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偏误分析

合集下载

偏误分析题型与答题思路

偏误分析题型与答题思路

“对外汉语公开课“志愿者备考偏误分析常见题型及答题方法回答偏误分析题的原因时,注意区别偏误的来源(有五个公认的方面,即: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文化因素负迁移,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与偏误原因的区别。

分析偏误原因时,主要回答语言点,以及偏误类型(遗漏、误加、误代、错序),对所选偏误进行解释评价和分析,找出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对偏误进行改正,最后做出总结。

真题、例题:1.北京天很冷,连雪都下了。

北京天很冷,都下雪了。

“连……都……”表示被强调的极端对象或典型代表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对象更不用说了。

这里都表示时间,有“已经”的意思。

2.我吃过了饭。

改为:我吃过饭了。

此句中的语气助词“了”应放在句尾,我吃过了饭表示事态的变化和肯定的语气。

3.这几本书我拿走,别的几本留给你。

这几本书我拿走,剩下的几本留给你。

“别的”做指示代词,通常代指范围之外的那部分,因此用“别的”指代不明。

4.“把饭吃在五道口”对不对,为什么?本句属于偏误中的乱序,应改为,在五道口吃饭。

把字句用于将特定的人或事物施加一个动作是他发生变化,如位置的移动。

“在五道口”只表示吃的地点,不是吃这个动作发生或完成后“饭”移动的地点,不能用把字句。

5.“打网球两个小时”对不对,为什么?不对,“两个小时”是时间补语,时间补语一般直接放在动词后面,如果表示动作以将完成,可以说打了两个小时网球。

6.离合词“我每天洗了一次澡”和“我每天一次洗澡”哪个对哪个错?请举三个类似的例子。

都不对。

我每天洗一次澡。

洗澡是离合词,动量补语“一次”放在离合词“洗澡”中间。

我每天吃三顿饭。

我每天睡八个小时觉。

我每年放三个月假。

.7.“我吃饭吃了两个小时”说明的是什么语法现象?离合词加时间补语时或动量补语要么重复前面动词性语素,要么把补语放在两个构成语素中间。

.8.“我想去看他”和“我想去看见他”哪一句是对的?“我想去看他”正确。

想表示还未做的事情,见表示看的结果,两者不能连用。

偏误分析方法分析

偏误分析方法分析

(一)词语偏误类型发生偏误的词语主要有关联词语、量词、同一语义场的词、动词“有”、母语和目的语中义域不对称的词。

将偏误词与目标词进行对比,我们看到主要有以下类型的词语偏误:1.对词义的理解有偏差尤其是关联词语,本次话语活动中,使用第二多的关联词语是“但是”,然而学生并没有弄清楚但是”的语义,以及它所表达的句法关系,很多不应该用“但是”的地方都使用了该连词,形成了误,如“面积很小,但是它是个群岛”.2.词语的功能被扩大词语的功能被扩大,已超出了它应有的语法属性和语法功能,功能被扩大的词包括连词、动词“有”。

为”是使用最多的连词,但留学生使用时并不都用来表示因果关系,有时只是表示前后话语有关联,如“没事,因为泰国只有一种动物是重要,是大象,因为以前他们有打仗"。

最典型的是动词“有”功能的扩大.“有”本来接名词性成分,但是在留学生的话语中,“有”的功能扩大,不仅可以接名词性成分,还可以接动词、形容词短语、句子等成分。

如“在泰国泼水节也有穿”(接动词);“有漂亮"(接形容词);“他有在中国学习过”(接短语);“如果有像见我们那个总统”(接句子),等等。

3.词语的搭配产生偏误此类偏误包括量名搭配错误、固有搭配被改换、“城市”等名词前的第一人称问题、词的语法属性不能相配等。

“个”是留学生最熟悉的量词,使用频率最高,因而就被当成了万能量词,不能使用量词的集体名应使用其他量词的名词前都用上了“个”,如“人口三亿个"、“两个民族语言"。

很多成对的关联词语有其固定搭配,可是留学生常常将固有的搭配改换而使其变得不搭配,如“如果有跳舞才穿这个”、“时间是厦门一样”。

“城市、国家、首都、总统”这类名词前面,在话语叙述中往往加上第一人称代词,显得亲切。

第一人称代词以复数为宜,因为这些事物不是属于个体的,而是属于集体的。

留学生对这种情况如果不掌握,就会产生“我的首都”这样的错句。

再者,部分词的语法属性相互不能搭配,如“但是现在他们越来越忘记了”,“忘记"是动词,而“越来越”后面一般接形容词,能接的动词只限于“喜欢、愿意”等心理动词。

留学生偏误分析案例

留学生偏误分析案例

留学生偏误分析
12级汉语国际教育
偏误语料
一件难忘的事
我从来不会忘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间!2005年第一次来中国读书.一来就发现了中国比爱沙尼亚那么不一样!但是虽然环境完全不一样,我还觉得北京就是我的新的家!一件最难忘的
事□我的老师们的行为.那时候我们的汉语还不太好,说得很差.所以老师们给我们各种各样的见意什么的.没想到老师们可以成为我□好朋友们!因为他们我也想当一个
.....!
..........好.友好的老师
搜集偏误对象介绍
这是一篇爱沙尼亚学生的作文,学生是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研一学生,过了新HSK5级。

学生的母语是爱沙尼亚语和英语,2005年开始学习汉语,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两年,2012年考了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的研究生。

