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结晶提纯法
重结晶提纯法
![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2c2d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3.png)
重结晶提纯法重结晶提纯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一种纯化方法,常用于改善化合物的纯度,其原理是利用化合物的溶解性差异,将杂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结晶提纯的方法。
一、试样的选择重结晶提纯适用于杂质与化合物溶解度差异较大且混合物不稠密的情况。
试样通常是带有色泽、浑浊溶液的有机物化合物,单质元素难以使用该方法纯化。
二、溶剂的选择所选溶剂需要具有满足以下条件:1. 该溶剂能使化合物在其饱和溶解度范围内完全溶解;2. 杂质在该溶剂中溶解度低,且随着温度的变化差异明显;3. 该溶剂在过滤和结晶过程中不影响化合物的稳定性。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醚类、苯类等。
三、试样的处理1. 将试样加入至适量的溶剂中,将其加热加溶;2. 将该混合物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杂质;3. 静置溶液,让其在室温下冷却至4℃以下后,即可在结晶条件下得到纯化后的化合物。
写出反应方程式及机理:四、结晶过程1. 在室温下加入少量的溶剂,快速搅拌,并加热至不超过沸点。
此操作旨在获得更多溶解性较差的杂质,增加化合物的纯度。
2. 让混合物缓慢冷却至溶液饱和状态,例如在烧杯口处覆盖滤纸,避免空气中的水分被溶液吸收。
过程中不要搅拌混合物,以防形成较细小的晶体。
时间长达几小时至一晚上。
3. 停止冷却,使用滤纸过滤出结晶体,将其沉淀干燥。
多次重复该结晶过程,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其他杂质,直到溶液中不再有晶体生成。
此时可以通过比重计算出化合物的纯度,得出重结晶提纯后的化合物纯度高达99%以上。
结语:本文介绍的是重结晶提纯法的基本流程及其原理,该方法易于掌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适用于有机合成实验室、化工生产领域等多个领域。
有机化学实验三 重结晶提纯法
![有机化学实验三 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e33c490da8956bec0875e310.png)
实验三重结晶提纯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抽滤、热滤操作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重结晶法是提纯固体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把待提纯的固体有机物溶解在热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由于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除去溶解度小的杂质。
冷却时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结晶,抽滤。
让溶解度大的杂质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三、实验流程及装置图(c)为抽滤装置四、实验用品实验仪器:烧杯、三角烧瓶、滤纸、三角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表面皿、玻棒、量筒、水循环真空泵、铁架台、恒温磁力搅拌加热器。
实验药品:乙酰苯胺、活性碳五、实验步骤:1.洗涤、预热:将布氏漏斗、两个烧杯、抽滤瓶、玻璃棒、表面皿洗净,将洗净的布氏漏斗放入电热水浴锅中水浴加热。
2.称量: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称称取5克乙酰苯胺;3.溶解:将乙酰苯胺放于洗净的250ml三角烧瓶中(三角烧瓶因瓶口小,溶剂不易挥发,便于震荡,促进固体的溶解。
当溶剂为水时,可用烧杯),加入90ml蒸馏水,在恒温磁力搅拌加热器上加热、搅拌至沸腾,若不溶解,可加10ml热水使其溶解。
再多加20%∽30%的水。
(这样可避免热过滤时,晶体在漏斗上或漏斗颈中析出造成损失。
切不可再多加溶剂,否则冷后析不出晶体。
)4.除杂质:稍冷后,加入0.05~0.25克(粗产物的1%~5%,本实验用勺尖量即可)活性炭,煮沸5~10分钟。
5.抽滤:将布氏漏斗取出,装好抽滤装置,放上略小于底部的滤纸,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或玻璃棒蘸取蒸馏水使之润湿,开泵、关安全瓶活塞,使滤纸紧贴漏斗,开活塞。
将三角烧瓶中的溶液沿玻璃棒倒入布氏漏斗中,趁热迅速将母液转移至另一烧杯中,用烧杯上层的水洗抽滤瓶中的晶体,一并转移到烧杯中,用冰水冷却(为使过滤更完全)、结晶。
洗布氏漏斗、换滤纸后,再抽滤,用玻璃钉挤压晶体,尽量除去母液,当布氏漏斗下端不再有溶剂滴出时,开安全瓶活塞。
(完整版)重结晶提纯法
![(完整版)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06df06bb767f5acfa0c7cdbb.png)
实验名称重结晶提纯法一、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抽滤、热滤、脱色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1、重点:重结晶法2、难点:抽滤、热滤、脱色等操作技能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陈述法,演示法四、实验用品(主要仪器与试剂):1、试剂:己二酸活性炭2、仪器:金属漏斗玻璃漏斗锥形瓶滤纸抽滤装置表面皿五、实验原理:1、定义: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能的显著差异,而将它们分离的操作称为重结晶。
从自然界提取或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合成得到的固体有机化合物,常常含有少量的杂质,除去杂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适当的溶剂进行重结晶,它是提纯固体有机物最常用的方法.大多数的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重结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使有机物在热溶剂中溶解,制成接近饱和的热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在溶剂中溶解度很小)的杂质,再将溶液冷却,让有机物重新结晶析出,与可溶于冷溶剂(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大)的杂质分离,这就是重结晶操作,经过一次或多次重结晶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固体有机物的纯度。
重结晶的一般过程为:选择合适的溶剂→溶解固体有机物制热饱和溶液→热滤、脱色除去杂质→冷却、析出晶体→抽滤→洗涤→干燥。
2、基本操作:(1)选择溶剂:选择适合的溶剂是重结晶的关键之一,适宜的溶剂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a、与被提纯的有机物不起化学反应;b、被提纯的有机物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显著,在热溶剂中溶解度大,在冷溶剂中溶解度小;c、杂质的溶解度很大(被提纯物成晶体析出时,杂质仍留在母液中)或很小(被提纯物溶解在溶剂中而杂质不溶,借热滤除去);d、溶剂的沸点适中,沸点过低,被提纯物在其中溶解度变化不大;过高时,附着于晶体表面的溶剂难以经干燥除去;e、价廉易得、毒性低、容易回收.选择溶剂时应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溶质一般易溶于与其结构相似的溶剂中。
极性溶剂溶解极性固体,非极性溶剂溶解非极性固体.具体选择可通过查阅有关化学手册,也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
重结晶方法.
