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
一种提取及培养小鼠高纯度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法及培养基[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52148.3(22)申请日 2018.08.21(71)申请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地址 430030 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72)发明人 曾锐 徐虎子 邓旋 赵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代理人 赵永伟(51)Int.Cl.C12N 5/071(2010.01)(54)发明名称一种提取及培养小鼠高纯度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法及培养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及培养小鼠高纯度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法及培养基,该培养基由以下各原料混合而成:500 mL DMEM/Ham ´s F12培养基、两性离子缓冲液5mL、胎牛血清50mL、庆大霉素500uL、两性霉素B 500uL、表皮生长因子50uL、胰岛素-转铁蛋白-硒添加剂50uL和激素混合物5mL。
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培养基提取及培养高纯度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法。
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的高选择性的培养基,可提取及培养出纯度高达92%以上的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是研究急性肾损伤或慢性肾脏病损伤机制的较好工具细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09022350 A 2018.12.18C N 109022350A1.一种培养小鼠高纯度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各原料混合而成:500 mL DMEM/Ham ´s F12培养基、两性离子缓冲液5mL、胎牛血清50mL、庆大霉素500uL、两性霉素B 500uL、表皮生长因子50uL、胰岛素-转铁蛋白-硒添加剂50uL和激素混合物5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小鼠高纯度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激素混合物由以下各原料混合而成:HBSS缓冲液28.5mL、两性离子缓冲剂0.5mL、前列腺素E2 1mL、 Trijod -Thyronine 5mL、氢化可的松5mL和肾上腺素5mL。
尿毒症毒素对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的影响
【 熊洁萍,李汉 贤,朱刚,等.B l2 a ps一 7 ] c- ,Csae3在 甲状 腺癌和桥本 甲 状腺 炎中的表 达及 意义 【 . 中国耳 鼻咽喉 J ] 颅底外科杂志 ,2 0 ,1 () . 0 6 2 2 :1 1 0 【]张林 , 8 吴亚群. 分化型 甲状 腺癌的预后评估和监测 【1 实 J.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有淋 巴结转移 的病例或 临床进展 期 在 甲状腺癌病例中, 组织中 p 3的表 达明显增强 , 癌 5 差异均具 有 统计学意义 。 5 在 甲状腺癌所 有类 型中均有表达 ,并且分化 p3 越差表 达程度越 高,因此 ,有理 由认 为,p 3阳性提示 甲状腺 5
t y oi a e n m s wi h a n u a a t r . E d e h r dc r io a t n is l rp t e n nor
尿毒症毒素对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转化生长
因子一 分泌的影响
蔡凤 丙 黄志文 5 40 2 0 1)
( 广 东省 湛江市第一 中医医院 5 4 0 1 2 0 1)
( 2广 东医学院附属 医院
[ 摘要] 目的 探讨尿毒症毒 素在 肾小管问质 纤维化 (e luu ie tafrs, F r a t ln ri l b  ̄ RT )中的作 用。方法 用含不 同浓度的尿毒 n b o ts o d i 血清培养液刺激培 养肾小管上皮细胞 ( T C ),以加含正常人 血清培养液的细胞作 对照组 ,应用四甲基偶 氮唑蓝 ( T) R Es MT 比色法检测 R E s T C 增殖 能力 , 酶联免疫吸附 ( L A) E I 法检测培养上清 T F p 水平。结果 不 同浓度尿毒血清组与正常血清 S G— 对照 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90 5 且 随尿毒血清浓度 增加 ,对 RT C 的增殖抑制以及对 T F 白 1 , ), <0 Es G —B 蛋 分泌的促进作用有 增强趋势。 结论 尿毒症毒 素可能通过抑 制 R E s T C 的生长并促进其 T F p 的分泌从而在 R F G— T 的发生发展 中 着一定的作用。 起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血清饥饿法同步化方法的研究
I SS N1 00 7—8 7 38
志( C h i n J C e l l M o l I m m u n o 1 ) 2 0 0 7, 2 3 ( 3
2 7 5
・
论著 ・
文章 编号 : 1 0 0 7—8 7 3 8 ( 2 0 0 7 ) 0 3— 0 2 7 5— 0 3
分为 7组 ,培养 至对数 生长期 , 弃 去培养液 ,P B S洗涤 3次 , 分别 加入 0 、 1 、 2 、 3 、 4和 5 m l ML胎牛血清的 D ME M培养液 ,
对 照组加入 1 0 0 m l ML胎 牛血清 的 D ME M 培养液 , 培养 2 4 h 收获 细胞 ,每 组重 复 培养 3次 。 ( 2 ) 不 同时 问 H K C的培
