桨”所传递的情感。

5.听歌谣。

播放歌谣音频,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荡起双桨”所蕴含的和谐、欢乐、团结的意义。

6.朗读歌谣。

请学生们跟着教师朗读歌谣,加深对歌谣的印象,同时培养学生的口齿流利能力。

7.总结复述。

学生们几人一组,结合所听、所学,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原意进行复述,体会“荡起双桨”所传递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8.创作活动。

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荡起双桨”的场景或故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作歌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歌谣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荡起双桨”所蕴含的和谐、欢乐、团结的意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学习,让孩子们从小珍爱友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目标1.了解《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及含义。

2.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理解其含义。

4.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欢乐的集体活动中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1. 热身首先在上课前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频,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拍手、跟随音乐舞动身体,以此来进行热身。

2. 学习歌曲1.首先,老师向学生讲解《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词及其背后的意义。

如果需要的话,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环保和爱护自然的图片,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主题。

2.然后,老师播放歌曲给学生听,并对歌曲的曲调和节奏进行讲解。

3.让学生通过多次听歌和跟唱的方式熟悉歌曲,让他们学会正确的演唱方法。

3. 感受声音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听音乐的练习,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听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声音的特点,例如:•描述旋律的起伏、高低和变化;•描述歌曲中所使用的乐器和声音的特色;•描述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 集体活动最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荡秋千活动,让学生体验歌曲所传达的快乐和集体协作的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老师可以加入一些与歌曲主题相关的话题,例如:•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环保行动?三、课后作业1.学生自己朗读歌词,并体会歌词内涵及其对自己的启示;2.学生可以画一些自然环保的图画,贴在教室上,提醒大家爱护环境。

四、教学评估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演唱方法;•评价学生对于环保问题的认识是否有所提升;•通过荡秋千活动观察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五、教学扩展1.可以通过电影、音乐或读物扩大环保问题的教学范围;2.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环保行动,例如清理垃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意义和价值。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3.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生字词卡片3.课文插图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联系生活,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你们看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在船上欣赏美景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自主认读。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四、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讲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美景?三、欣赏课文插图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四、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学生交流答案,教师讲解修辞手法的意义。

1.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课后作业: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七、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美。

同时,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

在理解课文修辞手法方面,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修辞手法的意义。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在课堂组织和教学策略上加以改进。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通用17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通用17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通用17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篇1Ⅰ、教学要求: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Ⅱ、教学重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四周…………" "我们…………"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1.描红: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二、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案名称:《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掌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描绘的美好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多媒体课件学生活动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趣导入: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提问:“你们听到这首歌时,想到了什么?”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朗读:请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注意听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三、理解课文1. 逐句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句的意思。

例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这里“荡起双桨”形象地描绘了划船的动作,而“推开波浪”则表现了小船在水面上前进的情景。

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情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朗读训练1. 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 学生练习:学生模仿教师的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3.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朗读,扮演诗歌中的不同角色,如划船的孩子、唱歌的小鸟等。

五、拓展延伸1. 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场景。

2. 写作练习: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最难忘的一次户外活动。

六、课堂小结1. 总结课文: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像诗歌中那样,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七、布置作业1. 朗读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

2. 绘画作业:完成绘画创作,下节课带来展示。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歌声,抒发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真挚感情。

二、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因色统一。

三、听赏“鱒鱼”,区别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自行大胆的表现歌曲及乐曲是重点;唱准歌曲中含有ox的节奏的乐句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合唱练习。

1、利用柯达伊手势进行两声部的和声音程练唱。

2、练习合唱发声练习曲。

要求一气呵成,韵母发音位置统一。

二、节奏练习。

2/4ox xx | x. x|xx x |x -|| 模仿拍击三、新歌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

1、激趣导入。

谈话:(课件播放这首歌的mtv )交流;在这首歌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想? 小结;刻画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真挚情感……介绍;歌曲的作者及创作年代。

2、聆听范唱,划分乐段。

3、找出曲谱中的ox节奏乐句,跟师唱一唱。

4、跟琴唱一唱曲谱、小组练唱,并随即指导。

5、朗读歌词,体会意境。

6、跟琴唱词。

7、小组练唱,主要是唱准确。

8、歌曲艺术处理。

讨论、实践后总结: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高潮在副歌部分。

所以,在演唱音量的层次上,齐唱部分可用“MP”合唱部分用“MF”,总的是以轻柔、优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意境。

