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初2019级初三下二诊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重庆市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
![重庆市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https://img.taocdn.com/s3/m/3dadf572aaea998fcc220ec4.png)
重庆市2019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许多词。
B.全班同学洗耳恭听“王几何”老师的高论。
C.我和万芳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D.经过全班同学的热烈讨论,我们自作主张地决定去秋游。
2 . 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大淖记事》等。
B.《史记》也称《太史公书》,“二十四史”之首,纪传体通史,长于记人。
《周亚夫军细柳》用对比和衬托的写法刻画了一位“真将军”的形象。
C.“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望着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D.“英勇顽强的人民解放军,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这句话的主语中心语是“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是定语,修饰限制主语中心语。
二、字词书写3 . 阅读语段,根据要求完成填空。
原野里那郁郁cōng cōng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
谷子的叶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jǐn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郁郁cōng cōng_______谷穗_____脊梁______jǐn_____绣三、现代文阅读阅读《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完成下面小题①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
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②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9211f1a417866fb94a8e46.png)
重庆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扼.杀(è) 收敛.(liǎn) 磨蹭.(cèng) 不苟.言笑(gǒu)B.哺.育(bǔ) 体恤.(xù) 篡.改(zuàn)寂寥.无人(liáo)C.麻痹.(bì) 诽.谤(fěi) 手绢.(juàn) 沽.名钓誉(gū)D.演绎.(yì) 污秽.(huì) 逞.能(chěng)乐不思蜀.(shǔ)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门框缅怀费寝忘食日月如梭B.诲暗瞻养花团锦簇寡不敌众C.训诫侥幸心不在蔫满目疮痍D.畸形贿赂疲惫不堪鞠躬尽瘁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这台被称作“天眼”的超大望远镜世界瞩目..,走在了科技的前沿。
B.随着我市全民阅读活动的持续推进,书店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青睐..。
C.从小性格孤僻的她,自从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后,渐渐变得豁然开朗....了。
D.重庆两江新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短短几年时间,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4.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千里江山图》的所有观者,无不对这件的巨幅山水画深深着迷!只见画中 ,山间的高崖瀑布中 ,有水车和桥梁依势而建,湖上则有渔舟、游船荡漾期间,①愈发突出江河浩渺的无尽之意②点缀着房舍屋宇和水榭亭台③恢宏壮丽、色彩斑斓④峰峦起伏、绵延千里A.③④②①B.③②①④C.④②③①D.④①③②5.事物都有两面性。
请从下面的备选事物中,任选一个,参照示例,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各写一个富有哲理的句子。
(4分)示例气球: 正面——借助外力,可以使自己更加充实、圆满反面——只要别人一吹,就开始自我膨胀。
备选事物:烟花天平地基所选事物:正面——反面——6.名著阅读(6分)(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中的哪一个情节?(3分)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的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却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佑我。
巴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巴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c2f59d7a98271fe910ef9e0.png)
巴蜀中学2019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预览:巴蜀中学2019 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一)(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 分)人.胚(p e i )芽荤(h u n)菜中(zhòng )看断壁残垣(yuán )B. 筛(sh a i )子恐吓(hè)慰藉(jiè)引颈受戮(lù )0瞻(zh a n)望驳(bó)船干瘪(bi e)袅袅(li a o)炊烟D.攫(jué)取羼(ch a n)水阴霾(mái )越俎(z u )代庖2.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3 分)A. 荣膺醋栗恻隐淤滩B .告禀涟漪隐匿骸骨C. 簇新砚台醮酒荫蔽D .伶俐蓬蒿咸亨倒坍3. 下列句子中家电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过去,由于库区交通建设滞后,周道如砥,山路崎岖,游人难以乘车游览三峡。
B. 直辖后的重庆发展非常迅速,破旧的房屋几乎绝迹,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C. 这台晚会策划得非常好,不必再吹毛求疵。
D. 重庆美女喜欢追赶潮流,能敏锐地把握时尚,并乐此不疲地充当时尚风向标。
4.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分)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没有目标。