用P B S洗涤 2次 ,除去无水 乙醇 , 加少量 P B S将细胞吹散 ( 每 份要求细胞数为 5~1 0×1 0 ) , 加入 P I ( 终浓度为 5 0 m g / L ) 和
步化于 G 0期 的方法 , 对研 究 肾小 管上 皮 细胞 增殖 周 胰核糖核 酸酶 ( R N a s e A ) ( 终 浓度为 2 0 m g / L ) , 用流式 细胞 仪 期以及由此引起的再生修复或问质纤维化具有重要 检测 G O / G 1 、 S 、 G 2 / M各期 的细胞数 。 意义 。血 清饥饿 法是 能将 细 胞 周 期停 滞 于 G 0 / G 1期 1 。 2 。 3 Mr l Y r法细胞 生长 曲线 分析 取 上述各 组培 养细胞 分
养: 将H K C分为 6 组, 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 弃去培养液 , P B S
洗涤 3次 , 分别 加入 0 、1 m l ML胎牛 血清 的 D ME M培养液 培 养2 4 h 、 4 8 h和 7 2 h收获细胞 , 每组重复培养 3次 J 。 1 。 2 . 2 细胞周期检测 用含 0 。 2 m l ML E D T A、 2 。 5 g / L胰 蛋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承担着调节体液平衡、排泄代谢产物等重要功能。
其中,肾小管是肾脏负责调节尿液成分和浓度的重要结构。
在肾小管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小管的主要细胞类型,其主要功能包括:1.吸收和分泌物质: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和转运蛋白,调节尿液中各种物质的进出,保持体液的稳定性。
2.酸碱平衡:肾小管上皮细胞参与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保持血液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
3.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调节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控制尿液的浓缩和稀释,以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4.分泌代谢产物:肾小管上皮细胞还可以分泌代谢产物和药物,帮助排泄体内废物。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结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包括:1.微绒毛: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覆盖着微绒毛,增加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吸收和分泌物质。
2.紧密连接:肾小管上皮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形成了密封的屏障,阻止尿液中物质的非特异性扩散。
3.基底膜:肾小管上皮细胞下方有基底膜支持,稳固细胞结构,有利于细胞的功能发挥。
4.细胞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能够提供能量和合成所需的蛋白质。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理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受多种生理调节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激素调节: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等激素能够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水和电解质重吸收。
2.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素能够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
3.渗透压调节:体液中的渗透压变化能够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和电解质的调节。
肾小管上皮细胞与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多种肾脏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1.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或功能异常会导致尿液稀释和浓缩能力下降,引起多尿或少尿等症状。
2.肾小管间质疾病:某些疾病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会累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害肾小管结构和功能。
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提取和培养方法的优化
收稿日期:2017-12-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67501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DUT17LK25)第一作者:曲玥阳(1988-),女,博士研究生,从事肾脏器官芯片研究,E-mail :yyqu@通信作者:罗勇(1978-),男,博士,副教授,从事器官微流控芯片研究,E-mail :yluo@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提取和培养方法的优化曲玥阳1,陈旭2,岳喜庆2,罗勇1,赵伟杰1,林炳承1(1.大连理工大学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2.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沈阳110161)摘要:为建立理想的研究农药中毒性肾病体外细胞模型,系统考察了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提取和培养的一系列关键因素,经过优化组合,提出了一种更为高效实用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提取和培养方法。
