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失败成本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细则、方案,建议收藏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细则、方案,建议收藏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细则、⽅案,建议收藏阅读导航→01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02 质量成本控制细则03 质量预防成本控制⽅案04 质量鉴定成本控制⽅案05 内部损失成本控制⽅案06 外部损失成本控制⽅案质量部⼀、质量成本控制流程⼆、质量成本控制细则质量成本控制细则第1章总则第1条⽬的为保证产品在质量、成本和效益三者之间取得最佳的结合,降低产品成本,提⾼⼯⼚的经济效益,结合⼯⼚内外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2条范围本细则适⽤于本⼯⼚质量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作。

第3条职责权限1.质量管理部。

(1)每⽉根据要求提供本部门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财务部。

(2)负责对质量成本进⾏综合分析。

(3)根据质量成本综合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送有关责任部门实施。

2.财务部。

每⽉会同质量管理部对质量成本进⾏分析,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3.其他部门职责。

每⽉根据要求提供本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质量管理部。

第4条质量成本控制⽅法1.按责任部门实施质量成本控制。

2.按责任分部分项实施质量成本控制。

3.按质量成本科⽬实施质量成本控制。

4.按总质量成本计划实施质量成本控制。

5.落实和检查质量成本报告提出的质量改进措施。

第2章质量成本控制计划第5条成本预测1.确定预测⽬标,质量管理部根据质量⽬标和发展规划等要求确定质量成本预测⽬标。

2.预测资料准备,包括质量成本的历史数据、发展战略、质量⽬标、同⾏业的质量⽔平与质量成本⽔平和结构、可以选择的质量成本管理⽅案等。

3.选择预测⽅法,包括经验判断法和计算分析法。

3.实施预测,质量管理部应⽤预测⽅法进⾏质量成本预测,分析、确认预测结果并处理相关问题。

第6条制定质量成本计划1.⼯⼚根据成本预测结果制定成本计划,质量成本计划应与⼯⼚整体业务计划相协调,并成为业务计划的⼀部分。

2.质量成本计划是在预测的基础上,⽤货币数量形式规定当⽣产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时,所需达到的质量成本费⽤计划,主要包括质量成本总额及其降低率、四项质量成本的构成⽐例、保证实现计划的具体措施等。

06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06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1.目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为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依据2.范围本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的管理工作。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不良质量成本月报表、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持续改善计划书的审核。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分析不良质量成本,制定持续改善计划并监督实施。

3.3财务部负责收集、汇总、核算各部门的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编制不良质量成本统计表、不良质量成本月报表、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3.4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汇总不良质量成本数据并定期交财务部。

3.5品质部负责持续改善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验证与记录。

4.定义4.1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4.2鉴定成本: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4.3内部失败成本: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或产生的费用;4.4外部失败成本: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5.程序5.1不良质量成本的分类:5.1.1预防成本5.1.2鉴定成本5.1.3内部失败成本5.1.4外部失败成本5.3不良质量成本计算方法5.3.1预防成本率=预防成本/不良质量总成本×100%5.3.2鉴定成本率=鉴定成本/不良质量总成本×100%5.3.3内部损失成本率=内部损失成本/不良质量总成本×100%5.3.4外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不良质量总成本×100%5.3.5不良质量成本率=不良质量总成本/产品总成本×100%5.3.6产品销售收入不良质量成本率=不良质量总成本/产品销售收入总额×100%5.3.7利润不良质量成本率=不良质量总成本/总利润×100%5.4不良质量成本计划的制定每年年初,财务部负责编制“年度不良质量成本计划”,经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给相关部门收集数据。

5.5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5.5.1相关部门负责按财务部的要求收集、统计本部门不良质量成本数据。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含表格)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含表格)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统计、核算和报告、改进,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经营效益,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不良质量成本的收集、汇总、分析、改进、管理等控制活动。

3.术语和定义3.1不良质量成本: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3.2内部损失成本:指由于公司内部原因造成的报废、呆料、返修返工、挑选、遗失、由于产品返工等造成的停机、产品/原料变质等转变成金额的总和。

3.3外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导致索赔、修理、更换、退货或信誉损失等所损失的费用(注:原因可以是供应商/公司/客户)。

3.4超额运费:由于发生合约外的额外交付而导致超出的成本或费用。

4.职责和权限4.1财务部4.1.1是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4.1.2负责确定不良质量成本目标、不良质量成本汇总核算、编制不良质量成本报表;4.1.3对不良质量成本进行综合分析,编写分析报告。