①其实寻找目标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关键最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天下有这样一件唯此为大的事,然后尽早来做。
②目标的存在,和别人的关系都没有和你的关系那样亲热。
③它是你最亲爱的伙伴,其血肉相连,远超过你和其他任何人的关系。
④你可能丧失了所有的财产,但只要你为之奋斗并坚守你的目标,你就不会孤独无望。
⑴第①处词语累赘,应删去⑵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⑶第③处成分残缺,应⑷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5.根据要求填空。
重庆市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B卷
![重庆市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B卷](https://img.taocdn.com/s3/m/54ad94e401f69e3142329445.png)
重庆市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B.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
如“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家君”是对别人父亲的敬称。
C.《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D.《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
2 . 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行书、草书、楷书。
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与朱元思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关睢》《兼葭》《式微》《梁甫行》都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
D.“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
3 . 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即将形成以“八纵八横”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为补充。
(在句末加上“的高铁网”)B.2018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结束,羽生结弦获得金牌,成为自1952年以来,首位连续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选手。
(删去“连续”)C.治疗早期失眠的药物大多数以中成药为主,缓解病症效果明显。
(“失眠”改为“失眠症”)D.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充满活力的千年商都广州作为领跑者,在经济这方面不仅要锐意创新,还要在法制方面进行改革,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不仅”放在“在经济”之前)4 . 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
(审核版)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审核版)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25a6af71fe910ef12df87f.png)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查语文一、现代文阅读(一)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道教延续古代中国“贵生”的传统,对于肉身存在相当重视,要借尸还魂,要肉身成仙,当然对身体格外重视。
但是,中古时代佛教影响越来越大,相信“无生”,轻视形骸而重视精神,因此有火葬之风。
佛教影响下中古时代这一风气逐渐流行,在中国社会史上是一个大话题。
不过有意思的是,佛教带来的这种不保存整体的尸身的习俗,与古代中国丧葬传统不合,倒与氐羌、吐蕃、突厥等异族风俗相合。
到了“中国”意识越来越强的宋代,对中古时期的“胡风夷俗”有相当的警觉。
从宋王朝一建立,官方就开始抵制火葬,重新强调土葬。
现代认为是“文明”的火葬,在那个时代因为来自异域文化而不合汉族文明,因此,在中央皇权、地方士绅加上理学家的不懈抵制下,两宋时期被渐渐禁绝。
不过,中国历史过程极为曲折,风俗也反复变化。
由于宋代之后又有两个非汉族王朝,宋代汉族士大夫重新恢复土葬的传统又被打断,蒙元与满清两朝是少数民族统治,原本并不完全依据汉族传统,因此,宋代之后的蒙元与明代之后的满清,火葬之风又重新流行。
我们不妨从朝鲜燕行使臣的眼中来看。
康熙三年洪命夏第二次出使中国时曾经说,明朝的丧制虽然与古礼有差异,但还是要土葬其亲人,但清人火葬,穿圹寻甓,真不知道汉人会有什么感觉;康熙五十九年和雍正十年两次出使清朝的李宜显,则批评清朝丧制,“清人皆火葬,汉人则否,而近来颇有火葬者,盖染胡俗而然也”。
到嘉庆八年,出使清朝的徐长辅还在抨击中国的“满人多火葬,汉人不尽然火葬,盖入棺后烧之,收其骨纳诸器而瘗之,聚土为小堆,此用浮屠法也”。
按照他们的推测,这当然和大明变成大清,统治者由汉人换了满人有关,朝鲜使者觉得,满人风俗原本与汉人不同,也根本不遵礼法,蛮夷之风已经侵入华夏之域,只有朝鲜礼仪始终坚守朱子以来的正宗规矩。
康熙二十六年,朝鲜使臣吴道一就分析说,清人入关以后,汉族人放弃了自己的传统,“局于侏漓之俗,渐染羯夷之习,虽有高世之姿,绝人之才,终于夷狄而止耳”,四年后到达北京的徐文重,就说得更清楚,“(北京)近世以来,虽为帝王之都,与夷狄迭代,人心风俗已成习性,自与中土不同”,直接把风俗之坏归咎到了蛮夷当政,道德沦丧上。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acac3276c66137ee061999.png)
2019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试题语文(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智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著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喧器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项是( )(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为主题的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是文化,那些流逝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6e400df111f18582d05a14.png)