通过显微镜明场观察肾小管节段组织形态和纯度,研究0.1%的Ⅰ型胶原酶、Ⅱ型胶原酶、Ⅳ型胶原酶、Ⅴ型胶原酶在15min 和3h 的时候对组织的消化情况以及Ⅱ型胶原酶作用0min,8min,15min,40min,1h,3h 时组织消化情况。
利用MTT 比色法考察了鼠尾I 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基质胶对培养皿的包被情况对细胞增殖速率的影响,利用MTT 比色法考察不同浓度的血清对细胞增殖速率以及细胞活性维持的影响,细胞免疫荧光法考察不同浓度血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Na +/K +ATPase 表达的影响。
结果表明:利用Ⅱ型胶原酶,消化15min 可以获得较好的肾小管节段;利用基质胶包被培养皿是性价比最高的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条件;观察到在细胞增殖期内,1%,2%,4%的血清浓度较0%和5%有较好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在平台期内,2%,4%,5%的血清浓度较0%和1%有较好的细胞活性维持作用;第3天时,2%血清浓度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Na +/K +ATPase 表达最强;第14天时,1%和2%血清浓度培养的细胞的Na +/K +ATPase 表达较好,最终确定血清最优浓度为2%。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_操作指南
正常人肾脏近球小管上皮细胞(RPTEC)的培养方法拆装与贮存1.检查所有容器是否漏液或破损。
2.对于冻存细胞:将细胞冷冻管从干冰中取出并迅速放入液氮中贮存。
或者,解冻并立即培养。
3.对于增殖细胞:用70%的乙醇或异丙醇擦洗盛有细胞的培养皿,将细胞培养皿置于培养箱(如不特殊说明,均为37℃,5% CO2)中3到4个小时。
细胞处于平衡状态后,除去运送时的培养基并更新。
4.Bulletkit®使用说明:送达后,在无自动除霜功能的冰箱中4-8℃下冷藏保存基础培养基,-20℃下冷冻保存SingleQuots®细胞生长因子。
如送达后已经解冻,生长因子可在4℃下冷藏,并需要在72小时之内加入基础培养基中。
加入基础培养基后,在一个月之内使用,不要再次冷冻。
5.ReagentPack TM传代试剂在运送前已经过无菌过滤在-20℃下保存。
传代试剂在运送过程中可能会解冻。
可以进行一次再冷冻。
如果在3天之内使用,可以在4℃下冷藏。
Trypsin/EDTA溶液的保存时间有限并会在4℃下活化。
如果在送达之后出现解冻,立即分装并在-20℃下冷冻。
建议HEPES缓冲液(以下简称HEPES)和Trypsin中和液不要在4℃下冷藏超过一个月。
注意:为保持解冻后的Trypsin/EDTA的新鲜和活性,可将其按20ml分装并置于消毒的离心管中,-20℃下再次冻存。
培养基的制备1.用乙醇或异丙醇对所有的添加剂管瓶及装有培养基的试剂瓶消毒。
2.用移液管将全部的添加剂加入培养基中。
3.用培养基冲洗添加剂管瓶。
对于每瓶添加剂,可能会有少量残存未被移取。
少量的残存,即使10%,也不会显著影响在含有添加剂培养基中的细胞生长。
4.将添加剂管瓶上的标签撕下并贴于培养基的试剂瓶上。
以此记录每种添加剂加入的时间和含量。
建议将全部标签贴于培养基试剂瓶上(不要将培养基的批号及有效期覆盖)以避免混淆和重复添加。
细胞解冻/起始培养1.RPTEC(Renal Proximal Tubule Epithelial Cell,肾脏近球小管上皮细胞)的建议接种密度为2500 cells/cm2。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实验研究-细胞生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
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实验研究-细胞生物学论文-生物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目前大量关于肾的毒理学、药物测试等研究需要肾小管上皮细胞株。
但是,细胞株部分基因的变异或缺失与正常细胞存在差异,原代细胞在表达正常细胞生理状态下则更显优势[1],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尤为重要。
目前多篇文献[1-7]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都有各自见解,本实验将其简化并加以改良,在文献的基础上[2]优化实验条件,寻找经济材料以及合适的浓度以获得大量良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试验中发现将第一次细胞换取液可再次利用,仍有大量高纯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贴壁且贴壁良好。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实验动物:SD 大鼠,雄性,4~5 周龄(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昆明小鼠,4~5 周龄(徐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1.2 主要试剂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DMEM-F12 1:1 培养基(Thermo),Ⅰ型胶原酶(美国Sigma),胰酶消化液,双抗(青霉素-链霉素溶液100),兔抗人角蛋白CK18(Bioss),SABC 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博士德生物),DAB 显色试剂盒(博士德生物)。
1.3 试验方法1.3.1 肾小管节段分离大鼠和小鼠实验前均禁食12 小时,进水自由。
脱臼,75% 乙醇中浸泡5min.在超净台中取出肾,置于冷的含双抗的PBS 溶液中,去除肾蒂和包膜,将肾皮质剪碎大小至1mm3,PBS 洗涤3 次后,放置80 目不锈钢筛网上,用50ml灭菌注射器柄轻轻研磨,PBS 液充分清洗后的网下液转移至100 目不锈钢筛网中,将100 目筛网倒置PBS 冲洗取网上液。