![重结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de3896bcd126fff6050b00.png)
7
五、实验步骤(影像资料)
称取 2.5 g乙酰苯胺,放入100 ml圆底烧瓶中,加2-3粒沸石。
加入45 ml水,在电热套上加热,搅拌溶解.若不全溶, 分批加 5 ml水,至全溶,总水量不超过60 ml。
若有颜色,稍冷,加入适量(0.1 g)活性炭,煮沸5分钟。 趁热抽滤(事先预热布氏漏斗、抽滤瓶)
乙酰苯胺水中溶解度
温度(℃) 20 25 50 80 100
溶解度
仪器:
• 烧杯:100 ml • 圆底烧瓶:100 ml • 回流冷凝管:球型 • 布氏漏斗: • 抽滤瓶: • 滤纸: • 玻璃棒:
2020/10/15
回流装置
抽滤装置
用抽滤瓶接收热过滤液,倒入250 ml烧杯中,缓慢冷却,析出结晶。
2020/10/15
抽滤,干燥(80 ℃,30 min),称重量。
8
六、思考题
1、重结晶法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的主要目的如何? 2、用活性炭脱色为什么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才加入?为什么不能在溶液沸腾时加入? 3、用水重结晶乙酰苯胺时,在溶解过程中有无油状物出现?为什么? 4、某一有机固体化合物进行重结晶,最适合的溶剂应该具有哪些性质? 5、在重结晶过程中,必须注意哪几点才能使产品的产率高、质量好?
2)溶解固体:
• 所选用的溶剂沸点低于溶质的熔点; • 比熔点低的温度下溶解(低熔点物质的重结晶)。
2020/10/15
4
三、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二)
3)除去杂质:
• 趁热过滤:有不溶性杂质时。 • 活性炭处理:吸附颜色、悬浮状微粒、树脂状物质。
4)晶体析出:
• 缓慢冷却; • 冷却后仍不出结晶时,可投“晶种”,或利用玻璃棒磨擦烧杯内壁。
重结晶提纯法
![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b19b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ef.png)
重结晶提纯法
重结晶提纯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和纯化方法,主要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化合物。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溶解、结晶和过滤等步骤,将目标化合物从杂质中分离出来。
以下是重结晶提纯法的基本步骤:
1. 选择适当的溶剂: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溶剂,使得目标化合物能够充分溶解,而杂质则不能或很少溶解。
通常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最佳的溶剂。
2. 溶解样品:将待提纯的化合物加入到选定的溶剂中,加热使化合物充分溶解。
注意控制温度,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化合物分解。
3. 冷却溶液:将溶解了目标化合物的溶液进行冷却,使其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目标化合物会逐渐析出结晶。
4. 过滤和洗涤:将析出的结晶通过滤纸或其他过滤器进行过滤,以去除残留的杂质。
然后,用适量的溶剂对结晶进行洗涤,以进一步去除杂质。
5. 干燥结晶:将洗涤后的结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以去除残留的溶剂。
干燥后的结晶即为纯度较高的目标化合物。
需要注意的是,重结晶提纯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化合物,特别是那些在高温下容易分解的化合物。
此外,这种方法也受到溶剂的选择、温度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重结晶提纯法
![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d09c20af45b307e87197bf.png)
六、重结晶提纯法简述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
答:重结晶提纯法是利于固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它们相互分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的。
但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其总重量5% 以下的固体混合物。
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是:(1)选择适当的溶剂。
(2)将粗产品溶于适宜的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若溶液带颜色,则应先脱色后过滤。
(4)冷却过滤液或蒸发溶剂,使结晶慢慢析出,而杂质留在母液中(或者杂质析出,被提纯物留在溶液中)。