...C .在阳光明媚的三月,我校师生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为新学期加油打气,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D .读书若只提炼大意,不做深入阅读,那么就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谬论(miù) 紊乱(xù) 憎恶(zēng ) 煞风景(shā) B .琢磨(zuó) 藤蔓(màn ) 挟持(xié) 矢口否认(shĭ) C .花圃(pŭ) 肖像(xiāo ) 脐带(qí) 黔驴技穷(qián ) D .按捺(nà) 撇嘴(piě) 挑剔(tī) 人影幢幢(chuáng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4.如果把下面这句话还原到语段中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1)下列关于昆虫及其习性、生活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重庆巴蜀中学初 2019 届初三下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 . . .. . . . . . . . . . . . .. A .临摹 帐蓬 踊跃怡笑大方 B .迁徙 云霄 琐屑 新来乍到 C .陡俏 缝纫 绽放 谆谆教诲 D .鬼祟 潮汛誊写千里昭昭...A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好的诗人只需寥寥数语,便能将所见之景描写得惟妙惟.. 肖,境界全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 .凭借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映和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电影《绿皮书》在本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中荣膺最佳影片奖。
.... .... ... “如果让我们凭空从其中删除某一些,我们会难做取舍”。
① 许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认为必须做,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列入了日程。
②可是,倘若我们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只能做成一件事情,我们就会判断出什么事情是自己真正 想做的了。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统一检测中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统一检测中考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e13d822af90242a995e59a.png)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统一检测中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含19小题,共5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语文知识积累(第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涟漪(yī)攒成(cuán)窒息(zhì)人迹罕至(h ǎn)B.偌大(nuó)蓦然(mù)缄默(jiān)丝丝缕缕(lǚ)C.憔悴(cuì)老窖(gào)湛蓝(zhàn)花团锦簇(c ù)D.威慑(shè)荫庇(yìn)佝偻(jū)谆谆善诱(zhūn)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娴熟诀别张惶失措一泄千里B.和煦嗔视月明风清龙吟凤秽C.斑斓告磬锋芒必露巧妙绝伦D.狼藉蓦然人迹罕至左右逢源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灾难来得如此突然,让人猝不及防。
B.早期教育应遵循孩子的生长规律,揠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C.做人应当谦虚谨慎,不该妄自菲薄、骄傲自大。
D.中国新一代芯片发展迅猛,让一些发达国家也望尘莫及。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扶贫的关键在于扶智,因此,增强贫困地区教育体系,完善贫困地区教育供给,应成为精准扶贫的关键。
B.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成功。
这就是历史镜鉴。
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协力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齐心协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D.法治是减少学生欺凌所必需的大环境,社会需要加快法治进程,杜绝暴力不得以各种方式进行传播。
5.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斜阳洒满大地,也洒在了他的脸上。
(完整)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推荐文档
![(完整)2019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word文字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c97879652d380eb63946d87.png)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A卷)(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旁边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人生如花开般绚烂,这也许是奢求,但即使不尽华美,也可以自然纯粹(cuì)。
B.险恶严峻的自然环境,孕育出古时巴人棱(líng)角分明、顽强坚韧的性格。
C.茶香隽永,寓意东方的含蓄内敛(liǎn);酒香四溢,暗合西方的热烈奔放。
D.我们不应被人工智能时代的洪流裹挟(xié),而应抓住一切带有创造元素的机会。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暄嚣祭祀销声匿迹来势汹汹B.选聘蹂蔺妄自菲薄怡笑大方C.震撼谬论玲珑剔透沧海桑田D.强悍徘徊骇人听闻娇揉逄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两千多年前,《蒹葭》以爱的主题入诗,那片伫立千年的芦苇,见证了远古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B.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级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
C.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
在博物馆里,处处是珍品,步步皆文化,那些流淌着历史智慧的文物,让人惊叹不已。
D.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能够体现家族成员稍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的家族文化。