取得的液体经1500r/min 离心8min,弃去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Ⅰ型胶原酶,分别37Ⅰ振荡消化,振荡消化时间分三组,分别为20min,25min,30min.双倍体积DMEM-F12 培养基中和后,1500r/min 离心8min.1.3.2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传代在上述离心后的沉淀中加入含10% 胎牛血清的DMEM-F12 培养基,轻轻吹打混匀。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成骨细胞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体外调节
培 养 大 鼠近 端 肾 小 管 上 皮 细 胞 与 头 盖 骨 成 骨 细 胞 ; 用 甲状 旁 腺 激 素 ( P TH) 、 ” C s 一 7射 线 及 2 5 ( OH) D 3预 作 用 前
者, 再 与 后 者 分 为 4组 共 培 养 : ①单 培 养组 ( 成 骨细胞 单培 养 ) 、 ②共 培 养组 ( 肾 小 管 上 皮 细 胞 与 成 骨 细 胞 共 培 养) 、 ③刺激共培养组 ( 肾小管上皮细胞经 P TH + 2 5 ( 0H) D 处 理 , 再 与成 骨 细 胞 共 培 养 ) 、 ④抑 制共培 养组 ( 肾 小 管 上 皮 细 胞经 ” C s 一 7射 线 照 射 + 2 5 ( 0H) D 处 理 , 再与成骨 细胞 共培养 ) ; 并用 R T — P C R 方 法 检 测 共 培 养 体 系 中成 骨细 胞 的 B GP 、 A L P、 C o l I、 RAN KL与 OP G mRN A 表 达 。 结 果 共 培 养 组 成 骨 细 胞 的骨 形 成 相 关 基 因
机 制研 究 。 【 关 键 词 】 肾 小 管上 皮 细 胞 ; 成 骨细胞 ; 共 培 养体 系 ; 骨 代 谢 ; 基 因 表 达 【 中图 分 类 号 】 R 8 1 8 . 0 2 3 【 文献标识码】 A
Co r r e l a t e g e n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b o n e me t a b o l i s m o f t h e p r o x i ma l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准备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常用的包括DMEM/F12和MEM(有或无血清),并添加适当的生长因子和抗生素。
2. 提取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小鼠肾脏取出,去除皮质并切成小块,用酶(如胰蛋白酶)消化去除细胞外基质,然后经过筛网过滤获得单细胞悬浮液。
3. 细胞培养:将细胞悬浮液转移到预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中,调整细胞密度后在培养皿中孵育。
培养条件一般为37℃、5% CO2含量的无菌培养箱。
4. 细胞培养的维护:每两天更换培养基并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
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可以进行细胞分裂和次级分化。
5. 细胞鉴定: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以及细胞功能的分析等多种方法,来确定细胞的特异性。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成功地培养和鉴定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为进一步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新生山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
新生山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向华;张彦明;程媛媛;康恺;杨幼聪【摘要】[目的]建立新生山羊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cell,RTECs)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集刚出生未哺乳健康山羊的肾脏,分别采用胶原酶Ⅰ和胶原酶Ⅳ消化法分离培养RTECs,选择孔径0.15 mm的筛网对RTECs进行纯化,观察各组RTECs的生长情况;对分离的RTECs进行免疫组化和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TECs的增殖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胶原酶Ⅳ对RTECs的消化效果优于胶原酶Ⅰ,所得的细胞团块多,纯度高,细胞生长快,经孔径0.15 mm的筛网过滤后,RTECs的纯度达95%以上,并可连续传至第12代.分离获得的细胞经免疫组化法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鉴定呈阳性;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和桥粒连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显示,第4代新生山羊RTECs中G1期和S期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25.01%和74.99%,G2/G1为1.97%,第10代细胞中G1期细胞和S期细胞均占50.00%,G2/G1为1.88%;第4代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在0.32%左右,而第10代可达3.7%,远高于第4代细胞.[结论]建立了增殖快、细胞活力高的山羊RTECs分离培养方法.【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9)004【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新生山羊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酶消化;纯化【作者】向华;张彦明;程媛媛;康恺;杨幼聪【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3.1+1人和多种动物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系已经建立,细胞在体外能够无限增殖,这为研究肾小管的生理和病理提供了材料[1-2]。