学生的口语很流利,但书面语不好。

偏误分析
标点符号偏误。

这篇文章蓝色字体的标点符号用的都是英文的标点符号格式,是由于学生的母语是爱沙尼亚语和英语,所以学生自然地将汉语的标点符号写成了英语的标点符号形式,属于母语负迁移引起的预计偏误。

所以,本篇中英语格式的“,”和“.”应该改为汉语标点符号“,”和“。

”。

词语偏误。

偏误分析——精选推荐

偏误分析——精选推荐

偏误分析1、她虽然很忙,但是常常抽个时间来看我。

(⽇)“抽个时间”的误⽤。

属于误加的偏误。

2、我母亲晚年过得还可以,可是她的前⼀辈⼦过得很不幸福。

(⽇)(半辈⼦)对于“⼀辈⼦”的意思理解不当导致的搭配错误。

“前”与“后”相对,表⽰时间在先。

3、他们在王府井开了⼀个公司,可以说有钱⼈。

(⽇)“可以说有钱⼈”错误。

改为“可以说是有钱⼈了”。

⽇⽂的表达是:“⾦持ちだと⾔うことができます”。

在⽇语⾥⾯没有出现于汉语中判断动词“是”相近的概念。

这些在母语⾥⾯意义⽐较虚化的成分容易被遗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法进⾏教学。

假如先说“他们是有钱⼈”,学⽣不会漏掉“是”,再到“我们可以说他们是有钱⼈”进⼀步教“可以说他们是有钱⼈”。

但是如果直接教“可以说是有钱⼈”初学者表达起来就会困难。

让学⽣明⽩“是”在这⾥表⽰语法功能,不能省略。

4、战争前祖⽗母在中国⼯作,战争开始以后,他们不得不回⽇本,这时候母亲还很⼩,五岁了。

(⽇)(才、只有)“这时候母亲还很⼩,五岁了。

”第⼀是前后搭配不当。

第⼆对“了”的语法意义理解不明确。

前句⽤“很⼩”,形容“⼩”的程度⾼,后接“才”表⽰数量少,程度低,相当于“只”。

第⼆,句末的“了”应该是误⽤了“了1”的⽤法。

“了1”的基本意义是表达时间的完成。

这个意义和⽇语过去式相近,但并不完全⼀样。

“了1”只⽤于过去的事件,不⽤于过去的情态。

学⽣不了解这⼀点,“母亲还很⼩”是⼀个状态,不是⼀个事件,所以句末不能⽤“了”。

在教学中,可以在教“才”“只有”的时候,明确前⾯句⼦的限定条件。

对于“了1”的教学,不要过度泛化它对过去范围的限定。

可以在教学中列出⽤于过去的情态的错句。

避免学⽣在学习时出错。

5、姥姥⽼了,所以母亲替她开始做家务事了。

(⽇)6、我应该母亲学习。

(⽇)(学习母亲)‘“应该母亲学习”语序错误。

应该改为“我应该学习母亲”。

这⾥是受到⽇语语序的负迁移发⽣的偏误,⽇语⾥⾯这句话为:“母のことを学ぶべきである。

12偏误分析

12偏误分析
2016-5-30
偏误分析的意义
• 1.有效的偏误分析可以使学生发现出错的原 因,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比起“见 一个改一个”的做法,更有利于学生的二 语习得。 • 2.有效的偏误分析有利于二语教师了解偏误 的原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进而预 测并减少偏误的发生。
2016-5-30
第一章 语音偏误
• • • •
我在书店等你。 我在书店里等你。 “里”可以省略。(为什么) 书店既是一个机构,又是一个地方。
• 工厂、商店、学校、教室、银行、饭店、邮局等 都可以指一个地方。 • 房间、桌子、瓶子、衣柜、书包等不是地方,只 是东西,所以,“里”就不能省略。 • 他现在在房间里。书都在书包里。
在中国里 在中国
• • • • • • • •
什么情况下用“吗”? 什么情况用“呢”? 你去哪儿吗? 今天星期三呢? 1.是非问(有时不用) 吗 2.特指问 呢 今天星期几呢? 3.反复问 呢 去不去呢? 4.选择问 呢 吃还是不吃呢?
• • • • •
1.他在哪儿呢? 2.你知道他在哪儿呢? 3.你说他在哪儿呢? 1.3是特指问,2是是非问
• • • • •
必须 必需 1 、词义的角度 “必需”一般是指一种物品或东西。 如:这本书是上课必需的。 “必须”一般是指一件事情。 如:我今天必须回家 。
• 第二、语法角度的区别。 • (1)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①后面带动 词,②后面带形容词。 •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 如:①必须拿出勇气来。 • 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如:要想进度快,必须大家齐 心协力。 • 2、加强命令语气。 • 如:①你必须一个人去处理这件事。 • (2)“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 定语或作谓语。 • 如:①由于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 攀升。 • 此外,“必需”常和“所”、“的”连用,如:这些软件 是我们发展业务所必需的。