美好家风的形成是漫长的,不可能一气呵成。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完整版)重庆巴蜀中学初初三下二诊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完整版)重庆巴蜀中学初初三下二诊考试语文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c5b2d9a98271fe900ef985.png)
重庆巴蜀中学初20XX级初三下二诊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教师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A濒.临(bīn)B埋怨mánD倔强(jué))A.黏.膜(nián)濒.临(bīng) 枯涸.(hé)刽.子手(guì)B.逻辑.(jí)模.样(mú)煞.白(shà) 埋.怨(mái)C.腥臊.(sāo)顷.刻(qǐng) 挑剔.( tī)狡黠.(xiá)D.脚踝.(huái) 抽噎.(yē)恐吓.(hè)倔.强(ju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3分)(A“娇揉造作”——“矫揉造作”。
B“决别”——“诀别”。
C“寒喧”——“寒暄”)A.恣睢阴晦恻隐娇揉造作 B.贮蓄决别窒息鞠躬尽瘁C.寒喧嶙峋遗憾中流砥柱 D.酝酿烦躁蕴含遍稽群籍3.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感情色彩有误)。
B、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十分艳丽(适用对象错误)。
D、人迹罕至:指荒凉偏僻,很少有人去。
)A.读书人的一大幸事就是通过咬文嚼字....,领会文字的内涵,感受文字后面的那一份深情,品味文化的魅力。
B. 在呼啸的寒风中,银杏枯黄,草木凋零,只有那傲雪斗霜的腊梅花枝招展地绽放着......,让缕缕幽香温暖整个寒冬。
C. 秀美挺拔的如意路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和流动的车灯一静一动,一横一竖,精巧的构图让人叹为观止....。
D. 傍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泻而来,雨雾笼罩了整个山城,即使最繁华的街道,这时也人迹罕至.了。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B、拟人)(3分)A.我终于看到了慈云寺,看到了那飞翘的屋檐,青青的砖,古朴的窗棂,她就那么温柔恬静地立于我的面前。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19届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6e400df111f18582d05a14.png)
...C .在阳光明媚的三月,我校师生齐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为新学期加油打气,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D .读书若只提炼大意,不做深入阅读,那么就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谬论(miù) 紊乱(xù) 憎恶(zēng ) 煞风景(shā) B .琢磨(zuó) 藤蔓(màn ) 挟持(xié) 矢口否认(shĭ) C .花圃(pŭ) 肖像(xiāo ) 脐带(qí) 黔驴技穷(qián ) D .按捺(nà) 撇嘴(piě) 挑剔(tī) 人影幢幢(chuáng )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4.如果把下面这句话还原到语段中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1)下列关于昆虫及其习性、生活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重庆巴蜀中学初 2019 届初三下期第二次定时作业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 . . .. . . . . . . . . . . . .. A .临摹 帐蓬 踊跃怡笑大方 B .迁徙 云霄 琐屑 新来乍到 C .陡俏 缝纫 绽放 谆谆教诲 D .鬼祟 潮汛誊写千里昭昭...A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好的诗人只需寥寥数语,便能将所见之景描写得惟妙惟.. 肖,境界全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 .凭借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映和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电影《绿皮书》在本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中荣膺最佳影片奖。
.... .... ... “如果让我们凭空从其中删除某一些,我们会难做取舍”。
① 许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认为必须做,只是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们列入了日程。
②可是,倘若我们知道自己已经来日不多,只能做成一件事情,我们就会判断出什么事情是自己真正 想做的了。
2019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
![2019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4b0379b6648d7c1c7465d.png)
2018— 2019 学年度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全卷共14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古诗文默写。
( 10 分)( 1)▲,归雁入胡天。
(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3)▲?曹刘。
▲。
( 4)无可奈何花落去,▲。
( 5)▲,▲,▲。
此之谓大丈夫。
( 6)《渔家傲·秋思》中用典故表达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蜷曲( ju?n)熟稔(rěn)..B.雏形( chú)亘古(ɡènɡ)..C.回溯( shuò)戏谑(xuè)..D.缄默( ji ān)羸弱(léi)..祈愿( qí).嗔怒( ch ēn).慰藉(j í).懊悔(ào).惩恶扬善( ch?ng).心无旁鹜( wù).通宵达旦( xi āo).风雪载途( zài).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 4 分)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静是要经过(▲)的,古人叫作“习静”。
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