9、各组按新的要求练唱全曲。

四、欣赏“鱒鱼”1、出示课件(乐器图片)学生观察各乐器的外形特点并描述。

2、出示课件,聆听各乐器的音色特点。

3、听赏“鱒鱼”(钢琴五重奏),让学生听别乐器的音色。

五、歌表演《让我们当起双桨》。

1、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2、各组展示,集体评议。

六、小结第六单元课后记录:。

苏教版语文三上《让我们荡起双桨》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三上《让我们荡起双桨》PPT课件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重 点词语和句子,掌握课文的主
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学习方法
学生采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如 朗读、背诵、抄写等,有效地 提高了学习效率。
合作与交流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 与同学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在词语理解和句子分 析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
乔羽其他著名歌曲介绍
《我的祖国》
01
这首歌曲是乔羽的代表作之一,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
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忘今宵》
02
这首歌曲是乔羽为春节联欢晚会创作的经典之作,以其欢快的
节奏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歌曲之一。
《思念》
03
这首歌曲以柔美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
03
CHAPTER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
创新性教学方式展示
情景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 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 境地感受课文,加深对课 文的理解和记忆。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共同讨论问题、分享 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探究式学习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 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荡起双桨”的含义?
小组讨论的目的
通过集思广益,让学生共同探讨“荡起双桨”的深层含义,培养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讨论引导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用“荡起双桨”这个比喻?它代表了什么样的精神内 涵?
小组活动建议
每组选出一位代表,汇总小组内的观点,并在全班面前进行汇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让我们荡起双桨》

2021/4/14 星期三
7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一节写了哪些景物?
白塔 ,绿树,红墙
推开波浪和飘荡在水中,
2021/4/14 星期三 船在水中状态一样吗?
8
少先队员
共产党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愉 快 幸 福 凉爽
2021/4/14 星期三
5
飘 荡 双 桨 倒 映 白塔
环绕 墙面 洒满
愉快
2021/4/14 星期三
幸福
凉爽
6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用“—”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021/4/14 星期三
13
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狼( )
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愉快地()凉爽的() 尽情地(

2021/4/14 星期三
14
近: 环绕——围绕 愉快——高兴 尽情——尽兴 伙伴——同伴 凉爽——凉快 反: 美丽——难看 凉爽——闷热 愉快——痛苦 幸 福——悲惨 尽情——扫兴
2021/4/14 星期三
11
这首诗歌中有句话出现了三 次,你找到了吗?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 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 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首诗歌中有句话出现了三次, 你找到了吗?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 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作为歌词,像这样的写法叫副歌, 在写法上叫反复。
洒 悄愉

知识积累: 表示水面平静的成语: 水平如镜,风平浪静,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波澜不兴 描写花草树木的成语: 百花盛开,草木茂盛,桃红柳绿, 古木参天,争奇斗艳
本课近义词反义词积累:
近: 凉爽-凉快 愉快-喜悦 环绕-围绕
反: 凉爽-炎热 愉快-伤心 欢乐-悲伤
荡( ) 浆( ) 推( ) 浪( ) 汤( ) 桨( ) 堆( ) 狼( )
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 愉快的(

凉爽的(
) 尽情的(

加偏旁组词
( )(

( )(



( )(

( )(

藏式白塔,高 35.9米
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 干什么?四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1、听课文:你仿佛看到哪些美丽的 景色?你感受到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2、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全诗;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说说自 己的收获。
jiǎnɡ tǎ zhōu huán
qiánɡ
双桨 白塔 四周 环绕 红墙
少先队员
共产党
红领巾映着太太阳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
快唱歌。(拟人)
高粱乐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冬瓜披白纱,茄子穿紫袍。
欢乐感激图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社会 主义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课件或黑板。

2. 准备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准备诗歌朗诵的音乐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歌的类型。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4. 品味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描绘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描绘的画面,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朗读与背诵(1)教师播放诗歌朗诵的音乐背景,学生跟读诗歌。

(2)学生自主练习背诵,教师检查背诵情况。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分组创作与诗歌主题相关的短文或绘画,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诗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注意字迹工整、美观。

2. 家长协助孩子背诵诗歌,加强语文素养的培养。

3. 家长鼓励孩子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态度、朗读和背诵的表现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1 苏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1 苏教版

《让我们荡起双桨》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4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设计4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1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

3.指导学生用钢笔字进行描红,注意“土”作左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

“竖心旁”中间的竖是第三笔,不是第二笔。

4.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少先队员,联系上下文理解“阳光”的意思,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熟读并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设计:1.课前组织学生开展“假日小队”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初步检查学生预习,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开火车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分节读、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抓关键词语、感情朗读等方法理解诗歌内容。

4.依据每节歌词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层深入地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2.了解学生的课余生活,查看预习单,进行课堂教学预设。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课1.谈话:同学们,课余时间你都到过哪儿游玩?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心情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

过渡:今天让我们跟随一群少先队员去荡舟北海,感受他们的喜悦心情。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

2、播放我班学生在课间或校外活动的照片。

(三)初步感知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巩固练习 我再次播放录音,请同学们把听到的音响与歌 曲、词曲作者一一对应起来。学生们了解了这些 影视歌曲的词曲作者,同时也加深了对这些影视 歌曲的记忆。 3、 拓展练习 接下来我又问同学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不 可以唱给我们听一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考察一 下学生们对影视音乐所了解的知识面有多少。 4、 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儿歌动画-让 我们荡起双桨视频-高清_360P-320x240.Flv


二、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要求,教材的安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预设如下教 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影视音乐、并能哼唱几部熟悉的影视的主题曲或插曲。 2、 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3、 用统一、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合唱。 (二) 教学重点: 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三) 教学难点: 用统一、和谐的声音进行二声部演唱。
共产党
红领巾映着太阳, 红领巾 太阳 阳光 阳光洒在海面上, 鱼儿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 谁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这里的“谁”到底 指谁呢?