(5)减压抽滤,分离母液,分出晶体或杂质。
(6)洗涤晶体,除去表面吸附的母液。
(7)干燥晶体(风干或烘干)。
(8)测定熔点,确定是否合乎要求。
若不合格,应进行第二次重结晶。
1.进行重结晶时,选择溶剂是个关键。
那么,适宜的溶剂应符合哪些条件?答:作为适宜的重结晶溶剂应符合如下条件:(1)与被提纯物不起化学反应。
(2)对被提纯物应在热时易溶冷时不溶;(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使杂质留在母液中)或非常小(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除去)。
(4)对被提纯物能给出较好的晶体。
(5)容易挥发,干燥时易与晶体分开除去,但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太低时溶解度改变不大,操作不方便),也不宜太高(太高时不宜除去晶体表面吸附的溶剂);同时,溶剂的沸点应低于被提纯物的熔点(防止被提纯物呈油状析出,而固化时包含有较多杂质)。
(6)价廉易得。
2.在试验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试验来选择适宜的重结晶溶剂。
请你说说试验的方法。
答:取0.1 g 固体样品置于小试管中,用滴管逐滴加入溶剂,并不断振摇,待加入的溶剂约1 ml 时,在水浴上加热至沸(使其溶解),冷却时析出大量晶体,则此溶剂一般认为是合适的。
如果样品在冷却或加热时,都能溶于1 ml 溶剂中,则说明此溶剂是不合适的。
若固态样品不全溶于1 ml 沸腾的溶剂中时,则可逐步添加溶剂,每次约为0.5 ml 并加热至沸腾,若加入溶剂总量达到3 ml 时,样品在加热时,还不溶解,则说明这种溶剂是不合适的。
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
![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9e5fa70903d8ce2f006623e4.png)
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验证型)一、实验目的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若把固体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晶体。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
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假设一固体混合物由9.5克被提纯物A和0.5克杂质B组成,选择某溶剂进行重结晶,室温时A、B 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A和SB,通常存在下列三种情况:(1)室温下杂质较易溶解(SB>SA)。
设在室温下SB=2.5克/100ml,SA=0.5克/100ml,如果A在此沸腾溶剂中的溶解度为9.5克/100ml,则使用100ml溶剂即可使混合物在沸腾时全溶。
若将此滤液冷却至室温时可析出A9g(不考虑操作上的损失)而B仍留在母液中,A损失很小,即被提纯物回收率达到94%。
如果A在此沸腾溶剂中的溶解度为47.5克/100ml,则只要使用20ml溶剂即可使混合物在沸腾时全溶,这时滤液可析出A9.4克,B仍可留在母液中,被提纯物的回收率高达99%。
由此可见,如果杂质在冷时的溶解度大而产物在冷时的溶解度小,或溶剂对产物的溶解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大,这两方面都有利于提高回收率。
(2)杂质较难溶解(SB<SA)。
设在室温下SB=0.5克/100ml,SA=2.5克/100ml,A在此沸腾溶剂中的溶解度仍为9.5克/100ml,则在100ml溶剂重结晶后的母液中含有2.5克A和0.5克(即全部)B,析出结晶A7克,产物的回收率为74%。
但这时,即使A在沸腾溶剂中的溶解度更大,使用的溶剂也不能再少了,否则杂质B也会部分地析出,就需再次重结晶。
如果混合物中杂质含量很多,则重结晶的溶剂量就要增加,或者重结晶的次数要增加,致使操作过程冗长(rong chang),回收率极大的降低。
实验二--重结晶提纯法
![实验二--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4e5ea95acfa1c7aa00ccd3.png)
实验二重结晶提纯法一、实验目的和基本要求重结晶是纯化精制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手段。
通过实验让学生能熟练掌握用水、有机溶剂及混合溶剂重结晶纯化固体有机物质的各项具体的操作方法,其中包括以下几点:(1)样品的溶解,突出用易燃的有机溶剂时溶解样品应采用仪器装置及安会注意事项。
(2)过滤及热过滤;菊花滤纸的折法。
(3)结晶及用活性炭脱色。
(4)抽滤:布氏漏斗、抽滤瓶、安全瓶、循环水泵等的安装及使用。
(5)产品的干燥,包括风干(自然晾干)和烘干(使用烘箱、红外干燥)时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二、基本原理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