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要点总结
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
胞要点总结
一般情况下,尿沉渣中可检出 3 类上皮细胞,即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
其中,鳞状上皮细胞最为常见,尤其是女性。
尿中少量上皮细胞通常是细胞新老更替的生理现象。
肾小管上皮细胞
尿液中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见于肾小管病变,成堆出现提示肾小管有急性坏死性病变。
一般肾移植术后大约1 周,尿液内出现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
当发生排斥反应时,尿液中可再度大量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并可见上皮细胞管型。
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属于化验单中小圆上皮细胞,该患者未见增多。
移行上皮细胞
尿液中移行上皮细胞增多提示相应部位的病变,如膀胱炎时可见大量大圆上皮细胞,肾盂肾炎时可见大量尾形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
正常尿液中可见少量鳞状上皮细胞,如大量增多并伴有白细胞增多,则提示有炎症。
如是女性患者,应排除阴道分泌物混入的位于阴道表层的扁平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管、亨利袢和集合管)
• 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以维量较少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
物质转运
⌛️
• 负责肾小管内液体的重
吸收和分泌
• 参与葡萄糖、氨基酸、
磷酸盐等物质的转运
产生分泌物
• 产生和分泌多种生物活
离子平衡
性物质,如肾素、促红细
胞生成素等
• 参与调节血压、红细胞
• 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症等,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修复过程
修复机制
• 细胞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修复损伤部位
• 细胞迁移: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迁移,填补损伤部位
04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技术与方法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技术
分离技术
培养技术
• 差速离心法:通过不同转速离心,分离肾小管上皮细胞
• 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纤连蛋白等,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迁移和修复
• 炎症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修复过程
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调控因素
01
遗传因素
• 基因突变、基因多态性等,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修复能力
• 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症等,影响肾小管
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损伤机制
修复机制
• 缺血缺氧:如休克、创伤等,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
• 细胞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修复损伤
缺氧损伤
部位
• 毒素损伤:如药物、重金属等,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
• 细胞迁移: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迁移,填补损伤部位
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使用说明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产品说明:为使能尽快开展实验,派瑞金发货的原代细胞均处于对数生长期,且每次发货为汇合率达到70%的细胞,收到细胞后即可开展实验。
派瑞金提供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取自新鲜的组织,按照标准操作流程分离培养。
研发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完全培养基能提供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降低杂细胞污染,保证不同批次间细胞质量的稳定。
同时,派瑞金还建立了严格的细胞鉴定流程,所提供的原代细胞均需经过细胞类型特异性标记物、细胞形态学等检测,保证细胞纯度在90%以上;同时也需经过微生物检测,保证不含有HIV、HBV、HCV、支原体、真菌及其他类型的细菌。
注意事项:1. 收到细胞后首先观察细胞瓶是否完好,培养液是否有漏液、浑浊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发生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2. 仔细阅读细胞说明书,了解细胞相关信息,如细胞形态、所用培养基、血清比例、所需细胞因子等。