第二语言--偏误分析

第二语言--偏误分析
• 3、通过偏误分析,学习者可以更好的检验对所学的语言的规则 做的假设。
科德偏误分析模式的特点:
• A、区分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显性偏误是指容易识别的不合语法的语言现 象。隐形偏误是指结构正确但不得体,与语境不匹配的语言现象。(功能偏 误)
• B、句本位,讲功能。偏误分析的基本单位是句子,句子是语言结构单位, 又是基本的交际单位,表达单位,偏误分析强调语言结构在交际中的应用, 自然以句子为基本分析单位,既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又要分析句子的意 义,尤其是句子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去,陷于公式化,硬套上述五个来源,对指导教学与学习实践意义不大。 • 4.偏误分析的最大弱点在于指研究中介语的偏误部分,而且是横切面式的静
态分析,并未研究中介语的正确部分。
谢谢观看
的来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从一开始就提供正确的示范,让学习 者正确的模仿、记忆和运用并帮助学习者克服偏误。 • 3、纠正学习者偏误,纠正方法要得当,不要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不要因 为纠错而造成紧张的心理,更不能伤了学习者的自尊心。
偏误分析的意义
• 1.偏误分析是对比分析的继承与发展。 • 2.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 • 3.偏误分析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促进了
• 3、对偏误进行分类。 • 4、解释偏误产生的原因。 • 5、评估偏误的严重程度,是否影响到交际。
名词解释
• 整体性偏误(global errors):涉及到句子总体组织结构的错误,影响到对 整个句子的理解。
• 局部性偏误(local errors):指句子的某一次要成分的错误,不影响对整个 句子的理解。
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偏误分析的具体研究成果对整个教学活动包括总体设 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测试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和依据,有利于教学实践 的改进与提高。

偏误分析_精品文档

偏误分析_精品文档

偏误分析1. 引言在科学和研究领域中,偏误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用于识别和纠正实验或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偏差。

通过对偏误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实验或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得到更可靠的结果和结论。

本文将介绍偏误分析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偏误类型。

2. 偏误分析的概念和定义偏误是指在实验或研究中出现的错误或偏差,可以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或失真。

偏误分析是通过审查研究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偏误,识别、分析和纠正这些偏误,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3. 偏误分析的重要性偏误分析对于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和结论至关重要。

以下是偏误分析的几个重要方面:3.1. 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偏误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和纠正可能导致结果失真的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实验设计的缺陷、数据采集的误差、数据分析方法的问题等。

通过纠正这些偏误,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3.2. 改善实验或研究设计偏误分析可以揭示研究设计中的缺陷和潜在的偏误源。

通过分析这些偏误,可以改进实验或研究设计,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3. 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偏误,如观察偏差、测量误差、选择偏误等。

通过对数据采集过程进行偏误分析,可以识别这些偏误并进行纠正,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4. 增加研究的可重复性通过对偏误进行分析和纠正,可以提高研究的可重复性。

当其他研究者想要重复你的研究时,准确的偏误分析和纠正措施能够帮助他们获得相似的结果。

4. 常见的偏误类型在进行偏误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种常见的偏误类型:4.1. 选择偏误选择偏误是指样本选择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例如,在调查问卷中,只有部分人群回答,而其他人群没有回答,会导致选择偏误。

4.2. 报告偏误报告偏误是指研究者在报告或出版研究结果时产生的偏误。

例如,研究者有意或无意地选择只报告符合假设的结果,而忽略了其他结果。

4.3. 测量偏误测量偏误是指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
异同之处。对比分析的目的在于找出这些相同相异之处,以便预测学习者会遇到 的困难,从而帮助学生避免出错或将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本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人们发现第一语言的干扰并非学习者错 误产生的唯一原因,也是便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对比转到直接 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本身,集中对学习者所产生的语言错误进行系统地分析 研究,从而发现第二语言的洗的过程。
母语负迁移又特别体现在目的语语音的学习中,用学习者第一语 言的语音规律代替目的语的语音规律是中介语语音的一大特色。
• 韩语中不存在“f”的发音…
* 什么你要买?
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偏误。在用汉语表达疑问时,学习者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将要表达的内容按 照英语的语序讲出来,于是产生偏误。
* 我结婚她。
偏误的来源 母语负迁移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文化因素负迁移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学习环境的影响
母语负迁移
也称为语际干扰、语际迁移(inter-linguistic transfer) 。学习者不熟 悉目的语规则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母语知识,因而同一母语背景 的学习者往往出现同类性质的偏误。对初学者来说,这是其偏误 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偏误分析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误本质的认识。从 把偏误看成是需要防范、避免的消极因素,发展到强调偏误的积极意 义,把偏误看成是了解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窗口,把偏误 分析看成是中介语研究的重要手段。
偏误分析对习得过程和习得规律的研究丰富了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促 进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错误分析对错误进行的细致描与解释,为 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反馈;偏误分析的具体研究成果对整个教学活动包 括总体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测试提供了积极的反馈和依据, 有利于教学实践的改进与提高。

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的步骤方法和难度等级模式 对比分析的步骤方法: 描写- 选择 -对比 -预测 对比分析的难度等级模式: 零级:(迁移)。发生正迁移,学习没有困难。 一级:合并。多种项目合并到一项。人称、时态 二级:差异不足。母语有,而目的语没有。如汉语 的量词;英语的the,时态,体,数,格, 三级:再解释。项目的形式、分布、功能有差异。 如all 和汉语的“都”、汉语 “被”字句 四级:超差异。母语没有,目的语有。“把”字句 五级:分裂。母语一个项目,目的语分为几个。汉 语的“是”。

对比分析的目的是预测和描写那些引起学习者 困难,以及不会引起学习者困难的语言模式。 他强调了系统对比的重要性,而且不限于两种 语言系统的对比,还包括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和 目的语文化的对比。