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惟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静是合乎人道,也是顺乎自然的。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 分)锻炼锻造扰攘繁杂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 分)▲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重庆市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题B卷
![重庆市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题B卷](https://img.taocdn.com/s3/m/0bfdb05408a1284ac85043b8.png)
重庆市2019版中考二模语文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B.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如卿、大兄、愚、鄙人等。
C.《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自由颂》都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2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深度学习,也叫深层学习,指学习者,,,,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
①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②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③基于理解,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④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A.②①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1)长髯覆盖了两颊(______),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______)黑脸膛。
(2)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______),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
(3)这幅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zhì(______)留着愚钝和压抑。
(4)这位客人不无gān gà(______)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______)着主人的脸。
三、现代文阅读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巴蜀中学初2015级初三下二诊考试语文试卷答案(教师卷)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A濒.临(bīn)B埋怨mánD倔强(jué))A.黏.膜(nián)濒.临(bīng) 枯涸.(hé)刽.子手(guì)B.逻辑.(jí)模.样(mú)煞.白(shà) 埋.怨(mái)C.腥臊.(sāo)顷.刻(qǐng) 挑剔.( tī)狡黠.(xiá)D.脚踝.(huái) 抽噎.(yē)恐吓.(hè)倔.强(ju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3分)(A“娇揉造作”——“矫揉造作”。
B“决别”——“诀别”。
C“寒喧”——“寒暄”)A.恣睢阴晦恻隐娇揉造作 B.贮蓄决别窒息鞠躬尽瘁C.寒喧嶙峋遗憾中流砥柱 D.酝酿烦躁蕴含遍稽群籍3. 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感情色彩有误)。
B、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十分艳丽(适用对象错误)。
D、人迹罕至:指荒凉偏僻,很少有人去。
)A.读书人的一大幸事就是通过咬文嚼字....,领会文字的内涵,感受文字后面的那一份深情,品味文化的魅力。
B. 在呼啸的寒风中,银杏枯黄,草木凋零,只有那傲雪斗霜的腊梅花枝招展....地绽放着,让缕缕幽香温暖整个寒冬。
C. 秀美挺拔的如意路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和流动的车灯一静一动,一横一竖,精巧的构图让人叹为观止....。
D. 傍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倾泻而来,雨雾笼罩了整个山城,即使最繁华的街道,这时也人迹罕至....了。
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B、拟人)(3分)A.我终于看到了慈云寺,看到了那飞翘的屋檐,青青的砖,古朴的窗棂,她就那么温柔恬静地立于我的面前。
(拟人)B.巫山的神女在江畔挚守千年,就像在对爱人诉说亘古的意愿:我将永远爱你如初恋时一般,是生是死我将永无怨言。
(比喻)C.奋力拼搏,凭着那豪迈的气概,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反问)D. 满山满谷全是乳白色的雾气,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浓,汹涌着,翻滚着,仿佛要吞没山间的一切。
(夸张)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正确..的语序是(C)(3分)①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满眼苍翠,让人惊奇地发现:生命原来可以如此真实、厚重。
荷叶尽力舒展,铺开在水田里,便渐渐地变得浓郁、深沉,绿得逼人眼。
③零星的几片,静静地点缀在田里,叶边微微地卷着,颜色也只是淡淡的绿。
④一块几亩宽的稻田,水蓄得深深的,疏密有致的荷叶,就从这绿幽幽的水里,静静地探出头来。
A ①④③②B ①②③④C ④③②①D ④②③①6.根据语境,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
(4分)大自然实在是有声有色,我喜爱那潺潺的流水,叮咚作响地奔向大海;我喜爱那美丽的花朵,五彩斑斓中迎来春天。
我喜爱那喧腾的春雷,轰轰隆隆地炸响寰宇;我喜爱那滚滚的麦浪,灿灿金黄中昭示着丰收。
(解析:选取的意象必须是大自然中的事物;声色各一句;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即可。
)7.综合性学习(11分)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将于今年9月出版,在新学年启动试点。
该教材包括《道德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学校可自行选择是否使用。
这一消息使“国学”再次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请结合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试题。
材料一:“国学文化走进高中课堂”一话题,在网上引起激烈反响。
四分之三的网友十分支持“国学文化”的融合普及。
株洲刘坚”表示,“传统文化回归很重要,不然,中国人没了传承也没了自信。