4.2相关部门4.2.1负责收集与本部门有关的不良质量成本数据;4.2.2当发生批量、严重不良质量成本或对公司造成无法估量的信誉损失时,部门负责人需编制书面处理方案,报总经理批准。

紧急时,可先电话汇报,24小时内补呈书面处理方案中需包含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经济损失初步估算、初步原因分析、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后续永久处置措施、责任划分等内容。

4.3总经理负责对各部门提交的不良质量成本书面处理方案的批准,必要时,组织高层会审。

5.工作程序5.1制定不良质量成本目标5.1.1由财务部编制当年的年度不良质量成本目标,并编入当年的“年度经营计划”。

确定不良质量成本目标的依据如下:a)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的历史数据;b)公司的发展战略;c)同行业的不良质量成本水平。

5.1.2总经理批准年度不良质量成本目标计划。

5.2不良质量成本统计5.2.1制造部每月统计数据如下:5.2.1.1生产报废情况(工时,材料,设备台时);5.2.1.2生产过程中的返工、返修。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一、引言质量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控制质量成本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成本控制的流程,包括质量成本的分类、计算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

二、质量成本分类1. 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是为了避免产品质量问题而进行的投入,包括员工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设备维护等费用。

2. 检验成本:检验成本是为了发现和排除产品质量问题而进行的投入,包括检验设备、检验人员、检验材料等费用。

3. 内部失控成本:内部失控成本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内部损失,包括废品处理、返工、报废等费用。

4. 外部失控成本:外部失控成本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外部损失,包括售后服务、赔偿费用、声誉损失等费用。

三、质量成本计算方法1. 预防成本计算:预防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预防成本 = 员工培训费用 +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费用 + 设备维护费用2. 检验成本计算:检验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检验成本 = 检验设备费用 + 检验人员费用 + 检验材料费用3. 内部失控成本计算:内部失控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内部失控成本 = 废品处理费用 + 返工费用 + 报废费用4. 外部失控成本计算:外部失控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外部失控成本 = 售后服务费用 + 赔偿费用 + 声誉损失费用四、质量成本控制流程1. 确定质量成本目标:根据企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和经济实际情况,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目标,例如降低质量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

2. 数据采集与分析:采集与质量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失控成本和外部失控成本等方面的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质量成本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因素。

3. 制定质量成本控制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质量成本控制的具体计划,包括降低预防成本、优化检验成本、减少内外失控成本等方面的措施。

4. 实施质量成本控制措施:根据质量成本控制计划,组织实施相应的措施,例如加强员工培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优化检验流程等。

失败成本控制程序

失败成本控制程序

文件修正一览表相关单位会签1. 目的为识别失败成本,通过对失败成本数据的核算、分析、评价,获得公司失败成本的信息,以促使公司改进产品技术设计、工艺流程、制造水平和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对失败成本(内外部损失)的收集、汇总、分析、改进、管理等控制活动。

3. 名词定义3.1 不良成本:指产品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

3.2 内部失败成本:指产品交付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

3.2 外部失败成本:指产品交付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等所损失的费用。

4. 参考记录4.1 《品质异常反馈单》4.2 《客户抱怨处理单》4.3 《失败成本统计表》4.4 《失败成本汇整表》5.维护单位工程部6. 权责业务部:负责核算外部失败成本。

生产部:负责核算内部失败成本的异常工时损失。

资材部:负责核算公司内部及供应商端,内/外失败成本相关物料损失成本。

品保部:确认内/外部失败成本的异常工时、物料损失。

工程部:负责统计、汇整内/外部失败成本,并分析、检讨失败成本是否在控制范围内,追踪失败成本立案改善,监督责任单位改进落实。

7. 作业程序与说明7.1 失败成本数据来源7.1.1内部失败成本产品交运客户之前所发现质量不满足规定要求,而予以处理所需花费之成本谓之。

内部失败成本之项目及计算来源如下:(1). 报废:经加工后因质量不良,而无法修复之物料、半成品或成品之制造成本(但须扣除剩余价值之金额)。

(2). 重工:经品保检查未达质量标准,须重新加工所引起之工时及物料等费用。

(3). 空闲时间损失:因质量问题导致停线,所损失直接工时及物料等费用。

(4). 其他费用:进料不良之损失、处理质量不良及矫正工程之费用、重检验费用、失败分析费用与产品降为次级品之损失。

7.1.2外部失败成本产品已运交客户后所发现的不良或不合格而导致之损失成本。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文件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文件