对比分析的作用: 对比分析把两种语言进行 对比,从而确定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对比分析旨在预测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可能 造成的影响,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迁移: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 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或者后续学习 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

对比分析仅仅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系统进
行对比,忽视了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研究。

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理
论,提出了调查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方法。

学者们认为,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
个恰当的起点。
偏误分析的背景
1.对比分析的迁移理论不能解释学习者的全部 偏误。 2.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 遭受批评,Chomsky不断提醒人们:语言能 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语言运用是 一个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的过程;刺激反 应无法解释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全部。 3.第一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

偏误分析_精品文档

偏误分析_精品文档

偏误分析摘要:本文将介绍偏误分析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偏误类型。

对于偏误分析的步骤和方法也将进行详细阐述。

最后,将探讨偏误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简要介绍相关领域内的研究和实践案例。

1. 引言在许多领域,包括教育、医疗和市场调研等,我们常常需要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收集数据和进行分析时可能会出现偏误(bias)。

偏误会导致我们对真实情况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的准确性。

因此,偏误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偏误分析的概念偏误分析是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其中存在的偏误,并评估这些偏误对数据的影响。

偏误分析旨在从数据中消除偏误,并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3. 偏误分析的重要性偏误分析对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进行偏误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这有助于提高数据分析的精确性,并减少因偏误带来的错误决策。

4. 偏误类型偏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包括:(1) 选择偏误:由于样本选择不当,导致数据集不具有代表性。

(2) 测量偏误:由于测量方法或工具的问题,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3) 报告偏误:由于信息的不完整、错误或误导性,导致数据的解释和分析出现偏差。

(4) 采样偏误:由于采样方法的问题,导致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5) 处理偏误: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由于使用了不恰当的方法或模型,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5. 偏误分析的步骤偏误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收集需要分析的数据。

(2) 偏误识别: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识别可能存在的偏误类型。

(3) 偏误评估:评估不同偏误对数据的影响程度,并确定哪些偏误需要优先解决。

(4) 纠正措施:根据偏误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消除偏误的影响。

(5) 结果验证: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评估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偏误分析的方法偏误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对照组设计:通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识别实验组中可能存在的偏误。

偏误分析文档

偏误分析文档

偏误分析概述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偏误(Bias)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样本或数据的偏差,使得分析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

偏误分析(Bias analysis)是对偏误进行系统性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偏误分析,我们可以识别偏误的来源和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分析结果,提高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偏误的类型在偏误分析中,常见的偏误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选择偏误选择偏误(Selection Bias)是指样本数据的选择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导致样本与总体之间存在差异。

例如,在人口统计中,如果对某一群体进行调查时,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一部分人口无法被纳入到样本中,那么得到的样本将不再具有代表性,从而导致选择偏误。

2. 报告偏误报告偏误(Reporting Bias)是指研究结果的报告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导致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如果研究人员只选择将符合预期结果的实验数据进行报告,而不报告未达预期的结果,就会导致研究结果偏向于某种结论,从而引发报告偏误。

3. 记忆偏误记忆偏误(Memory Bias)是指回忆和记忆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导致对过去事件或情况的回忆存在差异。

人们的记忆常常受到情绪、时间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记忆的不准确性。

例如,在调查研究中,如果参与者对过去事件的记忆存在差异,就会导致记忆偏误。

4. 测量偏误测量偏误(Measurement Bias),也称为仪器偏误或观测偏误,是指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

测量偏误可能由于测量仪器的不准确性、测量方法的不恰当或操作员的主观判断等原因造成。

测量偏误会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

偏误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偏误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偏误分析方法。

以下列举几种常用的偏误分析方法:1. 直观分析直观分析是一种主观判断的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和考察数据,识别和评估偏误的存在和影响。

直观分析需要经验丰富的分析人员进行,其优点是简单快捷,但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练习测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A. 语言。

B. 言语。

C. 言语行为。

D. 言语作品。

2、人运用语言可以说出无限多的句子,这反映了语言的:(C)A. 民族性。

B. 符号性。

C. 生成性。

D. 系统性。

3、被社团作为母语使用和学习的语言是: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共同语。

D. 世界语。

4、从语言学分科来看,《语言学概论》课属于:A. 一般语言学。

B. 具体语言学。

C. 共时语言学。

D. 历时语言学。

5、“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A. 是聚合关系。

B. 是组合关系。

C. 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既非聚合关系又非组合关系。

6、汉语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于古汉语,这反映了语言发展的:A. 渐变性。

B. 相关性。

C. 规律性。

D. 不平衡性。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义项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B.义素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C.词义的主要内容是语法意义。

D.词义不包括语法意义。

8、有人说语言是古代文化的“活化石”,这说明语言具有:A. 交际功能。

B. 思维功能。

C. 文化录传功能。

D. 认知功能。

9、“衣领”是“衣服”的:A. 上义词。

B. 下义词。

C. 总义词。

D. 分义词。

10、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A. 乔姆斯基。

B. 菲尔默。

C. 皮亚杰。

D. 韩礼德。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语言是无限的,言语是有限的。

B.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

C.语言是一般的,言语是个别的。

D.语言是具体的,言语是抽象的。

12、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A.文字。

B.语言。

C.书面语。

D.手势语。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符号都有任意性。

B.有些符号有任意性。

C.只有语言符号有任意性。

D.语言符号没有任意性。

14、词汇变化比语音语法快,这体现了语言发展的A.渐变性。

B.稳固性。

C.相关性。

D.不平衡性。

15、“小王喜欢小李”中“喜欢”和“小李”A.是组合关系。

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偏误分析

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偏误分析

美国学习者汉语复合元音的偏误分析邓丹摘要:本文主要运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手段,对美国学习者所发的13个普通话复合元音和普通话母语者的发音进行了声学对比,考察了美国学习者的发音偏误。

