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述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赵巍国商9班200936030052一、[内容提要]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阶段,将马克思理论与十二个五年规划相结合,阐述如何实行科学发展观.二、[关键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践(构建理想社会)三、正文:马克思主义被一致认为是人类史上“科学思想中最伟大的成果”,它批判继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革新.马克思主义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弊端,也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的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
英国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的《国富论》曾强调市场自由运行的重要性,凯恩斯则强调政府市场干预不可缺少的作用.然而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运行的经济还很不完善.无论任何一者都无法保证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地运行.马克思主义准确地预示到:在这种制度下,随着周期性经济危机暴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对抗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引发两个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阶级之间的矛盾、对立和斗争.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正确的。
着眼当前国内发展形势: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社会矛盾和问题,包括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总体来说: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依然较多。
因此: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却暴露出诸多问题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下制定正确可行的规划,来保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和运行.10月2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科学发展”在中国编制五年规划史上首次被明确为“主题”,贯穿其中、统领全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体系,它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关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观点和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我们能够准确把握和分析中国国情,科学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和总结。
其主要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
这些原理为我们深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追求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贡献。
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注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为实践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4.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科学发展观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5. 科学发展观的路径选择科学发展观要实现,需要抓住发展这个总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互促进,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6. 科学发展观的未来展望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谋划未来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想。
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的浪潮中,科学发展观应不断拓展视野,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1)发展的实质。
①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上升运动。
②发展凝结着事物运动、变化的成果,反映着事物的新陈代谢的规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在社会领域,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
发展是硬道理,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又好又快)。
从客观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正是回答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参见十七大报告)。
(3)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科学的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就是矛盾学说。
本质上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②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观点。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③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观点。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④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辩证法的发展过程性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过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具体体现了辩证法的过程论。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造性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重要观点精讲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重要观点精讲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实践经验,在新世纪提出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包含了许多重要的观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发展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全面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发展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不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公平与正义,也不是牺牲生态环境而谋求经济发展。
三、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点科学发展观指出,要正确处理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关系。
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国内的发展受制于国际环境,国际环境也受制于国内的发展。
要在这两个大局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四、坚持全面发展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发展观,强调发展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全面推进的。
全面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念的超越和完善,不仅要全面考虑经济发展,还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保障人民权益。
五、坚持改革创新观点科学发展观提出改革创新观,强调改革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只有不断进行改革,突破传统的束缚和思维定势,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观点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要坚持发展的同时注重安全,既要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又要防范各种安全风险,为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任务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倡导人民主体地位,推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参与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论涵盖了众多重要理论,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论。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引起的。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生产关系则受到生产力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正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摧毁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念,追求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发展必须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关联、互相依存。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而科学发展观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根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科学发展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必须通过实践验证和实证验证的方式来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考题详解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考题详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常识的重要课程。
其中,科学发展观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的考题进行详细解析和讨论。
一、基本概念题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核心要点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发展观。
其核心要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等。
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以及对我国发展的指导意义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为了解决一系列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所提出的。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以发展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各方面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二、思考题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什么?怎样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实现全面发展,并且各个领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进步和生态环保,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科学发展观与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何不同?科学发展观与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以下不同点。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民生福祉,而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忽视社会公正与民生问题。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而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常常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最后,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与西方经济发展模式有明显区别。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X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地提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法是统筹兼顾。
解决了当今社会的如何发展、怎么发展、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第一要义是发展,所以我国现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只有经济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的富强,实现经济的独立;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矛盾。
发展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极大丰富,也包括文化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改善。
精神文化的改善,精神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正是坚持了发展的观点,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要不断满足个人的需要,为个人提供良好的条件,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个人不断得到尊重和满足,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当然个人也要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
以人为本体现了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社会基本矛盾解决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社会力量,是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道路上最重要的指导思想。
自马克思主义被带入中国以来,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演变,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方略,改革开放以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加完善有序。
我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经济发展更加稳定,社会趋于更加和谐。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演变的产物之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总结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科学理论的诞生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做基础,科学发展观的要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全相符:唯物论论证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以人为本;辩证法涵盖了矛盾观、整体观、发展、适度和扬弃,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一一对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领。