3. 请用相同条件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
培养瓶内多余的培养基可收集备用,细胞传代时可以一定比例和自备的培养基混合,使细胞逐渐适应培养条件;建议使用派瑞金的完全培养基。
4. 建议收到细胞后前3天各拍几张细胞照片,记录细胞状态。
5. 该细胞只能用于科研,不得用于临床应用。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产品简介:1、产品名称: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ouse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2、组织来源:小鼠肾近曲小管组织3、产品规格:5×105cells / 25cm2培养瓶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简介: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分离自正常小鼠肾组织,细胞形态为上皮样铺路石状。
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功能:(1)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原尿中几乎全部的葡萄糖和氨基酸。
(2)排泌非营养物质进入终尿。
(3)细胞能分泌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通过产生IL-8 或直接趋化白细胞参与急性炎症反应。
(4)移植肾炎症和新月体肾炎中PTEpiC表达IL-2R alpha 和MHC-Ⅱ类抗原,这说明肾小管上皮细胞参与肾免疫损伤的发生。
HK-2细胞(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注意事项
HK-2细胞(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注意事项细胞名称:HK-2(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别称:Hk-2;HK2;Human Kidney-2细胞货号:SNL-165生长特性:贴壁培养条件:DMEM/F12+10%FBS+1%P/S培养环境:空气,95%;二氧化碳(CO2),5%;37℃细胞简介:HK-2细胞属源于正常肾的近曲小管细胞,通过导入HPV-16 E6/E7基因而获得永生化。
将含有HPV-16 E6/E7基因的重组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16 E6/E7转染外生包装细胞Psi-2;Psi-2细胞产生的病毒再去感染兼嗜性包装细胞系PA317,最后将PA317细胞产生的病毒颗粒导入正常的肾皮质近曲小管细胞。
尽管pLXSN 16 E6/E7中含有新霉素抗性,但未用G418筛选转导克隆。
Southern和FISH分析显示,HK-2细胞来源于单克隆。
PCR检测证实,HK-2细胞基因组中含有E6/E7基因。
HK-2细胞保留了指示分化良好的PTCs的表型,细胞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亮氨酸氨基肽酶、酸性磷酸酶、细胞角蛋白、α3、β1整合素和纤维连接蛋白呈阳性,因子VIII相关抗原、6.19抗原和CALLA内肽酶呈阴性。
HK-2细胞还保留了近端肾小管上皮的功能特征,如Na+依赖性/根皮苷敏感性糖转运和腺苷酸环化酶对甲状旁腺的反应性,但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性。
HK-2细胞能够进行糖异生,其制造和储存糖原的能力证明了这一点。
HK-2细胞是贴壁依赖性的,不会在甲基纤维素、软琼脂或悬浮液中生长。
HK-2细胞可以重现用新鲜分离的PTC获得的实验结果。
HK-2细胞在毒理学研究中有应用。
HK-2细胞培养注意事项1细胞内有空泡:培养时可见部分细胞的胞质内存在空泡,这是该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不影响生长,无需担心。
2细胞生长速度偏慢:注意控制传代密度不要过低,否则生长速度会极慢。
推荐传代比例1:2-1:4(具体情况视细胞生长速度及密度决定)。
肾立方上皮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肾立方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
2. 观察肾立方上皮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态。
3. 掌握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肾立方上皮细胞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
肾立方上皮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够分泌尿液、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电解质平衡等生理功能。
本实验通过培养肾立方上皮细胞,观察其在体外生长状态,为进一步研究肾脏生理和病理提供实验基础。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人肾立方上皮细胞系(原代细胞)- DMEM培养基- 10%胎牛血清- 0.25%胰蛋白酶- 0.1%双抗- 消毒过的培养皿、培养瓶- 无菌操作台- 电子显微镜- 显微镜2. 实验仪器:- CO2培养箱- 酶标仪- 恒温振荡器- 电子天平- 移液器四、实验方法1. 细胞复苏与传代- 将冻存的肾立方上皮细胞复苏,放入37℃水浴中,待细胞完全溶解后,用移液器吸取细胞悬液,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混匀。
- 将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 当细胞生长至约80%融合时,用0.25%胰蛋白酶消化细胞,按1:2比例传代。
2. 细胞培养- 将传代后的肾立方上皮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 每2-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保持细胞生长状态。