研究发现美国学习者在汉语复合元音方面的偏误既包括音值偏误又包括比例偏误。

音值偏误主要受到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标记性的影响。

比例偏误主要是对介音的发音到位的特点掌握得不好。

文章还根据研究结果对普通话复合元音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复合元音美国学习者偏误1.引言复合元音根据其组成的音段数目可以分为二合元音和三个元音。

通常二合元音的两个元音性成分中有一个比较突出,有一个比较不突出。

这就表明单元音与二合元音在音质的表现上是不同的,前者的音质单纯、稳定,后者的音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相对于二合元音,三合元音的动态变化的轨迹更为复杂。

(特拉斯克.R.L.,2000)汉语普通话共有13个复合元音(前响复合元音ai[ai]、ei[ei]、ao[ɑu]、ou[ou],后响复合元音ia[ia]、ie[iɛ]、ua[ua]、uo[uo]、üe[yɛ],中响复合元音iao[iɑu]、iu[iou]、uai[uai]、ui[uei]),其中9个二合元音,4个三合元音。

汉语的二合元音都属于假性二合元音(imperfect diphthong)这就意味着组成二合元音的两个元音地位并不平等,发音上总是一个相对较重,一个较轻;一个较长,一个较短;一个响亮,一个较模糊。

汉语普通话的复合元音有两个特点:1)舌头的运动是滑动的,音质的变化是连续不断的。

在语图上,复合元音表现为元音共振峰有明显的滑动段,无法在两个元音间划出明显的界限。

2)各元音的音长和音强不相等,其中韵腹最为响亮清晰。

(林焘、王理嘉,1991:97-99)杨顺安、曹剑芬(1984:15-22)研究了普通话复合元音的声学特征,研究表明,1)汉语普通话的i-和ü-介音发音比较到位,有时甚至比相应的单元音还更到位,所以有可能带有轻微的摩擦,而u-介音比相应的单元音读得靠前,很少有摩擦。

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词汇偏误和语法产生的原因——教学上的偏差
• 教师经验不足,在解释词语时直接使用泰语汉语对译。让学生误以为泰语中的某 个词就对应汉语中的那个词。 • 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使用泰语,导致学生对泰语有一种依赖,同时导致课堂缺乏
汉语语言环境。
• 在作业和口头练习中,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低,训练强度不够,考试的难度也不 够(当然这是由泰国的特殊教育环境所决定的)。

上声:汉语上声的调值是[214],泰语对应的是第二声调值为[211]。

去声:泰语的降调是第三声,调值为[41],音节时长较长,在发音之前有一个准
备过程,另外,泰国人认为短促的第三声会给人很不礼貌的感觉,所以泰国学生 在发汉语去声时,会无意中用这种礼貌的方式去代替。
• 总结:泰国学生的声调偏误模式是:阴平上不去,阳平去声长。
偏误产生的原因——母语负迁移
• 阴平:泰语第一声调值为[33],是中平调,汉语第一声的调值为[55],是高平调, 所以泰国学生说的阴平比较低,达不到[55]的调值。

阳平:汉语阳平的调值是[35],泰语的第四声(453)和第五声(14)也是升调,
但是升上去之后有一个可感的降程,而且时长比较长,所以泰国学生再说阳平时 会说的比较慢,而且先升后降。
偏误分析—语音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声母(视频)
• 泰国学生的声母问题出现在“z,c,s, zh,ch,sh,r,j,q,x,k,h”等12 个声母上。

虽然泰语中存在“s”音,但是没有“z,c”音。泰国人“z”的发音介于[tʂ]和[ts]之
间。“c”的发音介于[tʂʰ]和[ts ʰ ]之间,发音部位为舌面。发“zh”时,舌尖多 未靠后,“ch”的塞音不明显,“sh”发成 [s]。声母“r”发成边音[ l ]。

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

第一章1、偏误改正:谁同学→谁的同学理由:“谁”和“同学”之间是领属关系,所以“的”不能省略。

2、偏误改正:漂亮衬衣→漂亮的衬衣理由:形容词“漂亮”之前有程度副词“非常”,所以“的”不能省略。

3、偏误改正:《北京的晚报》→《北京晚报》理由:“北京”和“晚报”之间不构成领属关系,所以不需要加“的”。

4、偏误改正:跟你最好→跟你最好的;中国的同学→中国同学理由:“跟你最好”是修饰后面的“中国同学”,它应该是一个“的”字结构,此处缺少“的”; “中国”和“同学”之间不是领属关系,所以不需要加“的”。

5、偏误改正:结构助词“的”后加一个说明“他”身份的名词,如“男朋友”等等。

理由:“他是我最好朋友的”是一个“的”字结构,后面必须加名词,否则这句话不完整。

6、偏误改正:认真学习→认真地学习理由:形容词“认真”之前有副词“很”,所以“地”不能省略。

7、偏误改正:非常地喜欢→非常喜欢理由:“非常”是程度副词,作状语修饰心理动词“喜欢”时不需要加“地”。

8、偏误改正:多地听,多地说→多听多说理由:“多”是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时不需要加“地”。