唯物论与科学发展观:唯物论的自然性客观原理的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科学发展观对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问题上有明确的要求。
我们在谋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首先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所谓科学发展就是要以科学的手段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人以自我意识来改造自然,如果不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将首先对自然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然后反过来遭受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观点。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第一的观点。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是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新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马克思主义把人看成社会历史的主体,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个人发展的程度与个人的现实素质相联系, 同时它又离不开社会的发展, 他看到“这些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作为对于马克思的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决心高举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旗帜, 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实质。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理解其哲学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应把握其本质要求。
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思想。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知识点串讲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科学发展观知识点串讲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中,科学发展观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基调,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讲。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形成的一种科学发展观。
它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改革发展之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坚持统筹兼顾、坚持社会和谐、坚持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原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发展观的指导。
二、全面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突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综合协调发展、全面人才发展、全面社会进步、全面民主法治、全面生态文明建设等。
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了国家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和人民全面发展的权利保障。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长河,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科学发展观强调了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引导和培养青年学生正确的发展观。
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创新等,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自建党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方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的党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规律在认识与执政理念上的重要升华。
自改革开放以来,共产党领导并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我们的党如何牢固树立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怎样在思想上建立科学发展观,并且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指引了方向。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科学的发展规律的诞生,都必须有正确的哲学发展理论作为指导,这两者缺一不可;这里要强调的是这种指导关系的正确性,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中国共产党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全中会上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率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并指出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显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的一部分。
在这里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弄清马克思哲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了,它是一部被实践证明了的完全的科学理论,用它去研究社会历史,于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用这种理论去考究西方资本主义,则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于是科学社会主义、自然辩证法等应运而生。
因此,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并实现符合本国国情的实际的科学发展观。
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所的发展思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则。
而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时代特征下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科学总结。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发展观进行复习和总结。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我们需要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历程。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了唯物史观、社会性质、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重要内容。
我们需要对这些原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
3.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永远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时代特征下的创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包括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原则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依据。
3.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路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需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路径。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
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二者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2.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丰富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
毛概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
第八章科学发展观知识点重点归纳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特点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指向的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继承性与创新性结合:科学发展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在创新中发展。
•问题导向:科学发展观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全面思考: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统筹,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全面进步和全面协调相统一。
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一切都是空谈。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全面协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人民在发展中获得更多福祉。
3.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践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任务,要注重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各个方面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协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能源学院 10021051100200518 陈哲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对时空、发展、以⼈为本、全⾯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诸范畴进⾏了解释与辨析,揭⽰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规律和基本⽅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领分为1.以⼈为本 2.全⾯ 3.协调 4.可持续从科学发展观的这⼏⽅⾯在马克思基本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进⾏较为全⾯的讨论分析。
那么如何⽤马克思的相关基本原理论述可续发展观,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个基本原理来浅谈下科学发展观。
关于“以⼈为本”的马克思主义1、以⼈为本的唯物史观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为本”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揭开了宗教神学和唯⼼史观披在⼈类社会历史上的神秘的、唯⼼主义的⾯纱,认为社会⽣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类社会是在⼈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定的⽅式进⾏⽣产活动的⼀定的个⼈,发⽣⼀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产的联系,⽽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彩。
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定个⼈的⽣活过程中产⽣的。
”历史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切、拥有这⼀切并为这⼀切⽽⽃争的,不是“历史”,⽽正是⼈,现实的、活⽣⽣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的的⼈的活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对⼈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去分析揭⽰⼈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奥秘。
物史观主张以⼈为本,但并不认为⼈在⾃⼰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所欲。
马克思就指出过,“⼈们⾃⼰创造⾃⼰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因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对着⼀个按照⾃⾝规律运⾏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科学发展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真理性、科学性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同实际的紧密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自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其主要理由是: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首先,辩证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科学的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其次,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
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不均衡的、单一突进的发展。
再次,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解读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解读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经验,形成的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解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科学发展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指导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是具体形式和特点发生了变化。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和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 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革命与建设而形成的,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生产资料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劳动者享有使用、管理和收益的权利,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
2. 高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风尚,推进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
3. 充分的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通过民主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形式,实现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监督权。
4. 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同富裕,强调按劳分配和优先发展弱势群体,保障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重难点总结之科学发展观专题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2.科学发展观回答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坚持统筹兼顾,就是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4.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5.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