“芊芊翠竹”也说:“传统文化就要在高考题出现了,从中小学就培养兴趣,引导感悟其中的韵味很重要……”不过,部分网友在支持的同时认为关键在于怎么学。
网友“小俊崽”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如果又是背诵全文加总结中心思想的话,就很难学得进去了,而且也不能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重庆市广益中学语文老师杨燕告诉记者,老师们都十分重视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国学,除了要求学生们背诵学习外,更引导他们理解其中含义。
这样能让学生在待人待物中尊重他人,懂礼仪。
但仅是出版教材意义不大,只有将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与考试模式确定下来,才能提高国学教育的地位。
材料三: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周睿表示,“《道德经》就是教我们别太功利,要认识有缺陷的自己,这是现代人需要的一种思想。
”几部国学经典的普及,能教你“做减法”、“知进退”、“别偏激”、“懂自省”,这些思想全面地培养了一个人的高情商。
”上海嘉定区斌心学校以国学教育为特色,该校董事长傅建清表示,《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实就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
他说,论语以乐观向上的态度,教人如何积极面对身边的人、事、物。
西南大学唐宋文学权威专家胥洪泉教授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涵养的,《孟子》的思想正是重要源泉之一。
“孟子的经典论述常常能够深刻阐释人本思想,例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段话能够辩证地看到磨难对人的心理成长的作用。
”《大学》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1)请你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网友与教师对于“国学进入课堂”的意见。
(4分)参考答案:绝大部分网友十分支持“国学文化”的融合普及,只是觉得应该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教师都非常重视国学,但认为应该将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与考试模式确定下来,以提高国学教育的地位。
(2)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国学,学校将举行主题教育活动周,请你仿照示例为教育周设计3项活动。
(3分)示例:传统文化系列专家讲座参考答案:“我看经典”论文比赛“传统与现代”辩论赛“六艺”大比拼经典诵读比赛传统礼仪展示会“国学”系列丛书大联展(3)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如果把国学文化引入课堂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这样做是否弊大于利?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参考答案:我认为这样做利大于弊,学习国学之后,能全面地培养了一个人的高情商,让学生在待人待物中尊重他人,懂礼仪。
能积极面对身边的人、事、物。
能从中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
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其有利的,能让学生更坚韧顽强,吃苦耐劳,就会爱学乐学,能迎难而上,学得更加扎实。
(观点+看法针对题干中的两个问题,结合材料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古诗文默写填空。
(10分,每空1分)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⑵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关雎》)⑶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⑷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⑸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蕴涵“旧事物中已经孕育新生命”的哲理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录毕,走.送之(跑)或遇其叱咄..(训斥)媵人持汤.沃灌(热水)腰.白玉之环(腰佩)10.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砚池里的墨结成了坚硬的冰,手指不能弯曲伸直,我也不放松(抄写)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够快乐的事情,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11.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和“余/因得/遍观群书”朗读节奏都有错误。
B.文章第①段写天气的寒冷,意在突出自己学习的刻苦。
第②段写天气的寒冷,意在表达尊师重教的思想。
C.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我”和“同舍生”生活情况的对比,衬托出自己由于学业出众,尽管穿得破旧而无卑意。
D. 课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鼓励马生刻苦努力学习。
12、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4分)宋濂之苦,苦在无书、无师、路途奔走、生活条件诸多方面,今天的我们有书、有师、有很好的衣食住行(2分)。
宋濂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仍然凭借自己的勤学苦读、虚心求教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我们现代中学生更要珍惜优越的条件,摆正态度,以虚度光阴、自由散漫为苦,以学习进步、全力以赴为乐。
(2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林伯的风筝(1)过了年开了春后的一两个月是一段好时节,因为每年这时,林伯总会只为我一个人扎一只最漂亮的风筝,然后我可以骄傲得意地在朋友们羡慕的眼光中放飞。
(2)林伯是我们这个村子的外来人,他的家就安置在村尾一间孤零零用来堆放一些杂物的破旧的小屋里。
(3)大人们告诫我们,说这个人是特务反革命分子,叫我们不要和他接触。
我们这群孩子因此一看见他就远远地跑开,胆子大的就捡些泥巴团子远远地朝他或他的小屋子里扔。
我心里总觉他不象坏蛋,因为坏蛋是应该骂我们的,而林伯却只是佝偻着身影无奈地看着我们。
(4)那时,哥哥他们迷上了做风筝,放风筝。
而我不会,他们又不愿给我做,也不肯借我放。
好几次,我都是被他们甩掉后哭着回家的。
一次被林伯看见了,问清原因后,他说:“小丫头,不要哭啊,林伯给你做一个比他们好很多的风筝。
”(5)“真的吗?”(6)“真的,明天你就来我这儿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