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或者相反,从而达到分离、提纯之目的。
三、操作要点及说明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为:1、选择适宜的溶剂在选择溶剂时应根据“相似相溶”的一般原理。
溶质往往溶于结构与其相似的溶剂中。
还可查阅有关的文献和手册,了解某化合物在各种溶剂中不同温度的溶解度。
也可通过实验来确定化合物的溶解度。
即可取少量的重结晶物质在试管中,加入不同种类的溶剂进行预试。
适宜溶剂应符合的条件:2、将待重结晶物质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制饱和溶液时,溶剂可分批加入,边加热边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多加2O%左右(这样可避免热过滤时,晶体在漏斗上或漏斗颈中析出造成损失)。
切不可再多加溶剂,否则冷后析不出晶体。
如需脱色,待溶液稍冷后,加入活性炭(用量为固体1-5%),煮沸5-10min(切不可在沸腾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那样会有暴沸的危险。
)3、乘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乘热过滤时,先熟悉热水漏斗的构造,放入菊花滤纸(要使菊花滤纸向外突出的棱角,紧贴于漏斗壁上),先用少量热的溶剂润湿滤纸(以免干滤纸吸收溶液中的溶剂,使结晶析出而堵塞滤纸孔),将溶液沿玻棒倒入,过滤时,漏斗上可盖上表面皿(凹面向下)减少溶剂的挥发,盛溶液的器皿一般用锥形瓶(只有水溶液才可收集在烧杯中)。
重结晶提纯法实验
![重结晶提纯法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23ef2f4f121dd36a32d8260.png)
实验步骤: 1. 取样:取2g粗乙酰苯胺于大烧杯中,加入50ml 水
2. 溶解:点燃酒精灯,加热、搅拌至沸腾、溶解 3. 除杂:移开酒精灯,稍冷,趁热加入一勺活性炭,
再加热煮沸3Biblioteka 钟4. 趁热抽滤:准备好布氏漏斗、吸滤瓶;用三层滤纸 趁热抽滤、并趁热转移滤液于小烧杯中
6. 重结晶:冰水浴冷却至晶体全部析出(约10min) 7. 收集晶体:一层滤纸抽滤、水浴烘干、计算产率
注意事项:
(1)不能向沸腾着的溶液中加活性炭
(2)用三层滤纸趁热抽滤,之后趁热转移滤液
实验中使用的冰:实验室指定位置
真空泵的使用:先打开泵的开关 — 安全瓶活塞 竖直— 将抽滤瓶接在抽滤管上 — 安全瓶活塞 水平 —抽滤 — 结束后,先打开安全瓶活塞
— 取下抽滤瓶— 待所有同学都做完实验后 再关真空泵
实验九 重结晶提纯法提纯乙酰苯胺
实验目的: 1.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抽滤、热滤的操作及滤纸的叠法。
实验原理: 固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使它们 相互分离。
一般过程为: 选择溶剂 —— 溶解固体—— 除去杂质—— 重结晶 —— 晶体的收集与洗涤——晶体的干燥
(完整版)重结晶提纯法
![(完整版)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656105b307e87101f69680.png)
方法二:减压过滤 可把布氏漏斗预先烘热,然后便可
趁热过滤。可避免晶体析出而损失。
上述两种方法在过滤时,应先用溶剂 润湿滤纸,以免结晶析出而阻塞滤纸孔。 滤纸没有贴紧(可用双层的)、动作迟 缓导致结晶在布氏漏斗中析出、抽气压 力太大导致滤液被吸入泵中、过滤完毕 没有立即卸压导致大量溶剂被抽进泵中。
操作: 在烧杯中加入沸石、粗产品和少量溶剂,加 热沸腾;继续滴加溶剂,直至完全溶解, 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用回流装置。
注意事项: 溶剂量的多少,因同时考虑两个因素。溶
剂少则收率高,但可能给热过滤带来麻烦, 并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溶剂多,显然会 影响收率。故两者应综合考虑。一般可比 需要量多加20%左右的溶剂。
4)物料的纯度一般在70%以上。 5)要用心学习和总结每次重结晶的数据,可以避免走弯路,
提高效率。
四、试剂与仪器
试剂: 乙酰苯胺(熔点:114.3℃); 活性炭;水(溶剂)。
仪器: 烧杯:100 ml; 圆底烧瓶:100 ml; 回流冷凝管:球型; 布氏漏斗;抽滤瓶; 滤纸,玻璃棒。
乙酰苯胺水中溶解度
3、脱色
向溶液中加入吸附剂并适当煮沸, 使其吸附掉样品中的杂质的过程叫脱 色。最常使用的脱色剂是活性碳。 活性碳的使用:
活性炭煮沸 5-10min ,活性炭可 吸附色素及树脂状物质(如待结晶化 合物本身有色则活性炭不能脱色)。
3、脱色
使用活性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活性炭以前,首先将待结晶化合物加热溶解在溶剂中。 2.待热溶液稍冷后,加入活性碳,振摇,使其均匀分布在溶
液中。如在接近沸点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易引起暴沸, 溶液易冲出来。 3.加入活性炭的量,视杂质多少而定,一般为粗品质量的 1 -5% ,加入量过多,活性炭将吸附一部分纯产品。 4.活性炭在水溶液中进行脱色效果最好,它也可在其他溶剂 中使用,但在烃类等非极性溶剂中效果较差。