9、偏误改正:还差地很远→还差得很远理由:“很远”在这个句子里补充说明“差”的程度,是补语,所以,应该用“得”而不是“地”。

10、偏误改正:很痛快答应他了→很痛快地答应他了理由:形容词“痛快”之前有程度副词“很”,所以“地”不能省略。

11、偏误改正:积极得参加→积极地参加理由:形容词“积极”在这个句子里作状语修饰动词“参加”,所以应该用“地”而不是“得”。

12、偏误改正:写汉字得很慢→写汉字写得很慢理由:“写汉字”是一个动宾词组,动词是“写”。

结构助词“得”应该接在动词后。

13、偏误改正:她高兴地不知道说什么了→她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了理由:“不知道说什么了”在这个句子里作补语补充说明“高兴”的程度,所以应该用“得”。

14、偏误改正:学的最好→学得最好理由:“最好”在这个句子里作补语补充说明“学”的程度,所以应该用“得”。

十二种常见谬误

十二种常见谬误

1. 非黑即白谬误:将事物分为两个极端,忽略了中间的灰
色区域。

2. 诉诸情感谬误:通过情感诉求来影响他人的决策,而不
是提供事实和逻辑。

3. 偏见谬误:基于个人偏见或刻板印象来做决策或评价。

4. 诉诸权威谬误:基于某个权威人物的意见或观点来做决
策或评价。

5. 自我确认谬误:基于个人已有的信念或观点来做决策或
评价,而不是客观的事实。

6. 群体思维谬误:被卷入群体思维中,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7. 选择支持谬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选择性地收集证据。

8. 诉诸人身攻击谬误:攻击对手的人格或立场,而不是讨
论问题本身。

9. 缺乏证据谬误:做出决策或评价,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
其正确性。

10. 小样本谬误:基于小样本的数据来做决策或评价。

11. 群体认同谬误:为了迎合群体认同,放弃自己的立场。

12. 过度归纳谬误:基于个别的案例或经验来做出一般性
的结论,忽略了例外情况。

偏误分析例析范文

偏误分析例析范文

偏误分析例析范文偏误分析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者偏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

下面将对偏误分析进行详细例析。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多种偏误。

比如,学生在句子结构上的偏误,常常忽略了使用正确的主谓宾的结构,造成语法错误。

这种偏误通常是由于学生对句子结构不够熟悉或者没有掌握好基本的语法规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多做语法练习题,注重讲解句子结构的基本规则和常见的错误类型,帮助学生弥补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足。

除了语法和拼写上的偏误,学生在句子表达和篇章结构上也会出现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因为词汇量不够丰富,导致句子表达的单调和缺乏变化。

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供一些常用的句式和短语,指导学生写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句子。

对于篇章结构上的偏误,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连接词和过渡性短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铺陈自己的观点。

偏误分析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但是在进行偏误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方法和态度。

首先,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但不要严厉批评或者责备学生,要使用鼓励和积极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其次,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因为学生的偏误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背景、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综上所述,偏误分析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进行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偏误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指导。

在进行偏误分析时,教师要注意方法和态度,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有效的偏误分析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

十二成语偏误分析zh10

十二成语偏误分析zh10

1.2将某些单层成语的抽象意义理解为具体意义
[以身作则]
《现汉》释义: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病句:大家都不明白要做什么,你来以身作则吧。 分析: 实际用例: (1)你是班长,要以身作则,不要迟到。 (2)要求学生不吸烟,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首先做到 不吸烟。
1.3将成语中某个词的意义误解为整个成语的 意义 例如:[无能为力]


[狗血喷头]
《现汉》释义:形容骂得很凶。


病句: 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场面。他们用狗血喷 头的语言吵架。 分析: “ 狗血喷头”是谓词性成语,但一般多做 补语,而极少作定语。在我们统计的20条有关 “狗血喷头”的例句中,作补语的有19条,作 定语的仅有1条,因其所用的是“狗血喷头” 式,所以我们将其作为特例看待。


2.感情色彩方面的偏误




[小心翼翼] 《现汉》释义: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 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病句:他已经好几年小心翼翼地走私货物,从 来没被抓住。 [精益求精] 《现汉》释义:(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 好了还求更好。 病句:不知满足的人,总是精益求精。
1.4误解了成语中某些词语的意义
[轻举妄动] 病句:你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这些东西。 [宽洪大量] 病句:中国“五一”的时候,到处宽宏大量,去旅 游真的不方便。 1.5将成语甲的意义误解为成语乙或其他相近词语的意义 [千方百计] 病句:他千方百计地准备了面试,不过太紧张了,什 么也说不出来。
1.6成语的搭配对象不当



1.1.6错用一般副词而造成的偏误

[从容不迫] 病句:*他经常从容不迫。
1.2成语用作宾语时产生的偏误

偏误分析说明

偏误分析说明

【语法偏误主要类别】
按照鲁健骥的分析,把外国留学生的语法偏误主要分为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四大类。

各大类下面又有若干小类,我们以数字代码标记,将这些偏误标记如下,输入时在“偏误类别”栏中填入相应数字代码即可:
1 遗漏
11 副词、连词、补语等较“虚”成分的遗漏,如:记(住)、不管……(都)……
12 同类词语中因用法特殊而遗漏了成分的,如:两天、两(个)月。