3. 细胞观察- 在细胞生长至约80%融合时,取出培养瓶,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
- 对细胞进行拍照,记录细胞生长状态。
4. 结果分析- 观察细胞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分析细胞生长速度、形态和结构变化。
- 比较不同处理组细胞的生长状态,分析处理因素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细胞生长状态-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肾立方上皮细胞能够正常生长,细胞形态呈立方状,细胞间连接紧密,细胞核清晰可见。
-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速度逐渐加快,细胞密度逐渐增加。
2. 细胞形态和结构变化- 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细胞形态规则,细胞核呈圆形,细胞质丰富。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离与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的要点是从基质中可分别出肾小管细胞,由于这些细胞含有D-,能在D-缬氨酸中生长,而基质细胞则不可。
用消化切碎的肾脏组织10小时左右,经吸管吹打可获得肾小管及肾小球上皮细胞。
【材料】 1.组织来源Wistar大鼠,体重50g。
2.培养基RPMI 1640、新生小牛血清、(5ug/ml) ,(36ng/ml)、入转铁蛋白(5 ug/ml)、表皮生长因子(10ug/ml)等。
3.消化液及试剂0.25%,Hanks液。
4.器具80目、100目不锈钢筛网或尼龙筛网、培养皿、解剖刀、剪、镊。
【办法】 1.大鼠于试验前12小时开头禁食,可自由进水。
2.大鼠麻醉致死,全身浸泡于75%中消毒后,于无菌条件下取肾,置于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剥离肾包膜,用剪刀剪下肾皮质并将其剪碎,置于80目不锈钢筛网上研磨,并以生理盐水冲洗,将滤液倒至100目不锈钢筛网上,收集网上组织块移于培养皿中,充分吹打后,以1000r/min离心10分钟。
3.离心后弃上清液,加入0.25%胰蛋白酶1.5~2.Oml,充分吹打、混匀消化液与离心液,置37℃振动水浴中消化20分钟,1500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加入5ml含有10%新生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充分吹打混匀后,移入培养瓶中,37℃, 5% C02孵箱内培养。
4.原代培养至第5~6天,细胞彻低铺满瓶底,倒空培养液,加入少许无血清RPMI 1640培养液,洗细胞1次,倒出洗液后加入0.25%笼罩瓶底细胞即可,置37T孵箱中消化3~5分钟,约85%的细胞收缩变圆,少许脱落,立刻加入双倍量含有10%新生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轻摇混匀,以弯头吸管顺底依次轻轻吹打,然后以1500r/min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加入含10%新生小牛血清的RPMl 1640培养液,充分吹打混匀,细胞计数后,分装入培养瓶中培养。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引言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是研究肾脏生理和疾病的重要细胞模型。
通过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可以深入了解其生理功能和分子机制,为肾脏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的步骤和常用的鉴定方法。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培养是通过将小鼠肾小管组织分离、消化和培养来获得的。
以下是一般的培养步骤:1.材料准备:–小鼠肾脏组织–DMEM/F12培养基–胰蛋白酶和DNA酶–10%胎牛血清(FBS)–抗生素(例如青霉素/链霉素)–细胞培养器具(细胞培养皿、离心管等)2.组织分离:–将小鼠肾脏取出,将其放入含有生理盐水的离心管中,洗涤去除血液。
–将肾脏组织切割成小块,加入含有胰蛋白酶和DNA酶的消化液中,在37摄氏度下消化1-2小时。
–用离心法收集上清液,含有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3.培养细胞:–将上清液离心,获得细胞沉淀。
–用DMEM/F12培养基悬浮细胞沉淀,制备单细胞悬浮液。
–将细胞悬浮液接种在含有10% 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放入培养箱中,37摄氏度、5% CO2培养。
4.细胞培养维护:–培养基每2-3天更换一次,保持细胞的健康生长。
–细胞密度达到80-90%时,可以进行细胞传代。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鉴定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鉴定可以从细胞形态、表面标记和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
1.形态鉴定:–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呈长条状,紧密排列。
–可以使用光镜或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如微绒毛和细胞间连接等。
2.表面标记鉴定:–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特定上皮细胞标记物的表达,如E-cadherin、Na+/K+-ATPase等。
–可以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水平。
3.功能鉴定:–检测细胞的离子转运功能,如Na+、K+、Ca2+等。
–检测细胞的分泌和吸收功能,如尿素和葡萄糖的转运等。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
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等。