重结晶提纯法
![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b7d2703b580216fc700afd50.png)
适用范围:它适用于产品与杂质性质差别较大、产品中杂质含量小于5 %的体系。
【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
选择溶剂-----溶解固体-----趁热过滤去除杂质-----晶体的析出-----晶体的收集与洗涤-----晶体的干燥
1、溶剂选择
在进行重结晶时,选择理想的溶剂是一个关键,理想的溶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2、固体物质的溶解
原则上为减少目标物遗留在母液中造成的损失,在溶剂的沸腾温度下溶解混合物,并使之饱和。为此将混合物置于烧瓶中,滴加溶剂,加热到沸腾。不断滴加溶剂并保持微沸,直到混合物恰好溶解。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混合物中可能有不溶物,如为脱色加入的活性炭、纸纤维等,防止误加过多的溶剂。
溶剂应尽可能不过量, 但这样在热过滤时,会因冷却而在漏斗中出现结晶, 引起很大的麻烦和损失。综合考虑,一般可比需要量多加20%甚至更多的溶剂。
重结晶提纯法
【实验原理】
意义:从有机合成反应分离出来的固体粗产物往往含有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及杂质,必须加以分离纯化,重结晶是分离提纯纯固体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
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易改变,通常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反之,则溶解度降低,热的为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度下降,溶液变成过饱和易析出结晶。利用溶剂对被提纯化合物及杂质的溶解度的不同,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5)能给出较好的晶体。
(6)无毒或毒性很小方法选择合适的溶剂:
取0.1g目标物质于一小试管中,滴加约1mL溶剂,加热至沸。若完全溶解,且冷却后能析出大量晶体,这种溶剂一般认为合用。如样品在冷时或热时,都能溶于1mL溶剂中,则这种溶剂不合用。若样品不溶于1mL沸腾溶剂中,再分批加入溶剂,每次加入0.5mL,并加热至沸。总共用3mL热溶剂,而样品仍未溶解,这种溶剂也不合用。若样品溶于3mL以内的热溶剂中,冷却后仍无结晶析出,这种溶剂也不合用。
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物的方法
![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物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51addd84868762caaed57b.png)
3.重结晶原理:重结晶是提纯固体有机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固体有机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温度密切相关,通常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把不纯的固体有机物溶解在热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将所得溶液冷却会因溶解度下降而变成过饱和溶液而析出结晶。
利用某种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保留在溶液中,过滤所得到的晶体要比原来的纯净,这就是重结晶。
重结晶一般适合于纯化杂质含量小于5%的固体有机化合物。
杂质含量多,难以结晶,甚至析出含杂质较多的油状物,达不到提纯的目的,需进行多次重结晶才能达到提纯的目的。
此时,最好先用其他办法,如萃取﹑水蒸气蒸馏等进行初步提纯,降低杂质含量后,再用重结晶纯化。
在重结晶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溶剂,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不与被提纯的物质起化学反应;(2)被提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大(使杂质留在母液中,不与被提纯物质一起析出)或很小(饱和溶液趁热过滤时杂质可除去);(4)被提纯物在溶剂中能得到较好的结晶;(5)沸点较低,易与晶体分离除去,沸点最好低于被提纯物质的熔点。
若几种溶剂同样适合时,则应根据重结晶的回收率、溶剂的毒性、可燃性、价格、用量及操作难易等加以选择。
重结晶提纯法主要包括溶解、脱色(一般用活性炭)、热过滤、结晶和干燥等操作。
仪器与试剂150mL 烧杯﹑100mL 锥形瓶﹑布氏漏斗﹑热滤漏斗﹑抽滤瓶﹑短颈玻璃漏斗、表面皿、量筒、滤纸、玻塞。
粗苯甲酸、活性炭、70%乙醇。
实验步骤1.称取0.3g 粗苯甲酸于是150mL 烧杯中,加入60mL 水和几粒沸石。