1.目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为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依据2.范围本公司不良质量成本的管理工作。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不良质量成本月报表、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持续改善计划书的审核。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分析不良质量成本,制定持续改善计划并监督实施。

3.3财务部负责收集、汇总、核算各部门的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编制不良质量成本统计表、不良质量成本月报表、不良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3.4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汇总不良质量成本数据并定期交财务部。

3.5技质部负责持续改善计划实施情况的跟踪验证与记录。

4.定义4.1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所需的各项费用;4.2鉴定成本:用于评估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所需各项费用;4.3内部失败成本: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要求而支付的费用或产生的费用;4.4外部失败成本: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而支付的费用。

5.程序5.1不良质量成本的分类:5.1.1预防成本5.1.2鉴定成本5.1.3内部失败成本5.1.4外部失败成本5.3不良质量成本计算方法5.3.1预防成本率=预防成本/不良质量总成本×100%5.3.2鉴定成本率=鉴定成本/不良质量总成本×100%5.3.3内部损失成本率=内部损失成本/不良质量总成本×100%5.3.4外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不良质量总成本×100%5.3.5不良质量成本率=不良质量总成本/产品总成本×100%5.3.6产品销售收入不良质量成本率=不良质量总成本/产品销售收入总额×100%5.3.7利润不良质量成本率=不良质量总成本/总利润×100%5.4不良质量成本计划的制定每年年初,财务部负责编制“年度不良质量成本计划”,经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放给相关部门收集数据。

5.5不良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5.5.1相关部门负责按财务部的要求收集、统计本部门不良质量成本数据。

不良质量失败成本管制程序

不良质量失败成本管制程序

败 处 理 、 外 部 失 败 处 理 整 个 过 程 所 需 费 用 的 总 和 ; 品 质 成 本 包 括
( 检 验 ) 成 本 、 内 部 失 败 成 本 、 外 部 失 败 成 本 。
3.2 预 防 成 本 : 为 调 查 、 预 防 或 减 少 制 造 过 程 中 的 产 品 发 生 不 合 格
负 责 判 定 质 量 事 故 产 生 时 的 直 接 原 因 的 责 任 部 门 归 属 比 例;
4.3 订 单 管 理 组 负 责: 统 计 因 品 质 异 常 而 引 起 的 换 货 补 货 损 耗 及 运 费
生 产 型 材 材 料 损 耗 数 据 ;
4.4 计 划 管 理 组 负 责: 统 计 再 生 产 工 时 、 制 造 成 本 (电 费, 机 器 损 耗 等) ;因
不良 质量
不良质量失败成本管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号 修订号 页码
QP-QA-26 A 1 4/4
附 件
电脑 SPC技术
质量管理部 系统销售部(订单管理组) 供应链管理部(采购,仓储,计划管理)
SPC技术 管理评审会议
(设 备/装
用什么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供应链管理部(采购,仓储,计划管理) 技术支持部 研发部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生产部门等相关部门
// // //
文件编号 版本号 修订号 页码
QP-QA-26 A 1 2/4
4.9 4.1 4.10
.41.10 .2 4.1 4.1 究5;. 内 5.1 在 所 计 在 5.2 5.2 5.2
5.2 总; 5.3 质 5.3 本 5.3 变 5.3 5.3 5.3 5.3 于
文件类型 二级程序文件 编制部门 质量管理部

品质失败成本管控方案

品质失败成本管控方案

品质失败成本管控方案背景介绍在制造业中,每一个不良品或质量问题都会带来成本,包括退货、重新加工、返修等。

品质不达标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会增加公司的成本。

因此,制造商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损失和成本,并保证产品的质量。

品质失败成本的定义品质失败成本是指生产制造者为了纠正制造质量不良所付出的各项成本,包括监测、检验、客服、重工、报废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费用。

品质失败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品质失败成本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源,不仅涵盖了物质投入,还包括了人力资源、时间和经济投入。

一旦这些成本得不到控制,它们将会成为一种拖累企业增长的因素。

因此,控制品质失败成本是企业管理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品质失败成本管控的方法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和销售环节。

同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改进,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和检验能力。

2.质量风险评估制造商需要对生产制造的每个阶段进行细心的评估,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良品率能够降到最低。

通过评估,制造商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3.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生产自动化和数字化是控制品质失败成本的有效方法。