13 需要重复的成分而被遗漏的,如:打球(打)了两个小时。

14 附加成分被遗漏的,如:打(得)很好、看(了)三个钟头。

15 受母语影响而出现遗漏的,如:(从)宿舍来。

2 误加
21 语法形式发生变化时,原来可以使用的成分不再能使用但仍然使用而造成的误加,如:她非常(很)高兴。

22 “了、的、地”的过度泛化造成的误加,如:我朋友是德国(的)人、我常常(地)看电影。

23 把母语的相近形式的规则套用在汉语上造成的误加。

3 误代
31 词语的误代
32 语法形式的误代,如:这个故事我[不能]说上来。

应为“这个故事
我说不上来。


33 句式的误代,如:*他放一封信在桌子上。

应为“他把一封信放在桌子上。


4 错序
41 单个成分的错序,如:[常常]我们去旅行。

(状语的错序)
42 成分组合的错序,如:*九月去年(应为“去年九月”)、*一个我朋友(应为“我一个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语法偏误
• • • • • 学生经常会出现如下偏误: 1.我学习汉语在北京。 2.我把衣服买在王府井。 3.奶奶终于死了,我们家庭都很伤心。 这三种偏误属于同一类偏误吗?应该怎么 纠正?
2016-5-30
• “我学习汉语在北京”属于句法结构方面的 偏误。 • 给出正确格式纠正。 • sb+在p+v • • • • • “我把衣服买在王府井” 句法机构√ 语义上× sb+把+o+v在+p 我把衣服仍在床上。
• • • • • • • •
什么情况下用“吗”? 什么情况用“呢”? 你去哪儿吗? 今天星期三呢? 1.是非问(有时不用) 吗 2.特指问 呢 今天星期几呢? 3.反复问 呢 去不去呢? 4.选择问 呢 吃还是不吃呢?
• • • • •
1.他在哪儿呢? 2.你知道他在哪儿呢? 3.你说他在哪儿呢? 1.3是特指问,2是是非问
• • • •
我在书店等你。 我在书店里等你。 “里”可以省略。(为什么) 书店既是一个机构,又是一个地方。
• 工厂、商店、学校、教室、银行、饭店、邮局等 都可以指一个地方。 • 房间、桌子、瓶子、衣柜、书包等不是地方,只 是东西,所以,“里”就不能省略。 • 他现在在房间里。书都在书包里。
在中国里 在中国
前三个月 三个月前 时间轴
一部电影 一场电影 一部电影与电影的名字和内容有关系。 一场电影与放映的时间有关系。
• • • • • •
一张画 一幅画 一张画 : 画在纸上 一幅画 :经过装饰的一张画,布、丝绸、呢 绒等 一张画与一幅画跟动词的搭配也不完全相同。 贴 挂 画 制作
• 桌上有一本书。 • 桌上没有一本书。 • 在肯定句中,我们常常用数量词,在否定句 中一般不用数量词。 • 但是 ,有时候我们又说 • 房间里没有一个人。(一要重读,表示强 调。)
三、词汇偏误分析
• 汉语词汇成了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词汇 教学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难题之一。究其原因, 除了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力 度不够以外,缺乏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有效的教学手 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 分析学习者的词语偏误,寻求教学对策,可以提高词 汇教学的质量。
2016-5-30
我家离学校比较不远。 这里的东西比较不干净。
“比较”后面不能用否定式。
• 我很喜欢住在那儿,那地方东西太便宜。 • 中国太大,有很多游览的地方。
• • • • • “太” 有两个意思 1 非常 太便宜了。太干净了。 2 不合适 重音应该放在后面。 这里的东西太便宜,太便宜的东西往往质量比较 差。
2016-5-30
单个声调的偏误
• 1.调型错误 • 第一声:起音不高,随后音高再上升 第二声。 • 第二声:起点太高,升不上去,听起来不像升调而像平调。 或先降后升 第三声。 • 第三声:前半部分还没降到最低点就急于上升,曲折度不 够 第二声。有的学生很难发出降升调,要么降后没有上 升,要么直接升没有先降。 • 第四声:起调偏低,降不到最低点,把降调念成了低平调。
语音实例操练 • 有一外国学生将“苹果”说成“冰果” • • • • 有一韩国学生将“皮肤”发成“皮扑”, “部分”发成“bupen”
有一日本学生把“日本”发成“立本”
有一学生把“知道”发成“资道”
有一学生把“好人”说成“豪人”
有一学生把“吃鱼”说成“吃宜”
她喜欢吃苹果,所以皮肤很好。 Tā xíhuān chī bíngguǒ, suǒ yǐ pí pū hèn hǎo.
• 在教学中可以“ɑ”为例,
后字 前字 一声(55) 二声(35) 三声(214) 四声(51) 一声(55) āā áā ǎ(21)ā àā 二声(35) āá áá ǎ(21)á àá 三声(214) 四声(51) āǎ áǎ áǎ àǎ āà áà ǎ(21)à àà 轻声(0) āɑ áɑ ǎ(21)ɑ àɑ
“说 "与 "告诉"
• 他说我一件事。
• 说+内容 告诉+人+(内容) 这么晚还不回家,我妈妈会说我。(?)
“意思” 有哪些意思?
1.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2.他是什么意思? 3.这本书没有什么意思。 4.这是我的一点小意思。 5.我看王强对马兰有意思。
• • • • •
1 语言文字的含义或者文章的思想内容。 2 人的意见、愿望。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情趣、趣味。 4 礼品\金钱 5 趋势或者苗头。
• • • • •
必须 必需 1 、词义的角度 “必需”一般是指一种物品或东西。 如:这本书是上课必需的。 “必须”一般是指一件事情。 如:我今天必须回家 。