在石棉网上加热至沸腾,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固体溶解。
若发现有未溶解的固体,可继续分批加入少量热水,并煮沸至全溶。
若加入热水,不溶物并未减少,可能为不溶性杂质,无须再加水,记下全溶时所加水总体积。
2.移去火源,再加总体积15%左右的冷水,加入少许活性炭,略加搅拌,继续加热微沸5~10min 。
重结晶提纯法
![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4e724f767f5acfa1c7cd5f.png)
重结晶提纯法前言:重结晶提纯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重结晶提纯法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其总重量5% 以下的固体混合物。
重结晶提纯法的一般过程为:选择溶剂→溶解溶剂→除去杂质→晶体析出→晶体的收集与洗涤→晶体的干燥1、实验部分1.1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仪器:烧杯(250ml )、玻璃棒、抽滤漏斗、锥形瓶(250ml )、热水漏斗、量筒(100ml )、酒精灯、石棉网、短颈漏斗 布氏漏斗、抽滤瓶、天平、铁夹、铁圈、真空泵、铁架台 实验药品:乙酰苯胺 活性炭1.2实验装置加热溶解装置 热过滤装置 抽滤装置1.3实验过程①溶解乙酰苯胺:用天平称取5.0g 粗乙酰苯胺,放在250ml 烧杯中,加入110ml 纯水,加热至沸腾,直至乙酰苯胺溶解。
稍冷后,加入约1g 活性炭,煮沸5分钟。
②热过滤除去杂质:用折叠式滤纸过滤,用一三角烧瓶收集滤液,在过滤过程中,热水漏斗和溶液均用小火加热保温以免冷却。
③抽滤收集和洗涤晶体:滤液放置冷却后,有乙酰苯胺结晶析出,抽气过滤,抽干后,关闭抽气泵,用少量水洗涤晶体后再抽干,重复2次。
取出晶体,放在称量纸上在天平上称量。
2、结果与讨论热过滤装置加热溶解装置抽滤装置2.2 产率与产量产量:产物为无色透明有光泽的层状晶体2.3g产率:2.3/5=46%2.3产率较低的原因分析通过比较发现此次所测得的产量偏低,原因可能是:①溶剂加入量不适当,加入溶剂太少。
经查阅数据可知,乙酰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5g/100ml(100°C) 0.53g/100ml(25°C),我此次加入的的量110ml,在加热溶解过程中,加热过久,可能导致较多的水蒸发,导致溶液呈过饱和,因此在热过滤中滤液未收集已经结晶,此处造成晶体大部分流失。
因此加入液体时要保证使并且不要加热过久,导致溶剂蒸发。
重结晶提纯法
![重结晶提纯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489007f78a6529647d53c5.png)
重结晶提纯法重结晶提纯法一、实验目的1 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热过滤操作技术和折叠滤纸的方法3 掌握活性炭脱色技术4 掌握抽滤操作5 了解重结晶提纯法的应用6 了解溶剂的选择方法二、实验原理1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份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互相分开。
重结晶操作在有机基合成上是最常用的基本操作之一,许多固态有机物的提纯和精制靠这一手段来完成,要求熟练掌握。
2 重结晶的一般过程①选择合适的溶剂将待提纯物在较高的温度下(接近溶剂的沸点)溶解在溶剂中;②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③如果溶液颜色较深,应先用脱色剂脱色,热过滤;④将滤液冷却,使晶体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可溶性杂质仍留在溶液中;⑤抽滤将晶体从母液中分离开;⑥洗涤除去附着在晶体表面的母液;⑦干燥晶体。
3 理想的单一溶剂的选择①与被提纯物的有机物不起化学反应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热的溶剂中易溶,而在冷的溶剂中几乎不溶③杂质在热溶剂中不溶,可过滤除去;或者杂质在冷的溶剂中易溶,留在母液中;④能生成较整齐的晶型⑤溶剂的沸点不宜过高或过低⑥价廉易得⑦容易从被提纯的产物中除去常用溶剂:水、乙醇、丙酮、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乙酸乙酯等4 混合溶剂的选择混合溶剂一般有两种能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溶剂组成,其中一种对被提纯物的溶解度较大,而另一种对被提纯物的溶解度较小。
一般常用:乙醇/水、乙醇/乙醚、乙醇/丙酮、乙醚/石油醚、苯/石油醚等三、基本操作1 活性炭的使用①用量根据溶液颜色的深浅而定。
一般是固体重量的1%~5%。
活性炭加入量过多,将吸附一部分纯产品,造成产品损失。
煮沸5~10分钟。
不断搅拌,一次不行,再加少量重复操作。
产品本身带有颜色,活性炭不能脱色。
②活性炭不能加到正在沸腾或即将沸腾的液体中,以免暴沸,一般冷却至近室温再加入。
③活性炭对水溶液脱色较好④滤液中有活性炭漏下应重新过滤。
2 热过滤热过滤有两种方法:常压过滤(重力过滤)和减压过滤(抽滤)常压过滤(重力过滤)①热饱和溶液必须趁热过滤,以避免在过滤过程中因温度下降而有晶体析出②菊花形滤纸(折叠式滤纸)表面积大,过滤速度快,使用时应将滤纸反转,使折叠时与手接触而受到污染的一面向里。