通过自动化和数字化,可以监控每个生产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和缺陷,并对其加以快速改善,从而降低不良品率。

4.技术集成企业可以借助其供应商、合作方或其他技术提供商的技术集成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集成可以让企业快速获得最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5.员工培训与意识改善员工培训是降低品质失败成本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向员工传递技术和理念,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质量意识,提高员工对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品质失败成本。

结论品质失败成本对制造商的财务状况影响显著,因此控制品质失败成本是企业管理的必要方面。

通过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采用技术集成和数字化生产过程,开展质量风险评估,加强员工培训与意识改善等手段,制造商可以有效地控制品质失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更好的市场收益和企业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質成本操纵程序
1.0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品質失敗成本報告的編寫方法和對品質失敗成本統計分析方
法;通過對品質失敗成本的統計分析,用經營的經濟性來度量品質體系的有效性.
2.0範圍
本程序適用於公司內部總體品質失敗成本的治理與操纵.
3.0權責
3.1.品管部:
3.1.1品管部是本程序的歸口治理部門,負責確定品質失敗成本科目、制訂年
度品質失敗成本目標、組織品質失敗成本基礎數據收集,並進行統計與核
算;定期編制品質失敗成本報表.
3.1.2.:負責跟蹤、驗証品質失敗成本改進措施的實施.
3.3.其它部門:負責落實本部門品質失敗成本目標;制訂、實施品質失敗成本
改進行和降低的具體措施.
4.0定義
4.1.品質成本:指沒有獲得滿意品質所遭受的損失.它包括:“內部損失成本、
外部損失成本”.
4.2.預防成本:用於預防不合格品與故障等所支付的費用.
4.3.外部損失成本:產品交貨後因不滿足規定的品質要求,導至索賠、修理、退
貨、更換或信譽損失的費用.
5.0作業內容
5.1.品質成本的構成
5.1.1.品質失敗成本包括二個一級科目: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
5.1.2.一級科目不得隨意更改.一級科目下設若幹二級科目(見附件)
5.2.品質成本的預測方法
5.2.1.經驗判斷法:根據以往經驗來預測計劃品質失敗成本.
5.2.2.比例測算法:根據品質失敗成本佔產量、銷售收入、利潤的比例來預測品質失敗成本.
5.2.3.計劃分析法:在上年度12個月的品質失敗成本資料中選取其中較低的6
個月的資料,算出平均值,以此來預測計劃的品質失敗成本.
5.3.品質失敗成本計劃
5.3.1.品質失敗成本計劃的編制:年度品質失敗成本計劃由品管部組織編制.
5.3.2.品質失敗成本計劃的內容.
5.3.2.1.要紧產品生產單位的品質失敗成本計劃.
5.3.2.2.全部產品的品質失敗成本計劃.
5.3.3.品質失敗成本計劃編織步驟
5.3.3.1.收集數據進行預測.
5.3.3.2.確定品質失敗成本總額及降低額.
5.3.3.3.將品質失敗成本計劃按產品展開.
5.3.4.品質失敗成本計劃的計算.
5.3.4.2.單位產品損失性計劃
計劃期單位產品內(外)部損失成本額=上期實際a*(1+a%);(a%計劃投資增長或降低率)
5.4.品質失敗成本核算辦法
5.4.1.品質失敗成本的記帳
品質失敗成本採用借、貸記帳,發生品質失敗成本時,借記: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貸記:有關科目.
5.4.2.品質失敗成本不進行分配,每月按實際發生額進行統計和核算.
5.4.3.品質失敗成本統計
每月10號前,品管部根據品質失敗成本核算的數據,進行品質失敗成本
的綜合分析,分析的方法可採比較分析法、構成分析法、主次因素排列圖
法、趨勢分析法;分析的內容包括:品質失敗成本構成及趨勢分析,報告
期品質失敗成本與年度目標執行情況、與前期、與上年同期的對比分析;
影響品質失敗成本典型事件和缘故分析.
5.4.4.根據品質失敗成本分析,品管部每月應編制[品質失敗成本綜合分析報
告],報告內容一般包括:指出報告期內影響品質失敗成本的關鍵區域和要紧因素,明確主功方向,提出改進措施;提出下期品質失敗成本工作重點
和目標.
5.4.5. [品質失敗成本綜合分析報告]編制後,應在每月20日前上報公司最高
治理者,同時Copy一份給品管部.
5.4.
6.品管部負責改進措施的跟蹤、實施效果驗証工作.
6.0.相關文件: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