由于肾脏疾病的高发率和危害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研究备受关注。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成为当今肾脏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特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肾脏中维持体液平衡和排泄代谢产物的关键细胞群之一,其表面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如鞭毛、微绒毛、电导孔等。
此外,肾小管上皮细胞还具有多种转运蛋白,如碳酸酐酶、水通道、Na+/K+交换蛋白、氨基酸转运蛋白等。
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功能1、酸碱平衡。
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够调节血液中的酸碱平衡,通过pH的变化影响尿液的pH值,从而保持血液pH的稳定性。
2、水电解质平衡。
肾小管上皮细胞参与钠、氯、钙、磷、镁等各种离子的调节,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排除体内毒素。
3、代谢产物的排泄。
肾小管上皮细胞能够排除尿液中的代谢产物,如肌酐、尿素、胆红素等。
三、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1、水通道蛋白AQP2。
水通道蛋白AQP2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一个重要的转运蛋白,能够调节水的吸收和排泄。
AQP2从内质网移动到细胞膜上,在尿储存期起着水吸收的作用。
多种蛋白质参与了AQP2在细胞内运输和转运膜上的内吞过程,如AMPK、Nedd4-2等,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缺陷可导致AQP2在宿主细胞上的表达下降,进而导致体内水平衡紊乱。
2、TRPV5离子通道。
TRPV5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常见的离子通道之一,主要参与Ca2+的重吸收。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TRPV5通道发生变化会导致其稳态水平下降或缺失,从而影响肾脏对Ca2+的吸收和水平衡维持。
3、Na+/K+ ATP酶。
Na+/K+ ATP酶是肾小管上皮细胞维持离子平衡和水平衡的一个重要的转运蛋白,它能将Na+和K+转运穿过细胞膜,并将ATP分解成ADP驱动这一过程。
四、肾小管上皮细胞研究的应用前景肾小管上皮细胞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对正常肾脏生理功能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对于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净台的规范使用
1.打开无菌工作台及净化室的紫外灯,消毒30min以上。
2.进入净化室前先关闭紫外灯,打开超净台风机,等待30min以上,以排尽臭氧。
3.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
4.风淋2分钟。
5.75%酒精喷手上手套消毒
6.再超净台内的整个过程必须一直点燃着酒精灯;超净台内应避免放入过多的物品;使用的吸管,滴管,试管,培养瓶等均事先灭菌。
7.打开各类瓶盖前先过火,以固定灰尘;打开的瓶口、试管口过火焰,镊子使用前应经火焰烧灼。
8.水平式风机的超净台,应使瓶口斜置,应尽量避免瓶口敞开直立。
9.同一根吸管或滴管不应连续用于几个不同的细胞系;吸取培养基的吸管应离开培养瓶或试管口0.5cm,避免伸入培养瓶口或试管口;以防止细胞系的互相混杂污染。
10.漏在培养瓶上或台上的液体,立即用酒精棉球擦净。
11.操作完毕后恢复工作台面,关闭风机。
2012.06.29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
基础培养液配置:
完全培养基的配置:基础培养基+胎牛血清+抗生素和链霉素
1.取两个灭菌平皿,一个加适量基础培养基,一个加适量基础培养基
2.试验小鼠最好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
在细胞间外颈椎脱臼致死,75%酒精中
浸泡即可带进细胞间,75%酒精浸泡5min左右取出
3.以下步骤须在超净台操作。
用镊子将小鼠拿出后放于干净托盘在超净台上(小鼠均腹部
向上以便肾脏取出)
4.用镊子和剪刀剪开肚皮,用另一镊子和剪刀取出肾脏放入盛有基础培养基的培养皿
5.用两个弯镊子剖肾筋膜,之后放于80目细胞筛(细胞筛浸有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肾脏用培养基浸湿后直接在细胞筛上研磨,直至磨至近白色即可弃去此筛
6.用150目细胞筛进行过滤(因肾小管段在范围为80—150目内所以150目筛上的是我们
所要的),此筛下放一平皿用来接过滤液即为废液(过滤时用移液枪操作)
7.另取一新培养皿,将150细胞筛反过来放在培养皿上,用移液枪吸取完全培养液将肾小
管段冲洗至培养皿中,尽量少用培养液
8.弃去细胞筛,将有肾小管段的培养液倒入15ml离心管1000r/min离心4min
9.弃上清,加等量胶原酶,37度温浴15min
10.1100r离心5min,弃上清
11.两只小鼠加36ml完全培养基,用移液器将肾小管段尽可能的吹散
12.细胞瓶中放5ml培养且细胞瓶盖不要拧紧以便细胞呼吸,六孔板中放2ml培养,24孔板
放100微升培养为佳。
这是原代细胞培养。
2012.06.30下午
13.细胞传培养:
从对侧倒掉培养液,用酒精棉球擦拭最后一滴,注意要靠近酒精灯。
如果细胞不干净可用什么液清洗(冲洗),加入适量消化液(胰蛋白酶液),注意消化液的量以盖住细胞最好,最佳消化温度是37℃。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消化细胞,若胞质回缩,细胞之间不再连接成片,表明此时细胞消化适度,然后让其停止消化。
细胞培养所用试管洗涤方法
洗衣粉洗---冲净20遍---烘干---泡酸8h----自来水冲洗20遍----双蒸水2-3遍---烘干---包装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