• 第二、语法角度的区别。 • (1)必须:副词,有强调语气,多作状语。①后面带动 词,②后面带形容词。 •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 如:①必须拿出勇气来。 • 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如:要想进度快,必须大家齐 心协力。 • 2、加强命令语气。 • 如:①你必须一个人去处理这件事。 • (2)“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 定语或作谓语。 • 如:①由于生产所必需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 攀升。 • 此外,“必需”常和“所”、“的”连用,如:这些软件 是我们发展业务所必需的。
书店左边 左边的书店 书店左边 什么地方 左边的书店 哪个书店
跟你学习 向你学习
• 什么情况下用 “至于”? • 我们肯定是要去的,关于什么时候去,我 们还没决定。
• “至于”表示引进一个话题。它用在句子和句子 的中间,前面谈到一个话题(某个人、某个东西、 某件事、某个问题),后面再谈另一个话题(另 外一个人、另外一个东西、另外一件事情、另外 一个问题)。 • 你当然应该去,至于我,就可以不去了。
你要买什么本书? 你要买哪书?
哪 、 这、那(+数词)+量词+名词 什么+名词
你什么做? 你吃怎么? 怎么+动词 动词+什么
• 他正在房间学习。 • 书都放在桌子。 • 他从衣柜拿出来一件衣服。
• • • • • • • • 从、在、到、去等的宾语常常是处所词语。 处所名词可以是: 1 合成方位词 我去东边,你去西边。 2 普通名词/代词+方位词 图书馆就在食堂前面。 他正在房间里学习。 3普通名词/代词+这里/那里 你的书在我这里。
变 变化 变成
• 变 动词 后面常带补语,说明变的结果和状 态。 • 变+形容词 变红 变胖 • 变+得+形容词或词组 • 变+名词(一般是固定搭配)变心 变形 变性 • 变化 V 一般不能直接带宾语 (发生变化 出 现变化 起变化 正在变化 ) • 变化 n 大的变化 心得变化 气候变化 • A变成B
2016-5-30
偏误分析的意义
• 1.有效的偏误分析可以使学生发现出错的原 因,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比起“见 一个改一个”的做法,更有利于学生的二 语习得。 • 2.有效的偏误分析有利于二语教师了解偏误 的原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进而预 测并减少偏误的发生。
2016-5-30
第一章 语音偏误
2016-5-30
二、声母偏误
• 黄老师的班里三个日本学生,他们总是把 “喜欢”的“欢”读成fān,把“结婚”的 “婚”读成“fēn”。 •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有效 地纠正呢?
2016-5-30
声母偏误类型: 1.发音部位 h-f:图示法提示、手势法提醒、夸张法突出、多媒体演示。 2.送气与否 气息感应法、吹纸法、 擦音:对比教学,摩擦 3.清浊(4个浊音声母) 手放在声带上体验震动的感觉。 注意本音和呼读音
知道 认识 熟悉 我知道你。 我认识你。 我熟悉你。 知道+某个人 某个地方 某件事 某种东西 认识+某个人 某个地方 某种东西 熟悉+某个人 某个地方
以为 认为 “以为”是结果与事实不相符 “认为”客观对人或事物有个确定的看法或者判 断。 “认为”可以用于被动句,“以为”不可以。
了解 理解 我了解他。 我理解他。 了解:1 知道得很清楚 2 打听、调查 理解: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有时含有“原谅” 的意思。
2016-5-30
• • • •
2.调域错误 a.发第一声整个音不够高,调值达不到55 b.发第四声拉大调域,降得过低过长。 c.第四声压缩调域,音调降不到底,发音时 间过于仓促。
2016-5-30
对策
• 1.声调先行教学。 • 2.设计合理的教学顺序。先ā-à-á-ǎ,再按顺序做四声的唱调 练习ā-á-ǎ-à,mā-má-mǎ-mà。 • 3.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 • 五度标记图,直观感受各个声调的音高变化。 • 手势法提示学生声调走势及调型。 • 外语辅助引导模仿声调。 • 带音法,如多读“4+2”的双音节词语,用第四声带出第二 声。 • 4.一定情况下适当变通,实在困难者,适当放宽要求,只 要不影响整体实际交际即可。如第一声55-44-33,214-21
2016-5-30
三、韵母偏误
• 韵母偏误类型 1.唇形圆展。示范、模范,小镜子 o-e i-ü ian-üan 2.唇形变化与否。主要出现在单元音韵母和复元音韵母之间,复元 音韵母舌位高低、前后及唇形的变化。 o-uo-ou-ao 3.丢失介音。主要发生在有韵头的韵母中。ian-an,uen-en,uan-an, 拼读法 突出韵头的发音: 声介合母拼读法h+u→hu+ɑnɡ→huɑnɡ (荒) 三拼连读法 h+u+ɑnɡ→huɑnɡ (黄) 4.前后鼻音。看口形 n(舌尖、上齿龈)ng(舌根、软腭) 2016-5-30 5.后鼻音韵母带g(受母语影响)
• 一、声调偏误 • 张老师教的初级班中有十多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 声调学习中,张老师注意到练习单个声调时发音还不错, 可是一开始读词或句子就全乱了,有的学生读每一个词听 起来都是一个调子,几乎没有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 •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有什么好的对策可 以改善这一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