接下来我采用听唱、模唱等几种教唱方式相结合的 教学方法,学生学唱歌曲的效果很好。 学唱完第一声部之后,我让学生初步接触第二声部 ,进行二声部的学唱。首先我让学生多听几遍录音机上 第二声部的范唱,听觉上留下初步的印象,然后我采用 模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第二声部的演唱。 在让学生进行二声部的合唱时对学生提出两个声部 唱出来的声音要和谐、默契的要求;并找一个唱得较好 的学生和自己配合示范。学生有了好的示范,心领神会 ,两个声部再次配合时效果就比较好。 还要求每个声部的同学在合唱的时候要学会倾听另 一个声部的声音。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了解二声部歌曲 合唱的训练目的。 最后再次播放多媒体,学生跟着伴奏声情并茂地演 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
点此播放讲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预 设1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我打算把整堂课的教学过程 分为四个环节。下面我就具体谈谈 整个教学 过程及设计意图。
1.通过欣赏初步接触影视音乐 •
上课刚开始,我就让同学们听几段影视音乐, 听完让他们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我告诉同学们影 视音乐可以分成歌曲和器乐曲。其中歌曲又可以 分成主题曲、插曲、片头曲、片尾曲;器乐曲又 可以分为情节音乐、情景音乐、配乐等。我们刚 才听到的这些电影音乐与电影所描绘的剧情都有 着密切的联系。 • 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我这样做的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初步接触影视音乐了解影视音 乐是影视与音乐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对影视歌 曲产生兴趣;也为下面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作了良好的铺垫。

首先,用多媒体出示歌名<<让我们荡起双桨>>;向同 学们介绍这首歌曲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并给 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由于这部电影拍 摄的年代比较久远,很多人不太了解,所以有必要向学 生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 接下来我让同学们对照书上的乐谱,听一听这首歌 曲的录音。(我播放多媒体:音乐结合电影画面。)学 生边看电影边听音乐,视觉听觉都得到了充分的享受。 欣赏完之后我开始范唱歌曲,学生注意聆听。 教唱歌曲的第一声部时,我在范唱的时候就很注意歌曲 第一小节的弱起节奏,告诉学生前八分休止符要想把握 好节奏就紧抿双唇或做点头状,学生根据我的要求前八 分休止符的节奏卡的比较好。
祖国、人民、共产党、老一辈、父母
整首诗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 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 国的真挚感情。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这首诗歌中有句话出现了三
次,你找到了吗?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 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 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
如果让你选择,你想用以下哪种 情绪来演唱歌曲呢?
• • • • 优美抒情 欢快活泼 热烈奔放 从容吟唱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荡( 汤(
) )
浆( 桨(
) )
推( 堆(
) )
浪( 狼(
) )
填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 ) 凉爽的( )
愉快的( 尽情的(
) )
近: 环绕——围绕 伙伴——同伴 反: 美丽——难看 幸福——悲惨
愉快——高兴 凉爽——凉快
尽情——尽兴
凉爽——闷热 愉快——痛苦 尽情——扫兴
加偏旁组词 ( )( 主 ( )( ( 肖 ( )( )(

良 ) )
( )(
( ( )( )( )(

) ) )

) (
• 《让我们荡起双桨》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 制小学五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 ——影视 音乐中的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 歌曲作于1955年,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 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由于贴近少年儿童的 生活实际,歌词创作上以北京北海公园的湖 面为背景,为人们所熟知;旋律优美抒情,具有 很强的描绘性,几十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用“—”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节诗中写了哪些事物?
白塔 ,绿树,红墙
少先队员
让我们荡起双桨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藏式白塔,高 35.9米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点此播放动画视频
dàng
jiǎng
dào yì ng
漂荡
huán rào
双桨
qiáng
倒映

环绕

墙面

双桨
倒映
环绕
愉快
墙面
幸福
洒满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 从结构上看,歌曲由前奏及两个乐段构成。前奏的 音乐素材来自第一乐段,弱起的节奏具有较强的动 感,既表现了水波荡漾的北海公园景象,又展示了 新中国少年儿童游园时愉快喜悦的心情。第一乐段 由四个乐句构成,前两个乐句是歌曲的基础,建立 在小调上,后两句转入大调。 第二乐段是副歌,为二部合唱。可以分成两个乐句 。第一乐句从强拍开始,令人耳目一新,音乐变得 宽广、爽朗。第二乐句保留弱起节奏的形式,与第 一乐段形成呼应,并且使得整首歌曲具有起承转合 之意。合唱的两声部之间以三度音程为主,间插六 度、五度等音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