BPO提纯(重结晶)
![BPO提纯(重结晶)](https://img.taocdn.com/s3/m/6897d0d5d15abe23482f4d21.png)
BPO提纯(重结晶)1.过氧化二苯甲酰(BPO)过氧化二苯甲酰常采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但为防止发生爆炸,重结晶操作应在室温下进行。
将待提纯的BPO溶于三氯甲烷,再加等体积的甲醇或石油醚使BPO结晶析出。
也可用丙酮加2体积的蒸馏水重结晶。
如将5g的BPO在室温下溶于20mL的CHCl3,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滤液滴入等体积的甲醇中结晶,过滤,晶体用冷甲醇洗涤,室温下真空干燥.贮于干燥器中避光保存。
必要时可进行多次重结晶。
2.过氧化苯甲酰氯仿、苯、四氯化碳、丙酮和乙醚对过氧化苯甲酰均有相当的溶解度,都可作为重结晶的溶剂。
但丙酮和乙醚对过氧化苯甲酰有诱发分解作用,故不适宜作重结晶的溶剂。
重结晶时,一般宜在室温将过氧化苯甲酰溶解,高温溶解有引起爆炸危险,需特别注意。
最常用的是以氯仿作溶剂,甲醇作沉淀剂。
例:将10g粗过氧化苯甲酰于室温溶于40ml氯仿中,滤去不溶物。
滤液倾俐入l00ml预先用冰盐浴冷却的甲醇中,即有结晶析出,过滤,在氯化钙存在下减压干燥,即得精制品。
如此重结晶几次,产品纯度可达99%。
再次确定一下,是常温下用氯仿/甲醇?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作者:blueeye563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以前就做过但是是在冬天现在做的时候温度还是低点好作者:wangjing850316一般应控制到多少度?谢谢~真的害怕爆炸呢~!;)作者:xsr84没事的,害怕的话,可以先将CHCl3和甲醇放在冰箱中降温一下。
作者:前¢沿同上,溶剂和沉淀剂不用的时候放冰箱里冰着,要用的时候再取出来好了,溶解沉淀过程没什么的。
干燥好的精制品装瓶和使用的时候注意下OK了,动作温柔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重结晶提纯法
一、实验目的要求:
1、学习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热滤、脱色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重点与难点:
1、重点:重结晶法
2、难点:抽滤、热滤、脱色等操作技能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陈述法,演示法
四、实验用品(主要仪器与试剂):
1、试剂:己二酸活性炭
2、仪器:金属漏斗玻璃漏斗锥形瓶滤纸抽滤装置表面皿
五、实验原理:
1、定义:利用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在同一种溶剂中溶解性能的显著差异,而将它们分离的操作称为重结晶。
从自然界提取或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合成得到的固体有机化合物,常常含有少量的杂质,除去杂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适当的溶剂进行重结晶,它是提纯固体有机物最常用的方法。
大多数的固体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重结晶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使有机物在热溶剂中溶解,制成接近饱和的热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在溶剂中溶解度很小)的杂质,再将溶液冷却,让有机物重新结晶析出,与可溶于冷溶剂(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大)的杂质分离,这就是重结晶操作,经过一次或多次重结晶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固体有机物的纯度。
重结晶的一般过程为:选择合适的溶剂→溶解固体有机物制热饱和溶液→热滤、脱色除去杂质→冷却、析出晶体→抽滤→洗涤→干燥。
2、基本操作:
(1)选择溶剂:选择适合的溶剂是重结晶的关键之一,适宜的溶剂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a、与被提纯的有机物不起化学反应;b、被提纯的有机物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显著,在热溶剂中溶解度大,在冷溶剂中溶解度小;c、杂质的溶解度很大(被提纯物成晶体析出时,杂质仍留在母液中)或很小(被提纯物溶解在溶剂中而杂质不溶,借热滤除去);d、溶剂的沸点适中,沸点过低,被提纯物在其中溶解度变化不大;过高时,附着于晶体表面的溶剂难以经干燥除去;e、价廉易得、毒性低、容易回收。
选择溶剂时应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溶质一般易溶于与其结构相似的溶剂中。
极性溶剂溶解极性固体,非极性溶剂溶解非极性固体。
具体选择可通过查阅有关化学手册,也可以通过实验来确定。
(2)固体溶解:
待提纯固体有机物的溶解一般在锥形瓶或圆底烧瓶等细口容器中进行,一般不在烧杯等广口容器中进行,因为在锥形瓶中瓶口较小,溶剂不易挥发,又便于振荡。
溶解时先将待提纯的固体有机物放入锥形瓶中,加入比理论计算量略少的溶剂(因为含有杂质,溶解时需要的溶剂量少些),加热至微沸,振荡,若有固体未溶解,再加入少量溶剂,继续加热振荡,至瓶中固体不再溶解(当含有不溶性杂质时,添加足够量的溶剂杂质依然不溶。
)或全溶(不含不溶性杂质)为止,最后再多加计算量20%的溶剂(将溶液稀释,防止热滤时由于溶剂的挥发和温度的下降导致晶体析出),振荡,制成热的近饱和溶液。
(3)除去杂质
a、脱色:若热溶液有色,说明其中有有色杂质,可利用活性炭进行脱色处理,除去有色杂质。
脱色操作:将沸腾的溶液稍冷后,加入活性炭加热煮沸几分钟,然后趁热过滤,除去活性炭,得到无色溶液。
注意:不能向正在沸腾的热溶液中加入活性炭,以免爆沸。
活性炭的用量根据溶液颜色的深浅而定,一般为固体粗产物的1~5%,加入过量的活性炭会吸附产物而造成损失。
加热煮沸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b、热滤:待重结晶的有机物热溶液中若有不溶性杂质或经活性炭脱色后必须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或活性炭。
热滤应尽可能快速进行,防止在过滤中由于溶剂挥发或温度下降引起晶体析出,析出的晶体与杂质混在一起,造成损失。
为了加快热滤的速度应采取以下措施:a、选用颈短而粗的玻璃漏斗,避免析出晶体堵塞漏斗颈。
b、使用热水漏斗,保持溶液温度。
C、使用菊花形折叠滤纸,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速度。
4、晶体析出:热滤得到的滤液,放置,让其自然冷却,晶体逐步析出。
结晶过程中,如果将溶液急速冷却或剧烈摇动,析出的晶体颗粒太小,晶体表面积大,吸附的杂质较多,纯度较低。
因此应将溶液缓慢冷却、静置,得到颗粒较大的晶体。
但是,晶体颗粒也不能太大,否则晶体中包含大量的母液,产物纯度过低,也给干燥带来困难。
当看到有较大晶体形成时,及时轻轻摇动使之形成均匀的小晶体。
如果溶液冷却后没有晶体析出,可以用玻璃棒摩擦器壁或用冰水冷却促使晶体生成。
5、抽滤:结晶完全后,过滤使晶体与母液分离,溶解度大的杂质留在母液中。
一般采用抽滤进行过滤,因为抽滤速度快且能吸干母液得到产品纯度高。
抽滤装置由布氏漏斗、吸滤瓶、缓冲瓶、真空泵组成。
布氏漏斗插入吸滤瓶时应该让漏斗下端斜口正对吸滤瓶的支管口;漏斗内放一张圆形滤纸,滤纸直径要小于漏斗内径,但必须能完全盖住所有小孔。
吸滤前用少量溶剂将滤纸润湿并吸紧。
缓冲瓶的作用是调节系统压力,防止倒吸。
抽滤时先将晶体和母液转移到布氏漏斗上,使晶体均匀分布在滤纸上,用少量溶剂将粘附在溶器壁上的晶体洗出倒入漏斗,抽气吸干,用玻璃棒挤压晶体,尽量除去母液,用少量溶剂洗涤晶体,继续抽干。
结束抽滤时应先打开缓冲瓶上的旋塞放气,内外压力平衡后再关闭真空泵。
6、晶体的干燥:经过抽滤得到的晶体表面吸附有少量溶剂,必须干燥除去,以得到纯净的产品。
固体有机物的干燥通常采用烘干法。
将重结晶得到的固体从漏斗转移到一个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
烧杯中盛少量水,在石棉
网上加热至沸腾,把表面皿放在烧杯上,用水蒸汽加热,使晶体吸附的溶剂快速挥发,从而使晶体干燥,干燥后取下晶体,用玻璃棒轻敲滤纸使粘在滤纸上的晶体全部脱落下来。
六、实验步骤:
1、固体溶解:
称取待提纯的粗制品己二酸g(或乙酰苯胺3g),放于锥形瓶中,加入ml水(50ml 水,理论计算用水量为55ml),加热至沸,振荡,若固体不能全部溶解,可分次添加少量水,每次2~3ml,加热沸腾,振荡,至固体全溶或不再溶解为止,记录加入水量,再过量20%的水,加热至微沸。
2、脱色:热溶液稍冷后,加入0.1~0.5g活性炭,边加热边搅拌,煮沸5~10分钟。
3、热滤:在金属漏斗中注入热水,放于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侧管,取一个短颈玻璃漏斗放入金属漏斗中,将折叠好的菊花滤纸放在玻璃漏斗上,预热一段时间。
用少量热水润湿滤纸,再将沸腾的热溶液倒入漏斗中过滤,每次
倒入少量,分几次过滤,瓶中剩余的溶液继续加热保持微沸。
过滤完毕,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和滤纸。
4、结晶:滤液静置,自然冷却,晶体逐渐析出。
5、抽滤:连接抽滤装置,剪一个大小合适的滤纸放于布氏漏斗上,用少量水润湿后开动真空泵吸紧,打开缓冲瓶旋塞,将晶体和母液一起倒入漏斗中,晶体要尽可能分布均匀,关闭缓冲瓶旋塞,抽滤,抽干后用少量水洗涤晶体两次,继续抽干。
6、烘干:将滤纸和滤饼一同从漏斗中取出,放在一个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在水蒸气浴上加热,晶体表面的溶剂很快挥发,晶体逐渐干燥。
取下晶体,将滤纸上沾附的少量晶体刮下合并在一起。
7、称重计算:
七、实验结果(数据与处理):
八、注意事项:
1 不能将活性炭加入正在沸腾的溶液中,必须等溶液冷后再加。
2 热滤时漏斗滤纸都要预热,每次倒入少量液体,过滤速度要快,防止在滤纸上出现结晶。
3 结晶析出时要静置切勿摇动。
4 抽滤时注意正确操作。
九、思考题:
1 重结晶一般包括那几个步骤?选用溶剂应具备那几个条件?
2 重结晶时所用的溶剂为什么不能太多或太少?溶剂的量应如何正确控制?。